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隨筆:不許。。。。
發(fā)布時間:2020-02-28 中班教育筆記隨筆 中班教育隨筆筆記 幼師教育筆記熟悉我們的人都知道我們的工作環(huán)境是非常吵鬧的。所以,為了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紀律,為了讓孩子們成為我眼中的乖寶寶,我常常以不容置疑的語氣和威嚴的目光教育孩子們“不許打人、不許鬧、不許到處亂跑。。。。。。這樣,多數(shù)孩子都成為一個個守紀律,聽話的孩子。
工作了這么多年,其實發(fā)現(xiàn)這樣的高壓政策并不是對所有的孩子都管用,它只換來了片刻的安靜和孩子們無措的眼神,從根本上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打人、吵架、抓人事件照舊出現(xiàn)。
這不,一連幾天,蘅蘅都成了孩子們告狀的對象,剛批評了沒多久,又有小朋友哭哭啼啼的來告狀了。唉!怎么辦?剛才他也承認錯誤了,也說過不再打人了,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和家長溝通后,我覺得單純的說教根本不夠,你越是讓他“不許打人”,就越是激起了他“我要打人‘的欲望。后來,我通過講故事《小霸王》,游戲《找朋友》等教學活動,讓他明白當小霸王是不對的,以后就沒有伙伴一起玩了;還有我多強化蘅蘅的優(yōu)點,如表揚他的畫很棒!他有進步了。。。這樣,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他不那么霸道了,不再打別人了。
所以從中,我也明白了一味的要求孩子不許鬧、不許亂跑、不許……其實是遏制了孩子的成長需要,孩子的天性本身就是活潑好動,當出現(xiàn)了問題的時候,做為老師我們應(yīng)該采取多種教育方式,摒棄傳統(tǒng)的說教方法,改變以威信來鎮(zhèn)壓孩子,讓孩子們在不同的活動中獲得經(jīng)驗,在自由中獲得紀律!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幼師教學隨筆:決不放棄
周一早晨,剛推開活動室門,一股藥味就迎面撲來,我一下想起了上周五園里通知周末要打驅(qū)蚊藥的事。我迅速打開窗子通風,又習慣性地到班上的各個角落巡視,發(fā)現(xiàn)魚虹里的小蝌蚪大部分都躺在缸底一動不動,只剩下四五只艱難地在水面浮著。我驚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上周這些新成員剛來到班里,孩子們對它們有著濃厚的興趣,在觀察、探索中不斷地獲得有關(guān)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經(jīng)驗。后來,小蝌蚪吃什么成了孩子們議論的焦點。我將他們的猜想呈現(xiàn)在墻上并告訴孩子們,等我們驗證后把結(jié)果記錄在旁邊……
“老師,我給小蝌蚪帶好吃的來了?!倍苟古d沖沖地喊著跑進門,打斷了我的回憶。我不想讓孩子看到小蝌蚪已經(jīng)變成了這個樣子,于是,趕快說:“好孩子,你先把外衣放好!”待她放外農(nóng)時,我迅速將小蝌蚪藏進了盥洗室??吹降厣嫌袃芍凰劳流M,也順手將它放到自然角。這時,豆豆脫了衣服,拿著一個小袋子跑過來,“老師,這是我給小蝌蚪帶的魚蟲,媽媽說它會吃的?!甭犃撕⒆拥脑挘腋蝗绦母嬖V她真相。心想,實在不行,一會兒到別的班找兩只冒充一下。
