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老鼠和貓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說課稿 幼兒園音樂教案大班 幼兒園大班音樂說課稿設計意圖:
大班活動“老鼠和貓”的音樂選自經(jīng)典名曲《波斯集市》,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幼兒學習特點,我將原作品進行了刪減、壓縮、組合,用6種真實的樂器演奏主旋律,并根據(jù)故事情境累加電腦音效。重新編輯后的音樂為ABC結(jié)構(gòu)。A段旋律明快活潑,表現(xiàn)小老鼠自在散步的情形。B段旋律主要由2個重復的四個樂句(a+a’+b+b’)組成,前四個樂句兩兩應答,形成呼應。后四個樂句在力度和節(jié)奏上稍有變化,出現(xiàn)了漸弱和漸慢。整個樂段首尾接應。在該樂段中,我創(chuàng)設了“比威武”互動隋境,首先將動作設計為小老鼠模仿貓做出威武動作,并根據(jù)旋律的力度、節(jié)奏設計了貓從肯定到遲疑的內(nèi)心變化,從夸張前傾到向后退縮的動作變化。C段旋律呈現(xiàn)出大調(diào)色彩,將整個活動情境推向了高潮:老鼠變猛獸造型,模仿猛獸的叫聲嚇唬貓,貓害怕、猜測等。音樂中,在變猛獸造型以及學猛獸叫聲的前兩拍處加了鈴聲“?!弊鲱A令,使得幼兒從容做好變化造型的準備,一起合拍地學猛獸叫聲,享受隨樂表現(xiàn)時的審美流暢性。
在該活動中,我選擇了幼兒熟悉并喜愛的角色貓和老鼠,并受故事《鼠寶寶學外語》中老鼠學狗叫以迷惑貓的情節(jié)的啟發(fā),創(chuàng)編了老鼠學猛獸叫聲以迷惑貓、嚇跑貓的游戲情節(jié),滲透了自我保護教育。而游戲化的教學手段則使活動充滿樂趣,從而吸引幼兒積極參與。
目標:
1.感受樂曲三段式的結(jié)構(gòu),嘗試隨樂表現(xiàn)散步、比威武、猛獸造型等動作,體驗活動的有趣。
2.在“貓鼠比威武”的互動情境中表現(xiàn)樂曲第二段的重復應答句式。
3.學習與同伴共同應對危險,懂得自我保護的策略。
準備:
1.剪輯好的“老鼠和貓”的音樂,貓的頭飾若干。
2.幼兒具有合作造型的經(jīng)驗。
過程:
一、根據(jù)故事情境嘗試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
師:叢林里,小老鼠們正在散步,突然來了一只威武的貓(教師夸張地用動作表現(xiàn)貓的威武)。這時,你們覺得小老鼠應該怎么做呢?
師:有些人說小老鼠可以逃??蛇@時,貓已經(jīng)離得很近了,小老鼠已經(jīng)來不及逃了。于是,小老鼠想了一個辦法來拖延時間,然后找機會逃。你們知道是什么辦法嗎?
師:原來,當貓做出很威武的動作時,小老鼠也學貓,做出了很威武的動作。
師:貓會做什么威武的動作呢?
(幼兒嘗試用各種動作表現(xiàn)貓威武的樣子,教師捕捉比較典型的動作并加以提升。)
師:哦,你們想出了這些貓的威武動作,我先來做做看,你們仔細看。(教師一邊說“我的樣子很威武”一邊做貓威武的動作。之后,幼兒做老鼠模仿貓的語言及威武動作。)
師:小老鼠們做的動作好威武。不過這一次貓更厲害了。你們看!(教師一邊說提示語“我的樣子很威武”一邊做更威武的動作,幼兒再次嘗試做老鼠模仿貓的語言及威武的動作。)
師:看到小老鼠們越來越威武,貓開始有點害怕,不自信了。它的聲音越變越輕,身體開始往后退了。貓一退,小老鼠想可以有機會逃了,于是也往后退了。我們來試一試。(教師做貓一邊輕聲地說“我的樣子很威武”,一邊有點退縮地做威武動作。幼兒做老鼠模仿貓的語言和動作。接著教師做貓,聲音更輕,身體和動作更加退縮;幼兒做老鼠模仿貓的語言和動作,并后退到較安全的地方。)
師:小老鼠一邊后退一邊想辦法,它們還想出了變各種猛獸造型來嚇唬貓。你想變什么猛獸造型呢?
