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活動——我來當班長
發(fā)布時間:2020-05-20 幼兒班級活動方案 幼兒園班級活動方案 班級幼兒六一活動策劃方案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鞍嗉壔顒印襾懋敯嚅L”!
今天大一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組織下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班長競選”活動,競選班長的活動已經(jīng)在班上進行了一周的試運行,孩子們表現(xiàn)十分興奮、踴躍。
班長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老師維持全班的紀律,監(jiān)督小朋友們的不良習慣。
在班長試運行周,任班長的孩子們都能夠投入自己的責任心,做好老師的小助手,時刻提醒小朋友們講衛(wèi)生、注意安全和活動時的紀律性。
在本周末,我們將正式啟動“班長競選”活動,首先請孩子們踴躍舉手報名,可以通過演講和表演的形式向小朋友們展示自己,老師根據(jù)小朋友們一周的表現(xiàn)情況,從中選出幾名候選人,再由全班小朋友舉手投票決定最后的班長人選。
我們第一期的“班長競選活動”非常成功,孩子們積極變現(xiàn),使出渾身解數(shù)來征得全班小朋友的信任。
經(jīng)過激烈的競爭,李雨晗小朋友在26票的強大優(yōu)勢下贏得了最后的“班長”稱號。
活動最后,我們還舉行了簡單的交接儀式。
孩子們對這次活動關(guān)注而且很感興趣,通過這次活動希望能幫助孩子們改掉一些不良習慣。
好,現(xiàn)在讓我們跟隨鏡頭回到競選活動的現(xiàn)場,感受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精彩表現(xiàn)!
不知道本文“班級活動——我來當班長”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小班:讓我來當你的媽媽
我主班的時候還像往常一樣在門口迎接孩子,小朋友陸陸續(xù)續(xù)來到幼兒園。小雨已經(jīng)來到了教室里,曦曦也是來的比較早的小朋友,今天她穿了一條非常時尚的牛仔裙,腳上穿了一雙別致的小靴子,真的是很漂亮,“老師早!”
“曦曦早!哇,曦曦今天好漂亮??!今天的裙子是剛買的吧?”
“這是我媽媽給我買的,是新的呢!”曦曦高興的向我介紹著自己漂亮的裙子,我輕輕的摸摸她的頭,請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胡老師早,我今天擦了香香,你來聞聞!”“悠悠早!”我在悠悠的笑臉上親了一下,悠悠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一個個的打招呼中我無意間看到小雨正用羨慕的眼神望著我們
,默默地趴在桌子上,也不和我說話,看上去特別的沮喪,在接下來的一整天里,小雨的情緒都不是很高漲。
小雨的媽媽、爸爸都在為生計不停的忙碌著,每天早上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從無例外,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慣。當所有的
小朋友都接走后,剩下幾個孩子,哭泣的不是她,而她卻在安慰別人。
小雨是一個獨立性特別強的孩子。在學本領時,她不是特別出彩的孩子,可是,卻不別人多了一份執(zhí)著;生活自理上雖然不能和能力特別強的幼兒比較,可是樣樣都要自己來,不要老師幫忙。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忙,哪怕自己衣服的扣子沒有扣好,也要幫別的小朋友拉下袖子。
那么乖的一個孩子為什么和我就不親近呢?的確,每次來到教室時,她都會不小心的碰一下我的手,因為早上需要收拾東西,所以沒有在意,從來沒有抱過她??赏ㄟ^家長和我的溝通使我意識是自己的粗心讓孩子覺得我不喜歡她、只喜歡別的小朋友。
課間時,我把小雨叫到了我的旁邊,主動的抱起了她,而且還親了她的小臉蛋,也許是有點意外吧,小雨顯得很害羞,但清晰可見的是嘴角揚起的笑臉,突然覺得自己的心里特別的溫暖,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那時,我想從此以后去擁抱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孩子感覺老師是愛她的!
