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贛美版五年級下冊美術第18課《民間陶瓷》教案教學設計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2-02-09 小學五年級下冊英語教案與反思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小學五年級下冊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新贛美版五年級下冊美術第18課《民間陶瓷》教案教學設計反思》
《新贛美版五年級下冊美術第18課《民間陶瓷》教案教學設計反思》這是一篇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這種課看似簡單,實則并不好上。因為這種欣賞課的內容一般離孩子們的生活較遠,他們大多對學習內容不太感興趣。
?18民間陶瓷
陶瓷雕塑
陶瓷雕塑是以陶或瓷做為物質材料來塑造可視和可觸的實體性的立體藝術形象,是反映社會生活、人文精神,具有獨立的審美特性和審美理想的一種藝術形式,并且它可以通過釉料和窯火進行的洗禮,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其工藝性和材質特性滲透于造型創(chuàng)作的整個過程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神秘感和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力。陶瓷雕塑是雕塑領域的一個分支,由于陶瓷材質的獨特魅力,使陶瓷雕塑在雕塑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
陶瓷雕塑課程介紹
本課程是陶藝專業(yè)的主要專業(yè)課程,它的任務是:以陶瓷雕塑的觀念、材料、技法為內容,以陶瓷雕塑的發(fā)展過程及其作品分析入手,通過對陶瓷雕塑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陶瓷雕塑工藝知識與技能。
陶瓷雕塑課程介紹----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1、了解我國陶瓷雕塑發(fā)展的幾個代表性階段。
2、分析近代我國各大瓷區(qū)陶瓷雕塑特征。
教學難點:
觀察和分析陶瓷雕塑造型、紋樣和釉色,并能表達出自己的獨特觀點。掌握良好的雕塑技法,掌握燒成預期效果。
陶瓷雕塑課程介紹----教學目的與要求
課程目的:掌握陶瓷雕塑生產工藝,通過造型的設計及制作,注漿、脫胎、整形、粘接施釉和燒成工藝的實踐,能獨立操作完成陶瓷雕塑全部工藝流程,做出成品。
知識和技能:
了解陶瓷雕塑的概念、中國陶瓷雕塑優(yōu)秀的歷史、以及當代我國各大瓷區(qū)陶瓷雕塑的特點。
方法和過程:
學習陶瓷雕塑歷史發(fā)展的過程,從陶瓷雕塑的外形、紋飾及釉色等方面欣賞陶瓷藝術的方法,掌握陶瓷雕塑技法,學會陶瓷雕塑制作流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生潛移默化中感受到陶瓷雕塑給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蘊,在學習中國陶瓷雕塑文化情節(jié)的同時獲得更深層、多元的文化積累。
陶瓷雕塑課程教學計劃(4課時)
第一章陶瓷雕塑概述
教學內容:1,陶瓷雕塑的概念2,中國優(yōu)秀的陶瓷雕塑歷史3,中國近代陶瓷雕塑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陶瓷雕塑歷史,了解近代陶瓷雕塑發(fā)展現(xiàn)狀
第二章陶瓷泥料
教學內容:1,泥料的特性和類型2,粗制泥料3,細致泥料
教學重點難點:熟悉泥料性質
第三章陶瓷雕塑的成型技法與特點
教學內容:1,泥條盤筑2,泥板成型3,石膏模具成型4,拉坯成型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幾種成型技法
第四章陶瓷雕塑的造型分類及裝飾手法
教學內容:1,陶瓷雕塑造型分類2,陶瓷雕塑裝飾手法3,陶瓷雕塑美感表達
