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我喜歡的蔬菜湯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我喜歡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音樂 幼兒園音樂教案大班設計思路:
本周我們進入了“有用的植物”第三個站點:種植園的主題中,希望通過看看、聽聽、畫畫等活動讓幼兒了解一些種植蔬菜的新方法和關注新技術在蔬菜培植中的作用。孩子們都有了對蔬菜一定的認識,也知道我們應該什么東西都要吃。
因此我們設計了這個活動《蔬菜湯》這個音樂游戲,旨在希望通過活動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不同蔬菜的特征,愿意大膽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隨音樂進入湯鍋時的動作姿態(tài),表現(xiàn)煮蔬菜湯的情景。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不同蔬菜的特征。
2、愿意大膽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隨音樂進入湯鍋時的動作姿態(tài),表現(xiàn)煮蔬菜湯的情景。
重點:運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不同蔬菜的特征。
難點:愿意大膽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隨音樂進入湯鍋時的動作姿態(tài),表現(xiàn)煮蔬菜湯的情景。
活動準備:
歌曲“菜場”、煮蔬菜湯的音樂歡快、舒緩各一段,及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我喜歡的蔬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不同蔬菜的特征)
1、介紹自己喜歡吃的蔬菜。
關鍵提問:請你說說自己喜歡吃的蔬菜是什么?
2、觀察圖片上蔬菜的外形,嘗試用肢體表現(xiàn)。(番茄、胡蘿卜、青菜、白菜、卷心菜、冬瓜、黃瓜、馬鈴薯)
關鍵提問:請你用一個動作來表示出這些蔬菜。yJS21.COM
請你摸一個你喜歡的蔬菜卡片,用你的身體來模仿下這個蔬菜寶寶?猜猜他模仿的是哪種蔬菜?
小結:我們可以根據(jù)蔬菜的不同形狀用動作表示出來(番茄胖又矮、蘿卜胖又長、黃瓜瘦又高、冬瓜長又圓、卷心菜是大圓球、馬鈴薯是小圓球、青菜像朵花、蘑菇是把小雨傘)
二、買菜(熟悉游戲規(guī)則)
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1、幼兒扮作相應的蔬菜,教師扮作媽媽。在活動時的中央確定一個大圓圈,表示媽媽的菜籃子。
2、播放歌曲“菜場”,教師隨音樂在圓圈外走動。幼兒演唱歌曲,當唱到歌曲中的蔬菜與自己的相同時,作相應的模仿造型。當唱到最后一句時,幼兒走近表示菜籃的圓圈內。
3、請個別幼兒說說游戲規(guī)則,要注意些什么?
4、教師和部分幼兒示范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蔬菜湯》含反思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自己講的課學生們愛聽,能學習的更好,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準備好教案來加強學習效率,。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容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蔬菜湯》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蔬菜湯》含反思》
中班教案《蔬菜湯》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比較數(shù)量的多少,能按指令操作,學習6以內的數(shù)字認讀,嘗試點數(shù)并按數(shù)取物,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蔬菜湯》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的數(shù)字認讀,嘗試點數(shù)并按數(shù)取物。
2、比較數(shù)量的多少,能按指令操作。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畫有大鍋的圖片;“菜單”一份;蔬菜圖片若干(4根胡蘿卜,5只番茄,3個葫蘆,6根黃瓜,和2個包心菜);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熊媽媽家的蔬菜成熟了
-----“熊媽媽家的蔬菜成熟了,今天她邀請小朋友到他家去吃營養(yǎng)蔬菜湯,想去嗎?”
-----“看看,熊媽媽家里的蔬菜可多了?”教師依次出示胡蘿卜,番茄,葫蘆,黃瓜,和包心菜,讓幼兒說出蔬菜的名稱。
-------“熊媽媽種了幾樣蔬菜?”請幼兒點數(shù)出蔬菜的種類。
--------“數(shù)一數(shù)每一樣蔬菜有多少?”幼兒點數(shù)每樣蔬菜的數(shù)量,學會按序點數(shù)。
-------引導幼兒把蔬菜從少到多按序排列。
二、認讀蔬菜湯的菜單
----“熊媽媽采了這么多蔬菜,它為了讓小朋友吃到營養(yǎng)美味的蔬菜湯,瞧!她還制定了菜單”。引導幼兒觀察并表述蔬菜圖左側數(shù)字的意義。
------“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幼兒說說菜單上說需要那些材料?每一種材料需要多少?幼兒根據(jù)菜單敘說“4個胡蘿卜,5只番茄,3個胡蘿卜…”
----“哪一種蔬菜最多?哪一種蔬菜最少?”