豆豆繞了一圈,問道:“老師,小蝌蚪呢?”“一會兒就回來了。”我敷衍了一句,然后跟班上別的老師交代了一下,就趕緊去借蝌蚪。沒想到,其他班也都發(fā)生了同樣的情況,甚至有的小蝌蚪已經(jīng)死了。我頭腦里展開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不告訴孩子們吧,現(xiàn)在又找不到小蝌蚪;告訴孩子們吧,孩子們一定很難過,會影響他們探索的積極性。但我又一想,生活不就是這樣嗎?什么事會發(fā)生難以預(yù)料,重要的是學會面對。小蝌蚪還沒有死,就不能放棄,我要和孩子們一起救救小蝌蚪。雖然我不知道最后的結(jié)果,但我要讓孩子們知道,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要積極地想辦法解決,而不是退縮和放棄。
于是,待孩子們吃完飯,我把他們叫到身邊說:“孩子們,老師要告訴你們一件事,今天早晨我來到咱們班時,發(fā)現(xiàn)小蝌蚪都一動不動地躺在水里,我很難過。我想這件事應(yīng)該讓你們知道?!倍苟箚枺骸八懒藛?”“沒有,但情況很不好。”我一邊說一邊把魚缸抱到小朋友面前。孩子們看著蜷曲著身子的小蝌蚪說:“它真可憐,真的快要死了?!薄八懒嗽趺崔k呀?我還給它帶好吃的了呢?!睒窐氛f:“沒關(guān)系,我讓我爸爸再撈一些來。”聽了孩子們的話,我問:“那它們怎么辦呀?”孩子們沒了主意。我又故意說:“那只好把它們?nèi)拥袅??!蔽蚁胗眠@種方式激發(fā)起孩子的同情心。果然,話一出口,就遭到了幾個孩子的反對:“那可不行,它還沒有死呢?!蔽艺f:“還是你們說得對,可是那怎么辦呀?”“救救它們吧?!彪m然菲菲的聲音很小,但孩子們聽到了,一起響應(yīng)。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馬上說:“好,讓我們一起想辦法,來救救小蝌蚪吧。”
為了找到原因,孩子們看著趴在缸底的小蝌蚪議論起來。
“可能是餓得起不來了?!?/p>
“是生病了?!?/p>
“水太臟了吧?!?/p>
“那我們怎么救它們呢?”我問。
“對它大聲叫,把它叫醒?!?/p>
“晃一晃魚缸?!?/p>
“給它點有營養(yǎng)的維生素?!?/p>
“放到外面,讓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p>
“給它換換水,放點鹽。”
孩子們都想用自己的方法試一試,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我,我說:“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很好,我們都可以試一試??墒球蝌皆谝粋€魚缸里,只能用一種方法,怎么辦?”我又把問題拋給了孩子們。孩子們沉默片刻,還是豆豆第一個想出辦法:“把它們分開就行了。”
這個辦法得到了大家的贊同。于是,我們根據(jù)豆豆的建議開始分頭準備。蕭蕭到娃娃家拿來了小碗兒,劉佳拿來了小杯子,豆豆到商店拿來了裝糖的盒子,芳芳干脆拿來了自己的水杯,經(jīng)勸阻換了一個飲料瓶,剪掉上半部分變成大口瓶。一會兒的工夫,七八個器皿準備好了。我們小心翼翼地將小蝌蚪分開,按照事先想好的辦法展開了搶救小蝌蚪的行動。豆豆給小蝌蚪喂吃的,劉佳輕輕地敲著小碗,芳芳把裝有小蝌蚪的瓶子放到窗外,李樂拿來了自己的維生素片……我提醒大家把救助方法記錄下來貼在墻上,如果哪一種方法有效就做一個標記。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孩子們經(jīng)常跑過去看一看,直到中午吃飯前小蝌蚪還是沒有什么變化。孩子們有些失望了:“小蝌蚪是不是真的死了?”“它還活得了嗎?”聽了孩子們的話,我心里也很著急,如果沒有一只小蝌蚪活過來,多讓孩子們失望啊。但是我也在想,就是救不活小蝌蚪,也要讓孩子們經(jīng)歷這個盡力挽救小蝌蚪生命的過程,這樣,再喂養(yǎng)小蝌蚪時,孩子們就會倍加愛護。我安慰孩子們說:“不要泄氣,它們會好起來。如果真的好不起來了,小蝌蚪知道我們盡力了,它們也會很高興的。”孩子們點點頭。下午,我發(fā)現(xiàn)放在窗外的小蝌蚪有了細微的變化,尾巴開始展開了,但孩子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告訴孩子們,心想,還是觀察觀察再說吧。就這樣,我和孩子們在漫長的擔心、期盼、等待中度過了一天。
