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化學式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3-07-31 化學式課件

最新化學式課件(集合11篇)。

根據教學要求老師在上課前需要準備好教案課件,只要課前把教案課件寫好就可以。做好教案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yōu)榇蠹覝蕚淞艘黄嘘P“化學式課件”的文章,我們希望這些經驗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

化學式課件(篇1)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3、了解化合價的一般規(guī)律及化合價規(guī)則。

能力訓練點: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探究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德育滲透點: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按規(guī)律辦事的世界觀教育。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教學主線:導入??新課????? 化學式的含義???? 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1、什么是元素符號?

2、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哪幾種?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在化學上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元素,那么由元素組成的單質和化合物怎樣表示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單質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化學式(板書課題)。

下列物質中哪些是單質?哪些是化合物?并將其化學符號寫在相應橫線上。

(1)???????? 銅? (2)硫? (3)二氧化碳? (4)氧氣? (5)水? (6)氯化氫? (7)氦氣

(1)物質的名稱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2)表示這些物質的化學符號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3、請以水的化學符號―H2O為例說明這種符號是通過什么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的?

(1)元素符號。

4、通過以上的分析,你能總結出什么是化學式嗎?

過渡:1、我們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你能以Cu以為例說出元素符號表示哪些意義嗎?

2、現在,我們學習了化學式;那么化學式能表示哪些意義呢?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它表示什么物質) 我來告訴同學們,H2O2――表示雙氧水這種物質(化學式表示的第一個意義――(1)表示一種物質)。

2、“H2O2 ”這個化學式還能表示出什么意義呢?

教學教案錄入:admin????責任編輯:admin

化學式課件(篇2)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1、理解的含義及其表示的意義。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3、了解化合價的一般規(guī)律及化合價規(guī)則。

能力訓練點: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探究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德育滲透點: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按規(guī)律辦事的世界觀教育。

教學重點:1、理解的含義。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討論歸納、講練結合等。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主線:導入新課的含義表示的意義

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化合價的一般規(guī)律及化合價規(guī)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提問

1、什么是元素符號?

2、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哪幾種?

3、什么叫單質?什么叫化合物?

三、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在化學上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元素,那么由元素組成的單質和化合物怎樣表示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單質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板書課題)。

四、講授新課

(板書)(一)的定義

(首先請同學們思考下面的問題)

1、思考(多媒體展示)

下列物質中哪些是單質?哪些是化合物?并將其化學符號寫在相應橫線上。

(1)銅(2)硫(3)二氧化碳(4)氧氣(5)水(6)氯化氫(7)氦氣

(8)氨氣

單質

純凈物

化合物

2、討論

(1)物質的名稱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2)表示這些物質的化學符號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3、請以水的化學符號—H2O為例說明這種符號是通過什么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的?

(1)元素符號。

(2)元素符號右下角的角碼(說明:沒有角碼是將“1”省略)。

4、通過以上的分析,你能總結出什么是嗎?

(板書)定義: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

過渡:1、我們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你能以Cu以為例說出元素符號表示哪些意義嗎?

2、現在,我們學習了;那么能表示哪些意義呢?

(板書)(二)表示的意義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它表示什么物質)我來告訴同學們,H2O2——表示雙氧水這種物質(表示的第一個意義——(1)表示一種物質)。

2、“H2O2”這個還能表示出什么意義呢?

化學式課件(篇3)

教學目標:

知識: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

能力:培養(yǎng)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和熟練的計算技能。

情感: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fā)展的重大作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

學前分析:

本節(jié)課在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相對原子質量、化學式計算等知識的基礎上,對化學知識進行定量分析。知識本身并不難,關鍵是使學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這一途徑,并使之了解化學計算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計算過程中,對解題格式、步驟嚴格要求,培養(yǎng)他們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書寫下列化學方程式:

1、硫的燃燒

2、磷的燃燒

3、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4、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創(chuàng)設情境]

實驗室欲通過電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氣,需電解多少g水?

[學生討論]

可能得到的結果:

1、無從下手。

2、根據化學式計算,求出水的質量。

3、利用化學方程式解題。等。

[教師點撥]

1、若學生根據化學式計算,應給予肯定。但叮囑他們在使用此法解題時,應說明所得氧氣中氧元素即為水中氧元素。

2、若利用化學方程式解題。學生可能出現未配平而算錯數,或格式步驟不對等問題。點出,但可以先不展開講。關鍵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引導回憶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引導回憶]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表示反應物、生成物、條件。

2、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及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練一練]

1、求碳在氧氣中燃燒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2、求磷在氧氣中燃燒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試一試]

實驗室欲通過電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氣,需電解多少g水?

由利用化學方程式得出正確答案的同學2名上黑板寫出解題過程。

[學生討論]

參照課本第99頁例題1的解題過程,對照[試一試]“電解水”的解題過程,指出缺漏。由學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題思路的基礎上,自己先探討解題格式。

[強調格式]

1、設未知量,未知數后不加單位

2、根據題意寫出化學方程式,注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完整、準確。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響計算結果

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簡明地寫出答案

[例題]

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寫出正確解題步驟。

工業(yè)上,高溫煅燒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鈣,需要碳酸鈣多少噸?

化學式課件(篇4)

一、 指導思想:

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授課以基礎知識為主,不增加難度,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上多少是多少,不搶進度,盡可能挖掘他們的潛力,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有事可做,體現他們的成就感,在他們畢業(yè)時,不要對本學科帶有任何遺憾。

二、 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化學式與化合價這個課題按正規(guī)課時分為二個課時,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我把這個課題分為四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講述了化學式的概念、化學式所表達的含義。第二課時主要介紹化合價,記化合價。第三個課時就是我今天講的三個內容1、根據化合價求化學式的步驟,這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通過推求五氧化二磷的化學式為例來講述推求的步驟和方法。2、是討論部分:根據化學式求出某元素的化合價。就是已知化合物中一種元素的化合價以推求另一種元素的化合價,書上沒正面介紹,主要是通過課堂討論、自學來解決。3、化學式的讀法這部分內容屬于規(guī)則性質,無多少道理好講,但要求記住和應用。第四課時就下一節(jié)課要講相對分子質量的涵義、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和組成物質各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等內容,書本上對這些內容要求不高,故在下一課教學中不準備任意擴大與加深。

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用化學式表示物質的組成,并能利用化合價推出化學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交流,活動探究,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背誦化合價口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四、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都在于:如何應用化學價來求化學式,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撐握這部分知識,首先按課本上講解了求化學式的五步驟,然后馬上進行反饋,最后又介紹了一種方法,十字交叉法,使學生更好、更快寫出化學式來。

五、 教學程序及設想

復習部分

首先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猜迷語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此來溫故舊知識,

其次是通過默寫元素符號、化合價為本課講述的內容作準備新課部分

新課部分

1、應用化學價來求化學式:要是由老師講解,學生領悟方法,并通過反饋得以落實

2、討論部分和化學式的讀法:主要由學生完成,以此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楊互幫互助的精神。

化學式課件(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

(2)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fā)展的重大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練習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通過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培養(yǎng)思維能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按照化學特點進行思維及審題、分析、計算能力。

(2)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的含義的分析及計算,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聯系實際的學風。

(3)認識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質及變化規(guī)律是相輔相成的,質和量是統(tǒng)一的辯證觀點。

二、教學重點

1.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書寫格式要規(guī)范化。

三、教學難點:

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思維的科學方法。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根據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含義,可以知道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存在數量關系。而研究物質的化學變化常涉及到量的計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產出多少產品?制備一定量的產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過這些計算,可以加強生產的計劃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資源,而這些計算的進行都需要根據化學方程式。本節(jié)就是從“量”的角度來研究化學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書]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教師]前面我們學過根據化學式的簡單計算,今天我們進步學習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如何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呢?計算時有哪些步驟和方法呢?請看例題1。

[投影]展示例題1

[例題1]加熱分解6 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

[分析]這道題是已知反應物的質量來求生成物的質量,即已知原料的質量求產品的質量。我們一起來看課本中的解題步驟。

[講解并板書]

解:設加熱分解6 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氧氣的質量為x。

2KMnO4 K2MnO4+MnO2+O2↑

2×158 32,

x= =0.6 g。

答:加熱分解6 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0.6 g氧氣。

[思考]根據剛才對例題1的閱讀和講解說出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分為幾步?

[教師總結并板書]

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

(1)設未知量;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配平;

(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簡明地寫出答案。

[講解并補充]剛才同學們總結出了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方法,接下來我就一些問題進行補充。

(1)設未知量時一定要注意質量單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單位不一致的,一定要進行單位換算。單位必須一致才能計算。

[追問]此計算題該如何進行呢?請同學們先試著做一做。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發(fā)現步驟和格式上的錯誤及時糾正)

解:設需要氯氣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氫氣體的質量為y。

(2)寫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應條件、氣體和沉淀的符號要注意標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計算時是要扣分的。

(3)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寫在相應化學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對分子質量乘以化

學式前面的系數,已知量和未知量寫在相應相對分子質量的下邊。

(4)比例式有兩種列法,可以橫列也可以縱列。例題1中采用的是縱列,即;

還可以采用橫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況下采用縱列比較好,因為有時題中所給的質量數字會和相對分子質量有某種關系,從而使得計算簡單。如用158 g高錳酸鉀加熱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氣?采用縱列法得計算非常簡便。

計算結果的小數位保留按題中要求進行,若題中沒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數時,一般保留一位小數,如例題1中就是。

[教師]在實際運算過程中,我們往往需要把過程再簡化些,具體格式可以參照下面的例題2。

[例題2]工業(yè)上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鈣,需要碳酸鈣多少噸?

解:設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 CaO+CO2↑

100 56

x 10 t

x= =18 t。

答:需要碳酸鈣18 t。

[教師]根據上述兩例可知,已知反應物的質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質量,已知生成物的質量也可求出反應物的質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或者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呢?

我們一起來看P100的課堂練習。

[投影]展示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燃燒100 g氫氣需要氯氣多少克?生成

氯化氫氣體多少克?

[提問]題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應物或者生成物)

[學生分析、討論]

[回答]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和生成物的質量。

H2+Cl2 2HCl

2 71 73

100g x y。

答:需要氯氣3550 g,生成氯化氫氣體3650 g。

[講解](1)因為此題有兩問,所以一個未知數設為x,另一個未知數設為y。

(2)仍和前面例題一樣,寫出并配平化學方程式,列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寫在相應化學式的下面。

(3)不管有幾個未知數,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題一樣。根據已知量求出一個未知量,另一個未知量可以根據已知量求出,也可以根據求出的未知量來求。如此題中氯化氫氣體的質量也可以這樣求出:=

代入x=3550 g,

=,

解得y=3650 g。

[總結]由此可知,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可以計算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同理,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也可以計算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梢姼鶕瘜W方程式計算共有四種類型。

[板書]2.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四種類型:

①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

③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

④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

[提問]通過前面例題的講解,大家總結一下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要領是什么?關鍵是什么?

[學生思考]

[教師總結并板書]

3.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三個要領和三個關鍵。

三個要領:①步驟要完整;

②格式要規(guī)范;

③得數要準確。

三個關鍵:①準確書寫化學式;

②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③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教師]根據前面的例題和理論知識,請同學們進行練習。

[投影]展示下列練習

[練習]1.用氫氣還原氧化銅,要得到6.4 g銅,需要多少克氧化銅?

2.5.6 g鐵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應,可制得氫氣多少克?(Fe+H2SO4====FeSO4+H2↑)

3.12 g鎂與足量稀鹽酸起反應,可制得氯化鎂和氫氣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學生練習]

[注意事項]

①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純物質問的質量關系,因此遇到不純物,要先把不純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換算成純物質的質量,才能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②計算中注意單位統(tǒng)一(必須是質量單位,如果是體積,須根據密度換算)。

[小結]通過本節(jié)內容學習,我們知道了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過程、步驟、方法,同時也懂得了化學計算題是從“量”的方面來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規(guī)律,它與側重于從性質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說化學計算題包括化學和數學兩個因素,兩個因素同時考慮,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布置作業(yè)]習題5、6、7、8

板書設計

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

①根據題意設未知數;

②寫出化學方程式;

③求有關物質質量比,寫出已知量、未知量;

③列比例式,求解;

④簡明寫出答案。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四種類型:

①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

③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

④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

3.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三個要領和三個關鍵

三個要領:①步驟要完整;②格式要規(guī)范;③得數要準確。

三個關鍵:①準確書寫化學式;②化學方程式要配平;③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考題回顧

1.(20xx年天津市中考題)已知在反應3A+2B====2C+D中,反應物A、B的質量比為

3:4,當反應生成C和D的質量共140 g時,消耗B的質量為__________g。

2.(20xx年四川省中考題)煅燒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100 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噸?若石灰石中的雜質全部進入生石灰中,可得到這樣的生石灰多少噸?

化學式課件(篇6)

在化學課的教學中,我只是提到一個名詞化學式,學生在學后反思中就提出了一些疑問。這正是我所需要的教學效果。我在黑板上寫下“化學式表示物質”。要求學生拿出課堂作業(yè)本,關上書,盡可能多地寫出能表示物質的化學式來。在以前的教學中做了一些滲透,借這個機會檢驗一下,了解一下學生關于化學式的知識基礎。學生寫出來的有多有少,最多的可以寫出十幾個,少得只能寫幾個,張羽寫了15個。我讓他報出他寫的化學式,我在黑板上板書,并讓他指出來這種化學式表示什么物質。我在板書時,特意預設七行來書寫,分別表示金屬單質、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常見氣體單質、稀有氣體、氧化物、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他化合物,三種及以上元素組成的化合物。這種分類只是我心中有數,學生報出來的時候,我分別寫在相應的行里。找好幾個人來補充。最后寫出來的板書效果是:Mg? Cu? Fe? Hg? Au? ZnP? CO2? N2? O3? Cl2He? Ne? ArH2O? H2O2? MgO? MnO2? Fe3O4? CuO? Fe2O3? Al2O3? P2O5? SO2? COKCl? NaCl? HClKMnO4? CuSO4學生在我的引導下,會寫這么的化學式了,而且都有會讀了。這就是我想要的知識基礎。接下來,我讓學生業(yè)總結規(guī)律。在第四行下劃了一道橫線,提問:這一道線上面都是,而下面又都是什么?學生很快能做出答復,上面寫的都是單質,下面寫的都是化合物。 第一、二、四行中的化學式都是元素符號,你能總結出哪些物質的化學式能用元素符號直接表示嗎?學生的答案讓我很滿意。請你再舉出一些例子來。學生舉出例子后,我寫在相應的空行中。第三行用的化學式,都是些什么物質,除了元素符號外,還有右下角的數字,這有什么作用。學生回答說是一些氣體單質(老師講了除稀有氣體以外的)。數字表示了氣體分子中的原子個數。我趁勢在O2和O3下方分別劃下橫線,讓學生表達兩種物質的區(qū)別。我用手一指第五行,問這一行寫出來的都是什么?學生齊聲回答:氧化物。我再把五六行一合并,與第七行比較,請同學們回答,五六行都是……而第七行是……?學生很快做出反應,上面兩行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而最后一行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我說明三種及以上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不是本節(jié)教學內容。再回過頭來讓學生再讀一遍這些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除水和過氧化氫外之外,我讓學生體會這些化合物的名字有什么特點或者規(guī)律呀?學生發(fā)現了,很高興的,從右往左讀作“某化某”或“幾某化幾某”?!盎瘜W式不難吧!你看,老師還沒教呢,你們就會寫會讀了??墒牵阒阑瘜W式的含義嗎?書上有個例子,你們自己看??炊说脑挘约号e個例子說說瞧?!狈职宴娺^后,就有學生表示自己已經看懂了。按照變式規(guī)律,我分別在H2O2? HgO? P2O5? SO2幾種物質為例讓學生說明其表示的.含義。還行,四個有三個人全對?!盎瘜W式表示的含義,如何歸納呢?可以用提問的方式。”陳新同學給出答案:是什么物質?由幾種元素組成?什么分子?由哪些原子組成?我在給予肯定的同時,提出了一個更高級一點的問題:“如何用兩句話來概括化式的含義?”不負我望,經過討論,學生回答出了“表示一種物質以及這種物質的組成元素;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及由哪些原子組成?!蔽翼槺闾崃艘幌潞暧^含義和微觀含義。我們能寫會讀化學式了,而且還知道所表示的含義??墒峭瑢W們知道化學式是從何而來的嗎?目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實驗測定(實踐)一種是推測(理論)。舉了電解法,測定水的化學式的例子來講解。理論推測的不一定對。但每一種化學式都要親手測定也不可能。借用貨幣形成的例子,導出化合價。我講了定化學式是“一定元素,二定角碼” 。角碼的數字如何確定呢? 打個生活中比方:一本書可以換十本子,一個手機可以換二十支鋼筆。請問:一支鋼筆可以換幾本子呀? 學生這下子給問住了,一臉茫然。 我要這種效果, 正所謂“不啟不發(fā),不憤不悱”。我又問了:大家知道貨幣是怎樣產生的嗎? 就是在這種困境中產生的,要是能明碼標價的話,老師的這個問題能難住大家嗎? 我們在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時,也給他標個價吧。至于為什么要定這個價,老師可是要留一手的喲,不能教給你。(不過也有幾個學生有點意識了,與離子帶電數有關。 因為在前面教學中,我在講離子形成時,讓學生找出當頁中的幾種離子,然后拼組成化合物,寫了化學式了,化合物不顯電性也知道為什么了。)請看化合價表。 學生閱讀化合價表,教一點記憶的訣竅?;氐奖竟?jié)課題,體現化學式與化合價的緊密聯系。標出上面氧化物和氯化物中元素的化合價。表中五個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體會化合物中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規(guī)則,原子團的化合價可由元素化合價求得。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關于寫化學式時,元素的排序問題。我在黑板上寫了三個字“金非(氧)”,并且說,對于書上的那三點說明,我用這三個字概括了,請同學們自己體會喲??傮w感覺:學生要做事也還不少!根據課程標準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化學式表示的意義,能用化學式表示物質的組成。了解常見元素和根的化合價,能夠根據化學式判斷化合價,根據化合價書寫化學式。過程與方法:通過化學式寫法與讀法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比較歸納及表達能力;通過化合價與化學式之間關系的正確規(guī)律探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化學式課件(篇7)

第二課時

[復習提問]解關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問題的一般步驟有哪些?解過量計算問題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解過量計算問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生]回憶并回答(回答內容略)

[導入新課]在實際生產或科學實驗中,不僅存在所投物料是否過量的問題,而且往往從原料到最終產物,一般都不是一步完成的,中間需經過多個連續(xù)的反應過程,像這樣的連續(xù)反應,我們稱之為多步反應。工業(yè)上如制硫酸、硝酸、乙醇(酒精)等許多過程都是經多步反應實現的,本節(jié)課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關于多步反應的計算。

[板書]三、多步反應計算

[師]和解決過量計算問題類似,我們還是通過典型例題的分析來總結解多步反應計算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投影顯示][例3] 用CO還原5.0 g某赤鐵礦石(主要成分為Fe2O3,雜質不參加反應)樣品,生成的CO2再跟過量的石灰水反應,得到6.8 g沉淀,求赤鐵礦石中Fe2O3的質量分數。

[生]閱讀題目,思考如何下手解決問題。

[引導]很顯然,這是一個多步反應問題,要想求出赤鐵礦中Fe2O3的質量分數,應先搞清楚整個過程都發(fā)生了哪些反應。

[生]思考,寫出所涉及的兩個化學反應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CO2+Ca(OH)2====CaCO3↓+H2O

[師]下面我們分成四個小組進行討論,把你們討論的解決方案總結出來。

[生]進行分組討論,最后基本上得到兩種方案,分別由兩個學生代表陳述。

方案之一:逆推法

設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的質量為x,則由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x 6.8

得 解得x=2.992 g

再設被CO還原的Fe2O3的質量為y,則由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160 3×44

y 2.992 g

得 解得y=3.6 g

所以w(Fe2O3)= =72%

方案之二:根據兩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用CO2作“中介”得出下列關系:

Fe2O3——3CO2——3CaCO3

即Fe2O3——3CaCO3

160 3×100

m(Fe2O3) 6.8 g

所以m(Fe2O3)= =3.6 g

則w(Fe2O3)= ×100%=72%

[師]評講討論結果,大家不難看出兩種方案中第一種計算起來比較麻煩,而第二種方案則簡單明了,充分利用反應過程中各物質之間的量的關系,實現了從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間的直接對話,這就叫關系式法,它是解決多步反應計算的一種好方法。下邊就請同學們尤其是剛才用方案一思考的同學們把例題3用關系式法規(guī)范地解在練習本上,并從中體會并總結解多步反應計算題的一般步驟。

[生]在練習本上規(guī)范地練習,并歸納總結用關系式法解多步反應的一般步驟,一位同學舉手回答(內容見板書)

[師]從學生的回答中整理板書內容

[板書]用關系式法解多步反應計算的一般步驟:

1. 寫出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根據化學方程式找出可以作為中介的物質,并確定最初反應物、中介物質、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

3. 確定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

4. 根據所確定的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和已知條件進行計算。

[提示]利用關系式法解多步反應的關鍵是正確建立已知量、未知量之間的物質的量或質量的比例關系。

[投影顯示]例4. 工業(yè)上制硫酸的主要反應如下:

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SO3+H2O==== H2SO4

煅燒2.5 t含85% FeS2的黃鐵礦石(雜質不參加反應)時,FeS2中的S有5.0%損失而混入爐渣,計算可制得98%硫酸的質量。

[師]這里提醒大家一點,FeS2中的S有5.0%損失也就相當于FeS2有5.0%損失。下邊大家還是分小組討論,開動腦筋,想一想如何利用關系式法來解決這一工業(yè)問題。

[生]展開熱烈的討論,各抒己見,最后大致還是得到兩種方案。

方案之一,先找關系式,根據題意列化學方程式,可得如下關系

FeS2——2SO2——2SO3——2H2SO4

即FeS2 ~ 2H2SO4

120 2×98

2.5 t×85%×95% m(98% H2SO4)98%

得m(98%H2SO4)=

故可制得98%硫酸3.4 t。

方案之二在找關系式時,根據S元素在反應前后是守恒的,即由FeS2 2H2SO4可以直接變?yōu)椹S——H2SO4

由于有5.0%的S損失,2.5 t含85%FeS2的黃鐵礦石中參加反應的S的質量為

m(S)=m(FeS2) w(S)

=2.5 t×85%× ×95%

=1.08 t

則由S ~ H2SO4

32 98

1.08 t m(98% H2SO4)98%

得m(98% H2SO4)= =3.4 t

故可制得98%硫酸3.4 t。

[師]評價兩種方案:兩種方案都能比較方便地找到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直接關系,從而使問題簡單地得到解決,我們還是要求同學們在下邊練習時注意解題格式的規(guī)范化。

[補充說明]在進行多步反應計算時,往往還需要搞清楚以下幾個關系:

1. 原料的利用率(或轉化率)(%)

=

2. 產物產率(%)=

3. 已知中間產物的損耗量(或轉化率、利用率)都可歸為起始原料的損耗量(或轉化率、利用率)

4. 元素的損失率====該化合物的損失率

[投影練習]某合成氨廠,日生產能力為30噸,現以NH3為原料生產NH4NO3,若硝酸車間的原料轉化率為92%,氨被吸收為NH4NO3的吸收率為98%,則硝酸車間日生產能力應為多少噸才合理?

