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不要讓男孩過早地進入幼兒園

發(fā)布時間:2022-02-05 說課稿幼兒園輕輕地 幼兒園輕輕地說課稿 如何進入上學狀態(tài)

由于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是一個講究競爭的社會,家長們常常過早地把孩子送入幼兒園。對此,他們還給出了各種合理的理由:

“讓孩子去幼兒園學點東西,增強他的競爭力?!?/p>

“為了孩子將來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趁著孩子小,我們要努力奮斗幾年,所以不得以只能把他送入幼兒園?!?/p>

……

從表面來看,家長們的這些理由既合情又合理,但很多教育專家卻給家長們提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建議:男孩在3歲之前應該留在家里,由家長照看。對此,專家們給出了這樣的理由:幼兒園不適合3歲以下的男孩,這是由他們的本性決定的。

的確,我們都知道,與女孩相比,男孩的情感是脆弱的,他們更需要家長的關注。如果在這個時候,家長讓男孩過早地經(jīng)歷分離,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是被拋棄了,從而會變得很焦慮,嚴重時,他們甚至還會在情感上封閉自己。另外,由于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很容易煩躁,很容易表現(xiàn)出好斗的行為,長久如此,將十分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和品德的培養(yǎng)。

因此,專家們一直呼吁,3歲以下的男孩要由細心的親人來看護。從出生到3歲,男孩要與看護人一起度過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對于男孩來講,看護人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她(他)要給男孩上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課:學會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

有時候,我們常常會這樣評價男孩:不會關心人、冷血動物……其實,男孩表現(xiàn)出的“冷血”除了與他們的表達方式有關外,還與他在3歲之前的看護人有關。因為男孩的看護人除了要照顧孩子的生活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讓男孩感受到溫暖,理解自己的善意,并與自己建立親密的關系。

一位4歲男孩的爸爸這樣分享他的經(jīng)驗:

我家兒子4歲才上幼兒園。在幼兒園里,老師常??洫勊拢芏嗉议L也向我請教教子經(jīng)驗。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我們夫妻倆的確下了真工夫。

由于我和妻子的工作忙都不能脫身,在孩子足夠大時,我們?yōu)樗伊艘晃挥胸熑涡牡谋D贰.斎唬D返墓ぷ鞑粌H僅是照看孩子的生活,還包括教育孩子,我們也常常會把在書上學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講給保姆聽。由于教育得當,兒子身上的壞毛病很少。

另外,在一次家庭教育講座中我了解到,在3歲之前,男孩需要與看護人學習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于是,每天回家后,我都會用講座中所學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當兒子對我們的某些行為不滿而發(fā)脾氣時,我們會及時地引導孩子把心里的真實想法說出來:“你是不是覺得爸爸媽媽這樣做不對?”

當我們?yōu)閮鹤淤I了他喜歡的玩具,他正高興得手舞足蹈時,我們會引導孩子把內(nèi)心的感受說出來:“你幸福嗎?”“你覺得爸爸媽媽愛你嗎?”當然,即使孩子不會說話時,我們也會示意他親親我們,以表示感謝。

……

正因為如此,我家兒子不但不“冷血”,還常常會主動關心我們和別的小朋友。

這位家長的做法很科學,與送幼兒園相比,為孩子請一個有責任心的保姆,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在幼兒園,雖然孩子能夠學到一些比較科學的知識,但老師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他們不可能滿足每一個孩子被關注的心理需求,也不可能與每一個孩子都建立十分親密的關系。因此,要想使這些小男孩正確地感受和理解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一對一是最合適的教育方式。

另外,這位家長教育方式的科學之處還在于,他會引導孩子去感受自己的感受,并說出自己的感受,這不僅彌補了男孩不善表達的缺點,而且會極大地推進了男孩對情感的感受能力,從而使男孩很快就與家長建立親密關系。

對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有這樣一個觀點:在生命初期,男孩需要親密關系。也就是說,男孩需要明確地知道家長在關注他們,在愛他們。

然而,大多數(shù)的家長都持有這樣一個陳舊的觀點:如果男孩哭泣時立刻前去安慰,就會慣壞他,從而使他變得嬌氣、沒有男子漢氣概。

其實,這些家長的觀點不但陳舊,而且具有很大的不科學性。嬰幼兒時期男孩的情感往往會比女孩更脆弱,他們需要在與父母身體不斷接觸的過程中得到安慰。因此,當一個3歲的小男孩哭泣時,家長更應該抱抱他們、撫摸他們,或者耐心地引導男孩說出自己的心聲,讓他們感受到家長的愛與關心,從而建立起更為親密的親子關系。

