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水果多又多》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2-02-23 大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一、活動目標

知道蘋果、梨、香蕉3種水果的名稱、顏色和主要特征。

二、活動準備

1. 不透明的袋子一個,內裝洗凈的蘋果、香蕉、梨子等新鮮水果。

2. 干凈的果盤若干,內裝適量洗凈、切好的蘋果、梨、香蕉小塊。

三、活動內容

1.利用情景表演“秋姑娘”背著個神秘袋子來給小朋友送禮物,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咦,小朋友誰來到我們班了 。

秋姑娘:小朋友們好,我是秋姑娘,今天我給小朋友送來了好多禮物,一會兒請老師和你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幼:謝謝秋姑娘。

秋姑娘:小朋友再見。

師:秋姑娘給我們送來了禮物,什么禮物呢?你們知道嗎?

幼:不知道 。

師:你能猜一下嗎?

幼:自由回答(糖、奶、布娃娃……)

師: “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

請4—5名小朋友把手伸進袋子摸出所有的水果,并說出名稱。 “袋袋好,袋袋妙,袋袋里面裝果果。小朋友小手摸一摸,摸出看看是什么?” “哪個小朋友過來摸摸?” “小朋友摸出來的是什么呀?把它的名字告訴大家吧?!?/p>

2.引導觀察,找找說說

師:原來秋姑娘給我們送來的是水果呀!請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呀!

找出蘋果、梨、香蕉3種水果,讓小朋友說出它們的名稱,并觀察它們的外形特征。

“蘋果是什么顏色的呀?它長得什么樣啊?”

(以同樣的方式引導寶寶觀察梨和香蕉。)

“蘋果的顏色紅紅的,身子圓圓的;梨子的顏色黃黃的,身上有很多小黑點;香蕉的顏色黃黃的,身子長長的、彎彎的,像月亮?!?/p>

3.出示幻燈片(觀看三種水果圖片及生長在哪里)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水果都有什么來呀!

蘋果、梨、香蕉它們都是生長在樹上的。

4.師:現在水果寶寶要和小朋友做一個游戲,你們想玩嗎?

幼:想。

師:老師講解游戲的玩法。

老師要把水果寶寶放在地上,音樂響起時,小朋友跟老師跑,當音樂停止時小朋友要去搶水果寶寶,你搶到哪種水果,就要把他的名字和樣子說出來,誰想做游戲啊?

幼:我。

幼兒游戲兩邊在反復游戲中對水果進行鞏固。

四、品嘗水果

師:這些水果不僅長得好看,味道也很美,你們想品嘗一下嗎?

幼:想。

那我們就一起來品嘗一下吧!

最后老師教育小朋友多吃水果身體好。

活動結束。

五、活動反思

本次優(yōu)質課評選,我選擇了一節(jié)科學活動《水果多又多》,因為孩子們平時生活中經常吃水果,對蘋果、梨、香蕉這三種水果再熟悉不過了。

本次活動,孩子們通過觀察、摸一摸、品嘗三種水果,了解了三種水果的外形特征及其不同的味道。

在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方面,我注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用“秋姑娘”帶來禮物來導入活動,緊接著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來對三種水果加以認識,然后用好玩的游戲進入活動高潮加以對水果外形特征的鞏固,最后以品嘗水果的形式結束活動。

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沒想到把梨的外形特征描述得那么仔細,竟然能說出里的外皮上有小黑點,我及時地對孩子的回答給與了肯定。

由于以往講課時語調過高,在本次活動中我注意了自己的語調,使自己的教態(tài)更加自然和親切。

活動中存在的不足:

1.在孩子語言表達方面引導的不夠。

2.在游戲中幼兒參與人數較多,導致孩子等待時間過長。

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注意吸取老師們的評課意見,課堂上取長補短,使自己的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水一樣多》課件


活動目標:

1.嘗試實驗,獲得有關容量守恒的經驗。

2.觀察了解水在不同容器里呈現不同形狀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每組6個形狀不同、標有刻度的透明瓶子(每個瓶子內裝有等量的水)。

2.各種形狀的瓶子若干(其中有相同形狀一樣大的瓶子數個)、盛水的器皿若干、抹布、記錄紙等。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

教師:我們在做水的游戲中,發(fā)現將各自瓶子里的水倒進大小不一的瓶子后,水面的高低會不一樣?!?出處”這里有6瓶水,你認為瓶里的水是一樣多嗎?說說各自的理由。

二、幼兒假設

1.幼兒討論、假設,教師匯總假設的情況并進行簡單的記錄。

2.教師提議大家動手試一試。注意第一不要將實驗用的兩瓶水混在一起。第二,倒水時小心,盡量不要把水灑出來。第三,將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

三、動手實驗

1.任選兩瓶水,想個辦法證明這兩個瓶中的水是一樣多的。

2.幼兒動手試驗,教師觀察記錄。

四、交流驗證

1.幼兒各自講述實驗的結果,并對有爭議的問題和試驗展開討論。

2.交流:用什么方法證明兩瓶水一樣多?(幼兒可能出現的方法:選擇兩個相同的瓶子;選擇有刻度的瓶子。)

發(fā)現瓶子的高矮、粗細不影響水的多少;瓶子的形狀改變了,但瓶子里水的多少是不變的。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繼續(xù)提供以上材料,讓幼兒反復實驗,獲得守恒經驗與概念。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教學,課前我準備不充分,語言組織不嚴謹,在環(huán)節(jié)上銜接不好,以至于活動層次有點不分明。這個活動的教具太多,擺放的問題我考慮的不周到。針對這個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課后我深入地反思,希望在下一次活動中,能夠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水果與干果》課件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密切聯系幼兒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對于我們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來說,水果與干果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也是感興趣的,從經驗上來說,幼兒對于水果的名稱味道等特征基本上能把握,而對于干果的特征認識比較膚淺,因此有必要加深幼兒對水果與干果的認識,加深幼兒的喜歡,激發(fā)幼兒吃他們的情感,并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因此我選擇這次教學內容,它既體現幼兒的需要,又貼近幼兒的生活。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知道水果與干果的主要特征,并了解他們都屬于植物的果實。

2. 根據水果與干果的特征進行分類,發(fā)展其分析綜合能力。

3. 引導幼兒體驗和操作的快樂,豐富知識經驗。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水果與干果的特點

活動難點:辨別水果與干果

活動準備

1. 水果(蘋果、桔子、梨、葡萄等數個);干果(核桃、花生、瓜子等若干)。

2. 分類盒、果品胸飾。

活動過程

1. 教師與幼兒談話:激發(fā)幼兒興趣(提問法,引入課題認識水果)?,F在是什么季節(jié)?(引導幼兒說出“秋天”)秋天有哪些水果?(幼兒自由回答:蘋果、桔子等)。

2.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桔子,引導幼兒認識他們的特點。(從名稱、顏色、味道認識特點,酸酸的、甜甜的、有黃色的、有綠色的)。

3. 依次引導幼兒認識蘋果、葡萄的特點。

4. 教師出示核桃、花生、瓜子,引導幼兒認識他們的特點、幼兒自由討論(他們是水果嗎?)

5. 教師把水果與干果放在一起讓幼兒比較他們的不同。(從顏色、味道、果皮果肉)

6.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總結:像花生、核桃這類顏色不鮮艷、果皮硬、果肉薄干、水分少、味道香香的就是干果

7. 教師請幼兒對果品分類(幼兒操作)

(1)用紙盒把水果和干果封好,告訴幼兒紙盒里裝著許多好吃的東西,請小朋友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

(2)請幼兒摸出后回答是水果還是干果?并放在分類盒(水果放在紅色一邊,干果放在綠色一邊)