(一幼兒嘗試表現(xiàn)老鷹的造型動作。)
師:×××想變老鷹。我們大家也一起來變變老鷹的造型。注意聽到我說“準備”的時侯做好準備,聽到我說“變”的時候馬上變造型。(師幼嘗試表現(xiàn)老鷹的各種造型。)
師;還可以變什么猛獸造型?(師幼嘗試表現(xiàn)各種猛獸的造型。)
(析: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采用互動方式邊講述故事邊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同時自然而然地讓幼兒了解了老鼠躲避貓的方法:學貓做威武動作以拖延時間,尋找機會盡量退到安全的地方,同時變各種猛獸造型來迷惑貓,從而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隨樂表現(xiàn)打下了基礎。)
二、完整地跟著教師邊感受音樂邊做動作
師: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皇钻P(guān)于老鼠和貓的音樂,我們一起來玩一玩。請注意聽音樂里貓一共做了幾次威武的動作。
(幼兒一邊感知音樂一邊跟隨教師在提示語的引導下合拍地做動作。)
三、重點感受B段音樂,嘗試隨樂表現(xiàn)貓的威武動作以及老鼠模仿貓的動作
1.師幼跟隨提示語,嘗試表現(xiàn)貓的威武動作以及老鼠模仿貓的威武動作。
師:音樂里,貓一共做了幾次威武動作?(4次)
師:小老鼠學了幾次威武的動作?(4次)
師:每一次都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師:對,前面兩次聲音很響,貓的身子是往前傾的,很夸張,很有力量。后面兩次因為貓看到老鼠的動作也很威武,便開始不自信了,所以聲音變輕了,身子也往后退了。我們來試一試。(師幼跟隨提示語嘗試做老鼠模仿貓做出威武的動作。)
2.師幼隨B段慢速音樂嘗試表現(xiàn)貓威武的動作以及老鼠模仿貓的動作。
師:這一次我們合著音樂來試一試。(播放B段慢速音樂,師幼隨樂表現(xiàn)。)
3.師幼隨B段原速音樂嘗試表現(xiàn)貓威武的動作以及老鼠模仿貓的動作。
師:這一次音樂變快了,有信心跟上嗎?(播放B段原速音樂,師幼隨樂表現(xiàn)。)
師:雖然音樂變快了,但小老鼠們還能跟上節(jié)奏,做出動作,給你們鼓掌。
4.師幼跟隨音樂完整表現(xiàn)。
師:現(xiàn)在我們連起來完整地玩一玩,請注意音樂里小老鼠什么時候散步,什么時候比威武,什么時候變猛獸造型。(播放完整音樂,師幼隨樂表現(xiàn)。)
(析:本環(huán)節(jié)重點引導幼兒感受B段音樂,教師先通過提問讓幼兒明確B段音樂的結(jié)構(gòu)和適宜的動作,并了解老鼠模仿貓做的四次威武動作,以及前兩次動作和后兩次動作的不同,再讓幼兒循序漸進地用動作加以表現(xiàn),即根據(jù)指令做動作一跟隨慢速音樂做動作一跟隨原速音樂做動作→完整合樂表現(xiàn)。)
四、教師與全體幼兒分別扮演貓和老鼠,完整隨樂表現(xiàn)
1.教師扮演貓,全體幼兒扮演老鼠,完整隨樂表現(xiàn)。
師:這一次,我來當貓,你們都是小老鼠。聽到音樂里發(fā)出“?!钡穆曇魰r做好變猛獸造型的準備,聽到“變”的時候馬上變造型。我們先來試一試。(幼兒跟隨教師提示語進行變猛獸造型的練習,然后師幼隨樂表現(xiàn)。)
2.教師扮演老鼠,全體幼兒扮演貓,完整隨樂表現(xiàn)。
師:這一次我們交換一下。你們做貓,我做老鼠。在比威武的時候,是誰先做威武動作的?
師:對,是貓先做威武動作。我們先來試一試。(師幼隨提示語練習B段“比威武”。)
師:在老鼠變猛獸造型的時候,貓是怎么樣的?