男孩們是很聰明的,當他們年齡稍大一點,他們很快就會將在家庭中學到的親密關系運用到他的人際關系中。例如:

當幼兒園的老師幫他們擦掉鼻涕時,他們會在內(nèi)心真誠地感謝老師,有時甚至還會習慣性地親親老師以表示感謝;

當幼兒園的小朋友遇到困難時,他們也會熱心地伸出援助之手;

……

在這種情況下,肯定再也不會有人說男孩“冷血”了。當然,這一切都得益于在男孩進入幼兒園之前,家長教會了他們?nèi)绾闻c他人建立親密關系。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過早入園孩子沒安全感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jīng)成了眾多父母的堅定信念。無論是早有計劃還是跟隨大流的,都幾乎無一例外地認為:孩子越早接 受教育,身心成長就會越快越好。于是,很多剛剛才滿2歲甚至連基本表達能力都不足的孩子就被送進了幼兒園的小小班。這樣一來,他們受教育的時間比那些3歲 入園的孩子早了許多,但這是否真的適合這個階段孩子的身心健康呢?2歲童心理承受力差 較難適應入園轉變從幼兒教育專家的角度來看,判斷孩子何時入園合適,最科學的辦法是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具體細分。但就現(xiàn)實情況而言,“家長們都希望把孩子早早送來幼兒園,又有誰愿意自己的孩子比其他人上學晚呢?所以要細分孩子的入園年齡是不可能的事?!睂<艺f。專家表示,絕大部分家長都只想讓孩子早入園,早受教育,很少考慮孩子是不是能適應,心理承受能力夠不夠強?!艾F(xiàn)在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備受寵愛,到 幼兒園以后受關注和照顧少了,常常會覺得不安和痛苦。而2歲的幼兒心理發(fā)育不成熟,語言發(fā)展有局限性,而且不懂調(diào)節(jié)情緒,不能像成人那樣逃避痛苦、平復心 情,就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包括缺乏安全感、不敢與陌生人交往等。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還可能有心理疾病?!睘樯髦仄鹨?,一些幼兒園在每年入園報名后都會組織面試、家訪、親子活動日等等,由此了解孩子和其家庭的育兒情況?!昂⒆悠鸫a要能表達自己的需 要,并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如果孩子不會說‘我想干什么’、‘我喜歡什么’,吃飯要喂,不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建議還是不要太早入園?!比雸@前要多準備 培養(yǎng)孩子集體生活興趣盡管孩子不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很多父母卻堅持認為只要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會有利于他們的身心成長,諸多在家里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也會得到糾正。專家提醒:孩子入園之前應提早兩個月做準備,以便良好過渡。為了讓孩子適應父母不在身邊的生活,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入園前的親子班。從剛開始陪孩子玩一個小時,慢慢減為半個小時,直至完全不用家長陪 著,讓孩子逐漸適應集體生活。家長應多稱贊幼兒園和幼兒園的老師,當孩子喜歡上幼兒園,自然就能開心待下來。多帶孩子參加集體聚會,并不斷強化“和小朋友 一起玩真開心”,促使孩子對同齡朋友和集體活動產(chǎn)生濃厚興趣。孩子們?nèi)雸@后經(jīng)常容易生病,吳冬梅說,孩子出生后第一次離開家庭,面對陌生環(huán)境,心理波動肯定表現(xiàn)為身體疾病?!靶律雸@焦慮是正常表現(xiàn),是孩 子心理第一次經(jīng)受鍛煉。家長要有正確認識,不要表現(xiàn)得更為關心、照顧,要讓孩子了解上幼兒園是應該做的,就像爸爸媽媽上班一樣正常。如果家長動不動就擔 心,會加重孩子焦慮的程度?!睂<疫€不主張孩子春季入園,因為這個季節(jié)容易生病,在幼兒園很難得到特殊的照顧和護理。