8.延伸活動:游戲“果品找家”在室內貼上水果與干果的標志(紅房子是水果的家,綠房子是干果的家)幼兒帶上果品胸飾隨著音樂自由的展現水果生長的動作,音樂停,果品娃娃迅速準確的找到自己的家。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我根據我們班的實際水平與接受能力,在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采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的方式。運用觀察和操作,利用多種感官(讓幼兒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看一看)進行探索實際操作,讓幼兒知道水果與干果的特點(水果顏色鮮艷、果皮薄、果肉厚、水分多、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干果顏色不鮮艷、果皮硬、果肉干、水分少、味道香香的)及他們的不同之處;運用游戲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鞏固對水果與干果的認識、分類。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運用提問、討論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由于本次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對吃也感興趣,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氣氛活躍,更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多變的云》課件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云的變化,有關注和探索天氣現象的興趣。

2、幼兒了解云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初步了解云會變成雨、雪等落下來,感受天上云的變化與天氣現象之間的關系。

活動重點和難點:

了解雨、雪是由云變成的。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平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各種各樣的云

材料準備:多變的云視頻、各種云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回顧和交流幼兒關于多變的云的已有經驗。

※ 引導語:這段時間,我們在晴天、多云、陰雨的天氣帶小朋友觀察過各種各樣的云,云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云像什么?

※ 提問:云會不會移動?云為什么會移動?"屈;老.師"怎樣移動?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云。

※ 討論:云會不會變成其他的樣子?你有沒有見過別的云?是什么樣的?是什么時候見到的?

3、觀看云變成雨、變成雪的課件,感知云會變成雨、雪等落下來的現象。

※ 討論:誰知道云會變成什么?

※ 通過課件向幼兒介紹天上下雨就是云變成的,冬天下的雪也是云變成的,進一步感知云的變化。

4、感受和發(fā)現云朵變化與天氣的關系。

※ 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的云呢?(讓幼兒充分討論猜測后,向幼兒介紹不同的云是和天氣有關系的)

※ 引導幼兒分小組將觀察記錄按天氣進行分類整理和比較,制作小組大記錄表,并向大家介紹本組的觀察發(fā)現。

5、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戶外觀察天上的云,分別說說天上的云塊像什么?并把它畫下來。

活動反思:

幼兒到了大班好奇心明顯增強,他們喜歡在生活中發(fā)現,在玩中發(fā)現許多有趣的事物,針對本班幼兒的特點,我在設計《多變的云》這節(jié)活動時,注重“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教學方法,把復雜的自然想象,用淺顯易懂的實驗呈現給幼兒,雖然在實驗的過程中,幼兒對云的形成認識還是很模糊,但是只要通過活動能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熱愛,保護他們這份積極探索的熱情,就已經達到科學領域的教育目標了。在活動中,我班也有幾個小朋友明顯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可能是我的實驗設計的有些單調,課前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夠成分,今后需要提前預設活動效果,避免出現幼兒被動參與的現象。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多變的云》課件


活動目標:

1.了解云的外形特征、形成及變化。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觀察天上的云,啟發(fā)幼兒根據云的形狀去想想他們像什么;

2.酒精燈1盞、燒杯1個,玻璃瓶每人一個,玻璃片每人1塊,毛筆,火柴。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身體輕又輕,空中來旅行。有時像棉花,有時像魚鱗?!庇變翰鲁龊螅屗麄內ビ懻摚涸剖窃趺磥淼?

二、探索發(fā)現

1.教師動手實驗

(1)將毛筆浸濕,在黑板上畫畫,讓幼兒觀察黑板上的畫漸漸看不見了。

(2)將放有冷水的燒杯放在燃燒的酒精等上,引導幼兒觀察蒸發(fā)現象,讓幼兒知道水燒開就形成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fā)”。

2.啟發(fā)幼兒見過的“蒸發(fā)現象”。 洗過的衣服在太陽下被太陽一曬,就變成了水蒸氣;江河里的水被太陽一曬也變成了水蒸氣。

3.討論:那么多的水蒸氣都飛到哪兒去了?!!(飛到天空去了)那么云是怎么來的呢?