第二天一早來園,我先看了窗外的小蝌蚪,啊,我驚喜得像孩子一樣差點叫出聲來,小蝌蚪活過來了!我又跑到班里,小碗、小杯里的小蝌蚪都活了。我興奮極了,但我還是按捺住內(nèi)心的喜悅,決定把這個發(fā)現(xiàn)的喜悅留給苦等了一天的孩子們,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這個奇跡,看到堅持的結(jié)果。一起床,孩子們還沒有刷牙,就跑去看小蝌蚪,不久,歡呼聲就響遍了整個活動室:“小蝌蚪活啦!小蝌蚪活啦!”孩子們把小蝌蚪放在了一起,彼此炫耀著自己的搶救方法。
用不同的方法搶救小蝌蚪都成功了,這是為什么呢?我把問題提給了孩子們,一時也沒有找到答案,直到活動區(qū)游戲時,余可欣的發(fā)現(xiàn)提醒了我:“老師,這有一個死土鱉。”我忽然想起,昨天我不也發(fā)現(xiàn)了兩個死土鱉嗎?聯(lián)想到其他班的小蝌蚪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情況,我恍然大悟,上周末園里打藥后,沒開窗子,給這些小生命造成了危害,土鱉在屋子里無處躲藏,死掉了,而小蝌蚪在水里,所以受到的傷害要小些。我們的及時搶救,不管是哪種方法,都給小蝌蚪換了新水,使小蝌蚪有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所以小蝌蚪都被救活了。我向小朋友講出了我的猜測,得到了他們的認同。
一場挽救生命的戰(zhàn)役就這樣結(jié)束了,在我們班墻上挽救小蝌蚪的方法旁邊出現(xiàn)了一個個大紅對號。小蝌蚪吃什么的觀察活動又得以繼續(xù)。我暗暗慶奉自己的選擇,救蝌蚪的活動讓孩子們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孩子們在迎接挑戰(zhàn)的過程中獲得了新的經(jīng)驗。飼養(yǎng)小蝌蚪過程中的這個插曲,也讓他們體會到了愛惜生命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堅持不放棄就有成功的機會。
教育隨筆:孩子的不完美也許是好的
社會發(fā)展的今天,競爭壓力很大,很多學生因為在學校沒有受到一點挫折,有的由于高考不順利跳樓或者自殺,或者大學畢業(yè)后,經(jīng)不住社會的壓力而自暴自棄等,孩子從小不完美對孩子今后的人生也許是好的。
一天早晨,欣欣小朋友在媽媽的帶領(lǐng)下,來到幼兒園,可是她卻不愿意進來,我感到很奇怪。因為她每天都是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今天是怎么了,我趕緊走過去問:“欣欣,今天怎么了,為什么不愿意進來?”她低著頭不說話,這時他媽媽說:“她從昨天回家就不高興,我問她,她說昨天她做手工慢了,小朋友不給她用雙面膠,就不開心了?!甭犃怂龐寢尩脑?,我明白了,原來,昨天在學校做小馬,有的小朋友做得很快,就先用雙面膠(每組只有一卷),做完后可以得到一個貼紙,當時倒是沒發(fā)現(xiàn)欣欣的小情緒。
欣欣小朋友一直都是個好孩子,并且多才多藝,我一直很喜歡這個孩子,并且也愛找她幫忙,每次她都能把我安排給她的事情做的非常好。老師每次組織的活動她都積極參加,并且完成的又快又好,她從不用老師操心。她一直是班里的榜樣,每次都會受到獎勵和表揚,就這樣她從小班一直到大班,在這種領(lǐng)先,優(yōu)秀的光環(huán)照耀下,她變成了不能經(jīng)歷一點挫折的性格,就像這次,因為老師表揚了其他小朋友,她就不高興了。