幼:害怕,嚇一跳,然后再看一看。
師:那我們來試一試。
(教師按音樂的速率說提示語“叮,嚇,看”,幼兒做“準備,嚇一跳,看一看到底是什么”的動作,重復三遍。)
師:現(xiàn)在我們跟著音樂玩一玩。貓做好準備!(師幼隨樂完整表現(xiàn)。)
(析:在本環(huán)節(jié)中,師幼互換角色進行了隨樂表現(xiàn)。教師在扮演貓做“嚇一跳”的動作時,可以借此檢驗幼兒對老鼠變猛獸造型的掌握情況,以便作出適宜的調(diào)整;幼兒扮演貓時,發(fā)現(xiàn)老鼠變猛獸造型只能讓貓嚇一跳,并不能把貓趕走,這就為后面想出用猛獸的叫聲嚇跑貓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五、完整游戲:老鼠和貓
1.了解玩法。
師:一位小朋友扮演貓,其余小朋友扮演老鼠,其中一位扮演老鼠的小朋友在音樂結(jié)束時發(fā)出猛獸的吼叫聲。若貓識破了是哪只老鼠在叫,老鼠就逃,貓追;若老鼠沒被貓識破,則貓?zhí)印?/p>
2.第一次嘗試。
師:猛獸造型確實迷惑了貓,但還不足以把貓嚇跑。老鼠們于是請一只勇敢的老鼠做掩護,學猛獸叫來把貓嚇跑。在音樂快結(jié)束的時候,這只勇敢的老鼠要做好準備,然后叫“啊嗚”。我們試一試。(師幼嘗試表現(xiàn)尾聲處“26323|1一啊嗚|”的最后造型以及猛獸叫聲和小貓叫聲。)
師:很不錯,誰愿意做那只勇敢的老鼠?
師:如果貓識破是你發(fā)出的聲音,你馬上要怎么樣呢?
師:對,逃到安全的地方。其他小老鼠保持猛獸造型,千萬別因為動來動去而被貓識破,等貓走了之后才安全。我們先練習一下:叮,變;叮,變;叮,變;26323|1一啊嗚|(師幼嘗試隨提示語練習。)
師:這只小老鼠反應真快,其他小老鼠也是一動不動,等貓走了才動的。接下來我們跟著音樂來玩一玩。(幼兒隨樂完整表現(xiàn)。)
3.通過交流、討論,反思、梳理應對策略。
師:這次的猛獸叫聲為什么沒趕跑貓?(一只老鼠模仿猛獸叫聲不夠厲害。)
師:怎么辦?(可以多讓幾只老鼠模仿猛獸叫聲。)
師:那為什么一下子就被貓識破了呢?(讓貓看到是誰在叫了/貓對有的小老鼠的聲音太熟悉了……)
師:那怎么辦呢?(用手遮住嘴/把臉藏在小朋友的后面/幾只老鼠一起叫……)
師:我們一方面要多請幾只小老鼠一起學猛獸叫,這樣貓才會害怕;另一方面要一起掩護學猛獸叫的小老鼠不被貓識破,這樣才能趕跑貓。我們試一試。(請一名幼兒扮演貓,請三名扮演老鼠的幼兒學猛獸叫聲,其余幼兒扮演老鼠,隨音樂完整游戲一遍。)
4.再次交流、討論,反思、梳理對策并嘗試。
師:3只小老鼠發(fā)出猛獸叫聲,你們覺得怎么樣?(還不夠,還沒嚇跑貓。)
師:那怎么辦?(所有小老鼠一起叫。)
師:如果貓相信了所有小老鼠都是猛獸,肯定就會立即逃跑。我們來試試。(幼兒自主選擇扮演貓或老鼠隨樂表現(xiàn),所有扮演老鼠的幼兒一起學猛獸叫。)
5.幼兒自主選擇扮演貓或老鼠,扮演老鼠的幼兒合作做猛獸造型并一起發(fā)出猛獸叫聲嚇跑貓。
師:你們覺得小老鼠們這次表現(xiàn)怎么樣?
