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家長如何利用接園的黃金時刻教育寶寶?

發(fā)布時間:2020-04-28 家長教育筆記 家長教育讀書筆記 幼兒園家長玩的游戲 中國家長接孩子最愛講的話一般是,你今天學了什么,你今天吃了什么,老師對你好不好,和小朋友有沒有打架等。從這些問話里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父母多數(shù)只關心孩子的吃,住,玩,而不關心孩子的情感,忽略了孩子的情緒情感的培養(yǎng)和變化。

對比一下歐美國家的父母,他們接孩子下園時,一般會問到,你今天快樂嗎,今天幼兒園有什么有趣的事發(fā)生嗎,你有新的繪畫作品嗎,今天你和大家玩得愉快嗎?歐美國家的父母把孩子的情緒情感,興趣,以及能力放在他們關注的范圍里,是一種建立信任和親子關系的根本。

因此,家長不妨在接孩子的時候,改變一下交流的話語和過程,巧妙利用這些黃金時間,走進孩子的心里,培養(yǎng)孩子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對于幫助孩子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是家長最能付出的。而中國父母要由保姆式家長轉變成朋友式家長。

讓孩子有好的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不管工作多么辛苦,也不管今天有無愉快,從接孩子的那一刻,就讓孩子在第一時間看到父母的快樂笑臉,讓孩子感覺父母有一種,我終于接到你的喜悅感,給孩子一個漂亮感,讓孩子有良好的傾訴欲望和表達意愿是父母必須具備的能力。[作文5000網 ZW5000.cOM]

建議家長用最直接的問題來問孩子,但是問題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并避免應答式的提問,才有不損傷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原則。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寶寶右腦的開發(fā)和如何利用


家有左撇子寶寶,媽媽們會心存種種疑問,比如左撇子的寶寶更聰明嗎?如何開發(fā)寶寶的智力?這些都是她們十分想了解的問題。

專家認為:從手與腦的關系來看,人的左腦是支配右半身活動的;右腦是支配左半身活動的,而左撇子的形成只是由于大腦右半球占主導地位。但開發(fā)寶寶的右腦并沒錯,專家補充,科學研究表明,右腦功能的開發(fā)和利用,對整個大腦的協(xié)調能力,促進思維發(fā)展和靈活性有積極的作用。想充分挖掘大腦兩半球的潛力的話,開發(fā)右腦很重要,尤其在嬰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時期更是如此。

因為,不同年齡階段寶寶,腦部發(fā)育特征也不盡相同,因此,開發(fā)寶寶的大腦分三步走:

1、0-1歲的寶寶大腦特征是“腦映像”,他們能在瞬間記住看到的事物。要開發(fā)寶寶的右腦,最好的辦法就是和他玩“捉迷藏”,事先把東西藏起來,讓寶寶去尋找,或讓爸爸躲起來,等寶寶去找,這些都是最立竿見影的游戲。也可以選擇“音樂浴”熏陶,優(yōu)雅音樂除了可以鍛煉寶寶的聽覺,激化活化右腦外,還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藝術情操。

2、對1-3歲的寶寶來說,“刻意”鍛煉寶寶左半身活動是開發(fā)右腦的最好方式,這個時期他們左右腦發(fā)育已處于活躍期,可以多鼓勵寶寶繪畫及多使用左手拿物品,用左耳聽音樂,增加左視野游戲等。和諧的樂曲可以激化寶寶的右腦,而用右腦記憶法訓練寶寶的記憶,又可以培養(yǎng)寶寶對圖形的認知,一舉兩得。

3、3-6歲的寶寶左右腦發(fā)育已經得到更高的提升了,左腦開始發(fā)揮更好的作用,右腦的形象思維“運作”更活躍,他們會說帶感情色彩的語言,對音樂敏感?!坝H近大自然”是開發(fā)寶寶右腦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父母可多帶寶寶走入大自然,培養(yǎng)寶寶的觀察能力;還可以鼓勵寶寶唱歌、跳舞、學樂器,這些藝術元素都是活化右腦的最大功臣。左右腦發(fā)育還可以通過“腦部鍛煉操”來進行。

如何讓寶寶順利去幼兒園


孩子長大了就要上幼兒園了,但很多的孩子不想要離開爸爸媽媽,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總是會哭鬧。很多原因都會讓孩子上幼兒園哭鬧,而入園恐懼癥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孩子有入園恐懼癥的話應該怎么做呢?

