遷就的愛少一些
發(fā)布時間:2020-07-11 愛的教育筆記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 幼兒園愛的教案一直以為老師只要有了愛,就會在孩子的心頭播下種子,收獲果實。直至當(dāng)她的小拳頭伸向別人時,我才深深感悟到:師愛是美麗的、偉大的,但泛濫、遷就的師愛則是“愛者有罪”。班上有個女孩,因為年齡偏小,長得小巧,走路時不時會摔倒……本著讓她更好地健康、快樂成長的目的,于是排隊總是讓她排第一,牽著她的小手,怕她摔跤;晨間活動,總是提醒孩子們把小馬讓給她,怕她無所事事(她只要玩小馬);游戲中,總是安排能力強的孩子照顧她,怕她受傷;午餐總是讓她和我們坐在一起,怕她不吃飯、挑食……久而久之,班上的孩子們都特別照顧這個小妹妹,什么都讓著她,甚至當(dāng)她犯錯了,大家都抱著“她是小妹妹”這樣的心態(tài)忽略過去了。再看看她的發(fā)展
,似乎是原地踏步。
直到有一天,發(fā)現(xiàn)她動手打人了,發(fā)現(xiàn)她把自然區(qū)的花折斷了……一味的感情投資,導(dǎo)致的就是這樣的結(jié)果?我猶豫了。那天,我嚴厲地批評了她,她哭了,哭得很傷心。后來想想,孩子是沒錯的,錯在于老師給予的遷就的愛,她看到我對她那么好,似乎有了座靠山,什么都不怕了。我開始嘗試改變對她的教育方式:
1、愛,就是給予她正確的信念。我依然愛她,可已經(jīng)轉(zhuǎn)變?yōu)槔硇缘膼?。?dāng)她犯錯時,我不會再忽略,和其他的孩子一視同仁;當(dāng)她出彩時,我送上真誠的微笑、信任的眼神、鼓動的話語。我用這把特制的鑰匙打開她心靈之窗,讓她明辨是非。愛就像空氣中彌漫的花香,不知不覺中浸潤著她的心田,溢滿了她生存的空間。
2、愛,就是給予她精神的鼓勵。當(dāng)她再讓我?guī)退撘路r,我笑著對她說:“你的小手也很能干!”于是,衣服被她自己脫下;當(dāng)她再搶排在隊伍的最前面時,我笑著對她說:“讓我看看你會不會和伙伴們一起排隊,自己走路?”于是,她排到了中間,安全地走下了樓梯;當(dāng)她猶豫能否走過獨木橋時,我笑著對她說:“加油,你能行的!”于是,她搖晃著走過了獨木橋。精神的鼓勵更激發(fā)了她的熱情,敞亮了她的心扉,樹立了她的自信。
3、愛,就是給予她適時的引導(dǎo)??嗫谄判牡恼Z言、大張旗鼓的舉動不一定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有時輕輕一指、默默一點,反能獲得震撼心靈的效果。雙面膠不會使用,翻起一個角,讓她自己完成;操作題有困難,給她幾塊積木,讓她擺弄,明白其道理……“教師的愛不是嘮叨,不是較量,不是夸張,不是廣告,不是推銷,而是一種能點化人的‘簡愛’和‘潛愛’?!?/p>
沒有了“靠山”的她學(xué)著自己穿脫衣服,學(xué)著自己整理玩具,嘗試通過協(xié)商與伙伴合作游戲,嘗試獨立完成操作任務(wù)……這樣的她才是真的健康,真的快樂!