三、開始煮湯了
------“熊媽媽采來了蔬菜,定好了菜單,看!熊媽媽在干嘛?”出示大鍋,“接下來熊媽媽開始煮湯了,胡蘿卜放幾根?”引導幼兒按菜單上的數(shù)量,找出相應圖片貼到大鍋內。
-----一起點數(shù),核對胡蘿卜數(shù)量是否正確。其它蔬菜也一一放入。
四、幼兒操作
----“熊媽媽把煮蔬菜湯的本領教給了小朋友?接下來,我們每個人都來煮煮蔬菜湯好嗎?”
-----針對幼兒的操作情況展示評價。
小結:“今天我們不僅喝到了熊媽媽煮的蔬菜湯,還學到了煮蔬菜湯的本領,收獲可真不小,你們愿意把這個本領教給你們的好朋友嗎?那么,我們行動吧!”
活動反思:
整堂課教師創(chuàng)設了兩個情景。第一個:“讓幼兒說出蔬菜的名稱,請幼兒點數(shù)出蔬菜的種類,幼兒點數(shù)每樣蔬菜的數(shù)量,學會按序點數(shù)。”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并且讓幼兒說說點數(shù)的方法,最后教師總結:一個不會數(shù)錯的方法,就是拿出小食指,按從上倒下,從左到右有順序的數(shù)。讓幼兒掌握了點數(shù)的方法,提升了幼兒的經(jīng)驗。第二個情景:看看熊媽媽制定的蔬菜湯,讓幼兒認讀菜單。孩子們一下子就說出了菜單上的蔬菜,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很快了解蔬菜后面數(shù)字的意義。這一環(huán)節(jié)前面的數(shù)數(shù)方法得到很好的驗證和進一步的提高。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
幼兒園大班教案《蔬菜》
大班教案《蔬菜》用于大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與態(tài)度,喜歡參加各種制作活動,通過觀察、品嘗,分辨蔬菜的色香味,知道各種蔬菜都有營養(yǎng),逐漸喜歡吃各種蔬菜。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蔬菜》教案吧。
主題的由來:
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斕、形態(tài)各異、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深受人們的青睞。對于幼兒來說更是他們健康成長的物質來源。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各種制作活動,通過觀察、品嘗,分辨蔬菜的色香味,知道各種蔬菜都有營養(yǎng),逐漸喜歡吃各種蔬菜。
2.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與態(tài)度。
3.初步多吃蔬菜有益健康的小常識。
4.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請幼兒收集蔬菜圖片,在活動室布置“香香的蔬菜”主題墻飾。
2.將幼兒制作的蔬菜造型放入自然角展覽。
3.與幼兒一起將收集的蔬菜實物布置成蔬菜展,相互介紹、認識。
4.展出幼兒制作的蔬菜切片造型和調查統(tǒng)計表,以及各種關于蔬菜寶寶營養(yǎng)說明的掛圖。
家園共育
1.經(jīng)常帶孩子到菜場去買菜,幫助孩子認識和了解蔬菜。
2.在家中多讓孩子幫忙摘菜、洗菜,做一些簡單的涼拌菜和蔬菜沙拉,激發(fā)孩子對蔬菜的興趣,喜歡吃蔬菜。
3.與孩子共同進餐,告訴孩子蔬菜的名稱和對人體的益處,注意培養(yǎng)孩子葷素搭配的良好飲食習慣。
系列活動方案:
活動一:蔬菜一家子
活動名稱:蔬菜一家子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蔬菜的名稱與外形特征。
2、感受蔬菜的多種多樣。
二、活動準備:
擬人化的蔬菜;幼兒收集各種蔬菜;剪好的五官、四肢。
三、活動過程:
1、情景表演:青菜奶奶的生日
(1)出示青菜奶奶:“我是青菜奶奶,今天,我特別高興,因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去準備準備,等會兒我的孩子都要為我慶祝生日?!?/p>
(2)出示辣椒的一家,辣椒爸爸:“青菜奶奶在家嗎?”“誰呀?”“青菜奶奶,我是胖胖、綠綠的燈籠辣椒。”辣椒媽媽:“我是綠綠、長長的辣椒?!崩苯吠尥蓿骸拔沂羌t紅的、光光的小辣椒寶寶。”青菜奶奶:“歡迎,歡迎!”辣椒一家:“祝青菜奶奶身體健康,生日快樂!”青菜奶奶:“謝謝,請坐請坐?!?/p>
2、說說我知道的蔬菜。
(1)猜猜還會有哪些蔬菜會來給青菜奶奶慶祝生日呢?