[解析]設日產HNO3的質量為x,NH3用于生產HNO3的質量為35 t-y

由各步反應方程式得氨氧化制HNO3的關系為:

NH3~NO~NO2~HNO3

17 63

y92% x

y=

用于被HNO3吸收的NH3的質量為

30 t-y=30 t-

由NH3+HNO3===== NH4NO3

17 63

(30 t- )×98% x

得[30 t-17x/(63×92%)]98%=

解之得x=52.76 t

[答案]硝酸車間日生產能力為52.76 t才合理。

[本節(jié)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討論的是關于多步反應的計算,通過討論和比較,得出關系式法是解決多步反應計算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具體地在找關系式時,一方面可以根據各步反應中反映出的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或質量的關系,如例3;也可以根據某元素原子的物質的量守恒規(guī)律,找出起始物與終態(tài)物的關系,如例4。

[布置作業(yè)]P26二、4、5

●板書設計【wWw.tv2288.cOM 通知范文吧】

三、多步反應計算

用關系式法解多步反應計算的一般步驟

1. 寫出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根據化學方程式找出可以作為中介的物質,并確定最初反應物、中介物質、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

3. 確定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

4. 根據所確定的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的量的關系和已知條件進行計算。

●教學說明

多步反應計算的基本解法就是關系式法,為了得出這種方法以及展示這種方法的優(yōu)越性,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充分發(fā)揮同學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然后得出兩種比較典型的方案,將這兩種方案進行比較,自然地得出結論:還是利用關系式法解決簡單。既解決了問題,又增強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

參考練習

1.用黃鐵礦制取硫酸,再用硫酸制取化肥硫酸銨。燃燒含FeS2為80%的黃鐵礦75 t,生產出79.2 t硫酸銨。若在制取硫酸銨時硫酸的利用率為90%。則用黃鐵礦制取硫酸時FeS2的利用率是多少?

2.向溶解了90 g Nal的溶液中加入40 g Br2,再向溶液中通人適量的C12,充分反應后,反應過程中被還原的C12的質量是多少?

答案:21.3 g

3.C02和NO的混合氣體30 mL,反復緩緩通過足量的Na2O2后,發(fā)生化學反應(假設不生成N2O4):

2CO2+2Na2O2======2Na2CO3+02

反應后氣體體積變?yōu)?5 mL(溫度、壓強相同),則原混合氣體中CO2和NO的體積比可能是( )

①l:l ②2:l ③2:3 ④5:4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備課資料

在有關礦石的計算中,常出現這樣三個概念:礦石的損失率、礦石中化合物的損失率、礦石中某元素的損失率,三者的涵義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有著本質的、必然的定量關系.下面通過汁算說明它們的關系:

題目:某黃鐵礦含FeS2 x%,在反應中損失硫y%,試求:FeS2的損失率、礦石的損失率各是多少?

解:設礦石的質量為m t,則FeS2的質量為mx%,硫的質量為m ×x%= mx%t。

損失硫的質量= ×m×x%×y%t;

損失FeS2的質量= =

損失礦石的質量= my%t。

因此有:FeS2的損失率=[(mx%y%)/(mx%)]×100%=y%;

礦石的損失率=(my%)/m=y%。

從上述計算中可知:礦石的損失率、礦石中化合物的損失率、礦石中某元素的損失率三者的數值是相等的,在計算中完全可以代換。

綜合能力訓練

1.在一定條件下,將m體積NO和n體積O2同時通人倒立于水中且盛滿水的容器內。充分反應后,容器內殘留m/2體積的氣體,該氣體與空氣接觸后變?yōu)榧t棕色。則m與n的比( )

A.3:2 B.2: 3 C.8:3 D.3:8

答案:C

2.為消除NO、NO2對大氣污染,常用堿液吸收其混合氣。a mol NO2和b mol NO組成的混合氣體,用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無氣體剩余。現有濃度為c molL-1 NaOH溶液,則需此NaOH溶液的體積是( )

A.a/c L B.2a/c L. C.2(a+b)/3c L D.(a+b)/c L

答案:D

3.200 t含FeS2 75%的黃鐵礦煅燒時損失FeS2 lO%,S02轉化為S03的轉化率為96%, S03的吸收率為95%,可生產98%的硫酸多少噸?

解法一:關系式法:

FeS2 ~ 2H2S04

120 t 196 t

200 t×75%×(1—10%)×96%×95% 98%x

解得x=205.2 t。

解法二:守恒法

設生成98%的硫酸x噸,由硫元素守恒得;

200 t×75%×(1一l0%)×96%×95%× =98%x× ,

x=205.2 t。

答案:205.2

化學式課件(篇8)

1、知識與技能

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培養(yǎng)思維能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3、情感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按照化學特點進行思維及審題、分析、計算能力。

1、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書寫格式要規(guī)范化。

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思維的科學方法。

復習提問:

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并說明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1) 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共熱

(2)氫氣還原氧化銅

引入新課:(情景設計)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涵義,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可

表示為:

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若 ( )g ( )g 48g

同理: C+ O2 == CO2

12 32 44

若 ( )g ( )g 22g

講解:這說明: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質量比是成正比例關系,因此,利用正比例關系根據化學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可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講授新課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例1:加熱分解5.8克氯酸鉀,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氣?

提問:怎樣計算?(在引入的基礎上學生回答)

講解:解題步驟:設、方、關、比、算、答

設:設未知量

方: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配平)

關:找關系(寫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與計量數的關系,然后再寫出已知量與未知量質量關系,并寫在化學式下面。

比:列出正確的比例式

算:計算正確答案(保留小數點一位)

答:

說明:書寫格式

[解]:設:可得氧氣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為y ………………(1)設

2KClO3 == 2KCl+3O2↑…………(2)方

245 149 96

…………(3)關

5.8g y x

…………(4)比

x=2.3g y=3.5g …………(5)算

答:分解5.8克氯酸鉀可得到氧氣2.3克 …………(6)答

練習:若將[例題1]改為:實驗室要制取2.3克的氧氣。需分解多少克的氯酸鉀?解題時在書寫格式上應如何改動?

閱讀:課本第99頁[例題1、2],強調書寫規(guī)范化。

講解: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注意事項:

1、根據物質的組成,在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實際是求各化學式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分子質量與化學式前邊化學計算數的乘積比是屬于純凈物之間的質量比,因此在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時除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必須準確無誤外,在計算時還必須將純量代入方程式。

2、注意解題格式的書寫要規(guī)范化。

3、注意單位和精確度要求。

小結:三個要領:

1、步驟要完整;

2、格式要規(guī)范

3、得數要準確

三個關鍵:

1、準確書寫化學式

2、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3、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例題2:實驗室用5g鋅粒與5ml稀硫酸反應,反應完畢后剩余鋅粒3.7g ,問可生成氫氣多少克?這些氫氣在標準狀況下占多大體積?(標況下,氫氣的密度是0.09g/L)

分析:解題思路,特別強調為什么將(5—3.7)g鋅粒的質

量代入化學方程式計算,不能將5ml稀硫酸代入計算的原因。

板演:請一位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做在本子上。

小結:指出板演中的問題并給予更正。

練習:課本第100頁第1、2、3題

講解:足量的涵義: 適量(恰好完全反應的合適量)

足量

過量(反應后有剩余的量

總結:略

作業(yè):課后作業(yè):6、7、8題

教后:

第二課時:根據化學方程式簡單計算課堂練習

1、等質量的鋅、鎂、鐵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

A、Zn>Fe>Mg B、Mg>Fe>Zn

C、Fe>Zn>Mg D、Zn=Fe=Mg

2、現需6g氫氣填充氣球,需消耗含鋅量80%的鋅粒多少克?

3、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20g,加熱使其完全分解后,得剩余的固體物質13.6g,問:

(1) 剩余的固體物質是什么?各多少克?

(2) 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是多少克?

4、某學生稱量12.25g氯酸鉀并用少量高錳酸鉀代替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制取氧氣,待充分反應后12.25g氯酸鉀全部分解制得氧氣4.9g,則該生所用高錳酸鉀多少克?

5、實驗室用5g鋅粒跟5ml稀硫酸反應等反應完畢后剩余鋅粒3.7g,,問可生成氫氣多少克?這些氫氣在標準狀況下占多大體積?(在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是0.09g/1L)(精確到0.01)

化學式課件(篇9)

一、 指導思想:

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授課以基礎知識為主,不增加難度,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上多少是多少,不搶進度,盡可能挖掘他們的潛力,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有事可做,體現他們的成就感,在他們畢業(yè)時,不要對本學科帶有任何遺憾。

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用化學式表示物質的組成,并能利用化合價推出化學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交流,活動探究,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背誦化合價口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都在于:如何應用化學價來求化學式,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撐握這部分知識,首先按課本上講解了求化學式的五步驟,然后馬上進行反饋,最后又介紹了一種方法,十字交叉法,使學生更好、更快寫出化學式來。

首先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猜迷語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此來溫故舊知識,

1、應用化學價來求化學式:要是由老師講解,學生領悟方法,并通過反饋得以落實

2、討論部分和化學式的讀法:主要由學生完成,以此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楊互幫互助的精神。

化學式課件(篇10)

1.某元素R的氧化物分子中,R與O的原子個數比為2︰3,則R的化合價是( ?)

A.氯化亞鐵FeCl3 ?B.氫氧化鈉NaOHC.氧化鎂MgOD.碳酸鈉NaCO3

3.某元素氧化物的化學式為M2O3(M化合價沒有變化),則下列化學式中錯誤的是( ?)

A.MCl3 ?B.MSO4C.M2(SO4)3 ?D.M(OH)3

D.單質銅中銅元素化合價為零,化合物中銅元素化合價為+1或+2價

A.ZnCl3 B.Ca(NO3)2 ?C.K2OHD.AlCl2

6.某金屬元素M的氯化物的化學式為MCl2,其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

7.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7,化合價為+3,則其氧化物中含氧的質量分數為( ?)

A.47.1% B.26.5%C.77.1% ?D.72%

8.下列各個化學變化前后,同種元素的化合價數值變化最大的是( ?)

A.C→CO2 ?B.KClO3→KCl C.KMnO4→K2MnO4D.NH3→NH4Cl

A.N2 、NH3、NO2 ?B.NH3、N2O5、NO2 ?C.N2、N2O3、NH3 D.NH3、N2、N2O3

10.X、Y 、Z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里,Y為+2價,Z為+5價,X為-2價。X、Z 兩元素在化合物里組成的原子團為-3價,且有5個原子。則此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11.下列化學符號①2CO ?②2Ag ?③Mg ?④BaO⑤H2O中的數字“2”表示(填序號) +?2

(1)離子個數的是 ?;(2)離子所帶電荷數值的是。

(3)分子個數的是 ?;(4)元素化合價數值的是 ?。

12.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HnRO2n,則R的化合價為 ?;若R的化合價為奇數1則R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若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則化合物HnRO2n 。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化學式課件(篇11)

一、說教材:

化學式與化合價是第四單元課題四的有關內容,本課題包括化學式、化合價和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三部分內容,他們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因此是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較好的掌握它們,對于今后的化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教材首先講述了化學式的概念,指出了由于純凈物有固定的組成,因此每種物質只有一個化學式,同時還指出物質的組成是通過實驗測得的,所以化學式的書寫必須依據實驗的結果,但是化學式的書寫,主要是通過化合價來推求。

從教材方面看,化合價內容比較抽象、難懂;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只知道了書寫化學式的一般規(guī)則,還不會確定元素的原子個數比,而且還沒有核外電子排布和最外層電子得失的知識基礎。因此對九年級學生說,學習這樣一個抽象概念并掌握其應用,是有一定難度的。

化合價是初中化學課程中要求達到了解水平的基礎知識。在此以前涉及到的有化學式,物質結構的初步知識。另外學生掌握本節(jié)知識將對以后的學習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酸、堿、鹽的學習。也就是說,本節(jié)課是初中化學知識鏈中的重要一環(huán),它貫穿著化學學習的始終。

(2)展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在《化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要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科學素養(yǎng)放在首要位置,要從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去制定教學目標,據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①、用原子結構的初步知識,使學生認識元素的化合價是元素的一種性質。原子結構決定了元素的化合價;識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③、使學生懂得只有確實存在的物質,才能寫出它的化學式。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的教育。

教學重點:通過對《化合價》第一課時的學習,不但要讓學生真正領會化合價的實質,而且要讓學生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在后續(xù)課中應用常見元素及原子團的化合價及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快速而準確的書寫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據此,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記憶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教學難點: “化合價”概念的建立和定義都抽象難懂,因此,我把它確定為本節(jié)的難點。

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動畫,模擬微觀變化,幫助學生形成化合價的概念和理解化合價的實質。這樣,不但能順利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也促進了學生微觀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二、學生情況分析:

對已進入九年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課堂上他們厭倦教師的單獨說教灌輸,希望教師創(chuàng)設便于他們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給他們發(fā)表自己見解和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希望教師滿足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愿望,讓他們自己進行自主學習活動,讓他們獲得施展自己創(chuàng)造性才能的機會。所以本節(jié)課我設置了許多活動,比如,、、、等,特別是在課的最后我還設置了記憶化合價的過關游戲,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在整節(jié)課的學習中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中,而且能讓學生在探索中學會學習。

三、說教法:

一位教育家曾這樣說過:“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它們,獨立地去掌握它們。一個好的老師是教人發(fā)現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币罁@些新的教育理念我認真分析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情況后,本著體現新的教育方向和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目標的原則,我對本課教學的采取了如下方法:

四、說學法:

依據本課教學方法和本節(jié)課概念性強的事實,并在認真分析我班學生接受情況后,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中要注重指導學生實施“六字方針”---聽、思、說、議、記、闖:

聽――聽得明白、思――敢思會思、說――表達完整、

通過這節(jié)課,不但能讓學生學會知識,而且能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

六、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學生情況的分析,我確定通過以下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全班自然分為三個組,限時一分鐘寫出盡量多的化學式,以多者為勝。這時我投影學生寫的化學式,讓學生觀察后教師總結:這許多化學式告訴我們,原子結合成分子時,相互之間不是以任意數目結合的,而是具有確定的數值的。那么,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時表現出來的這種性質叫化合價。從而引出“化合價”的概念。

讓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為什么元素具有化合價?此時,教師利用動畫模擬NaCl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真正弄明白NaCl的形成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對MgCl2的形成過程進行探究。最終真正明白為什么元素具有化合價和化合價的確定方法。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歸納化合價規(guī)律:

在學生了解了化合價的概念后,本節(jié)課還要求學生掌握化合價的一些規(guī)律。如何使學生及時盡快地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通過大量具體的實例,自己尋找那些規(guī)律呢?我又一次利用了多媒體計算機生動的呈現功能,先由電腦屏幕一次性地展示出十幾種化合物和單質的化合價,引導設疑,啟發(fā)學生觀察、討論和尋找化合價的一些規(guī)律。

接著,我組織學生按座位形成的分組進行討論,踴躍發(fā)言。最后每組派一位代表總結陳詞,同學們很快便將化合價的一些規(guī)律歸納了出來。

(四)利用集體的智慧,尋求適合學生自己的記憶方法:

這時讓學生認真討論,積極發(fā)言,提出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老師適時的分析和出示有關資料:(1)可從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與元素化合價的關系這個角度去記憶。(2)可以用順口溜來記憶。(3)可以用分類法記憶。

最后,老師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同學們參考:老師覺得:只需記住特殊的元素的化合價就可以了,比如說用分類記憶法:一價金屬只有三種:鉀、鈉、銀;三價的金屬,一般是兩種,就鐵和鋁,而且鐵還有二價的時候,一般的金屬元素多數是二價的。銅有二價的也有一價的時候。也就是說關于金屬,其實就掌握鉀鈉銀鋁鐵銅就可以了。另外讓同學們注意:一種元素顯不同化合價時的讀法:如:FeCl3 (Fe +3價)氯化鐵 FeCl2 (Fe +2價)氯化亞鐵。

非金屬元素,主要記氧永遠是負二價,氫永遠是正一價,氯是負一價,這幾種元素記住了以后,可以幫助我們去分析其他元素的化合價。依據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還有幾個原子團的化合價要提,比如,碳酸根負二價、硫酸根負二價,硝酸根負一價,氫氧根負一價。還有一個,銨根是正一價,可用分類記憶法記憶,也可以依據原子團口訣記憶。另外,還需要同學們注意:原子團的化合價是組成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

讓學生對本節(jié)所學知識要點復述回顧,然后再用多媒體提綱式顯示,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這樣提綱式的.設計板書,有利于師生共同回顧總結。更有利于學生回憶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

《化合價》本身是一節(jié)內容抽象、難懂的課程,而且學生還沒有建立核外電子排布和最外層電子得失的知識基礎,因而學習這樣一個抽象概念并掌握其應用,具有一定難度,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

本節(jié)課在設計時有意把教學內容和形式有機的結合起來,采用競賽形式,把學生帶入一系列問題情境中,層層遞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題目設計面向全體,注重差異,給了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全體學生都能在自主探索輕松掌握化合價的知識,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尤其是教學設計中故意創(chuàng)設錯誤情境,鼓勵學生懷疑老師、質疑課本,能極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課堂節(jié)奏緊湊,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知識系統(tǒng)化。作業(yè)設計具有很強的開放性,能較好的反映課堂教學效果。

1.采用競賽形式,極大地鼓勵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和接受。

2.知識講授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競賽題目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間輕松的掌握了化合價規(guī)律及其應用。

3.本節(jié)課拋開傳統(tǒng)的“化合價口訣”的教授方法,而整節(jié)課以“Na Mg Al H O Cl”六種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貫穿始終,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利于知識的體系化并注重了知識的應用。

4.本節(jié)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默契,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尤其是教師故意創(chuàng)設的錯誤情境更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高潮,學生在否定教師的過程中極大的體會到了自信、成功,并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本節(jié)課的重點打下了很好的情緒基礎。

5.作業(yè)布置具有很強的開放性,鼓勵學生自創(chuàng)題目,既是對學生本節(jié)課學習效果的考察,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請各位領導老師給以指正。謝謝大家。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師資料閱讀

最新木蘭詩課件(合集11篇)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幼兒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都需要提前尋找一些資料。資料的定義比較廣,可以指生活學習資料。參考相關資料會讓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更高。所以,你是否知曉幼師資料到底是怎樣的形式呢?經過收集,小編整理了最新木蘭詩課件(合集11篇),供你閱讀參考,并請收藏本頁面!

木蘭詩課件(篇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2、體會恰當詳略敘述和成功運用排比、對偶、夸張等修的表現作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把握木蘭形象;

2、體會恰當詳略敘述和成功運用互文、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的表現作用。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趣味引讀

1、播放豫曲《誰說女子不如男》導入,同學們,大家知道這熟悉的戲曲里是誰的唱段?(生:花木蘭)對,花木蘭。千百年來,花木蘭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美國迪斯尼公司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可見,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這個故事最早卻來源于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木蘭詩》:

2、解題:《木蘭詩》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一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題才廣泛,格調雄勁、熱烈、質樸。

二、詩歌誦讀,疏通文意

(一)詩歌誦讀:

1、播放錄音,明確聽讀的要求:

①.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把握在預習中遇到的字詞障礙。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隨時用筆圈點勾畫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和重點字詞。)

②注意把握詩文的感情基調。

2、學生自由朗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準字音,疏通文義。

(二)疏通文意:

1、通假字

對鏡帖花黃:“帖”同“貼”讀作(tie)

出門看火伴:“火”同“伙”讀作(huo)

2、古今異義字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古意是只(副詞);今意是但是,可是(轉折連詞)出郭相扶將郭:古意是外城;今意是僅用作姓氏

雙兔傍地走走:古意是跑;今意是行走

3、一詞多義

東市買駿馬集:市(名詞)

愿為市鞍馬:買(動詞)

4、詞類活用

愿為市鞍馬市:買名詞用如動詞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騎:戰(zhàn)馬動詞用如名詞

策勛十二轉策:記下名詞用如動詞

5、數詞運用

軍書十二卷壯士十年歸策勛十二轉同行十二年

(注意:這些數詞均不表示具體數目,即表示虛數,言其多。)

三、整體感悟

1、詩歌誦讀:

①教師有感情地誦讀,學生點評。

②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疏通文義,把握情感。

2、整體感悟:

①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概述故事情節(jié)。

②在概述情節(jié)的基礎上,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與結構。

3、解釋詞語和翻譯句子:見課文。

(補充:對偶、互文、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含義。)

4、引導:這是一首敘事詩,依據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束,這首詩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出了什么?請用四個字來簡單概括每一部分內容。

明確:第一部分(1—3段)替父從軍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數年征戰(zhàn)歷盡艱辛

第三部分(5—6段)還朝辭官家人團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比喻贊美木蘭

5、小結:

這樣一個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性,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醇厚質樸又機敏活潑,千百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廣為傳唱。

四、作業(yè)

1、識記詞語的音、形、義,背誦詩歌。

2、探究理解木蘭形象。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檢查背誦。

2、回顧上一節(jié)課所講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熟悉程度。

二、齊讀全詩

三、人物賞析,品讀探究

(一)人物賞析:

1、木蘭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哪些詩句描寫刻畫了她這一形象?

明確:

①“萬里赴戎機……寒光照鐵衣”烘托渲染了軍旅生活的艱苦與慘烈,從正面塑造了一個勇敢剛強的戰(zhàn)士形象。

②“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寫出了戰(zhàn)爭之多,時間之長,戰(zhàn)況之烈,表明了木蘭長期激戰(zhàn),英勇善戰(zhàn),凱旋歸來。

“歸來見天子……賞賜百千強”,通過寫天子的賞賜之多,側面表現出木蘭是一位戰(zhàn)功顯赫的女英雄。

2、木蘭既是一位傳奇英雄,又是一個普通的女性。詩中哪些細節(jié)描寫了她的女性心理?

明確:

①停機嘆息時的心理描寫:既為家里著想,又為國家大計著想,這種焦慮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②遠征沙場時思鄉(xiāng)心理的描寫。遠在邊塞的木蘭看到眼前一草一木都忍不住觸景生情,想起家中慈愛的雙親,想起家的溫暖。③辭官還家后“著我舊時裳”和“對鏡帖花黃”的行為描寫。木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急待地把自己還原成“女兒身”,從她“開、坐、脫、著、理、帖”一系列歡快的動作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木蘭的一顆愛美、愛生活的心。

3、你認為詩中刻畫木蘭英雄形象的筆墨多一些還是作為一個普通女性的形象寫得多一些?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明確:詩中既寫出了她的英雄氣,又寫出了她的兒女情。正是這樣一位柔弱女子在國家需要、家庭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毅然奔赴艱險的沙場,在戰(zhàn)爭中屢建奇功,這樣的奇女子怎能不令人心生敬佩之情?所以作者這樣選材更有利于刻畫一個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

4、這一形象的意義何在?

明確:反映了我國北方人民矯健尚武的精神,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純樸、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和不慕名利的優(yōu)秀品質。

三、賞析寫作特色

1、這首詩在敘事的詳略上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這樣安排?

明確:這首詩詳寫木蘭的從軍緣由、行前準備、征途思親、凱旋辭官、返回家園,略寫戰(zhàn)場生活、百戰(zhàn)情況。所以這樣地處理題材,原因在于這首詩不是重在表現木蘭怎樣作戰(zhàn)勝,而是重在表現木蘭這個年輕女郎深明大義、代父從軍、性格純真、品質高貴。所以詩中扣住從軍故事的始末,著重寫她的內心世界,表現她的思想感情,刻畫出了這個血肉豐滿的年輕女郎英雄形象。這樣根據人物特點、詩篇主題來詳略地處理題材,非常恰當。

2、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明確:《木蘭詩》具有樂府詩歌的獨特風格,復沓、問答、排比、重疊、對偶、頂真等形式的運用,都與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語言豐富多彩,有樸素自然的口語,有新奇幽默的比喻,有氣勢酣暢的排比等等。

(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品析特色及作用)

四、拓展延伸

1、歷史上不獨有花木蘭這一個巾幗英雄,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讓我們仰慕。你還能再舉出一些中外歷史上巾幗英雄的例子?

