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講故事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05-20 幼兒小班講故事 給幼兒講故事 幼兒講故事大全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皭壑v故事的孩子”!
我們班里有個叫袁小琳的小朋友,特別的愛動。
上課時,老師講老師的,他自己干自己的。
屢次提醒,但他仍然是我行我素。
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的自尊心很強,便以此作為突破口去引導他,教育他。
一次,我在班里講《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故事,他坐在位子上,不是動鉛筆盒,就是玩玩具。
故事我講完了,他還是在玩他的。
我走過去,讓他跟小朋友互講故事。
他抬起頭,小眼睛盯著我一言不發(fā),小手照樣在玩他的積木。
我耐著性子說:很忙嗎,要不要老師幫助你?他“嘿”地一下笑出聲:“不用”。
我又接著說:“剛才老師說讓你干什么來著?他一邊不緊不慢地動作著,一邊誠懇地說:“老師,我不會講。
在家的時候,我奶奶經(jīng)常說我沒長腦子,沒記性,說話做事都愛忘”。
這時候我說:“奶奶這是在跟你開玩笑,回去告訴你奶奶,老師認為你是一個聰明的好孩子。
現(xiàn)在,你來給老師講一講故事,好不好?”他看看我,半信半疑,開始細聲慢氣地給我講。
在我的提示下,他把這個不算長的故事講完了。
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我表揚了他:“袁小琳小朋友真聰明,老師和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聽你講故事。
下一次,再給老師和小朋友講一講,好不好?”他點點頭笑了。
下午,他奶奶送他來上學時,對我說:“中午,小琳一回家,就朝我嚷嚷說老師夸他聰明了,還講故事給老師和小朋友聽。
現(xiàn)在,袁小林小朋友,不但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故事,還能講聽過的錄音故事,看過的影視動畫片故事。
看著他講故事時哪繪聲繪色、神采飛揚的樣子,想想他奶奶的評價,沒長腦子,沒記性的孩子。
現(xiàn)在,變成了小朋友們一致推舉的“故事大王”。
不管在上課的時候,還是在聽故事的時候,都非常認真。
這不正是我所要的結果嗎。
不知道本文“愛講故事的孩子”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我給孩子們講故事
這個學期我們班設立了“文學欣賞”這一項。孩子們的世界是童真的世界,故事展現(xiàn)給他們特殊的窗口,讓孩子們透過窗口學習到真、善、美,也了解到假、惡、丑。我把故事分為童話、神話、寓言、幽默故事、成語故事等幾類,每天穿插著講給孩子們聽。孩子們當然是愛聽故事的,尤其是一些經(jīng)典的中外名篇,成語故事是百聽不厭。對于那些他們接觸不多的故事,如:古希臘神話故事、一千零一夜故事、古代成語故事等等,孩子們表現(xiàn)了極大的熱情,認真傾聽,聽完后還會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我用動聽的聲音為孩子們講故事,用包容的耐心回答他們的問題,我?guī)ьI孩子遨游在故事的海洋中,任心情飛翔、任思想奔跑。只要一聽故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乖乖地坐好,每一張小臉都面向著我,每一雙眼睛都凝望著我,那種感覺好極了,那種氛圍美極了。
給孩子們講故事,還在無形中給孩子們上了思想品德課,因為無需老師再絮言,孩子們會自覺地以故事為榜樣,形成好習慣,改掉壞毛病。給孩子講故事,好處多多,何樂而不為?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
導讀:孩子經(jīng)常纏著大人講故事,故事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孩子們的心。生動有趣、積極健康的故事,不僅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那么,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呢?
孩子經(jīng)常纏著大人講故事,故事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孩子們的心。生動有趣、積極健康的故事,不僅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那么,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呢?
一、選材很重要
故事種類很多,但并不一定適合孩子聽。我們應選擇那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故事來講。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選材也不應該一樣,給二三歲的孩子講,要選擇那些主題明朗,愛憎分明,情節(jié)簡單,人物單一的故事,而給五六歲的幼兒講,則要選擇情節(jié)比較復雜、曲折的故事,否則,給小的講復雜的故事,他們聽不懂,給大的講簡單的故事,對他們又沒有吸引力。
二、身體語言不可少
給孩子講故事時,身體語言是不可少的。因為孩子們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在認識上也多是感性認識,所以當你借助手勢、表情、動作、眼神等身體語言表達故事意思時,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情節(jié),增強印象,并給孩子一種親切感,因而你的故事也就更能受到孩子的歡迎。
三、讓孩子開口
一個故事講完了,可圍繞故事給孩子提出幾個問題。如:講完《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你可問孩子:“孔融把大梨送給了誰?”“孔融自己吃了個什么樣的梨?”……這樣既能幫助孩子記憶故事情節(jié),鍛煉思維能力,又可以使孩子開口,鍛煉他的口語表達能力。而當孩子對你講的故事有了一定的記憶和理解之后,你就應該讓他自己試著講述,忘了的地方給他提示,讓他接著講下去,這樣無疑會鼓勵他講故事的積極性,天長日久,這對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故事適合孩子講述
今天下午17號,19號,20號進行了故事講述,17號帶來故事《長尾巴》。故事講的比較熟練,口齒也較清楚,孩子在講述時主要問題:語速過快,講故事時太直白一口氣講到底,讓坐著聽的孩子記不住故事內容。其次,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有些依賴書本,要看書本內容。
故事適合孩子講述。
19號帶來故事《小甜餅》。看到出是有準備的,孩子故事內容記得很熟練,在講述時主要問題:語速過快口齒不請,故事太簡短,下次講故事時再選擇一下。
20號帶來故事《白雪公主》。值得表揚,故事準備的非常充分!故事篇幅較長,孩子上來時自信、大方,在講述的過程中內容完整口齒清楚,聽故事的孩子也十分認真,故事結束后得到孩子們的一致好評!若情感再豐富些會更棒!