一、孩子有入園恐懼癥的表現(xiàn)

1.哭鬧不止

很多孩子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哭鬧,而有入園恐懼癥的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后,會哭鬧得更厲害,同時哭鬧的時間也會比其他孩子要長。

2.裝病

有些孩子有入園恐懼癥,每次去到幼兒園之后就會裝病,認為這樣老師就會叫爸爸媽媽把自己帶回家。

3.胡亂大小便

孩子有入園恐懼癥,不會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去指定地方大小便,喜歡憋屎憋尿,甚至是喜歡在褲子上拉屎拉尿。

4.不合群

有入園恐懼癥的孩子,總是難以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和其他小孩子相處并不融洽,甚至在幼兒園里不愿和其他的小朋友交往。

5.喜歡打架

孩子有入園恐懼癥,可能會出于保護自己而對其他的小朋友做出排斥和抵抗行為,嚴重的時候可能會故意去打別的小朋友。

二、孩子有入園恐懼癥怎么辦

1.提前帶孩子適應環(huán)境

在上學之前,先帶孩子了解一下幼兒園的環(huán)境,讓孩子提前熟悉起來,這樣去了幼兒園就不容易由于環(huán)境陌生而心生恐懼。

2.講述幼兒園趣味生活

把上幼兒園的好處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滿懷期盼地去迎接幼兒園生活。

3.教孩子相處之道

讓孩子跟其他的小朋友多溝通,這樣能夠讓孩子逐漸忘記害怕,更好得融入進去。

家長如何陪寶寶做游戲


我的寶寶小名叫壯壯,人如其名。兩歲多的他已接近30斤,能吃能喝能睡,白白胖胖,“力大無比”,可以在單杠上扶著做引體向上,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真是人見人愛。我在壯壯11個月的時候就利用一套親子游戲來培養(yǎng)兒子的運動能力及促進其智力發(fā)展,根據(jù)我的經驗體會,當時兒子非常喜歡且鍛煉效果頗佳,現(xiàn)將其特推薦如下:

一.踢球游戲

目的:鍛煉寶寶的掌握身體平衡的能力與抬腿動作。

玩法:小皮球放在腳旁邊引導他去踢球。家長在一旁注意維護,防摔倒。開始可做示范,慢慢增加難度,如把球放在離其腳有一定距離的地方。

二.舉手游戲

目的:鍛煉寶寶的臂力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

玩法事先準備一小皮球或其他玩具,讓寶寶在床上坐好,你一邊說“舉高高”一邊將小皮球舉過頭頂,開始要示范多次,慢慢寶寶就可以根據(jù)你的語言做動作了。

三.涂畫游戲

目的:鍛煉手指的靈活性和小肌肉的控制力。

玩法給寶寶紙和無毒畫筆。你用畫筆在紙上畫一朵花或小動物,再涂上顏色,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后將畫筆遞給寶寶,扶住,在紙上涂涂畫畫,不管畫什么,都要表揚他。

四.念兒歌游戲

目的:經常練習,可幫助寶寶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和韻律,有助于發(fā)音。

玩法選一首押韻的兒歌,經常念給寶寶聽,每次念到最后一個字,故意加重語氣,并且和前一個字之間拉長聲音,以突出最后一個押韻字的發(fā)音。

家長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專注力


家長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專注力

媽媽的煩惱:孩子做什么都“三分鐘熱度”該怎么辦?

逗逗媽最近很是煩惱,因為逗逗玩什么都是玩的時間很短,“三分鐘熱度”,搭個積木,才玩上5分鐘,就不想玩了,然后拿起玩具車又是才玩兩三分鐘又要換其他了,媽媽很是擔憂:如此不專注,以后讀書了該怎么辦呀?還能好好靜下心來認真讀書嗎?

孩子老走神是專注力不夠

在兒童保健心理??崎T診,有時會遇到一些家長問起:孩子什么玩具都玩不久,看書、畫畫、做手工持續(xù)的時間也很短,還有一些孩子大一點的家長則反映孩子在學校上課老“走神”,在家做作業(yè)磨磨蹭蹭、粗心大意的。其實,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多數(shù)都是跟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專注有關。

注意力是一個人精神活動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主要有“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兩種,一般來說,兒童的注意力都是從“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慢慢發(fā)展的,剛出生的小嬰兒主要以無意注意為主,無意注意是那種不自覺的注意,他們容易被那些顏色鮮艷、形象生動、新奇多變的事物所吸引,但這種注意的穩(wěn)定性較差,持續(xù)的時間較短。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功能不斷完善,慢慢就發(fā)展為有意注意。所謂有意注意,即人對一定對象的有選擇的集中能力,也就是我們口頭上所說的專注力,通過專注力,我們可以在大腦里對這個信息進行有意識地處理,最終轉化為屬于自己的學習成果,專注力如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孩子以后的學習能力。

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家長要掌握這幾項技能

這種專注力,其實是可以通過后天培養(yǎng)而得的,那么,爸爸媽媽該如何有意識地從小嬰兒開始,就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以便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養(yǎng)成更為專注的良好習慣呢?