(2)幼兒用一句話來介紹自己帶來的蔬菜。如:細細長長的黃瓜,紅紅的番茄,穿著紫外衣的茄子,帶著小紅帽的菠菜。
3、打扮蔬菜。
(1)幼兒自選相應的五官、四肢粘貼在蔬菜上。
(2)說說自己打扮的是誰。
4、給“青菜奶奶“慶祝生日。
(1)教師將位置安排成圓形,教師扮演“青菜奶奶”。
(2)幼兒扮演蔬菜娃娃。
(3)在“生日歌”的樂曲聲中,幼兒唱唱、說說、互相交流。
活動二:送菜忙
一、活動目標:
1、在情境化的游戲中,體會蔬菜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動作的敏捷性,以及手腳協(xié)調一致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蔬菜玩具;樂曲“我是小司機”;紅綠燈標記各一。
三、活動過程:
1、我是小司機。
(1)幼兒隨著樂曲,跟著教師小跑步進場。
(2)幼兒模仿司機開車的動作,在場地四周小跑。教師扮演交通警察,出示紅燈,要求幼兒停;出示綠燈,幼兒可以隨意小跑。
2、送菜忙。
(1)聽到教師的口令,小司機集中。
(2)今天,我接到電話,小動物們要請我們幫它們送些蔬菜,你們可要看清楚,它們需要些什么蔬菜,可別送錯了。
(3)小司機根據(jù)小筐上的提示,從大筐中取蔬菜,送到貼有相應標記的小筐中。
3、游戲:蘿卜回來了。
(1)玩法:幼兒圍成圈(臉朝圈內),由一名幼兒拿著蘿卜在圈外跑,然后,將蘿卜隨意放置在一名幼兒背后。該幼兒發(fā)現(xiàn)后,立即撿起蘿卜再跑龍?zhí)?,悄悄地將蘿卜放置在其他幼兒背后。
(2)游戲反復進行。
活動三:彩色牛奶
活動名稱:彩色牛奶
一、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片中神奇人想像,引導幼兒關注蔬菜的顏色特征和作用。
2.能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線索進行大膽的仿編,自主表達。
二、活動準備:
1.故事磁帶,掛圖第15號。
2.教師自制奶牛圖片每組一張。
3.各種蔬菜若干。
三、活動過程
1.產(chǎn)生興趣。
(1)出示“神奇的?!?。這是誰?奶牛有什么特殊的本領?(擠出牛奶)
(2)它可不是普通的奶年,是頭神奇的奶牛。
2.欣賞故事。
(1)出示掛圖。牛大叔帶來的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2)小動物喝了顏色的牛奶,發(fā)生了什么奇怪的現(xiàn)象?
(3)小動物能變回原來的顏色嗎?怎么變?
(4)小動物有了這頭奶牛心里感到怎么樣?為什么?
3.游戲:我喂奶牛吃蔬菜。
(1)幼兒分成四組,每組一頭奶牛圖片及一些蔬菜。
(2)幼兒自由扮演一種小動物,選擇一種蔬菜喂奶牛,并講講給奶牛吃什么顏色的蔬菜,擠出什么顏色的牛奶,自己變成了什么顏色。
(3)教師巡回觀察,對幼兒叫不出名稱的蔬菜給予提示。
活動四:買菜
一活動目標:
1、在生動活潑的表演性活動中,了解菜的特點。
2、在多聲部的朗誦中學習聲部的配合,初步感受聲部之間的和聲美。
二、活動準備:
1、雞蛋、母雞、青菜、魚等作品中有關的菜的圖片。
2、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
(1)你們去過菜場嗎?去干什么?你最喜歡吃什么菜?有一個孩子今天要去買菜了,你們聽!