5號小朋友帶來故事《小烏龜爬雪山》:講述時口齒清楚聲音響亮,不足處是故事不夠熟練,說故事時內容不連貫,選擇的故事可以長一點。
8號小朋友帶來故事《長腿的蘿卜》:與上次講述一樣,孩子故事很熟練,講述連貫,但是語速過快導致口齒不清楚,下次練習講故事時注意語速。
9號小朋友帶來故事《神筆馬良》:講述熟練到位。故事較長,但孩子記得很熟練,講述都后半部分出現(xiàn)口齒不清,在練習過程中注意語句的停頓。
10號小朋友準備故事《三只小豬》,講述未完成,今天回家繼續(xù)練習,準備充分了可以再次上來講述。
給孩子講成語故事
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只要一講故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乖乖地坐好,每一張小臉都面向著你,每一雙眼睛都注視著你,跟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情?!鞍籽┕?、”“小紅帽”、“狼來了”。。。。。。這類富有哲理的德育故事孩子們都耳熟能詳了。如何既滿足孩子聽故事的需求,又從中學習到更多新的知識,積累更多的詞匯?我想到了成語故事,也進行了嘗試。
開學初我在網(wǎng)上訂購了一本成語故事書,利用午睡前的時間,給孩子講成語故事。成語故事不像童話故事有著動人的情節(jié)、唯美的結局。孩子們一開始興趣泱泱,但是我還是堅持讓孩子們安靜聽完。為了讓孩子們對成語感興趣,最初我總是挑一些故事有趣的成語來講,比如“守株待兔”、“對牛彈琴”等。挑一些孩子喜歡的話題來講,比如“無價之寶”,故事講完,孩子們都興奮的討論起了珍寶。班上孩子都屬狗、雞,我講了故事“聞雞起舞”,然后請孩子們回去和父母一起找找其他和生肖有關的成語,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在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成語故事中,孩子們不僅體驗了故事的樂趣、豐富了詞量,也漸漸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悟出一些其中的道理。
一個學期快結束了,很多孩子們能馬上能說出一長串的成語了。“學無止境”,其實我覺得這個“境”也可以指地方、時間,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形式下,孩子都可以進行學習。親愛的家長、老師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成長!
從講故事看孩子的素質
學期臨近結束,因為一學期以來我們也學了很多的故事,很多的看圖講述。為了考察一下孩子的掌握情況,這幾天我們在進行幼兒講故事表演。孩子們講故事的情況也五花八門,有些孩子確實有準備,講述故事清楚明了,不僅能把故事的題目說得明明白白,也能把一個挺長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講出來,而且神態(tài)自然,口齒清楚;有的小朋友膽子很大,雖然沒有精心地準備過故事,但是上臺來照樣能有模有樣地給大家講故事,故事聽上去怪怪的,問他是電視里學的嗎?他說不是,問他是收音機里聽的嗎?他說不是,問他是書里看的嗎?他說不是,問他是爸爸媽媽教的嗎?他說不是,那你是怎么講出來的?他說是自己想出來的。可想而知這個孩子的膽子很大,雖然沒有準備過,但是他不怕,也敢于自己編故事,當然在編故事方面孩子可以再引導一下,編得更好一點。有些個別孩子則不然,你讓他上臺來講故事,他就不吭聲了,什么話也不說,問他會講嗎?他說不會,問他看過電視嗎?看過,看過圖書嗎?他說看過,那你把看到的的東西來講一講,他又說不會講。讓你對他無可奈何!這是極個別的小朋友,這類小朋友一般是其他幼兒剛轉來的,本學期的新生。
這幾天,我們正在進行幼兒評估測試,從講故事表演,也可以讓我們看出孩子的在多方面的表現(xiàn)。說得更明白一點,其實也是孩子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所以,通過講故事表演,我們也要對孩子進行一個小結,把孩子的小結情況向家長反饋,同時把孩子現(xiàn)在對故事的掌握程度向家長交流,督促他們在家里更好地對孩子加強教育,以切實提高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幼師怎樣為孩子講故事
兒童時期正是大腦和腦神經(jīng)細胞急劇發(fā)育的時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語詞及故事情節(jié)能迅速被大腦接受并儲存,進一步刺激大腦皮層的增生。因此,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講故事能使幼兒通過科學的訓練而使智力得到提高。有的老師認為講故事事一件很容易的事,的確,如果只是為了應付孩子的需要,隨便看看書,然后再將給孩子聽便可以了。但如果是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借用講故事的方法來訓練兒童達到提高智力的目的,那末講故事卻是大有講究,大有學問的。首先,所講故事內容要適合孩子的智力水平,一般2~3歲的幼兒講些動物、植物等容易找到形象記憶的故事,故事要短小,但形象要生動,情節(jié)不要太曲折。4~5歲的孩子有了想象力,就可以講一些神話、童話、民間故事,形象可以豐滿一些,詞量要逐步增加。為了豐富孩子的想象力,要多用夸張的手法。針對5~6的孩子就可以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和成語故事,這些故事宣傳愛國主義,富有哲理,是啟蒙兒童思維和語言的好材料。其次,講故事的語言要生動。再次,可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讓孩子充分參與,一次鍛煉和提高孩子的治理。
大班愛的故事:把問題拋給孩子
小徐捂著臉告訴我說臉上疼,拿開他的手,嘴角邊有一絲剛抓過的痕跡,“誰抓的?”我問?!笆切♀??!彼f小怡抓的,我真有疑惑,小怡可是文靜的女孩,從來不會去抓人,會不會是小陳惹了她才抓的?
