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貝入園準備“三大件”
發(fā)布時間:2020-01-11 小班入園教育筆記 幼兒園以大帶小活動方案 幼兒園說課稿旅游準備生活自理:從穿衣開始練習小貝剛上幼兒園時,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比如毛衣總是穿反,褲子歪著,穿襪子時總是把襪跟穿到腳面上。老師告訴我們之后,我反思了“包辦代替”過多的問題,決心即刻糾正。我跟小貝說:“咱們說干就干,馬上練。今天是周末,等到星期一,赫老師看了,一定會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小貝會自己穿衣服了!”怎么練呢?首先從認識正反面做起:穿上衣時,捏著“肩斜線”,領口低的一面是前面;穿褲子時,捏著襠縫,短的一條是前襠。會穿了之后,再練速度。小貝有個精致的小沙漏,白色的木架上,有三個小玻璃瓶,裝著不同顏色的沙子,分別標為1分鐘、3分鐘和5分鐘,用它來計時可比直接看表有趣多了!“準備好了嗎?”我認真地問?!暗纫幌?!”小貝邊急切地說,邊一件一件把所有的衣物都正面朝上擺在床上。“預備——開始!”小貝手忙腳亂地穿了起來?!耙m子穿歪了!轉一下!”隨著沙子一點點地滲漏,時間流逝著,1分鐘,2分鐘……“穿完了!”小貝氣喘吁吁地喊道,“3分鐘!”小貝第一次獨立完成了穿衣服的全過程。有了決心、目標和方法,還得有激勵機制。我們約定,每縮短10秒鐘,就可以在“每日進步”表上蓋一個小印章。從此,小貝穿衣服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速度也越來越快:從最初的3分多鐘,到現(xiàn)在只需1分9秒;從原來賴在被窩里等著我從里到外地給他穿好,到現(xiàn)在一躍而起,自己神速穿好。小貝終于改掉了早上賴床、磨蹭的毛病。后來,小貝又主動提出要爭取全班第一個到園。我跟他說:“那你可就得連同洗臉、穿大衣、背書包……全部提速?!薄昂?!就這么辦!”小貝痛快地答應了。一通“快鏡頭”般的動作之后,小貝居然成功了。老師大大表揚了他,他就更來勁兒了。現(xiàn)在,小貝已經(jīng)5歲3個月,上幼兒園大班了。他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了很大進步。這得益于從小班開始,我就及時跟老師溝通,并及時做了調整。
自律意識:按規(guī)則行事小貝有個他非常喜歡的玩具ATM機。在他3歲時,有一次他發(fā)脾氣把它摔壞了。我跟他說,自然損壞的可以再買,故意摔壞的決不能再買。小貝倒也服氣。但最近,他又“惦記”起這個ATM機來了。我說:“咱們的規(guī)則呢?”小貝懦懦地說:“那時候我小,不懂事?!币痪湓诶淼脑捳f服了我,我說:“那好吧,可以作為一種獎勵來爭取?!庇谑俏覀兗s定,如果他能夠如期完成游泳技術中的“出發(fā)入水”訓練計劃,就把一臺新的ATM機作為獎勵送給他。經(jīng)過努力,小貝如愿以償?shù)氐玫搅薃TM機。從2歲半起,小貝就喜歡跟著iPad上的《幼兒識字八百》和《樂樂的數(shù)學小火車》邊玩邊學,基本到了入迷的程度。但我們從一開始就規(guī)定,每次看iPad不能超過20分鐘。因為有言在先,小貝倒也能夠遵守。那時小貝已經(jīng)認識指針式鐘表了,所以即使我們不盯著看表,一到規(guī)定時間,小貝再不舍也會主動把iPad交還回來,從未發(fā)生過“逾期不還”的情況。小貝大點了,我們就要求他先做完興趣班的作業(yè)再玩。比如,圍棋班老師要求孩子們每天下一盤棋,那就先下棋;英語班老師要求看動畫片《小豬佩奇》,那就先看佩奇……久而久之,小貝就養(yǎng)成了習慣,知道“必須要做的”事情做完才是自由支配的時間?;柧氁彩侨绱?。課上教練教了什么新動作,課下我們就按照計劃練習。只要我倆說好“今日計劃”,小貝就會一個接一個地重復那些動作,一個都不“耍賴”。往往一個練習課時下來,累計能夠完成近600個動作——沒人強迫他,而是我倆之間的一種“默契”。