居里夫人、劉胡蘭、穆桂英、佘老太君、王昭君、秋瑾等。

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紅娘子,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等。

五、總結:

《木蘭詩》這首敘事詩塑造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zhàn)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后,她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融合在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敦樸的優(yōu)秀品質。

這首詩在敘事上,詳略得當,并運用了排比、夸張、對偶、互文等修辭方法,這是這首詩寫作上的一些特色。

六、作業(yè)

1、背誦并進一步品味這首詩。

2、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木蘭詩

故事情節(jié):

代父從軍,踏上征途(詳寫)

數年征戰(zhàn)歷盡艱辛(略寫)

還朝辭官,家人團聚(詳寫)

吟唱比喻,贊美木蘭(略寫)

木蘭形象: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懷)(詳寫)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略寫)

木蘭詩課件(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

2.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整體把握故事情節(jié),理清故事的基本脈絡;

3.品讀課文,賞析木蘭的人物形象。

4.認識民歌語言特色,能辨析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品讀課文,賞析木蘭的人物形象。

2.學習詳略得當的敘事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一提起花木蘭這個人物,我們心中都有既親切又遙遠的感覺。她是家喻戶曉的中國古代女性形象,她那颯爽英姿、萬丈豪情豐富了人類歷史,給我們的世界增添了絢麗的色彩。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巾幗英雄花木蘭,一起學習《木蘭詩》。

一、檢查預習:考一考

1.有關《木蘭詩》的基本知識

《木蘭詩》選自_______朝_______編的_______。是南北朝時的一首樂府民歌,這是一首敘事詩,這詩和_______合稱為“樂府雙璧”。

2.給加點的字注音。

軍帖可汗鞍韉轡頭燕山戎機朔氣金柝

紅妝著帖花黃傍勛賜姊鬢

二、初讀課文:說一說

《木蘭詩》是我國古代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絢麗的奇葩,集中描繪一個不平凡的女子——花木蘭,請大家齊讀課文,說說這首詩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1.這首詩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2.情節(jié)概述在空白處填寫恰當詞語:

木蘭停機()——決心()——從軍()——奔赴()——十年()——拒賞()——親人()

三、讀一讀,品讀《木蘭詩》的韻律美。

選自己喜歡段落讀一讀。

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一首詩歌要讀出韻味來,要注意什么?

本詩讀起來瑯瑯上口,富有趣味性,請大家找出韻律美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讀詩注意什么?。

1.語句停頓適當。

2.語速疾緩適中。

3.語調高低講究。

四、評一評。品讀《木蘭詩》的形象美

1.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策略】再讀課文,小組討論:要求以“我從課文____________________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句式來說。

如: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霸浮报D―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2.讀完此詩,你覺得我們應向木蘭學習哪些精神品質?

五、賞一賞。品讀《木蘭詩》的語言美

1.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辭。

(1)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2)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3)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4)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5)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6)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7)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2.歸納補充文言知識。

互文、頂針、對偶、夸張

六、夸一夸,贊(寫)木蘭。

1.為了更深的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讓我們熱情謳歌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兒女花木蘭。請同學們也說說。

假如你是木蘭的伙伴:木蘭啊,你……

假如你是木蘭的父母:木蘭啊,你……

假如你是當朝的天子:木蘭啊,你……

假如你是《木蘭詩》的讀者:木蘭啊,你……

請你選擇一種身份,說出你最想對木蘭說的話。

2.欣賞贊木蘭。

你柔弱的身軀

卻負起了劍戟刀槍

為了一個決定

一聲嘆息,你選擇了戰(zhàn)場

為了一個信念

關山重重,你奔赴遠方

你馳騁疆場,披一身寒霜

絕不是為了贏得贊賞

你戰(zhàn)功赫赫,卻辭官還鄉(xiāng)

只是為了親人期盼的目光

默默不張揚

隱忍而堅強

你愛武妝,更愛紅妝

你是一個傳奇

是世上最美的姑娘!

讓我們再一次以飽含深情的語氣朗誦這首詩。

小結

《木蘭詩》充滿了傳奇色彩,千百年來,花木蘭這一巾幗英雄的形象家喻戶曉,深受人們喜愛。全詩明朗剛健、質樸生動,具有濃郁的民族情味。木蘭代父從軍是一種孝,在戰(zhàn)場上拼殺是愛國,那么我們又要怎樣來體現自己對家人的愛,對國家的愛呢?

木蘭詩課件(篇3)

一、教材分析

《木蘭詩》是河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詩歌,意在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欣賞能力,在詩歌誦讀中享受詩歌的美。這篇課文以詩歌的形式敘述了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古代農家女子花木蘭在邊關告急之時,挺身而出,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殺敵立功,辭官回家的故事。在明朗剛健、質樸生動的語言敘述中,洋溢著濃濃的民歌情味和樸素的情感。

二、設計思路

木蘭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學生對內容比較了解,對人形象也有較為全面的理解,但原有理解大多是浮淺的,片面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他們對人物干癟粗糙的理解轉化為豐滿細致的解讀,使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解讀能再深入、細膩一些,所以我設計了多次質疑,意在引導學生對木蘭這一人物形象進行個性化、細膩化的解讀。

文章在寫作手法方面也有許多精妙之處,但對于初一同學來說并不好理解,我設計讓學生在改寫對比中品味比較,學習本文寫作手法上的精妙。

按照新課標的精神,為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我采用了質疑的方式對人物形象、寫作手法進行學習,在質疑中既讓學生有鮮明的印象,又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個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教師簡單的設疑、點拔和講析,發(fā)動學生積極廣泛的參與。

三、教學方法

按照以上設計思路,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誦讀品味法。在反復誦讀中品讀質樸生動的語言,理解詩情、詩意,體會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和寫作手法。

2、質疑討論法。教師提出質疑觀點,學生討論探究,在比較中對文本進行深入的解析,促進學生深入的理解。

3、比較閱讀法。將文中的木蘭形象與美國動畫片《花木蘭》中的木蘭形象作對比,引導學生找出差異,使學生有更鮮明的理解。

四、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

2、學習本文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詳略得當的敘事手法;

3、培養(yǎng)學生質疑探究、合作討論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豫劇《花木蘭》中的“誰說女子不如男”一段)

這是豫劇《花木蘭》中的一段,唱詞大膽質疑了“女子不如男”這一傳統(tǒng)觀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也在一次次的質疑中完成學習任務,好嗎?

(二)導學過程

1、質疑人物形象

都說木蘭是個金戈鐵馬的大英雄,可老師覺得并非如此,你同意嗎?

①木蘭“嘆息”不專心。

第一段中“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一句,木蘭不好好干活,唉聲嘆氣地想心事,干活不專心。你同意嗎?

明確:木蘭停機的嘆息,顯示她沒有心思織布,內心的不平靜,引出母女對話,表明木蘭替父從軍的緣由。從中看出木蘭深明大義,既體貼父親年老無力,又考慮到天子征兵是保家衛(wèi)國的大計,于是毅然決定替父從軍,表現了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

②木蘭想家不堅強。

文章兩次提到“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未到戰(zhàn)場便思念爹娘。別人是“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可木蘭卻是未到戰(zhàn)場先思家,一點也不堅強,你以為呢?

明確:木蘭離家愈遠思親愈切,因為她畢竟還是個年輕女子,對家鄉(xiāng)對父母畢竟是有依戀之情的。這樣突出了她的女子身份,細致刻畫出年輕女子的細膩情懷,非但沒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從軍舉動更富有傳奇性,更引人入勝,使故事更富真實性,人物形象也更豐滿。

③木蘭辭官有點傻。

“了動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凱旋歸來,高官厚祿,可她卻辭官回家,看來木蘭有點傻。你覺得呢?

明確:木蘭不做高官,不要厚祿,只要一匹千里馬趕回家去,可見其歸心似箭,更突出她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格,她依然眷戀著家鄉(xiāng)的耕織生活,依然是爺娘的純真女兒。

④木蘭形象的辯論。

大多數人認為木蘭是巾幗英雄,也有人認為她只是傳統(tǒng)孝女,你側重那方觀點呢?

(多媒體顯示背景資料)

《木蘭詩》創(chuàng)作于南北朝時期,當時正是我國佛教的鼎盛時期,佛教思想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儒教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原來處于正統(tǒng)地位的儒家“孝道”思想被大大地削弱。許多人由于受佛教思想的影響,紛紛斬斷六根,出家為僧。“南朝四百八十寺”就應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吧。在儒家看來,“父母在,不遠游”,“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佛教和儒家思想的這種沖突,在民族關系復雜的北方少數民族地區(qū)尤其激烈。因此有人認為作者通過塑造“木蘭”這一孝女形象來改變世風,向世人召喚失落的孝道思想。

這也許便是作者創(chuàng)作《木蘭詩》的意圖。你是怎樣認為的呢?能否在文中找到根據呢?

(同學們自由辯論發(fā)言,可表明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反駁對方觀點,言之有理即可。)

小結:聰明、勇敢、勤勞、孝順、不慕富貴的女英雄木蘭,無疑是不平凡的。但她的思念父母、梳妝打扮也讓我們看到了其作為女性細膩、真實與平凡的一面。正是因為這種不平凡中凸現的平凡,作品的人物形象才更加豐滿而圓潤,從而成為不朽的文學經典。

2、質疑寫作手法

經過大家的探究和辯論,我們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了木蘭這一經典形象。雖然對人物形象的反駁我以失敗而告終,但我還要質疑這首詩的寫作手法,我覺得詩中有許多地方還欠推敲。

①出征準備太羅嗦。

我認為“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的描述太羅嗦?,F在我把它改為“各市買用具,準備奔邊關”。這樣言簡意明,惜墨如金,你同意嗎?

明確:原文好,好在通過排比句渲染了戰(zhàn)爭氣氛和離家出征前緊張而又周密地準備戎裝的過程。

②戰(zhàn)爭描述太簡單。

沙場征戰(zhàn)中,木蘭是如何運籌帷幄,如何英勇作戰(zhàn),課文都惜墨如金。請同學們結合本詩的語言,試描寫一二句。如:鼓擂驚敵膽,劍出退胡騎;曠野尸成堆,大漠血流河等。并把自己寫的詩句插入“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之后,對比一下,怎樣更好呢?

明確:詩的重點不是謳歌主人公馳騁沙場、克敵建功的英雄行為,而是頌揚她勇于獻身、不圖榮華的高尚情操,所以只用六句對戰(zhàn)場和戰(zhàn)爭做了最高度的概括。這樣詳略得當,使主題更加突出。

③結尾比喻不恰當。

結尾比喻不太好,把人比為兔子?,F在大家把兔子換作人,看該如何說,是不是更好?

明確:結尾以妙趣橫生的比喻,對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多年而未被發(fā)現的謹慎、機敏做了謳歌和贊美。正因如此,有人評論道:“此結最著題,又出奇語,若缺比四句,使六朝諸公補之,未必能道此?!?/p>

小結:《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的杰作,選材精當,用詞準確,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生動形象而富有感染力,不愧為“漢樂府”中的代表作。

3、寫寫心目中的花木蘭

(播放美國動畫片《花木蘭》片段)

美國動畫片《花木蘭》中木蘭被描繪成了一個大大咧咧、不懂三從四德,不會女紅,成天騎馬,充滿了男孩子特點的形象。我以為文中的木蘭太完美,有些不自真實,所以我更喜歡美國動畫片《花木蘭》中的木蘭形象。你心目中的花木蘭是怎樣的,用筆寫一寫,要寫出自己的特色。

(三)課后作業(yè)

我對《木蘭詩》的質疑。

提示:可以從人物形象、故事內容、寫作手法、主題思想等角度大膽質疑。

參考示例:巾幗英雄還是傳統(tǒng)孝女(質疑木蘭的形象)、戰(zhàn)爭殘酷的悲歌還是英雄故事的贊歌(質疑《木蘭詩》主題思想)……

木蘭詩課件(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識記文中的字詞;

2.了解《樂府詩集》、《木蘭詩》的文學常識。

3.學習“互文”等修辭手法。

4.學習本詩詳略相宜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內容,準確、完整地復述課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格魅力。

2.體會作者對木蘭愛國精神的贊美。

二、難點和重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體會民歌獨特風格。

突破方法:視頻范讀,教師領讀,學生展讀,全班齊讀,層層遞進。

2.本課的難點是: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辭手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突破方法:過通學生勇敢質疑,自由提出疑問的方式,再由學生解答,教師補充,逐步講解互文、排比、隱喻等修辭。

三、教學方法

①誦讀法:有利于直接獲得感性認識,快速進入角色,充分調動學生的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②探究討論法:結合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注意問題的啟發(fā)性、針對性、活潑性和層次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和控制學生的心理意向。 ③其他方法:講授法、品讀法等。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1、師生對話,導入新課

老師設問:同學們在我國歷史上一個家喻戶曉的女子形象,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她是?學生答出木蘭。老師追問:那木蘭的故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這個故事的起源——北朝民歌《木蘭詩》。(板書題目)

2、小試牛刀,預習反饋

①.文體常識:

師:首先我們先來齊讀下相關的文體常識。

學生:《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屬于敘事詩,敘述了古代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建功立業(yè)的傳奇故事。

師:同學們,南朝的代表民歌是?

學生:《孔雀東南飛》

師:對,《木蘭詩》與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璧”。

②.預習反饋

師:請大家讀出PPT上紅色字的讀音。

師:請大家說出PPT上紅色字體的注釋。

師:(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做出評價。)

3、講授新課

板塊一:讀。反復朗讀,感受民歌風格。

教師:請大家仔細觀賞《木蘭詩》視頻,體會朗讀節(jié)奏和語氣。

教師:請大家?guī)е鴦偛诺穆犠x體會,自由的朗讀,注意語氣和節(jié)奏。

(學生朗讀,教師指導)

教師:好,下面找同學為我們朗讀一下第二段。

學生1:

教師:大家覺得他讀的怎么樣?有什么優(yōu)缺點?

學生:

同學們,這一段是木蘭代父從軍之前的心理感受,假如此時你是木蘭,你什么感覺?

學生:擔心,著急……

教師:對的,所以這一段我們應該讀的語速較慢,語氣沉重,心事重重,我們再來找個同學試一下。

教師:很好,那第四段呢?這一段是在?形勢如何?所以語氣應該?

學生:戰(zhàn)場上。戰(zhàn)況激烈。讀快一些。

教師:最后兩句還應該深沉緩慢一些,讀出最后戰(zhàn)斗慘烈的狀態(tài)。來,我們找個同學試一下。

學生:

教師:不錯,下面我們齊讀下!

教師帶領學生依次感知第五段,第六段木蘭歸家。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心理。

板塊二:問。提出疑問,鼓勵質疑。

教師:同學們,請先翻譯本首詩歌,翻譯的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及時標畫。

學生翻譯并思考問題。

教師:好的,有問題么同學們?

學生1:東市買駿馬……

學生2:將軍百戰(zhàn)死……

學生3……

教師:好的,這些同學提出的問題,誰能幫忙解決?

學生4……

學生5……

教師:很好,下面我們來系統(tǒng)的講一下剛才幾個同學提出的問題。首先,關于“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這是一種互文的修辭。打開課本49頁,看到第四題,請找出互文的解釋。

學生:互文是一種上下文之間意思相互交錯,相互補充的一種修辭手法。

教師:請找出課文中其他互文的詩句。

學生: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教師:(ppt呈現互文的句子),思考下,這幾個句子應該怎么翻譯?

學生思考并交流,教師補充。

再次賞析這幾個句子中所包含的其他修辭。

板塊三:思。細讀品味,深入探究。

經過答疑解惑,帶領學生由修辭轉入研究段落作用、分析人物性格和思考寫法特色上。

細讀品味·段落

教師:同學們,“雄兔眼迷離,雌兔腳撲朔,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究竟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教師引導:雄兔代表什么?雌兔代表什么?所以是運用了哪種修辭?

學生:男兵;木蘭;比喻的修辭。

教師繼續(xù)引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學生:解釋了原因。

教師最后呈現答案:以雙兔奔跑,雌雄難辨的比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奧妙加以解釋,妙趣橫生又令人回味,也贊美了木蘭的謹慎、機智和喬裝的巧妙。

學生大聲讀并記錄到課本。

細讀品味·人物

教師:結合具體詩句,說說木蘭有哪些可敬,可愛之處?

學生:(這個問題會有很多答案)

教師:讓我們系統(tǒng)的來總結下木蘭的精神品質。(引導并板書勤、孝、忠、智、勇、愛美)所以,木蘭身上既有英雄氣還有女兒情。

細讀品味·寫法

教師:本文詳寫木蘭從軍前后,略寫十年征戰(zhàn),用意何在?大家先思考1分鐘,然后帶著想法和你的搭檔交流下。

學生思考并交流。

教師:(先請學生起來交流分享然后教師補充)這首詩雖以戰(zhàn)爭背景刻畫人物,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tài),富有生活氣息。

這首詩要突出的是木蘭孝敬父母、勇于擔當的性格,所以對于殘酷的戰(zhàn)爭,一筆帶過,體現了作者對戰(zhàn)爭的冷淡和疏遠,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板塊四:悟。聯系實際,深刻反思。

深度思考·啟發(fā)

教師:木蘭為什么能屢建戰(zhàn)功?

學生:武藝高強,機智勇敢。

教師:武藝高強是一朝一夕練成的么?(引導學生將報國之志和報國之行聯系起來,即有志向還要有行動。)

五作業(yè)布置

1.背誦《木蘭詩》,品味民歌凝練的語言;

2.以木蘭教會我……》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木蘭詩課件(篇5)

知識與技能:

體會恰當詳略敘述和成功運用排比、對偶、夸張等修的表現作用。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教學重點:理清故事情節(jié)、把握木蘭形象。教學難點:體會恰當詳略敘述和成功運用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的表現作用。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熟讀課文、釋詞、分析層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呢?(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在歷史上,有許多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英雄,她們橫刀躍馬,慷慨赴難,像穆桂英,梁紅玉,她們是女中豪杰,而花木蘭更是她們的楷模。今節(jié)課就讓我們穿透歷史的煙云,一睹這位金戈鐵馬的女英雄吧!

是啊,我國古代確有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千百年來,她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美國迪斯尼公司還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位女英雄的颯爽英姿。

可見,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這個故事卻來自于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北朝民歌《木蘭詩》。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樂府詩集》所載“梁鼓角橫吹曲”為主,是當時北方民歌一種在馬上演奏的軍樂,因為樂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橫吹曲”。

《木蘭詩》則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本文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符詩集》?!皹犯北臼枪偈鸬拿Q,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我國的采詩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南北朝皆相沿襲。蕭梁時,社會上已經把“樂府”從官署的名稱轉變而為詩體。其中既有文人詩歌,有有民間歌詩,亦即凡是合于樂能夠歌唱的歌詩,統(tǒng)統(tǒng)稱為“樂府”。

《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樂府雙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東南飛》),屬于敘事詩,敘述了古代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建功立業(yè)的傳奇故事,刻畫出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木蘭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二、詩歌誦讀,整體感悟

1、詩歌誦讀:

①教師有感情地誦讀,學生點評。

②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疏通文義,把握情感。③學生比讀,互評互讀。

2、整體感悟:

①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概述故事情節(jié)。

②在概述情節(jié)的基礎上,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與結構。

3、解釋詞語和翻譯句子:見課文。

4、引導:這是一首敘事詩,依據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束,這首詩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出了什么?請用四個字來簡單概括每一部分內容。明確:第一部分(1—3段)―――替父從軍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戰(zhàn)第三部分(5—6段)―――凱旋歸來第四部分(第7段)―――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熟讀課文、分析并翻譯句子

教學過程:

一、齊讀全文。

串譯課文:抽學生翻譯。

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弄清字詞句的含義,不清楚的,教師點撥。

(二)討論問題:(小組討論,互相解答,不懂的全班來解答)

1、文章開頭為什么要寫木蘭停機嘆息?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①引起讀者懸念——木蘭為何憂愁。

②能使文章簡潔。

2、試想你就是木蘭姑娘,請你說說替父從軍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動。(用自己的話歸納)憂慮——反復思考——下定決心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么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明確:

①渲染戰(zhàn)前緊張的氣氛。

②戰(zhàn)事緊迫。

③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

④樂府詩常用的一種寫法。

4、戰(zhàn)場上木蘭表現如何?請從文中找出來。

明確:“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戰(zhàn)事頻繁,做事機警,智勇雙全。女扮男裝,竟未被識破?!八窔鈧鹘痂?,寒光照鐵衣?!薄獞?zhàn)斗艱苦,思念家人。保家衛(wèi)國,壯志未改。“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薄獞?zhàn)爭殘酷,英雄凱旋。(僅僅十五個字就表現了木蘭十年的戰(zhàn)斗生涯,可見詳略得當,字字千金。)

5、木蘭為什么辭官還鄉(xiāng),請你結合自己對中國封建社會的了解來談談看法。明確:

①不慕榮華富貴,愿與家人團聚。

②向往和平勞動生活。

③封建禮法,歧視婦女。

6、第6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排比、表現她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團聚、歡樂的氣氛。

7、假如你是木蘭的親人,十幾年沒見面了,見到木蘭會做些什么?會說些什么?(四人小組討論后,可進行合理的想像表演)

8、結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什么成語?對木蘭的贊美。撲朔迷離

“旦辭爺娘去,……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一節(jié)中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明確:在荒涼夜間環(huán)境烘托中,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xiāng),思念親人,離鄉(xiāng)愈遠,思念愈切的心情,從而細膩地透漏出木蘭少女思親的情懷,活生生地刻畫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寫出了木蘭奔馳遙遠征途的豪邁氣概。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兩句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明確:是對上段描寫的奔馳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馳抵戰(zhàn)場,引到描寫戰(zhàn)場上的生活和戰(zhàn)斗,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兩句詩,夸張地表現出木蘭身跨飛馳戰(zhàn)馬,萬里奔赴戰(zhàn)場的矯健雄姿。

11、“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表現出木蘭的什么精神品質?表現出木蘭功成身退、眷戀家鄉(xiāng)的耕織生活、不募榮華富貴的純真性格、高貴品質。

12、第6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

排比、表現她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團聚、歡樂的氣氛

第三課時:(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深入分析課文,總結全文,完成作業(yè)。

教學過程:

一、齊背課文。

人物賞析,品讀探究

1、人物賞析: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例:

a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勤勞孝順

b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霸浮薄赂覉砸?,忠孝兩全

c“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薄赂覉詮姷挠⑿蹥饪?/p>

d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不慕榮華富貴,甘過普通百姓生活。

e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謹慎——花木蘭形象: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zhàn)、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2、品讀探究: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么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明確:

a渲染戰(zhàn)前緊張的氣氛。

b戰(zhàn)事緊迫。

c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

d樂府詩常用的一種寫法。

②第5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木蘭的什么情操?(運用夸張,寫出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向往和平的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③第6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排比、表現她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團聚、歡樂的氣氛。)

④結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對木蘭的贊美。再一次表現木蘭的機智謹慎。)

⑤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這首詩通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3、詳略分析:這首詩在敘事的詳略上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明確:從軍緣由——詳寫出征前的準備——略寫出征中的思親心理——詳寫女兒情態(tài)關山飛度,征戰(zhàn)沙場——略寫英雄氣慨凱旋辭官——詳寫家人迎接——詳寫木蘭改裝——詳寫作用:(在內容上)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tài),豐富了木蘭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實感人。(在結構上)詳略得當,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這樣安排是因為詩歌緊扣“木蘭是女郎”的性格特征來進行詳略安排的,對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詳寫。一般的就略寫。

4、語言品味:請同學們試著找出詩中語言精煉的句子,并感受其特點。例:“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八窔鈧鹘痂?,寒光照鐵衣?!薄皩④姲賾?zhàn)死,壯士十年歸?!薄▋H僅三十個字就寫出了征途之遙,生活之苦,戰(zhàn)斗之多,時間之長,戰(zhàn)況之烈,從而表現了木蘭十年艱苦的戰(zhàn)斗生涯,可見語言精煉,字字千金。)

三、體驗反思,互動釋疑:

1、體驗反思——試想你就是木蘭姑娘,請你說說替父從軍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動。(用自己的話歸納)

假如“我”就是木蘭姑娘(請發(fā)揮合理的想像),說說自己的戰(zhàn)斗生活。假如你是木蘭的親人,十幾年沒見面了,見到木蘭會做些什么?會說些什么呢?