(2)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
2、聲部朗誦。
(1)第一段、第三段一起表演。
(2)第二段分聲部:第一聲部念第一、第三句,第二聲部念第二、第四句。
?。?)菜場里可熱鬧啦,大家都在熱情地介紹自己的蔬菜。有時候一種一種介紹,有時候一口氣介紹幾種。
(4)嘗試兩個聲部輪流表演,要求一個聲部表演完了,另一個聲部馬上接上。
(5)嘗試兩個聲部同時表演,要求每一個聲部既要介紹自己的菜,又要注意兩個聲部節(jié)奏統(tǒng)一,否則聲音就打架了。
(6)引導幼兒邊表演,邊傾聽聲音的效果。
活動五:玉米香噴噴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勞動、品嘗,讓幼兒認識玉米及玉米食品。
2、學著剝玉米,培養(yǎng)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二、活動準備:
各類玉米食品:玉米棒、玉米磨成的粉、爆米花等。
三、活動過程:
1、好吃的玉米。
(1)出示裝著玉米粒的盒子并搖晃,我這里有一樣有趣的東西,聽一嘩嚓嘩嚓的聲音,里面會是什么呢?
(2)教師倒出玉米粒,并介紹:它的名字叫玉米粒,是玉米棒身上的寶貝,
(3)出示玉米棒:你們吃過玉米嗎?爸爸媽媽是怎么燒的?從玉米粒馬上就能做成爆米花嗎?玉米有很多做法,你們知道嗎?
(4)嫩玉米可以煮著吃,老玉米可以爆玉米吃,干的玉米粒還可以磨成玉米粉,可以做玉米飯、玉米粥吃,甜玉米可以炒菜吃。
(5)制作爆米花需要什么佐料?可以根據(jù)每個人不同的口味放佐料。
2、剝玉米
(1)想不想試試把玉米粒剝下來?怎么剝呢?
(2)嘗試用各種方法剝玉米。
(3)交流不同剝法。
活動六:給蔬菜畫圈
活動名稱:給蔬菜畫圈
一、活動目標:
能感知5以內的數(shù)量,認識數(shù)字5。
二、活動準備:
5種不同蔬菜的卡片,數(shù)量分別為1————5。
提供不同的小動物卡片,標有數(shù)字。幼兒活動材料第9頁。
三、活動過程:
1、給小動物送菜。
————提供小動物卡片,分別置于教室不同的地方,要求幼兒根據(jù)卡片上的數(shù)字送相應數(shù)量的蔬菜。
————復習數(shù)字1、2、3、4,說說我給誰送的菜,有多少。
2、認識數(shù)字5。
————翻到5的動物的卡片,說說5像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給小動物送菜。要求在原來的基礎上添畫,使之變成5樣蔬菜。
學說幾添上幾就是5。
找找自己的身上或活動室里有那些東西可以用5來表示。
————做幼兒活動材料上的練習。
活動七:大蒜哥哥、蔥弟弟和韭菜妹妹
一、活動目標:
1、在揀菜的過程在進行分類比較,了解韭菜、大蒜、蔥的不同特征。
2、在種植過程中,發(fā)現(xiàn)根能吸收營養(yǎng),幫助植物生長。
二、活動準備:
1、韭菜、大蔥、蔥
2、筐若干個
3、小花盆
三、活動過程:
1、揀菜。
————(出示一筐菜)菜場一早送來許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幾種菜混在了一起,給廚房的廚師帶來了許多麻煩。請小朋友幫忙,把這些菜分開放在各自的籮筐里。
————幼兒一邊揀菜一邊分別放入不同的筐子。
————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分開擺放?
