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誰動了我的眼鏡?(小班社會教案)

發(fā)布時間:2019-12-13 社會教案幼兒園小班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小班幼兒園社會教案 引言:熊醒了,他在床上打了個哈欠,伸了伸懶腰,伸手想摸自己的眼鏡,發(fā)現眼鏡不見了。熊來了松鼠家,看見狐貍和浣熊也在,熊問松鼠:”我把眼鏡丟在這兒了吧?我在家里哪兒都找不到。

松鼠緊緊地盯著熊,臉上慢慢露出了笑容,說:“你的眼鏡不在這兒,熊,也許你把眼鏡放在鞋子里了吧?!毙芎苌鷼猓骸澳阆氲侥膬喝チ耍覐膩聿淮┬??!毙茉茊柡?,說:“我把眼鏡丟在這兒了吧?我在家里哪兒都找不到?!?p>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及角色粗心的性格特點。

學習獨立保管好自己的學習用品,不遺忘、不丟失。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幼兒用書《找不到眼鏡》。

活動過程:

聽故事錄音,了解故事主要內容:

——“故事的名稱叫什么?”

“誰找不到眼鏡?他的眼鏡到哪兒去了呢?”

師生共同聽故事錄音前半段。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交流:

——“熊的眼鏡會在哪里?”

“為什么他會找不到自己的眼鏡?”

“他的眼鏡應該放在哪里?”

聽看結合,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點:

閱讀故事,邊聽教師完整的朗讀故事。

幼兒自由結伴討論故事內容,教師巡回聆聽:

——“我們幫助小熊想想辦法,怎樣改正自己的缺點呢?”

幼兒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討論,提升相關經驗:

引導幼兒積極討論:

——“我們的學習用品增加了,那怎么樣使這些學習用品不丟失呢?”

師生共同歸納統(tǒng)計保管物品的方法。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是誰害了小鯉魚


設計思路:

一、 教材分析1、選材源自園本課題的研究本學期我園正以區(qū)級課題《利用鄉(xiāng)土資源開展幼兒園綠色教育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為契合點開展綠色教育,根據我園的特殊地理位置,以保護黃浦江水資源為載體,讓孩子們從小關注水污染,從而激發(fā)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選材源自新教材的創(chuàng)新實施本次活動是我們大班組根據地區(qū)特色,利用黃浦江水資源,開展"有用的水"的主題活動。利用黃浦江地區(qū)資源,讓幼兒了解水污染的原因、積累保護水資源的方法。我們將從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入手,作為生活在黃浦江附近的居民,讓幼兒也能積極參與進來,以故事情節(jié)為線索,進行大膽猜測想象,從而理解故事內容。

二、 幼兒分析《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作為我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想象能力、觀察事物及思考問題方面還有欠缺。因此選擇《是誰毒害了小鯉魚》這篇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我也通過預設一系列開放的問題,讓幼兒能大膽猜測、自由講述,整個活動過程也不斷激發(fā)幼兒去表現表達。

三、 價值分析1、 關注水污染,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 激發(fā)想象力、提升語言表達表現能力。

活動目標:

1、 在看看猜猜講講中,理解故事內容,追尋小鯉魚生病的原因。

2、 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樹立保護黃浦江水資源的意識。

活動準備:

故事《是誰害了小鯉魚》課件活動流程:

情景導入--理解故事--延伸活動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操作手偶:小朋友好,我是貓醫(yī)生,這幾天,可把我忙壞了,森林里的很多小動物都生病了,好了,不跟你們多說了,我得趕去醫(yī)院給小動物看病,再見。

過渡:小動物們?yōu)槭裁磿∧??我們一起去醫(yī)院看看吧。

二、 理解故事1、幼兒分段欣賞故事(1) 欣賞第一段故事師:森林里的動物們都怎么了?它們?yōu)槭裁磿∧??(幼兒大膽猜測、自由講述)過渡語:事實的真相是不是像我們小朋友猜的那樣呢?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2) 欣賞第二段(播放到小鯉魚氣喘吁吁的鏡頭)師:小鯉魚怎么了?為什么翻白肚皮了?

教師適當引導,讓幼兒把思維定位在河水。(如小鯉魚生活在哪里?)過渡語:那是不是像你們猜得那樣呢,我們趕快來看一下。

(3) 欣賞第三段師:哦,原來真的是河水有毒!那么河里怎么會有毒,這毒是怎么到河里的呢?(幼兒大膽猜測、自由講述)過渡語: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我們接著往下看。

(4) 欣賞第四段過渡語:動物們請來了大黃狗警長幫忙,那么我們小朋友今天也來做偵探,來幫幫大黃狗警長,好嗎?(好)師:那如果你是大黃狗警長,你會怎么做呢?(幼兒大膽猜測、自由講述)過渡語:到底河里為什么會有毒?是誰做的呢?是不是像你們說的那樣的呢?大黃狗發(fā)現了新情況,我們一起往下看。

(5) 欣賞第五--第八段師:河水怎么會有毒的呢?是誰做的呢?

