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常識——孩子在幼兒園生活五大禁忌!轉(zhuǎn)給家長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幼兒園五大領(lǐng)域說課稿 幼兒園說課稿五大領(lǐng)域 幼兒園五大領(lǐng)域教案 幼兒園——孩子最早接觸的小社會。當你的孩子上了幼兒園,說明他已經(jīng)行走在“小大人”的路上了,縱使你有千般不放心,也要把握好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五大禁忌”!1.刨根問底
“寶貝兒,今天老師有沒有批評你???”
“兒子啊,今天在學(xué)校有沒有人欺負你?”
......
孩子踏進家門,書包都還沒有放下,你覺得,你一天沒見到孩子了,心里既牽掛又好奇,生怕孩子在學(xué)校受到委屈,于是,你圍著孩子問這問那,其實這樣有時候真的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煩情緒,反而更不愿意與你交流了。
找個合適的時間,選幾個有意義的問題再問吧!
比如,晚餐過后、比如睡覺之前,多問問孩子今天學(xué)校里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在學(xué)校開不開心、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戲......但是有一點,千萬不要一味的問孩子有沒有被欺負、有沒有挨批評之類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壓力喔!
2.送一休三隨著天氣的轉(zhuǎn)涼,你又開始擔憂起來:
“寶寶身體弱,冬天出門會不會感冒?”
“冬天這么冷,寶寶上學(xué)太受罪了,還是不送去幼兒園了吧”
于是,你在心里替孩子打起了退堂鼓。
今天陽光普照,你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明天陰風怒號,你讓孩子在家休息,可是冬天偏偏是一個暖一天冷三天的季節(jié),你的孩子也就上一天歇三天,這樣,他怎么與班里的孩子搞好同學(xué)關(guān)系,怎么適應(yīng)班里的一切活動呢?
所以,為了孩子好,在孩子沒有生病的前提下,請堅持送孩子入園吧,與蝸居在家里看電視相比,孩子更需要接受外面的空氣,享受校園的活力呀!
3.百依百順
確實,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而言,離開熟悉的家,離開媽媽的懷抱,在幼兒園待一天可能有些不適應(yīng),一天結(jié)束,他的心里充滿了委屈,而你,剛好心疼他的這種委屈。
于是,懷著補償?shù)男睦恚瑢τ诤⒆拥囊?,你想要盡量滿足他:昨天剛買了玩具車,今天他又想要變形金剛,你買了;昨天剛吃了冰激凌,今天他要喝冷飲,你知道冬天吃這些對孩子不好,可是孩子哭著要,你買了,久而久之,孩子的無理要求更多了......
你要知道,孩子在幼兒園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受罪”,你也不需要對送孩子上學(xué)這件事感到抱歉,上學(xué),是他必須要走的路,你的百依百順,只會害了孩子啊。
4.零食補償
或許你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或許你是想犒勞一下在幼兒園辛苦了一天的孩子,放學(xué)之前,你給他準備好了大包小包的零食任其挑選。
這樣,一來更加不利于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養(yǎng)成,在幼兒園吃午飯時,孩子心里還記掛著你給他準備的零食,就更不會一心一意的吃午飯了;二來吃零食真的對身體沒有任何益處,尤其是對于正在成長的小孩子來說,零食可謂是影響成長的“第一殺手”。
其實,你擔心孩子沒吃飽,那就給孩子準備一頓有營養(yǎng)的晚餐吧,在吃飯的同時體驗跟孩子相處的樂趣,這遠遠比孩子自己抱著零食在邊玩邊吃要有意義的多......
5.偏聽偏信
“兒子,今天在學(xué)校開不開心?”
“不開心,因為老師“罰”我站了,嗚嗚......”
你到學(xué)校了解情況之后得知,實際上是老師讓全班同學(xué)一起站起來唱《小星星》了......
孩子放學(xué)回家,在你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孩子在學(xué)校的點點滴滴時候,孩子告訴你,今天他在學(xué)校被欺負了,今天老師批評他了,或許當時你充滿了心疼,恨不得馬上替孩子討回公道!
聽我說,別沖動,靜下心來思考一下,或是帶著你的疑問向老師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吧!孩子年齡小,理解事物的能力有所欠缺,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扭曲了事物的本質(zhì),你要增強辨別真相的能力,積極與老師溝通,會化解很多誤解吧!