————引導幼兒說出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說說誰象哥哥,誰象弟弟,誰象妹妹。
————韭菜妹妹的葉子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粗的,葉子是扁的、窄的;大蒜哥哥的葉子上小下大,又寬又扁;蔥弟弟的葉子中間是空的,圓柱形的。
2、種植韭菜、大蒜、蔥。
————取部分韭菜、大蒜、蔥,切下其下半段。
————把它種在同一花盆中,比比誰長得高。
活動名稱:好吃的芹菜
一、活動目標:
1、知道芹菜對人體的作用以及多種吃法,樂意吃芹菜。
2、體驗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帶根的芹菜一根,貼上鼻子、眼鏡、嘴巴,制作成的芹菜寶寶。
2、麻油、鹽、糖、肉末、餃子皮、勺子、水、刀。
3、幼兒活動材料13-14頁。
三、活動過程:
1、產(chǎn)生觀察芹菜的興趣。
(1)出示芹菜寶寶。這是誰呀?它的頭發(fā)、身體、裙子分別是哪一部分?
(2)幫助幼兒以游戲口吻認識芹菜的根、莖、葉。
2、了解吃芹菜的好處。
(1)你們喜歡吃芹菜嗎?吃的是芹菜的哪一部分?
(2)芹菜吃在嘴里是什么樣感覺?
(3)看圖片,了解芹菜能幫助小朋友消化食物,順利排便。
(4)請幼兒在芹菜莖中尋找?guī)椭蠹蚁澄锏睦w維,知道對人體的好處。
3、了解芹菜的多種吃法。
(1)這么好的芹菜,你們平時是怎么吃的?
(2)教師邊說邊操作包芹菜餃子的方法:芹菜去根、去葉————洗凈————用開水燙一下————切碎————放少許鹽、糖、蔥、姜————與肉末一起拌勻————包餃子。
(3)幼兒自己動手包芹菜餃子。
活動八:切片花盤
活動目標:
1、能用幾種蔬菜的切片擺放出造型美麗的圖案。
2、感受有規(guī)則圖案所表現(xiàn)出的美。
活動準備:
1、將胡蘿卜、藕、黃瓜等切成小片,將芹菜等切成小段,分類擺放在盤中。
每人一只白底盤子。
2、廚藝書或廚藝盤菜的掛圖。
活動過程:
欣賞廚藝盤菜。
————這些菜好看嗎?廚師為什么要這樣擺呢?
————感受蔬菜擺放的美可以給大家?guī)砻赖母惺埽鹗秤?/p>
————欣賞、討論廚藝盤菜的制作方法。蔬菜擺放的特點也不一樣,等等。
廚藝大比拼。
————介紹活動材料,看一看各種蔬菜的切面,猜猜是什么蔬菜。
————幼兒選擇一個自己喜愛的盤子,擺放“切片花盤”。提醒幼兒注意蔬菜顏色形狀的搭配。
————相互欣賞、介紹自己的“切片花盤”。
活動九:扮家家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能根據(jù)角色較準確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與齊唱部分。
2、能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并會替換歌詞。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討論玩扮家家的游戲。
————你們愛玩扮家家的游戲嗎?怎么玩的?
————與配班老師邊唱邊進行情景表演,幫助幼兒了解歌曲內容。
2、學唱歌曲。
————幼兒有節(jié)奏地隨音樂念歌詞。
————幼兒學唱歌。
————請男孩子當爸爸,女孩子當媽媽,啟發(fā)幼兒想想,什么地方男孩子唱?什么地方女孩子唱?什么地方大家一起唱?