1.嬰兒期多給寶寶刺激

剛出生的小寶寶的注意力幾乎都是無意注意,但他們能夠被距離眼睛20cm左右的色彩鮮艷(如紅色)、有強烈黑白對比的顏色所深深吸引,因此,家長可以拿一些紅球或黑白相間的幾何圖案、人物頭像等舉到距離寶寶臉上方20cm左右處,搖動紅球以吸引小兒注意,然后將球從小寶寶頭的一側向中央,再向頭的另一側(180°)慢慢移動,來吸引小寶寶的追視?;蛘咭部梢詼蕚湟恍┠軌虬l(fā)聲的小玩具,如搖鈴、毛絨玩具等,開始讓他們用手去摸,去感受,然后再握著他們的小手一起輕輕揮動,這樣不僅能充分發(fā)展小寶寶的眼手協(xié)調能力,而且還能增強小寶寶的注意力。待小寶寶學會爬行、走·之后,認識和接觸新事物的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這時,爸爸媽媽應該盡可能地讓他們接觸來自不同新事物的刺激,而不要怕不衛(wèi)生、不安全而限制他們的活動,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干凈、安全的環(huán)境,然后再讓他們盡情地玩?zhèn)€夠,以促進他們的大腦發(fā)育。

2.幼兒期逐漸培養(yǎng)注意的穩(wěn)定性

注意的穩(wěn)定性,即對某一事物的關注所能持續(xù)的時間,時間持續(xù)越長,穩(wěn)定性越好,對該事物也就越關注,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逐漸延長以后的學習時間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爸爸媽媽應該注意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注意的穩(wěn)定性。而游戲中的親子互動,能夠提升孩子對這件事的興趣,當他感興趣了,玩得也就會更久一些了。例如,跟孩子一起玩橡皮泥時,可以引導他捏出不同形狀的東西來,在給他講故事時,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提問,以讓他在聽的過程中可以更為專注。

3.減少對孩子的干擾

如果干擾物太多的時候,就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讓人很難集中精神做某一件事,如,玩玩具的時候,如果一次性擺上一堆的玩具,這樣他可能只是每個玩具都摸一會,但玩的時間都不久,或者是在寫作業(yè)時,旁邊還開著電視或有其他干擾,這些干擾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他沒法集中精神高效地完成作業(yè),即使完成了,也可能會出現(xiàn)很多錯誤。爸爸媽媽需要做的是,盡量減少一些干擾物,讓孩子能將注意力放在其中一點上,盡可能讓他的注意力持久一些,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人在有意注意時,大腦是處于一種緊張狀態(tài)的,時間長了就會感到疲憊,所以讓孩子專注某一方面的時間也不宜太長,也要注意適當休息,勞逸結合,否則,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4.培養(yǎng)固定時間做某一件事的習慣

孩子入學后,家長可以讓孩子養(yǎng)成固定時間學習的習慣,并且在這一時間給他們騰出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反復強化后,慢慢地,他就會在那個時間段自動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并養(yǎng)成一種習慣了。

培養(yǎng)專注力的重要性:

長期觀察后發(fā)現(xiàn),能否定心專注于一件事,是造成學生學習差異的重要原因,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大多能專注于某一件事。

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能更快捷地了解他們在家的表現(xiàn)。成績優(yōu)異者在家里做事都目標明確,有條不紊,都有固定的時間完成作業(yè),而且在做作業(yè)時往往能一坐幾個小時不受外界干擾,直至完成;而學習困難的學生則無論是家長盯、請家教,都不能讓他們認真地、安靜地做事情。所以,做任何事情,專注都是成功的基礎,不專注都是敗事之主因。