孩子在幼兒園生活不是小事,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基礎(chǔ)之地,親愛的粑粑麻麻們,為了你的寶貝好,請?zhí)蕹舳嘤嗟膼?,讓孩子在幼兒園收獲更多的東西!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孩子去幼兒園后的五大禁忌
幼兒園——孩子最早接觸的小社會
當你的孩子上了幼兒園,說明他已經(jīng)行走在“小大人”的路上了,縱使你有千般不放心,也要把握好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五大禁忌”!
刨根問底
“寶貝兒,今天老師有沒有批評你???”
“兒子啊,今天在學(xué)校有沒有人欺負你?”
孩子踏進家門,書包都還沒有放下,你覺得,你一天沒見到孩子了,心里既牽掛又好奇,生怕孩子在學(xué)校受到委屈,于是,你圍著孩子問這問那,其實這樣有時候真的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煩情緒,反而更不愿意與你交流了。
找個合適的時間,選幾個有意義的問題再問吧!
比如,晚餐過后、比如睡覺之前,多問問孩子今天學(xué)校里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在學(xué)校開不開心、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戲......但是有一點,千萬不要一味的問孩子有沒有被欺負、有沒有挨批評之類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壓力喔!
送一休三
隨著天氣的轉(zhuǎn)涼,你又開始擔憂起來:
“寶寶身體弱,冬天出門會不會感冒?”
“冬天這么冷,寶寶上學(xué)太受罪了,還是不送去幼兒園了吧”
于是,你在心里替孩子打起了退堂鼓。
今天陽光普照,你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明天陰風怒號,你讓孩子在家休息,可是冬天偏偏是一個暖一天冷三天的季節(jié),你的孩子也就上一天歇三天,這樣,他怎么與班里的孩子搞好同學(xué)關(guān)系,怎么適應(yīng)班里的一切活動呢?
所以,為了孩子好,在孩子沒有生病的前提下,請堅持送孩子入園吧,與蝸居在家里看電視相比,孩子更需要接受外面的空氣,享受校園的活力呀!
百依百順
確實,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而言,離開熟悉的家,離開媽媽的懷抱,在幼兒園待一天可能有些不適應(yīng),一天結(jié)束,他的心里充滿了委屈,而你,剛好心疼他的這種委屈。
于是,懷著補償?shù)男睦?,對于孩子的要求,你想要盡量滿足他:昨天剛買了玩具車,今天他又想要變形金剛,你買了;昨天剛吃了冰激凌,今天他要喝冷飲,你知道冬天吃這些對孩子不好,可是孩子哭著要,你買了,久而久之,孩子的無理要求更多了......
你要知道,孩子在幼兒園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受罪”,你也不需要對送孩子上學(xué)這件事感到抱歉,上學(xué),是他必須要走的路,你的百依百順,只會害了孩子啊。
零食補償
或許你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或許你是想犒勞一下在幼兒園辛苦了一天的孩子,放學(xué)之前,你給他準備好了大包小包的零食任其挑選。
這樣,一來更加不利于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養(yǎng)成,在幼兒園吃午飯時,孩子心里還記掛著你給他準備的零食,就更不會一心一意的吃午飯了;二來吃零食真的對身體沒有任何益處,尤其是對于正在成長的小孩子來說,零食可謂是影響成長的“第一殺手”。
其實,你擔心孩子沒吃飽,那就給孩子準備一頓有營養(yǎng)的晚餐吧,在吃飯的同時體驗跟孩子相處的樂趣,這遠遠比孩子自己抱著零食在邊玩邊吃要有意義的多......
偏聽偏信
“兒子,今天在學(xué)校開不開心?”
“不開心,因為老師“罰”我站了,嗚嗚......"
你到學(xué)校了解情況之后得知,實際上是老師讓全班同學(xué)一起站起來唱《小星星》了......
孩子放學(xué)回家,在你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孩子在學(xué)校的點點滴滴時候,孩子告訴你,今天他在學(xué)校被欺負了,今天老師批評他了,或許當時你充滿了心疼,恨不得馬上替孩子討回公道!
聽我說,別沖動,靜下心來思考一下,或是帶著你的疑問向老師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吧!孩子年齡小,理解事物的能力有所欠缺,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扭曲了事物的本質(zhì),你要增強辨別真相的能力,積極與老師溝通,會化解很多誤解吧!