這些小事,讓我覺得孩子受到了傷害,我決定從今天起當孩子的媽媽,讓我抱著他們陪他們度過快樂而短暫的幼兒園生活。
當班里來了插班生
最近,由于藍精靈幼兒園的拆遷關(guān)系,我園又增添了部分新生,分別插到了各自年齡段的班級里,多的三個,少的一個。這給班級工作帶來了一些困難:使本來就擁擠的教室變得更加擁擠,座位還好,主要是床鋪擺不下,都要睡到了走廊里;因為增添了小朋友,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使本來就穩(wěn)定的常規(guī)又要培養(yǎng)……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我們老師能愉快地接受下來,把這部分孩子也當做原來自己班里的孩子,一視同仁,孩子開心,家長放心。床鋪放不下,我們可以想辦法,拼鋪、睡到隔壁班級,也可以動員老的幼兒到總園就讀等等,總之,先把孩子接收進來,再想辦法解決其他的困難。真的很感謝這些老師的大局觀。
但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因為不想多收孩子,導致對孩子不夠關(guān)心,對家長不夠熱情,與家長的交流措辭不當,引起家長的不滿。
這次的任務是比較特殊的,但我們沒有權(quán)利去拒絕。有牢騷、有不滿,可以理解,但面對家長和孩子,我們不應該帶著情緒,以免造成對老師、對幼兒園不良的印象。
大班活動反思:地震來了我不怕
本次健康活動是結(jié)合幼兒園開展防震逃生演練而提前組織的一個安全教育活動?;顒幽繕酥饕亲層變喝顺醪搅私獾卣甬a(chǎn)生的原因和地震前的征兆,學習防震避震的經(jīng)驗和方法,懂得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識,通過演練增強幼兒的自我防護意識。
活動前準備:
幼兒自救安全知識小畫冊、防震安全拍手歌、四川汶川地震圖片2張(房屋、道路)、一臺視頻演示儀。
一、初步了解地震產(chǎn)生的原因和震前預兆
通過圖片展現(xiàn)讓幼兒了解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有一定破壞性,造成房屋的倒塌和道路的損壞。那地震是怎么來的?這也是小朋友十分想知道的一個問題,為此我通過一些資料的學習與認識,簡單向幼兒介紹,讓他們知道地球最堅硬的部分,地殼里巖石發(fā)生破裂就形成了地震,也可以說地殼的厄運東形成了地震。在這里,我還告訴幼兒關(guān)于地震的原因世界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解釋,也是科學家在繼續(xù)研究的問題,讓幼兒對地震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
在幼兒自救安全知識小畫冊上,有一部分關(guān)于震前預兆的圖片與解說,讓幼兒然通過觀察圖片內(nèi)容,簡單了解水、云、家禽家畜的變化而提高對地震的警惕,做好抗震的準備。
二、地震來了怎么辦?
1、了解避震知識
通過畫冊圖片展示、講解,讓幼兒了解地震來了的一些自我保護方法:跑的正確方法、躲避的安全角落、及時撤離的時機、被壓在廢墟里的求救方法、重點討論班級避震的安全角落。
2、學習抗震安全拍手歌
安全兒歌的學習,拓展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緊急避險、狹小空間、沉著冷靜、不乘電梯、求救電話等知識讓幼兒多方位的了解防震知識。
3、現(xiàn)場模擬演練
“地震來了,趕快躲避!”在我的口令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認識演練躲避的方法,我針對幼兒躲避的方法進行總結(jié),表揚反應迅速、正確躲避的防護方法,如個別孩子躲到圖書吧的角落后,我提醒他們還可以把軟靠墊包住頭部來保護自己,對幼兒躲避擁擠的地方給予指導,疏導他們躲到不同的角落,如靠近水源的墻角,樓梯承重墻角落等?,F(xiàn)場模擬演練有效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和自救的意識。
讓我來當你的媽媽
我主班的時候還像往常一樣在門口迎接孩子,小朋友陸陸續(xù)續(xù)來到幼兒園。小雨已經(jīng)來到了教室里,曦曦也是來的比較早的小朋友,今天她穿了一條非常時尚的牛仔裙,腳上穿了一雙別致的小靴子,真的是很漂亮,“老師早!”
“曦曦早!哇,曦曦今天好漂亮啊!今天的裙子是剛買的吧?”
“這是我媽媽給我買的,是新的呢!”曦曦高興的向我介紹著自己漂亮的裙子,我輕輕的摸摸她的頭,請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胡老師早,我今天擦了香香,你來聞聞!”“悠悠早!”我在悠悠的笑臉上親了一下,悠悠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一個個的打招呼中我無意間看到小雨正用羨慕的眼神望著我們,默默地趴在桌子上,也不和我說話,看上去特別的沮喪,在接下來的一整天里,小雨的情緒都不是很高漲。
小雨的媽媽、爸爸都在為生計不停的忙碌著,每天早上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從無例外,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慣。當所有的
小朋友都接走后,剩下幾個孩子,哭泣的不是她,而她卻在安慰別人。
小雨是一個獨立性特別強的孩子。在學本領時,她不是特別出彩的孩子,可是,卻不別人多了一份執(zhí)著;生活自理上雖然不能和能力特別強的幼兒比較,可是樣樣都要自己來,不要老師幫忙。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忙,哪怕自己衣服的扣子沒有扣好,也要幫別的小朋友拉下袖子。
那么乖的一個孩子為什么和我就不親近呢?的確,每次來到教室時,她都會不小心的碰一下我的手,因為早上需要收拾東西,所以沒有在意,從來沒有抱過她??赏ㄟ^家長和我的溝通使我意識是自己的粗心讓孩子覺得我不喜歡她、只喜歡別的小朋友。
課間時,我把小雨叫到了我的旁邊,主動的抱起了她,而且還親了她的小臉蛋,也許是有點意外吧,小雨顯得很害羞,但清晰可見的是嘴角揚起的笑臉,突然覺得自己的心里特別的溫暖,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那時,我想從此以后去擁抱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孩子感覺老師是愛她的!