細細想來,這般“遷就的愛”可能不只是她一人享用。表現(xiàn)出色的、聽話守紀的、積極思維的,可能都受到過這樣的待遇。愛是我們給孩子的一片陽光,同時也是我們給孩子的一片烏云。教師在教育教學(xué)的過程中,怎樣做到科學(xué)施愛、藝術(shù)施愛,嚴中有愛、寬嚴有度,確實是需三思而后行。
首先,愛得清醒。“沒有原則的愛讓人心迷,沒有溝通的愛讓人心酸”。孩子有他們的自尊,有他們的想法,我們“應(yīng)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quán)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考慮他們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們的情感世界。把握愛的內(nèi)涵,雨當(dāng)旱時方為貴,愛到痛處才是愛。
其次,愛得平等。對班上那些相貌平平、表現(xiàn)欠佳的“丑小鴨”不能不屑一顧。他們需要愛,我們也有義務(wù)向他們施愛?!耙欢錀d子花”的故事,老師不經(jīng)意的一個動作,給那只“丑小鴨”的心靈觸動猶如石破天驚。它似雨露滋潤了女孩心靈的土壤。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少一些責(zé)備,多一些關(guān)心
戶外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因為在這個時候孩子們可以拿著自己喜歡的玩具隨意玩。身心無比的放松。
這不,又到了戶外活動時間了,全班的小朋友都在操場上拿著自己選擇的運動器械玩,只有小蒿一個人一動不動的站在操場上。小蒿是一個性格內(nèi)向、做事認真、謹慎的孩子,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經(jīng)常因為怕出錯而退縮,不愿意嘗試,做任何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于是我走過去詢問:“你要玩什么呢?”小蒿輕輕的和我說:“皮球?!庇谑菍⑵で蚪o他??墒窃趧傞_始拿到皮球的時候,他卻緊緊地抱著皮球,靜靜地站在一角,似乎手一松開皮球就會跑掉似的。眼看其他小朋友都玩的很開心,小蒿更焦慮了,更加緊緊抱住皮球。這時,我決定想辦法讓他放松下來,幫助他減輕心理壓力。于是,我拉著他的手說:“小蒿,我們兩個一起玩吧!”他卻往后躲。一邊向后躲一邊說:“老師,我不會玩。”“沒關(guān)系我陪你一起玩一玩好嗎?”聽我這么說,他才接受了我的邀請。首先我們兩人面對面站好,我用雙手將皮球拍到地上后讓他把球接住,然后請他再把球拍給我讓我接。玩了一會兒,小蒿漸漸消除了緊張的心理,并且自然而然的學(xué)會了拍、接皮球。雖然還不是很熟練,球一直要掉,但是他已經(jīng)能慢慢享受這個玩球的過程了。我總是笑著對他說:“小蒿,快去抓住它。”以此來放松他的心情。在此基礎(chǔ)上,我故意在拍了五六下后讓皮球跑掉,這樣便自然地換成他拍皮球了。我一邊幫他數(shù)數(shù),一邊不住地贊嘆:“呦!你太厲害了,比老師還要棒呢!”這時,小蒿拍的更開心了!
看見小蒿滿臉興奮的樣子,我想起了一句話,“只有失敗的教育,沒有失敗的學(xué)生”。當(dāng)孩子在學(xué)習(xí)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yīng)少一些責(zé)備,多一些關(guān)心,仔細分析其中的原因,采用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以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獲得發(fā)展。
不要遷就孩子
新學(xué)期開始了,孩子們似乎比以前更懂事了,他們穿戴整齊,高高興興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了幼兒園,接待幼兒入園時,孩子們主動的跟我打著招呼,高高興興地走進了教室。最后一名入園的是張靖涵小朋友,她來到幼兒園門口,哭鬧著不肯入園,這時媽媽對她大聲訓(xùn)斥,我對她進行了耐心地勸說,她很不情愿的走進了教室,整個上午悶悶不樂,下午入園時的表現(xiàn)仍跟早晨一樣,看到這些我跟她媽媽進行了交談,通過談話了解到,原來寒假期間,孩子每天跟媽媽在一起,并經(jīng)常提一些過分的要求,如果不滿足她的要求,就會哭鬧不止,所以,她媽媽盡量按她的要求做,所以造成了今天這樣任性、以及對母親的過分依戀。并且入園、離園時,還必須由媽媽接送,否則又會哭鬧一場。媽媽對此感到很無奈,讓我來幫助她,改變孩子這種行為。我首先指出了她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能過分遷就孩子,只能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對于孩子不和理的要求,即使孩子哭鬧也不能答應(yīng)。又向她媽媽提出了要求:接送孩子的任務(wù)可以交給爺爺、奶奶。