再進一步與家長深入交流,探討上述現(xiàn)象的成因。不難發(fā)現(xiàn),專注習慣大部分是平時養(yǎng)成的,如教師的多次激勵,自我亮點受到肯定后逐漸固化為一種優(yōu)良的習慣;再如家長的最初嚴管,他律逐漸轉化為自律;還有平時愛讀書遷移為專注學習等。

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知識,而是培養(yǎng)習慣

導致孩子不能專注學習的觸發(fā)點盡管多樣,但有一點都是普遍的,那就是孩子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教師的教育沒有及時跟上。

孩子好比小樹,什么時候澆水、施肥、剪枝都是有很強的時效性的,過期再補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育者,身教重于言教,如果父母做事虎頭蛇尾、言而無信,就不要指望孩子能養(yǎng)成專注的好習慣了。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平時就要培養(yǎng)孩子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的習慣,不同的孩子可用不同的方式,有的適合激勵、有的適合嚴格要求,不管什么方式,都要長期堅持、持續(xù)下去才有力量。

教育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形成一種氛圍,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和條件,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強制學生由他律逐漸走向自律,是可以培養(yǎng)出專注的好習慣的。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研究表明,成年人大約只能持續(xù)40分鐘,未成年人持續(xù)的時間相對更短,世界著名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提出,隨著新聞媒體的發(fā)展,信息爆炸大大增加了人們“分心”的機會。

生活中有不少人想集中精力卻沒有辦法。這種情況在孩子,特別是男孩中比較常見,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習慣特別重要。

古語云,“動若脫兔,靜若處子”,是說一個人動起來生動,靜下來安心,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人最可貴就是思想,而思想的寓所就是安靜的內心,安靜的內心外部呈現(xiàn)的形式就是專注的好習慣,沒有專注,一事無成,有了專注,想象和創(chuàng)造才會跟來。

家長如何引導寶寶學畫畫


寶寶幾歲學畫畫好呢?每個幼兒都喜歡畫畫,作為家長也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畫畫的天賦。不過爸爸媽媽的引導方式對于孩子畫畫來說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一定不能少的哦。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寶寶學畫畫的方法吧。

寶寶幾歲學畫畫

2、3歲的幼兒常常會吵著要蠟筆畫畫。除經特殊訓練的個別孩子外,大部分孩子的畫就是一些斜道和圈圈,不過是一些涂鴉畫。別小看這些涂鴉畫,孩子在畫畫中往往伴隨著豐富的想象。比如他們把圈叫做彩色氣球,把斜道看成筷子等等。繪畫比起聽廣播、學文字來得更直觀,容易激發(fā)他們求知的興趣。

另外,繪畫又是發(fā)展孩子觀察力、想象力與模仿力的重要途徑,因而,2、3歲的幼兒一般對畫畫都格外喜歡。父母一定不要錯過訓練孩子繪畫的良機,可以到文具店買些蠟筆及彩色鉛筆給他們做繪畫工具,先從畫道和畫圈開始,訓練他們控制筆的能力,然后教他們畫小紅旗、小三角等簡單的圖形,以后還可教他們畫小動物和小人。

另孩子與女孩子性別不同,愛好也有些差異,男孩子可教他們畫飛機、大炮;女孩子可教她們畫花朵、娃娃。這樣,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使孩子不僅可以提高繪畫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發(fā)展孩子的觀察、想象能力,有利于開發(fā)他們的智力。

家長要怎樣教寶寶學畫畫呢?寶寶學畫畫,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以表揚為主,不加任何附加條件。對獨具個人創(chuàng)作特點的尤其多加鼓勵。以建議的口吻提出改進意見。

二、在家中開辟一面墻專門懸掛孩子的作品,或開辟一個角落供其創(chuàng)作。

三、每逢家中親戚朋友過生日鼓勵孩子作畫相送,以此讓孩子表達感激之心。

四、為孩子提供不同規(guī)格的紙張和多種繪畫材料。在使用大塊油彩時可用成人舊衣物作為工作服使用?;顒油戤呑尯⒆訉W會自己收拾打掃。

五、當孩子解釋自己的畫時注意傾聽,遇有不解的地方及時提問。

六、當孩子因敘述能力有限無法講清自我感受或現(xiàn)實情景時請他畫下來,以利于孩子再次歸納思考,并組織想要表達的語言。

七、如孩子情緒過于緊張激動,傷心郁悶,成人可以用畫畫的方式與孩子對話,起到發(fā)泄疏通的作用。

八、在孩子作畫時可以放些輕音樂,有益于孩子發(fā)揮想像力。

九、帶孩子參加成人聚會或與孩子無關的活動時攜帶繪畫用具。

十、挑選孩子的作品進行收藏,標上日期,題目以及孩子特有的解釋。

寶寶犯錯了家長如何處理?


