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引出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0-04-06 幼兒園的跳的游戲 愛的教育的讀書筆記 中班我的幼兒園的教案 那一天我剛好在上下午班,等了很久還有兩個寶寶的家長沒有來接,于是我把他們送到保安室里,我去給其中一個寶寶的家長打電話,剛和那個家長聯(lián)系上,我的手機就響了,一看是楊老師的電話。電話剛接通,楊老師就問:“小顧,你們班里的小勇啊接走了?”,我直覺的回答:“接走了?。 ?,楊老師又問:“是誰接走的啊!他爸爸說孩子不在了,你想一想?”。當時我完全懵了,孩子被別人接走了嗎?應該不會。以前也是他爸爸來接的,可是今天他爸爸說孩子他沒有來接。
腦子當時一片混亂,我下意識的回答:“我不知道?!睏罾蠋熢陔娫捘穷^也緊張了:“你怎么可以不知道呢?”我變得更慌了,是啊!我怎么可以不知道呢?腦子像放電影似的把今天放學時的情景一一回憶。突然,一抹紅色在我的腦海中閃過,小勇的媽媽來接的,小勇還高興的更我說再見呢?我連忙對楊老師說:“是小勇的媽媽來接的?!币娢液芑藕芑?,楊老師對我說:“你不要緊張啊!?!?/p>
我下意識的說出了不知道,是這件事中最令我懊惱的地方。我懊惱自己的下意識里害怕承擔的責任。我懊惱我的“慌”,我在出現(xiàn)問題的第一時間里只會說“不知道”,而不是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果真的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今天這樣的反映肯定幫不了什么忙?我今天這樣的反映還能使家長相信我,放心的讓我去守護他們的孩子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這樣連自己都汗顏。之后小勇的爸爸來到辦公室里和我說明了今天的情況,他顯然也很懊惱,連聲說對不起。這樣的情況誰也不愿意發(fā)生,小勇的爸爸沒有和媽媽溝通好,而我遇事就“慌”了,造成那天的烏龍。
對自己說以后一定要冷靜,自己冷靜下來了才能想辦法解決問題。聽誰說情緒是可以傳染的,你緊張了你身邊的人也會跟著你一起緊張,你冷靜下來旁邊的人也會冷靜下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寶寶聰不聰明一出生就知道
一個感覺敏銳、反應迅速的嬰兒常常很聰明。在你抱他時,你會感覺到這一點。如果他似乎避開某個東西,那就表明他能區(qū)分什么是讓他感到愉快的,什么不是,這也就是心理活動的開始。嬰兒越敏感,也就越容易得到滿足。
孩子笑得越早,聰明的可能性就越大。盡管這不是完全可信的跡象,但它是個象征。很早就開始笑的嬰兒常常會成為聰明活潑的兒童。
非常聰明的兒童在出生時常常大一些、重一些,但也不盡然。理由是:大一些的健康的嬰兒更有可能是由那些懷孕時得到良好營養(yǎng)和關照的母親生的。這些母親也更可能在家中給予她們的寶寶最好的教育和幫助,這在后來的智力測驗中會表現(xiàn)出來。較重的嬰兒也可能在生活中有心理上的優(yōu)勢,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因而有理由比其他孩子更快活。
例如,他們每次可以吃更多的食物,因而不需頻繁地喂養(yǎng),可以把精力轉向更多的智力活動方面。此外,父母因不必忙于給孩子喂食和清洗,會認為孩子可能是社會型的人,于是就可以對他采取不同的做法。因此,從一出生起,與較輕的孩子相比,較重、較吸引人的孩子可能會發(fā)現(xiàn)他們處在一個愉快的、情感上得到支持的世界里,就會以許多方式利用這種最初的好運氣。
新生兒身上不同能力的發(fā)展速度是不同的。盡管這些能力之間有某些關聯(lián),但是根據(jù)一兩種已測出的能力的發(fā)展來判斷其他能力的發(fā)展是難以做到的。嬰兒的某些技能與其身體發(fā)育狀況有關,有些與經(jīng)驗有關,而有些與兩者都相關。在設法判斷孩子聰明與否的早期跡象時,要把他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偠灾斆鲀和诎l(fā)展中各個方面都超前,在父母的幫助下,他們有可能保持住這一優(yōu)勢。