教學重點難點:培養(yǎng)對陶瓷雕塑美感的提升
第五章陶瓷雕塑創(chuàng)作的基本步驟
教學內容:1,素材收集2,構思立意3小稿與素描稿4,大稿放制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陶瓷雕塑創(chuàng)作步驟
授課內容:
第一章陶瓷雕塑概述
引言:陶瓷雕塑與雕塑的關系
雕塑是有實在體積的形象,我們用手就可以摸得著。繪畫是平面的,在平面上表現(xiàn)三維的空間。
雕塑是造型藝術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總稱。是用可塑的(如粘土、膠泥等)或可刻的(如金屬、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種具有實在體積的藝術形象。
第一節(jié),陶瓷雕塑的概念
陶瓷雕塑是以陶或瓷做為物質材料來塑造可視和可觸的實體性的立體藝術形象,是反映社會生活、人文精神,具有獨立的審美特性和審美理想的一種藝術形式,并且它可以通過釉料和窯火進行的洗禮,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其工藝性和材質特性滲透于造型創(chuàng)作的整個過程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神秘感和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力。
第二節(jié)中國優(yōu)秀的陶瓷雕塑歷史
?一,原始社會——陶塑文明的起源
1,原始陶塑的工藝
?2,原始陶塑的形式(擬形器、陶塑構件)
3,原始陶塑的藝術特征(模仿與隨意、夸張與變形、自由精神的傳達)(WWW.GX86.CoM 筆稿范文網(wǎng))
?二,夏、商、周——青銅時代的陶塑藝術
?1,青銅器與陶器關系
(陶冶、陶鑄)
2,喪葬制度的改革與陶塑的興起
?三,秦漢時代的陶塑——從博大恢宏到活潑生動
?1,空前絕后的兵馬俑(氣勢恢宏、高度寫實、模塑結合)
?2,別開生面的漢俑
?3,建筑和陶塑(瓦當、畫像磚)
?四,魏晉南北朝——人性時代的明器陶塑與青瓷
1,陶塑和佛教造像
?(魏晉南北朝佛教興起)
?2,青瓷——瓷塑與典雅的青瓷擬形器
?北朝陶俑的藝術風格深受佛教造像的影響。北朝時期佛教流行。據(jù)《洛陽伽藍記》記載,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全國寺廟增至三萬余所,僧尼200萬。著名的龍門石窟,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開鑿的。
五,隋唐時期——熠熠生輝的釉陶藝術
?1,隋代陶器——冷靜的轉型期
2,唐代陶塑——豐富的形制和種類(南青北白、三彩)
六,五代宋遼——瓷塑藝術的輝煌
?1,五代十國
?2,兩宋瓷塑——藝術的高峰
3,遼金陶藝——別具風格的地域特征
七,元明清陶瓷雕塑——巔峰后的余暉
?1,過度時期的元代陶藝
?2,明代——傳統(tǒng)陶藝的余暉
3,清代陶藝——傳統(tǒng)的終結
第三節(jié)中國近代陶瓷雕塑
?1、景德鎮(zhèn)的瓷塑藝術
景德鎮(zhèn)瓷塑材質白里泛青,以釉上、釉下彩繪裝飾為主。造型和彩繪相結合,產生了艷麗華貴、雅俗共賞的藝術特色,并體現(xiàn)了較強的平民意識,增強了藝術性與商品性相結合。(特點: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合稱景德鎮(zhèn)四大傳統(tǒng)名瓷)
2、福建德化瓷塑藝術
?福建德化瓷塑一般不作加彩裝飾,以體現(xiàn)材質的滋潤晶瑩、胎釉如脂、質潔無暇和玉白剔透的地方特色,素有象牙白之稱。開創(chuàng)了捏、雕、鏤、堆、接、修八字技巧。德化瓷塑精雕細刻,衣紋圓潤,疏密均勻,柔和典雅的風格。
?3、佛山石灣陶塑
?石灣陶塑歷史悠久,其風格古雅淳樸、厚重剛健、生動傳神、題材廣泛、釉色絢麗。
?石灣藝人來自四面八方,基礎深厚,且善創(chuàng)善仿。人物陶塑多以仙佛、達摩、漁、樵、耕、讀,以及民間民俗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人物臉部一般不上釉,以保持胎色的形象清晰,注重臉部神情刻畫。
?
