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河馬飛上天》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反思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河馬飛上天》”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兒大膽想象,用清楚的語言積極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驗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快樂和重要,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驗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快樂和重要。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清楚的語言積極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自制小動物若干、錄音機、故事磁帶、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知
1、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來看幻燈
2:誰在快樂的飛翔?
大河馬分別遇到了青蛙、鴨、松鼠,它們會說些什么?
(小動物想飛上天,大河馬請來好朋友天鵝,乘它們上天。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
5、大河馬幫助青蛙、松鼠,它們?nèi)硷w上了藍天。
二、啟發(fā)、想象
1、小動物都飛上了于,大河馬的心里會怎么想呢?
2、大河馬會很高興的。(因為它幫助小動物飛上了天)
大河馬不高興。(它很孤單)
大河馬心里有點不高興,臉上笑嘻嘻的。(它看到小動物飛上了天很高興,自己沒有飛上天有些難過。)
3、大河馬會對小動物說什么?
4、小結(jié):小朋友說得真對,大河馬幫助小動物飛上了天心里真這興??墒牵钟幸稽c不開心,它想,要是能和小動物一起飛上天玩,那多好呀!
5、教師提問:小動物在幫大河馬想辦法了,我們小朋友有沒有好辦法呀?
6、幼兒自由結(jié)伴討論,老師傾聽、指導,啟發(fā)幼兒想象,幫助大河馬飛上天。
7、小朋友想了許多好辦法,誰先來告訴大河馬?
(乘飛機、把大
河馬變小坐著氣球上天、乘熱氣球上天、裝上翅膀等等)
8、教師驗證:小朋友想了這么多的辦法,到底行不行呢?我們來試試!老師運用動物圖片。
大河馬乘熱氣球飛上天。
用蹺蹺板把大河馬送上天。
大河馬裝上兩個翅膀飛上天。
老師也幫助河馬想出一種辦法,讓大河馬坐大鳥飛上天。
9、我們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小動物想的是什么好辦法呢?
三、體驗、交流
讓幼兒自由表達自己所見、所想。小動物讓大河馬吹很多很多氣球,把氣球都系在一起,大河馬拉著就能飛上天了。
2、小結(jié):一個氣球力氣太小了,許多氣球扎在一起就能把胖胖的河馬送上天。多虧小朋友和小動物幫忙想辦法,現(xiàn)在大河馬也飛上了天,它真高興啊!它要謝謝小朋友。
反思:
在大班語言《河馬飛上天》這節(jié)活動之后,我對這節(jié)活動做以下反思:
一、不足之處。
1、目標2完成的不夠好。
本次的活動目標2是: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清楚的語言積極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對目標2完成的不夠好,有的幼兒的語言表達不清楚時,教師也沒有過多地注意,就進入了后面的環(huán)節(jié)。
2、沒有充分調(diào)動大多數(shù)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在本次活動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都有讓幼兒自由討論為小動物、大河馬想飛上天的辦法。在每一次讓幼兒討論時,教師都沒有大膽放手讓幼兒積極去討論,好像是蜻蜓點水一樣,幼兒剛剛討論到興致上時,教師就急于把幼兒收了回來,這樣使好多幼兒沒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尤其在幫河馬想飛上天的辦法時,幼兒在自由結(jié)伴討論時,說的辦法又多又好,可是在集體交流時,教師只是給一部分孩子交流的機會,就草草地進入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所以從整個活動來看,教師沒有充分調(diào)動大多數(shù)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參與活動的機會減少了許多。
二、成功之處:
1、多媒體畫面效果好。
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我特別注意了畫面效果,使畫面中出現(xiàn)的小動物動靜交替,同時,給畫面中出現(xiàn)的小動物附帶了聲音,這樣,更使畫面有聲有色。在河馬乘坐的飛機、飛碟上天時,我及時給飛機、飛碟加上了聲音,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對畫面特別感興趣,在飛機和飛碟起飛時,孩子們還將耳朵捂住,好像真飛機、真飛碟來了一樣,等飛機、飛碟都飛走后,它們歡呼雀躍的樣子顯得特別可愛。
2、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比較好。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觀察、感知。教師設計了一個小動物聚在一起的畫面,當小動物談論到它們想飛上天時,河馬就請好朋友老鷹來幫忙,把小鴨子、小青蛙、小松鼠背到了天上。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啟發(fā)、想象?!爱斝游锒硷w上天后,大河馬的心里會怎么想呢?”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后,得出大河馬也想飛上天去,教師提問:“小動物在幫大河馬想辦法了,我們小朋友有沒有好辦法呀?”教師又引導幼兒自由結(jié)伴進行討論。當幼兒討論完畢后,教師進行驗證,看小朋友想的辦法行不行。