你可以放心地去工作,到晚上時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用這種短時間的分離,來打消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她媽媽表示愿意接受我的建議,改變以前的錯誤做法。每天我熱情的接待她入園,并主動跟她打招呼,去親近她,給她過多的關(guān)注,這樣拉近了孩子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并要求其他小朋友跟她交往,和她一起分享玩具,讓她感到與小朋友在一起是快樂的,在教育活動時,鼓勵她回答問題,只要發(fā)現(xiàn)她有進步,我就及時對她進行表揚、鼓勵。讓她堅信自己是很棒的,這樣逐漸的她又跟小朋友友好的相處了,不在依戀媽媽了?,F(xiàn)在她又快樂起來了,每天都能高高興興的入園,看到她的這些進步我感到很欣慰,因為我的教育方法是正確的。
多一份理智,少一些擔(dān)心
佳佳五歲了,最近她很多行為都令我煩惱不已,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與小伙伴交往時狀況百出。
周圍的人總是善意地說:“這孩子真有個性。
”“孩子還小,大一點兒就好了。
”而我說的最多的是:“佳佳,不可以,佳佳,請做一個文明的孩子”,有時甚至?xí)浅绤柕嘏u她,久而久之,我發(fā)現(xiàn)佳佳遇到事情時會有抵觸情緒。
看到孩子這樣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一味地約束、懲罰并沒有改善孩子的行為習(xí)慣,反而讓我們的親子關(guān)系不夠和諧,孩子也變得敏感、消極,活像個小刺猬難以相處。
看來我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
策略一:傾聽心聲,有效溝通以前當(dāng)孩子的行為與我預(yù)期的結(jié)果不一致時,我會疾風(fēng)驟雨式地批評,孩子也會情緒失控。
就好像一個杯子早已裝滿水,再往里加的話,一定會溢出。
于是我嘗試用溫柔的語調(diào)、熱情的肢體語言表示媽媽的尊重與愛意,多聽一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她的困惑。
當(dāng)孩子傾訴的時候,就像一杯滿溢的水倒掉了半杯,此時孩子也能靜下心來傾聽我的建議,讓溝通變得暢通和有效。
策略二:正面教育,把握時機一次,我與佳佳一起來到新華書店看書,她一看到喜歡的書便大聲地喊我:“媽媽,我喜歡這本書。
”我用手指放在嘴邊噓了一下,并指了指墻上大大的“安靜”。
她環(huán)顧了四周,只見大家都靜靜地選書、看書,便也輕輕地找個位置坐下來,連翻書也小心翼翼深怕發(fā)出聲音,這時營業(yè)員阿姨看到了這一幕,走過來給她豎了個大拇指,我也在她的小臉上獎勵了一個吻,自始至終她都輕輕地取放圖書,安靜地閱讀。
走出書店,我對她說:“寶貝,媽媽真為你驕傲,你今天做得很好!”小家伙說:“這沒什么,是我應(yīng)該做的。
”看著她自信滿滿的樣子,我慶幸自己沒有武斷地制止或呵斥,把握住了這個寶貴的教育契機。
這次利用了環(huán)境的力量讓孩子感受到遵守公共秩序能得到別人的接納與贊賞,讓她向自我控制的方向又邁進了一步,逐漸開始可以不依賴于成人而學(xué)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管理。
策略三:耐心等待,釋放天性佳佳喜歡交朋友,可每次家里來了小客人最后總是不歡而散,看得出,她自己也有些沮喪。
這一次我決定不再充當(dāng)“救火隊員”,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小杰想要她的磁性玩具,她的自我中心意識開始作祟,“我要玩呢,不能給你玩。
”小杰說:“我就玩一會兒。
”佳佳將玩具抱在懷里:“不行”。
小杰伸手去搶。
小杰的媽媽正要去制止我拉住她,示意她再等一等。
小杰說:“我不和你玩了,我回家玩我的挖土機。
”佳佳一聽有些著急,“我把我的遙控賽車給你玩吧。
”小杰搖搖頭。
佳佳說:“我的磁性玩具有四十片,我們一起來搭摩天輪吧。
”小杰高興地點點頭。
佳佳渴望與小伙伴一起玩,只是她有時不知如何去交往、合作罷了。
在與小伙伴發(fā)生爭執(zhí)時,如果總是有家長出面干涉,那她永遠也無法尋找到與同伴交往的方法。
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家長有時應(yīng)稍作等待,給孩子一些空間、時間,釋放他們本真的天性,鼓勵他們學(xué)會換位思考、解決問題。
作為家長,我們應(yīng)學(xué)會理智地看待孩子在適應(yīng)社會的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用科學(xué)、有效的教育方法促進孩子更好的自我認同,合理判斷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促進他們個性和諧地發(fā)展。
少一些語言交談 多一些眼神交流
今天是星期一。每次周一的早上小朋友都是無精打采的,也許是星期天在家玩得太累,還沒有休息夠??吹胶⒆觽円桓睉醒笱蟆⒒杌栌臉幼?,我心里真著急:怎么樣才能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們“活”起來呢?