?第二章陶瓷泥料與雕塑成型
?第一節(jié)泥料的特性和類型
一.泥料的特性
1.可塑性
2.結合性
3.收縮
二.泥料的類型
1.粗質材料
2.細質材料
?第二節(jié)粗質材料
?一.粗質材料的類別
?二.粗質材料易表現(xiàn)的形式(成型過程中,隨意性強、干燥后不易干裂和變形,易做大件雕塑作品和一次性完成的作品。)
?
?第三節(jié)細質材料
?一.細質材料的特性
二.細質材料易表現(xiàn)的對象(細膩寫實的手法為主,多表現(xiàn)女性和兒童為主)
第三章陶瓷雕塑的成型方法及特點
?第一節(jié):泥條盤筑成型
?概念:泥條盤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種成型手段,遠在新時期時代的陶器就采用此方法成型。泥條盤筑成型是將泥料搓成均勻的圓條,在根據(jù)所需形體造型一層層疊加或用一根長泥條作螺旋形向上盤旋筑造成型的一種技巧。
?小結:通過實踐我們可以明顯感覺用泥條盤制法制作陶藝,一方面是泥條可以自由地彎曲與變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較復雜的、不太規(guī)整的、較隨意的陶塑,再者就是它能夠保留泥條在盤筑時留下來的手工痕跡和一道道盤旋的紋理,當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跡。但也可以利用泥條的塑性有意讓泥條具有粗細變化,盤筑后形成疏密的、韻律的的美感.
?第二節(jié):泥板成型
?泥板成型概述:泥板成型是現(xiàn)代陶藝中最為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它制作便利,有較強的站立性,便于表現(xiàn)棱角轉折清晰的造型。泥板成型不僅能做有棱角的器形,也能做一些同心圓的造型。例如:宜興紫砂器皿很多造型都是泥板成型或是泥板拍打成型的。
泥板成型種類:
1,泥板鑲結成型:可以像布一樣成型,
?2,泥板卷制成型
?由于泥板面積大,不易直立,在制作時可以利用一些輔助手法使其成型(例如用紙)。泥板法創(chuàng)作時利用泥的柔軟性,可像布一樣折疊。
小結:比較濕軟泥板可以扭曲、卷和等方法自由變化,隨意造型;稍干的泥板可以鑲接制作成比較挺直的器物。泥板的厚度隨器物制作大小而定,但應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勻。
?第三節(jié):石膏模具成型
概念:利用石膏加水后可以凝固,在這種材料干燥后,有較好的吸水功能。在陶藝創(chuàng)作中,利用石膏做模具,可以很快將泥料、泥漿里的水分吸收,使泥料、泥漿硬化、干燥而成型。
石膏模具成型:
1、模具印坯成型
?2、模具注漿成型
?石膏模具成型的特點:便于復制,對造型復雜的紋飾和異形的造型來說,石膏模具的成型方式尤為方便。
?第四節(jié):拉坯成型概念:
拉坯成型是最為廣泛應用也是最方便的一種成型方法,拉坯成型是陶瓷歷史上一個重大的革命,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制作的器物更加完美和精致。拉坯成型是在快速轉動的輪子上(拉坯機),將手探進柔軟的黏土中,借助螺旋運動的慣性,讓黏土向外擴展,向上推升,形成環(huán)形的坯體的過程。
?拉坯成型的特點:
?拉坯成型制作出來的造型,挺拔、規(guī)整。但它是一種技術較強的成型工藝,對泥性干濕、輪子轉速的快慢以及手的動作的運用等,都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對于初學者來說,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進行訓練,才能掌握這種成型技術。
幾種成型方法特征對比:
?泥條盤筑成型法:便于塑造比較復雜的形體、特別是一些扭動和彎曲的造型。
?泥板成型法:便于表現(xiàn)棱角轉折清晰的造型。
?石膏模具成型法:便于復制,對造型復雜的紋飾和異形的造型來說,石膏模具的成型方式尤為方便。
?拉坯成型法:制作出來的造型,挺拔、規(guī)整。但它是一種技術性較強的成型工藝,需較長時間訓練才能掌握。
?第四章陶瓷雕塑分類及裝飾手法
?一,陶瓷雕塑在造型形式上包括:
圓雕、浮雕、鏤雕、捏塑。
?二,從裝飾手法上可分:素胎類、色釉類、彩繪類、以及綜合裝飾。
?三.陶瓷雕塑美感表達
?1,材質美感
?粘土、釉色
?2,肌理美感
?刻畫、鏤空、堆貼、拍擊、擠壓、模印、彩繪、打磨等人工肌理,還有很多仿竹、滕、草、金屬等自然肌理效果。
?3,視覺質感
?陶瓷材料肌理的視覺質感表現(xiàn)為流、柔軟、堅硬、光亮、輕重等。
?第五章陶瓷雕塑創(chuàng)作中的基本步驟
?一,素材收集
?1,直接經驗
?2,間接經驗
?二,構思立意
?1,主題構思與立意方向
?2,確立創(chuàng)作手法
?3,確立材質選擇
?4,確立工藝制作方法
?5,立意與燒成方法和釉料、色料裝飾
?三,小稿與素描搞
?四,大搞放制
?1,比例與動態(tài)
?2,結構與體積
?3,神態(tài)與形態(tài)
?課程時間安排:
第一周:收集資料、設計作品造型(素描稿與泥塑稿)
第二、三周:放大及完善作品
第四周:模具制作
?本課程作業(yè):
?制作題目與要
【反思】
這種課看似簡單,實則并不好上。因為這種欣賞課的內容一般離孩子們的生活較遠,他們大多對學習內容不太感興趣。如何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的陶瓷藝術,并且讓他們學會欣賞陶瓷藝術的方法。我想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