孩子在幼兒園生活不是小事,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基礎(chǔ)之地,親愛的寶爸寶媽們,為了你的寶貝好,請?zhí)蕹舳嘤嗟膼郏尯⒆釉谟變簣@收獲更多的東西!
新生入園的孩子的家長十大禁忌
對剛上幼兒園的寶寶而言
“撕心裂肺”四個字
似乎已不足以形容他們的“心痛”
而家長大多也對第一次“放手”很不舍
許多年輕的爸媽在第一次送完孩子后
都會偷偷抹眼淚
雖然大多數(shù)小朋友
剛進入校園的表情都是快樂的
可只要家長松手不見人影
表情立馬切換到痛哭流涕狀
他們不是“影后”、“影帝”
他們只是在用淚水為自己獨立的人生
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個時候就要靠老師溫柔地引導(dǎo)
讓寶貝們盡快適應(yīng)新的環(huán)境
一般來說
老師都會通過擁抱、鼓勵
以及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式
來安撫第一天入學(xué)的小朋友
這樣能夠促使他們盡快適應(yīng)校園生活
其實,想要孩子順利的入園
不僅需要老師的悉心呵護
更需要家長們的極力配合
那么哪些事家長不該做呢?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一下
“新生入園家長10忌”
一忌:今天送不了就明天送
面對孩子哭鬧
家長難免起惻隱之心
“也許他明天就愿意來吧”
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
許多家長選擇妥協(xié)
但這會讓孩子學(xué)會利用哭鬧
反而更難送進幼兒園了
二忌:去兩天,歇一天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在園不適應(yīng)
需要在家休息調(diào)理調(diào)理
所以送上幾天便回家休息一天
但這樣會讓孩子的適應(yīng)過程斷斷續(xù)續(xù)
不利于早日融入幼兒園
三忌:陪著孩子一起哭
有的家長看著孩子哭泣很心疼
干脆蹲下來和孩子一起哭
但這樣會讓孩子誤以為家長不要他了
會認為上幼兒園對爸爸媽媽來說也很痛苦
會進一步加深對幼兒園的抗拒
四忌:騙孩子一會兒就回來
為了讓孩子不要纏著自己
有的家長會騙孩子自己只是離開一會
想著自己不在孩子就無人可鬧了
這種方法可能暫時有效
但孩子等待過程中會喪失安全感
五忌:嚇唬孩子不來接
有的家長選擇嚇唬孩子
“別哭了,再哭我就不來接你了”
家長的本意是讓孩子停止哭泣
但孩子的理解會是“爸爸媽媽不來接我了”
這讓孩子產(chǎn)生恐懼感
對幼兒園感到進一步的恐懼
六忌:陪著孩子進幼兒園
有的家長認為多陪孩子一會兒
就能讓他們成功適應(yīng)幼兒園
其實,這樣只會拉長孩子的適應(yīng)時間
孩子知道家長終究要離開
分離焦慮感也不會因此減退
七忌:早上喂孩子吃太多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愿意去幼兒園
準備了非常豐盛的早餐喂給孩子
這樣不僅剝奪了孩子鍛煉自理能力的機會
吃的太飽也會影響他在幼兒園里的活動
還可能在哭鬧時引起嘔吐
八忌:放學(xué)路上負面詢問
放學(xué)路上,家長喜歡問孩子問題
很多問題還是負面的
這是一種負面的暗示
會讓孩子聯(lián)想到不好的事
讓他們產(chǎn)生對幼兒園的抗拒情緒
九忌:在家猛補營養(yǎng)
剛?cè)雽W(xué)的那幾天孩子吃得少
不少家長選擇在家補營養(yǎng)
但大魚大肉容易擾亂孩子腸胃的正常運作
剛?cè)雽W(xué)適宜多吃蔬菜和清淡的食物
十忌:周末作息不規(guī)律
上了一周幼兒園了
一到周末孩子就亂了作息規(guī)律
一覺就睡到早上10點
等新的一周,又不適應(yīng)幼兒園了
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才是幫助孩子適應(yīng)幼兒園的關(guān)鍵
雖然經(jīng)歷和父母的離愁別緒,寶貝會哭得“肝腸寸斷”,但大多寶貝在老師細心的引導(dǎo)下能夠很快融入集體生活,從此開始接觸外面世界的第一步。離開父母的呵護,外面的世界仍有很多精彩在等著他們,所以請家長們放心地將寶貝送入幼兒園,我們一起加油!