育兒觀念:“對不起”引發(fā)的思考
育兒觀念:“對不起”引發(fā)的思考
“快點為你剛才的行為道歉!”這樣威逼嚴厲的話從任何一位家長口中說出后,很可能我們就陷入了一場意志的斗爭中,往往在無意中就會看到或聽到,因孩子之間偶爾發(fā)生的的矛盾就會引來大人的斥責和逼迫,我想,可能是大人所謂的面子在做怪吧,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也常常出現(xiàn)在我的身邊。
情境回顧
兒子和我嫂子家的孩子相差兩歲,兄弟倆平時很友好,經(jīng)常能玩到一起,每逢周末回奶奶家時,兄弟倆都會相互問:“媽媽今天弟弟(哥哥)也回奶奶家嗎?”可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兩人一見面就開心的玩起來了,炫耀炫耀各自的新玩具,聊聊最近都比較感興趣的話題,讓我們在一旁的家長真是無話可插。
午飯時間到了,準備吃飯,兒子去洗手時不小心碰到了一旁的哥哥,哥哥生氣的朝兒子做出了鬼臉還生氣的朝他吐了口水,生氣的兒子不甘示弱朝哥哥后背踢了一下(后來知道哥哥的后背受了點傷),哥哥的身體向前傾碰撒了桌上的飯菜,只見他氣得朝兒子狠狠的大聲喊叫,兩人爭鋒相斗,沒有讓步的意思,剛剛還是晴空萬里的,忽然就陰雨密布、電閃雷鳴,小小的“戰(zhàn)爭”就這樣悄然開始了。
這時在吃飯的奶奶提高嗓門,想極力阻止兄弟倆的爭吵,生氣的說“快點為你剛才的行為道歉”,我阻止了奶奶的行動對她說:“這些問題還是讓他倆自己解決”,絲毫沒有要停止爭吵的哥哥說:“誰讓你浪費糧食”,弟弟說:“誰讓你先吐我”,爭執(zhí)的聲音越來越大,氣氛越來越激烈,這場“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上演,會停止嗎?
這時,我蹲下來輕輕的抱了抱兩個生氣的兄弟倆,聽他倆爭先恐后的敘述事情的過程,聽完后我回應:“我知道你倆現(xiàn)在很生氣,心情糟透了,現(xiàn)在怎么辦?有什么解決辦法嗎?”倆人不依不撓氣憤的指著對方說:“該你去收拾灑在桌子上飯,不對,你去收拾”,過了十幾分鐘,事情好像還是沒有一點進展,哥哥想要澄清他的委屈,接著敘述事情的發(fā)生,我問他:“當你感到身體不舒服時、受傷時候,別人不小心碰到你,或許你可以怎么說”,(請不要碰我受傷的后背),很好你會說出你的感受,繼續(xù)問兒子:“當別人說出感受時,你要怎么做?”(不在碰他)。兄弟倆此時好像稍稍平息了許多,兒子想了想后,主動先對哥哥說出了對不起:“下次我不在碰你有受傷的地方”,只見哥哥也像個小紳士一樣對著兒子深深的彎下90度的腰:“哥哥不該吐你罵你”,兄弟倆破涕為笑后開始商量一起去收拾桌子,一起吃飯。(兩人分工誰擦第一遍和第二遍)就這樣小哥倆成功的化解了一場“戰(zhàn)爭”。
及時贊賞
在兄弟倆平復了心情彼此向對方道歉后,作為家長就應該及時給予一些鼓勵和贊賞,事情從發(fā)生后經(jīng)過激烈的爭辯,必然要釋放各自的理由后去分析解決問題,最終會找到解決的答案,我們作為一個旁觀者裁判,僅僅是為了一些所謂的面子,如果當時急于讓孩子去說對不起,我想即便孩子在被動的情況下說出對不起后,不一定能明白事情的解決辦法。
孩子是需要慢慢辨別自己所認為看待問題的正確方法,面對孩子之間的矛盾,我們需要靜下心來,觀察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需要我們幫助時及時給予幫助,感受他的感受,相信他們一定會沿著正確的成長道路一路前行……
你不知道的育兒冷知識
1、讀懂胎兒的語言
1.胎動像波浪一樣蠕動:我吃飽了,睡夠了,感覺非常舒適。
2.胎動同時好幾個方向鼓起來:媽媽,我在伸懶腰。
3.胎動力度很大或者很突然的一下:媽媽,我被嚇到了,很不高興
4.胎動很有節(jié)律地持續(xù)不斷:我在打嗝。
5.胎動一下這邊鼓起來,一下那邊鼓起來:我在翻身~
2.每天多睡半小時更美好
多睡27分鐘兒童在機敏程度、情緒控制和總體行為將得到明顯改善。各年齡段所需睡眠時間:新生兒20-22小時;2月嬰兒18-20小時;1歲15小時;2歲14小時;3-4歲13小時;5-7歲12小時;8-12歲10小時;13-18歲9小時。你家寶寶睡眠時間達標嗎?能多睡27分鐘?