這些小事,讓我覺得孩子受到了傷害,我決定從今天起當孩子的媽媽,讓我抱著他們陪他們度過快樂而短暫的幼兒園生活。
教育隨筆:我來當老師
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年齡小,認知能力也有限。所以他們的學習或表達需要依靠具體事物或情景。所以我們的教育活動以“游戲”為主,在游戲中體現(xiàn)孩子的愿望。但是經(jīng)常聽到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不學什么東西,只是看著而已。孩子回家問他們說什么都沒學。這不是把我們在幼兒園里的工作都埋沒了嗎?
怎樣才能讓孩子把在幼兒園學到的知識帶回家呢?我就利用離園前的一小段時間來組織孩子的復習活動。首先,整理好他們的衣服及衛(wèi)生,然后一起復習當天的學習內(nèi)容,并布置孩子也來當“小老師”?;丶液蠼探o自己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等,讓孩子比一比,看誰做的更好。
經(jīng)過一段時間,我就很少聽到抱怨的了,而是更多的詢問他的孩子是說的什么內(nèi)容,他們有時聽不出來,此效果真是立竿見影,也讓我們的孩子形成了一個良好的離園活動,何樂而不為呢。
利用與家長的交流,向他們說明我們的教育宗旨是促進孩子的體智德和認知規(guī)律,不能盲目,讓我們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的進步。
要當合格的家長(小班)
要當合格的家長
上學年,我?guī)У男∪嘀杏幸粋€孩子叫許書,剛?cè)雸@時,這個孩子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比如:愛擰小朋友的臉,喜歡到處亂跑,搶別人的東西吃,經(jīng)常拉尿在褲子里……后來,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習慣培養(yǎng),這個孩子有了很大的轉(zhuǎn)變,很少惹事了,只是偶爾尿褲子??墒?,經(jīng)過一個寒假,開學后的整整一周,他每天都會尿褲子。第二周的星期一,許書的父親來送他,對我說:“徐老師,星期天我?guī)гS書到醫(yī)院去看病了?!蔽页粤艘惑@:“許書怎么了?”“他經(jīng)常尿褲子,到醫(yī)院讓醫(yī)生給開了些藥?!蔽艺f:“我認為許書身體沒什么事,只是習慣不好,本來寒假前已經(jīng)很少尿褲子了,現(xiàn)在又天天尿褲子,應該是你們在家沒有注意培養(yǎng)他良好的大小便習慣。現(xiàn)在,我每隔半個小時提醒他入廁一次,只是,如果老師不跟著他,他跑到廁所轉(zhuǎn)個花兒就馬上回來,不過,我認為,過段時間就行了。”許書的父親很不好意思:“徐老師,給你們添麻煩了,我在外面打工,平時很少回來,你也知道,他媽媽這個人又不會教育孩子,謝謝你們了?!闭f老實話,許書的媽媽有點傻,平時能給孩子吃飽飯,能接送他就算萬幸了。
經(jīng)過整個小班一年的教育,許書真的像變了個孩子,同時,通過對他的觀察,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比如,他每次放假回來的第一天,就會尿褲子,不論假期長短,而其他的時間會好一些。并且,不單單是他,好多孩子都有類似的毛病,長假開學后的幾天,哭的、鬧的,不聽話的特多。我就在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答案是家庭教育出現(xiàn)了偏差。
舉個例子:老師教育孩子不能買路邊攤的小食品,不衛(wèi)生,可是,好多家長在接孩子時,手里就舉著麻辣串、炸火腿;老師教育孩子少看電視,對眼睛不好,可是,有的家長為了自己打牌,不被孩子打擾,就讓他整天盯著電視機;老師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可是家長卻把好東西全堆到孩子面前,并說:“這全是你的”……
所以,我認為,對學齡前的兒童來說,家庭教育要比幼兒園教育更重要。因為,孩子在幼兒園里受的五天良好教育,可能會被個別家長在兩天里改變,甚至是顛覆??傊?,做為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覺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盡好家長的責任與義務,培養(yǎng)出合格的,讓自己滿意的孩子。
我當小哥哥、彎腰行動、班內(nèi)的小調(diào)皮
我當小哥哥我班有個小朋友叫賈麗,入園時高高興興的??蓙淼桨嗬?,就開始啼哭起來,問他也不作聲,哄他也不說話,只是一個勁地哭泣。等他的哭聲小了一些,我就詢問他為什么哭,他膽怯地說:“我想跟清震坐在一起?!薄盀槭裁匆逭鹱谝黄??”我問他?!八俏腋绺纾鼙Wo我。”賈麗邊哭邊說。原來,清震是他家的鄰居,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玩耍,賈麗比清震小一個多月。為了穩(wěn)定賈麗的情緒,我把賈麗安排在了清震的身邊坐下了。
通過家訪,我了解到賈麗從小膽子小,性子弱,總怕別人欺負他。清震比他大,處處以大哥哥的身份保護他,讓著他,而他也習慣于這種方式。賈麗總是不敢跟別的孩子玩,很怕別人,對清震有一種特別依戀的感情。