幼:老鼠把大部分的貓嚇跑了。
師:貓覺得這次小老鼠們的聲音已經(jīng)很響了,但小老鼠們覺得猛獸造型還可以更厲害些,這樣可以讓貓更害怕。于是,小老鼠們決定合作把猛獸造型變得更厲害,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我們也來試一試。叮,變!叮,變!叮,變!
師:現(xiàn)在我們跟著音樂來做一遍游戲。小老鼠們這一次要合作變出更厲害的猛獸造型,一起發(fā)出猛獸叫聲來嚇唬貓。準備,開始!
師(總結(jié)):今天小老鼠很勇敢,想辦法巧妙地應對了危險的貓。下次其他的危險動物出現(xiàn)時,我們也要學會保護自己,想出更好的辦法團結(jié)起來把危險的動物趕走。如果趕不走,我們就別逞強,找機會逃跑。
(析:該環(huán)節(jié)結(jié)合猜音源游戲,讓游戲出現(xiàn)“趕走”和“趕不走”這兩種結(jié)果,并讓幼兒不斷反思、梳理,找出更好的應對策略,將活動推向高潮。而結(jié)束語則點出了活動所追求的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價值。)
原載《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杭州),20l7.1/2.75~77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貓捉老鼠
設計意圖:
《貓捉老鼠》是一首充滿童趣、富有情景、節(jié)奏鮮明的兒童歌曲。我們根據(jù)小班幼兒思維處于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穩(wěn)定的特點,在設計活動時注重游戲化、情景化,讓幼兒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睡覺等不同情境中反復感受音樂旋律和歌詞,學習分辨樂曲的快慢,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樂意用動作進行表現(xiàn)。
2.能聽辨音樂中的滑音部分并作出反應,學習遵守游戲規(guī)則。
3.在輕松愉快的游戲場景中主動地參與游戲。
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學過歌曲《貓捉老鼠》的前三段,由配班教師扮演大貓。
材料準備:活動場地內(nèi)擺放自制的立體的樹木、花朵、蘑菇等,《貓捉老鼠》音樂完整版及分段版,貓和老鼠的胸飾若干。
過程:
一、小老鼠吃米
1.明確角色,提煉動作。
師(戴上鼠媽媽的胸飾,給幼兒戴上鼠寶寶的胸飾):寶寶們,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嗯,我是鼠媽媽。你們是……
師:聽,鼠寶寶們在做什么?(播放《貓捉老鼠》前三段音樂。)
師:你會跑來跑去嗎?誰會輕輕地跑來跑去?(幼兒個別及集體相結(jié)合做動作。)
2.跟著音樂做動作。
師:哎呀,我的肚子好餓。你們餓嗎?我們一起出去找點米吧!(引導幼兒在場地中間根據(jù)音樂的變化做動作。)
師:米的味道怎么樣?你是怎么吃米的?(請個別幼兒示范。)
3.再次表現(xiàn)。
師:你還想吃點什么米?我們一起去找一找。(鼓勵幼兒嘗試運用不同動作表現(xiàn)“吃”這一行為。)
師:寶寶們,吃了這么多米,讓我們回去休息一下吧!
師(小結(jié)):剛才有的鼠寶寶會輕輕地跑來跑去,找到米還會一口一口地吃,這些鼠寶寶真能干!
(析: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鼠媽媽和鼠寶寶,引導幼兒通過傾聽產(chǎn)生與音樂情緒相一致的體驗。)
二、大貓來了
1.聽辨音樂。
師:聽,誰來了?它來做什么?(播放歌曲的第四段。)
師:你是從哪里聽出來的?
師:大貓是在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小老鼠的?(再次聽辨第四段音樂中的滑音部分。)
2.明確游戲規(guī)則。
師:聽到大貓的叫聲,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師:對,我們要一起快快地逃回家。
(析:此環(huán)節(jié)包含了游戲規(guī)則:聽到大貓“喵”地一聲,鼠寶寶才能四散逃開。這個滑音給了幼兒重要提示,教師需引導幼兒認真傾聽,逐漸掌握游戲規(guī)則,這也是游戲能夠順利開展的保證。)
三、游戲:貓捉老鼠
1.由教師扮演大貓,師幼共同游戲。教師鼓勵每個幼兒參與游戲,觀察幼兒能否遵守游戲規(guī)則,即聽到滑音后逃回家。
2.由幼兒扮演大貓,師幼共同游戲。
師:大貓是什么時候出來的?它是什么時候去捉老鼠的?(幫助幼兒梳理游戲情節(jié),將其與音樂進行匹配。)
師:誰想做大貓?