3.塑料奶瓶使用勿超過3個月
寶寶一出生,奶瓶就成了和寶寶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奶瓶要避免污染,消毒是最佳途徑。在給奶瓶消毒之前,一定要用奶瓶刷把奶瓶中殘留污垢洗干凈。提醒一下哈,各位爹地媽咪,塑料奶瓶如經(jīng)常消毒,易釋放有毒的化學物質哦,最好3個月?lián)Q一個哈。
4.發(fā)燒不能捂汗
這樣容易發(fā)生高熱驚厥。家長有一個誤區(qū)就是發(fā)燒了先別喂退燒藥,免得到了醫(yī)院因為你吃了藥,大夫沒法給你打針了。另外,抱孩子出來在路上,外面比較冷,就捂的里三層、外三層,這樣阻斷了皮膚散熱的途徑。結果,孩子還沒有抱到醫(yī)院或者剛進醫(yī)院的時候就發(fā)生高熱驚厥了。
5.寶寶需要笨媽媽
當孩子來問媽媽問題時,媽媽絕不能表現(xiàn)得永遠聰明能干。偶爾裝裝“無知”,鼓勵孩子動腦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清楚這個問題,或者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或借助于網(wǎng)絡。媽媽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答案都說出來,邊說還邊自得,幾次之后,孩子就會回避問媽媽問題變得很自卑。
6.什么樣的寶寶愛生病
1.不愛喝水的寶寶。2.不愛吃菜的寶寶。3.被加餐的寶寶。4.睡前抱奶瓶的寶寶。5.有過敏體質的寶寶。6.睡眠太少的寶寶。7.膽小的寶寶。8.生病后不及時治療的寶寶。9.喜歡輸液的寶寶。
7.學步寶寶怎樣洗小腳丫
1.用溫水清洗小腳丫.2.不能常用香皂清潔,香皂會使皮膚丟失水分,對寶寶嬌嫩的皮膚不利.3.用純棉的毛巾或棉棒蘸溫水清潔寶寶的腳趾縫.4.用干毛巾將小腳丫擦干.5.檢查腳趾甲,每隔4—5天用寶寶專用的指甲鉗修剪一次,剪完后磨圓,以免小棱角對寶寶造成傷害.
