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教育隨筆:老師,你犯規(guī)了
發(fā)布時間:2020-02-28 中班教育筆記隨筆 中班教育隨筆筆記 幼師教育筆記今天上課時,我發(fā)現(xiàn)智賢小朋友翹著二郎腿,而且還晃著上邊的一條腿。這讓我很驚訝也很生氣,難道我上課時經(jīng)常是這樣子嗎?難道這是我的縮影嗎?于是,我就此行為在班里和孩子們進行了一次討論。
“小朋友,你們說怎樣才能讓人喜歡你?”孩子們一下子嘰嘰喳喳的說起來了,有的說長得漂亮的,有的說有笑容的,有的說聽老師話的,還有的說愛學(xué)習(xí)的……于是我趁機說:“如果老師上課時對你們沒有笑容,而且抱著胳膊翹著二郎腿,你們覺得怎么樣?”孩子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不漂亮、不好看、那樣會害怕老師的……”“其實,如果小朋友上課時也翹二郎腿,那么我會覺得小朋友不喜歡老師,不喜歡老師上的課,這樣,我們就不會再一起說說笑笑了,所以啊,以后不論小朋友還是老師我們都不要翹著二郎腿,我們來個比賽好嗎?”就這樣我和孩子們一起制定了這樣一個“約定”。
教師是幼兒的引導(dǎo)者,在孩子們的眼中,教師是“權(quán)威”,我們的話就是“圣旨”。在幼兒園教師禮儀中有一條規(guī)則那就是:老師無論何時都不要在孩子面前翹著二郎腿,因為這樣很容易失去教師的親和力,讓老師和孩子之間有了距離。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事情真的有所好轉(zhuǎn),我心里很高興,可這時一鳴跑來告訴我,:“老師,你剛才上課的時候犯規(guī)了,你翹二郎腿了。”我的臉?biāo)⒌募t了,是啊,我是一個老師,我自己都做不到以身示范,怎么來教育孩子呢?于是,我當(dāng)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承認了我的錯誤:“孩子們,對不起,剛才老師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是老師錯了,你們愿意原諒老師嗎?”“愿意”。
在征得孩子們的原諒之后,我對自己的自身行為做了反思:孩子是我的縮影,原來是我的行為讓孩子養(yǎng)成了這樣一個不好的習(xí)慣,是我給他們做了一個錯誤的引導(dǎo),我是一個老師,我的身后有無數(shù)個孩子的目光,我的一舉一動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一言一舉會成為孩子們的榜樣,作為一個老師,我沒有嚴(yán)格的要求自己而是苛求孩子們的行為,他們的原諒讓我懂得老師和孩子是一樣的,沒有等級差別,我們在要求孩子之前必須嚴(yán)格要求自己,和孩子們做朋友首先要做到和孩子之間沒有距離。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老師,你犯規(guī)了
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游戲活動,游戲不僅可以讓孩子們體會到玩的快樂,也可以使孩子們在玩中學(xué)到很多知識??墒窃诿看位顒又?總有一些孩子有意或者無意的去違犯一些集體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確實是一件讓我們頭痛的事。
豪豪小朋友即聰明又調(diào)皮,調(diào)皮到他可以變著花樣的違犯游戲規(guī)則。
這不,今天的體育游戲是《貓捉老鼠》。大多數(shù)幼兒手拉手作“籬笆墻”站在圓圈上,兩名幼兒扮貓在圓圈里面,八名幼兒扮老鼠在圓圈外面。老鼠要設(shè)法鉆進“籬笆”偷“糧”(皮球),偷到的“糧食”可以讓它滾出“籬笆”。游戲開始,扮貓的方灝和健楠非常靈敏,只見他們兩人東竄西蹦,游戲好不熱鬧。
這時一只球正好滾到作“籬笆墻”的豪豪的腳邊,豪豪順勢把球踢出了圈外。。。。。我看在眼了里。
又一輪游戲開始了,我建議讓豪豪和另一名小朋友扮貓。我和小朋友一起拉手作籬笆。在游戲中,我扮演了一下豪豪的角色,但我沒有偷偷的,而是幅度作大了一些,盡量讓多數(shù)小朋友看見,幾個堅持正義的小家伙喊道:“老師犯規(guī)了,老師犯規(guī)了”。
我故意做出檢討的樣子:“我錯了,我錯了”。豪豪顯然也看見了我的舉動,站在那里,小臉兒有點紅?!昂篮溃禳c捉老鼠,我們不再犯規(guī)了?!蔽掖舐暫暗馈?。。。。。游戲繼續(xù),接下去的游戲豪豪非常守規(guī)。