興趣培養(yǎng):保護孩子的求知欲小貝很小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他對數(shù)字比較敏感。于是,我就利用“碎片時間”有意識地給他滲透一些相關知識。比如:1歲多給他喂飯時,他嫌燙,我就一邊一勺一勺地給他涼著,一邊有節(jié)奏地表情夸張地數(shù)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似乎這些數(shù)字都有了韻律,有了感情。小貝聽得喜笑顏開。過些日子,失去新鮮感了,我就換一組跟他說:“one,two,threefourfive……twenty”。又過了些日子,再換一組新鮮的:“衣,姨,椅,易……”“一,衣服的衣,醫(yī)生的醫(yī),依靠的依……”。就這樣,小貝2歲半時,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他居然能用英語將0~100“倒背如流”!這讓我十分驚訝,我不過給他數(shù)過五六遍,并沒有刻意教過他!3歲多,小貝又迷上了尺子和秤。我家的皮尺、卷尺、塑料尺,彈簧秤、體重秤、天平秤,都被他玩壞過。他量鉛筆有多長,量書有多長多寬,量柜子有多高……東量量西量量,不厭其煩。我家有個體重秤,背面凹槽里設有一個三檔開關,可以轉換成公斤、市斤和磅。小貝發(fā)現(xiàn)后就一遍遍把它翻過來,一會兒摳出電池,再裝上;一會兒撥成“市斤”,站上去稱一稱;再翻過來,撥成“磅”,再稱一稱……就這樣反反復復地撥、稱,他還嫌不過癮,又挨個把全家人一個一個叫過來,一檔一檔地稱個遍。沒過多久,地秤的開關連同傳感器、電池盒,都被他摳壞了。小貝這種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很難得,應該好好保護,所以我沒有責備他。就這么撥來撥去、稱來稱去的,小貝還真就弄明白了這幾個制式的進制和相互間簡單的換算。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小貝感冒咳嗽了,喝糖漿過程中認識了刻度。4歲生日時,小貝得了一個遙控玩具汽車,他居然和姥爺一起測出了汽車的時速。小貝還經(jīng)常在計算機上和光盤上自學一些感興趣的東西,如鋼琴教程,圍棋“少兒對弈”,漢語拼音,《牛津幼兒英語》……有個家長跟我抱怨,說孩子什么都學不進去,就著迷“光頭強”,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不知該怎么辦。我就告訴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欲,盡早幫助他體會到知識的樂趣。培養(yǎng)了興趣,就有了樂趣,有了動力,有了主動性,有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甚至有了學習的自我要求。小貝不看“光頭強”,卻對電視節(jié)目《中國成語大會》和《中國詩詞大會》喜愛有加,百看不厭,有的橋段甚至都能背下來。關于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我覺得“親子共讀”和“有效陪伴”是非常好的方法。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親人的陪伴。和家人親密地一起做的事情,會成為他的愛好。我和小貝就是這樣親密地一起做了很多事情。與孩子一同成長,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原文刊登于《學前教育》(家教版)2018年9期。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幼兒入園準備
早一點認識幼兒園為了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家長可以常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走走,讓孩子知道這就是自己要去的幼兒園??纯从變簣@里漂亮的大型玩具,看看哥哥姐姐在上面快樂游玩,讓孩子產(chǎn)生去幼兒園的欲望。家長還可帶孩子進入幼兒園參觀,熟悉班級環(huán)境,讓豐富的玩具、漂亮的環(huán)境設計、舒適的小床吸引孩子,減少孩子入園時對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F(xiàn)在很多幼兒園都建有自己的網(wǎng)站,欄目齊全,內(nèi)容豐富。家長可以常和孩子一起瀏覽幼兒園的網(wǎng)站,欣賞幼兒園里孩子們快樂的活動畫面,向孩子介紹活動的內(nèi)容,告訴他們:"寶寶馬上要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也可以在這里看見你的照片了。"