不要讓這些教育方法毀掉男孩的未來


不要讓這些教育方法毀掉男孩的未來

1、要男孩堅強,不能掉眼淚

我們經(jīng)??匆娫趯殞毸雍?,媽媽總是第一時間沖過去把寶寶拉起來,然后抱抱寶寶說不哭不哭。如果是男孩子的話,父母大多會說“男孩子流血不流淚”“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孩子哭會被小女生笑的,羞羞啊”。男孩子從小就被父母無形之中灌輸了一個思想:就是男孩子要堅強,不能輕易掉淚。孩子傷心了就哭,開心了就笑是孩子最單純的天性。家長人為的阻止孩子情緒發(fā)泄,讓孩子的消極情緒壓抑在心,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此,當寶寶心情不好,就請讓寶寶大哭一場吧!爸爸媽媽可以適當?shù)孛殞毜念^,或者抱抱安慰他,父母應并盡可能讓孩子自己說出他的感受,而父母要做的則是認真傾聽寶寶的情緒表達,并及時給予反饋信息。

2、不讓男孩跟小動物玩耍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反對家里養(yǎng)寵物,甚至寶寶在外面玩的時候,都盡量讓避免寶寶和小動物玩耍,父母覺得寶寶容易被動物咬傷,而且覺得它們很多細菌,不衛(wèi)生。但其實,小動物是寶寶最真誠的玩伴,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寶寶的愛心,讓你的孩子懂得了愛與責任。

喜歡小動物的人都比較善良,因為他們都懂得尊重生命,照顧弱小。因此,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讓寶寶讓一只小狗或者小貓,寶寶在照顧小寵物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變得更有責任心,更懂得愛和照顧。即使家中不能飼養(yǎng)寵物,父母也可以多帶孩子到公園逛逛,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和小動物多接觸,鼓勵孩子摸摸小動物或者喂東西吃,培養(yǎng)寶寶的愛心。

3、只讓他和其他男孩玩

有些家長擔心男女同玩對孩子性格有負面影響,因此他們鼓勵自己的男寶寶只與其他男孩子玩,盡量少和女孩子接觸。其實,在人際交往中不應該存在這種性別觀。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性別意識,但是家長人為地限制寶寶的玩耍對象,其實無形中讓寶寶形成一種傳統(tǒng)的性別觀,長大以后有可能會不懂得如何和女生相處,嚴重者甚至會歧視女性,這不利于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男女交往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因此,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和不同的小朋友一起玩,擴大交友圈子,讓寶寶自主選擇他們喜歡的玩伴,男女孩同玩、交友,其實還可以互補優(yōu)缺點,減少男孩子粗暴沖動的行為,讓孩子更懂得照顧他人。

4、男孩只學邏輯訓練,忽視文學、藝術

男孩子在邏輯思維上會比女孩子更有優(yōu)勢。因此家長在做寶寶早期智力開發(fā)時都比較傾向于讓男孩子學習圍棋、象棋或者數(shù)學邏輯等的訓練,更多地注重孩子智力的培養(yǎng)。但其實要想培養(yǎng)天才寶寶,爸媽更不能忽視文學、藝術的熏陶與學習。

讓寶寶學會閱讀,愛上書本是讓孩子探索更寬廣的世界的最有效途徑。早期閱讀對寶寶的學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學習閱讀不光是一種技能,寶寶還能夠在閱讀中學會思考,這對寶寶的智力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書卷氣”。男孩子學習一種樂器或者書法繪畫,加強藝術修養(yǎng)能夠讓孩子在學習之余有一種有益身心的娛樂選擇。父母要善于發(fā)現(xiàn)寶寶的潛力與愛好,鼓勵孩子積極主動地去接觸他自己感興趣的事,學習一門特長。

5、讓男孩接受魔鬼式的體能鍛煉

家長總是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高長大、身體健壯,因此都會讓寶寶多跑跑跳跳。一些家長急于求成,讓男孩子接受魔鬼式的體能鍛煉,讓寶寶有更強健的體魄,提高免疫力。但其實任何事情都應該量力為之。高強度的鍛煉不但不利于孩子身體成長,而且很容易對孩子的肌腱造成傷害。

其實,讓寶寶每天進行強度適中的體育鍛煉半小時就已經(jīng)很足夠。讓寶寶選擇一種他喜歡的體育項目,然后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進行這項目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活動,在運動過程中,能夠很好地拉進親子之間的距離,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如果進行比賽的話,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讓鍛煉成為孩子和家長的生活習慣,有助于親子關系的同時還能夠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呢!