雖然得到孩子們的“批評”,我卻為自己加了這一段小小的插曲而感到欣慰。這小小的插曲顯然勝過了生硬的說教。
教育隨筆:老師誤會你了
教育隨筆:老師誤會你了
我們班有個叫加和的小男孩,非常調(diào)皮。日常平凡,總有小朋友告他的狀。"老師,他打我了。""老師,他搶我的皮球。"……為此,我們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某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圖書。開始時,他邊看本身的書,還邊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解,和小朋友的瓜葛很融洽。過了一會兒,他忽然把旁邊孩子的圖書搶了過去。不知道他要干啥子。我剛想大聲斥責(zé)他,可轉(zhuǎn)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什么。于是,我沒有大聲詰問詰責(zé)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隨意地問:"你在干啥呢?"他說:"她的圖書壞了,我想幫她修修。"聽了這話,我才名頓開。我鼓勵了他的做法,并幫助他找到了一個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事后,我暗自慶幸,其時要是按以前主觀的判斷去批評他,沒有尊重幼兒的觀念,那必然會危險孩子的自尊。
是以,作為幼兒教師,要學(xué)會尊重幼兒。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斷地批評或否定幼兒的設(shè)法和做法,不簡單粗暴的詰問詰責(zé)幼兒,而是了解真實情況的來龍去脈,再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dǎo)。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進步,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教育隨筆:老師犯的錯
教育隨筆:老師犯的錯
午睡時間快到了,孩子們一個個排著隊準(zhǔn)備拉尿睡覺,只見曹俊偉和李雨喜你推我拉地在爭搶位置,曹俊偉氣憤地來告訴我,李雨嘉搶了他的位置,而雨嘉否認,為了這么一點事,兩人喋喋不休,我忙于說午睡時的規(guī)則,無暇顧及,也沒搞清事情經(jīng)過,便隨便地讓雨嘉排到了最后一個去,事情就這樣過去了。等我來回巡視幼兒準(zhǔn)備午睡情況時,我發(fā)現(xiàn)雨嘉在哭,看似十分傷心,頓時我明白過來,一定是為了剛才那件事而難過呢,心里應(yīng)該很不服氣吧。我試圖了解情況,可她始終不肯言語,一個勁地哭,眼神中透著一股憎惡我的感覺,這時,我更加確定,是我傷害了她。孩子和成人一樣,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思維,自己的脾氣,我忽視了這一點,更是硬生生地給磨滅了,我意識到是我錯了,是我傷害了她。
很多時候,老師會因為當(dāng)時自己的情緒影響去處理事情,處理過程中,并沒有考慮之后所造成的結(jié)果或影響,原因可能就在于對象是孩子,認為一個小小的孩子不懂事理,或只要騙騙就過去了,就這樣我們放棄了傾聽他們心聲的機會,其實這樣的行為是很可怕的,孩子不僅會對你失去尊敬、崇拜之情,甚至回丟失他們那寶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心想:老師不相信我,只會怪我,老師不喜歡我。如此一來,也許今后碰到任何事,他都會只采用逃避、壓抑等消極的方式來解決,再往下猜測,那就是深深地迫使著一個原本懷著積極向上心態(tài)的孩子,向著頹廢消極的心理發(fā)展方向前進著,這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嗎?孩子是無辜的,我們應(yīng)當(dāng)平等地看待他們,不能因為他們還小,懂得不多就敷衍對待他們,也正因為他們還小,懂得不多,所以更要認真負責(zé)地對待!
對于這件事令我反省了很久,也領(lǐng)悟到了這一點,所以事后我花了好長時間,耐心和藹地與她交談,終于弄清了事情地經(jīng)過,確實是我做錯了,我向雨嘉道歉,終于我又看到了她臉上燦爛的笑容,我,也欣慰地笑了!