2、互動釋疑:四人小組提問釋疑,全班交流解決。

四、復述表演,走近木蘭:學生復述這首詩的故事情節(jié)(可片段),并結合教師提供的圖片,試著表演,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復述故事指導:復述故事情節(jié)不必像翻譯那樣,要求字字落實,復述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必要時還可以增加一些細節(jié)描寫。人稱上可用第三人稱。

五、總結——《木蘭詩》這首敘事詩塑造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zhàn)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后,她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融合在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敦樸的優(yōu)秀品質。

這首詩在敘事上有詳有略,對木蘭從軍緣由、出征想家、辭官還鄉(xiāng)和會見親人寫得比較詳細,淋漓盡致地寫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對出征前的準備和十年軍旅生活則寫得比較簡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僅有六句,詳略得當,是這首詩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六、拓展延伸:

①自由誦讀課文,直至背誦。

②完成練習冊的練習。

③想像作文:《木蘭到家第二天》

板書設計:木蘭詩——雙兔為喻謹慎機警——巾幗英雄形象: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zhàn)、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木蘭詩課件(篇6)

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文言詞匯積累;

2)品味詩歌的傳奇美、形象美、語言美;

3)背誦詩歌。

2、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深刻領會木蘭保家衛(wèi)國的熱情,領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教學重點:

詩歌傳奇美、形象美、語言美的探索。

教學理念:

以講述、品味、朗讀為主的板塊教學模式。

教學步驟:

1、導語引入。

由穆桂英(有男子剛健的巾幗英雄)、西施(集嬌美女兒于一身的美人)形象引入剛柔相濟的女子——木蘭。(板書課題)

2、初讀詩歌,理解大意。

1)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要求讀準字音。

2)點讀注釋,理解詩歌大意。

3、講述傳奇美。

1)默讀課文。用4——8字完成每節(jié)大意:

第一、二節(jié):決定代父從軍;

第三節(jié):;

第四節(jié):十年征戰(zhàn)生活;

第五節(jié):;

第六節(jié):;

第七節(jié):比喻作結,解答奧密。

(第三節(jié):準備出征,奔赴戰(zhàn)場,第五節(jié):還朝辭官,第六節(jié):還鄉(xiāng)團聚)

2)主題探索。

討論:下面對《木蘭詩》主題的概括,你認同嗎?

A贊頌勞動人民出生的婦女英雄;

B反映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C歌頌尚武精神。

3)繁簡處理探索。

討論:作者七節(jié)詩是否平均用筆,哪些詳、哪些略?為什么?

(備忘:反映美好心靈的內容不惜筆墨,殘酷的戰(zhàn)爭一筆帶過)

板書:得當的詳略處理(依據主題需要)

4)講述傳奇故事。要求:①理清文章脈絡②體現主題③詳略得當。

4、品味形象美。

1)根據提綱,找出詩歌原句或用自己的語言品味人物形象。

嬌美女兒勤勞善良

淳厚質樸

熱愛親人

巾幗英雄堅毅勇敢

機敏活潑

報效祖國

2)小結板書:豐富的人物形象。

3)畫木蘭。

分組畫女兒妝、巾幗妝的木蘭。

5、朗讀語言美。

1)品味下面詩句,說出句式特點,從詩中找出類似詩句。

①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復沓句)

②爺娘聞女來,……;阿姊聞妹來,……;小弟聞姊來,……。(排比句)

(備忘:①旦辭爺娘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②東市……,買長鞭。)

2)小結板書:獨特的語言風格(民歌:反復詠嘆、反復鋪陳)

3)朗讀品味。

6、遷移閱讀。

孔雀東南飛(節(jié)選)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四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妒嫉嫌遲。非為織布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守節(jié)情不移()妾不堪驅使()便可白公姥()

2)你認為詩中主人公的性格是怎樣的?

3)按原文回答:

①描寫主人聰明能干的句子是:

②描寫主人自尊的句子是:

板書設計:

木蘭詩

一、傳奇美1、得當的詳略處理

二、形象美2、豐富的人物形象

三、語言美3、獨特的語言風格

木蘭詩課件(篇7)

教學目的: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2.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體會木蘭替父從軍、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誦讀法、討論點撥法、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美國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資將中國的花木蘭搬上了卡通銀幕,轟動了世界,讓全世界人民知道了這個英勇而美麗的奇女子?;咎m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女英雄,可她到底憑借什么魅力,打動了不同種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風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在花木蘭故事的最早來源《木蘭詩》中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

二、簡介“樂府詩”及“樂府”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樂府詩”是繼《詩經》《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赌咎m詩》與《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雙璧”。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作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故事

1.范讀課文(示范朗讀帶),學生在聽中指出應注意的字音。

2.檢查預習效果,給加點的字詞注音。

唧唧( )機杼( )軍帖( )可汗( )鞍韉( )轡頭( )濺濺( )胡騎( )啾啾( )朔氣( )金柝( )十二轉( )百千強( )扶將( )阿姊( )霍霍( )舊時裳( )理云鬢( )

3小組疏通文意,說說情節(jié)要求學生以“木蘭__”句式概括每節(jié)內容,橫線上限填四個字。

(木蘭停機嘆息、替父從軍、奔赴戰(zhàn)場、征戰(zhàn)沙場、辭官還鄉(xiāng)、會見親人、謳歌英雄)

四、細讀課文,感受木蘭形象

1學生四人一組討論:要求以“我從課文_____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句式來表述。

(時間為10分鐘左右),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舉手發(fā)言,明確自己眼中木蘭的形象:

可能的回答有:學生1:我從課文“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讀到木蘭是一個勤勞的人,因為“復”字表明木蘭紡線不是短時間的,而是長年累月都在做!

學生2:我從課文“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薄败姇?,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弊x到木蘭是一個勇敢,堅毅,忠孝兩全的人,因為木蘭的嘆息聲是在為父親擔心,可見木蘭的孝順;“愿為市鞍馬”的一個“愿”字充分表明木蘭是一個勇敢,堅毅,勇于擔當重任,熱愛國家的人!

學生3:我從課文“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讀到木蘭是一個英勇善戰(zhàn)的人,因為戰(zhàn)爭這么激烈,“十年”說明打仗時間很長,又死了很多人,而木蘭還能活著回來,足夠證明她的英勇善戰(zhàn)!還有,我從課文“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讀到木蘭是一個不慕官職厚祿、情系故鄉(xiāng)、眷戀家園、熱愛和平生活的人,因為木蘭立了赫赫戰(zhàn)功,因功受賞,可是她依然作出“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钡臎Q定,在她看來,打仗好像并不是為了建功立業(yè),也不是為了官職厚祿,純粹是為了保衛(wèi)國家,使百姓能過上安定的生活,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學生4:我從課文“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讀到木蘭是一個熱愛生活、善于打扮、美麗可愛的女人,因為喜歡打扮自己是女人的天性,能打扮自己,說明對生活是充滿希望的、熱愛的;這些人也是可愛的、美麗的!

教師在其中要適時做出贊賞性和鼓勵性的評價,如:你分析的非常好!全班為你鼓掌!

教師可板書: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

教師小結: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是既有女兒情懷,更具英雄氣慨的古代杰出巾幗英雄形象,在替父從軍的行為中我們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請學生舉例古今中外的其他巾幗英雄(如穆桂英、梁紅玉、劉胡蘭、秋瑾、鄧穎超、撒切爾夫人)。

五、深讀課文,走進木蘭內心世界:

假如你是木蘭的父母、伙伴、當朝天子和《木蘭詩》的讀者,說出此時你最想說的話,在隨筆本上寫200字的片段作文。

五、拓展延伸:

木蘭是一位“奇女子”。她替父從軍是一種孝,保家衛(wèi)國是一種忠。那么我們現在作為中學生在現實和平的生活中,又應該怎么樣來孝順父母,報效祖國呢?請你談談自己的想法。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品味凝練語言2、完成課后習題二3、200字的片段作文“木蘭,我想對你說”寫在隨筆本上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習題見《課時檢測》和《完全解讀》)

1)寫木蘭深明大義,代父從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寫木蘭出征前緊張周密準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寫戰(zhàn)爭激烈緊張的句子是:________4)詩中描寫邊塞戰(zhàn)地夜景的兩句是:_________

5)突出木蘭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6)贊頌木蘭謹慎、聰明、勇敢、能力不遜男子的議論句是:_______

木蘭詩課件(篇8)

北方民歌和六朝樂府民歌一樣體制大都短小,但這首《木蘭詩》卻是長篇敘事詩。在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它有著重要的地位。詩歌描述了女英雄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刻畫了木蘭這一巾幗英雄的生動形象和高貴品質。全詩風格明朗生動,質樸剛健,堪稱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木蘭詩》采用的是順敘手法。作品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出征前。第二部分是從軍生活。第三部分是立功歸來。作者在這三個部分中沒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詳有略,重點在第一和第三部分。

詩一開始即寫木蘭在織布,但“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就使讀者產生了疑問,不知木蘭為何嘆息?!皢柵嗡?,問女何所憶?”作者自己發(fā)問,然后答曰“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詩既是用順敘手法,開始的幾句該是交代木蘭從軍的原因,但作者卻沒有平鋪直敘,而是以木蘭沒有心思織布起頭顯示出她內心的不平靜。接下來本該說明為什么內心不平靜,但作者不立刻寫出,而是用了兩個意思相同的問句,隨后又是兩個意思相同的答句,可還是沒有從正面解答問題。但這四句并非多余,除了具有民歌的風味外,這四句詩對后面說出的原因起到了突出強調的作用。這樣一問一答,作者才折入正題,“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避娞钦鞅奈臅珊故俏鞅钡貐^(qū)民族對君主的稱呼,十二卷言卷數之多,“卷卷有爺名”顯屬夸張。至此讀者才明白,木蘭沒有心思織布是因為可汗大征兵,木蘭的父親也在被征之列。父親顯然年老無法應征,但“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這就不能不使木蘭犯愁了。詩一開始就把木蘭放在這樣一個矛盾面前來表現。面對困難,木蘭打算怎么辦呢?“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蹦咎m到底是個不平凡的女子,她下了決心要替父從軍。

這一段寫木蘭從軍的原因,沒有平鋪直敘地述說,而是從木蘭的心理活動入手寫,在敘事的同時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畫,使讀者看到了一個敢于挑重擔、富有責任感的果斷勇敢的婦女形象。

接下來寫木蘭準備出征,用了四個重復的句式,內容無非是買戰(zhàn)馬及乘馬用具。駿馬、鞍韉(馬鞍下的墊子)、轡頭(駕馭馬的嚼子、籠頭、韁繩)和長鞭要分別從東市、西市、南市、北市幾個地方買齊,看似不合情理,但卻渲染了戰(zhàn)爭氣氛和離家出征前準備工作的緊張,同時這四句詩和上面“問女何所思”以下四句一樣正是民歌的特點。正如明代謝榛所說:“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經意者。其古樸自然,繁而不亂,若一言了問答,一市買鞍馬,則簡而無味,殆非樂府家數?!?/p>

詩歌第二部分寫木蘭踏上了征途?!暗┺o爺娘去”以下八句是寫木蘭離別了父母奔赴戰(zhàn)場。這里用了重復句式,將木蘭從軍的征途分作兩段來寫,句式雖同,但其中地名卻在變換,顯出戰(zhàn)事緊迫、木蘭馬不停蹄地趕去參戰(zhàn)。但作者并沒有忘記他所著力刻畫的英雄人物是個女扮男裝、初次遠離父母的女子,“不聞爺娘喚女聲”正符合木蘭當時的處境和她的身份。明代譚元春評論這句說:“尤妙在語帶香奩,無男子征戍氣?!薄盁o男子征戍氣”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木蘭的形象更鮮明,更富有個性。木蘭能毅然替父從軍,去經受嚴酷戰(zhàn)爭的考驗,說明她不同于一般的女子,但她畢竟還是個女子,對家鄉(xiāng)、對父母畢竟是有依戀之情的。這樣突出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沒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從軍舉動更富有傳奇性,更引人入勝。

隨后寫木蘭在軍中的征戰(zhàn)生活,但這部分內容寫得極概括,從南征北戰(zhàn)一直到立功歸來,僅用了“關山度若飛”以下六句,可謂簡而又簡。這里“戎機”指戰(zhàn)爭,“朔氣”是北方的寒氣,“金柝”是軍中用來做飯和打更的銅器。這幾句詩句用律工整。因此后人常常據此懷疑此詩是唐人所作,也有的研究者推測此詩可能在流傳過程中經過唐人的加工修改。但這些說法并無足夠的證據。南北朝時期有不少作品在體制聲律方面已接近唐人的近體詩,當時有些詩已經有了很嚴整的律句??梢娺@首詩中出現幾句聲調諧和、對偶工致的律句并不能證明它們出自唐人之手。陳胤倩就說:“‘朔氣傳金柝’數語固類唐人,然齊梁人每為唐語,惟唐人必不能為漢魏語。以此知其真古詞也?!?/p>

這一段寫木蘭的從軍作戰(zhàn)生活,本來是可以有許多東西寫的,但作者寥寥數語就將這段經歷概括了出來,可見作者的興趣不在于表現戰(zhàn)爭,而在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一戲劇性事件上。

第三部分是寫木蘭立功歸來后的情景。作者又用了不小的篇幅來竭力鋪寫。先寫木蘭立功回來后見天子,天子坐在廳堂上接見了她。策勛是記功勞,轉是勛位的等級,十二轉也是說多,并非實指。這里的十二轉和唐代官制的一致也是偶然巧合。并不能證明此詩出于唐人之手或經過唐人修改?!鞍偾姟奔窗偾в杏?,是形容賞賜得多??墒悄咎m并不在乎官位和賞賜,她只是想盡快回到故鄉(xiāng)和親人團聚。明駝指能行千里的駱駝。木蘭不要做官,不要巨額賞賜,只要借一匹能行千里的駱駝趕回家去,可見其歸心似箭,同時也顯示了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愛功名富貴的優(yōu)良品德。

經過長期艱苦的戰(zhàn)爭,木蘭終于回到了故鄉(xiāng)。詩歌細致刻畫了木蘭全家聞訊后的喜悅。這里依舊用了重復排比的句式,不厭其詳地寫了爺娘、阿姊和小弟的舉動,這種重復排比的句式烘托了歡快喜慶的氣氛。隨后寫了木蘭到家后的舉動,同樣也是不厭其詳地描寫具體的細節(jié),開東閣門,坐西閣床,充分表現出回家之后的喜悅心情,換裝、打扮后恢復了女子的本來面目,然后出門看伙伴,伙伴大吃一驚,“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一情節(jié)頗富喜劇意味。用伙伴的吃驚反襯出木蘭的無比自豪與得意,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也就在充滿喜劇色彩的高潮中結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猶未盡,結尾又寫了四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奇特,作為全詩的結尾,顯得別具一格,豪邁有力,語氣中充滿了對木蘭這位女英雄的贊美和歌頌。謝榛說:“此結最著題,又出奇語,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諸公補之,未必能道此?!贝_實如此。

此詩藝術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有這么幾個方面,首先是敘述情節(jié)詳略得當,如寫軍中的征戰(zhàn)生活就很簡括,而寫出征前及立功歸來則很繁復。這是由作者寫這首詩的用意所決定的。作者感興趣的只是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一罕見的事情本身。第一部分寫她的焦灼不安與思慮無非是為了說明她是個女子,因為男子出征理所當然,不足為怪,女子出征則不同尋常了。第二部分提到“不聞爺娘喚女聲”也同樣是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第三部分寫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種種舉動,更是強調了她是個女子。整首詩的詳略安排都是圍繞這一用意的。其次是作者重視人物性格的刻畫,并善于在矛盾的產生與解決過程中表現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第三是全詩用了不少重復排比的句式,既渲染了氣氛,強調了所敘述的情節(jié),又使語言流暢富有韻味,體現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最后是全詩的風格明朗剛健,質樸生動,正如明人胡應麟所說:“此歌中,古質有逼漢魏處?!?/p>

總之,《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對后人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木蘭詩課件(篇9)

學習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完整地復述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

2、能有節(jié)奏地誦讀和背誦課文,體會詩歌語言的形象和優(yōu)美。

3、繼續(xù)學習和積累文言詞語。并認識對偶和互文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文,賞析人物形象。

2、對偶和互文的知識以及一些生僻字的認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布置預習:圍繞課后思考與練習,反復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試串譯課文,解決生字詞。

2預習課后練習二,與同學們交際。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課文,串譯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試背誦課文。

課文導入:(2分鐘)

在歷史上,有許多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英雄,她們橫刀躍馬,慷慨赴難,像穆桂英,梁紅玉,她們是女中豪杰,而花木蘭更是她們的楷模。今節(jié)課就讓我們穿透歷史的煙云,一睹這位金戈鐵馬的女英雄吧!

文本疏通,整體解析。

1檢查預習情況,解決不懂的生字詞。(5分鐘)

2朗讀課文,(要求:朗讀時注意有節(jié)奏,聲音響亮。

A:指名讀,B:集體讀。(8分鐘)

3、課文串譯。(12分鐘)

4再讀課文,思考:(8分鐘)

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結合插圖,說說全詩可分幾部分,按什么順序來寫?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7分鐘)

6、教師小結:略。(2分鐘)

三:布置作業(yè)。(1分鐘)

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分析木蘭這一人物形象,繼續(xù)學習積累文言詞語,并認識對偶和互文這兩種修辭手法

引入新課。(5分鐘)

背誦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法,尤其對文言和詩歌,背誦更是不二法門。上節(jié)課的背誦《木蘭詩》的作業(yè)完成得怎么樣呢?我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齊背……

問題探究,品讀賞析。(33分鐘)

1、文章開頭從木蘭的停機嘆息寫起,寫出了什么,表現了木蘭的什么性格。(6分鐘)

(小組討論,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第3節(jié)寫了“東……西……南……北……”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什么?(3分鐘)

3、第3節(jié)寫“旦辭……暮宿……不聞……但聞……”

“旦辭……暮宿……不聞……但聞……”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什么?(5分鐘)

(認識對偶,反復詠嘆的修辭手法。)

4、作者如何寫出木蘭十年的征戰(zhàn)生活,運用什么的修辭手法?(5分鐘)

(認識互文的修辭職手法)

5、試列舉課文還有哪些修辭手法。(5分鐘)

6、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7分鐘)

7、分析木蘭的人物形象。(小組討論)(3分鐘)

課堂小結:(5分鐘)

《木蘭詩》這首敘事詩通過種種藝術手法造了木蘭這個人物形象,木蘭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

布置作業(yè):

(2分鐘)

完成課后練習二、三。

木蘭詩課件(篇10)

教學目標

1、掌握詞語讀音。

唧唧機杼軍帖可汗鞍韉轡頭濺濺燕山胡騎啾啾戎機朔氣金柝策勛阿姊紅妝霍霍帖花黃著鬢

2、誦讀課文,抓住故事情節(jié),品味富有情味的詩歌語言,體會木蘭形象及其意義。

3、發(fā)揮聯想和想象能力,在品讀過程中,通過再創(chuàng)造來使木蘭的形象更加豐滿。

4、體會木蘭形象的特點,更加熱愛我國古代文化,繼承中華民族無私質樸、英勇無畏的傳統(tǒng)。

教學重點

1、把握情節(jié),品讀木蘭形象的魅力。

2、多方面理解民歌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木蘭形象的把握。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美國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資將中國的花木蘭搬上了卡通銀幕,轟動了世界,讓全世界人民知道了這個英勇而美麗的奇女子。花木蘭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女英雄,可她到底憑借什么魅力,打動了不同種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風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在花木蘭故事的最早來源《木蘭詩》中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

學生交流預習內容,關于作品出處、北朝民歌知識、《木蘭詩》產生的時代背景等。

1、《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它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

2、一般認為《木蘭詩》產生于北朝北魏統(tǒng)治期間(386~557)。當時北魏曾與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戰(zhàn),詩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交戰(zhàn)地點。

3、北魏是鮮卑族人建立的政權,鮮卑族當時已經逐步漢化,所以詩中將皇帝既稱“天子”,又稱“可汗”。

4、北魏末期時分裂為東魏、西魏,西魏實行“府兵制”,應征從軍的人須自備鞍馬、弓箭等物品,因此詩中有“東市買駿馬”等。

二、誦讀課文

采取散讀、指名分節(jié)讀等方式,進行字詞正音、語句質疑等。

三、概括情節(jié)

這是一首極富傳奇色彩的敘事詩,它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請你圍繞故事,說說從中讀出了怎樣的情節(jié),并加以精練地概括。

(第1~3自然段)代父從軍,踏上征途

(第4自然段)十年征戰(zhàn)

(第5、6自然段)凱旋而歸

(第7自然段)附文贊頌

四、朗讀、品味語言的情味

1、朗讀第一部分。

(1)先設想這個五口之家在征兵令下達后的困難處境。抓住“嘆息”“無所思”“無所憶”體會木蘭的神情、心理的變化,與家人關切的神態(tài)動作,展示她與親人的密切關系。

(2)木蘭置辦戰(zhàn)具后奔赴戰(zhàn)場一節(jié),要設想青年人紛紛置辦戰(zhàn)具的熱烈圖景和北方廣闊原野的畫面,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頭腦里出現木蘭策馬飛奔的英雄形象,體會木蘭的形象特點。

(3)“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這兩個詩句,一面是親情,一面是戰(zhàn)情;一面是思家之情,一面是衛(wèi)國之情。木蘭毅然服從了后者,勇敢地奔赴前方。爺娘喚女的親切、關懷、熟悉的聲音與黃河水聲、胡騎鳴叫聲的陌生、凄厲、可怕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反映了木蘭復雜、矛盾的心情?!包S河流水鳴濺濺”寫自然環(huán)境的嚴酷,“燕山胡騎鳴啾啾”寫戰(zhàn)爭環(huán)境的嚴峻。

2、朗讀第二部分。

體會寫十年戰(zhàn)斗生活,為什么只寫戰(zhàn)場夜景而不寫木蘭作戰(zhàn)中的表現?通過兩處側面描寫,可以看出,無論是最高統(tǒng)治者還是普通戰(zhàn)士,都把木蘭視為出類拔萃的戰(zhàn)斗英雄。木蘭的英雄形象就變得更加鮮明了。