育兒常識——以孩子的名義,幼兒園寫給家長20個教育建議!
你真的知道怎樣的教育能夠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嗎?
幼兒園寫給家長的20個建議,值得每位教育者細心品讀。
1、別溺愛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并不應(yīng)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 我哭鬧不休其實只是在試探你。
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大多數(shù)時候,對于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心里都是有數(shù)的。有時候無理取鬧是為了試探父母的底線。父母如果妥協(xié),孩子就會得寸進尺。拒絕與約束,是愛的內(nèi)涵之一。
2、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tài)度,這樣反倒讓我有安全感。
父母對孩子和對其他人一樣態(tài)度公正,孩子知道自己做了好事會得到表揚,犯了錯要受批評,規(guī)矩立在那里,知道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心里就會有安全感。
3、 別給我養(yǎng)成壞習慣,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來判斷和培養(yǎng)。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孩子的好習慣要靠父母從小培養(yǎng)。
4、別讓我覺得自己比實際的我還渺小,它只會讓我假裝一副超出我實際年齡的傻樣。別小看了孩子,孩子沒有被世俗污染的心靈有著大人難以企及的純真和智慧。
5、可能的話,盡量不要在人前指出糾正我的錯誤,我會感到很沒面子,進而和你作對,你私下的提醒,效果會更好。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當面教子背后說妻”并不全對,教子也要顧及孩子的臉面。
6、別讓我覺得犯了錯就是特別大的事情,它會讓我覺得生活太無趣。
我們大人也是不斷地在犯錯,我們很容易就找理由原諒了自己,也應(yīng)該做到原諒孩子,讓孩子從錯誤中學(xué)習,在錯誤中成長,不要對孩子犯的錯上綱上線地去批評。
7、當我說“我恨你”的時候別往心里去。我恨的絕對不是你,我恨得是你加在我身上的那些壓力。
氣頭上的話不要記恨,關(guān)鍵是不要讓事情發(fā)展到讓孩子口不擇言的程度。
8、別過度保護我,怕我無法接受某些“后果”。很多時候,我需要經(jīng)由痛苦的經(jīng)歷來學(xué)習。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是長不大的孩子,一輩子難有自己的主張。讓孩子逐漸獨立于父母才是父母的職責所在。
9、別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時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而已。
孩子本能地會用裝病來引起父母的注意(有的老婆也會用這種辦法引起老公的注意)。出現(xiàn)這種情形,要檢討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的關(guān)注太少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10、別對我嘮叨不休,否則我會裝聾作啞。
想要孩子聽話,大人要會說話。嘮嘮叨叨就屬于不會說話。
11、別在匆忙中對我允諾。請記住,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我會難過,也會看輕你以后的許諾。
言而有信,這是讓孩子聽父母教導(dǎo)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大多數(shù)的父母都做不到,所以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不聽話。
12. 我現(xiàn)在還不能把事情解釋的很清楚,雖然有時候我看起來挺聰明的。
對于孩子而言明白一件事是容易的,但要解釋清楚卻是一件較為費勁的事兒。
13、別太指望我的誠實,我很容易因為害怕而撒謊。
不要把學(xué)齡前孩子的謊言看得太嚴重,找到他撒謊的原因,解決根本問題。
14、請別在管教原則上前后不連貫、不持續(xù)。這樣會讓我疑惑,進而失去對你的信任。
孩子的記性好著呢, 父母一時興起對孩子朝令夕改,就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不再相信父母的種子。
15、當我問你問題的時候,請別敷衍我或者拒絕我。否則我終將會停止對你發(fā)問,而轉(zhuǎn)向它處尋求答案。
這是和孩子建立溝通渠道的起點,千萬別破壞了它。如果孩子問的問題自己不懂,要誠實地告訴孩子你也不知道,你會去查書找到答案,然后再告訴他。
16、我害怕的時候,不要覺得我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試著去了解,便會發(fā)現(xiàn)我當時有多恐怖。
孩子的恐懼是實實在在的,很多成年人也會害怕一些在別人看來很可笑的東西。要認可孩子的感覺,盡可能去化解他的恐懼感,并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保護他。
17、別對我講或暗示你永遠都正確、無懈可擊。當我發(fā)現(xiàn)你并非如此的時候,對我將是一個多么大的打擊。
好父母并不是完人,而是懂得怎么去愛孩子的人。
18、別認為向我道歉是沒有尊嚴的事。一個誠實的道歉,會讓我和你更接近,更尊重你,感覺更溫暖。
肯向孩子道歉的父母會一定能和孩子建立起平等和諧的親子關(guān)系。
19、別忘記我最愛親自嘗試,而不是被你告知結(jié)果。
放手讓孩子去親身體驗吧,自己發(fā)現(xiàn)真相才會激起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
20、別忘了我很快就會長大,對你來說和我一起成長是很不容易的事兒,但請你嘗試一下吧。
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是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作為家長要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步伐,跟上孩子的腳步,才能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