慢慢地讓孩子對幼兒園產(chǎn)生向往。早一點熟悉園內(nèi)生活孩子在家與在幼兒園的生活規(guī)律有所不同,例如在家孩子不想午睡,可以不睡,或晚一點睡,可在幼兒園有固定的午睡時間。家長需要了解幼兒園作息制度,熟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根據(jù)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幫助孩子調整作息時間,使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幼兒園生活有較好銜接。入園前,家長可以提前幫助幼兒樹立初步的規(guī)則,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共同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如飯前便后要洗手、好吃的大家分享、好玩的大家一起玩、玩具要收歸等。家長在孩子面前要言行一致,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家里,家長通過關注孩子的動作與神情了解孩子的需求。入園前,家長可以適當延緩自己的回應,讓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我要喝水、我要小便……當孩子能夠說出自己的需求時,家長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孩子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重要基礎,如自己握勺子吃飯,洗手,擦嘴,穿脫鞋子和簡單的衣服等。在家里,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先去嘗試,要教給孩子準確的操作方法,孩子在做的時候,家長要有耐心,學會等待,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時間。孩子自理能力強,適應新環(huán)境也就較為容易。早一點產(chǎn)生安全感很多幼兒園都會在幼兒入園前組織老師家訪。家訪是父母、孩子與老師溝通的好機會,家長要安排出時間,盡量家人都在家。家長要考慮好咨詢老師的話題,要如實反映孩子的喜好、自理能力及一些特殊情況,如孩子有過敏史,過敏源是什么,孩子平時不愉快時會有攻擊性行為,其他的特殊關照等。家訪中,家長、老師和孩子最好一起拍攝合影,家中留幾張,平時可以經(jīng)常讓孩子認一認,盡快熟悉自己的老師,逐步讓孩子產(chǎn)生安全感。家長可以經(jīng)常帶孩子和準備一起入園的小朋友交往,讓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玩具、食品,幫助他們建立友誼,成為好朋友。當孩子們來到幼兒園,找不到自己的親人時,還能和自己熟悉的小伙伴一起玩。對于個別特別戀家的孩子,家長要事先和老師溝通,準備一些孩子喜歡的、平時常用的物品,讓他們帶在身邊,如有的孩子不肯獨自午睡,可以讓他帶個喜歡的玩具,陪他一起睡,有的可以帶上孩子在家午睡時蓋的小毯子,讓他們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早一點模擬入園情景早晨入園,孩子與家長分離很痛苦。家長可以創(chuàng)設與孩子分離的機會,讓孩子與其他人在一起,也就是讓孩子有與父母分離的經(jīng)歷??梢宰屗氉栽谛∨笥鸭易隹?,逐步淡化孩子對家人的依賴性??梢园押⒆咏唤o同事,并告訴孩子過會兒來接他,家長和孩子告別時,要擁抱一下,揮揮手說再見,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暫時離開自己了。家長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模擬上課,媽媽當老師,孩子和爸爸當小朋友,也可以讓孩子當老師,讓孩子產(chǎn)生自豪感。家長還可以利用家里的空間,創(chuàng)設一些與幼兒園類似的活動區(qū)域,引導孩子做一些模擬練習,如娃娃家游戲,點心店游戲等等,幫助孩子逐步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幼兒園的廁所蹲廁較多,部分女孩子會不適應。入園前,家長可以讓孩子事先練習蹲廁,家長要解除孩子的緊張心理,告訴他們在幼兒園里蹲廁比坐廁要干凈、方便,扶著小把桿很安全。入廁時,鼓勵孩子自己拉褲子,當孩子成功時,及時鼓勵,讓他產(chǎn)生自信心。