3.引導幼兒變換躲藏地點進行游戲。
師:如果我們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找米吃,大貓來了,我們還可以躲在哪里呢?(如大樹后面、花叢后面等。)(游戲進行2~3次,教師逐漸退出游戲。)
(析:大貓和老鼠之間的“抓”和“逃”富有情節(jié)性,饒有趣味,幼兒很享受追與逃的過程。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中適時退出,鼓勵幼兒扮演大貓。為了增強趣味性,教師又引導“鼠寶寶”選擇不同地方進行躲藏,既避免了幼兒擁擠,又提示幼兒想出如何不被大貓抓到的方法。)
師:寶寶們,現(xiàn)在我們到更遠的地方去找一找還有些什么米可以吃。
反思:
第一,創(chuàng)設情境?;顒又薪處熡米灾频牧Ⅲw的、色彩鮮艷的樹木、花叢等道具布置成森林的場景,分散在場地四周,形象而生動,深深地吸引了幼兒的視線。這樣的場景不僅能使幼兒主動參與、融入游戲,而且能夠幫助幼兒逐步制定和完善游戲規(guī)則。
第二,變化玩法。本次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在鞏固歌詞、熟悉歌曲最后一個音為抓、逃信號的規(guī)則后,教師通過變化玩法來調(diào)控游戲的節(jié)律。首先,是師幼共同游戲,由教師扮演“大貓”,幼兒扮演“老鼠”;接著,由一位幼兒扮演“大貓”,其余幼兒扮演“老鼠”;最后,引導幼兒根據(jù)場地特點任意躲藏在自己覺得隱蔽的地方,增加游戲難度。教師通過變化玩法,不斷添加新的刺激與挑戰(zhàn),使幼兒在游戲中始終保持積極的情緒。
第三,適時退出。在幼兒熟悉游戲規(guī)則后,教師給予幼兒自主學習的時間與機會,逐漸減少語言提示,引導幼兒專注地傾聽音樂,并通過表情和肢體動作給予暗示,直到完全退出。孩子們在自然、輕松的游戲氛圍中個個躍躍欲試,熱情高漲。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貓和老鼠
設計意圖
幼兒節(jié)奏活動故事化、游戲化教學是音樂教學新的嘗試,在節(jié)奏教學活動中,正確、有效地采取故事化、游戲化的教學方法,將教學與故事、游戲有機整合,其實質(zhì)是指在教師教、幼兒學的共同活動中,尊重幼兒,發(fā)揮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自主性。本次音樂游戲活動,我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貓和老鼠》的故事情境,通過“小老鼠拿回香腸”的情節(jié)設計讓孩子們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輕松聽辨音樂中樂句的開始和停頓?;顒又?,通過圖譜輔助、游戲體驗、動作創(chuàng)編等環(huán)節(jié)設計,讓孩子們自然融入音樂情境,輕松理解音樂結(jié)構(gòu),充分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借助“貓和老鼠”的故事情境和圖譜,感知音樂的結(jié)構(gòu)和特色。
2、在音樂游戲中聽辨音樂中樂句的開始和停頓,并用不同造型表現(xiàn)出來。
3、能積極投入游戲活動中大膽表現(xiàn),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有過貓和老鼠的故事經(jīng)驗。
物質(zhì)準備:《爆米花》音樂、圖譜、老鼠和貓的頭飾、香腸若干。
活動重難點
在音樂游戲中聽辨音樂中樂句的開始和停頓,并用不同造型表現(xiàn)出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活動興趣。
1、“孩子們,我們最愛吃的香腸被那只總愛欺負別人的老貓搶走了,這可怎么辦???”
2、講述故事:“那天,老貓在家里走來走去看著那些香腸,我呢就偷偷的跟在它的后面,老貓走,我也走,老貓一轉(zhuǎn)身,我一動也不動。老貓走,我也走,老貓一轉(zhuǎn)身,我一動也不動。走走走走停,走走走走停,終于看見我的香腸啦,我跑呀跑呀,拿起香腸迅速的跑回了家?!?/p>
“你們愿意幫助拿回剩下的香腸嗎?”