孩子們回答問題的聲音都不響亮,一聽就是懶懶的。忽然,聽到周先易一聲響亮的回答,震醒了我,像是久旱逢甘雨。我一下子提起精神,對周先易投去贊許的目光,并朝他笑了笑,雖然沒說什么,但是孩子們看到我露出了笑臉,精神一下子提了起來。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的確如此。從眼睛里可以看到別人對你的贊許、要求、疼愛、關(guān)懷、冷淡、嘲笑、疑問......人生的喜怒哀樂,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從這扇窗戶里看到。
在工作中,我們可以用眼神告訴孩子:你真棒!你這樣做是對的!你需要幫助嗎?老師相信你!......這種無聲的交流會讓你覺得像是夏日里的一縷清風(fēng),清涼而舒暢。而且,也會是我們的孩子情感更加細膩。在很多時候,少一些語言交談,多一些眼神交流,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不良習(xí)慣不容遷就
昨天早上,我跟往常一樣接待孩子入園。馬文浩小朋友也有媽媽領(lǐng)者來到幼兒園。剛進門,馬文浩媽媽便對我說:“老師,今天中午我想把浩浩接回家吃午飯?!蔽艺f:“噢,是有什么事嗎?”她支支吾吾地說:“噢……是有點事兒?!笨吹剿环奖阏f,我也就沒再問。第二天自由活動時,我聽到一個小朋友在問馬文浩:“馬文浩,你今天還回家吃飯嗎?”馬文浩說:“不,今天幼兒園吃米飯,是我最愛吃的。”聽了以后,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我便蹲下來問他:“浩浩,昨天媽媽為什么把你接回家呀?”他低下頭不說話。我又說:“老師知道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請你回答我好嗎?”終于,他小聲地說:“因為昨天我不想喝幼兒園做的紫菜湯……”事情原來是這樣的。我感覺非常生氣,但我沒有責(zé)備孩子,因為錯不全在孩子。我想,我應(yīng)該找馬文浩的媽媽好好談?wù)?,我要告訴她,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良的飲食習(xí)慣不容遷就,請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的工作,不能幫幼兒找理由去回避問題。家長應(yīng)正確地引導(dǎo)孩子,給孩子培養(yǎng)正確的飲食習(xí)慣,這樣才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多一份關(guān)愛,少一份呵斥
鋒鋒是我們班有名的“調(diào)皮王”,時而搶同伴的積木,時而踹同伴的屁股,時而敲同伴的腦袋……打小報告的聲音,聲聲入耳。隨著一聲帶點沙沙的童聲“老師早”,還沒等我反應(yīng)過來,那個有著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長得結(jié)實可愛的男孩已經(jīng)站在了我的面前,他就是鋒鋒。我下意識地收斂了一些笑容,嚴肅地說:“快去坐好!別亂動!””鋒鋒眨巴著那雙大眼睛不安地望著我,慢悠悠地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時而還偷偷地回頭看看我。我呢,故意板著面孔,心想:今天得給他一個下馬威。
一眨眼功夫,鋒鋒不見了?!斑祝四??”由于他有獨自隨意奔跑的習(xí)慣,我忙開始四處找尋,終于在后面的桌子底下發(fā)現(xiàn)了他。我大喊一聲:“快出來!”可他依舊我行我素,對我的話充耳不聞。我立刻從桌下把他拉了出來:“你再也不許玩了!”“老師……”他張了張小嘴想說什么。這時,我又發(fā)現(xiàn)他剛才鉆的桌子下面還有許多撒落的玩具,我不問青紅皂白繼續(xù)責(zé)怪:“你看你,把積木弄了一地!”這時,撅起小嘴的他很委屈的小聲嘀咕著:“那積木是文文弄的,我在揀呢?!薄笆裁??……”我滿懷疑惑地回頭看了看在周圍的小朋友,小朋友們紛紛說:“文文用手敲積木,積木就掉了下去了?!薄笆俏奈娜龅摹!蔽业男囊幌伦映亮讼氯?,猛然醒悟:我一直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孩子。忙對他說:“鋒鋒,對不起,是王老師錯怪你了!”這時,他撅起的小嘴變成了小月牙,大眼睛重新閃爍著光芒,說話的聲調(diào)也提高了:“王老師,那邊還有幾片積木?!笨粗趾鹾醯牡皖^揀積木的身影,我的腦海里掠過了許多許多……