6、不讓男孩搗蛋

搗蛋似乎是男孩子的天性了!他們天生好動,而且有著強大的破壞力,有時真的很讓家長抓狂呢!但是不要因此而不讓你的寶寶搗蛋哦,因為搗蛋的孩子才更聰明,更有創(chuàng)造力呢!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其實蘊藏在孩子的“搗蛋”行為中,這些行為并不只是孩子單純的娛樂,其實也是孩子用一些奇妙獨特的方式去探索了解這個世界。

家長要主動發(fā)現(xiàn)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把房間或者廚房搞到一片狼藉就對孩子大發(fā)雷霆,盡管放手讓孩子去冒險創(chuàng)新,同時家長也應該在平時加強做好孩子的安全防護意識,教孩子一些注意安全的技巧,那樣就可以防止孩子在冒險過程中發(fā)生不必要的意外。

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嘗試去引導他們思考,鼓勵他們動手動腦去尋找答案。家長要保護孩子最原始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主動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想象的空間喲!

過早入園孩子沒有安全感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jīng)成了眾多父母的堅定信念。無論是早有計劃還是跟隨大流的,都幾乎無一例外地認為:孩子越早接受教育,身心成長就會越快越好。于是,很多剛剛才滿2歲甚至連基本表達能力都不足的孩子就被送進了幼兒園的小小班。這樣一來,他們受教育的時間比那些3歲入園的孩子早了許多,但這是否真的適合這個階段孩子的身心健康呢?

2歲童心理承受力差較難適應入園轉變

從幼兒教育專家的角度來看,判斷孩子何時入園合適,最科學的辦法是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具體細分。但就現(xiàn)實情況而言,“家長們都希望把孩子早早送來幼兒園,又有誰愿意自己的孩子比其他人上學晚呢?所以要細分孩子的入園年齡是不可能的事。”華南師范大學幼兒園副園長吳冬梅說。

她表示,絕大部分家長都只想讓孩子早入園,早受教育,很少考慮孩子是不是能適應,心理承受能力夠不夠強?!艾F(xiàn)在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備受寵愛,到幼兒園以后受關注和照顧少了,常常會覺得不安和痛苦。而2歲的幼兒心理發(fā)育不成熟,語言發(fā)展有局限性,而且不懂調(diào)節(jié)情緒,不能像成人那樣逃避痛苦、平復心情,就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包括缺乏安全感、不敢與陌生人交往等。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還可能有心理疾病?!?/p>

為慎重起見,一些幼兒園在每年入園報名后都會組織面試、家訪、親子活動日等等,由此了解孩子和其家庭的育兒情況。“孩子起碼要能表達自己的需要,并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如果孩子不會說‘我想干什么’、‘我喜歡什么’,吃飯要喂,不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建議還是不要太早入園?!?/p>

入園前要多準備培養(yǎng)孩子集體生活興趣

盡管孩子不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很多父母卻堅持認為只要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會有利于他們的身心成長,諸多在家里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也會得到糾正。吳冬梅提醒:孩子入園之前應提早兩個月做準備,以便良好過渡。

為了讓孩子適應父母不在身邊的生活,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入園前的親子班。從剛開始陪孩子玩一個小時,慢慢減為半個小時,直至完全不用家長陪著,讓孩子逐漸適應集體生活。家長應多稱贊幼兒園和幼兒園的老師,當孩子喜歡上幼兒園,自然就能開心待下來。多帶孩子參加集體聚會,并不斷強化“和小朋友一起玩真開心”,促使孩子對同齡朋友和集體活動產(chǎn)生濃厚興趣。

孩子們?nèi)雸@后經(jīng)常容易生病,吳冬梅說,孩子出生后第一次離開家庭,面對陌生環(huán)境,心理波動肯定表現(xiàn)為身體疾病。“新生入園焦慮是正常表現(xiàn),是孩子心理第一次經(jīng)受鍛煉。家長要有正確認識,不要表現(xiàn)得更為關心、照顧,要讓孩子了解上幼兒園是應該做的,就像爸爸媽媽上班一樣正常。如果家長動不動就擔心,會加重孩子焦慮的程度?!眳嵌愤€不主張孩子春季入園,因為這個季節(jié)容易生病,在幼兒園很難得到特殊的照顧和護理。