3、創(chuàng)編歌表演。
————引導幼兒邊唱邊表演。
————啟發(fā)幼兒會用自己愛吃的蔬菜替換歌詞。
活動十:小鬼當家
一、活動目標:
1、參觀農貿市場,了解農貿市場里有品種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
2、能大膽地與人交往,參與買菜的過程。
二、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玩過“小菜場”的游戲。
2、各種蔬菜卡片。
3、每位幼兒準備一元錢。
三、活動過程:
1、小鬼當家。
(1)明確任務:每人帶一元錢去農貿市場買菜。
(2)幼兒每人摸一張卡片,要求幼兒根據(jù)卡片上提示的蔬菜品種和數(shù)量去購買。
(3)幼兒交流自己買菜的經(jīng)驗。可以是從爸爸媽媽處了解到的一些情況,也可以是角色游戲中玩菜場游戲時的體會,
2、我們去買菜。
(1)觀察農貿市場的大門。
(2)引導幼兒觀察農貿市場的熟菜分類擺放的特點,知道人們到這里能買到各種各樣的菜。
(3)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卡片,去尋找相應的蔬菜。
3、回園交流。
(1)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在買菜中遇到的事情,讓幼兒了解一些與人交往的基本方法。、
(2)創(chuàng)編歌曲《買菜》,請幼兒將自己買的菜編進歌曲中。如: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去呀去買菜,青菜綠油油呀,冬瓜胖乎乎呀,蘿卜、黃瓜、西紅柿、芹菜、蘑菇、卷心菜,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動。
活動十一:蔬菜品嘗會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蔬菜的不同味道和多種吃法。
2、能簡單介紹自己家制作的菜肴。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與父母商量共同做一種菜。
2、每人一套餐具,公用的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1、相互介紹自己準備的菜肴。
————引導幼兒從制作的材料、方法和過程等方面進行介紹。
————幼兒將自己帶來的菜肴擺放在自助餐的餐桌上。
2、參加蔬菜品嘗會。
————討論自助餐的進餐禮儀,用公用的勺子盛菜等。
————幼兒自選菜肴品嘗,在快樂的氣氛中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喜歡蔬菜的情感。
————引導幼兒品嘗更多的蔬菜。
————引導幼兒有重點地品嘗同種蔬菜的不同做法。
活動十二: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動目標:
1、體驗5以內相鄰數(shù)之間多1或少1的關系。
2、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5數(shù)卡各一張。
1————5胸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數(shù)一數(shù)
————教師畫蘑菇,讓幼兒猜猜畫的是什么。
————請幼兒使數(shù)一數(shù)每一步里有幾個圖形。
————用數(shù)卡來代表相應的圖形數(shù)。
2、找一找。
————誰和誰是好鄰居?
————讓幼兒說說2有1和3兩個好鄰居,1比2少1,3比2多1。
3、玩找朋友的游戲。
————教師逐一出示2————4的數(shù)卡,請幼兒舉起它們的朋友的數(shù)卡。
————重點引導幼兒理解4的好鄰居是3和5。本次主題活動在對蔬菜的品嘗會中結束了,孩子們經(jīng)過了一個階段的學習,積累了很多蔬菜方面的經(jīng)驗,從對蔬菜的認識到對蔬菜種植的了解;從對蔬菜的表達到喜愛對蔬菜藝術地展現(xiàn);從對蔬菜好吃到對蔬菜營養(yǎng)豐富的了解,幼兒通過對蔬菜的物理認知,了解了蔬菜,從對蔬菜的內質認知,知道了不能挑食。
蔬菜是幼兒每天都直接接觸的事物,然而,這種接觸大多是一種自然的接觸,一種模糊的混沌的知覺。主動建構的學習需要我們引導幼兒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引導幼兒從無組織、未分化的知覺轉變?yōu)橛幸饬x、有結構的知覺重組。蔬菜一旦作為貫穿整個主題活動的情境脈絡,當幼兒以一種知覺重組的方式對待蔬菜時,他們會十分興奮地頓然發(fā)現(xiàn)蔬菜原來是如此豐富多彩,如此令人入迷,與自己的生活有如此密切的關系。讓我們同幼兒一起在“香香的蔬菜”這一主題活動中去看一看、聞一聞、做一做、嘗一嘗,一起進行建構式的發(fā)展————由模糊的、混沌的知覺轉變?yōu)橛幸饬x、有結構的知覺重組,一起去經(jīng)歷一個令人興奮、愉悅的主動學習的歷程。
幼兒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
幼兒園中班教案《蔬菜湯》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的數(shù)字認讀,嘗試點數(shù)并按數(shù)取物。
2、比較數(shù)量的多少,能按指令操作。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畫有大鍋的圖片;“菜單”一份;蔬菜圖片若干(4根胡蘿卜,5只番茄,3個葫蘆,6根黃瓜,和2個包心菜);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熊媽媽家的蔬菜成熟了
-----“熊媽媽家的蔬菜成熟了,今天她邀請小朋友到他家去吃營養(yǎng)蔬菜湯,想去嗎?”