有人說:“誰也沒有理由打著‘教導(dǎo)’的幌子去戕害生命,誰也沒有權(quán)利憑著‘教育’的權(quán)棒去扼殺孩子的天性?!蔽矣惺裁蠢碛桑钟惺裁礄?quán)利帶著一副有色眼鏡來看待鋒鋒呢?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特殊的生命體,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我們都應(yīng)尊重他們的人格和權(quán)利,平等地與之交往,敢于向幼兒說“對不起”,努力成為他們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dǎo)者,這樣,他們的靈氣才能升華成多彩的前景。特別是對所謂的“調(diào)皮王”,更應(yīng)尊重他們的個性,卸下我們的有色眼鏡,多一份關(guān)愛,少一份呵斥,發(fā)現(xiàn)并發(fā)揮他們的特長,讓石頭也發(fā)光。
幼兒園隨筆:不要遷就孩子
新學(xué)期開始了,孩子們似乎比以前更懂事了,他們穿戴整齊,高高興興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了幼兒園,接待幼兒入園時,孩子們主動的跟我打著招呼,高高興興地走進了教室。最后一名入園的是張靖涵小朋友,她來到幼兒園門口,哭鬧著不肯入園,這時媽媽對她大聲訓(xùn)斥,我對她進行了耐心地勸說,她很不情愿的走進了教室,整個上午悶悶不樂,下午入園時的表現(xiàn)仍跟早晨一樣,看到這些我跟她媽媽進行了交談,通過談話了解到,原來寒假期間,孩子每天跟媽媽在一起,并經(jīng)常提一些過分的要求,如果不滿足她的要求,就會哭鬧不止,所以,她媽媽盡量按她的要求做,所以造成了今天這樣任性、以及對母親的過分依戀。并且入園、離園時
,還必須由媽媽接送,否則又會哭鬧一場。媽媽對此感到很無奈,讓我來幫助她,改變孩子這種行為。
我首先指出了她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能過分遷就孩子,只能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對于孩子不和理的要求,即使孩子哭鬧也不能答應(yīng)。又向她媽媽提出了要求:接送孩子的任務(wù)可以交給爺爺、奶奶。你可以放心地去工作,到晚上時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用這種短時間的分離,來打消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她媽媽表示愿意接受我的建議,改變以前的錯誤做法。
每天我熱情的接待她入園,并主動跟她打招呼,去親近她,給她過多的關(guān)注,這樣拉近了孩子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并要求其他小朋友跟她交往,和她一起分享玩具,讓她感到與小朋友在一起是快樂的,在教育活動時,鼓勵她回答問題,只要發(fā)現(xiàn)她有進步,我就及時對她進行表揚、鼓勵。讓她堅信自己是很棒的,這樣逐漸的她又跟小朋友友好的相處了,不在依戀媽媽了。
現(xiàn)在她又快樂起來了,每天都能高高興興的入園,看到她的這些進步我感到很欣慰,因為我的教育方法是正確的。
教孩子認識秋天