看來,孩子不完美是必須的,在教育過程中讓孩子受點挫折教育也很好,因為他不可能永遠比別人強,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將來他可能會遇到比他更好的人,如果像現(xiàn)在這樣是不行的。我把這些告訴他媽媽,他媽媽也很擔心,并且表示以后愿意配合老師一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沒有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所以家長和老師都應(yīng)該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教隨筆:不要做壞老師
得不償失,做“壞老師”只會讓孩子們更加疏遠你的同時讓自己更無奈。
孩子的心是稚嫩的,也是敏感的。當我走進孩子們的那一刻我就深深體會到了。這群小不點用詢問的眼光望著我,“看,韓老師的頭發(fā)變了!老師換新衣服了……今天一進門就聽見孩子們在議論著。與這幫孩子的相處給我留下了很多難忘的點點滴滴。
今天加點的時候,我一邊發(fā)餅干一邊為他們打開包裝袋,耳邊不時響起孩子們的“告狀”聲。我著實有些不耐煩了,正想吼上幾句叫他們安靜下來,一只小手伸過來,輕輕地撫摩著我的手。我轉(zhuǎn)過頭一看,原來是一飛?!袄蠋?,你的手受傷了”,我?guī)湍惆饋戆?。一飛踮著腳,漲紅了小臉,眼里益滿了對我的關(guān)切。我趕緊蹲下來說:“謝謝你,一飛”,或許是剛才給孩子們分餅干的時候不小心把手劃破了。孩子沒有忽略它,是因為在他們眼里老師的一點哪怕是小小的變化都是重要的。我深深地為自己剛才的不耐煩而羞愧。
回顧近來與孩子的相處,孩子們似乎對我疏遠了很多,也許是因為我嚴厲的眼神、生澀的話語拉開了與他們的距離。我雖然換來了“耳根清凈”,但與此同時孩子們?yōu)槲页ㄩ_的心們也悄悄的關(guān)起來了。得不償失,做“壞老師”只會讓孩子們更加疏遠你的同時讓自己更無奈。
幼師隨筆:《打雷我不怕》有感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給多少四川災(zāi)民帶來了生離死別,以及精神與肉體上的痛苦。當然,地震中也有幸免災(zāi)難的人們,比如;安縣桑棗中學的葉志平校長,他4年堅持組織學生緊急疏散演練,所以,在這一次的大地震,該校師生無一傷亡,被網(wǎng)友稱為“史上最牛校長。
是的,汶川大地震已經(jīng)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人們,學生安全高于一切,學校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在這幾周的教育活動安排中,我們也分別滲透了許多安全教育。而且最近,常聽說有些地方遭遇雷擊事故,如5月23日下午,重慶一村小學46名學生被雷擊中,造成7名學生死亡,39名學生受傷,其中19人為重傷。因而,進行相關(guān)教育迫在眉梢。
為了把安全教育活動上好,在進行《打雷我不怕》活動之前,我查閱了相關(guān)資料,對雷的產(chǎn)生有了了解,搜索了雷電、避雷針的一些圖片。避雷的一些安全兒歌等,并通過以下各環(huán)節(jié)開展活動。
一、談話,回憶生活經(jīng)驗
“你們見過打雷嗎?”“打雷時是什么樣子的?”“你們害怕打雷嗎?”“為什么?”隨著問題的提出,孩子們回憶著已有的經(jīng)驗,黃鈺哲說:“有一天晚上,打了一個好響好響的雷,我本來睡著了,給雷聲吵醒了?!迸诵飕幷f:“打雷時我還看到閃電,我就嚇得躲在媽媽背后?!?