4.讓幼兒水蒸氣遇到冷空氣變成小水珠的現象。 給幼兒桌前的玻璃瓶倒入開水,幼兒先觀察水蒸氣蒸發(fā)的現象,然后提醒幼兒摸一摸玻璃片,感覺其冷熱,將玻璃片蓋在瓶口上,引導幼兒觀察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片變成小水珠的現象。

5.啟發(fā)幼兒聯想 地面上那么多的水蒸氣正發(fā)到很冷的天空后會怎樣?(變成許多小水珠)天上的水珠為什么沒有立即掉下來?(引導幼兒觀察玻璃片上的水珠。)它們已相互連在一起,那么云是怎么來的?(幼兒討論)

三、云的形成

水遇熱變成了水蒸氣,水蒸氣蒸發(fā)到天空后遇到冷空氣,變成了許多小水珠,越聚越多的小水珠沾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活動反思:

幼兒到了大班好奇心明顯增強,他們喜歡在生活中發(fā)現,在玩中發(fā)現許多有趣的事物,針對本班幼兒的特點,我在設計《多變的云》這節(jié)活動時,注重“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教學方法,把復雜的自然想象,用淺顯易懂的實驗呈現給幼兒,雖然在實驗的過程中,幼兒對云的形成認識還是很模糊,但是只要通過活動能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熱愛,保護他們這份積極探索的熱情,就已經達到科學領域的教育目標了。在活動中,我班也有幾個小朋友明顯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可能是我的實驗設計的有些單調,課前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夠成分,今后需要提前預設活動效果,避免出現幼兒被動參與的現象。

相關推薦

  • 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水一樣多》課件 活動目標: 1.嘗試實驗,獲得有關容量守恒的經驗。 2.觀察了解水在不同容器里呈現不同形狀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每組6個形狀不同、標有刻度的透明瓶子(每個瓶子內裝有等量的水)。 2.各種形狀的瓶子...
    2022-01-24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水果與干果》課件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密切聯系幼兒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對于我們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來說,水果與干果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也是感興趣的,從經驗上來說,幼兒對于水果的...
    2022-02-15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多變的云》課件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云的變化,有關注和探索天氣現象的興趣。 2、幼兒了解云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初步了解云會變成雨、雪等落下來,感受天上云的變化與天氣現象之間的關系。 活動重點和難點: 了解雨、雪...
    2022-01-15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多變的云》課件 活動目標: 1.了解云的外形特征、形成及變化。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
    2022-02-14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有關《一分鐘有多長》課件 活動目標: 1、感知一分鐘時間的長短,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2、了解時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要珍惜每一分鐘。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完整的鐘面,嘀嗒聲,秒針走一分鐘課件?!居變簣@制作】 2...
    2021-12-3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嘗試實驗,獲得有關容量守恒的經驗。 2.觀察了解水在不同容器里呈現不同形狀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每組6個形狀不同、標有刻度的透明瓶子(每個瓶子內裝有等量的水)。 2.各種形狀的瓶子...

2022-01-24 閱讀全文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密切聯系幼兒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對于我們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來說,水果與干果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也是感興趣的,從經驗上來說,幼兒對于水果的...

2022-02-1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云的變化,有關注和探索天氣現象的興趣。 2、幼兒了解云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初步了解云會變成雨、雪等落下來,感受天上云的變化與天氣現象之間的關系。 活動重點和難點: 了解雨、雪...

2022-01-1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了解云的外形特征、形成及變化。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

2022-02-1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感知一分鐘時間的長短,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2、了解時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要珍惜每一分鐘。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完整的鐘面,嘀嗒聲,秒針走一分鐘課件?!居變簣@制作】 2...

2021-12-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