教師又設計了三個步驟:一是小朋友的方法,如讓河馬坐飛機、坐熱氣球、坐飛碟等。二是教師的方法,讓大河馬坐大鳥飛上天。三是小動物的方法,讓大河馬吹很多氣球,把氣球都系在一起,大河馬拉著就飛上天了。這也是本次活動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即體驗、交流環(huán)節(jié)。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活動過程也走的特別實,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很輕松的就上完了本次活動。
幼兒百科:河馬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體型巨大,體長4米,肩高1.5米,體重約3噸,軀體粗圓,四肢短,腳有4趾,頭碩大,眼、耳較小,嘴特別大,尾較小,下犬齒巨大,長50-60厘米,重2.5千克,皮較厚,約40-50毫米,除吻部、尾、耳有稀疏的毛外,全身皮膚裸露,呈紫褐色.胃三室,不反芻。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小班教案《大肚子河馬》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大肚子河馬》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大肚子河馬》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有禮貌的說話,激發(fā)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大肚子河馬》含反思教案吧。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2.學習有禮貌的說話,激發(fā)幼兒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jié)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準備:
1.紅、黃、綠色水果大圖片一份,小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2.河馬,猴子大頭飾各一張
3.活動河馬一個
過程:
一、出示各種水果,引導幼兒說出水果名稱及顏色
引導幼兒學習句型:;xx顏色的xx水果
二、講述故事《大肚子河馬》
1.引出故事。
師:這么多的水果可真香呀!有一位動物朋友很想吃。它有一張大大的嘴巴,還有一個大大的肚子,你們猜它是誰呢?(河馬)
師:對,它就是河馬(出示圖片)。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關于河馬的故事。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第一遍:提問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呢?3.小猴請河馬干什么了?4.小猴請河馬吃了什么顏色的水果?(逐一出示圖片)(要求幼兒完整表述)
第二遍故事:用提問引導幼兒學習。
師:小猴請河馬吃水果時怎樣說的?(要求幼兒完整學習句子“我請你吃XX顏色的X(水果名稱)
三游戲:喂小熊吃水果
1.教師扮成小熊啟發(fā)幼兒喂小熊吃水果。師:小熊肚子餓了,你們愿意學小猴喂小熊吃水果嗎?
2.學說句子:“小熊,我請你吃紅色的蘋果(水果名稱)”。
3.請一名教師或幼兒示范。教師操縱的小熊在聽到幼兒說“小熊,我請你吃紅色的蘋果(水果名稱)”時才張開嘴吃。
四、結(jié)束活動:小朋友請客人老師吃水果,鞏固句子“老師,我請你吃xx顏色的xx(水果名稱)。
課后反思:
故事《大肚子河馬》,既有禮貌教育又有知識的涵蓋,一問一答符合小班年齡特征,在教學中孩子們通過游戲?qū)W習了對話,理解了故事內(nèi)容,并學會了用故事中的對話來做游戲,而且激發(fā)了幼兒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整節(jié)教學活動孩子對故事很感興趣,能夠安靜的傾聽故事,大部分幼兒能說出句式如:黃色的桔子紅色的蘋果,還有個別幼兒需要個別輔導,幼兒快樂的游戲,真正的感受到了活動的快樂。
幼兒百科:河馬是陸地上僅次于象的第二大哺乳動物,體軀龐大而拙笨,體長為350-450厘米,尾長約56厘米,體重3000-3500千克,但比較矮,四肢特別短,肩高只有140-165厘米,還不及象的一半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風箏飛上天》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大班教案《風箏飛上天》及教學反思”的內(nèi)容一文,給你帶來豐富精彩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看錄像,欣賞、觀察風箏,激發(fā)幼兒制作風箏的欲望,學習風箏的簡單制作方法。
2、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動手制作的快樂。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jié)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風箏。
2、風箏會現(xiàn)場的錄像。
3、錄音機、錄音帶。
4、教師制作的風箏作品一個
5、制作風箏的材料(楟稈、不同形狀的紙、彩帶)若干、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猜謎語引出風箏
引導語: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來。
謎語:
天上一只鳥,用線拴的牢,
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
(風箏)
小朋友見過風箏嗎?見過什么樣的風箏?請為小朋友描述一下它的樣子。
(二)基本過程:
欣賞、觀察風箏,了解風箏的基本制作過程。
引導語: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風箏,想請小朋友欣賞一下,看看哪些是你們見過的,哪些是你們沒見過的,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幼兒欣賞)你最喜歡哪一個?請把它拿過來。
提問:1、你為什么喜歡這個風箏?