我終于找到了“病因”,要培養(yǎng)賈麗的勇敢精神,就鼓勵賈麗:“賈麗,今天你再來當小哥哥,給小朋友分玩具、分圖書,跟清震比賽,看誰當小哥哥當?shù)煤?!”賈麗聽了我的話,很高興,像小哥哥一樣干起來。
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又多次鼓勵他、夸獎他的進步,他現(xiàn)在真的像一個“小哥哥”了。不再那么膽小怕事,還主動照顧別的小朋友,變得活潑開朗了。
調(diào)皮的孩子
光磊是幼兒園出了名的調(diào)皮王。我曾對他多次進行批評教育,都沒有良好的效果。今天,是我值班等待幼兒入園。光磊是第一個入園的幼兒,我隨意的說了一句,你今天吃的什么,來的也這么早!說完我又在整理桌椅,這時,光磊走到我的跟前,幫我擺起桌椅來,我又說了一句,光磊今天這么能干,真是個好孩子,一會兒其他幼兒也陸續(xù)入園了,我聽見他在對小朋友說,今天老師表揚我了,說我是好孩子,我不是調(diào)皮的壞孩子了,老師喜歡我了。一天結(jié)束了他沒有給我惹事,我又對他進行了表揚,就這樣我無意的一句話,讓光磊變了。
彎腰行動
孩子們亂仍紙屑的習慣總是不改,我在班內(nèi)強調(diào)過多次,看到地上有紙屑要撿起來,不亂扔紙屑,多次的強調(diào),總不見效果。今天上美術(shù)課折紙,內(nèi)容是折小魚,我拿了一張折壞了的紙,故意把紙扔在了地上,這時,坐在前面的林涵小朋友說:老師:你怎么亂扔紙呀!我趁機問孩子們,亂扔紙屑好嗎?孩子們大聲說:不好!我彎腰將紙撿起來丟倒垃圾桶內(nèi),并借機教育孩子,不亂扔紙屑,看見地上有紙屑,自覺地撿起來。我園開展了一項活動《彎腰行動》,從此,地上不見了紙屑。
班內(nèi)的小調(diào)皮
從事幼教工作已經(jīng)有幾十年了,每年每學期班內(nèi)總有個調(diào)皮的孩子,今年也不例外,我班光磊每天都有小朋友來告他的狀,他不是給小朋友扔東西,就是和小朋友打架,每天總有家長來找老師,我也拿他沒辦法。我平時也找過他的家長和他談過幾次話,都沒有好的效果,他媽說;我也沒辦法,說也不聽,打也不改。
針對這件事情,我改變了以往的教育方法,每天對他進行表揚,坐下來就和他胡聊,如:“今天光磊吃什么,你的衣服誰給買的,你今天好漂亮等等。然后說今天一定要和小朋友相處好,隨時給他鼓勵肯定,提醒他做個好孩子,一天結(jié)束,他沒有再惹事,放學時面對全班幼兒對他進行了表揚,就這樣,在我的表揚監(jiān)督下,光磊改變了,現(xiàn)在變成了一個好孩子了。
班級活動常規(guī)的培養(yǎng)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里所指的“規(guī)矩”、“方圓”就是指良好的常規(guī)和行為習慣。在幼兒園中,一個班級的常規(guī)好不好,直接關(guān)系到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zhì)量,如果常規(guī)沒有建立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在教學中教師要分散精力去維持各種環(huán)節(jié)活動的秩序而影響活動的質(zhì)量;相反,一個班級常規(guī)好,能給孩子一個井然有序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讓孩子在這個環(huán)境中不斷的進步,同時也有利于老師開展教學活動。所以,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常規(guī)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但經(jīng)常有老師感到困惑——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級活動常規(guī)。曾經(jīng)我也有過這樣的牢騷:“哎,怎么回事,這個班孩子怎么這么難帶,一個個都象吵包一樣。”也有羨慕他人的:“看,他們班的孩子多乖,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排的隊伍也整齊。不象我們,東到西歪的!”孩子間固然有差異,但不至于一個班都是調(diào)皮鬼,另一個班都是小兔乖乖,孩子的頑皮只是集體中的個別現(xiàn)象,但要是這個別現(xiàn)象變成普遍時,那就是老師的常規(guī)培養(yǎng)有問題了,教師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了。
針對班級活動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要重視一日活動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常規(guī)培養(yǎng)。