育兒常識——教育幼兒家長應(yīng)注意的五大要點
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chǔ),如果開始的好,將來可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等各個方面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發(fā)展特點,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因此,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應(yīng)該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系統(tǒng)的學(xué)習一些家教方面的知識,科學(xué)地幫助孩子克服自身的缺點。
一、孩子不服從管教由于各種原因,絕大多數(shù)父母在教育子女問題上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分歧。聰明的父母會避開孩子單獨商討,以求在達到意見的統(tǒng)一后再對孩子進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溝通而對教育子女的問題固執(zhí)己見,甚至在孩子面前公開吵架,這種現(xiàn)象的直接危害是讓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應(yīng)注意保持意見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讓。因為如果孩子認同了父母某一方說了算,日后當這一方不在場時,另一方將很可能無法說服、管教孩子,從而給正常的家庭教育帶來人為的障礙。
二、孩子固執(zhí)、任性
有很多家長,尤其是學(xué)歷層次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曉之以理",結(jié)果是理沒談成,孩子卻被慣壞了。因為孩子(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孩子)缺乏足夠的經(jīng)驗和判斷力,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需要依賴父母的指導(dǎo),如果對其過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寵壞,使其變得固執(zhí)、任性、為所欲為。因此,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對于年紀尚小的孩子,帶有強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三、孩子缺乏自信
有些父母對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攬,像老母雞護小雞似的整日將子女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下,連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讓他們做。這種過分的保護,嚴重干擾了孩子身心的正常發(fā)展,導(dǎo)致孩子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難、缺少自信、優(yōu)柔寡斷,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責任心。
四、孩子過分依賴別人的評價
適當?shù)谋頁P有利于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論的影響,平時喜歡無原則的表揚孩子,結(jié)果導(dǎo)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識,過分看重別人的評價,每做一點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揚,否則就拒絕去做。因此,孩子出錯時,家長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錯誤在哪里,從而幫助其吸收教訓(xùn),改正缺點。
五、孩子犯錯屢教不改
孩子缺乏是非判斷能力,為了幫助其明辨是非,父母應(yīng)該在平時養(yǎng)成獎懲分明的習慣。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觀念,而另一些父母則走向另一個極端,只習慣于使用獎勵,從來不懲罰孩子,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孩子如果犯了錯誤,適度的懲罰是應(yīng)該的。當然,懲罰并不專指打罵、責懲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種多樣,只要達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適當?shù)膱鏊驎r間濫用獎勵,也不會起到預(yù)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墻上亂畫畫,本來父母只要及時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獎勵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墻上畫,明天給你買個新玩具。"顯然,這種方法會縱容孩子今后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育兒常識——如何避免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
有操不完的心,原本以為只要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就能輕松一些了。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又開始擔心著:“到時寶寶能不能融入集體生活呢?會有小伙伴一起玩嗎?要是受欺負了可怎么辦啊?會不會留下心理陰影???”