重點提問:你們覺得大黑熊做得對不對?為什么?

(讓幼兒理解:大黑熊有對也有錯,辦工廠為大家造汽車是好事,但辦好事也不能破壞周圍的環(huán)境。隨便向河里排放污水,是有害大家身體健康的。)師:我們有什么辦法幫幫大黑熊,讓它即能造汽車為大家做好事,又不污染河水呢?

(前期經驗:對污水凈化器的認識,知道其用途)過渡語:最后故事到底怎么樣了呢,我們一起聽一下。

(6) 欣賞最后兩段過渡語:最后化工廠排出的廢水變干凈了。小動物們喝了干凈的水身體也都好了,小鯉魚也回到了清清河里。大家都非常的高興。這么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

2、 幼兒完整欣賞故事三、延伸活動1、在我們幼兒園附近也有一條大河叫什么呀?(黃浦江)2、對于我們的黃浦江我們該怎么保護它呢?(不亂扔垃圾、控制污水排放、農藥和化肥的侵害等)3、有了我們小朋友這么多的好辦法保護我們的黃浦江,我們的黃浦江肯定會變得更干凈更美麗。

附故事:是誰毒害了小鯉魚森林里的動物醫(yī)院,這幾天特別忙,小動物都在排隊看病。小羊說:"我頭昏眼花,四肢無力。"小免說:"我也是這樣,而且還惡心難受,真想吐啊。"貓醫(yī)生聽了大家的講述感到奇怪:"森林里小動物生病的癥狀怎么都是一樣的呢?"這時,護士小猴急急忙忙地從外面跑了過來,只見它一邊跑一邊喊:"不好了,不好了,小鯉魚在河里翻白肚子了。"貓醫(yī)生聽了立即背起急救箱向清清河奔去。

到了河邊,只見小鯉魚氣喘吁吁地說:"河里有毒,大家不能再用河水了。說完,小鯉魚閉上了眼睛。小動物們趕忙把小鯉魚從河里救起來,放在干凈的水盆里。貓醫(yī)生立刻進行化驗,果然河水有毒。

大家馬上到警察署報了案。大黃狗警長接到報案后緊鎖眉頭在思考:"是誰想毒害小鯉魚呢?我一定要偵破此案。"晚上,銀色的月亮普照著整個森林。大黃狗警長和大黑狗警士埋伏在清清河邊的草叢里,瞪著兩眼巡視著周圍。半夜里,清清河里有一股黑水在流動,大黃狗警長和大黑狗警士馬上沿著這股黑水向上游追去。

追到上游,發(fā)現黑水原來是從一家化工廠里流出來的。大黃狗警長立刻明白了,馬上叫大黑狗警士將化工廠的廠長大黑熊招來。

大黑熊看到大黃狗警長奇怪地問:"找我干什么?"大黃狗警長說:"你知道小鯉魚差一點被誰害死嗎?"大黑熊說:"我可沒有害死小鯉魚。"這時,貓大夫拿出了河水化驗單說:"你看,是你化工廠排出的廢水有毒,差一點害死小鯉魚。"大黑熊著急地說:"我可不知道廢水有毒,我想廢水放進河里會流掉的,誰知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大黃狗警長說:"你辦工廠為大家造汽車是好事,但辦好事也不能破壞周圍的環(huán)境。隨便向河里排放污水,是有害大家身體健康的。"大黑熊說:"對,對,難怪森林里的動物最近都在生病,我也感到不舒服呀。原來是我害了大家,害了小鯉魚,真對不起,我向大家賠理道歉。"大黃狗警長說:"現在你趕快停止生產,請環(huán)境保護專家設計處理污水的裝置,將污水變成干凈的水后,才能排放到河里,這樣就不會影響大家的身體健康了。"大黑熊說:"我一定照辦,馬上改正錯誤。"過了幾天,化工廠排出的廢水變干凈了。小鯉魚在貓大夫的精心治療下也恢復了健康。大家高高興興地讓小鯉魚又回到了清清河里。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鏡子


【活動名稱】

常識活動——“有趣的鏡子”(大班)