我和許多家長一樣,都望子成龍心切,只要兒子的表現(xiàn)有不盡人意之處,我就立刻會糾正、教育他。但是,事與愿違,兒子對我的話常常是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

前幾天,我去參加同學聚會,有一位老同學恰好是兒童教育專家,我就把有關情況作了陳述。他聽了之后,略作思索,說:“其實,大多數(shù)孩子對于錯誤都能夠自己察覺到,父母的批評可能會起到當頭棒喝的作用。但批評過多,也許反而會讓孩子對錯誤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如果你的孩子再次犯錯,請你保持沉默,試試看,他自己能否意識到錯誤?!?/p>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tài)度,我回了家。剛進樓道,我就接到了鄰居的告狀,說我兒子踢球時把人家的玻璃砸碎了。我再三向鄰居賠不是,帶著兒子進了家門。我很生氣,但想起老同學的話,我努力壓制著自己的火氣,沒有馬上教訓兒子。揮揮手,低聲說:“你出去吧?!眱鹤芋@訝地望著我。過了一會兒,兒子又進來了,怯生生地站在我面前,小聲說:“爸爸,我錯了,對不起?!眱鹤泳尤豢现鲃诱J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一陣欣慰,說:“做了錯事及時改正,仍然是好孩子。但如果做錯了卻不承認、不改正,那就沒有人喜歡和你做朋友了?!眱鹤狱c了點頭。

看來,同學的意見是正確的,讓孩子自己承認錯誤,效果更好。我們家長要做的,是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是應該做的,哪些事是不應該做的。這次事件之后,兒子連著幾天表現(xiàn)都特別好。我趁熱打鐵、不失時機地表揚了他的進步?,F(xiàn)在,兒子偶爾還是會犯錯,但我再也不犯以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錯誤了。我沉默著,但我的眼神、我的臉部表情、我的肢體語言,都足夠讓兒子明白我的心意。

家長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交友能力


媽媽曾經將一些小朋友請回家,結果幾個孩子又哭又鬧,效果不佳?!痹瓉斫挥咽且环N能力,是需要培養(yǎng)的。

媽媽在寶寶2歲開始就可以培養(yǎng)寶寶交朋友的能力了。

★在游戲中教會寶寶與社會溝通的能力

——通過做游戲,你的孩子將學會與他人分享快樂,遵守游戲規(guī)則。

懂得輪流玩耍,而且通常情況下,他們也會禮貌地對待游戲伙伴。你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活動來培養(yǎng)寶寶的能力。

☆跟我做

在這個游戲中,你可以組織許多蹣跚學步的寶寶跟隨你做各種各樣的動作,這些動作由你來命名,并且由你來表演,越滑稽越好。為了增加一些趣味,你可以在整個過程中設置一些簡單的障礙,領著寶寶們爬過枕頭,穿過用紙箱做的隧道,或者繞著椅子一圈又一圈地走。

☆畫大幅的圖畫

鼓勵兩個或更多的寶寶一起畫畫,可以用粉筆在人行道上畫,或者在家里用蠟筆在一張紙上畫。

☆跳舞

放些音樂,進入角色,看著你的寶寶和他的朋友一起投入地舞蹈。

☆老鷹捉小雞

這種很古老的游戲不僅能增強寶寶的協(xié)調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

★當寶寶交友遇到困難時

——不要給你的寶寶定性,也不允許別人給你的寶寶定性。

社會技能應當被描繪為某些我們在努力學習的東西,而且任何寶寶的社會特性都不應該被描繪成固定的模式。比如說一個寶寶的害羞、遲鈍或者好斗。任何定性的描述往往逐漸成為固定的行為,成為永久的性格。

與年齡更小的寶寶建立友誼有機會讓你的寶寶同比他更小而欽佩他的寶寶交往,鍛煉他的領導能力和社會技能,這有助于他獲得與同齡人相同水平的社會參與能力。

☆排除壓力

當孩子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回應長輩的問候或疑問時,他們的窘態(tài)和不自然會急劇加強。我們不應該到了這種時候才教寶寶要禮貌。應當提前教會寶寶應當怎么做,比如見了長輩要問好。

☆你也參與其中

通過同其他寶寶一起參與社會活動來幫助你的寶寶交朋友。約別的寶寶到院子里,發(fā)起一支偵察隊;讓你的寶寶和他的朋友一起過家家或者參加鄰里的活動。

☆評價幼兒園的環(huán)境

當你選擇幼兒園時,盡量評價一下幼兒園的社會環(huán)境。這里的行為規(guī)范有哪些?是否對所有的寶寶來說都是一個友好而樂于接受的環(huán)境?是否鼓勵寶寶們相互合作?