8.正確的沖奶方法
給寶寶沖奶粉時,媽媽們會不會拿著奶瓶上下晃一晃,讓奶粉充分溶解呢?這是不對的!配方奶在上下劇烈搖動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氣泡,寶寶喝了后就容易打嗝,嚴重的甚至會吐奶。正確的方法是:用雙手滾搓奶瓶瓶身,這樣奶粉充分溶解之余,又不會起泡哦。
9.清洗寶寶的頭垢
1用干凈的棉球將潤膚油均勻涂抹于寶寶頭垢,幾個小時甚至一天的時間頭垢會軟化
2頭垢松脫時,使用嬰兒專用小梳子梳一梳,頭垢會順勢脫落下來
3頭垢脫落后,再用洗發(fā)露為寶寶清洗頭部
4清洗過后,用毛巾包住寶寶的頭部,輕柔地吸干頭發(fā)的水分,千萬不要用吹風機吹干頭發(fā)。
10.寶寶舌頭的秘密
寶寶舌頭就像報警器,一旦出現(xiàn)異常,可能預示身體出現(xiàn)疾病:癥狀1:舌頭發(fā)紅,舌苔較少或舌苔發(fā)干,注意是發(fā)燒了;癥狀2:舌上有一層厚厚的黃白色垢物,注意乳食積滯;癥狀3:舌頭斑駁不平如地圖,注意消化功能紊亂,或患病較久。
由"媽媽不愛吃好東西"引發(fā)的思考
畫面一:點點(系化名)對正在盛菜的老師說:"老師,我要吃瘦肉。"老師問:"那肥肉誰吃呢?"點點說:"我媽媽愛吃肥肉。"點點還告訴老師,媽媽不愛吃好東西,好東西都是他吃。畫面二:80高齡的張奶奶住院了,子女們端來了她愛吃的魚頭。望著魚頭,張奶奶流下了苦澀的淚:"我吃了一輩子魚頭,還沒吃過魚肉呢。"以上兩幅畫面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梢钥吹?。不少孩子的父母認為這是在愛孩子,好東西讓給孩子吃,讓孩子生活得幸福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孰不知這樣溺愛孩子,其實是害了孩子。到頭來這種"甜蜜的愛"只會結下像張奶奶這樣"苦澀的果"。幼兒期是道德認識形成的關鍵期。幼兒的道德認識是從無到有,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并在成人指導下逐步發(fā)展提高的。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分享和謙讓的品質,讓孩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他人,是幼兒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化的重要條件之一。家庭中單向的受益使幼兒只知道接受別人的愛,形成眾人為我的心理定勢。長期處于被關愛的氛圍中,無須學習關心他人,勢必強化幼兒的自我中心,使幼兒的自我中心向社會中心的轉移發(fā)生困難。因此,我們要通過教育,幫助幼兒從學會關心他人開始,提高其體諒、安慰、關心、謙讓、奉獻等社會行為水平。我們認為要培養(yǎng)幼兒心中有他人,應從孝敬父母開始。一、成人要做孝敬父母的表率孩子的情感是與認識相結合的,情感的產(chǎn)生受知識經(jīng)驗的影響。為了豐富講述"孔融讓梨"之類的故事,讓孩子分析大家為什么表揚孔融,使孩子懂得分享和謙讓是一種優(yōu)良的品質,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孔融學習。平時,父母在言行方面應為孩子作出孝敬長輩的表率。如當家中有老人生病時,父母應主動為老人捶背,穿衣,做飯,喂藥;當老人愁眉不展時,父母應熱心地向老人問長問短……父母的一言一行會深深地打動孩子的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深深地埋下愛的種子,這樣孩子體貼父母、尊敬長輩的意識才會逐漸形成。二、給孩子孝敬父母的機會人生在世,如果對父母不關心、不體貼、不孝順,那么他在社會上就很難為國家和人民承擔責任和義務。馬卡連科對此精辟地指出:"教育是各種各樣習慣、現(xiàn)象和概念的發(fā)展過程,從最平常的,由孩子對生活所產(chǎn)生的簡單概念發(fā)展到公民對祖國榮譽的復雜概念。兒童的責任感,對父母、對家庭懷有感激之情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擴大起來,擴展到對人民的熱愛和關心上來,并且擴展到使我們國家的公民得以幸福生活的一切工作上來。"可見,要培養(yǎng)未來社會有用的人才,我們就要讓幼兒從一些小事做起,如孝敬父母等。這就要求楊人不斷地給孩子創(chuàng)造孝敬父母的機會。例如,讓孩子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過生日,為長輩,為父母獻上一首歌,畫一幅畫,說一句祝福的話。讓孩子分水果,先送給老人,再送給父母,最后才是自己的。爺爺奶奶生病了,讓孩子把藥和水送到老人的床前。當頑強人心情不舒暢時,讓孩子去排解老人心中的煩惱。孩子會在做這些事中得到長輩愛,得到成人贊賞,從而強化他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意識。久而久之,孩子過強的自我意識會逐漸淡化,而長輩、父母、同伴在他心中逐漸占有了位置。通過情感體驗,孩子產(chǎn)生自覺、穩(wěn)定的行為,感受進行分享與謙讓行為的快樂。三、父母要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讓孩子體驗父母的苦與樂。父母要平等地與幼兒談話,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孩子。例如:當媽媽疲勞地回到家里時,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擠了兩個多小時的公共汽車,很累,你能給媽媽倒點水嗎?""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回家又要洗衣服、做飯、整理房間,如果你能幫助爸爸媽媽做點什么,那就太好了。"若是爸爸或媽媽從外面帶回精美的點心,可以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讓孩子分點心,家長應高興地接受分享,表揚孩子的禮貌、懂事行為,讓孩子養(yǎng)成好東西大家分享的習慣。從孝敬父母開始培養(yǎng)孩子心中有他,好東西大家分享,將為孩子今后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完善的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礎。
孩子不為人知的潛能 你知道嗎?