【活動目的】

1.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嘗試活動,知道各類反射鏡的名稱、特點、用途。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分析能力及初步的嘗試精神。

3.錄音機、磁帶。

【活動準備】

1.大盒子(內有一件玩具熊),人手一面小鏡子。

2.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上面標有數字“1”“2”“3”)。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嘗試興趣

師:老師這兒有個大盒子,里面放了件有趣的玩具,你們看得到嗎?我請了一位朋友來幫忙,你們猜猜它是誰?“拿在手中對它瞧,里面有個小寶寶,我對他笑瞇瞇,他對我瞇瞇笑”(鏡子)。請鏡子娃娃來(將鏡子放在盒子上),現在,你們看到了嗎?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也拿鏡子照一照呢?

二、幼兒第一次嘗試

1.幼兒人手拿一面小鏡子觀察。

2.老師提出問題:試一試哪一面能照,你的鏡子照到了什么?(教師小結:這樣的鏡子叫反射鏡)

三、幼兒第二次嘗試

1.嘗試前談話:教室里來了三位鏡子朋友,你們到鏡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在鏡子里有什么變化?

2.幼兒分組嘗試、觀察、交談。

3.嘗試后提問:你在每面鏡子里照到自己是怎樣的?(教師小結:①1號鏡子里照出的人和原來的一樣;②2號鏡子照到的人變得又矮又胖;③3號鏡子照到的人變得又高又大)

四、幼兒第三次嘗試

1.嘗試前提問:同樣是三面鏡子,為什么小朋友照出來樣子會不同?

2.幼兒分組嘗試:摸一摸、比一比不同鏡面的鏡子。

3.嘗試后提問:你們發(fā)現這些鏡子什么地方不同?

(教師小結:鏡面不同,反射鏡分為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

五、游戲、加深嘗試印象

(幼兒聽音樂,按教師說“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等名稱做動作,大膽鼓勵幼兒做出“凸”和“凹”的動作及形象)

六、討論鏡子的用途。

提問:①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鏡子?這些鏡子有什么用途?②你想做清潔的好孩子嗎?

(幼兒每人拿起小鏡子,按節(jié)奏,朗誦“清潔的孩子人人愛”)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平時觀察生活中的其他鏡子,了解其他用途,并把觀察到的現象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幼兒園小班教案《誰咬了我的蛋糕》 幼兒園教案《誰咬了我的蛋糕》


小班教案《誰咬了我的蛋糕》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模仿角色進行問答,理解故事情節(jié),懂得未經他人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了解小動物愛吃的食物,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誰咬了我的蛋糕》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懂得未經他人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2、愿意模仿角色進行問答。

3、了解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4、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通過一組圖片排序,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培養(yǎng)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點:

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進行問答。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幼兒用書《誰咬了蛋糕》、自制咬過的蛋糕教具。

活動過程:

1、發(fā)現問題:

“今天我請你們品嘗我的奶油蛋糕,好東西我們一起分享!”

(打開奶油蛋糕)“哎呀,不好了,我的蛋糕怎么啦?”

幼兒根據自己看到的情況,說出蛋到底怎么了。

2、看看找找:

“哦,我想起來了,我的屋子里還住著這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是誰?”

教師出示掛圖:

“會是誰咬了我的蛋糕呢?”

幼兒自己觀察討論。

3、解決問題:

幼兒學習動物的對話語言:

“小羊小羊,蛋糕是你咬的嗎?小羊:不是不是,我愛吃青草,蛋糕不是我咬的?!?/p>

“我們一起來問問小兔把?”

鼓勵幼兒一起說與小兔魚的對話:

“誰愿意來問問小狗呀?”

“我們一起來問問問小貓吧!”

“小貓會怎么說?”

“那會是誰呢?”

幼兒與自己身邊的同伴商量。

情景表演:(小老鼠的聲音)看來我的房里還藏著一只小老鼠:

“小老鼠,小老鼠,快出來,別躲著啦,我們已經發(fā)現你啦?!?/p>

討論:小老鼠偷吃別人的東西對嗎?