男孩女孩不同的教養(yǎng)要點


當我們知道了“他”和“她”的不同,教養(yǎng)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男孩和女孩表現(xiàn)出來的差別,不能排除環(huán)境因素

作為一個兒科醫(yī)生,從男嬰和女嬰各自的發(fā)育指標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但是這些不同肯定是被我們的養(yǎng)育方式所強化。所以如果我們不能杜絕那些對性別角色的社會定位,我們就很難研究他們完全本質(zhì)的不同。因此,我們永遠不可能真正地評定在沒有任何條件和預期的情況下,這種先天差別究竟會發(fā)揮多大作用?!獌嚎漆t(yī)生

*請讓女孩面臨挑戰(zhàn)

父母們的處理方式,人為地強化了很多孩子的性別行為差異。比如,當女孩抵觸某項挑戰(zhàn)(比如體育運動)的時候,父母們絕對不會像對男孩的態(tài)度那樣去推動她嘗試。而沒有這種推動,女孩們就喪失了那些她們完全有能力完成的挑戰(zhàn)和提高。而我不認為這對女孩而言是件好事?!獌和睦韺W家

*請關注男孩的情感

從性別的角度,孩子可分為兩類:男孩和女孩,但是不要忘記,男孩有很多種,女孩也有很多種,而每一種都會有不同的性格和需求。在工作當中,我感覺男孩最缺乏而我們最忽視的兩點是:更多的愛撫和更多的交談。男孩比我們想象得需要更多的身體接觸。當他們還小的時候,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提出要求。但是如果他們長大一些了還想要抱抱,大人們就會覺得不舒服,擔心男孩沒有男孩的樣兒。而在父母的這種態(tài)度下,男孩也就漸漸不再提要求了。而當他們試圖在同伴身上表達需求時,又會被大人看成有侵略性而加以制止?!獌和袨閷W研究者。

早期教育:要不要讓寶寶爬行呢?


整理了關于早期教育:要不要讓寶寶爬行呢?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爬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可是很多的爸爸媽媽會擔心孩子弄臟自己的手和衣服而不讓寶寶在地上爬。他們認為寶寶只要學會站著學會走路就足夠了,至于爬行,其實無所謂。到底這樣的觀念正確嗎?

相關專家稱,爬行雖然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可是在寶寶的成長道路上卻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1.爬行可促進寶寶骨骼發(fā)育

在爬行的時候寶寶會把頭頸抬起來,胸腹離開地面,用自己的手腳來支撐著自己的身體。寶寶的胸、腰、腹、背及四肢的肌肉會得到鍛煉,對于寶寶的骨骼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也可以為以后的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礎。

2.爬行可促進寶寶智力發(fā)育

如果寶寶一直躺著,那么他能看到聽到的范圍就會比較小,等到寶寶能夠坐著、趴著的時候,雖然能夠看到聽到的范圍變大了,但是得到外界的刺激還是比較有限的。等到寶寶學會爬行以后,寶寶能夠接觸和觀察到的東西會越來越豐富,這樣就能夠激發(fā)寶寶觀察、了解外界事物的欲望。

在寶寶爬行的時候,寶寶能夠根據(jù)聲音做轉頭、抬頭的動作,還會開始看遠處的物體,也能夠對外界的聲音作出相應的反應,通過這些感官的刺激,能夠激發(fā)寶寶大腦的積極性,對寶寶的大腦發(fā)育特別重要。

3.爬行可促進寶寶協(xié)調(diào)性發(fā)展

寶寶在爬行,尤其是在拿東西的時候,他們在父母的提示及自己的肢體運動中,不斷地修正對物體的定位和運動方向,這能夠讓寶寶感受到樂趣,同時能夠有效地幫助寶寶前庭平衡的發(fā)育,提高寶寶面對事物的敏感性和精確性,提高了大腦對手、足、眼等各個身體器官的協(xié)調(diào)性。

4.爬行可培養(yǎng)寶寶自信心

寶寶在爬行的時候也是一個探索世界的過程,這樣能夠讓寶寶更快地了解這個世界。這些學習經(jīng)驗都可以讓寶寶更具有好奇心,讓寶寶在成長的道路上樂于探索,同時在“摸爬滾打”過程中也鍛煉了寶寶的意志和膽量,可以提高寶寶未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寶寶的自信心。

如何幫寶寶學爬

既然爬行有這么多的好處,怎樣才能讓寶寶學會爬行呢?