陳亭宇說:“浪費米飯,雷公公是要打的?!蓖跖圉握f:“有時雷聲很響,我有點害怕。”孩子們積極參與。
二、觀察閃電圖片,知道閃電的厲害
從上面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小朋友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于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孩子們觀察圖片,圖片上烏云籠罩大地,天空中一道閃電顯示了它的威力無比,朱桐溪說:“閃電像一把刀”是的,孩子們從圖片上,從老師的口中了解到了閃電的強電流像一把鋒利的刀一樣,足可以把一棵很粗很粗的大樹一劈二,進一步讓幼兒了解到了它的危險性,大家應(yīng)該注意避雷。
三、了解安全知識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通過提問:“打雷時如何保護自己?”接著通過兒歌讓幼兒掌握相關(guān)知識,最后進行了防雷安全演練。由于第二環(huán)節(jié)的了解,孩子們在學習安全知識是特別認真、投入。演練時不慌不忙,非常有序。
四、拓展思路,認識避雷針
雷電固然厲害,但人們非常聰明,發(fā)明了避雷針安裝在高樓樓頂,避雷針能攔截閃電,引入自身,導(dǎo)入大地,保護房內(nèi)一些電器設(shè)備。
雖然,江南地區(qū)風調(diào)雨順,自然災(zāi)害少,但警鐘長鳴,我們要向葉志平校長學習,堅持安全教育放首位,幼兒生命放首位。
幼教隨筆:幼兒教師寫隨筆
寫得好的隨筆,這樣既鼓勵了寫作者,又推廣了教師身邊的經(jīng)驗,讓教師覺得更實際、更具可操作性,同時也營造了全國教師互相學習的氛圍。
許多幼兒園都要求幼兒教師寫教育隨筆,并將它作為幼兒園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然而許多幼兒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她們寫隨筆僅僅是為了應(yīng)付園領(lǐng)導(dǎo)的檢查,因此在寫作時,要么是記流水帳似地簡單敘述某件事情,要么是查找有關(guān)幼教資料,從中東抄一句,西摘一段,揉合在一起完事。這種走過場的做法使寫教育隨筆喪失了它應(yīng)有的作用和價值。我認為幼兒教師要寫好教育隨筆,首先應(yīng)充分認識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其次還應(yīng)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述而且作。我們一些教師常把寫教育隨筆認為是一種負擔,一聽說要寫教育隨筆,她們就說:“我們平時忙得不得了,哪有時間寫東西!”每當教師有這種想法時,園領(lǐng)導(dǎo)就應(yīng)在組織教師的業(yè)務(wù)學習活動中,帶領(lǐng)教師學習有關(guān)文章,讓教師認識到“述而且作”的重要意義,讓教師明白教育教學與寫好隨筆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為只有經(jīng)常寫,才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教育教學中的不足與欠缺,才能對各種紛繁的教育教學現(xiàn)象、問題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理性思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經(jīng)常認真寫隨筆的教師,她總是時時留心有關(guān)教育教學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去研究和分析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教育案例,能自覺地、創(chuàng)造性地把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學成果、經(jīng)驗運用到工作中,使自己的工作不斷地有新的起色和突破。只要教師有心,我想教師作文的時間,總是有的。
二是有感而寫。一些教師知道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也想寫,可一旦寫起來,卻又不知從何著手。也許一些教師會說,自己每天帶孩子,事小又繁瑣,總覺得沒什么好寫的。其實寫作應(yīng)該是有感而作,這樣寫的東西才有血有肉,才有價值。因此,教師在寫隨筆時只要是自己的真實感受,哪怕是點滴體會,將它寫出來,也比東抄西摘來的東西有價值得多。教師要寫出真情實感,也須要做一個有心人,從幼兒生活瑣事到活動組織過程,從幼兒園教育到幼兒家庭教育,教師都應(yīng)注意觀察、分析,不斷地拓展教育隨筆的內(nèi)容。
三是為用而寫。教師要對自己做的事,進行認真分析和思考,不斷總結(jié),不斷更新轉(zhuǎn)變觀念,把新知識、新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這是寫隨筆的最終目的。當整個幼兒園的教師都形成一種樂寫、會寫隨筆的氣氛后,園領(lǐng)導(dǎo)就要引導(dǎo)教師朝寫的終極目標方向去努力,即便寫隨筆為教育教學服務(wù)。為了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技能,達到為用而寫的目的,我采取的做法:一是在教師的每一篇隨筆上寫批語,要么肯定優(yōu)點,要么直言不足,以幫助教師提高寫作水平;二是和教師一起探討隨筆的寫作技巧;三是在業(yè)務(wù)學習時學那些
寫得好的隨筆,這樣既鼓勵了寫作者,又推廣了教師身邊的經(jīng)驗,讓教師覺得更實際、更具可操作性,同時也營造了全國教師互相學習的氛圍。
2020教育隨筆:不欺負別人,也不允許別人欺負自己!