我叫上小怡問怎么回事,小怡說道:“他也打我的?!毙南胫哼@不明顯著吧,他打了她,她還手抓的。問小陳是不是這么回事,哪知他卻眼淚直掉,邊搖頭邊說,不是這樣的,那是怎樣的呢?
聽他慢慢道來:原來,小怡不小心手指抓了他,他疼得掉淚,小怡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才好,于是,就讓他打還自己,以解他的疼痛,希望不要告訴老師,算是息事寧人,可小陳還是覺的疼,還是告訴了老師。
這件事情,兩個人都沒有過錯,那么以后孩子們再有類似的情況發(fā)生該怎么辦呢?我決定請孩子來幫我解決這個問題,我把事情經(jīng)過詳細地講述給孩子聽,想知道孩子們的看法,了解孩子們將會怎么做呢?
孩子們經(jīng)過激烈的爭辯,意見大致分為幾種:一、不小心碰到了別人,要及時向他人道歉。二、作為男孩子,不應該打還女孩子。三、男孩子要勇敢,記住自己是男子漢,痛的時候就忍一下,不要輕易掉眼淚。
此時的小陳已經(jīng)擦干了淚,他說:“雖然還疼,但我忍著?!庇赂覉詮姸碌暮⒆印?/p>
我們大班的孩子已有較強的處理問題能力,通過這件事情的處理,孩子們更清楚的知道了以后出現(xiàn)類似情況自己該如何處理,對班級的常規(guī)也有了更好的促進作用,把老師遇到的難題拋給孩子來解決,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也是實幼經(jīng)驗89條的啟示。
我和孩子的故事
記得有一天放學時,我在樓梯上無意中聽到了這樣一段對話。
奶奶問:“佳怡,老師喜歡你嗎?”佳怡不說話,然后輕輕地搖了搖頭。
奶奶問:“那是你在幼兒園不乖了嗎?”
佳怡還是搖了搖頭。
奶奶問:“那,老師怎么會不喜歡你?”
佳怡還是不說話。
奶奶問:“那你說說看,老師喜歡誰?”
佳怡馬上回答:“是馨怡還有思涵,但是他們一點兒也不乖:每天早晨來了都要哭的。老師還去抱他們!中午還喂她們吃飯,還幫她們穿衣服和鞋子……”
奶奶聽了笑了。又問:“那你想要老師抱嗎?”
佳怡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想啊。”
奶奶故意說:“那,明天早上你來了也哭吧!”
佳怡想了想還是搖搖頭,說:“不行的!老師說
,好孩子不能哭的!”孩子一臉嚴肅的表情。儼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讓我忍不住想笑。
雖然是無意間聽到的這樣一段對話,但讓我陷入了沉思:首先我很感激這位家長對老師工作的理解,沒有聽到孩子說老師不喜歡她而產(chǎn)生誤會。同時,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做法:為什么佳怡會覺得老師不喜歡她呢?難道,“乖孩子”就不該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嗎?或許在我們平時在工作中確實忽視了這些孩子,讓她們誤以為老師不喜歡她,而把更多的關愛給了那些自理能力差或者調皮的孩子。
第二天早上,佳怡一來園,我就拉著她的小手,說:“佳怡可棒了,每天都自己走進教師,真是個乖寶寶”。她的臉上立刻浮現(xiàn)出甜甜的笑容,后來,當我去幫別的孩子穿鞋、喂飯時她不會再投來羨慕的目光了。千萬不能讓孩子有被忽視的感覺,這樣也許會讓孩子自暴自棄,他會誤以為自己不如別人而自卑。于是,我發(fā)現(xiàn):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贊許的話,甚至一個微笑,都會讓孩子感到快樂,并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愛。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發(fā)現(xiàn)佳怡是個特別懂事乖巧的孩子,經(jīng)常會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也知道班里有的孩子需要老師或者小朋友的幫助,也經(jīng)常會幫助別人,成了我們班的“大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