教育隨筆:老師你看清了嗎
一日生活皆教育,時時處處無小事。
新學(xué)期剛?cè)胄⊥械暮⒆涌偸翘貏e難帶,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安靜,我行我素。其中一個叫夢東的孩子特別調(diào)皮,總是好摻合到其他小朋友的活動中去,一會惹事了再離開。然后再到另一孩子活動中看看。每當(dāng)有爭執(zhí)了發(fā)生我會批評他,而他都撅起小嘴,滿臉不高興。
一天,戶外活動時,航航小朋友哭了。“怎么回事?”,我連忙問。“是夢東推我了。”我于是加重了語氣問:“夢東是這樣嗎?”他一聲不吭的走開了。我又說:“為什么不道謙?”他還是不說話。這時旁邊的港港小朋友說話了,“是航航先推的夢東,他才還手的”?!笆沁@樣嗎?”夢東點了點頭。原來錯怪他了。
從此以后,我特別注意夢東的一行一動,看他是否真的是惹事,其實不然,他是一個非常熱心的孩子,只是有時方法不對,而引起誤會,我也逐漸改變了自己的做法,當(dāng)孩子之間出現(xiàn)矛盾時,你不要急于批評,而是先了解因果,公正對待,久而久之,孩子有什么事都喜歡跟我說了。
教師的主觀思想往往導(dǎo)致錯誤的教育行為,在不知不覺中會使他們受到無謂的傷害。因此,當(dāng)面對孩子之間的爭執(zhí),應(yīng)蹲下身子,放低姿態(tài),把解釋的權(quán)力讓給孩子,讓他們自己處理,教師加以指導(dǎo),也許會更好。偉大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與兒童打交道,需要觀察而不是打探?!?/p>
教育隨筆:孩子,老師誤會你了
被人誤解的滋味很難受,無論是誰在這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過被誤會的時候。我們作為成年人當(dāng)我們被誤會的時候內(nèi)心是何種滋味,難過,滿肚子的委屈無處訴說,渴望去解釋等等,但有的時候在這個社會上并不會給你解釋的機會,別人只會相信他所看到的,就算是解釋也只會顯得很徒勞。于是誤會就會越來越深。轉(zhuǎn)念一想,我們作為成年人都如此難受,若是發(fā)生在幼兒身上,誰又知會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何種傷害。
庭庭是我們班稍微內(nèi)向、靦腆的一個女孩子,跟小朋友相處的還不錯,但是跟老師有的時候不能好好的溝通。這天跟平時一樣中午睡覺起床,按照慣例小朋友們先去小便,回來喝水,喝牛奶,吃點心。但是我發(fā)現(xiàn)庭庭在喝完水后,扭扭捏捏走向點心桌,她沒有端起牛奶反而去拿了點心,我直接問:“你喝牛奶了嗎?”庭庭不敢吭聲默默地望著我。看到她的反應(yīng),我猜到她肯定沒喝牛奶,于是就跟她說你先去端牛奶,牛奶喝完再吃點心。庭庭見狀,卻絲毫沒有要動的意思,只是滿臉無辜的看著我,我還在納悶究竟是怎么了。這個時候保育老師走過來,詢問了我情況,跟我說庭庭的奶奶囑咐過今天就不讓她喝牛奶了,我這才明白。但是庭庭從頭至尾都沒有要跟我解釋的意思,又或許是一開始我的嚴(yán)厲直接讓她打消了跟我解釋的意思。我告訴庭庭下次如果是特殊情況不能喝牛奶,你要學(xué)會主動和老師說,不然在老師不知情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誤會你。
我想如果今天不是保育老師發(fā)現(xiàn)主動告知我,也許我還是等不到庭庭主動開口告訴我實情,誤會也就會越來越深,庭庭的心里肯定更加不愿意告訴我,而我也會內(nèi)心苦惱為何她不愿意喝牛奶。所以有的事情一定要把誤會解釋清楚,你不知道下一次會因為什么而誤會。
教育隨筆:老師,你不喜歡我了嗎?
