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鏡子

發(fā)布時間:2019-12-13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及說課稿 幼兒園社會教案

【活動名稱】

常識活動——“有趣的鏡子”(大班)

【活動目的】

1.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嘗試活動,知道各類反射鏡的名稱、特點、用途。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分析能力及初步的嘗試精神。

3.錄音機、磁帶。

【活動準備】

1.大盒子(內有一件玩具熊),人手一面小鏡子。

2.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上面標有數字“1”“2”“3”)。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嘗試興趣

師:老師這兒有個大盒子,里面放了件有趣的玩具,你們看得到嗎?我請了一位朋友來幫忙,你們猜猜它是誰?“拿在手中對它瞧,里面有個小寶寶,我對他笑瞇瞇,他對我瞇瞇笑”(鏡子)。請鏡子娃娃來(將鏡子放在盒子上),現在,你們看到了嗎?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也拿鏡子照一照呢?

二、幼兒第一次嘗試

1.幼兒人手拿一面小鏡子觀察。

2.老師提出問題:試一試哪一面能照,你的鏡子照到了什么?(教師小結:這樣的鏡子叫反射鏡)

三、幼兒第二次嘗試

1.嘗試前談話:教室里來了三位鏡子朋友,你們到鏡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在鏡子里有什么變化?

2.幼兒分組嘗試、觀察、交談。

3.嘗試后提問:你在每面鏡子里照到自己是怎樣的?(教師小結:①1號鏡子里照出的人和原來的一樣;②2號鏡子照到的人變得又矮又胖;③3號鏡子照到的人變得又高又大)

四、幼兒第三次嘗試

1.嘗試前提問:同樣是三面鏡子,為什么小朋友照出來樣子會不同?

2.幼兒分組嘗試:摸一摸、比一比不同鏡面的鏡子。

3.嘗試后提問:你們發(fā)現這些鏡子什么地方不同?

(教師小結:鏡面不同,反射鏡分為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

五、游戲、加深嘗試印象

(幼兒聽音樂,按教師說“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等名稱做動作,大膽鼓勵幼兒做出“凸”和“凹”的動作及形象)

六、討論鏡子的用途。

提問:①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鏡子?這些鏡子有什么用途?②你想做清潔的好孩子嗎?

(幼兒每人拿起小鏡子,按節(jié)奏,朗誦“清潔的孩子人人愛”)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平時觀察生活中的其他鏡子,了解其他用途,并把觀察到的現象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鏡子》


活動目標

1.通過對鏡子的操作活動,使幼兒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

2.通過交流,讓幼兒了解鏡子的種類和用途。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分析能力及初步的嘗試精神。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

2.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上面標有數字“1”、“2”、“3”)

3.放大鏡、凸透鏡、凹透鏡等。

活動過程

一、 猜謎導入,認識鏡子。

師:今天老師帶了個謎語給小朋友猜,謎面是: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你問它是誰,它說你知道。你們猜到是什么嗎?

二、 自由探索鏡子的奧秘

1.師:對,是鏡子。你們想不想拿鏡子照一照、玩一玩?

2.師:但老師有個要求:拿到鏡子后,看一看,摸一摸鏡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摸上去感覺怎么樣?你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鏡子有什么本領?

3.師:聽清老師的要求嗎?

4.幼兒自由探索。

5.請幼兒回答:鏡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摸上去感覺怎樣?

教師小結:我們剛才見到的鏡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摸上去感覺涼涼的、滑滑的。

6.誰跟大家介紹下,你剛才是怎樣玩鏡子的?你發(fā)現了鏡子有什么本領?

①你是怎樣玩的鏡子?

②發(fā)現了什么?

小結:鏡子可以照出影子來,利用鏡子,你不轉頭就可以看見身體后面的小朋友。

7、剛剛××小朋友是在陽光下玩的鏡子,我們一起問問她有什么發(fā)現吧!

①陽光下,你發(fā)現了什么?

②墻上為什么會有光斑?(鏡子將陽光反射到墻上就產生了光斑。)

③墻上的光斑會動嗎?

④你是怎樣讓它動的?(光斑隨鏡子的晃動而晃動。)

小結:在陽光下,鏡子可以在墻上產生光斑,還能讓光斑移動到想讓它到的地方。

三、 探索哈哈鏡(第二次嘗試)

1.師:今天吳老師還帶來了幾位大鏡子朋友,你們到鏡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在鏡子里有什么變化?