3、朗讀第三部分。

(1)面對“可汗”之問,木蘭答語樸實無華、自然平易,再現女英雄的本色——她只是代父為國效力,毫不居功自傲。

(2)家人親切歡迎,木蘭恢復女兒妝。要設想出家人迎接的具體圖景:理紅妝、殺豬宰羊,當在“出郭”之前;出郭相迎的豈止爺娘?姊、弟、鄉(xiāng)鄰必當一同前往。還要設想木蘭家中居室的分布狀況。

(3)木蘭一到家,就是一副天真的女兒情態(tài),表現木蘭對故居的親切感和對女兒妝的喜愛。

4、朗讀第四部分。

表達出歌者對木蘭的崇敬感情。

五、分析木蘭形象

1、想象木蘭形象前后的變化。

(1)參軍前的木蘭:是一個勤勞勇敢的少女,平日除織布以外,也練習騎馬射箭,“褰裳逐馬如卷蓬”;她關心國家大事,體恤父母的艱難;她代父從軍,是經過反復深思的。

(2)參軍后的木蘭:木蘭穿上戎裝,橫刀躍馬,英姿颯爽,與男兒無異。在行軍途中,她走馬如飛,夜晚宿營,她既思親又渴望參加戰(zhàn)斗,心潮澎湃如黃河流水。在戰(zhàn)場上,她左右馳突,劍動而敵奔。在朝廷的慶功會上,她顏色平易,毫無居功之心,深得天子喜愛,她只向天子陳述自己唯一的愿望:要回到父母身邊。

(3)到家以后的木蘭:她生活在一個充滿親情的家庭里,她換上了女兒裝,依舊是父母膝下活潑可愛的女兒。

2、說說詩歌塑造這個形象的意義。

(結合思考與討論一)歷來對這個人物有不同評論,有人認為木蘭代表了一種精神力量,她的行動打破了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的舊觀念;也有人認為木蘭是一位抗御外侮的女英雄;還有人認為木蘭是一位具有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忠孝兩全的女子。

六、體會民歌語言的特點

說說本詩與以前讀過的文人詩歌相比,語言上有什么特點。討論明確。

語言上體現了民歌樸素無華、節(jié)奏鮮明、句式自由、手法多樣等特點。

全詩用口語寫成,生活氣息極濃,如“唧唧”“濺濺”“啾啾”“霍霍”這些擬聲詞的運用;“十二”“百千”這些夸張的數字;“阿爺”“阿姊”“可汗”這些新詞,都是俗文學的特色,不事雕刻而自然流暢。開頭四句自問自答的詩句也是民歌常用的手法。為了渲染歡快熱鬧的氣氛,運用了鋪敘、排比、對偶、反復等手法詳寫場面,將故事推向高潮,增強感染力。

七、寫作練習

將木蘭回家部分改寫成記敘文,采用電影語言形式,盡量展現情景。

木蘭詩課件(篇11)

教學目的

1、了解詩歌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學習《木蘭詩》詳略得當的寫法。

3、領會故事情節(jié)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表現方法。

4、體會民歌剛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

教學過程

一、 導言:同學們都知道“巾幗不讓須眉”這句古語吧,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有這么一位好女子,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立下赫赫戰(zhàn)功。她的事跡被老百姓編成民歌廣為傳唱。她的名字叫花木蘭?,F在我們就從這首流傳于世的北朝民歌《木蘭詩》中,來感受一下“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吧!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代北朝民歌《木蘭詩》。(板書課題)

1.題解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qian)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樂府詩集》所載“梁鼓角橫吹曲”為主。這是當時北方民族一種在馬上演奏的軍樂,因為樂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橫吹曲”?!赌咎m詩》則是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

2.背景介紹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當在西魏。那時正是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戰(zhàn)爭是北朝社會一個最突出的現象,整個北朝的歷史幾乎與戰(zhàn)爭相終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國”的130多年中,戰(zhàn)爭尤為頻繁。五六世紀間,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與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區(qū)進行過長期的戰(zhàn)爭。這與詩里所寫的木蘭出征路線正相吻合。這可能就是《木蘭詩》的歷史背影。

二、指導自讀

1.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詞,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借助課文注釋給加粗字注音并辨析其中某些字形。

2.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借助課文注釋,口頭試譯全詩,熟悉故事情節(jié)。教師行間巡視,指教。

三、研讀課文

1.提問:這首詩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歸納:詩中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2.提問:全詩在進行結構剪裁和人物描寫上始終緊扣住哪一特點? 提示:“木蘭是女郎”。

3.提問:《木蘭詩》按什么順序安排故事情節(jié)的?全詩可分為幾大部分?各寫出什么內容? 歸納;以故事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局的時間為序; 詩的正文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l~3段),敘述木蘭的身分,交代從軍的緣由,以及寫木蘭出征前的準備工作和征途上的見聞、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寫木蘭萬里長征、十年轉戰(zhàn)凱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寫木蘭歸來見天子,功成不受賞,請求還故鄉(xiāng),以及爺娘姊弟迎接木蘭、木蘭和親人團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為喻,贊美木蘭。

四、分析課文:指定學生朗讀第一部分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第一段:(1)詩篇怎樣寫出故事的開始?這樣寫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詩篇由“唧唧復唧唧”引出“木蘭當戶絹”,表明了木蘭織布姑娘的身份?!安宦剻C杼聲,惟聞女嘆息”,這組對偶句表現出木蘭停機不織,只是連聲嘆息,自然地引出母親的發(fā)問,木蘭的回答(母問女答),富有生活實感,寫出了故事的開始。

(2)木蘭的答話表明了什么情況?表現了她的什么特點?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軍帖”的夜傳,“十二卷”的夸張,表明了軍情緊急,顯示出戰(zhàn)爭氣氛?!鞍敓o大兒,木蘭無長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銳的矛盾,表明了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表明緣由)?!霸笧槭邪榜R,從此替爺征’:,表現出木蘭基于家庭情況,經過??棁@息的考慮,毅然決定代父從軍(毅然代父從軍)。

第二段:這一部分先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路,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連赴東西南北四市,匆忙購置戰(zhàn)馬鞍具的情景,表現了木蘭準備出征的急切心情(排比鋪陳匆忙購置急切準備出征)。

第三段:這一部分還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旦辭黃河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間構成對偶并運用了間隔反復修辭方法?!暗┺o黃河去,暮至黑山頭”和“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這兩組對偶句之間,間隔反復,層嬗遞進(反復),表現出木蘭出征的路線,征程的遙遠,行軍的神速,點明了宿營的荒涼地點;“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和“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之間,間隔反復,緊相呼應,在荒涼夜間環(huán)境烘托中(烘托),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xiāng),思念親人,離鄉(xiāng)愈遠,思親愈切的心情(思親情切);從而細膩地透露出木蘭少女思親的情懷,活生生地刻畫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寫出木蘭奔馳遙遠征途的豪邁氣概(奔馳遙遠征途)。

第四段:(三)指定學生朗讀第二部分后,引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1)這一部分前兩句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是對上段描寫的奔馳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馳抵戰(zhàn)場,引到描寫戰(zhàn)場上的生活和戰(zhàn)斗,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兩句詩,夸張地表現出木蘭身跨飛馳戰(zhàn)馬,萬里奔赴戰(zhàn)場,穿過關隘、飛越層巒的矯健雄姿(夸張)。

(2)后四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兩句對偶(對偶):凜冽的北風傳送著打更的聲音,將士們在軍中宿營;寒冷的月光照射著明晃晃的鎧甲,哨兵們在深夜值勤;在艱苦環(huán)境的烘托中(烘托),表現出木蘭在戰(zhàn)場上的艱苦生活。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兩句對偶,又是互文,互相滲透(互滲):將士們出征十年,經歷過上百次激烈戰(zhàn)斗,有的戰(zhàn)死沙場,有的凱旋歸來;表明了木蘭身經長期激戰(zhàn),英勇善戰(zhàn),凱旋歸來(長期激戰(zhàn)凱旋)。

第五段(四)指定學生朗讀第三部分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1)這一部分運用什么修辭方法描寫木蘭朝見天子的情景?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夸張,對偶,互相補充,表明天子為木蘭記多次功、賞賜甚豐,并且還“問所欲”,意將封任高官;這就有力地襯托了“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夸張襯托),表現出木蘭功成身退、眷戀家鄉(xiāng)耕織生活、不慕榮華富貴的純真性格、高貴品質(功成身退不慕榮華富貴)。

(2)這一部分運用什么修辭方法描寫木蘭回到家園的情景?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一家親人因木蘭歸來而各自產生的符合年齡、身份、性別特征的行動,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親切意味。表現出木蘭勝利歸來給全家親人帶來了一片歡樂(排比鋪陳親歡)。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一連串富有年輕女性特征的換裝梳妝動作,表現出木蘭久征勝利歸來,恢復女妝,欣喜興奮的感情。

“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表現出伙伴看到“木蘭是女郎”時的驚詫和贊嘆(伴驚),襯托了木蘭在長期從軍當中的謹慎和機警。木蘭從軍的故事也就在喜劇高潮中結束(喜劇高潮結束)。

第六段(五)指定學生朗讀第四部分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這一部分是吟唱詩歌的人在詩篇故事結束以后的吟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體現了什么樣的感情?

這一部分以雙兔為喻,很有風趣;“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蘭說話的意味,體現了對木蘭十分親切和非常喜愛的感情(雙兔為喻風趣親切),贊美了木蘭在從軍十二年中未被發(fā)現是女郎的謹慎和機警(贊美謹慎機警)。

五、分析木蘭的形象意義。

全詩敘述了木蘭女扮男妝、代父從軍、還朝辭賞、回到故鄉(xiāng)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北方人民矯健尚武的精神,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純樸、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不慕名利的優(yōu)秀品質。

木蘭,相傳姓花,花木蘭已成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的形象。她是一個勤奮織布的普通姑娘,但當戰(zhàn)爭到來的時候,竟自勇敢地承擔起一般婦女所不能承擔的代父從軍的任務。從這一壯舉中,可以看出木蘭深明大義,既體貼父母的困難,又考慮到國家的需要。買了“駿馬”“長鞭”,經歷黃河黑山,北到燕山朔野,萬里長征,十年轉戰(zhàn)。凱旋歸來后,木蘭不但不貪功圖賞,而且鄙棄功名利祿,這種氣概是何等的磊落軒昂。在爹娘姊弟的熱烈歡迎的歡愉氣氛中,她“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理云鬢”“帖花黃”,一旦恢復女兒裝時,同行的伙伴才驚訝的認出這個十年征戰(zhàn),功勛卓著的“壯士”,竟是一個“女郎”。這個喜劇性撲朔迷離的傳奇故事,無不烘托出純樸、天真、活潑、機智的女子形象來。這個美的化身,也正是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巾幗英雄。木蘭形象: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懷)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六、1.提問:這首詩在敘事上的詳略得當體現在哪些地方?

歸納:詳寫第2、第3、第4、第6段,即對木蘭的從軍緣由、戀別、辭官和還家都寫得比較詳細。這是因為作者緊扣住“木蘭是女郎”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征去精心剪裁安排詳略的。凡有助于突出這一特征,更好的表現主題的,則鋪寫不厭其煩,反之則惜墨如金。如對歷時十年的戰(zhàn)斗生涯(第4段),僅有“萬里赴戎機”以下六句,還有出征前的準備(第3段開頭四句)也寫得比較簡略,詳略搭配得當,正是為塑造木蘭這一巾幗英雄形象服務的,為全詩主題服務的,也是這首詩在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2.提問:什么叫對偶的修辭方法?什么叫排比的修辭方法?(要求學生看課文后練習三、四,從課文中找出原句并用浪線畫出來,閱讀體會它的好處。)

歸納:把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兩個短語、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稱的排列在一起,表達相似、相反或相關的意思,這種修辭方法叫對偶。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排比,由幾個(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短語、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來組成。無論敘事、議論、抒情,都可以用這種修辭方法來加強語勢,或表示逐層深入。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p>

3.學生齊讀畫出來的對偶句、排比句,體會它的表達效果。

七、布置作業(yè)

故事情節(jié):

一代父從軍、踏上征途。(詳寫)

二奔赴前線,十年征戰(zhàn)。(略寫)

三還朝辭官,家人團聚。(詳寫)

四吟唱比喻,贊美木蘭(略寫)

木蘭形象: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懷)(詳寫)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略寫)

化學式課件精選


今天幼兒教師教育網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針對“化學式課件”的分析文章。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就需要老師用心去設計好教案課件了。教案是高質量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將此頁加入收藏夾以方便以后查看!

化學式課件(篇1)

化學變化的初步概念。

能力目標:能夠區(qū)分哪些屬于物理變化,哪些屬于化學變化;哪些屬于物理性質,哪些屬于化學性質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注意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們受到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新課導入:緒言課的幾個實驗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后有許多同學提問:為什么白紙噴“水”會變紅,再噴“水”紅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許多現象: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鋼鐵制品會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這又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變化。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2、實驗過程中,發(fā)光、放熱、生成氣體、沉淀等現象;

3、實驗后,物質的物質的色、態(tài)、味等;

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填表:

實驗序號變化前的物質變化時的現象變化后的物質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

【討論、歸納】1-1、1-2中水和膽礬發(fā)生了狀態(tài)和形態(tài)的變化,但無新物質生成,1-3、1-4中有顏色的變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氣體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質。

1、定義: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變化是生成了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顏色改變、的放出氣體的、生成沉淀、吸熱和放熱、發(fā)光等。

化學式課件(篇2)

泥水式盾構排土量控制要點有哪些?

泥水式盾構排土量控制方法分為容積控制與干砂量(干土量)控制兩種,

容積控制方法如下,檢測單位掘進循環(huán)送泥流量Q1與排泥流量Q2,按下式計算排土體積Q3:

式中??Q3——排土體積(m3);

Q2——排泥流量(m3);

Q1——送泥流量(m3)。

對比Q3與Q,當Q>Q3時,一般表示泥漿流失(泥漿或泥漿中的水滲入土體);Q<Q3時,一般表示涌水(由于泥水壓低,地下水流入)。正常掘進時,泥漿流失現象居多。

干砂量表征土體或泥漿中土顆粒的體積,開挖土干砂量V按下式計算:

式中??V——開挖土干砂量(m3);

Q——開挖土計算體積(m3);

Gs——土顆粒比重;

ω——土體的含水量(%),

干砂量控制方法是,檢測單位掘進循環(huán)送泥干砂量V1與排泥干砂量V2,按下式計算排土干砂量V3:

V3=V2–V1=【(G2?-1)?Q2?-?(G1?-1)?Q1]/(G1?-1)

式中??V3——排土干砂量(m3);

V2——排泥干砂量(m3);

V2——送泥干砂量(m3);

G2——排泥相對密度;

G1——送泥相對密度。

對比V3與V,當V>V3時,一般表示泥漿流失;V<V3時,一般表示超挖。

化學式課件(篇3)

一、 指導思想:

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授課以基礎知識為主,不增加難度,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上多少是多少,不搶進度,盡可能挖掘他們的潛力,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有事可做,體現他們的成就感,在他們畢業(yè)時,不要對本學科帶有任何遺憾。

二、 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化學式與化合價這個課題按正規(guī)課時分為二個課時,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我把這個課題分為四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講述了化學式的概念、化學式所表達的含義。第二課時主要介紹化合價,記化合價。第三個課時就是我今天講的三個內容1、根據化合價求化學式的步驟,這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通過推求五氧化二磷的化學式為例來講述推求的步驟和方法。2、是討論部分:根據化學式求出某元素的化合價。就是已知化合物中一種元素的化合價以推求另一種元素的化合價,書上沒正面介紹,主要是通過課堂討論、自學來解決。3、化學式的讀法這部分內容屬于規(guī)則性質,無多少道理好講,但要求記住和應用。第四課時就下一節(jié)課要講相對分子質量的涵義、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和組成物質各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等內容,書本上對這些內容要求不高,故在下一課教學中不準備任意擴大與加深。

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用化學式表示物質的組成,并能利用化合價推出化學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交流,活動探究,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背誦化合價口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四、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都在于:如何應用化學價來求化學式,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撐握這部分知識,首先按課本上講解了求化學式的五步驟,然后馬上進行反饋,最后又介紹了一種方法,十字交叉法,使學生更好、更快寫出化學式來。

五、 教學程序及設想

復習部分

首先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猜迷語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此來溫故舊知識,

其次是通過默寫元素符號、化合價為本課講述的內容作準備新課部分

新課部分

1、應用化學價來求化學式:要是由老師講解,學生領悟方法,并通過反饋得以落實

2、討論部分和化學式的讀法:主要由學生完成,以此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楊互幫互助的精神。

化學式課件(篇4)

教學目標: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3、了解化合價的一般規(guī)律及化合價規(guī)則。

德育滲透點: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按規(guī)律辦事的世界觀教育。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1、什么是元素符號?

2、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哪幾種?

3、什么叫單質?什么叫化合物?

三、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在化學上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元素,那么由元素組成的單質和化合物怎樣表示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單質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化學式(板書課題)。

下列物質中哪些是單質?哪些是化合物?并將其化學符號寫在相應橫線上。

(1) 銅 (2)硫 (3)二氧化碳 (4)氧氣 (5)水 (6)氯化氫 (7)氦氣

(1)物質的名稱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2)表示這些物質的化學符號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3、請以水的化學符號—H2O為例說明這種符號是通過什么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的?

(1)元素符號。

4、通過以上的分析,你能總結出什么是化學式嗎?

過渡:1、我們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你能以Cu以為例說出元素符號表示哪些意義嗎?

2、現在,我們學習了化學式;那么化學式能表示哪些意義呢?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它表示什么物質) 我來告訴同學們,H2O2——表示雙氧水這種物質(化學式表示的第一個意義——(1)表示一種物質)。

2、“H2O2 ”這個化學式還能表示出什么意義呢?

(2)物質的組成元素——H2O2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3)物質組成元素的原子個數比——H2O2表示這種物質中氫、氧兩種元素原子個數比是1:1。

3、思考:NaCl是由什么微粒構成的?這個化學式表示哪些意義呢?

說明:由離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化學式不再表示物質組成元素的原子個數比,而是離子個數比。

4、思考:H2O是由什么微粒構成的?H2O除了能表示出上述3個意義外,還能表示哪些意義呢?

說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又叫分子式。H2O除上述3個意義外,還能表示 物質的1個分子——一個水分子。

一個分子的構成情況——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5、討論:2H與2H2中數字2的含義,2H2這一化學符號表示什么意義呢?

6、多媒體展示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1、多媒體展示思考1中物質分類表,請同學們指出上述化合物分別由哪幾種元素組成?其原子個數比分別是多少?

討論:這些元素在組成這些化合物時其原子個數比是固定不變的嗎?

說明:研究表明,這些元素在組成這些化合物時其原子個數比是固定不變的。這是元素在相互化合時表現出來的'一種性質。鑒于此,作了一個規(guī)定H(+1)、O(-2)、Cl(-1)、N(-3)這些數值叫化合價。

2、說明:化合價用帶有“+、-”號的數字來表示,標注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蟽r只有在元素相互化合時才表現出來,它是元素的性質之一。

3、問題探索:化合價的表示方法與離子符號的表示方法有什么區(qū)別?

(1)標注位置 (2)“+、-”號的順序 (3)數字為1時是否省略

4、多媒體展示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請同學們閱讀此表,觀察一下化合價有何特點。

化合價的一般規(guī)律:

(1)元素的化合價有正價和負價之分,金屬元素通常只有正價;而非金屬元素一般既有正價又有負價。

(2)許多元素有變價。

5、同學怎樣來記憶化合價呢?我給同學們編了一個口訣。

請同學們一起閱讀一遍。

6、活動與探究:

請同學們計算思考1中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你從中能得出什么結論?

說明:化合價只有在兩種不同的元素相互化合時才表現出來,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D、在氫氣和氯化氫中氫元素的化合價均為+1價。

思考:同一化合物中同一元素一定顯示同一化合價嗎?

3、化合價規(guī)則 (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2)在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

化學式課件(篇5)

一、說教材:

化學式與化合價是第四單元課題四的有關內容,本課題包括化學式、化合價和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三部分內容,他們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因此是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較好的掌握它們,對于今后的化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教材首先講述了化學式的概念,指出了由于純凈物有固定的組成,因此每種物質只有一個化學式,同時還指出物質的組成是通過實驗測得的,所以化學式的書寫必須依據實驗的結果,但是化學式的書寫,主要是通過化合價來推求。

從教材方面看,化合價內容比較抽象、難懂;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只知道了書寫化學式的一般規(guī)則,還不會確定元素的原子個數比,而且還沒有核外電子排布和最外層電子得失的知識基礎。因此對九年級學生說,學習這樣一個抽象概念并掌握其應用,是有一定難度的。

(1)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背景

化合價是初中化學課程中要求達到了解水平的基礎知識。在此以前涉及到的有化學式,物質結構的初步知識。另外學生掌握本節(jié)知識將對以后的學習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酸、堿、鹽的學習。也就是說,本節(jié)課是初中化學知識鏈中的重要一環(huán),它貫穿著化學學習的始終。

(2)展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在《化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要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科學素養(yǎng)放在首要位置,要從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去制定教學目標,據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①、用原子結構的初步知識,使學生認識元素的化合價是元素的一種性質。原子結構決定了元素的化合價;識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②、培養(yǎng)學生對化合價在理解基礎上進行記憶的能力

③、使學生懂得只有確實存在的物質,才能寫出它的化學式。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的教育。

(3)本節(jié)課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及解決方法

教學重點:通過對《化合價》第一課時的學習,不但要讓學生真正領會化合價的實質,而且要讓學生通過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在后續(xù)課中應用常見元素及原子團的化合價及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快速而準確的書寫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據此,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記憶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教學難點: “化合價”概念的建立和定義都抽象難懂,因此,我把它確定為本節(jié)的難點。

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動畫,模擬微觀變化,幫助學生形成化合價的概念和理解化合價的實質。這樣,不但能順利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也促進了學生微觀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二、學生情況分析:

對已進入九年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課堂上他們厭倦教師的單獨說教灌輸,希望教師創(chuàng)設便于他們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給他們發(fā)表自己見解和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希望教師滿足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愿望,讓他們自己進行自主學習活動,讓他們獲得施展自己創(chuàng)造性才能的機會。所以本節(jié)課我設置了許多活動,比如,、、、等,特別是在課的最后我還設置了記憶化合價的過關游戲,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在整節(jié)課的學習中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中,而且能讓學生在探索中學會學習。

三、說教法:

一位教育家曾這樣說過:“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它們,獨立地去掌握它們。一個好的老師是教人發(fā)現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币罁@些新的教育理念我認真分析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情況后,本著體現新的教育方向和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目標的原則,我對本課教學的采取了如下方法:

模擬微觀變化,優(yōu)化概念的形成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歸納化合價規(guī)律

利用集體的智慧,尋求適合學生自己的`記憶方法

四、說學法:

依據本課教學方法和本節(jié)課概念性強的事實,并在認真分析我班學生接受情況后,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中要注重指導學生實施“六字方針”---聽、思、說、議、記、闖:

聽――聽得明白、思――敢思會思、說――表達完整、

議――學會交流、記――巧妙記憶、闖――勇于闖關

通過這節(jié)課,不但能讓學生學會知識,而且能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

五、說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六、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學生情況的分析,我確定通過以下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 一)依舊帶新,引入概念

“化合價”概念的建立和定義都抽象難懂,是本節(jié)的難點。由于初中同學的知識和思維水平的限制,我在教學中先通過復習回憶學過的大量的化學式,使學生意識到不同元素形成化合物時,他們之間的原子個數比可能是不同的,但不是任意的。我是這樣引入新課的:至今,我們已學過許多物質的化學式,其中有單質,也有化合物,當然化合物的種類要比單質多得多。本節(jié)課我們把這些化合物的化學式放在一起,作些比較,看看還能從中總結出點什么,從而學一些新的知識,好不好?