確實,寶媽們的這些擔心是無可厚非的,我們教孩子要謙讓、要禮貌,但又害怕其變成“受氣包”,當其在幼兒園與他人起矛盾、爭執(zhí)時,只懂得一昧地退讓,甚至不敢說出“不”字。
因此,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我們需教給孩子的是:怎么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交往;遇到矛盾時,該怎么處理。若孩子學(xué)會了這兩點,便會大大地避免許多矛盾和沖突,在學(xué)校的生活必將充滿歡樂。
一、為孩子尋個玩伴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我們需要在孩子入園前就為其尋找一個玩伴,對于這個玩伴的要求就是兩個人能玩到一起。
選好小伙伴之后,我們就要為兩位小朋友制造一些“相處的時間”,可以邀請這位小伙伴到家中一起玩耍,或者帶寶寶到小伙伴的家中做客。
玩具車、積木、過家家等都是小朋友的心頭喜好,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孩子學(xué)會分享,體會到與玩伴在一起的快樂。屆時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也能較容易接受“上學(xué)這件事”,入園后也能較迅速地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
二、讓孩子學(xué)會這些交往“金句”
在第一點中我們提到了為孩子尋找一個玩伴。小伙伴找到了之后,媽媽們可不能就此全身而退,而應(yīng)仔細觀察孩子們是怎么玩的?當他們之間有小沖突時,也不必急著上前勸解,先好好觀察觀察。
1、借助小沖突,判斷自家小孩的個性
孩子們在一起,經(jīng)常會因為“玩具”而起沖突,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處理方法看出其在交往中是否屬于容易受欺負的一方。
2、根據(jù)孩子不同的表現(xiàn)教會其不同的應(yīng)對方法
情形一:
若是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被對方搶了玩具,但他沒有反抗而是不知所措快哭了的樣子。那么,此類孩子屬于不敢為自己爭取、較內(nèi)向,日后在幼兒園中也較容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此時家長應(yīng)該鼓勵孩子,下次再遇到類似事件可以勇敢說“不”。和小伙伴一起分享是正確的,但如果對方太霸道,或是要爭搶,你可以先說,“等一下,我再玩一會兒就給你了?!比魧Ψ竭€是一昧地爭奪,此時你可以大聲地說:“不要搶。”
情形二:
還是在玩耍,東東和明明都想要同一個玩具,雙方爭執(zhí)不下,東東便打了明明一個大嘴巴子。從此過程中,我們看出了東東有維護自己的意識,這一點是好的,但是他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處理方法。
此時家長應(yīng)該教會孩子遇到矛盾時應(yīng)先用言語溝通,要是一上來就使用暴力的話,恰巧碰到較強勁的對手,自家的孩子肯定吃虧。因此,家長可以教孩子說:“你也想玩嗎?那我們輪流玩,可以嗎?”
三、先教會孩子保護自己,再則不能欺負別人
家長應(yīng)教會孩子:不被別人欺負,但也不能欺負別人。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有些爭端是由我們自己的小孩先引起的。
可能是因為一個玩具或是一場游戲,由于落敗了,便去捅對方一下亦或是打一下,可能對方的小朋友也本能地想要去反擊,這時候,表面上看是我們的孩子被打了、被人欺負了,但實際上是由于我們的孩子先去招惹對方的。若是碰到較強硬的對手,是會吃大虧的。因此,要教會孩子不要仗勢欺人。
育兒知識: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家長怎么做?
育兒知識: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家長怎么做?
1、了解孩子真實想法
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先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對癥下藥。
根據(jù)孩子的反應(yīng),判斷孩子究竟是不想交朋友,還是想交朋友但不知道方法。如果是后者,家長可以針對具體情況給孩子出謀劃策,逐步幫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2、觀察孩子的人際關(guān)系
如果從孩子問話中得不到有效信息,也可以從觀察孩子在幼兒園的人際關(guān)系入手。比如家長到幼兒園接孩子時,可以讓他和別的小朋友再多待一會兒,看看孩子對哪些小朋友的靠近有好感。這樣通過分析孩子的社交取向來引導(dǎo)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互動。
3、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性
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小,凡事都要包辦代替。長久如此,讓孩子形成依賴性格。一旦離開家長也會缺乏主見,更不會主動去和別的孩子互動,也就導(dǎo)致了孩子經(jīng)常獨來獨往的局面。
家長平時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兒。比如自己收拾玩具。鍛煉孩子主動做事的意識,這樣等孩子慢慢自信心增強,也就愿意找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了。
4、給孩子創(chuàng)造適合的環(huán)境條件
孩子剛剛進入陌生環(huán)境,往往難以融入集體。對于這樣的情況,家長可以主動邀請幼兒園小朋友到家里做客,或者和別的家長一起組成“友誼互助小組”,引導(dǎo)孩子一起玩耍。平時也要多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盡量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給孩子言傳身教溝通方法。
5、老師要及時和家長溝通
孩子在家和幼兒園表現(xiàn)不一致,多半是所處環(huán)境差距太大的原因。這時,家長要和幼兒園老師多溝通交流,盡量營造相近的規(guī)則和環(huán)境,從而孩子才能快速適應(yīng)集體生活。
6、多給孩子鼓勵和重視
孩子不合群可能是由于缺乏重視造成的,家長可以嘗試用表揚和鼓勵的方法引導(dǎo)孩子。
例如,孩子主動和別的小朋友講話,要及時表揚孩子的進步,讓他意識到主動社交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引導(dǎo)孩子自己做出嘗試。
想要鼓勵孩子積極主動的話,下面十句話多和孩子說說,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哦~
1、“不用怕,去嘗試吧,我相信你能做到”
2、“我們會一直在你身邊,永遠愛你”
3、“我發(fā)現(xiàn)你......(改變、進步、能力),你做得很好,我很高興”
4、“可以和我談?wù)勀愕母惺軉?.....我能理解你”
5、“沒關(guān)系,下次你能做得更好,對嗎?”