入園準備讀幼兒園要準備什么
九月份,輕柔的秋意漸漸涌上幼兒園,迎接著新學期的到來。一大早,幼兒園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孩子們穿著整潔的校服,手牽著家長們來到了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入園準備讀幼兒園要準備什么”,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小孩上幼兒園需要帶什么
第一、姓名貼
有貼紙的、有印章的、有縫上去的、有帶照片的,每個幼兒園要求不同,家長報名后,會有幼兒園老師跟你聯(lián)系,到時候問問老師,或者高一屆的幼兒家長,提前給孩子準備,姓名貼很重要,剛入園的時候,老師記不清孩子的姓名,區(qū)分不了孩子的物品,所以孩子的衣物、被褥等都需要貼上,以免拿錯物品。
第二、證件照
新生入園必備物品,我們幼兒園要求的是白底的證件照,每個幼兒園可能不同,提前帶孩子拍一套,不論幼兒園要什么顏色,都可以更換背景顏色,非常方便。
第三、被褥
有的商家會問家長,需要一套還是兩套,一套是冬被,兩套是夏被+冬被,家長們只需要訂購一套冬被就可以了哦,夏天這么熱,孩子只要蓋被套就可以啦,不要多花錢哦。
第四、替換衣服
這套衣服是放在幼兒園的,包括內(nèi)褲、襪子、鞋子、上衣、褲子,因為小班的孩子經(jīng)常會尿褲子、或者尿床。
第五、水彩筆、勾線筆、油畫棒、圖畫本、超輕黏土
每個幼兒園要求可能不同,我們幼兒園要求,水彩筆、油畫棒、超輕黏土是12色的,當然,你給孩子買24色的,老師也沒有意見,這套是放在幼兒園的,請給孩子做好標記,貼上姓名貼。
第六、籃球
籃球一定要給孩子寫上名字,不然就拿混了,我給檸檬買了兩個新籃球,結果,一個也沒有拿回家。
第七、遮陽帽
幼兒園的生活很精彩,孩子們經(jīng)常在操場上做活動,遮陽帽必不可少,不然,3年后,你會得到一個又黑又高的小黑孩兒。
第八、水杯
有的幼兒園需要孩子自帶水杯,有的幼兒園是不需要的,請家長們提前問老師。
幼兒園小班入學準備
幼兒園是孩子們第一次離開家庭,進入社會集體生活的場所。入學前的準備可以幫助孩子適應新的環(huán)境,包括與陌生人相處、與其他孩子玩耍、遵守規(guī)則等方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幼兒園小班入學準備”,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幼兒園小班入學準備
家長可以提前去幼兒園參觀,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和設施,有助于減少孩子的陌生感,入園前還可以購買適當?shù)膶W習用品,如書包、文具等,為孩子營造學習氛圍,最重要的是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心和支持,讓他們在入學過程中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勵。
1.?幼兒園選擇:
選擇一所適合孩子的幼兒園??梢詤⒖贾車说耐扑],問問其他家長的意見,并親自去參觀幾所幼兒園。
2.?報名和面試:
填寫報名表并按時提交。一些幼兒園還會要求進行面試,以了解孩子的發(fā)展狀況和適應能力。
3.?預備知識:
孩子可以開始學習一些基本的預備知識,例如顏色、形狀、數(shù)字和字母等。這些知識可以通過游戲和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驗來學習。
4.?社交技能:
幫助孩子提升社交技能,培養(yǎng)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的意識。這可以通過與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參加團隊活動和家庭角色扮演等來實現(xiàn)。