情之可貴, 唯在于真。
不忘真情,生活才有意義,生命才有價值;
不忘初心,前行才能無畏,步伐才能堅定。
2014年8月,當我市剛剛起步的農(nóng)村幼教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優(yōu)秀專業(yè)的幼教人時,我勇敢的、堅定的選擇下鄉(xiāng)支教。
8月28日,我到達支教幼兒園。這天正好是幼兒報名,是我和孩子們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我從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支教的中班一共27名幼兒,其中一個叫魏夢茜的小姑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第一個來報名的,緊緊拽著奶奶的手,躲在身后不言不語。奶奶倒很健談,坐定后就和我們拉起家常:“你是新來的老師啊,我們的茜茜是個很乖的孩子,就是太老實,總是受別人的欺負。老師啊你可要多關(guān)心我們的茜茜啊。你是不知道我們的茜茜有多命苦,剛剛滿月,她媽就扔下她跟別的男人跑了,她爸爸也不管她,一歲多就出門打工去了,就我這么一個老婆子帶著她……”
在奶奶的言語中,茜茜低下了不能再低的頭,怯怯地躲在大人的身后,讓我看著心疼。“奶奶,我們會好好照顧茜茜的”,我不得不打斷了奶奶的話,不忍心讓孩子在我們面前展露她的傷疤。
事實上,我觀察到茜茜在集體生活中的確很少和其他幼兒交往,大多數(shù)時間是一個人很乖很乖的坐在小椅子上。游戲時間時,她手中的玩具總是會在我轉(zhuǎn)身后就不見了,問她玩具怎么不見了,她也總是一言不發(fā),再問就開始哭。
這是個乖巧得讓人心疼,軟弱得讓人生氣的孩子。
父母離異后,母親遠走他鄉(xiāng),父親長年在外務(wù)工,茜茜一直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爺爺奶奶又是極其憨厚老實的農(nóng)民,由于這些家庭的因素造成茜茜膽小內(nèi)向的性格。奶奶是一番疼愛孫女的好心,在她的生活中殊不知這樣的一次次講述,對于茜茜來說就是一次次的提醒她:“你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從而在心理上反復(fù)的強化著茜茜是一個弱者,讓茜茜連自己的想法都不敢表露。
所以每天見到茜茜,我都會抱會兒她,再一遍一遍的跟她說:有什么事情要說出來,這樣我才能幫助你。活動時,我也總是會叫上茜茜和我一起游戲,雖然茜茜還不敢大膽的做什么,但是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茜茜不再抗拒我的擁抱。
一天晨間活動,魏夢茜哭哭啼啼跑到我面前說梅藝馨拿了她玩具。
我望著她說:“你不哭了,我就聽你說?!比绱?,說第三遍總算不哭了。
接著我把她拉到走廊說:“你自己去要回玩具!跟她說你告訴老師了,老師讓你還給我。”
魏夢茜躇著不動,都不相信告訴老師后,老師居然還要讓她自己去解決!
我把她推進教室,她像蝸牛似的,還一步三回頭,那個可憐像讓人又憐又好笑。
我看到她到了梅藝馨那兒,一張口就哭了!
我只好對著魏夢茜招招手,把她又叫回來,對她說:“你一哭別人就更不會把玩具還給你,她會覺得你膽子小,都不會理睬你,以后還會有人欺負你(原諒我在這用了這個詞,我相信孩子之間不會互相欺負。但人的成長中,懦弱會讓人欺負。這個孩子本身性格的膽怯容易在成長中變得懦弱,這樣的人生不是我們要的)不哭,再去說!”