全班自然分為三個組,限時一分鐘寫出盡量多的化學式,以多者為勝。這時我投影學生寫的化學式,讓學生觀察后教師總結:這許多化學式告訴我們,原子結合成分子時,相互之間不是以任意數目結合的,而是具有確定的數值的。那么,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時表現出來的這種性質叫化合價。從而引出“化合價”的概念。

(二)模擬微觀變化,優(yōu)化概念的形成

讓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為什么元素具有化合價?此時,教師利用動畫模擬NaCl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真正弄明白NaCl的形成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對MgCl2的形成過程進行探究。最終真正明白為什么元素具有化合價和化合價的確定方法。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歸納化合價規(guī)律:

在學生了解了化合價的概念后,本節(jié)課還要求學生掌握化合價的一些規(guī)律。如何使學生及時盡快地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通過大量具體的實例,自己尋找那些規(guī)律呢?我又一次利用了多媒體計算機生動的呈現功能,先由電腦屏幕一次性地展示出十幾種化合物和單質的化合價,引導設疑,啟發(fā)學生觀察、討論和尋找化合價的一些規(guī)律。

接著,我組織學生按座位形成的分組進行討論,踴躍發(fā)言。最后每組派一位代表總結陳詞,同學們很快便將化合價的一些規(guī)律歸納了出來。

(四)利用集體的智慧,尋求適合學生自己的記憶方法:

這時讓學生認真討論,積極發(fā)言,提出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老師適時的分析和出示有關資料:(1)可從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與元素化合價的關系這個角度去記憶。(2)可以用順口溜來記憶。(3)可以用分類法記憶。

最后,老師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同學們參考:老師覺得:只需記住特殊的元素的化合價就可以了,比如說用分類記憶法:一價金屬只有三種:鉀、鈉、銀;三價的金屬,一般是兩種,就鐵和鋁,而且鐵還有二價的時候,一般的金屬元素多數是二價的。銅有二價的也有一價的時候。也就是說關于金屬,其實就掌握鉀鈉銀鋁鐵銅就可以了。另外讓同學們注意:一種元素顯不同化合價時的讀法:如:FeCl3 (Fe +3價)氯化鐵 FeCl2 (Fe +2價)氯化亞鐵。

非金屬元素,主要記氧永遠是負二價,氫永遠是正一價,氯是負一價,這幾種元素記住了以后,可以幫助我們去分析其他元素的化合價。依據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還有幾個原子團的化合價要提,比如,碳酸根負二價、硫酸根負二價,硝酸根負一價,氫氧根負一價。還有一個,銨根是正一價,可用分類記憶法記憶,也可以依據原子團口訣記憶。另外,還需要同學們注意:原子團的化合價是組成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

(五)師生共同回顧總結

讓學生對本節(jié)所學知識要點復述回顧,然后再用多媒體提綱式顯示,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這樣提綱式的設計板書,有利于師生共同回顧總結。更有利于學生回憶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

八、課后反思

《化合價》本身是一節(jié)內容抽象、難懂的課程,而且學生還沒有建立核外電子排布和最外層電子得失的知識基礎,因而學習這樣一個抽象概念并掌握其應用,具有一定難度,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

本節(jié)課在設計時有意把教學內容和形式有機的結合起來,采用競賽形式,把學生帶入一系列問題情境中,層層遞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題目設計面向全體,注重差異,給了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全體學生都能在自主探索輕松掌握化合價的知識,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尤其是教學設計中故意創(chuàng)設錯誤情境,鼓勵學生懷疑老師、質疑課本,能極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課堂節(jié)奏緊湊,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知識系統(tǒng)化。作業(yè)設計具有很強的開放性,能較好的反映課堂教學效果。

九、教學理念

1.采用競賽形式,極大地鼓勵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和接受。

2.知識講授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競賽題目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間輕松的掌握了化合價規(guī)律及其應用。

3.本節(jié)課拋開傳統(tǒng)的“化合價口訣”的教授方法,而整節(jié)課以“Na Mg Al H O Cl”六種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貫穿始終,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利于知識的體系化并注重了知識的應用。

4.本節(jié)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默契,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尤其是教師故意創(chuàng)設的錯誤情境更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高潮,學生在否定教師的過程中極大的體會到了自信、成功,并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本節(jié)課的重點打下了很好的情緒基礎。

5.作業(yè)布置具有很強的開放性,鼓勵學生自創(chuàng)題目,既是對學生本節(jié)課學習效果的考察,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請各位領導老師給以指正。謝謝大家。

化學式課件(篇6)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3、了解化合價的一般規(guī)律及化合價規(guī)則。

能力訓練點: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探究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德育滲透點: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按規(guī)律辦事的世界觀教育。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教學主線:導入??新課????? 化學式的含義???? 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1、什么是元素符號?

2、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哪幾種?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在化學上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元素,那么由元素組成的單質和化合物怎樣表示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單質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化學式(板書課題)。

下列物質中哪些是單質?哪些是化合物?并將其化學符號寫在相應橫線上。

(1)???????? 銅? (2)硫? (3)二氧化碳? (4)氧氣? (5)水? (6)氯化氫? (7)氦氣

(1)物質的名稱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2)表示這些物質的化學符號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3、請以水的化學符號―H2O為例說明這種符號是通過什么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的?

(1)元素符號。

4、通過以上的分析,你能總結出什么是化學式嗎?

過渡:1、我們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你能以Cu以為例說出元素符號表示哪些意義嗎?

2、現在,我們學習了化學式;那么化學式能表示哪些意義呢?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它表示什么物質) 我來告訴同學們,H2O2――表示雙氧水這種物質(化學式表示的第一個意義――(1)表示一種物質)。

2、“H2O2 ”這個化學式還能表示出什么意義呢?

教學教案錄入:admin????責任編輯:admin

化學式課件(篇7)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知道升華與凝華的概念;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知道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關心環(huán)境,樂于探索一些自然現象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通過碘的升華和凝華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通過日常生活中實例的解釋,培養(yǎng)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識別生活中常見的物態(tài)變化現象,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與學生一起回顧所學過的四種物態(tài)變化?;仡檿r要用多媒體配合畫“固、夜、氣三角圖?!?/p>

2、通過三角圖啟發(fā)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在圖中的“固”和“氣”之間加以“?”。

(2)如果能轉變,是需要吸熱還是放熱?

二、猜想假設:

1、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回視察。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動向,必要時進行個別啟發(fā)。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要鼓勵學生盡量把各種猜想都說出來。

預想結果:(1)有可能,固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要吸熱,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要放熱.

(2)可能行,也可能不行,可能吸熱也可能放熱,還可能既不吸熱也不放熱.

3、引出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實驗驗證。此過程要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教育和依靠實驗進行探究的學科學法教育。

三、設計實驗:

1、教師介紹實驗的器材。指出用來觀察的物質是碘。

2、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的方案。教師巡回視察,必要時加以個別提示。

3、收集各組討論結果,組織全體學生一一考察分析,選出最優(yōu)方案,之后再修改成正式的方案。此處要注意強調以下幾點:試管加熱的正確方法、酒精燈的用法、觀察的重點、操作上的合作和實驗的安全。

預想結果:用酒精燈給試管中的碘加熱,注意觀察是否真的由固體直接變成了氣體,而后停止加熱再觀察氣體是否真的直接變?yōu)楣腆w.

四、進行實驗: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視察、指導。

五、分析論證:

1、各組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看到的現象。

預想結果:加熱時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紫色的氣體而未看到液體的生成.撤去酒精燈后,紫色氣體逐漸腿去而在試管壁上出現了黑色固體小顆粒.

2、啟發(fā)學生歸納出結論并且把兩條結論進行板書,指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

預想結果: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吸收熱量.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放出熱量.

3、將三角圖補充完整。這里要激發(fā)學生體會到自然的美從而產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和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意識。

六、鞏固提高:

1、鞏固結論:全體學生一齊誦讀升華和凝華的概念。此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邊讀邊想。

2、應用知識:先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而后讓學生說說有關升華和凝華的例子(可以是課本內的也可以是課本以外的),教師以放映幻燈片和穿插啟發(fā)來配合.學生未提到的例子教師補充.

3、課堂小結:

(1)、學生自發(fā)談自己的收獲。盡量顧及到大面積的學生,鼓勵他們多發(fā)言。

預想結果:知道了第五和第六種物態(tài)變化,以及它們發(fā)生的必要條件.知道了生活中的有關現象.研究物理問題離不開實驗.事實是檢驗結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大自然是美的,我們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2)、教師歸納總結。要從三方面小結。

化學式課件(篇8)

摘要:確定絮凝荊的最佳投藥量的研究一直是污水處理廠運行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處理廠既要保證泥餅的舍水率,又要最小化絮凝劑的.投加量,來降低運行成本,減少污水處理的總投資.結合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污泥脫水的實際.通過實驗得出了絮凝荊的最佳投藥量.通過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結論,為合理的確定絮凝荊的加入量提出了科學依據.作 者:劉巖 ?? 王翠文 ?? 陳勇 ?? LIU Yan ?? WANG Cui-wen ?? CHEN Yong ?作者單位:劉巖,LIU Yan(南京市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江蘇,南京,210017)

王翠文,WANG Cui-wen(天津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天津,300204)

陳勇,CHEN Yong(南京市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江蘇,南京210017)

期 刊:江蘇環(huán)境科技? ISTIC ?Journal:JIANGSU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8,?21(z1)?分類號:X8?關鍵詞:絮凝劑 ?? 泥餅含水率 ?? 投藥量 ??

化學式課件(篇9)

化學式與化合價是化學中非常重要且基礎的概念。它們描述了化學物質中原子之間的組合方式以及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熟練掌握化學式與化合價對于理解和解決化學問題非常關鍵。本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介紹化學式與化合價的概念以及其在化學中的應用。

一、化學式的概念與種類

化學式是用化學符號和數字表示化學物質中各種元素的種類和相對原子數量的一種表示方法。

1.1 分子式

分子式是用化學符號和下標數字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種類和原子數量的方法。例如,H2O表示水分子,其中H表示氫原子,O表示氧原子,下標2表示氫原子的數量。分子式可以用于表示分子和某些離子化合物。

1.2 電離式

電離式是用化學符號和上標下標表示化合物中各種離子的種類和數量。例如,Na+表示鈉離子,Cl-表示氯離子。電離式常用于表示離子化合物。

1.3 結構式

結構式是用線條和化學符號表示分子中原子之間的連接方式和原子數目。常見的結構式包括希爾伯特、軌道結構式等。結構式常用于有機化學中。

二、化合價的概念與計算

化合價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與其他元素結合時所表現出的化學行為,即原子與原子之間形成化學鍵的能力。

2.1 單質化合價

單質的化合價即元素自身原子和其他相同元素原子結合形成的化合物中表現出的化學行為能力。常見的單質化合價有氫的化合價為+1,氧的化合價為-2等。

2.2 化合價的計算方法

化合價的計算方法需要考慮元素的電子構型以及成鍵規(guī)則。一般情況下,主族元素的化合價等于其主族號碼減去成鍵的電子數。例如,氧元素的主族號碼為16,成鍵的電子數為2,因此氧的化合價為-2。

三、化學式與化合價在化學中的應用

3.1 化學式的應用

化學式是描述化學物質組成的重要工具。通過化學式,我們可以了解化合物中元素的種類和數量。在化學反應中,化學式可以幫助我們計算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相對原子數量。例如,氨水的化學式為NH3,可以通過化學式知道其中含有1個氮原子和3個氫原子。這對于計算反應的摩爾比和物質的量也非常重要。

3.2 化合價的應用

化合價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成鍵方式。化合價規(guī)則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化合物的性質以及不同化合物之間的反應類型。例如,當兩個元素的化合價相加為零時,它們通常會形成離子鍵。而當兩個元素的化合價相加為某個整數時,它們通常會形成共價鍵。了解化合價規(guī)則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元素的化學行為和反應類型。

綜上所述,化學式與化合價是化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掌握化學式與化合價對于理解和解決化學問題至關重要。化學式可以幫助我們描述化學物質的組成,而化合價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和成鍵方式。熟練掌握化學式與化合價的概念和應用對于學習化學和解決化學問題都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本篇文章對讀者們對化學式與化合價的理解和應用有所幫助。

最新酒文化課件


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大家整理的“酒文化課件”的詳細內容。教學過程中教案課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師都需要寫自己的教案課件。?新教學的老師們需要多花時間認真準備教案和課件。我們鼓勵您多留意我們網站的更新以獲取最新信息!

酒文化課件(篇1)


酒,作為人類最早的飲品之一,具有遠古的歷史和豐富多樣的文化內涵。無論是在宗教儀式中的祭祀,還是在社交場合的交際,酒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課件將為大家詳細介紹酒文化的起源、演變以及其中蘊含的藝術和情感,以增進對酒文化的理解和欣賞。


一、 酒文化的起源與演變


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尚未有文字記載的時代。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遠古人類發(fā)現發(fā)酵后的果實具有醉人的效果,逐漸開始制作并飲用酒。最早的釀酒記載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中國以及中東地區(qū)。在中國,我們發(fā)現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遺址中的酒器和酒的痕跡,這些都是世界上最早的釀酒文化的證據之一。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各國文化的不斷交流,釀酒技術逐漸傳遍全球。不同地區(qū)和文化背景下的釀酒方法和原料也各具特色。例如,中國的黃酒、米酒以及白酒是以稻米、紅薯、高粱為主要原料,并經過復雜的發(fā)酵和蒸餾工藝制成;法國的香檳和波爾多紅酒則以葡萄為原料,采用特定的發(fā)酵和陳釀方式制作。憑借著豐富的文化傳承和地理環(huán)境的獨特性,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釀酒技術和產品構成了獨特的酒文化。


二、 酒文化的藝術和情感表達


1. 酒與藝術的結合


酒在人類的創(chuàng)作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經常以飲酒來陶冶情操、發(fā)泄壯志。他們用丹青和詩詞刻畫自然景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審美意境。《神仙玉斧斫黃山》、《水調歌頭·永遇樂》等詩詞作品,或描繪了山水之間的靜謐與壯美,或抒發(fā)了離愁別緒之情,都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


在西方藝術中,酒也是一個常見的題材。許多畫家用酒作為創(chuàng)作的靈感源泉,表達對生活歡樂和享受的追求。印象派大師馬奈的《荷花池》,通過對明暗對比和色彩運用的嫻熟表現,描繪了一個靜謐而優(yōu)美的夏日午后,影射了人們在閑暇時刻飲酒放松身心的愉悅。


2. 酒與情感的聯結


酒與情感的聯結是酒文化中最為深入人心的一部分。人們喜歡在與親友相聚的時刻,品味美酒、暢談人生,共同感受人情世故。無論是慶祝喜事還是面對悲傷,酒都成為了寄托情感的媒介。在中國傳統(tǒng)的婚喪嫁娶、團圓宴、祭祀儀式中,酒的存在既象征祝福和慶祝,也是表達孝敬和哀思的方式。


在酒吧和餐廳等社交場合中,人們常常會點上一杯酒,用酒來促進交流,并在酒精的作用下,放松身心、忘卻煩惱。人們可以在酒席間暢飲并互相敬酒,這種酒后的情感交流常常會讓人們更加親近,產生更深厚的友誼。


結語


酒文化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數千年的演變和積淀,凝結了人們智慧和情感的結晶。通過本課件的學習,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酒文化的起源和演變,領略酒與藝術、情感的精彩結合。同時,酒文化也提醒著我們要理性對待酒,并像對待其他藝術形式一樣,欣賞并享受其中所蘊含的美好與情感。

酒文化課件(篇2)


酒,作為一種古老的飲料,是人類歷史上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經過千百年的發(fā)展,酒不僅成為文化的代表,也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地域和審美特點。本文將通過一份名為“酒文化課件”的詳盡介紹,帶您深入了解酒文化的各個方面。


第一部分:酒的起源與歷史


1. 酒的起源:通過考古遺址、古籍記錄和歷史文化逐漸揭示出酒的起源。最早的酒痕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前的中國和伊朗地區(qū)。


2. 酒的發(fā)展:從古代社會聚集性的婚嫁儀式和宴會到現代商業(yè)活動,酒一直在人類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3. 酒的文化符號:酒在各個文化中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例如中國的四大名酒、法國的香檳和葡萄酒等。


第二部分:世界各國的酒文化


1. 中國酒文化:介紹中國古代的酒儀禮俗、各式酒器、名酒品種等。還可以談及中國茶酒文化、白酒文化乃至中國酒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2. 法國酒文化:法國以其著名的葡萄酒而聞名于世。詳細介紹法國葡萄酒的產區(qū)、分類、品嘗技巧等,并深入了解法國人對葡萄酒的熱愛和儀式感。


3. 日本酒文化:日本的清酒由于其獨特的釀造方法和口味而備受推崇。解釋清酒的制作工藝、酒標、酒器等內容,透露出日本人對酒的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


第三部分:酒文化與傳統(tǒng)節(jié)日


1.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介紹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與酒有關的慶?;顒?,如春節(jié)的團圓酒、端午節(jié)的雄黃酒和中秋節(jié)的月餅佐酒等;還可以探討中國人對飲酒禮儀的尊重和酒過敏的文化習俗。


2. 德國啤酒節(jié):德國的啤酒節(jié)以其獨特的歡慶氛圍而聞名。介紹啤酒節(jié)的起源、活動流程和選舉啤酒節(jié)女王的過程等,使讀者了解德國人對啤酒的狂熱熱愛。


3. 墨西哥的“死亡節(jié)”:在墨西哥,有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叫“死亡節(jié)”。在節(jié)日期間,人們會用特別的酒和食品來紀念已故的親人和朋友,這個節(jié)日充滿了對逝者的追憶和慶祝過去的情感。


通過這份名為“酒文化課件”的詳盡介紹,我們深入了解了酒的起源和發(fā)展、世界各國的酒文化以及酒與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聯系。這說明了酒不僅是一種飲料,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通過學習酒文化,我們不僅可以品味美酒,還能感受到不同地域和文化間的獨特之處。希望通過這份課件,大家對酒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興趣。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能用更開放的視野去欣賞和尊重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酒文化。

酒文化課件(篇3)


一、


酒文化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文化形式,已經存在了幾千年的歷史。它承載著人類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的結晶,是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酒文化涵蓋了許多方面,包括酒的釀造技藝、酒的種類、酒的飲用禮儀等等。通過學習酒文化,我們可以發(fā)現人類智慧和文明的傳承,同時也能夠感受到酒帶給人們的快樂和幸福。


二、酒的歷史和釀造技藝


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中國古代。最早的釀酒技藝是中國古代人民的杰作,他們發(fā)掘出了發(fā)酵的過程,從而開創(chuàng)了釀酒的先河。中國古代釀酒技藝一直以來被世人稱贊為“神洲釀酒”。


釀酒的過程主要包括收集和磨碎原料、加入發(fā)酵劑、發(fā)酵、蒸餾等等。不同的酒都有不同的釀造技法和工藝,比如啤酒需要使用麥芽和啤酒花,葡萄酒需要使用葡萄,而白酒需要使用高粱等。


三、酒的種類


酒的種類繁多,可以分為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米酒等等。每種酒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風味。白酒以其獨特的香氣和烈性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而啤酒則以其爽口的口感和飲用方式在全球范圍內廣受歡迎。葡萄酒以其細膩的口感和豐富的芳香成為高雅人士的最愛,而黃酒則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積淀。


四、酒的飲用禮儀


在酒文化中,飲用酒的禮儀非常重要。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飲酒方式和儀式。比如,在中國傳統(tǒng)酒文化中,人們通常用精心制作的酒器來盛裝白酒。在飲用的時候,人們要輕敲酒杯,表達敬意;接酒時要右手接過,表示尊重;喝酒的過程中,可以適量品嘗,但不要喝得太多。這些飲酒禮儀和儀式代表了對酒文化的尊重和熱愛。


五、酒文化的意義和價值


酒文化不僅代表了一個地區(qū)的傳統(tǒng)和歷史,更是人類智慧和文明的結晶。通過學習酒文化,我們可以了解到人類探索發(fā)酵過程的歷史和技術,了解到不同酒的種類和特點,了解到飲酒的禮儀和儀式。酒文化還是一種生活享受和情感交流的方式,它可以為人們帶來歡樂和快樂。


通過了解酒文化,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的歷史和文明,同時也能夠體驗到酒帶給人們的快樂和幸福。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傳承和弘揚酒文化,讓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酒帶來的獨特魅力。同時,我們也需要注重飲酒的適度和健康,避免酒精對身體帶來的不良影響。


總結


酒文化課件詳細介紹了酒文化的歷史和釀造技藝、酒的種類、飲用禮儀以及酒文化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學習酒文化,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人類的智慧和文明,感受到酒的獨特魅力。同時,我們也要注重飲酒的適度和健康,讓酒文化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

最新化學鍵課件(精華6篇)


俗話說,做什么事都要有計劃和準備。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些能用到的資料。資料一般指可供參考作為根據的材料。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幼師資料內容呢?請閱讀由小編為你編輯的最新化學鍵課件(精華6篇),為方便后續(xù)閱讀,請你收藏本文。

化學鍵課件(篇1)

1.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概念,能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學生了解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2.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了原子結構,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等知識,學生對該知識容易理解;

3.教學重難點

離子鍵、共價鍵的本質

1、使學生了解離子鍵的概念,能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學生了解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學時重點

離子鍵的本質

學時難點

離子鍵的本質

教學活動活動1

化學鍵

第1課時

[設問]自然界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化合物,那么它們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學生回答]由離子與離子或原子與原子組合而成的。

[教師講解]很好,那么離子與離子或原子與原子是如何結合成化合物的?

[學生回答]化學鍵

[板書]第三節(jié)化學鍵

[教師講解]根據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實質不同,我們可以把化學鍵分為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等不同的類型,首先我們來學習離子鍵。

[板書]一、離子鍵

1、離子鍵的形成

[演示實驗]鈉在氯氣中燃燒

[學生觀察記錄現象]寫出化學方程式

現象:黃色火焰,白色煙

化學反應方程式:2Na + Cl2點燃2NaCl

[設問]金屬鈉與氯氣是如何形成離子化合物氯化鈉的?

(鈉原子易失電子,而氯原子易得電子)

Na-e- → Na+Cl+e- → Cl-

[學生思考交流]

[教師講解]金屬與非金屬原子間通過電子得失而分別形成陰陽離子,陰陽離子之間通過靜電作用而結合成離子化合物。使陰陽離子結合成化合物的靜電作用,叫做離子鍵。

[補充說明]靜電作用:帶正電的離子與帶負電的離子間的吸引作用、原子核與原子核間的排斥作用、核外電子與核外電子間的排斥作用

[強調]

①成鍵的主要原因:電子得失

②成鍵的粒子:陰陽離子

③成鍵的性質:靜電作用

④成鍵元素:活潑的金屬元素與活潑的非金屬元素

⑤存在物質:離子化合物

[設問]應指出NH4Cl、NH4NO3等化合物中也存在離子鍵,啟發(fā)學生想一想為什么?