有的老師認為,常規(guī)培養(yǎng)主要是集體教學活動常規(guī)、集體游戲常規(guī),其他環(huán)節(jié)常規(guī)并不重要,其實不然,重視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常規(guī)培養(yǎng),就能使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都顯得井然有序。我記得特級教師朱靜怡老師對我說過一句話,雖然已經(jīng)過去三四年了,但記憶猶新。朱老師說:“幼兒在園的一日就象是一串美麗的珍珠項鏈,一日活動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一顆珍珠,教師要讓每一顆珍珠都閃亮發(fā)光?!边@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它一直影響著我的工作。讓我在工作中時刻記住讓每一顆珍珠發(fā)亮。我要感謝朱靜怡老師給我的啟示。
舉個例子,請你分別到兩個食堂去買菜,一個食堂是井然有序地排隊,這時的你也會自覺地去排隊,而且心態(tài)平和,吃完飯后還會感到心情愉快;相反,另一個食堂,一片吵鬧混亂,這時你的情緒也會變得煩躁起來。這就是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環(huán)境在無形中調(diào)節(jié)著人的言行。教師在幼兒在園的一日中就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有利于他們有良好行為表現(xiàn)的環(huán)境,讓孩子情緒平穩(wěn)、思維有條理、行為有序、,讓孩子始終保持有序的活動狀態(tài)。
有了這樣的認識就有利于老師用正確科學的教育觀念面對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2、良好的師幼關(guān)系是常規(guī)培養(yǎng)的基礎。
“親其師而信其道”——這又是一句俗語,用最易懂的話解釋就是孩子喜歡老師,就愿意聽這個老師的話,愿意接受老師提出的建議。如何讓孩子“親其師?讓孩子喜歡老師”這不是一招一式就能完成的,要靠老師在日常中的積累。我是這樣做的:
(1)、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激發(fā)孩子喜愛老師的情感,建立親密的師幼關(guān)系。
這一點在托小班幼兒剛?cè)雸@階段尤為重要。托小班的孩子,剛從自己溫暖舒適、隨心所欲的小家,來到有組織、有秩序的幼兒園大家庭、從一個原本熟悉的環(huán)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離開自己所依戀的親人,剛開始是很難適應的。而建立充滿愛意的師生關(guān)系,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能使幼兒獲得安全感、滿足感。在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師的愛能使幼兒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能使幼兒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消除分離所產(chǎn)生的不安心理,幼兒年齡越小,就越需要得到成人的愛撫。所以在幼兒園我會經(jīng)常和孩子們一起做做自己創(chuàng)編的游戲。我把這些游戲稱為“親老師”游戲:
▲游戲一:“騎大馬”
教師坐于椅子上,曲膝,抱起孩子放于腿上,仿佛是在騎馬。教師邊掂動雙腳,一邊發(fā)出“得而駕!”的叫聲。
教師在一日活動中可以隨機這樣做這樣個游戲,比如在孩子的自由活動時;在一個孩子有進步時作為獎勵;在孩子的情緒低落時;在游戲中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與老師親近的情感需要,滿足了這一需要,孩子就會感到快樂。
▲游戲二:“滑滑梯”
教師坐在高椅子上,雙腳并攏向前伸,抱起幼兒讓孩子雙腿分開坐在老師身上,教師放開手讓孩子從教師的兩腿上滑下去,感受從上往下滑的快樂。
▲游戲三:“大手和小手”
這一游戲包括大手和小手比一比、拍一拍、找一找;老師伸出大手和孩子的小手手掌相對比一比;老師的大手和孩子的小手相互拍一拍;孩子把自己的小手藏在身體的某一地方,教師用大手把小手找到拉出來。孩子在與老師的手的接觸過程中增進了情感交流。
▲游戲四“摸摸老師就回來”
“摸摸什么就回來”這是一則傳統(tǒng)的游戲,我把它改編成“摸摸什么老師就回來”。比如在兩位老師、保育員和孩子一起游戲時,我會說“摸摸周老師就回來”“摸摸王阿姨就回來”等,幼兒在聽到老師的指令后迅速跑向該老師,摸一下老師以后就快速跑回。
▲游戲五“開飛機”
教師抓住孩子的雙手,把孩子懸空拎起,并轉(zhuǎn)圈。
在以上這些游戲中,老師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寬松、愉快的心理氛圍,孩子不僅體驗到了游戲的樂趣,還體驗到了與老師進行情感交流的樂趣。除親老師游戲以外,教師還應該多與孩子進行肌膚接觸,在親親、抱抱、摸摸孩子中增進孩子與老師的親密感,建立親密的師幼關(guān)系。