教學時,我通過談話,讓學生知道我國是“瓷國”的原因,了解陶瓷發(fā)展歷史,讓學生通過比較原材料燒制的溫度、制作工藝上、制作材料上、胎質、敲擊聲等了解陶瓷的區(qū)別。從外形上、紋飾上、釉色上來欣賞陶瓷藝術的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學生談談對這件陶器或瓷器的感受,我再總結。在欣賞陶瓷藝術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中國陶瓷藝術在人類文化史上所做的貢獻,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用線描的形式描畫自己喜歡的瓷器,裝飾紋樣。但因為時間的限制,學生欣賞時不夠深入。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新贛美版一年級下冊美術第18課《撥浪鼓》教案教學設計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新贛美版一年級下冊美術第18課《撥浪鼓》教案教學設計》
《新贛美版一年級下冊美術第18課《撥浪鼓》教案教學設計》這是一篇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意及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第18課撥浪鼓教案
教學目標:
1.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撥浪鼓。
2.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3.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意及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掌握撥浪鼓的特征,能獨立完成它的設計
教學難點:
設計的撥浪鼓新奇、有創(chuàng)意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玩具撥浪鼓、各種繪畫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學生準備一些竹筒(或紙杯、塑料小瓶),毛筆桿(或方便筷),彩色紙,夾子等材料,鉛筆,彩色水筆,剪刀,蠟筆,膠水,彩色紙等繪畫制作工具。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介紹我國南宋時李嵩的名畫《貨郎圖》,引導觀察圖中撥浪鼓的模樣。
展示一些會響的撥浪鼓,激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
啟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示范的撥浪鼓會發(fā)出聲響?
2.發(fā)展階段
1>教師展示示范作業(yè),講述幾種示范作業(yè)的設計思路。
2>教師以清晰的演示說明撥浪鼓制作的具體方法與步驟。
3>鼓勵學生用找到的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并制作一個會響的小玩具,采用畫,剪,拼貼等造型手段將玩具裝飾美化。
4>在作業(yè)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chuàng)意與設計,要認真仔細地進行制作。
5>作業(yè)完成后讓學生在教室里互相評價,欣賞,并分成小組,比比誰的玩具發(fā)出的聲音更響,更優(yōu)美動聽。
3.收拾與整理: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整潔。
三、課后拓展
讓學生回家進行其它會響玩具的設計創(chuàng)意。
新贛美版二年級下冊美術第20課《我是小公民》教案教學設計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新贛美版二年級下冊美術第20課《我是小公民》教案教學設計》
《新贛美版二年級下冊美術第20課《我是小公民》教案教學設計》這是一篇二年級下冊美術教案,能將以前學過地美術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通過繪制宣傳畫、垃圾筒、提示牌等美術活動,全面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0、我是小公民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能將以前學過地美術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通過繪制宣傳畫、垃圾筒、提示牌等美術活動,全面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師:美麗的城市、美麗的花園、快樂的我是其中的一員,鳥兒是我們的朋友,花兒向我們招手。讓我們來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保護這美好的家園。
二、授課
1、出示圖片
提問:圖上的小公民在做什么?