-----“看看,熊媽媽家里的蔬菜可多了?”教師依次出示胡蘿卜,番茄,葫蘆,黃瓜,和包心菜,讓幼兒說出蔬菜的名稱。
-------“熊媽媽種了幾樣蔬菜?”請幼兒點數(shù)出蔬菜的種類。
--------“數(shù)一數(shù)每一樣蔬菜有多少?”幼兒點數(shù)每樣蔬菜的數(shù)量,學會按序點數(shù)。
-------引導幼兒把蔬菜從少到多按序排列。
二、認讀蔬菜湯的菜單
----“熊媽媽采了這么多蔬菜,它為了讓小朋友吃到營養(yǎng)美味的蔬菜湯,瞧!她還制定了菜單”。引導幼兒觀察并表述蔬菜圖左側數(shù)字的意義。
------“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幼兒說說菜單上說需要那些材料?每一種材料需要多少?幼兒根據(jù)菜單敘說“4個胡蘿卜,5只番茄,3個胡蘿卜…”
----“哪一種蔬菜最多?哪一種蔬菜最少?”
三、開始煮湯了
------“熊媽媽采來了蔬菜,定好了菜單,看!熊媽媽在干嘛?”出示大鍋,“接下來熊媽媽開始煮湯了,胡蘿卜放幾根?”引導幼兒按菜單上的數(shù)量,找出相應圖片貼到大鍋內。
-----一起點數(shù),核對胡蘿卜數(shù)量是否正確。其它蔬菜也一一放入。
四、幼兒操作
----“熊媽媽把煮蔬菜湯的本領教給了小朋友?接下來,我們每個人都來煮煮蔬菜湯好嗎?”
-----針對幼兒的操作情況展示評價。
小結:“今天我們不僅喝到了熊媽媽煮的蔬菜湯,還學到了煮蔬菜湯的本領,收獲可真不小,你們愿意把這個本領教給你們的好朋友嗎?那么,我們行動吧!”
活動反思:
整堂課教師創(chuàng)設了兩個情景。第一個:“讓幼兒說出蔬菜的名稱,請幼兒點數(shù)出蔬菜的種類,幼兒點數(shù)每樣蔬菜的數(shù)量,學會按序點數(shù)?!必S富了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并且讓幼兒說說點數(shù)的方法,最后教師總結:一個不會數(shù)錯的方法,就是拿出小食指,按從上倒下,從左到右有順序的數(shù)。讓幼兒掌握了點數(shù)的方法,提升了幼兒的經(jīng)驗。第二個情景:看看熊媽媽制定的蔬菜湯,讓幼兒認讀菜單。孩子們一下子就說出了菜單上的蔬菜,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很快了解蔬菜后面數(shù)字的意義。這一環(huán)節(jié)前面的數(shù)數(shù)方法得到很好的驗證和進一步的提高。
幼兒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我最喜歡的音樂節(jié)目
目標:
1.愿意向同伴推薦自己喜歡的舞蹈視頻,體驗與他人分享的快樂。
2.能說出自己的推薦理由。
準備:
1.幼兒自愿報名,參與推薦舞蹈視頻的活動。
2.報名的幼兒自備舞蹈視頻(可以是自己表演、由家長錄制的舞蹈視頻,也可以是在網(wǎng)絡等媒體上下載的舞蹈視頻),保存于u盤中。
玩法說明:
請一位報名的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舞蹈視頻,說出推薦理由。以兩周為一個周期(也可根據(jù)班級具體情況確定),幼兒可在音樂區(qū)中播放該視頻,在欣賞的基礎上模仿學習,豐富舞蹈動作語匯。一個周期結束后,輪到下一位報名的幼兒進行推薦。
指導要點:
根據(jù)幼兒的參與情況,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或想學的動作。如果幼兒在動作學習過程中有困難,教師可鼓勵其與視頻的推薦者進行交流,或讓推薦者當小老師,帶領大家學習。在活動過程中,推薦者肩負著介紹舞蹈、播放視頻、示范動作等職責,因此,教師要提前與之溝通,并在活動中給予一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