二、圖譜輔助,理解音樂節(jié)奏。
1、借助圖譜輔助,完整傾聽音樂。
“有一段音樂講的就是小老鼠拿回香腸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p>
2、借助圖譜輔助,表現(xiàn)音樂節(jié)奏。
“小老鼠到老貓家一定要先學好本領(lǐng),快讓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吧?!?/p>
三、情境游戲,表現(xiàn)音樂節(jié)奏。
1、跟隨音樂游戲。
“讓我們準備出發(fā)吧,去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2、創(chuàng)編情境動作。
“小老鼠的本領(lǐng)越來越大了,他還會變造型呢,變變變,試一下吧!”
四、結(jié)束活動,體驗活動樂趣。
“小老鼠們你們真能干,把香腸都拿回來了,真是令人高興,讓我們開個慶祝舞會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歌曲《小花貓和小老鼠》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詼諧、有趣的風格。
2、初步了解間奏,能在唱歌的過程中等待和正確地表現(xiàn)間奏的動作。
3、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紙偶(老鼠)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發(fā)興趣
出示紙偶:“吱吱吱,吱吱吱”誰來了?(小老鼠)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只小老鼠長的什么樣?
(二)學唱
1.學唱歌曲第一段
(1)誰來說說這只小老鼠長得什么樣?(邊根據(jù)幼兒回答,邊出示圖譜)念三遍,中間可以請小朋友指圖譜
(2)呀!原來這只小老鼠想出來干什么?(偷東西吃)有沒有被老鼠發(fā)現(xiàn)?(沒有)他心里肯定怎么樣?(很高興、很神氣)邊做動作邊唱(3遍)
2、學唱歌曲第二段
(1)小老鼠最怕誰呀?(小花貓)
(2)聽到小花貓的叫聲小老鼠會怎樣?(念三遍)
(3)剛才小老鼠還很神氣的,一眨眼功夫卻灰溜溜的逃走了,可真滑稽呀?。ǔ椋?/p>
(三)初步感受間奏
(1)剛才我們唱了誰和誰的歌?(小老鼠和小花貓)下面我們把倆段連起來唱一唱。
(2)剛才老師除了唱歌還剛什么了?(跳舞)
那 老師是在唱完什么的時候開始跳舞的呢?
對,這里是給小朋友休息一下,為唱小花貓作準備的,這里小朋友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動作!我們把這一段叫作間奏(幼兒說一邊)
(3)全體幼兒齊唱一遍,間奏時小朋友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四)延伸活動
我們一起到草地上玩玩貓捉老鼠的游戲!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音樂教案——大貓小貓
1.感受聲音的輕重和音樂強弱的對比。
2.體驗玩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貓、小貓的圖片。
2.《大貓小貓》音樂CD。
活動過程:
1.話題導入?!袄蠋煄砹艘晃簧衩氐呐笥?,喵喵喵喵喵是誰呀?”(帶領(lǐng)幼兒學說喵喵喵喵喵。)
2.聽辨兩段音樂。
他們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呢,聽一聽,是大貓來了還是小貓來了?(教師分別彈奏兩段音樂。)
你是怎么知道的?大貓的聲音怎么樣?小貓的聲音又怎么樣?
我們來學學他們的聲音好嗎?
?3.學唱歌曲。?
?大貓想認識你們,和你們做朋友。和你們做朋友。大貓先要介紹自己,聽!
“我是一只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边@是誰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
小貓也想來介紹自己呢!小貓的聲音怎么樣?
一起學一學大貓和小貓。(視幼兒的學習情況唱2-3遍。)
4.請幼兒分別扮演“大貓”和“小貓”,教師彈前奏,幼兒聽音樂,根據(jù)強弱的不同,判斷是大貓還是小貓,然后邊唱歌邊做動作跑到老師的跟前。
5.音樂游戲“找小貓”。
游戲規(guī)則:大家跟著音樂一起走下座位邊表演邊唱歌,唱到小貓“喵喵喵喵”部分時,扮貓寶寶的小朋友就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音樂結(jié)束后扮貓媽媽的幼兒來找小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