親密的師幼關(guān)系的建立,會使孩子體驗到集體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有了感情基礎,就為我們的常規(guī)管理打下了基礎。
新《綱要》關(guān)注師幼間的情感交流。綱要在“建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這一內(nèi)容中也指出目前的師幼關(guān)系的內(nèi)容分布上表現(xiàn)教為明顯的是重規(guī)則性少情感交流。教師對孩子的行為問題過于關(guān)注,而缺乏與幼兒進行積極、有效的情感交流,從而使教師與幼兒的關(guān)系處于消極、被動的關(guān)系。而積極的師幼關(guān)系能讓孩子的被動遵守規(guī)則行為變?yōu)樽杂X自愿的行為。
(2)、建立民主、尊重、信任的師幼關(guān)系。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在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教師要充分表現(xiàn)對孩子的信任,要相信孩子能自覺遵守規(guī)則,讓孩子感受老師對自己的信任,從而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例如:當孩子進行繪畫活動時,我會在活動前就提要求:請小朋友在活動后主動自覺整理用具,誰能不需要老師提醒主動整理的,就可以去玩滑梯。在孩子整理過程中老師不再給予提醒,只是在觀察有哪些孩子在做,之后我就請這些小朋友自己到操場去玩滑梯,當然我也估計過這樣是否安全,那時我們的教室在靠操場的二樓,能看到孩子玩滑梯,但我不會一直看著他們,主要是管好留在教室里的其他孩子。當我把自己對他們的信任放在孩子面前時,就連平時調(diào)皮的孩子也覺得一定要管好自己,我對他們說:“你們整理得特別棒,獎勵你們自己下去玩?!惫?,那時他們的樣子在其他孩子看來真是神氣極了!我請他們一個個排好隊伍,并請一位小朋友當組長,有監(jiān)督和上報的權(quán)限,要求輕輕走下樓,不能奔跑,在看到我發(fā)出的信號后就要馬上回來。這樣充分信任孩子的方法非常有效。我在樓上看,孩子們真的整齊而安靜地排隊下樓。聽到指令后馬上回來。但這樣沒有老師帶領下的活動時間不能太長,一般在10分鐘之內(nèi)。第二,這樣的獎勵方式應該是獎勵少數(shù)人,讓這些少數(shù)者成為多數(shù)者的榜樣,激發(fā)多數(shù)人去努力爭取這樣的機會。
在中大班幼兒常規(guī)的培養(yǎng)中,老師還應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quán),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由老師來規(guī)定。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到了幼中、幼大班,孩子已經(jīng)開始有了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如果老師只是一味的把成人對孩子的要求強加給他們,并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培養(yǎng)孩子常規(guī)上,對待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教師可以發(fā)揮孩子的自主權(quán),由他們來制定一些班里的常規(guī)要求。如,在玩具區(qū)游戲時,我會和孩子們一起玩,在這個過程中,與孩子共同商討出在玩玩具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我們玩完玩具時該怎樣收玩具等等,在一種輕松的環(huán)境下,師生共同討論,孩子會覺得自己是這個班級的主人,對于和老師共同商定的常規(guī)要求會很重視,所以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會更積極主動。在外出時我會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出去排隊伍的方式,是喜歡一個跟著一個走,兩個跟著兩個走,還是自由走,但不管是選擇那種方式都要求能安靜有次序走,用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方法決定其中的一種,孩子們在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后,遵守規(guī)則時的情緒就愉快多了。
3、一定的方法有助于常規(guī)培養(yǎng)
(1)、教師的常規(guī)要求要明確
一日常規(guī)的培養(yǎng),首先是老師要告訴幼兒我們需要怎樣去做,并教給孩子方法,即如何去做,最終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從而讓孩子最初就明白老師的意圖,能夠按要求,有方法去完成。