6、“今天你當家,你來做選擇,我們聽你的安排”
7、“交朋友是件開心的事,你會和別人相處得很好”
8、“你可以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夢想,如果是有意義的,我們都支持你”
9、“你有能力管好自己,你能獨立完成,我們期待你的表現(xiàn)”
10、“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學(xué)著認識自己,接受自己
育兒常識——幼兒教育,應(yīng)給孩子留下什么?
很多事情,當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的時候,就能找到最好的辦法。要時刻讓每個孩子感到自己重要。關(guān)注每個孩子,給每個孩子貼上“我很重要”的標簽,這就是愛的表達。要滿足敏感孩子的情感需求。情感是孩子一生成長的動力,敏感孩子的情感需求,適時地幫助他們,他們也就學(xué)會了敏感他人的情感需求。
不僅如此還要搭建孩子體驗的平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切身體驗,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讓孩子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這都是孩子體驗的最好平臺,是培育愛的一種有效載體。
幼兒教育,應(yīng)給孩子留下終生受益的習慣。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好習慣真的是受益終生,可以成就一個人的美好人生。一直認為,幼兒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因為習慣的優(yōu)秀才是真正的優(yōu)秀。幼兒階段的孩子可塑性強,是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時期,所以老師、家長要從行為養(yǎng)成、學(xué)習習慣兩個維度,逐步培養(yǎng)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為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奠定扎實的素質(zhì)基礎(chǔ)。
陪伴幫助孩子建立三個生活習慣:
1.自食其力的習慣:自己收拾玩具;跌倒之后,自己爬起來。
2.吃飯睡覺的習慣:少吃零食(零食太多的孩子缺乏營養(yǎng));早睡早起的睡覺習慣。
3.運動習慣:陪伴孩子每日到戶外運動,少看電視,少上網(wǎng)。
陪伴幫助孩子建立三個學(xué)習習慣:
1.故事:給孩子講故事并聽孩子自己講故事。
2.游戲:和孩子一起做游戲并讓孩子自己找同伴做游戲。
3.勞動:參與班級、家庭決策,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參與破損玩具、圖書的修理。
幼兒教育,應(yīng)給孩子留下自信和求知的興趣。
孩子有了自信和求知的興趣,就有了自我探索、自主學(xué)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要多賞識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孩子積極的評價,常說“你真棒”、“你能行”;多為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創(chuàng)設(shè)成功的機會,同時培養(yǎng)耐挫精神和教給補償?shù)霓k法。
培養(yǎng)幼兒求知的興趣從應(yīng)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開始。老師和家長面對在孩子的好奇心驅(qū)使下的好問與好動應(yīng)該耐心、虛心,還要有一顆童心、誠心和慧心。在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同時,還要有意識地誘發(fā)孩子的求知欲。
比如要抓住孩子的求異心理,鼓勵其想象;結(jié)合生活中的情景,巧設(shè)疑問;給孩子提供一個充滿奧秘的環(huán)境,以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帶孩子到大自然去,讓大自然給予孩子智慧的啟迪;啟發(fā)孩子思考,鼓勵孩子自己嘗試;言傳身教,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精神環(huán)境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