[問題解釋]略

[過渡]由于在化學反應中,一般是原子最外層電子發(fā)生變化,為了分析化學反應實質的方便,我們引入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的一種式子——電子式。

[板書]

電子式

[教師講解并板書]“元素符號+最外層電子”所表示的式子,電子用“· ”或“*”來表示。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對的電子與未成對電子,并注意對稱。另外:

①陽離子的電子式用陽離子符號來表示;

②陰離子的電子式用帶負電的方括號來表示,括號內應達穩(wěn)定結構;

③只用“→”表示形成過程,而不用“=”;

(1)書寫方法:

①原子:標出最外層電子數

②簡單陰離子:

a:寫出最外層子:2、8

b:加上“[]”

c:左上角標出“n-”表明電荷。

舉例練習:H、Mg、Cl、O

③簡單陽離子:僅在左上角標“n+”表示所帶電荷,不要寫出最外層電子。(就是其離子符號)

④原子團:

a:寫出各原子最外層電子;

b:加上“[]”;

c左上角標“n+”或“n-”。

舉例練習:氫氧根、過氧根、氨根。

⑤離子化合物:a:寫出陰陽離子的電子式。b:“對稱”、“分散”、“美觀”。c:對相(18)

⑥離子不能合并。

舉例:NaCl MgCl2

練習:Na2O CaO CaF2

⑥特殊化合物的電子式:Na2O2 NaOH NH4Cl

(2)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學生練習

NaCl、MgBr2的形成過程。

[課堂小結]

Tags:三節(jié),化學鍵,課稿,一等獎

化學鍵課件(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對比回憶說出化學鍵的類型,識別離子鍵與共價鍵的基本特征,理解共

價鍵的極性,能判斷物質中具有的化學鍵類型,正確書寫離子、原子、離子化合物、共價分子的電子式以及其形成過程。

2、能力目標:通過對離子鍵、共價鍵的本質的理解,尋找化學鍵的形成規(guī)律,發(fā)展學生對

微觀粒子的想象能力,加深對物質結構的系統(tǒng)認識。通過分析、討論深入理解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本質以及兩者的關系,提高分析、演繹、歸納的能力。通過閱讀信息和背景資料的方法,開闊視野,與所學內容結合起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發(fā)現自己認識的深化和發(fā)展,

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化學結構理論能預測新物質來體驗化學帶來的驚奇和美妙。

[教學重點]

離子鍵、共價鍵的概念和成鍵規(guī)律,電子式表示的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形成。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設計以問題情景發(fā)生和解決而產生首尾呼應為框架,以基礎知識復習為

主線,導入信息促進知識和能力發(fā)展為特點,著力體現高三復習“退半步重基礎,跨半步促提高”的復習策略。

[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等[教學過程]

[課的導入]

投影:化學史上重大發(fā)現——C60彩圖展示,(提出問題:你知道它具有什么化學鍵嗎?)。(話題一轉)鮮為人知的是,100多年來科學家對純氮物種的研究和發(fā)現,第一次是1772年分離出N2,第二次是1890年合成了重氮離子,1999年是高能氮陽離子,甚至科學家預計能合成N8,你能預測該物質具有什么化學鍵嗎?(停頓,大多數學生回答為非極性共價鍵)為了進一步了解其成鍵情況,我們一起來回顧關于化學鍵的知識。

[設計意圖]

用C60引發(fā)學生對過去知識的回憶,而N8看似一個延續(xù),實則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新奇的問題情景,為學生通過復習提高最終嘗試解決新問題制造一個懸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過渡]原子結構的知識告訴我們,絕大多數原子核外電子未達到飽和結構,這就決定了絕大多數的原子要以化學鍵的形式來成就自己的穩(wěn)定結構,元素原子的多樣性決定了化學鍵的.多樣性。

[學生]

回憶化學鍵的定義:原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并說出鍵的類型

[投影]

離子鍵一、化學鍵的類型

(配位鍵)共價鍵化學鍵教案極性鍵非極性鍵[過渡]這些不同的化學鍵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它們有哪些特點?[投影]按照以下線索,一起回憶、討論并回答問題。

1、離子鍵與共價鍵的實質是什么?成鍵雙方的微粒各是什么?

2、從兩種元素結合的角度看,你認為哪些元素之間易形成離子鍵?哪些元素之間易形成離子鍵?

3、從化合物類型角度看,你認為哪些物質中含有離子鍵?哪些物質只含有共價鍵?4、如何判斷共價鍵有無極性?

5、離子鍵的強弱是由金屬性或非金屬性的強弱決定嗎?共價鍵的強弱又由什么因素決定?

化學鍵課件(篇3)

各位評委、各位教師:大家好!

今日我說課的題目是《化學鍵》,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談談自我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高中化學學習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是第一次將元素及其單質和化合物知識的歸納性、系統(tǒng)化、規(guī)律性學習。其特點是有很強的,并且會出現很多新的化學性質及化學變化。而在鹵素之后,緊之后還有兩章新的元素及其單質和化合物的學習,分別是氧族和碳族元素。若能在這章的學習中能很好掌握變化規(guī)律及學習方法,并能把這些規(guī)律和方法運用到后面的化學學習中,那么原本瑣碎的知識將會系統(tǒng)化,學習也會簡便很多。

2、本節(jié)課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的第三節(jié)化學鍵,這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從微觀角度來解釋這些化學反應是怎樣發(fā)生的,生成物是怎樣構成的。雖然這些知識很抽象,學生理解時會有些困難,但它將會幫忙學生更好理解化學反應的發(fā)生,從而找出規(guī)律。

3、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和本節(jié)教材的特點,我設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離子鍵和共價鍵;理解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明白化學鍵。

本事目標: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解決問題的本事;培養(yǎng)學生分析確定本事和歸納總結知識的本事。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象看事物發(fā)展的本質的哲學思想。

4、教學重點和難點

離子鍵和共價鍵都是指相鄰原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東西,完全要靠學生的想象力來理解,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都為離子鍵和共價鍵。

二、說教法

根據本節(jié)課的資料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采取啟發(fā)-掌握式教學方法并充分發(fā)揮電腦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

作為物質組成的重要理論,化學鍵是一個純理論、極其抽象的知識,至今還在不斷的完善之中。對于學生來說,化學鍵沒有實驗、沒有具體感官認知,是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所以如何創(chuàng)設一種氛圍,引導學生進入進取思考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就很重要了。而啟發(fā)-掌握式教學就重在教師的啟發(fā),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以此調動學生內在的認知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另外,電腦多媒體以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形式強化對學生感觀的刺激,這一點是粉筆和黑板所不能比擬的,采取這種形式,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異常是這樣一節(jié)完全是理論知識的課,更能夠利用多媒體將原子、分子等微觀世界放大無數倍,經過動畫、模型等幫忙學生理解知識,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用兩塊不一樣磁極的磁鐵相吸后再拉開,讓學生思考相吸原因;同時播放鈉和氯氣反應錄象,思考氯原子和鈉原子如何結合成氯化鈉,并分析兩種作用力的差別,從而引出課題—化學鍵。

講解啟發(fā)學生透過現象看變化的本質,提出問題,鈉和氯氣如何構成氯化鈉。利用多媒體演示氯化鈉的構成過程和氯化鈉晶體的模型,引出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物的概念。經過具體實例啟發(fā)學生歸納離子鍵的特點及離子鍵的成鍵規(guī)律并學會利用這些規(guī)律如何確定離子化合物。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除了離子化合物外我們遇到的其他物質又是如何構成的,如氯化氫、水等。再利用多媒體演示氫氣和水的構成過程,引出共價鍵及共價化合物概念。經過具體實例啟發(fā)學生歸納共價鍵的特點并學會如何確定共價化合物。隨即推出化學鍵的概念,并簡單介紹化學鍵的分類情景。

鞏固歸納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提出討論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答案,并布置作業(yè)。至此,教學目標完成,最終提出一道思考題,讓學生回家思考。

化學鍵課件(篇4)

對教材的分析及教學目標的確立

1.教學資料:高中化學第一冊(必修)第五章第四節(jié)《化學鍵》第一課時包括:①化學鍵,②離子鍵,③共價鍵,④極性鍵和非極性鍵。

2.教材所處的地位:本節(jié)資料是在學習了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學習化學鍵知識。本節(jié)資料是在原子結構的基礎上對分子結構知識——化學鍵的學習,學習這些知識有利于對物質結構理論有一個較為系統(tǒng)完整的認識。同時對下節(jié)教學——電子式的學習供給基礎,下節(jié)課重點解決的問題就是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構成過程,學生首先要明白化學鍵的概念。學習化學鍵知識對于今后學習氮族元素、鎂鋁等章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關于離子鍵的資料——復習初中學過的活潑的金屬鈉跟活潑的非金屬單質氯氣起反應生成離子化合物氯化鈉的過程。為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以課堂討論的形式對這段知識進行復習,同時予以拓寬加深,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離子鍵的概念;第二部分是關于共價鍵的資料——跟離子化合物一樣,復習初中學過的氯氣和氫氣起反應構成共價化合物氯化氫的過程基礎上提出共價鍵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紹非極性鍵和極性鍵,它是對共價鍵知識的加深,學生學習了共價鍵之后,必然要研究成鍵原子之間對共用電子對吸引本事的大小以及共用電子對在成鍵原子間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學生的疑問,引出了非極性鍵和極性鍵的概念。

4.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目標:理解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概念;了解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構成條件;了解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2)本事目標:對立統(tǒng)一論思想:陰、陽離子構成了離子化合物中的矛盾的兩個方面。

3)情感目標:經過觀察鈉跟氯氣起反應、氯氣和氫氣的演示實驗,從宏觀上體驗化學鍵的斷裂和構成所引起的化學變化,激發(fā)學生探究化學反應的本質的好奇心;經過課件演示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構成過程,是學生深入理解化學反應的微觀本質——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構成,培養(yǎng)學生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象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概念。

難點:化學鍵的概念,化學反應的本質。

確立依據:化學鍵存在于微觀結構中,我們無法進行觀察,只能經過CAI演示,使學生去了解構成過程。這部分資料屬于化學基本概念,這在高考試題中也屬于重點,所以很有必要去突破這部分資料。

三、教材處理

資料調整:這節(jié)課先講解化學鍵相關的知識,把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和共價鍵的資料放到下一課時去學習。

四、教學方法

3W教學法(What:是什么,Why:為什么,How:怎樣做)。

五、教學資料及教學過程:

(一)、引入:請學生回憶鈉和氯氣反應、氫氣和氯氣的反應實驗現象。之后播放上述兩個實驗的錄象,讓學生加深實驗現象。過渡,讓學生思考這兩個反應的微觀實質是什么?引出這節(jié)課的教學資料。

(二)、新課教學:

(1)、離子鍵:演示NaCl的構成過程引出概念,分析成鍵原因、特點,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再來分析哪些原子之間會明顯以離子鍵結合?在周期表中處于什么位置?

(2)、共價鍵:經過演示HCl的構成過程引出概念,分析其成鍵原因、特點,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同樣來分析哪些原子之間會明顯以共價鍵結合?根據原子吸引電子本事不一樣共價鍵分為非極性共價鍵和極性共價鍵。

(3)、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比較:從概念、成鍵粒子、粒子間作用、構成條件等方面去比較二者。

(4)化學鍵:由演示甲烷各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引出化學鍵的概念。強調:存在與分子內或晶體內,分子間不存在;必須是相鄰的原子或陰、陽離子間。

(5)、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經過對NaCl、HCl構成的討論,得出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及反應條件和反應熱的原因。

六、課堂小結:離子鍵、共價鍵、化學鍵的概念,化學反應的本質。

七、布置作業(yè):課后習題一,鞏固本節(jié)所學資料.

化學鍵課件(篇5)

學科: 主備教師: 備課組長簽字: 課題:化學鍵

[考綱要求] 1.了解化學鍵的定義。2.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形成。

一、課前準備區(qū)

知識點一:化學鍵

1.化學鍵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學鍵。

(2)類型

根據成鍵原子間的電子得失或轉移可將化學鍵分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化學鍵與化學反應

舊化學鍵的________和新化學鍵的________是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根本。

[問題思考1] (1)所有物質中都存在化學鍵嗎?

(2)有化學鍵的斷裂或生成就一定是化學反應嗎?

2.離子鍵

(1)定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條件

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之間化合時,易形成離子鍵,如ⅠA族、ⅡA族中的金屬與ⅥA族、ⅦA族中的非金屬化合時易形成離子鍵。

(3)離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問題思考2] (1)形成離子鍵的靜電作用指的是陰、陽離子間的靜電吸引嗎?

(2)形成離子鍵的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嗎?僅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中一定不含離子鍵嗎?

3.共價鍵

(1)共價鍵

①定義:原子間通過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或化學鍵)。

②形成條件

a.一般________的原子間可形成共價鍵。

b.某些金屬與非金屬(特別是不活潑金屬與不活潑非金屬)原子之間也能形成共價鍵。 ③共價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2)共價鍵的種類

①非極性共價鍵:________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共用電子對____偏向任何一個原子,各原子都________,簡稱________。

②極性共價鍵:________元素的原子間形成共價鍵時,電子對偏向__________的一方,兩種原子,一方略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略顯__________,簡稱________。

[問題思考3]共價鍵僅存在于共價化合物中嗎?

知識點二: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

1.分子間作用力

(1)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又稱__________。

(2)特點

①分子間作用力比化學鍵____得多,它主要影響物質的________、________等物理性質,而化學鍵

主要影響物質的化學性質。

②分子間作用力存在于由共價鍵形成的多數__________和絕大多數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非金屬________分子之間。但像二氧化硅、金剛石等由共價鍵形成的物質,微粒之間__________分子間作用力。

(3)變化規(guī)律

一般說來,對于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________,物質的熔、沸點也______。例如,熔、沸點:I2____Br2____Cl2____F2。

2.氫鍵

(1)定義:分子間存在的一種比分子間作用力________的相互作用。

(2)形成條件

除H外,形成氫鍵的原子通常是____、____、____。

(3)存在

氫鍵存在廣泛,如蛋白質分子,H2O、NH3、HF等分子之間。分子間氫鍵會使物質的熔點和沸點________。

[問題思考4]水分子內H與O之間能形成氫鍵嗎?

水的沸點高是氫鍵所致嗎?水的熱穩(wěn)定性也是氫鍵所致嗎?

知識點三:電子式與結構式

1.電子式

在元素符號周圍用________或__________來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的式子,叫做電子式。如:硫原子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氨分子的電子式____________,氫氧根離子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氯化銨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寫離子的電子式,要正確地標出離子所帶的電荷,對于陰離子和復雜的陽離子還要加“[ ]”。

[問題思考]所有物質都能用電子式表示其組成嗎?

2.結構式

(1)含義:用一根短線“—”表示____________,忽略其他電子的式子。

(2)特點:僅表示成鍵情況,不代表空間構型,如H2O的結構式可表示為H—O—H或都行。

二、課堂活動設計

(一)、化學鍵與物質類別的關系以及對物質性質的影響

1.化學鍵與物質類別的關系

(1)只含共價鍵的物質

①________________元素構成的單質,如I2、N2、P4、金剛石、晶體硅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元素構成的共價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2)只含有離子鍵的物質:__________元素與__________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

(3)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的物質,如Na2O2、CaC2、NH4Cl、NaOH、Na2SO4等。

(4)無化學鍵的物質:__________。

2.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判斷方法

(1)根據化學鍵的類型判斷

凡含有________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只含有________鍵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

(2)根據化合物的類型來判斷

大多數________氧化物、強堿和____都屬于離子化合物;________氫化物、________氧化物、含氧酸都屬于共價化合物。

(3)根據化合物的性質來判斷

熔點、沸點較低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是,如NaCl,不導電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如HCl。

3.化學鍵對物質性質的影響

(1)對物理性質的影響

金剛石、晶體硅、石英、金剛砂等物質,硬度 、熔點,就是因為其中的共價鍵很強,破壞時需消耗很多的。

NaCl等部分離子化合物,也有很強的離子鍵,故熔點也較高。

(2)對化學性質的影響

N2分子中有很強的`共價鍵,故在通常狀況下,N2很穩(wěn)定,H2S、HI等分子中的共價鍵較弱,故它們受熱時易分解。

[典例1]化學鍵使得一百多種元素構成了世界的萬事萬物。關于化學鍵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離子化合物可能含共價鍵,共價化合物中可以含離子鍵

B.共價化合物可能含離子鍵,離子化合物中只含離子鍵

C.構成單質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化學鍵

D.在氧化鈉中,除氧離子和鈉離子的靜電吸引作用外,還存在電子與電子、原子核與原子核之間的排斥作用

[變式演1]

是( )

△下列反應過程中,同時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的斷裂和形成的反應A.NH4Cl=====NH3↑+HCl↑B.NH3+CO2+H2O===NH4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CO2===2Na2CO3+O2

(二)、8電子結構的判斷

判斷分子中各原子是否達到8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主要方法有兩種:

1.經驗規(guī)律法

凡符合最外層電子數+|化合價|=8的皆為8電子結構。

2.試寫結構法

判斷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層是否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應從其結構式或電子式結合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進行判斷,如:①H2O,O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H2O中每個O原子又與兩個H原子形成兩個共價鍵,所以H2O中的O原子最外層有6+2=8個電子;但H2O中的H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②N2,N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N與N之間形成三個共價鍵,所以N2中的N原子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典例2]含有極性鍵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的化合物是(

A.CH4 B.CH2===CH2C.CO2D.N2

A.PCl5 B.P4 C.CCl4 D.NH3 ) ) [變式演練2]下列物質中所有原子均滿足最外層8電子穩(wěn)定結構的化合物是(

三、課堂訓練:

題組一 離子鍵與共價鍵

-1.(20xx·海南11)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數依次增大,它們的原子序數之和為20,且Y2

+與Z核外電子層的結構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時存在極性和非極性共價鍵的是( )

A.Z2Y B.X2Y2 C.Z2Y2 D.ZYX

2.(20xx·全國大綱,6)下列有關化學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離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離子鍵

B.單質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學鍵

C.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D.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題組二 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電子式

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 (20xx·課標全國卷-7A)Na2O2的電子式為 ( )

(2) (20xx·天津理綜-10B)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層都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

(3) (20xx·上海-6B)Na2O2為含有非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 )

(4) (20xx·上海-2C)四氯化碳的電子式為( )

(5) (20xx·江蘇-2B)NH4Cl的電子式為

4.(20xx·海南,1)HBr分子的電子式為( ) ()

四、課后作業(yè)

題組一 電子式的書寫及8e穩(wěn)定結構的判斷

1.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次氯酸的結構式為H—Cl—OB.—OH與都表示羥基 -

C.氯化銨的電子式: D.乙酸的分子比例模型為

2.(20xx·威海聯考)下列有關表述錯誤的是( )

A.IBr的電子式為·B.H2O2的結構式為H—O—O—H ·

C.HIO各原子都滿足8電子結構D.MgO的形成過程可以表示為

3.下列各圖中的大黑點代表原子序數從1~18號元素的原子實(原子實是原子除最外層電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點代表未用于形成共價鍵的最外層電子,短線代表共價鍵。下列各圖表示的結構與化

4.如果取一塊冰放在容器里,不斷地升高溫度,可以實現:“冰→水→水蒸氣→氫氣和氧氣”的變化,在各步變化時破壞的粒子間的相互作用依次是( )

A.氫鍵、極性鍵、非極性鍵 B.氫鍵、氫鍵、極性鍵

C.氫鍵、氫鍵、非極性鍵 D.氫鍵、非極性鍵、極性鍵

5.由解放軍總裝備部軍事醫(yī)學院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團水,解決了醫(yī)務人員工作時的如廁難題。新型小分子團水,具有飲用量少、滲透力強、生物利用率高、在人體內儲存時間長、排放量少的特點。一次飲用125 mL小分子團水,可維持人體6小時正常需水量。下列關于小分子團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水分子的化學性質改變 B.水分子中氫氧鍵縮短

C.水分子間的作用力減小 D.水分子間結構、物理性質改變

6.下列事實與氫鍵有關的是( )

A.水加熱到很高的溫度都難以分解

B.水結成冰,體系膨脹,密度變小

C.CH4、SiH4、GeH4、SnH4的熔點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熱穩(wěn)定性依次減弱

題組三 化學鍵與物質類別的關系

7.下列各組化合物中,化學鍵的類型相同的是( )

A.CaCl2和Na2SB.Na2O和Na2O2

C.CO2和NaCl D.HCl和NaOH

8.(20xx·新鄉(xiāng)調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化合時,能形成離子鍵

B.陰、陽離子通過靜電引力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做離子鍵

C.離子所帶電荷的符號和數目與原子成鍵時得失電子有關

D.陽離子半徑比相應的原子半徑小,而陰離子半徑比相應的原子半徑大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分子組成的物質中一定存在共價鍵

B.由非金屬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C.非極性鍵只存在于雙原子單質分子里

D.兩個非金屬元素原子間不可能形成離子鍵

10

A.K、L、M三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

B.在RCl2分子中,各原子均滿足8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

C.Q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為電解質,其水溶液能夠導電

D.K在T單質中燃燒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非極性共價鍵和離子鍵

11.在下列變化過程中,既有離子鍵被破壞又有共價鍵被破壞的是( )

A.將SO2通入水中

B.燒堿溶于水

C.將HCl通入水中

D.硫酸氫鈉溶于水

12.(20xx·哈爾濱調研)固體A的化學式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層都符合相應稀有氣體原子的最外層結構,則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1 mol NH5中含有5NA個N—H鍵(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

B.NH5中既有共價鍵又有離子鍵,是離子化合物

C.NH5的熔沸點高于NH3

D.NH5固體投入少量水中,可產生兩種氣體

題組四 創(chuàng)新探究

13.有A、B、C、D四種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但均小于18,A和B在同一周期,A的電子式為 .A. ,B原子L層的電子總數是K層的3倍;0.1 mol C單質能從酸中置換出2.24 L氫氣(標準狀況),同時它的電子層結構變成與氖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D離子的半徑比C離子的小,D離子與B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

(1)寫出A、B、C、D四種元素的名稱: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D元素在周期表中屬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3)用電子式表示A的最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形成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的單質充分反應生成化合物的結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與C形成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如何證明?