2.幼兒分組嘗試、觀察、交談。

3.嘗試后提問:你在每面鏡子里照到自己是怎樣的?

教師總結:×號鏡子里照出的人和原來一樣;×號鏡子照到的人變得又矮又胖;×號鏡子照到的人變得又高又大。

(第三次嘗試)

1.咦!同樣是三面鏡子,為什么你們照出來的樣子會不同呢?

2.幼兒分組嘗試:請你們再去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原因,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3.請幼兒回答。誰來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聰明,發(fā)現原來它們的鏡面不同。×號鏡的鏡面是平的;×號的鏡面是凸的;×號鏡的鏡面是凹的。我們把鏡面是平的,稱為平面鏡;鏡面往外凸的,稱為凸面鏡;鏡面往里凹的,稱為凹面鏡。

四、 探索發(fā)現鏡子的用途

1.師:你還在哪里見過鏡子,它有什么作用?

2.幼兒講述。

3.師:工人叔叔用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制造出了各種各樣的鏡子。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鏡子嗎?(出示各種鏡子)

五、照鏡子

1.介紹規(guī)則。 師:現在我們一起玩照鏡子的游戲吧,老師做照鏡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鏡子,你們鏡子要迅速模仿我照鏡人的動作,擺出相應的鏡面動作。

2.請幼兒兩人一組自由結伴,玩游戲。

3.幼兒隨音樂做照鏡子的游戲。

活動反思:

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可能是因為鏡子是我們的生活用品,生活中很多時候都需要鏡子,每個人都照過鏡子,認識鏡子。(教案來自:.)孩子們雖然認識鏡子,喜歡照鏡子,但對鏡子的了解還不是很多,而且鏡子的世界真的很奇妙,而且鏡子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廣泛,孩子們能通過這一科學活動了解很多科學知識。 探索學習是幫助幼兒形成直接經驗的有效方式。幼兒在活動中帶著問題和已有經驗自主操作材料、親身感受與直接體驗、發(fā)現并自己得出結論,形成對事物的感性認識,這種學習方式對幼兒科學教育實踐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激發(fā)幼兒這種自主學習的興趣,敢于讓幼兒發(fā)表意見,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本次活動的前期試教中,在了解鏡子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環(huán)節(jié),我總怕幼兒說不到位,總是急于要求幼兒按照我的思路走而妨礙了幼兒的思考,活動中就缺乏了幼兒自主探究的氛圍。經過眾多老師的指出后,我認識到了這一點,教師在活動中應適當的引導幼兒,要幫助幼兒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激發(fā)幼兒大膽表達,才能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形成很好的科學探索氛圍。 總之,科學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教師在活動前的精心準備,只要教師充分考慮到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怎樣引導幼兒,活動就會成功一半。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符號


一、談話“我的好朋友”導入

二、播放課件,圍繞“聊天”主題交流。

1.課件呈現微信聊天平臺,幼兒了解這是大人聊天的一種新方式。

2.提問:我們不會打字,怎么在微信中聊天呢?

3.引出:我們可以用有趣的符號進行交流。

三、認識有趣的符號

(一)認識表情符號

1.笑:大家開心時就會笑,幼兒做笑的表情。

2.害羞:說說自己什么時候害羞?

3.傷心:說說自己什么時候傷心?

4.流口水:說說自己什么時候會流口水?

5.生氣:說說自己什么時候會生氣?教師小結:生氣對我們的身體不好,大家要少生氣,想想開心的事就不會生氣了。

(二)認識手勢符號

提問讓幼兒說說,并用動作表示。

四、播放課件,了解利用符號聊天的方式。

五、練習用符號聊天

1.播放課件,發(fā)出媽媽的語音:寶貝,你能在小朋友面前表演一個節(jié)目嗎?幼兒根據這個語音,用符號回復。

請一位幼兒表演

2.播放課件,發(fā)出爸爸的語音:寶貝,爸爸好累呀!幼兒利用符號回復。

六、了解生活中有趣的符號,重點了解食品認證的表情符號的意義。

指導建議:

1.操作材料豐富,且每個幼兒都有,也都能參與其中。整個活動,要充分利用準備的材料,讓幼兒多操作,多互動,將學具發(fā)揮最大作用。

2.認識表情符號的方式基本相同,在一個層次上,這樣容易造成聽覺疲勞和思維的局限,建議充分調動幼兒的多感官參與,有表達、有表演、有游戲。手勢符號的認識可以結合幼兒熟悉的生活小故事,讓孩子們選擇并表達。