5.?生活自理能力:
讓孩子學會一些生活自理技能,例如穿鞋子、穿衣服、如廁、洗手和整理玩具等。這些技能可以使孩子在幼兒園更加獨立。
6.?健康管理:
確保孩子的體檢、疫苗和常見疾病的預防工作都及時完成。幼兒園通常要求提供相關的健康證明。
7.?適應訓練:
孩子可能需要一些適應訓練,幫助他們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和規(guī)則。可以讓孩子在家里逐漸適應早起、午休和室內(nèi)外活動。
入學前的準備過程可能因家庭和孩子的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家長應了解和支持幼兒在入學前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并提供恰當?shù)闹笇Ш椭С帧?/p>
2014寶寶入園準備攻略大全
上幼兒園,對于年幼的寶寶,是他正式離開家庭、走上社會的第一步,第一次離開父母的懷抱,獨自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過群體生活,入園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是很有必要的。
你家寶寶上幼兒園有木有做好準備呢?不管有木有,來看看我們?yōu)槟銣蕚涞墓ヂ园?,希望對你有所幫助?/p>
一、心理準備
1、親近幼兒園
2、講講幼兒園的故事
3、結交伙伴
4、鼓勵寶寶多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
二、生活準備
1、學會獨立吃飯
2、學會喝水
3、學會解大小便
4、學會洗手
5、養(yǎng)成午睡習慣
6、學會穿脫衣褲,鞋子
三、物質準備
1、名字貼
2、書包
3、衣服
4、鞋子
5、玩具
入園,你準備好了嗎?
入園,你準備好了嗎?眼看九月即將到來,一批滿三歲的小朋友就將結束他們無拘無束的放養(yǎng)生活而進入幼兒園了。爸爸媽媽們或許都要松了一口氣了,這淘氣的小子或閨女有人幫著管啦,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做自己的事情了。
可是,真的可以放松了嗎?入園可不是找一所好的幼兒園就了事了哦。入園前的準備工作那是馬虎不得哇,為了咱自己的寶寶能輕松地進入幼兒園,爸爸媽媽們,做好準備工作吧。
1.心理準備
a.孩子剛入園,十個估計有九個都不適應,都是從哭鬧不肯上學開始的。怎樣激起孩子對幼兒園的向往非常重要,不但可以讓孩子很快適應離開媽媽,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的生活,也可以讓媽媽們在家或上班時不再苦惱著孩子是不是又在哭鬧。我們可以在入園時不時在在小朋友面前提提這個話題,告訴他們小朋友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是必須上學的。另外,有條件的可以帶小朋友去即將就讀的幼兒園,讓他親自感受好多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熱鬧,讓他們從心里接受上學并慢慢喜歡上學這個事實。
b.孩子入園,不但孩子要做好心理準備,爸爸媽媽們也要做好這個準備呢。平時孩子都是和自己緊緊粘在一起的,片刻都不離孩子,但是孩子入了園,爸爸媽媽特別是全職型的媽媽心里會覺得特別空虛,總想偷偷往幼兒園里跑,去看看自己的孩子。左擔心他會不會哭,中午有沒有吃好,有沒有尿濕褲子,有沒有被別的小朋友欺負,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重不重視等,往往這時候媽媽會表現(xiàn)出特別煩躁不安,精神緊繃。
特別孩子剛進入一個群體當中,有些孩子的抵抗力不強,比在家的時候更容易生病。有些剛上一周課就病了,發(fā)燒了,拉肚子了,這時做父母的會著急,心里想這幼兒園不好,為什么咱的孩子一進去就得了病,火急火燎地就不讓孩子去了,轉園什么的。
怎樣安心愉快地過渡這一段空虛的時期,也是父母們的必修課。孩子總會有長大的時候,總要接觸不同的群,漸漸離開自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成長,去學會群體生活,這樣對他們的以后才是最好的。
2.物質準備