化學鍵課件(篇6)

尊敬的各位專家上午好,。我們明白化學是一門充滿神秘色彩的科學,它經過探索人們肉眼看不到的微觀粒子的運動,將人們從宏觀世界帶入到了神秘的微觀世界,并指導人們合理創(chuàng)造新物質。

今日我就選取了魯科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節(jié)第一課時資料《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進行說課。下頭我簡要的向各位專家介紹一下我的說課資料。

本節(jié)課我將從教學設計理念、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活動設計和特色共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知識的冰山模型”將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就像冰山露出水面部分,是表象的;“隱性知識”就像冰山藏在水底部分,是潛在的?!帮@性知識”只是冰山一角,而“隱性知識”則占冰山的絕大部分。它啟示我們,化學教學不能只把眼睛盯著顯性知識,即知識與技能,而要努力挖掘潛在知識價值,實現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的真正目的。

所以在此基礎上,針對本節(jié)課我采用了“知識——知識價值”的教學理念,重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經過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在獲得有關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力求將具體的建構性知識上升為認識知識的多重功能與價值

進而實現認識價值、情意價值、探究價值三重價值有機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本節(jié)課經過挖掘知識潛在價值,將以往單純的建構性理論知識,上升為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培養(yǎng)了學生對化學微觀世界的認識。體現了本節(jié)課的認識價值。

探究價值則體此刻經過理論探究,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用變化與聯系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和解決簡單化學問題的本事,從而逐步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經過對科學足跡的探索及其在社會生活實際中所產生的巨大貢獻的學習,體會化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艱辛,進而激發(fā)學生用化學知識來創(chuàng)造新物質的興趣與熱情。由此體現情意價值

要想實現三重價值的有機融合,合理分析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下頭我就從地位作用和知識脈絡兩個方面來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材。

首先從地位作用上來看,在初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從原子和分子的角度認識了化學變化其實是原子的重新組合,而到了高一,經過上一節(jié)元素周期表與元素周期律的學習,學生對原子的結構有了必須的了解,能夠從核外電子角度預測物質結構和性質,而本節(jié)課化學鍵的學習,則是從構成物質的微粒間的作用力的角度上對之前的知識更深入的學習,并為下一節(jié)能量的變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承上啟下,作用不可小覷。

本節(jié)課的知識脈絡為:由最常見的宏觀現象入手,引出化學鍵,進而引申概括出化學反應的實質,經過對化學鍵的解釋得到作用力的兩種結合方式——兩種類型化學鍵,進而構成兩種類型化合物,知識資料安排合理,層層遞進。

心理學研究證明,影響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明白了什么。而在本節(jié)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經明白了初中的物質變化與原子結構,可是并不明白這些物質的微粒是怎樣結合的?化學變化的實質到底是什么?這些都是他們所不明白的也是他們想明白的。由于本節(jié)課抽象難懂枯燥無味,需要較強的微觀世界認知本事和想象力,而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這部分的本事又比較薄弱,所以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了一系列具有認識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經過思考問題和觀看動畫,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發(fā)現科學的本質。

本節(jié)課我力求經過化學鍵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構成物質的微粒間存在相互作用是物質穩(wěn)定存在的原因,而化學變化實質上就是構成物質的微粒間結合方式的改變,這也說明了微粒間作用力有性質之分,而相互作用方式的不一樣則可構成不一樣類型的化合物。由此到達挖掘知識的潛在價值的目的。

所以,針對以上資料,我制定出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物質內部微粒間存在相互作用

2、明白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有性質之別,即強弱之分

3、理解物質在相互轉化時實際上是一種作用代替了另一種作用

過程與方法

1、經過兩組比較實驗,學會分析物質本質的方法

2、閱讀資料,了解化學鍵在科學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科學探索精神。

2、觀看微觀動畫,培養(yǎng)比較分析問題的本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經過思考具有價值的問題以及觀看微觀動畫,培養(yǎng)邏輯分析推理本事和微觀世界想象力。

2、經過認識化學鍵理論在科學發(fā)展中的作用,體會化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艱辛,激發(fā)學習化學,并用化學鍵的原理知識來創(chuàng)造新物質、改造世界的興趣與熱情

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我設置了如下的教學活動

首先由我國科學家拍攝的首張化學鍵圖像,直面分子內部的資料,引出課題,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什么看清化學鍵是分子手術的前提?化學鍵又是何神奇之物?這樣以科學史實引出課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到達對知識的定位。

在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的時候,我將操作兩組比較試驗:加熱一百度的水、以及初中學習的電解水。經過比較實驗再次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兩個實驗中產生的氣體為何不一樣,電解水時為什么要通電?以及化學鍵中的“鍵”字在字典中的解釋?兩個實驗條件不一樣:一個加熱一個通電,使學生很容易認識微粒間存在相互作用,且十分強烈。而化學鍵的“鍵”字在字典中的解釋就是關鍵,這也有助于學生更好的認識這種作用力的強弱。

緊之后我會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電解水過程中,微粒間的作用方式的改變,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變化的實質其實就是一種作用力代替了另一種作用力,實現了作用方式的轉化”的科學事實。

在此基礎上,我會引導學生進行資料閱讀,讓學生了解“21世紀的四大化學難題”,而其中之一便是“合成化學難題”,而解決這一難題其中的一個研究課題就是“化學鍵”。而最近從原子水平檢測硅材料的技術出爐,也完全得益于化學鍵知識的應用。經過閱讀兩個資料,使學生認識到本節(jié)課的重要性,并體會化學鍵在科學發(fā)展中的應用價值和重要地位,激勵學生在不久的將來也能為科學的發(fā)展做出自我的貢獻,并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探索精神。

之后我將播放最常見的物質——氯化鈉的構成過程微觀動畫,結合動畫引導學生運用原子結構的知識,從原子趨于構成穩(wěn)定的結構方面結合化學鍵思考氯化鈉的構成過程,從而認識微粒間的一種相互作用方式——離子鍵。

播放氯化氫的微觀動畫,在氯化鈉的構成過程基礎上,比較思考氯化氫的構成過程,認識另一種不一樣的微粒間相互作用——共價鍵,經過比較,使學生構成“物質微粒間的作用有性質之別,即強弱之分”的觀念。

此時學生對知識已經有了必須的了解,趁熱打鐵,經過一組簡單的練習,讓學生結合已學知識小組討論指出哪些只包含共價鍵,哪些只含離子鍵,而哪些物質既包含離子鍵也包含共價鍵。并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不一樣的作用力構成的化合物是否相同?從而認識兩種類型化合物,并經過比較分析領會難點,使學生認識到不一樣性質的作用力構成不一樣的化合物,并具備從本質上區(qū)分兩類化合物的本事!

在本節(jié)課的最終進行總結,并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化學,激勵他們用化學知識為人類發(fā)展做貢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學之路上也會有學生們留下的足跡。由此本節(jié)課也就結束。

本節(jié)課的特色所在是:拋開了傳統(tǒng)的只講“知識是什么,怎樣用”的模式,深入挖掘教材資料,找出冰山模型中的潛在知識,使理念上升為知識的價值。并且為此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并結合活動設計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自然而然的認識到知識的價值所在,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知識表層。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思考問題,以及分析推理和歸納總結的本事,并引領學生向科學發(fā)展的領域觀望,并激勵學生用化學的思想改變生活,創(chuàng)造奇跡!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多謝大家!

最新化學鍵課件(范文五篇)


教案課件在老師少不了一項工作事項,寫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每天都在從事的事情。教師的教學方法要與教案相結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經幼兒教師教育網推薦“化學鍵課件”這篇文章絕對值得一讀,這篇文章所提供的參考資料可能會對您有所啟發(fā)!

化學鍵課件 篇1

化學鍵小班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化學鍵的概念,掌握共價鍵、離子鍵和金屬鍵的形成過程和特點。

2. 能力目標:能夠通過分子或離子的結構判斷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學鍵類型,并能簡單解釋分子或離子間形成化學鍵的原因。

3.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興趣,關注環(huán)境保護,明確化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1. 掌握共價鍵、離子鍵和金屬鍵的概念和基本特點。

2. 能夠通過示例判斷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學鍵類型。

3. 理解并解釋分子或離子間形成化學鍵的原因。

【教學難點】

1. 理解共價鍵的形成過程,辨別單、雙、三鍵。

2. 理解金屬鍵的形成過程,并能解釋金屬具有導電性的原因。

【教學準備】

1. PPT課件和投影儀。

2. 示范實驗材料:炸藥棒、鈉片和氯液。

3. 學生手冊,包含課堂練習和實驗步驟。

【教學過程】

【Step 1】

導入:通過展示幾種物質的圖片,引導學生討論物質的性質和組成。然后提問學生,這些物質是如何形成的?

【Step 2】

概念解釋:通過PPT的動畫和圖片,向學生解釋化學鍵的概念和意義。

【Step 3】

探究實驗:選取一小塊鈉片,將其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氯液,觀察反應現象。通過實驗,向學生展示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和特點。

【Step 4】

講解知識點一:共價鍵。通過PPT的動畫和圖例,向學生講解共價鍵的形成過程和特點。同時,解釋較濃的電子云在共價鍵中的重要性,輔以例子進行講解。

【Step 5】

針對知識點一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分小組,每組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一個物質,探討其化學鍵類型和形成過程,并向全班進行匯報。

【Step 6】

講解知識點二:金屬鍵。通過PPT的動畫和圖例,向學生講解金屬鍵的形成過程和特點。并解釋金屬具有導電性的原因。

【Step 7】

探究實驗:選取一根炸藥棒,將其點燃并接觸到一根金屬絲,觀察反應現象。通過實驗,向學生展示金屬鍵的形成過程和特點。

【Step 8】

針對知識點二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分小組,每組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一個金屬物質,探討其化學鍵類型和形成過程,并向全班進行匯報。

【Step 9】

講解知識點三:離子鍵。通過PPT的動畫和圖例,向學生講解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和特點。輔以實例講解化合物中離子鍵的特點。

【Step 10】

學生個人練習:提供一份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提問形式中進行鞏固。

【Step 11】

小結:通過PPT的總結動畫,向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總結,回顧所學內容。

【Step 12】

實踐應用:通過討論幾個實際應用問題,讓學生思考化學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和意義。

【Step 13】

反思反饋: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并提出自己的疑問,同時留出口頭提問時間來答疑。

【教學延伸】

學生可以通過在實驗室里,使用不同物質進行實驗,觀察它們的反應現象,并根據觀察結果判斷其化學鍵類型。

【教學評價】

1. 學生的小組討論報告。

2. 學生完成的個人練習題。

3. 學生提問和回答的情況。

【板書設計】

化學鍵

1. 共價鍵

2. 離子鍵

3. 金屬鍵

化學鍵課件 篇2

一、教材分析

教材簡介:

本節(jié)教材選自全日制高中化學課本第一冊第五章《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第四節(jié)化學鍵,課時為3課時。

本節(jié)教材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關于離子鍵的內容,第二部分是關于化學鍵的內容,第三部分是關于介紹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第四部分介紹化學鍵的概念。此外本節(jié)還包括了一個演示實驗和一張表格。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概念,能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形成。

2、 使學生了解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3、 通過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象力。

學情分析:

第一部分關于離子鍵的內容,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活潑金屬鈉與活潑非金屬氯起反應生成離子化合物的過程。第二部分關于共價鍵的內容,學生也已學過了氫氣和氯氣的反應生成氯化氫的過程。因此這兩部分可在對有關知識進行復習的基礎上進行引導學生學習。在初中,學生已經學過了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等知識,因此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從熟→生的過程。

教材地位與作用

本節(jié)教材內容屬于物質結構理論的范疇,而物質結構不僅是本書的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教材的重點。通過本節(jié)教材的.學習,形式認識了化學鍵和化學反應的實質,對分子結構理論將有整體認識。

教學重點:

1、 離子鍵,共價鍵

2、 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及其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

化學鍵概念,電子式

二、教學方法

1、“啟發(fā)探究式”

本節(jié)內容具有教學的特點,又有基礎理論教學的特點,可采取教學方法,即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多媒體教學

本節(jié)教材概念多內容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可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如:講到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結構時,可借助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或實物模型,展現分子結構進行教學,展現微觀分子的運動過程??梢耘囵B(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三、教學過程:

按照教材的安排,將化學鍵概念放在離子鍵和共價鍵之后,我認為這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即歸納教學的方法。因此我的教學也按照教材編寫的順序進行。

1、關于離子鍵的教學

課前可以布置學生復習初中化學課本中關于離子化合物的內容,重點復習離

子與原子的區(qū)別和離子化合物的形成。

課堂中要根據教材的安排,通過鈉與氯氣反應生產氯化鈉的過程進行演示實驗,組織學生討論氯化鈉的形成過程,從而引出離子鍵的概念。討論中要著重抓住離子鍵的原因,成鍵粒子和成鍵性質三點,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離子鍵的本質和形成條件。要指出在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時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如(1)離子漏標電荷數;(2)離子所帶正負電荷數與元素化合價分辨不清等,注意強調書寫的規(guī)范化。

此外,為了使學生知道氯化鈉在通常情況下以晶體形式存在,我將利用課后資料中的晶體結構示意圖展示氯化鈉晶體的模型,培養(yǎng)對此感興趣的學生,并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

2、關于共價鍵的教學

課前可布置學生復習初中關于共價化合物的內容,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討論氫氣和氯氣反應的過程,討論中要著重抓住共價鍵的成因和表示方法。

在討論共價鍵的原因時,我將啟發(fā)對比氖原子和氯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分析為什么氖分子是單原子分子,而氯原子是雙原子分子。從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是否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分析得出形成共價鍵的條件,并用電子式表示氫氣和氯氣的形成過程。在本節(jié)的教學采用與離子鍵的對比進行教學,通過概念與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和共價鍵形成的對比,將使教學更加順利。

3、關于非極性鍵和極性鍵的教學

復習導入:在復習共價鍵概念后,可由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氫氣,氯化氫,水分子的電子式。

提出問題:

(1)在氯化氫中及水分子中,為什么電子對偏向氯原子和氧原?

(2)而H2中為什么電子對未偏移?

(3)氫氣和氯化氫,水分子中的化學鍵是極性鍵還是非極性鍵,并總結出規(guī)律。

4、關于化學鍵的教學

在通過以上的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出化學鍵的概念。同時得出“一個化學反應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的結論。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其設計成多媒體動畫教學,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在小結時,應當著重強調以下幾點:

(1) 化學鍵是存在與分子內相鄰的原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2) 是指兩個直接相鄰的原子

(3) 原子指廣義的原子與上面的原子有所區(qū)分

(4) “強烈的相互作用”不能說成結合力

四、反饋練習

離子鍵部分是強調離子鍵的概念和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共價鍵部分應強調共價鍵的概念和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分子的形成過程。此外,還要強調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區(qū)別。

五、布置作業(yè) 課后練習一、二。

化學鍵課件 篇3

化學鍵小班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化學鍵的概念和特點;

2. 掌握化學鍵的分類和性質;

3. 理解化學鍵在物質的性質和變化中的作用;

4. 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5.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思維。

二、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實驗室器材和化學試劑;

2. 準備相關實驗操作的教學素材和實驗步驟;

3. 準備相關的教材及參考資料;

4. 學生準備做好相關的學習和實驗準備工作。

三、教學過程:

1. 教師介紹化學鍵的概念和分類,并引導學生思考化學鍵的重要性和作用。

a. 什么是化學鍵?

b. 化學鍵的分類有哪些?

c. 化學鍵在物質的性質和變化中有什么作用?

2.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相關實驗,深入了解化學鍵的性質和特點。

實驗一:金屬鍵的特點(可選實驗)

材料:鋅粉、砂紙、酸

步驟:

a. 用砂紙將鋅粉表面的氧化物清潔干凈;

b. 在試管中加入一些鋅粉;

c. 加入適量的酸,觀察反應現象。

實驗二:共價鍵的特點

材料:氫氣、氧氣、電爐、點燃器

步驟:

a. 將氫氣和氧氣分別灌入兩個瓶子中;

b. 將一個瓶子中的氫氣和另一個瓶子中的氧氣混合;

c. 將混合氣體通過點燃器點燃。

實驗三:離子鍵的特點

材料:硝酸銀溶液、氯化鈉溶液

步驟:

a. 將硝酸銀溶液加入一個試管中;

b. 將氯化鈉溶液加入另一個試管中;

c. 將兩個試管倒置放在一起。

3. 教師總結實驗結果,并與學生一起討論。

a. 實驗一中,鋅與酸的反應產生了氫氣,說明金屬鍵容易被酸溶解,并在溶液中形成陽離子;

b. 實驗二中,氫氣和氧氣在點燃器的作用下發(fā)生了劇烈燃燒,說明氫氣和氧氣之間形成了共價鍵;

c. 實驗三中,硝酸銀溶液和氯化鈉溶液發(fā)生了沉淀反應,并生成了固體物質,說明硝酸銀溶液中的銀離子與氯化鈉溶液中的鈉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在一起。

4. 教師講解化學鍵在物質的性質和變化中的作用。

a. 金屬鍵的特點:金屬鍵容易形成陽離子,金屬物質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

b. 共價鍵的特點:共價鍵形成共享電子對,物質的固態(tài)一般為晶體,具有硬度和脆性;

c. 離子鍵的特點:離子鍵形成陰陽離子之間的吸引力,物質具有高熔點和電導性。

5. 教師鞏固學生對化學鍵的理解,進行相關的練習題和思考題,并指導學生完成相關的實驗報告或課堂作業(yè)。

四、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小班教學,學生對化學鍵的概念和分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過實驗進一步加深了對化學鍵性質和特點的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通過親自操作實驗和思考問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化學鍵的知識。同時,教師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實驗操作和討論,讓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和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師生互動,學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化學鍵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實驗操作能力。

化學鍵課件 篇4

化學鍵小班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化學鍵的基本概念和分類;

2. 掌握化學鍵的形成原理和特點;

3. 能夠運用化學鍵的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4.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二、教學重點:

1. 化學鍵的基本概念和分類;

2. 化學鍵的形成原理和特點。

三、教學內容:

1. 化學鍵的概念和分類:

a. 化學鍵的基本概念;

b. 離子鍵;

c. 共價鍵;

d. 金屬鍵。

2. 化學鍵的形成原理和特點:

a. 離子鍵的形成原理和特點;

b. 共價鍵的形成原理和特點;

c. 金屬鍵的形成原理和特點。

四、教學方法:

1. 講授相結合的方法;

2. 實驗觀察的方法;

3. 討論交流的方法;

4. 綜合實踐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引導學生回顧化學鍵的基本概念和分類,并提出學習化學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知識講解:

a. 化學鍵的基本概念:是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包括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

b. 離子鍵的形成原理:是由于正負電荷之間的相互吸引力。

c. 共價鍵的形成原理:是由于原子間的電子共享。

d. 金屬鍵的形成原理:是由于金屬原子的電子云共享。

3. 實驗觀察:進行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的實驗觀察,觀察現象,并分析實驗過程中的化學鍵特點。

4. 討論交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對實驗過程中的觀察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出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的特點。

5. 綜合實踐: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將所學的化學鍵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六、教學評價:

1. 參與討論和實驗的積極程度;

2. 形成的筆記和實驗報告的質量;

3. 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程度。

七、拓展延伸:

1. 學生可以通過化學鍵的知識去了解更多復雜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

2. 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不同化學鍵的原理和特點,深入理解物質的組成及反應過程。

八、教學反思:

本次小班教學中,通過講授、實驗觀察、討論交流和綜合實踐的方法,使學生了解了化學鍵的基本概念和分類,掌握了化學鍵的形成原理和特點。學生積極參與了教學活動,并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進一步多組織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化學鍵課件 篇5

化學鍵小班教案

主題:化學鍵的形成和性質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化學鍵的概念和特點;

(2)掌握化學鍵的分類及其形成過程;

(3)了解化學鍵的性質及其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采用案例分析、實驗觀察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

(2)通過組織討論和小組合作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2)鼓勵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

二、教學重點:

1. 概念與分類:化學鍵的概念、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的特點和分類。

2. 形成過程: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共價鍵的形成過程。

3. 性質與作用:化學鍵的性質及其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三、教學內容:

1. 化學鍵的概念和特點:

(1)化學鍵的定義:化學鍵是由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在化學反應中連接起原子的一種化學鍵。它能夠使原子達到穩(wěn)定的電子結構,從而獲得較低的能量狀態(tài)。

(2)化學鍵的特點:化學鍵具有一定的強度和方向性,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斷裂和形成。

2. 化學鍵的分類及其形成過程:

(1)離子鍵的形成與性質:離子鍵是由金屬原子和非金屬原子間的靜電引力形成的。金屬原子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非金屬原子獲得電子形成陰離子,通過吸引電荷的相互作用形成離子鍵。

(2)共價鍵的形成與性質:共價鍵是由非金屬原子間的電子對共用形成的。原子通過共享電子對來填充外層的空位,形成穩(wěn)定的共價鍵。

(3)金屬鍵的形成與性質:金屬鍵是由金屬原子間電子云的重疊形成的。金屬原子失去部分電子形成正離子,這些正離子形成電子海,通過互相排斥和吸引來形成金屬鍵。

3. 化學鍵的性質及其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1)化學鍵的性質:化學鍵的強度與鍵長有關,一般來說,共價鍵強度大于離子鍵,離子鍵強度大于金屬鍵?;瘜W鍵還具有方向性。

(2)化學鍵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的基礎。在化學反應中,化學鍵的形成可以釋放能量,而化學鍵的斷裂則需要吸收能量。

四、教學活動設計:

1. 案例分析:通過解析一些化學反應的實例,引導學生發(fā)現其中化學鍵斷裂和形成的過程。

2. 實驗觀察: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觀察化學鍵的形成和斷裂過程,并記錄實驗現象和結果。

3. 小組合作:將學生分成小組,要求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化學反應進行研究,通過討論和合作,整理出反應過程中化學鍵的形成和斷裂情況。

4. 搭配使用多媒體教具:結合多媒體教學軟件,展示化學鍵形成和斷裂的動態(tài)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五、教學評價:

通過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和實驗報告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注重對學生的實驗觀察和分析能力的評價,以及對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評價。

六、教學反思:

本教案通過案例分析、實驗觀察和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全面了解化學鍵的概念、分類、形成過程和性質,并能夠在化學反應中分析化學鍵的作用。通過實際操作和合作探究,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相關推薦

  • 最新代數式課件精選11篇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在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有提前準備可能會使用到資料的習慣。資料包含著人類在社會實踐,科學實驗和研究過程中所匯集的經驗。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幼師資料內容呢?小編特別為你收集的“最新代數式課件精選11篇”,如果...
    2023-06-12 閱讀全文
  • 最新木蘭詩課件(合集11篇)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幼兒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都需要提前尋找一些資料。資料的定義比較廣,可以指生活學習資料。參考相關資料會讓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更高。所以,你是否知曉幼師資料到底是怎樣的形式呢?經過收集,小編整理了最新木蘭詩課件,供你閱讀參考,并請收藏本頁面!一、教學目標:1、理解木蘭這個古...
    2023-05-11 閱讀全文
  • 化學式課件精選 今天幼兒教師教育網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針對“化學式課件”的分析文章。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就需要老師用心去設計好教案課件了。教案是高質量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將此頁加入收藏夾以方便以后查看!...
    2024-04-05 閱讀全文
  • 化學式課件通用十篇 我們聽了一場關于“化學式課件”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經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所以老師寫教案可不能隨便對待。教案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依據。...
    2024-10-05 閱讀全文
  • 最新酒文化課件 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大家整理的“酒文化課件”的詳細內容。教學過程中教案課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師都需要寫自己的教案課件。?新教學的老師們需要多花時間認真準備教案和課件。我們鼓勵您多留意我們網站的更新以獲取最新信息!...
    2024-06-20 閱讀全文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在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有提前準備可能會使用到資料的習慣。資料包含著人類在社會實踐,科學實驗和研究過程中所匯集的經驗。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幼師資料內容呢?小編特別為你收集的“最新代數式課件精選11篇”,如果...

2023-06-12 閱讀全文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幼兒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都需要提前尋找一些資料。資料的定義比較廣,可以指生活學習資料。參考相關資料會讓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更高。所以,你是否知曉幼師資料到底是怎樣的形式呢?經過收集,小編整理了最新木蘭詩課件,供你閱讀參考,并請收藏本頁面!一、教學目標:1、理解木蘭這個古...

2023-05-11 閱讀全文

今天幼兒教師教育網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針對“化學式課件”的分析文章。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就需要老師用心去設計好教案課件了。教案是高質量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將此頁加入收藏夾以方便以后查看!...

2024-04-05 閱讀全文

我們聽了一場關于“化學式課件”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經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所以老師寫教案可不能隨便對待。教案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依據。...

2024-10-05 閱讀全文

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大家整理的“酒文化課件”的詳細內容。教學過程中教案課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師都需要寫自己的教案課件。?新教學的老師們需要多花時間認真準備教案和課件。我們鼓勵您多留意我們網站的更新以獲取最新信息!...

2024-06-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