1.讓寶寶多趴趴

爬行需要寶寶胳膊、腿、手、腳、頸等部位的互相配合,因此在寶寶出生以后,爸爸媽媽最好是能夠有意識地訓練寶寶抬頭的能力。

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趴在床上,把他的胳膊放在身子底下,將兩側小胳膊肘支撐起來。寶寶保持趴著的姿勢能夠增強其手臂肌肉的力量,為以后爬行打下基礎。

2.幫助寶寶學會爬行

讓寶寶俯臥在床上,爸爸媽媽用手掌頂住他的小腳板,借助這個力量寶寶就會慢慢往前爬。開始的時候,可能寶寶還沒有什么力氣,爸爸媽媽最好是從旁邊扶住他的身子助其前行,在孩子有力量后,爸爸媽媽就只要扶住他的身子讓其自行往前挪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慢慢地能夠把胸部、腹部懸空,并學會用膝蓋和手掌一起協(xié)調(diào)爬行時,孩子就可以一個人爬行了。

3.給寶寶增加爬行的趣味性

可以在寶寶爬行的時候給他增加一些趣味。首先在地板上鋪上地墊,接著在地墊上放一個寶寶喜歡的東西讓寶寶爬過去拿,在寶寶慢慢會爬了以后,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試下不同的爬行方法,像是改變方向爬、轉身爬等。

總之,爬行對寶寶來說是有很大的好處,爸爸媽媽平時最好是能夠多多鼓勵孩子多多享受爬行的樂趣。不過在寶寶爬行的時候,一定要多多關注寶寶,避免寶寶受傷。

讓初入園孩子不焦慮的方法


每到新生入園的時候,孩子們一陣陣的哭聲令您和家人擔心,也令小班的老師忙碌不已。孩子們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庭步入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他需要面對更多新的學習任務、更復雜的人際關系、更高的期望和要求,難免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感覺不習慣,從而產(chǎn)生焦慮。幫助孩子減輕入園的焦慮,盡快適應孩子園的集體生活,最需要家長的理解和耐心以及細心的幫助,如何幫助呢?

一、孩子入園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1.怕生。不愿意與老師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抵抗交往,躲避,縮在角落或沒有人的地方。

2.強烈反抗。表現(xiàn)為哭鬧打人、咬人、摔東西、搶玩具等。

3.拒絕吃東西、喝水。有的家長平時在家里使用不恰當?shù)膹娀侄危尯⒆硬荒茈S便吃陌生人的東西,這些孩子來園后,容易表現(xiàn)為拒吃、拒喝。

4.跑出教室一個人玩。

5.說謊。如回家告訴父母“老師(小朋友)打我”、“沒有玩具”、“不給飯吃”等。

6.階段性體質(zhì)敏感。由于新環(huán)境使孩子情緒波動較大,加上哭鬧、緊張,體能消耗也較大,出現(xiàn)代謝紊亂,進而在一定階段內(nèi)引起體質(zhì)敏感、易生病。

7.尿褲子、尿床。由于老師掌握孩子的規(guī)律需要一定的時間,對于自立能力弱的孩子而言,來到一個新環(huán)境,有可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只要家長多帶上幾套換洗衣褲就行。

二、家長的對策

1.充分信任老師。寬容的家長往往能造就出一個出色的教師。當您能包容老師的某些小弱點而充分信任他時,會促使他更有信心面對這份事業(yè)。

2.及時與老師溝通,達成教育共識。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特色。家長盡可能多抽時間和老師接觸,如實說明孩子的情況,讓老師和您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3.在心理上精心呵護,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多給孩子講一些孩子園好玩的事情,激發(fā)孩子上孩子園的愿望。切勿在孩子不聽話時以“送你上孩子園”、“讓老師來管你”之類的話來威脅孩子。教孩子學會自己吃飯、洗手、獨立上廁所等生活技能。孩子離園回家后,切勿太急切詢問他在孩子園的生活,更不要一見面就問“今天有沒有孩子打你”之類的話,來加重孩子對焦慮、恐懼情緒的重復體驗?;丶液螅鄵肀Ш蛽崦⒆?,這樣有助于孩子減輕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4.在生活上細心體貼。

三、你和孩子準備好了嗎?

讓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能使他更適應園中的生活。以下幾點,你的孩子能做到嗎?