去幼兒園報名的時候,大多數(shù)的幼兒園都會給父母發(fā)一張紙,上面寫明學校會給孩子準備哪些物品,而家長們又要給孩子準備哪些物品,一目了然。但也不是所有的園都會寫得這么詳細,下面列舉一些常用品,不足的請有經(jīng)驗的媽媽幫忙補充。
校服書包一般是學校備好,家長交錢就OK
薄被一床,小枕頭一個,衣服襪子兩套,鞋子一雙(放在園里備換)
四五條小手帕
水杯(學校一般會有餐具,但還是備一個孩子經(jīng)常用的較好)
孩子喜歡的玩具一到兩個(初期用)
以上用品均得標上孩子的姓名,班級等
3.行動上的準備
幼兒園畢竟人多,孩子年齡相差不大,老師也沒有辦法能幫到每個小朋友。所以為了讓自己省心,讓孩子能盡快適應園里的生活,必須在孩子入園前就學會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比如自己吃飯,自己脫衣服穿衣服,上廁所等。有些孩子很怕生,人一多就膽小不敢說話,這樣的孩子父母更應該早點鍛煉孩子,多帶他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玩,鼓勵他與別的孩子交往,訓練孩子的膽量與社交能力,才不會讓他入園之后久久不能適應或逐漸被別的孩子孤立。
總之,孩子上幼兒園是他一生當中真正走出去的第一步,做父母的應該起好導航作用,幫助他們盡早地適應這種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的變化。
寶寶入園準備工作
孩子從幼兒園畢業(yè)了,該入小學,許多家長擔心孩子能不能順利地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呢?看來這需要家長做些工作,讓孩子有準備地入學。
1.激發(fā)孩子有入小學的愉快感。入學前,家長要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知道長大要做個有用的人就要很好地學習本領。人小學就是要去學習比幼兒園更多的知識和本領,將來才能去當科學家、工人、農(nóng)民、醫(yī)生、解放軍等。讓孩子對進入小學產(chǎn)生向往感和愉快感。千萬不要去嚇唬孩子:“入小學苦了,再也不能玩了,你得給我每天好好做作業(yè)。”或者說:“你給我用心著點吧,考試成績不好我要揍你!”如果孩子產(chǎn)生恐懼感以后,對人小學就厭惡、反感,怎么學得好呢?
2.為孩子準備學習用品,有入小學的期待感。人小學前,積極幫助孩子作好物質準備,帶孩子去選擇書包,陪孩子去買鉛筆、鉛筆盒、卷筆刀、尺等學習用品,并教會孩子背書包、整理學習用品,這些東西可以給孩子用起來,讓孩子期待入學的那一天到來。
3.適當改變生活方式。在幼兒園里孩子是以游戲為主,入小學是以學習為主,孩子的智力所負擔明顯加重了。為了更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孩子現(xiàn)有的生活方式需要改變。如適當減少每天睡眠的時間,增加學習任務,多參加一些智力活動??梢悦刻旎丶耶嫃埉?,寫寫自己的名字,寫寫數(shù)字,做幾道算術題等,讓孩子知道小學生天天要完成作業(yè)。
4.練練坐功。坐功不是罰坐,不是采取呆板地靜坐,而要講究方法。如給孩子一本小人書,讓孩子坐著看,看完了講出來?;蛘咭蠛⒆幼R摹一幅兒童畫等。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能保持15~20分鐘的坐功就可以了。
5.加強獨立性培養(yǎng)。多讓孩子自理生活上的小事。如穿、脫一衣服,結、解鞋帶,自己吃飯、洗臉、刷牙,自己大小便等,家長不要看不慣而做“老包”。只要天天訓練,堅持訓練,孩子的動作會越來越熟練,動手又動腦,會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平時還可以讓孩子獨立地在街巷中行走;要過馬路人小學的話,還要向孩子介紹交通規(guī)則,教給孩子穿馬路的辦法,要求孩子看準馬路兩頭來往的車輛,集中注意過馬路??梢栽囍尯⒆幼叩叫W,家長隨尾跟著,逐漸放手。
如果家長重視入學前的許多教育準備工作,孩子必然能順利地實現(xiàn)從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并且能較快地適應小學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