學生討論。
師:我們經常在生活或電視新聞里看到許多好與壞的現(xiàn)象,你能記錄下來嗎?請你填一填新聞調查表。
時間
地點
文明行為
不文明行為
2、欣賞圖片
出示圖片
師:同學們,你認為誰畫出的文明行為生動?
“圖1小公民幫盲人過馬路,圖2小公民保護環(huán)境,圖3小公民愛護小鳥?!币龑嬎?/p>
3、引導構思
“你會設計什么樣的宣傳畫來表現(xiàn)文明小公民呢?”
4、布置作業(yè)
把你調查好的人和事畫下來,設計制作成一幅宣傳畫。
學生練習,老師指導。
5、講評作業(yè)
三、小結: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保護大使珍?古道爾博士說的:“每個人都很重要,每個人都能發(fā)揮作用,每個人都能帶來變化”。希望同學們能在生活中做個好公民。
板書設計:第20課我是小公民(一)
保護環(huán)境
愛護動植物
幫助他人
第2課時:
一、導課
師:在校園的一角,在公園的一角,在你身邊的一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手兒動動、腦兒動動,趣味在手中。
二、授課
1、欣賞圖片
提問:你看到的圖片中有什么?它們起什么作用?
(提示大家把垃圾放入垃圾筒里。)
2、教師示范制作提示牌
1)設計提示語
如:請節(jié)約用水!
2)制作牌面
出示垃圾筒范例
1)把紙盒做成筒身。
2)裝點圖案和文字。
3)設計卡通人物。
3、布置作業(yè)
各組設計一個垃圾筒和一塊提示牌。
學生制作,老師指導
4、講評作業(yè),展示
三、小結
板書設計:
第20課我是小公民(二)
作業(yè):
各組設計一個垃圾筒和一塊提示牌。
新贛美版五年級下冊美術第20課《愛心大行動》教案教學設計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新贛美版五年級下冊美術第20課《愛心大行動》教案教學設計》
《新贛美版五年級下冊美術第20課《愛心大行動》教案教學設計》這是一篇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愛在我們身邊,愛無時不在,它就像一只滿載著人們的真誠、善良的小船穿梭在我們的世界。今天我們也以實際行動來獻出自己的愛心。你想過嗎?我們身邊有許多需要關心和幫助的同齡人,讓我們來親手做一些小禮物送給他們吧!
愛心大行動
教學內容:愛心大行動
教學目標:
1、在制作、設計中,啟發(fā)學生設計造型新穎、色彩漂亮的各種作品。
2、指導學生組織一次“愛心大行動”的策劃,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運用設計、畫、印等步驟繪制成有創(chuàng)意的文化衫。
教學難點:啟發(fā)學生設計造型新穎、色彩漂亮的各種作品。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用具:卡紙、剪刀、雙面膠、顏料等。
第1課時
一、導課
愛在我們身邊,愛無時不在,它就像一只滿載著人們的真誠、善良的小船穿梭在我們的世界。今天我們也以實際行動來獻出自己的愛心。你想過嗎?我們身邊有許多需要關心和幫助的同齡人,讓我們來親手做一些小禮物送給他們吧!
二、新課
1、欣賞分析
你想看看小朋友做的卡片嗎?你喜歡哪一張?能說一說理由嗎?這些卡片都有哪些制作方法,你能總結一下嗎?