3.利用符號聊天環(huán)節(jié)是“學以致用”的途徑,這里可以讓孩子們兩兩互動交流,展示活動時讓孩子們與客人老師互動交流。這樣有利于幼兒運用表情,并完整多樣的表達。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印章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的印章文化。

2.探索印章的制作過程,感受印章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演示文稿,內有各種印章及印章圖案。

2.準備顏料、毛筆、瓶蓋、橡皮泥、鑰匙、紐扣、印臺等。

3.收集各種玩具印章,如:數字印章、動物圖案印章等,準備幼兒園公章、教師私章等。

4.收集一些證書,如:教師的畢業(yè)證書、獲獎證書等。

活動過程:

(一)講印章故事,激發(fā)幼兒興趣。

古時候,有個人給遠方的爸爸媽媽寫了一封信,可是他的信被別人拆出來了,他非常的生氣,于是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把信放在紙袋里,然后在紙袋的封口處放上泥巴,在泥巴上蓋上印章,如果有人要偷看的話,泥巴就會散開,印章也會變得不全了。所以,人們的信再也沒有人偷看了。

(二)欣賞各種印章,初步了解印章的制作方法。

1.看課件欣賞各種各樣的印章,請幼兒猜猜這些印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來的。

2.欣賞印章圖案,比較陽刻、陰刻的不同。

啟發(fā)幼兒思考:為什么印章會印出圖案來?讓幼兒感受印章的凹凸特征。

陽刻:把想要的圖案保留凸顯出來,如瓶蓋上部的平面,蓋印后呈現的是實心的圓。

陰刻:使想要的線條凹陷下去,留下空白所形成的圖案,如瓶蓋空心的那面,蓋印后呈現的是空心的圓。

請幼兒來辨認印章圖案,哪個是陽刻,哪個是陰刻?

3.出示數字印章,然后再將印章蓋印在白紙上,再將印好的圖案與印章上的圖案對比一下,看誰能發(fā)現有什么秘密。(引導幼兒發(fā)現印章上的圖案與印好的圖案是相反的。)(三)了解印章的意義。

1.教師出示幼兒園公章,并印蓋在白紙上,引導幼兒觀察其形狀、文字及圖案。

2.啟發(fā)幼兒想一想在哪里見過幼兒園的公章,如:小朋友的素質報告書上、各種獎狀上。

3.出示教師自己的私章,介紹其用途,如在自己的畫上或文章上可以加蓋私章等。

4.出示一些證件,如教師的畢業(yè)證書、獲獎證書等,讓幼兒看看,了解上面印章的意義。

5.小結:印章代表著一個單位或一個人,不能隨便刻章或蓋章。

(四)感受中國奧運會徽的印章特點。

出示中國印--舞動的北京,讓幼兒欣賞圖案及特點。幫助幼兒明白這是一枚特殊的印章。

(五)嘗試蓋印,感受凹凸效果。

1.橡皮泥印:把不同形狀的小東西如鑰匙、紐扣等,壓印在橡皮泥上,涂上顏料后把紙蓋上去,壓平撕下來,哇--印出來了!

2.紙板蓋?。河猛呃慵埣糍N,做成凸板,讓幼兒創(chuàng)作。

3.取蘋果剖面做成凹板,讓幼兒創(chuàng)作。

4.取蓮藕剖面做成凹板,讓幼兒創(chuàng)作。

5.取辣椒剖面做成凹板,讓幼兒創(chuàng)作。

6.數字印章蓋印。

7.動物印章蓋印。

8.創(chuàng)作手印畫。

(六)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延伸:

1.用胡蘿卜、馬鈴薯等材料制作印章。

2.提供材料讓幼兒繼續(xù)探索在集體活動中沒有嘗試過的拓印方法,如漿糊印、陶土蓋印、版畫等。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廣告》及教學反思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廣告》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觀看廣告片,遷移生活中各種廣告經驗,學習嘗試仿編廣告,了解廣告的作用,認識各種各樣的廣告形式,對廣告產生興趣,積極地參與各種廣告創(chuàng)編,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有趣的廣告》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廣告的作用,認識各種各樣的廣告形式。

2、通過觀看廣告片,遷移生活中各種廣告經驗,學習嘗試仿編廣告。

3、對廣告產生興趣,積極地參與各種廣告創(chuàng)編。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錄音機、電視機、廣告錄像以及有廣告的報紙。

2、一盒牙膏、一支牙膏。

3、請幼兒回去注意收看、收聽廣告并收集廣告。

活動過程

1、師生共同欣賞廣告詞,引出主題。

⑴(師生共同欣賞廣告錄像)教師:剛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廣告?