2、你知道這么漂亮的風箏是怎樣做成的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風箏的對稱美)
(三)看錄像,激發(fā)幼兒制作風箏的愿望。
引導語:小朋友這么聰明,表現(xiàn)的真棒,老師要獎勵你們一件禮物,你想
不想知道是什么?在給你們禮物之前我要先考考你們,你們知道風箏會是哪一天嗎?聞名世界的風箏之都是哪里呢?每年的4月20日全世界的風箏愛好者都會來濰坊參加國際風箏節(jié),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禮物就是風箏會現(xiàn)場的錄像,請小朋友仔細的看一看。(放錄像)提問:錄像里有什么樣的風箏?看完錄像你有什么感受嗎?
(四)嘗試制作風箏,體驗合作的愉快。
引導語:再過幾天就是今年的風箏會了,你想不想也制做一個美麗的風箏
去濰坊參加風箏會呢?那么你想制作一個什么樣的風箏?(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新)那還等什么?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小朋友盡量制作,如果你覺得自己制作有困難可以兩個或三個小朋友一起制作,制作完畢以后,請將垃圾收到小盆里。(幼兒動手操作)在制作的過程中,放輕緩、優(yōu)美的音樂。
(五)展示、欣賞作品。
引導語:小朋友,請將你們制作的風箏帶過來,給大家展示一下,你
制作的是什么風箏,是怎樣制作的?咱們來個風箏展示表演吧。
(六)結(jié)束部分:
引導語:小朋友制作的風箏這么漂亮,我們趕快到外面放飛一下,練習
練習,過幾天在風箏會上大顯身手。
活動反思:
新《綱要》中指出:活動要來源于幼兒的生活,開展幼兒感興趣的事情。這不孩子們對今天的活動表現(xiàn)得非常好,尤其是在討論選用材料時他們的奇思妙想讓我震驚。還有在制作過程中他們敢于嘗試利用自己的方法及材料進行制作,極大的發(fā)揮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還有在作品展示時,孩子們大膽的講述自己的風箏。在這自然的環(huán)境中為孩子們營造愿意表達的氛圍,使他們輕松的表達自己的心聲。幾個人一起制作更培養(yǎng)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百科:風箏為中國人發(fā)明,相傳墨翟以木頭制成木鳥,研制三年有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后來其學生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zhì),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大班教案《風箏飛上天》及教學反思”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馬過河》及教學反思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讓幼兒培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夠復述故事,引導幼兒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夠復述故事。
2.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3.引導幼兒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
2.教學難點:讓幼兒懂得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獲得知識,積累經(jīng)驗的的道理。
活動準備
1.《我不敢做》的flash動畫
2.《小馬過河》掛圖和故事錄音
3.小馬,老牛,小松鼠,老馬的頭飾
活動過程
開始環(huán)節(jié)
播放《我不敢做》的flash動畫,猴媽媽叫小猴上樹去摘桃子,小猴說:“我不敢做,我怕摔下來!”猴媽媽叫小猴去拿來一些樹枝燒火做飯,小猴擺擺手說:“我不敢做,我怕扎著手!”……
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談話導入,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猴子是怎樣的一位小朋友嗎?他為什么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膽小,不能幫媽媽分擔家務…)
下面,我要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小馬,看看他遇到這樣的事是怎樣做的?