1.清楚自己的名字。

2.獨立吃飯,不偏食。

3.坐在桌前吃東西及懂得用杯飲水。

4.能夠自己把手洗干凈。

5.大致會脫簡單的衣褲,會穿鞋子。

6.懂得表示上廁所,自己會大小便。

7.身體不舒服時,會對老師說。

8.留心聽別人講話。

9.認為上孩子園是很開心的事。

10.能與其他孩子一起玩。

早教“過猶不及” 別讓幼苗難承受


兒童似幼苗,健康成長需要合適的陽光雨露。然而,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存在誤區(qū),導致他們對孩子過度開發(fā),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思維館提醒您:過猶不及,早期教育需要適度,不要讓幼苗背負難以承受之重。

第1大誤區(qū):

熱衷讓孩子“上鏡”

兒童真人秀、童模大賽、兒童訪談……近年來,電視上的各類兒童節(jié)目增多,一些家長熱衷于培養(yǎng)孩子的才藝,絞盡腦汁讓孩子上電視節(jié)目。這些行為引發(fā)社會擔憂:究竟是在挖掘孩子的藝術天賦,還是在加重其身心負擔?“有的節(jié)目把孩子的天真當賣點,把孩子的幼稚當笑料,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蹦暇╅L江路小學校長宋紅斌說。

“熱衷讓孩子上鏡,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毙熘菔行鲁菂^(qū)幼兒園園長韓芝紅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四歲的樂樂原來性格開朗,喜歡唱歌。家長為了讓樂樂能夠上電視,讓孩子每天練習唱歌、跳舞,把孩子一些休息時間也用在排練上。半年后,樂樂對表演產(chǎn)生了嚴重的逆反情緒,性格也變得內(nèi)向,不愛和別人打招呼,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

一些兒童節(jié)目涉及成人話題,不僅對參加節(jié)目的孩子成長不利,對觀看節(jié)目的孩子也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韓芝紅告訴記者,她曾在幼兒園聽到四五歲的孩子們討論:“你能和我結婚嗎?”“我們以后生個什么樣的寶寶?”等,一問才發(fā)現(xiàn),這些話都是從電視節(jié)目上學的。

“盡管有的孩子確實有表演和藝術天賦,但并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展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下。”韓芝紅說。

兒童節(jié)目過熱,一方面與媒體追逐收視率有關,另一方面與商業(yè)利益推動有關。南京鼓樓幼兒園園長陳靜告訴記者,她經(jīng)常接到電視臺的電話,要求到幼兒園挑選孩子參加節(jié)目。為此,電視臺要求孩子參加各類培訓班,最后只有少數(shù)孩子獲得上電視的機會。

【專家說】“過早開發(fā)兒童,有可能毀了兒童?!蹦暇煼洞髮W教科院副教授殷飛表示,科學證明,兒童的身體和心智還未成熟,早期教育應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過早進行高強度的專業(yè)訓練,不僅會消耗孩子的興趣,也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比如過早練舞有可能傷害身體,過早練歌則會損害嗓子。

第2大誤區(qū):

健康保護過度,常年吃藥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家長的關注。記者采訪中發(fā)現(xiàn),部分家長對孩子生病過于敏感,過度用藥現(xiàn)象普遍,在一些幼兒園,給孩子喂藥成為老師的一項重要工作。

抗過敏藥、感冒藥、咳嗽藥、抗生素……南京市玄武區(qū)一所省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如今的孩子身體素質(zhì)不強,有的家長常年讓孩子吃藥,“遇到季節(jié)交替,有的班級一半以上的孩子需要喂藥。”

為了方便給孩子喂藥,南京市鳳凰和鳴幼兒園配備了一個小藥車。一位老師告訴記者,由于吃藥的孩子分布在不同年級,所以采用流動小藥車,穿梭于各個班級之間。

過度用藥的背后是家長的過度保護。南京八一醫(yī)院兒科一位主任醫(yī)師說,這里有不少孩子是“老面孔”,空氣不好、氣溫變化明顯的時候,兒科住院部經(jīng)常是“一床難求”。“事實上,很多癥狀并不要到醫(yī)院吃藥吊水,只要適當注意飲食、衣著就可以了?!?/p>