⑵教師:小朋友,你還在哪里看過廣告、聽過廣告?請你學一學廣告詞。

2、了解廣告的多種形式,請幼兒表演自己比較喜歡的廣告。

⑴教師:你還見過、聽過什么樣的廣告?它是什么樣的?廣告詞是怎么說的?

⑵讓幼兒先與同伴交流,再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自己知道的廣告詞。

⑶教師:這么多的廣告,你最喜歡哪一個?請你給我們表演好嗎?

3、討論廣告的用處。

⑴教師:你還在哪里看到或聽到廣告?(電視上、廣播中、報紙上、馬路邊等)

⑵教師:在電視上、廣播中、馬路上我們每天都能看到、聽到各種各樣的廣告,你知道為什么要播廣告嗎?你知道為什么要做廣告嗎?

⑶師生共同模仿和表演各種廣告,鼓勵幼兒要說和別人不一樣的廣告,對大膽表演的幼兒給予表揚。

4、幼兒創(chuàng)編廣告詞。

⑴(出示牙膏盒和牙刷)教師: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請你編一個廣告詞。

⑵鼓勵幼兒編出與眾不同的廣告詞,當幼兒創(chuàng)編受阻時,教師及其他同伴給予補充,使創(chuàng)編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⑶請幼兒自己確立主題,創(chuàng)編廣告詞。

教學反思

有的幼兒膽小,不敢發(fā)言,還有就是時間不夠充足,有的幼兒還想發(fā)言就沒時間了,由于他們的年齡較小,自己組織語言有一定的難度,幼兒的語言表達不夠完整??傊?,我發(fā)現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問題出在哪里?我認真學習了新課標,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進行了對照和思考,發(fā)現自己在學科的認識上存在片面性。

幼兒百科:廣告(advertisement)意思為廣而告之,是指向社會廣大公眾告知某件事情或某個事物,就其含義而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相關推薦

  •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鏡子》 活動目標 1.通過對鏡子的操作活動,使幼兒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 2.通過交流,讓幼兒了解鏡子的種類和用途。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分析能力及初步的嘗試精神。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
    2021-12-1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符號 一、談話“我的好朋友”導入 二、播放課件,圍繞“聊天”主題交流。 1.課件呈現微信聊天平臺,幼兒了解這是大人聊天的一種新方式。 2.提問:我們不會打字,怎么在微信中聊天呢? 3.引出:我們可以用有趣的...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印章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的印章文化。 2.探索印章的制作過程,感受印章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演示文稿,內有各種印章及印章圖案。 2.準備顏料、毛筆、瓶蓋、橡皮泥、鑰匙、紐扣、印臺等。 3...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廣告》及教學反思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廣告》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觀看廣告片,遷移生活中各種廣告經驗,學習嘗試仿編廣告,了解廣告的作用,認識各種各樣的廣告形式,對廣告產生興趣,積極地參與各種...
    2021-04-0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鏡子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鏡子的用途,知道鏡子能照出人或物體。 2、通過照鏡子感知鏡子中的我,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 3、激發(fā)用鏡子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1、照片:公告汽車2、鏡子人手一面。 活動過...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對鏡子的操作活動,使幼兒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 2.通過交流,讓幼兒了解鏡子的種類和用途。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分析能力及初步的嘗試精神。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

2021-12-14 閱讀全文

一、談話“我的好朋友”導入 二、播放課件,圍繞“聊天”主題交流。 1.課件呈現微信聊天平臺,幼兒了解這是大人聊天的一種新方式。 2.提問:我們不會打字,怎么在微信中聊天呢? 3.引出:我們可以用有趣的...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的印章文化。 2.探索印章的制作過程,感受印章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演示文稿,內有各種印章及印章圖案。 2.準備顏料、毛筆、瓶蓋、橡皮泥、鑰匙、紐扣、印臺等。 3...

2019-12-12 閱讀全文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廣告》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觀看廣告片,遷移生活中各種廣告經驗,學習嘗試仿編廣告,了解廣告的作用,認識各種各樣的廣告形式,對廣告產生興趣,積極地參與各種...

2021-04-0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鏡子的用途,知道鏡子能照出人或物體。 2、通過照鏡子感知鏡子中的我,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 3、激發(fā)用鏡子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1、照片:公告汽車2、鏡子人手一面。 活動過...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