一天,我在教孩子背誦詩歌“美麗的秋天”,當(dāng)孩子們將詩歌內(nèi)容背誦的很熟練時,為了加深對詩歌內(nèi)容的記憶,我要求他們畫出“美麗的秋天”,孩子們聽到我的話時,多數(shù)孩子坐著不動,有的小朋友問我棉花是什么,有的問高粱是什么,也有的問大豆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的,對秋天的這些農(nóng)作物感到很陌生。這時,使我意識到了,自己在教學(xué)準備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存在著很多失誤。雖然準備了很到圖片教具,但這些對孩子們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我們身在農(nóng)村,為什么不把孩子們領(lǐng)到田野中去,讓孩子們認識實物。把這一想法跟園長說了,于是我們聯(lián)系了一家果園,領(lǐng)著孩子們來到了果園,孩子們觀察到了各種各樣的水果,使他們對這些水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又讓孩子們參觀了農(nóng)田
,孩子們的興致特別高,并且提出了很多的問題,孩子們在愉快的玩耍交談中,豐富了知識,對秋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使他們真正的認識到了:秋天來了,高粱紅了,玉米黃了,棉花白了,蘋果笑紅了臉,黃橙橙的柿子掛滿了枝頭……
可見,農(nóng)村這廣闊的天地,就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們一定要利用好這一資源,不斷開闊孩子們的視野,豐富孩子們的各種知識。
我教兒子學(xué)會感恩
一天,有幾個朋友到我家相聚,正巧,看到兒子在為奶奶捶捶背,這時,這幾個朋友的表情有些驚訝,其中一個朋友問孩子的奶奶:“孩子經(jīng)常這樣做嗎?”孩子的奶奶自豪的說:“是的,孩子經(jīng)常這樣做,不但給我捶捶背,還經(jīng)常幫我搬凳子、掃的、擦桌子、干些家務(wù)活,更讓我高興的是,有好吃的孩子都是給我留一份呢。”聽到這里
孩子的進步就在一些鼓勵和嘗試中
午飯過后,孩子們都投入于自由活動中,有些孩子在窗口玩著益智玩具、建構(gòu)玩具;有些則與好朋友一同分享自己帶來的玩具;還有些孩子正在一角“愛心書吧”里,津津有味的品讀著一本本有趣的圖書……
就在這個時候,漂亮的嘉怡手拿一本圖書著急地跑向我:“吳老師、吳老師,斌斌不要和我一起看書!”面對嘉怡的求救,我突然犯難了。假如,我以成人的權(quán)威強制要求斌斌聽從我的命令和嘉怡一同閱讀圖書的話,他們就真的能開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又假如,我對于嘉怡的求救置之不理,讓她自己看書或者玩別的,她會不會很失望?放棄今天的閱讀,失去興趣?一邊思考著,一邊我順著嘉怡的小手看去。原來斌斌也在看書,既然他也樂于參與閱讀活動,那說明他對閱讀本身還是有一定興趣的,可是為什么不愿意和嘉怡一起看書呢?是書本他不喜歡?還是就不愿意和嘉怡一同看書?
帶著疑問我拉著嘉怡的小手來到斌斌的身邊,嘉怡說:“斌斌,你能和我一起看這本書嗎?”斌斌抬頭看著嘉怡說:“我不喜歡這本書?!庇谑怯值皖^看著自己的圖書。嘉怡看看我,于是我坐到斌斌邊上說:“嘉怡想和你一起看書,如果你不喜歡她手里的這本書,那她能先和你一起看你手里的這本書,看完了,再看她那本書,好嗎?”斌斌面露難色,癟癟嘴說:“我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看書,我喜歡一個人看書。”聽了斌斌的話,我心里的疑問得到了一些解答。原來。斌斌并不是不滿意書本或者嘉怡,而是還不接受同伴分享閱讀的形式?!翱墒牵瑑蓚€好朋友一起看書,可是說說自己的想法,不是很有趣嗎?”我繼續(xù)勸說。斌斌想了想說:“哦,那好吧?!彪S即,嘉怡興奮地坐到斌斌身邊,把書放在兩個人的中間,一同看起書來。期間,嘉怡講的內(nèi)容比較多,當(dāng)遇到有意思的地方,斌斌也會說一說,兩個人都比較投入其中。
午睡前收好玩具后,我找機會問斌斌:“你覺得和好朋友看書,怎么樣?”斌斌笑瞇瞇地摸摸腦袋說:“挺好的?!币慌钥匆娢覀冋趯υ挼募吴苓^來說:“我們下次還要一起看書!”孩子的進步就在一些些鼓勵和嘗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