☆將你自己作為寶寶的榜樣

你未必要比你的寶寶做得更多、更好。但如果你回避一些社會問題,或者表現(xiàn)出這種傾向,會極大地影響你的寶寶。

☆必要時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對一些寶寶來講,心理學教育可能對他有所幫助。如果你的寶寶極度膽小,總當“替罪羊”,或者非常好斗,極易發(fā)怒,告訴專家,他會幫助你找到寶寶與他人友好相處的恰當方式。

相關推薦

  • 寶寶右腦的開發(fā)和如何利用 家有左撇子寶寶,媽媽們會心存種種疑問,比如左撇子的寶寶更聰明嗎?如何開發(fā)寶寶的智力?這些都是她們十分想了解的問題。 專家認為:從手與腦的關系來看,人的左腦是支配右半身活動的;右腦是支配左半身活動的,而...
    2022-01-28 閱讀全文
  • 如何讓寶寶順利去幼兒園 孩子長大了就要上幼兒園了,但很多的孩子不想要離開爸爸媽媽,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總是會哭鬧。很多原因都會讓孩子上幼兒園哭鬧,而入園恐懼癥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孩子有入園恐懼癥的話應該怎么做呢? 一、孩子有入...
    2021-05-07 閱讀全文
  • 如何延長寶寶注意力時間? 導讀:幫孩子延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的最好方式是與他一對一地相處,這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我該怎么做才能延長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聽力的進步有助于閱讀理解力的進步。當大人讀書給孩子聽的時候,有3件重要的...
    2021-11-12 閱讀全文
  • 家長如何陪寶寶做游戲 我的寶寶小名叫壯壯,人如其名。兩歲多的他已接近30斤,能吃能喝能睡,白白胖胖,“力大無比”,可以在單杠上扶著做引體向上,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真是人見人愛。我在壯壯11個月的時候就利用一套親子游戲來培養(yǎng)兒子...
    2021-11-01 閱讀全文
  • 如何利用積木來發(fā)展寶寶的思維 如今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都會給寶寶買積木這種嬰兒玩具。事實上,積木游戲可以幫助小孩認識形狀、鍛煉數(shù)理邏輯思維、提高創(chuàng)造力等。我們發(fā)現(xiàn),積木能夠讓寶寶更快地認識幾何形體。 尤其是年齡在2-3歲的寶寶,能夠讓...
    2019-12-16 閱讀全文

家有左撇子寶寶,媽媽們會心存種種疑問,比如左撇子的寶寶更聰明嗎?如何開發(fā)寶寶的智力?這些都是她們十分想了解的問題。 專家認為:從手與腦的關系來看,人的左腦是支配右半身活動的;右腦是支配左半身活動的,而...

2022-01-28 閱讀全文

孩子長大了就要上幼兒園了,但很多的孩子不想要離開爸爸媽媽,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總是會哭鬧。很多原因都會讓孩子上幼兒園哭鬧,而入園恐懼癥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孩子有入園恐懼癥的話應該怎么做呢? 一、孩子有入...

2021-05-07 閱讀全文

導讀:幫孩子延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的最好方式是與他一對一地相處,這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我該怎么做才能延長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聽力的進步有助于閱讀理解力的進步。當大人讀書給孩子聽的時候,有3件重要的...

2021-11-12 閱讀全文

我的寶寶小名叫壯壯,人如其名。兩歲多的他已接近30斤,能吃能喝能睡,白白胖胖,“力大無比”,可以在單杠上扶著做引體向上,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真是人見人愛。我在壯壯11個月的時候就利用一套親子游戲來培養(yǎng)兒子...

2021-11-01 閱讀全文

如今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都會給寶寶買積木這種嬰兒玩具。事實上,積木游戲可以幫助小孩認識形狀、鍛煉數(shù)理邏輯思維、提高創(chuàng)造力等。我們發(fā)現(xiàn),積木能夠讓寶寶更快地認識幾何形體。 尤其是年齡在2-3歲的寶寶,能夠讓...

2019-12-1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