抽抽嗒嗒好一會,總算忍住了,挪到梅藝罄那沒哭。
自顧自的嘟啷了兩句,聲音小得像蚊子嗡,梅藝馨頭都沒抬一下!
茜茜一臉無辜的望著我,我只好又把她叫轉(zhuǎn)來,說:“很棒!這次沒哭!她拿你玩具你生氣不?生氣!那你還記不記得上次梅老師生氣是怎么說話的?聲音就會變大,樣子就會很兇!你要讓她知道你生氣了,你就要大聲對她說!”
受了點肯定,又有了點經(jīng)驗,茜茜這次過去找梅藝罄明顯底氣更足,膽子更大,說話聲音中氣十足。
不過還不足以讓別人馬上還給她玩具,她這次已經(jīng)夠努力了,為了這個"努力"必須給她一個好的結(jié)果,我走到她倆的中間……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對幼兒社會性的養(yǎng)成中有一條目標要求:
不欺負別人,也不允許別人欺負自己。
這才是最完整性格的養(yǎng)成的正確途徑,而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更多的是強調(diào)前者而忽略后者。
茜茜本身就是一個缺乏安全感,極度膽小自卑的孩子,要改變除了足夠的愛更是要有一個助推——直面問題的勇氣。正是基于對這個孩子的認識和愛,我沒選擇找梅藝馨,而是一次次幫助魏夢茜自己去面對。
成長是孤獨的,我們必須學會面對,學會堅強!
2005年,我從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小幼兒園來到城市的大幼兒園時,也同樣的自卑膽小。在單位上謹小慎微,很多活動不敢參加,哪怕在教育教學上有好的思路,也不敢表現(xiàn)。有一次,何園長派我去武漢學習。這怎么可能,我一個從沒出過縣城的人要獨自去省城!怎么坐車,怎么到學習點,怎么住宿……我都沒有經(jīng)歷過,一個人去簡直是天方夜譚!我一遍遍的找何園長“磨”,說我一個人去不了。她最后堅定的說:你必須去!就這樣我不得不打起行李一個人上路。
這次經(jīng)歷給了我太多的第一次體驗,也讓我認識到自己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學習回來后,何園長就要我去參加宜昌市的優(yōu)質(zhì)課比賽。全市那么多優(yōu)秀的老師,我一個小縣城的老師怎么可能比得贏!我再次退縮,而何園長還是那句話:你必須去!讓我再次不得不面對。沒想到居然在全市的優(yōu)質(zhì)課比賽中拿了個一等獎。
漸漸地在教育教學中取得的成績越來越多,我也最終從那個膽小自卑的我成長為勇敢自信的我。而這一切若沒有何園長日常工作中對我的關(guān)注、了解,一次一次的推著我自己去面對問題,是不會有現(xiàn)在的我!
今天我給大家講述了一個叫茜茜的孩子的成長故事,同時也是在講述我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在我的成長之路上我除了收獲一個個榮譽之外,更是讓我感受到成長路上何園長對我的一種真情:推動我直面問題。
現(xiàn)在,當我看著班上某個孩子有著我初來幼兒園的自卑膽小的影子時,我除了愛也都會助推他一把——自己面對問題!