▲例1:面對剛?cè)雸@的小班幼兒排隊這件事,有的老師看到孩子離開了隊伍,就會說:“怎么回事,你看你,又離開了隊伍,剛才不是對你說過要排好隊伍,現(xiàn)在又出來了!”對一個剛?cè)雸@的孩子來說他的表情很有可能就是不知所措,他會緊張地看著老師,而行為卻沒有改變。這時的教師其實只要告訴孩子怎么做就行了。如“苗苗,快拉住樂樂的衣服!”或邊說邊走過去牽住孩子的手把他拉回到隊伍中去。當孩子出現(xiàn)有違常規(guī)時教師應讓孩子明白該怎么做,而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
▲例2:當孩子在集體活動不專注,和旁邊的孩子說話、動手影響同伴時,老師就可以直接對他說:“把手放在自己的腿上,眼睛看著老師?!崩蠋煹脑捯龑е⒆映_的方向努力,久而久之孩子就自覺做到集體活動的準則了。
▲例3:午餐時我們會對孩子說:“吃得快一點,請保持桌面干凈?!毕胱尯⒆映缘每煨┚鸵唤o孩子一定的方法。如:嘴巴張大,把脖子伸得長一些,讓下巴在碗的上面,這樣飯菜就不會掉在桌面上了。
為了鼓勵孩子吃得快些?我會對很多孩子說:“哇塞,你碗里的飯最少了,只剩下那么一點點了,等一會我再來看看,看看誰的碗里飯菜也變少了?!痹谶@樣的語言暗示下,小朋友爭先恐后地吃著,因為他們想讓老師看到自己碗里的飯菜變少了。
(2)、游戲的形式有助于孩子自覺遵守規(guī)則
▲游戲一:“鞋子寶寶排隊”
在小班幼兒進入室內(nèi)活動時,老師會要求孩子脫去鞋子,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把鞋子整齊擺放的習慣,我創(chuàng)設了“請鞋子寶寶排隊”的游戲情節(jié),讓孩子在這個游戲情節(jié)中自覺自愿地擺放鞋子,慢慢地養(yǎng)成了習慣。
▲游戲二:“小動物找家”
在開學初,為了讓幼兒識記自己的座位,我創(chuàng)設了“小動物找家”的游戲情節(jié),讓每一小組的幼兒扮演一種小動物,每一個座位就是小動物的家,老師發(fā)出“天亮了,小動物到草地上做游戲”、“天黑了,小動物回家休息了”的指令,請小朋友聽到指令離開座位又回到座位,在反復的游戲中孩子們快速地識記了自己的座位。
▲用游戲情節(jié)讓孩子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遵守規(guī)則
比如在做“小汽車”游戲時,每一位幼兒扮演司機的角色駕駛一輛汽車,小汽車在遇到紅燈時要停下來,也有個別孩子看到紅燈了還在行駛。這時的我分析孩子是搗亂行為時我就會這樣說:“看來這輛小汽車的剎車有問題了,讓我把它拖到汽車修理廠去修一修吧?!边@孩子就來到了修理廠(操場的一角),讓他休息一遍的游戲時間,有時我也會扮演警察的角色,告訴他你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扣證二遍游戲時間。這樣,在接下去的游戲里,汽車再沒有違規(guī)過。
孩子喜歡游戲,在游戲中孩子的狀態(tài)是積極主動的,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幫助孩子遵守規(guī)則,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
(3)、堅持正面教育,多鼓勵、肯定幼兒
愛與尊重的心理環(huán)境有利于幼兒主動學習,多用鼓勵表揚的方法進行正面引導,幼兒更易接受規(guī)則。
在一日常規(guī)培養(yǎng)的過程中,老師在最初的時候可以作為活動的組織者,領導全體小朋友。而進行一段時間后,對于接受快、并能按照老師要求很好完成的幼兒老師必須要給予鼓勵,讓小朋友有一個學習的榜樣,并鼓勵讓這樣的小朋友來代替老師做組織者,這樣有利于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但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注意對于好動的孩子也要多加引導,讓他們也有機會,這樣才能達到全體和諧統(tǒng)一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因為小事而吝嗇你的表揚和鼓勵,幼兒會為了你的贊許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多表揚、肯定孩子遵守規(guī)則的行為,鞏固這一行為。
(4)、預測孩子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給孩子一定的錯誤控制方法。
錯誤控制就是用一定的方法預防孩子的錯誤發(fā)生,讓孩子自主檢驗。在常規(guī)培養(yǎng)中也是一樣,有經(jīng)驗的老師就會預測孩子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如孩子進如建構(gòu)區(qū)活動時要脫鞋子,孩子的鞋子擺放會很亂,而一到活動結(jié)束時就忙著找鞋子,有點混亂。老師在區(qū)域活動旁貼了很多小鞋,按顏色分開。孩子們一進區(qū)域就主動把鞋放在小鞋模上,在活動結(jié)束時幼兒就能快速有序地找到自己的鞋子了。