二.探究新知:出示掛圖,幼兒立刻被掛圖上美麗的色彩和可愛的小動物所吸引。播放《小馬過河》的故事錄音。
在一個美麗的村莊里,住著老馬媽媽和小馬。除了每天媽媽往河對岸送糧食外,小馬和媽媽寸步不離??墒怯幸惶欤瑡寢層行┎皇娣?,,就對小馬說:“小馬,請你幫助媽媽把糧食送到河對岸去,好嗎?”“沒問題,媽媽!”說完,小馬馱起一袋糧食就向河邊跑去,至于媽媽在背后說了些什么,他根本沒聽見。邊跑還邊快樂地唱著歌??墒?,到了河邊,小馬愣住了,浪花滾滾的小河似乎是在向小馬示威。怎么辦呢?小馬東瞅瞅,西望望,看見了正在耕地的牛伯伯,小馬向牛伯伯走去……
請幼兒思考以下問題:
1.小馬遇到了一件什么事?開始時他是怎樣做的?(不敢過河,向牛伯伯請教)
2.牛伯伯是怎樣告訴小馬的,后來誰又給小馬提了建議,他是怎樣說的?(牛伯伯說河水很淺;小松鼠,河水很深)
3.誰鼓勵了小馬?他過河了嗎?(媽媽,安全的過了河)
4.為什么牛伯伯和小松鼠說的不一樣?(牛伯伯高,小松鼠矮)
三.討論交流:1.將幼兒分組
2.以組為單位交流。
3.幼兒分組匯報。(突出重點)
四.學有所得:從小馬過河的故事中,小朋友們知道了什么道理?小朋友們以后想做一個怎樣的人?(遇到事情要多思考,要勇于實踐。)(突破難點)
五.比一比:小朋友們敘述小馬過河的故事,看誰講得最生動,老師獎勵他智慧星。(進一步突出重點)
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分角色表演:將小朋友分組,讓他們自選角色,分別扮演小馬,老牛,小松鼠,老馬。老師幫助小朋友戴上美麗的頭飾。幼兒在表演時,老師提醒幼兒注意禮貌用語的使用。
延伸環(huán)節(jié)
課堂延伸:小馬過河后是什么心情,請小朋友們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也可以用語言續(xù)編故事。
(此設計意在給小朋友們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使幼兒在如下幾方面有所提高:1,培養(yǎng)了幼兒的良好的語言習慣。如小馬在向牛伯伯請教時,使用了禮貌用語:“您好,請問,謝謝”等。在故事的其他地方也有禮貌用語的使用。2,培養(yǎng)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時,我主要通過設計問題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并且這些問題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3,我在課堂中只是起了一個引導者的作用,而幼兒們則是課堂的主人,幼兒們發(fā)表看法,幼兒們表演故事,幼兒們續(xù)編情節(jié)。
但在本次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如幼兒在匯報時,有爭著說的現(xiàn)象,我又不能批評幼兒,只能盡力引導,但效果不好。我想,可能是在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交談習慣這方面做得不夠,今后在教學中,我要多注意培養(yǎng)幼兒這方面的能力。其次,在課堂上,由于給了幼兒較多的空間,尤其是在分角色表演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幼兒貪玩的性格表現(xiàn)了出來,使得課堂上較亂,而且時間又不好控制。我想我應該加強課堂的靈活應變能力,通過轉(zhuǎn)移注意力和獎勵等方式,將幼兒引導到正常的課堂軌道上來。
總之,我會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自我。
幼兒百科:不同品種的馬體格大小相差懸殊。重型品種體重達1200千克,體高200厘米;小型品種體重不到200千克,體高僅95厘米,所謂矮馬僅高60厘米。
幼兒園大班教案《河馬村長》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河馬村長》”。讓幼兒能根據(jù)動物特性進行充分的想象和合理的分工,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能在同伴面前用完整的話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能根據(jù)動物特性進行充分的想象和合理的分工。
3.能在同伴面前用完整的話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想法。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初步理解“村長”含義。
物質(zhì)準備:動物村背景圖、動物卡片。
活動重難點:
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能根據(jù)動物特性進行充分的想象和合理的分工。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森林里建了一個動物村,來了很多很多小動物(有母雞太太、牛先生、豬小姐等),它們你一言、我一語,在商量事情呢,讓我們猜猜它們在商量什么?