2、探索學習卡片制作步驟
基本制作方法
1)鏤空法:在卡片封面鏤空一個漂亮的形狀,以透出下面的圖案。
2)剪貼法:用彩色卡紙剪出想要的圖形拼貼在卡片上。
3)繪畫法:用彩筆畫想要的圖形。
4)綜合法:運用多種方法制作。
3、想一想
我們身邊有許多需要關心和幫助的同齡人。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你想做一個什樣的禮物送給災區(qū)小朋友?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4、學生制作,師巡視指導。
5、學生作業(yè)展示評價。
第2課時
一、導課
四川汶川地震,我們成立一個小小的愛心宣傳隊,自己動手設計文化衫作為愛心宣傳隊的“隊服”,大家爭做愛心小使者。
二、新課
1、探索學習
根據(jù)書上的學習步驟,你能印出漂亮的文化衫來嗎?
1)在白紙上畫出拓印圖案。
2)將圖案鏤空剪下。
3)用海綿蘸顏料拓印。
4)可在不同位置用多種顏料重復拓印。
2、啟發(fā)構思
說一說,你想設計什么樣的文化衫?
3、學生制作,師巡視指導。
4、評一評
比一比,看誰設計的文化衫最漂亮、最有創(chuàng)意。
5、實踐活動
開展獻愛心活動。
三、小結
我們就是團結互助的一家人。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
新贛美版三年級下冊美術第22課《漂亮的民族刺繡》教案教學設計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新贛美版三年級下冊美術第22課《漂亮的民族刺繡》教案教學設計》
《新贛美版三年級下冊美術第22課《漂亮的民族刺繡》教案教學設計》這是一篇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教師引導所有學生參與活動,幫助他們分配工作,提示他們相互討論,團結協(xié)作,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急時詢問老師,并在活動過程中指導他們。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
過程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了解中國刺繡的發(fā)展史和現(xiàn)狀.
2.學會欣賞刺繡作品.
3.知道刺繡的材料和步驟,刺繡的分類,針法.
4.掌握基本的刺繡針法,能夠完成簡單的刺繡作品.
5.通過講解中國涌現(xiàn)出四大名繡讓學生知道交流,協(xié)作的重要.
教學
重點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活動,學會欣賞刺繡作品,掌握刺繡的基本知識.
教學
難點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活動,增強愛學習,愛生活的信心.
教法學法談話法,輔導法等.
板書
設計
一、導入
帶學生欣賞刺繡作品,并講解有關作品的知識
二、講解刺繡的歷史及分類
刺繡,又稱絲繡,是中國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工藝之一。四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會刺繡了!刺繡的發(fā)展與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聯(lián)系緊密,不同的朝代,刺繡有不同的花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他獨特的刺繡風格。
1、你們知道我國有幾個民族嗎?(學生回答)
2、他們衣服上的刺繡有什么不同呢?(學生討論回答)
二、刺繡的用具介紹
刺繡筐,布,線,刺繡針,圖釘,圖紙,2B繪圖筆,復寫紙,小刀,橡皮,透明膠,剪刀。
三、刺繡步驟
1.訂筐;2.設計;3.棚布;4.繪圖;5.復印;6.粘帖;7.選材;8.刺繡;9.修改;10.裝飾;11.成型。
五、教師做基本針法師范
1.直線針;2.平伏針;3.螺旋平伏針;4.圈(切,扣,鎖)針。
一、介紹刺繡技巧及注意事項
1、線和布的的質地要貼近。
2、線穿1.5尺左右為佳。
3、刺繡開始和結束時要將線打結。
4、剪刀和針要注意安全使用。
二、分組準備用具
每四人為一小組,每組選一個組長,每個組長分配準備用具。
三、學生活動
教師引導所有學生參與活動,幫助他們分配工作,提示他們相互討論,團結協(xié)作,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急時詢問老師,并在活動過程中指導他們。
四、小組作品展,相互欣賞、評價。
五、總結評講
1、學生分組展示并講解他們的作品
2、教師評講學生作品并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