英國一個名叫艾瑞斯.格瑞斯.哈姆肖(IrisGraceHalmshaw)的三歲小姑娘去年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癥,醫(yī)生建議她可以嘗試藝術治療。于是小艾瑞斯開始用畫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畫在藝術界引起不少轟動,作品拍賣售價竟高達800多英鎊(約人民幣7700元)。其實,每個寶寶都像小超人,在平凡的外表下有著不為人知的潛能,家長千萬不要忽視了。你要相信,每個寶寶都有屬于他自己的“超能力”,只是很容易被“粗心”的我們忽視了。家長不妨細心觀察,找到寶寶的潛能與愛好。
一、潛在能力的15種表現(xiàn)
1、語言才能:善于用語言描述所聽到的各種聲響;常給孩子朗讀的故事,要是你更換了里面的某個詞,孩子就會說讀錯了,并加以糾正;喜歡對人講故事,而且講得繪聲繪色。
2、音樂才能:喜歡伴隨樂器的彈奏演唱;喜歡傾聽各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響,并能根據(jù)聲響準確地判斷出是什么樂器;能準確地記憶詩歌和電視里經(jīng)常播放的樂曲。
3、社交才能:善于觀察父母的心情,領會父母的憂與樂;落落大方,動作優(yōu)雅懂禮貌;看見生人時會說“他好像某某人”之類的話。
4、想象能力:善于辨別方向,極少迷路;乘車時,對經(jīng)過的站名或路標記得清清楚楚,并向你提起什么時候曾經(jīng)來過這相地方;喜歡東寫西畫,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種物體。
5、運動智能:喜歡自己動手,很多東西一學就會;喜歡東寫西畫,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種物體。
二、怎么發(fā)展寶寶的這些潛能
1、語言才能:
講故事
媽媽每天晚上給寶寶睡前講故事,故事、素材的積累能夠讓寶寶不斷地觀察學習,積累詞匯;寶寶年紀稍長,就可以鼓勵他跟你講故事,比如復述今天老師講的白雪公主故事,或者幾天前媽媽說的那個小紅帽故事。
演講
家長不但要鼓勵孩子多說,而且還應該對孩子說話的內(nèi)容給予引導。比如家長給孩子一個小主題,讓孩子自由發(fā)揮隨意演講,或者說說他認為有趣的事,說完后家長可以給他一些指導意見,寶寶鍛煉了口才,同時也建立了自信。
2、音樂才能:
用孩子懂的方式傳遞音樂
對小寶寶,媽媽可以哼著歌或者放著輕柔的音樂,幫寶寶做個輕撫按摩;對大寶寶,媽媽可以帶領他跟著節(jié)奏拍手、踏腳或敲奏小樂器,感應音樂的拍子;或者拿著紗巾,舞出旋律的高低,甚至親子間的傳球,都可在感應樂曲中傳遞音樂的美好。
玩音樂,不分形式
家長可以讓寶寶試著敲打鍋碗瓢盆,制造出音色高低不同的聲響。用塑料調羹敲出些柔和的“叮?!甭?,或是用木制的勺子敲打出“嗵嗵”的聲音。挑選一些寶寶平常喜歡的童謠或是歌曲,一邊唱一邊用手邊的小道具來增加特殊的音響效果,用鐵鍋和鏟子敲打出相應的節(jié)奏。
3、社交才能:
多讓孩子與人相處
幼兒園是個擴大寶寶圈子、學習人際交往的最好平臺,家長也可以多帶寶寶去公園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寶寶在玩樂的過程中學習和陌生人相識、相處的人際技能。
在游戲中讓寶寶學會角色轉換
和寶寶玩角色扮演游戲,讓他“真實”地感受到不同角色有著不同的想法,學會逐漸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比如媽媽拒絕分享玩具,可以讓寶寶感受到“被拒絕很受傷”的心理感受。