教育隨筆:允許孩子犯錯
社會學家Gartrell說過:“對于兒童來說,犯錯是一個自然的結(jié)果,是處于無經(jīng)驗、正在發(fā)展中的幼兒嘗試著與另一個復(fù)雜的、漸漸客觀的世界進行交往的結(jié)果?!弊鳛槔蠋煟押⒆拥摹按?、罵人”行為當成一個錯誤,而不是不良行為,將會為孩子帶來一次新的學習機會。
案例:區(qū)域活動時間,娃娃家里,樂樂正在用小瓶子給她的玩具娃娃喂水。(瓶子是幼兒自己制作的)布布走過來一把抓過瓶子,當樂樂又搶回瓶子時,布布捶打樂樂的胳膊,并說:“我討厭你,你這個笨蛋”。
后面發(fā)生了什么?(我的指導(dǎo)策略):
我過來蹲在了兩個孩子的中間,對布布說:"我知道你很生氣,因為你也想用瓶子。但你不能打樂樂,不能叫他笨蛋?!?認同幼兒情緒,并明確原則)
然后轉(zhuǎn)身對樂樂說:“我先幫你們拿著這個瓶子?!保f完后接過樂樂手中的瓶子。(控制爭搶物)
樂樂:“這個瓶子是我先用的?!?/p>
老師:“你生氣是因為你正在用瓶子時布布拿走了。”(詢問收集信息)
樂樂點點頭。
老師:“現(xiàn)在你們兩個都想要這個瓶子,怎么辦呢?”(提出問題關(guān)鍵)
布布:“我們可以一起做一個!”
老師對樂樂說:“布布說你們可以一起做一個,你同意嗎?”(引導(dǎo)幼兒提出解決方法)
樂樂點頭微笑表示同意。
然后,樂樂和布布一起做了一個新“奶瓶”,樂樂用原來的瓶子,布布用新的“奶瓶”。
我最后對他們說:“你們兩個用制作一個新奶瓶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老師特別開心。”
幼兒教師隨筆:不喜歡,請離開
**幼兒園因孩子不聽話吵鬧就對其進行喂食芥末,過程殘忍到“半小時喂食了半管芥末”。大家對于芥末是不陌生的,成人況且都對之敬而遠之,**幼兒園老師竟然用它來當管束控制孩子的工具。簡直令人發(fā)指。每每出現(xiàn)類似的新聞,我其實都不曾點進去閱讀,因為我知道里面描述的情節(jié)會讓我聯(lián)想翩翩。我想象著,如果其中被加以實施的孩子是王周沫——我的孩子。我會怎么辦?最后我想到的后果是嚇人的。我不說“能理解這些孩子的家長的處理方式”這一類話,因為身為母親的我,不敢想象家長們發(fā)現(xiàn)這樣情況之后的內(nèi)心是怎樣的憎恨,怎樣的激動,嗯~應(yīng)該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傷心。
潘園長有句話我非常贊同“沒有耐心、愛心接受這份工作,就請你離開?!?/p>
沒錯,這些老師一味的用“孩子多”“不聽話””工資低“等等這類接口給自己加以開脫。這樣更讓人發(fā)指。如果這份工作讓你壓力大到用孩子來發(fā)泄的話,請你離開,走得遠遠的。
我接觸這份工作已經(jīng)有8年了,激情到倦怠,倦怠到否定自己,最后到肯定自我價值。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幼兒園工作是快節(jié)奏的,反復(fù)的,清貧的職業(yè)。如果不能把心態(tài)和現(xiàn)實和自我定位三者很好的融合的話,這份工作也許不適合自己。
其實,孩子們很簡單的。每個孩子都十分在乎老師對自己的態(tài)度,不管是不聽話的孩子還是內(nèi)向的孩子,有時候老師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都會讓孩子很高興,而且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我曾經(jīng)看到的一句古話中說的:“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還應(yīng)該把幼兒當作自己的朋友,容忍幼兒的缺點,尊重幼兒,控制自己的情緒,始終微笑地面對每一個孩子,熱愛每一個孩子。與此同時老師還應(yīng)該像陳鶴琴所說的那樣:“公平地對待兒童,將使教師在兒童心目中建立很好的威信,如果教師不能公平的處置日常生活上的某些問題或是對兒童有所偏愛,便將失去威信,同時又會影響兒童心理的發(fā)展。”還有教師在把同樣的愛分給不同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發(fā)覺孩子的長處,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聰明的火花。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教師應(yīng)該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閃光點,并幫助幼兒把他的閃光點放大,讓所有的人都看到,這就是我們幼兒教師應(yīng)該做的事情,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