老師,你過來陪陪我呢,老師,你不喜歡我了嗎?小班的開學(xué)是“恐怖”的,寶寶們都是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學(xué)著自己吃飯、睡覺,還要一整天都看不見爸爸媽媽,這對于小班的寶寶來說,可以說是心理和生理巨大的考驗了。我們班的朱謹毅小朋友就是這樣一個離不開爸爸媽媽的小朋友,開學(xué)將近一個月了,好多小朋友的情緒已經(jīng)慢慢穩(wěn)定了,但是朱謹毅小朋友每天早上來還是哭著:我想媽媽了,我想奶奶了,奶奶什么時候來接我?每次我們都耐心的回答:等你睡一覺,吃完點心就能回家了。過了一會,他還問:奶奶什么時候來接我,老師你來陪陪我呢。我們說:老師就在這邊陪著所有的小朋友。他說:老師,你過來呢,過來陪陪我!每天耳邊都環(huán)繞著他的聲音。
我覺得朱謹毅小朋友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小朋友,老師和阿姨只要離開他的身邊,就會大哭不止,睡醒起來發(fā)現(xiàn)老師沒有坐在他旁邊,也會哭著醒來找老師,一定要見到熟悉的人才有安全感?,F(xiàn)在的孩子大多被父母保護的很好,從小沒有離開爸爸媽媽的身邊,所以導(dǎo)致一來上學(xué)就極度缺乏安全感,我覺得爸爸媽媽還是要學(xué)會適時的放手,讓幼兒獨立一點,給幼兒廣闊的天地讓他們自己去“飛”。
教育隨筆:老師陪你畫
教育隨筆:老師陪你畫
我們班有個孩子叫榮榮,他在繪畫活動中表現(xiàn)特殊:每當(dāng)老師講解完作畫要求,孩子們興致盎然地開始畫畫時,只有榮榮呆坐在那里一動也不動。老師上前詢問時他總說:“我不會畫,老師幫我畫?!鼻皫状?,我總以“你看別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畫的,榮榮也要自己畫,好嗎?”來回答他。結(jié)果就以不畫告終。而當(dāng)他看到別人漂亮的畫時又好生羨慕。
就榮榮這一情況我進行了分析:榮榮雖然年齡比同齡幼兒小一些,但他在智力、動手能力等各方面學(xué)習(xí)能力都不落后于其他幼兒。他不是不會畫畫,也不會畫不好,關(guān)鍵在于他對繪畫缺乏自信心。找到了問題的癥結(jié),在組織繪畫活動時我改變了策略:當(dāng)榮榮再次要求老師幫他畫畫時,我就對他說:“來,老師陪你畫?!庇谑?,我一邊握住他拿筆的手,一邊則用語言鼓勵他(他運筆時我的手不用力):“小手握住筆,眼睛看好,用點力變(畫)!變(畫)!變(畫)!看漂亮的餅干(或其他物體)變出來了!”
初次看到自己也能像同伴一樣畫出東西來,榮榮感受到了成功喜悅的快感——他大聲地哈哈笑了起來。我也從他的笑容里看到了他對畫畫的自信心萌芽。以后,榮榮就不再要求老師幫他畫畫了,我按照上面的方法陪他畫了一段時間后,便開始培養(yǎng)他獨立作畫的習(xí)慣(繪畫時不用老師陪在身邊)。如今榮榮對畫畫已有了較濃的興趣,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充滿自信的畫畫了。
榮榮的改變讓我從中受到了不小的啟發(fā):當(dāng)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有特殊的行為表現(xiàn)時,教師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及時分析情況,采取措施給予相應(yīng)的教育,這將在無形之中使幼兒受到支持與鼓勵,培養(yǎng)孩子對活動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讓孩子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教育隨筆:老師,我怕你
今天我們班組織了一節(jié)戶外活動。當(dāng)我走進孩子們時,一個戴眼鏡的小男孩哭著向我走來,于是我便問他怎么了?誰知他哭得更兇了,嘴里好像在說“我怕血”。當(dāng)時我還以為哪個小朋友摔倒了,便蹲下來仔細詢問,可那個孩子卻一直在哭,我始終都沒有聽清他在說什么。這時,王老師走過來了,就問他怎么回事,那個孩子重復(fù)著剛才的話,王老師聽了,便讓我先回避一下。我感覺好奇怪,難道我做錯了什么?只見王老師把那個孩子帶到了一邊,說了些什么,一會兒那個孩子便不哭了,還主動跑過來向我問好。這節(jié)活動孩子們玩得都十分開心,再沒有出現(xiàn)類似情況。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那天澤澤是在說“我怕你”。
明哲小朋友有這樣的表現(xiàn),是因為孩子的社會性行為沒有得到較好的發(fā)展。經(jīng)過和其他老師交談,我了解到,澤澤雖然從小在她爸爸、媽媽身邊長大,但由于爸爸工作忙,媽媽則忙著帶剛出生的妹妹,每天只能呆在家里,也不經(jīng)常出門。在園,澤澤大多數(shù)情況下也是自己一個人玩,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王老師說,她剛接他們班時,澤澤也有類似表現(xiàn),后來慢慢地也就好了。
由此我認為我們教師應(yīng)該多和孩子交流??臻e時間多和他們說說話,問問他的興趣愛好,多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其次,提供幼兒表現(xiàn)的機會,幫助幼兒建立自信。最后,做好家長工作,適當(dāng)?shù)亟o個別家長提建議,無論多忙,也要抽空多陪陪孩子。相信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澤澤一定會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