4、豐富想象力:
制作手工藝品
提供一些廢舊的材料,比如彩紙、紙盒、紐扣等等,鼓勵寶寶自己用這些材料動手制作一些生動有趣的手工作品:比如用酸奶盒子做成小汽車、用糖紙和橡皮筋做成娃娃裙子等等。創(chuàng)造的過程能夠激發(fā)寶寶潛在的想象力。
5、運動智能:
和孩子玩平衡游戲
用紙牌或者鉛筆搭金三角結構,或者用空礦泉水瓶逐個搭高,有時候和寶寶一起玩單腳投擲紙團的游戲,這些能夠很好地鍛煉寶寶的平衡感和肢體的協(xié)調運動。
鼓勵孩子拆裝東西
寶寶是個小破壞家,但是如果家長能夠引導寶寶將拆散的東西重新組裝起來,比如小汽車或者一些小型電器拆了重裝,能夠很好地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
看望新生兒不得不知道的禮節(jié)
女兒翹翹出生六個月了,從出生第三天開始,就陸續(xù)有親朋好友到醫(yī)院及家里看望我和新生寶寶,過年到了爺爺奶奶家,來看望的人更是絡繹不絕。那些認識不認識的人對寶寶的關心除了讓人感謝之外,卻也在看望之時讓我生出了些許煩惱,才意識到,看望寶寶其實是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注意的,列舉如下:
看望新生兒不得不知道的禮節(jié)
禮節(jié)一:到醫(yī)院病房看望新生兒,有的朋友喜歡買上一束鮮花,確實能為病房增添不少新鮮的氣息,可是鮮花卻不適合新生兒,尤其是百合,很容易引起新生兒花粉過敏,所以,盡量不到帶著鮮花到有有小寶寶的房間。
禮節(jié)二:經(jīng)常會有夫妻一同去到家中看望產(chǎn)婦,這時,男同志不可貿(mào)貿(mào)然進入新媽媽和新生兒的臥室,因為月子中的新媽媽有可能正在喂奶,有可能衣冠不整,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尷尬,最好是征求過主人的意見或是直接在客廳等候。幸好我的朋友們對這一點都是相當?shù)淖⒁狻?/p>
禮節(jié)三:為了表示心意,通常都會準備一些現(xiàn)金作為見面禮或是壓歲錢,最好是用一個小紅包裝上看上去比較真誠,最重要的是在送出紅包時大都是直接放到小寶寶所躺的床上或是塞到寶寶手里,如果讓寶寶直接接觸到錢那是很不衛(wèi)生的,尤其是幾個月大的寶寶又很喜歡把什么東西都往嘴里放。
禮節(jié)四:我相信大多數(shù)父母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小寶寶被人隨意的擁抱、捏臉和親吻,一是容易由成人唾液里的細菌傳染給寶寶,還有是容易造成寶寶愛流口水??墒菍殞毴绱丝蓯郏寔砜赐呤侨滩蛔∠胍П?,捏捏,甚至冷不防在臉上親一口。每到這個時候是本媽最無法忍受的時候,可是又不好當場拒絕駁人面子。所以寶寶再可愛,還是保持點距離,這樣會讓它的父母更高興。
我甚至還因小翹翹不認生誰都能抱一逗就笑懊惱過,這樣的表現(xiàn)總是能激發(fā)來客跟寶寶更進一步的親密,每每這種時候我都是笑著伸手把寶寶抱過來說她該換尿不濕了,然后抱著寶寶進了房間。
禮節(jié)五:新媽媽喂奶時,還是不要盯著看為好,我不知道大家對被人看著喂奶有什么感受,反正我是相當難受,雖然都是女人,可還是無法坦然的在人前裸露,可是偏偏有很多人覺得根本無所謂,讓人無法回避,本人是尷尬別扭的在好幾個大姐跟前喂過好幾次奶了。最后實在受不了了,每次喂奶前如果有人在就大聲的說“翹翹要吃了。?!弊尯笕瞬蛔呔筒晃梗蛘哒f“翹翹現(xiàn)在吃奶不專心,有人在就不好好吃”以此打發(fā)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