比如在小班時老師帶小班孩子做“吹泡泡”的游戲,很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孩子們拉的圓圈要么太大導致破裂、而吹小泡泡時小朋友會拼命往中間擠,如何來避免這樣的現(xiàn)象?我是這樣做的:首先我會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邊念邊有節(jié)奏的走,每一拍走一步,可如果對孩子說一拍走一步,孩子會聽不懂,但我會用自己的身體動作和有節(jié)奏地語言給孩子做示范,告訴孩子的錯誤控制就是“一步一步地走”,當我觀察到圓圈即將破掉時,就喊停;同樣吹小泡泡時也觀察是否太擁擠,在適當?shù)臅r候喊停。不知不覺中孩子也學會了這樣的錯誤控制,有時看到有同伴快速地走時,就會提醒對方要“一步一步地走”,活動就得以有序的開展了。
又比如在請孩子前進和后退時我會給孩子一定的范圍,如“前進三步”“后退兩步”。讓孩子聽指令明確地去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
在音樂活動中,當孩子要選擇合適的空間進行表演時,我會彈奏樂曲的前奏,并告訴孩子聽著前奏合拍得走動找空間,但在前奏結(jié)束時就不能再動了。在一開始培養(yǎng)這一常規(guī)時,我一彈完前奏就停下來,表揚已經(jīng)站住不動的孩子,同時尋找誰還在走動,發(fā)現(xiàn)了就走到這位幼兒面前直接告訴他:“腳并攏!”但我不會指責這孩子:“怎么回事,沒聽到前奏停了嗎?”等這些話,面對初次學習規(guī)則的孩子,老師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告訴他正確的怎么做就行了。有時,教師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會說一些指責的話,但這這些話對孩子的行為改變沒起任何作用,自己講了一大堆,但孩子聽得云里霧里,不如直接告訴孩子:你該怎么做。這樣更有效。
4、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
孩子都有模仿的天性,教師的榜樣是非常重要的,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因此,老師平時的一些壞的生活、學習習慣以及話語都會給孩子的常規(guī)培養(yǎng)帶來不良的影響。比如說:午睡的時候,老師要求孩子保持安靜,而自己卻大聲說話:“,你別講話!你?。〔灰f話了!”??珊⒆右琅f在大聲說話。如果老師輕聲地說,孩子也會輕輕地說。教師在面對孩子時,應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做到這一點,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樣。只有這樣,孩子的常規(guī)培養(yǎng)才會更加的井然有序。
教師是幼兒心目中極有影響的人,一舉一動都能發(fā)揮巨大的感染作用。所以教師要表現(xiàn)出對規(guī)則的興趣,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讓孩子感受遵守規(guī)則時的趣味所在,從而讓孩子愿意接受規(guī)則的約束,樂意遵守規(guī)則。
教師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夸張的肢體動作都會令孩子對你感興趣。當孩子要排隊回教室時,我會愉快地大家說:“快來,我們要回去啦,小小車廂快變成一列長長的火車吧!”孩子們一個個歡呼著過來了,接著我會說:“哦,出發(fā)嘍,請排整齊了,別讓火車出危險?!焙⒆觽冇淇於行虻鼗氐搅私淌摇?/p>
5、承認孩子間的差異,允許個別孩子出錯
另外,在一個集體中,往往有一些有個性的孩子。對這些幼兒來說,強硬的態(tài)度往往會造成他們的逆反心理,教師一定要注意抓住幼兒的心理,要用愛心去博得幼兒的信任,就可以更好的進行常規(guī)的訓練及培養(yǎng)。教師要讓幼兒覺得環(huán)境是寬松的,幼兒園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什么東西在哪里,小朋友都知道。大人不用在旁邊指手劃腳的,孩子就會知道他們是可以自主的,不必看大人的臉色行事。這時候,他們是主角,而不是老師。如果這時教師在旁邊指揮幼兒,幼兒就會特別緊張,怕做錯事,反過來教師越是相信幼兒,他們就會越放松,越容易形成良好的常規(guī)。
最后,我想說的是幼兒一日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并不是通過幾星期,幾個月就能達到我們的最終目標,因為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對他進行的每日常規(guī)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所以我們應該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鉆研各種課題,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常規(guī)環(huán)境,讓他們愉快有序的生活,并在活動中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