師:小朋友的想法非常奇特,小動物們究竟在商量什么呢?讓我們來聽一聽!
二、欣賞故事第一部分,引起幼兒興趣。
1.聽了故事,小朋友來說說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啊(選村長)?誰當上了村長啊(大河馬)?它為什么能當上村長(河馬的嘴巴最大,身體最大、腦袋也最大)?
2.欣賞故事1~2節(jié),理解村長的含義。
師:村長的工作是什么(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總結(jié):在我們生活中,村長是由村民選舉出來,負責打理村里的日常事務,幫助解決村民糾紛的。但是在這個故事里,村長的工作又是什么呢?讓我們來聽一聽。
三、欣賞故事第二部分,體驗詼諧幽默的情趣。
1.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二部分。
(1)師:河馬村長的工作是什么(給小動物們分配工作)?
(2)師:河馬村長安排小動物做了什么事情呢?(幼兒根據(jù)聽到的內(nèi)容,說出小動物的工作,并把它貼到小動物的身邊。)
母雞太太:請小朋友扮演小動物在睡覺,老師扮演母雞太太,早上負責打鳴叫醒小動物(老師學母雞太太的聲音,要?。?。
豬小姐:老師或者幼兒扮演豬小姐爬山坡、耕地。
小鴨子:一名幼兒扮演小鴨子,其它幼兒扮演剩下的小動物,老師扮演大灰狼在深夜襲擊動物村。
牛先生:請幼兒扮演牛先生捉蟲子。
兔妹妹:小朋友分角色扮演兔妹妹捉老鼠。
花貓弟弟:拔蘿卜、拔蘿卜,嘿油嘿油拔蘿卜。
小狗:小朋友扮演小狗孵雞蛋。
(3)你覺得小動物們干了一天,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呢?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師:“小朋友的回答都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說說?!?/p>
師:“母雞太太不會打鳴,叫不醒大家,大家會起晚。豬小姐耕不動地,大家會沒有糧食吃。小鴨子值不了夜班,遇到危險的話,大家都來不及逃跑。牛先生的蹄子捉不了蟲子。兔妹妹不會抓老鼠,會讓老鼠逃走?;ㄘ埖艿艿淖ψ訒烟}卜拔壞的。小狗孵雞蛋,不能把小雞孵出來?!?/p>
2.欣賞故事第三部分,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大膽表述。
(1)師:河馬先生只當了一天的村長,還不明白為什么大家不要它當村長了呢。小朋友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啊?
總結(jié):河馬先生沒有根據(jù)小動物的特點來給它們合理安排工作,所以只當了一天的村長。”
(2)師:這個故事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河馬村長》。
四、完整欣賞故事。體驗“我來當村長”的樂趣。鼓勵幼兒根據(jù)動物特性進行充分的想象和合理的分工。
討論:如果你是村長,你會安排小動物做什么呢?和你旁邊的小朋友或客人老師說一說。
活動反思:
經(jīng)過第一輪研討,我更加明確了“村長”的含義,知道在一節(jié)語言活動中,抑揚頓挫的故事講述、豐富的肢體動作,才能充分調(diào)動小朋友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第二輪教研活動中,有了之前的指導和提升,才能讓小朋友在情境中快樂的學習。當然,還有一些細節(jié)需要注意,如:無效性的問題要少問,甚至不問等。經(jīng)過了一輪又一輪的研討,對于語言活動的開展,我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幼兒百科:河馬是陸地上僅次于象的第二大哺乳動物,體軀龐大而拙笨,體長為350-450厘米,尾長約56厘米,體重3000-3500千克,但比較矮,四肢特別短,肩高只有140-165厘米,還不及象的一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