教師小結:生活中我們應該懂得未經別人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幼兒百科:蛋糕是一種古老的西點,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為輔料。經過攪拌、調制、烘烤后制成一種像海綿的點心。

小班語言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整理了關于幼兒小班語言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科學

設計意圖:

《綱要》中提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欲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誰咬了我的大餅》是一個非常具有趣味性的科學性繪本。我為幼兒設置了繪本中的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閱讀繪本、觀察牙印、比較不同,從而分析、推論出牙印的不同源于牙齒的形狀不同,嘴巴的大小不同等等。最后,在繪本中結束活動,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并能進行配對。

3.愿意參與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留意生活中自己牙齒留下的痕跡。

2.材料準備:(1)繪本《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大書;(2)大餅教具;(3)被各種動物咬了的不同形狀的小餅干;(4)音樂《餅干操》。

3.場地創(chuàng)設:大樹、池塘等場景,小鳥、小兔子、狐貍、鱷魚、河馬動物形象置于場景中。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閱讀繪本

(1)以故事內容導入,提出疑問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

師:“小豬做了一個好大的餅”(拿出來),唉,累死了,我都想睡一會兒了!你們幫我看好了大餅啊,千萬不能讓誰偷咬了!

師:咦(手指),是誰咬了我的大餅?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是不是你偷咬的啊?肯定是你偷咬的!那是你們咬了我的大餅吧!

師:都不是你們,難道,是他們(場景中的小動物們)咬了我的大餅?你們幫我去問問看!

(分析:情境導人,讓幼兒自然而然進入故事情境中,進行探索。)

(2)觀察、比較、驗證嘴巴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牙齒不一樣,咬的牙印就不一樣。

師:孩子們,你們問的怎么樣啊?是不是他們咬的?

師:有人說是,有人說不是。那我們一起來問問看。

觀察一:

師:先來問問小鳥:“小鳥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不是我,不是我!”

師:小鳥說……(不是它)為什么小鳥說不是它呢?

那我們請小鳥咬一口給我們看看。

師:哎,我的大餅是小鳥咬的嗎?

為什么不是小鳥咬的呢?(將半圓形和小鳥咬的三角形對比:不一樣,哪里不一樣?形狀不一樣)小鳥咬的是什么形狀?那為什么小鳥咬的是三角形呢?(小鳥的嘴巴尖尖的,三角形)哦,原來這跟小鳥的嘴巴有關系,小鳥的嘴巴是小小的、尖尖的三角形,所以它咬出來的大餅就是……。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是誰害了小鯉魚 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1、選材源自園本課題的研究本學期我園正以區(qū)級課題《利用鄉(xiāng)土資源開展幼兒園綠色教育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為契合點開展綠色教育,根據我園的特殊地理位置,以保護黃浦江水資源為載體,讓孩...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鏡子 【活動名稱】 常識活動——“有趣的鏡子”(大班) 【活動目的】 1.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嘗試活動,知道各類反射鏡的名稱、特點、用途。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分析能力及初步的嘗試精神。 3.錄音機、磁帶...
    2019-12-1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誰咬了我的蛋糕》 幼兒園教案《誰咬了我的蛋糕》 小班教案《誰咬了我的蛋糕》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模仿角色進行問答,理解故事情節(jié),懂得未經他人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了解小動物愛吃的食物,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誰咬了我的蛋糕》教案...
    2020-10-19 閱讀全文
  • 小班語言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整理了關于幼兒小班語言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科學 設計意圖: 《綱要》中提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欲望,...
    2019-12-26 閱讀全文
  • 孩子眼里的家庭(小班社會教案) 原創(chuàng)理念:回到家,寶寶興致勃勃地將她今天的作品拿給我看,還要講解給我聽,還說得頭頭是道的,不錯,不錯,她用稚嫩的表現手法畫出了她眼中的家。家中設施一應俱全。餐廳的桌子上好大一條魚,下面還寫著“學會微笑...
    2019-12-13 閱讀全文

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1、選材源自園本課題的研究本學期我園正以區(qū)級課題《利用鄉(xiāng)土資源開展幼兒園綠色教育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為契合點開展綠色教育,根據我園的特殊地理位置,以保護黃浦江水資源為載體,讓孩...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名稱】 常識活動——“有趣的鏡子”(大班) 【活動目的】 1.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嘗試活動,知道各類反射鏡的名稱、特點、用途。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分析能力及初步的嘗試精神。 3.錄音機、磁帶...

2019-12-13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誰咬了我的蛋糕》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模仿角色進行問答,理解故事情節(jié),懂得未經他人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了解小動物愛吃的食物,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誰咬了我的蛋糕》教案...

2020-10-19 閱讀全文

整理了關于幼兒小班語言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科學 設計意圖: 《綱要》中提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欲望,...

2019-12-26 閱讀全文

原創(chuàng)理念:回到家,寶寶興致勃勃地將她今天的作品拿給我看,還要講解給我聽,還說得頭頭是道的,不錯,不錯,她用稚嫩的表現手法畫出了她眼中的家。家中設施一應俱全。餐廳的桌子上好大一條魚,下面還寫著“學會微笑...

2019-12-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