孩子不能虧著,不能受批評,老師必須特別關注自己的孩子……如今,許多家長對孩子的呵護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十年前,我經(jīng)常帶孩子爬紫金山,游玄武湖,可是這些年很少帶孩子走出幼兒園,因為家長們反對。”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園長吳邵萍說,家長的過度呵護,容易將孩子培養(yǎng)成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

【專家說】北京市海淀區(qū)玉泉小學校長高峰認為,一個人成長需要多種多樣的情感體驗,包括榮譽感、羞愧感、挫折感、痛苦感、幸福感等,過度保護不僅造成孩子體質(zhì)下降,更讓他們失去了情感發(fā)育的機會。

第3大誤區(qū):

重智輕體,忽視人格塑造

今年5月以來,各地幼兒園報名陸續(xù)進行。記者在南京走訪發(fā)現(xiàn),一些幼兒園面試中,有的孩子已經(jīng)掌握認字、運算等小學階段的內(nèi)容。超前教育的背后,是家長重智育輕體育的觀念作祟。

“很多孩子還沒有進幼兒園,家長已經(jīng)開始教小學課程?!标愳o說,有的孩子不僅能從1數(shù)到100,還能進行百位數(shù)以內(nèi)的加減乘除運算,而這些都是小學課程的內(nèi)容。令人遺憾的是,孩子在提前學知識的時候,很多東西都被剝奪了,比如游戲的時間、交朋友的時間。

過度認字、做奧數(shù)題、大量背誦……一些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讓孩子“學到東西”的需求,紛紛對幼兒進行超前教學。有的讓孩子大量背誦唐詩宋詞,有的課堂上充斥著加減乘除,甚至還有的將奧數(shù)元素提前引入幼兒教學中。

重視智育而輕視體育。目前,體育課在學校受重視的程度遠遠不如文化課,“每天一小時”的鍛煉時間也很難保障。

近期公布的2013年江蘇省學生體質(zhì)健康監(jiān)測情況顯示,全省7至22歲年齡段學生的近視率為75.5%,鄉(xiāng)村中小學生和大學生近視率增幅明顯。

更令人擔憂的是,忽視德育、美育,后果比較嚴重。高峰表示,兒童教育有其自身規(guī)律,如果剝奪孩子的情感體驗,也會產(chǎn)生個人及社會問題。比如人際交往中高度自我、不會合作,宅男宅女、啃老族不斷增多。

【專家說】“書本不是兒童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兒童真正的書本。”江蘇省特級教師仲廣群認為,針對兒童教育中出現(xiàn)的一些誤區(qū),從家長到學校,都應該樹立科學的兒童教育理念,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不要總想讓孩子聽話


不要總想讓孩子聽話

常常聽到有媽媽和我抱怨“這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怎么和他說什么都沒用”“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怎么講道理都沒用,懲罰也沒用,過了就忘了”“他一哭全家人都投降了”。

每每聽到這些話,我都感到由衷的難過,我難過的是一個可愛聰明的孩子正在被成人肆無忌憚的隨意改變著,他終將會變成毫無特點的另一個翻版!

我努力地發(fā)現(xiàn)中國現(xiàn)代教育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根據(jù)我早年針對西方兒童所做的個案追蹤調(diào)查,似乎發(fā)現(xiàn)了一些端倪,現(xiàn)在和大家分享一下。在美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常用一種方法叫做“Time-Out”是英語中的一個詞匯,本來用于體育比賽中,表示“暫?!?。然而,在許多美國家庭里,這已經(jīng)成了父母用來“懲罰”犯錯孩子的方法,翻譯成漢語就是“計時隔離”,類似于我們所說的“關禁閉”。

你的孩子有被真正的尊重嗎?一位美國母親及她的兩個孩子驅車外出。一開始,母親只忙著和6歲的大孩子交談。一會兒,3歲的小孩子就開始在座位上故意發(fā)出響聲,甚至還用腳尖踢前面的東西。母親明白了,對我笑著說:“他不高興呢?!比缓?,她立即向小兒子道歉,并且馬上改變談話題目,兩個孩子很快都開心起來。我想,“計時隔離”之所以這樣奏效,是因為這種做法與孩子平時所受到的待遇有著極大的反差,所以才能在心理上給他以極大的震動。

小懲戒為什么不起作用?美國法律規(guī)定,孩子必須隨時有成人陪伴或看護,幼兒園還明文規(guī)定:老師的職責包括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注,不能憑老師的意愿隨便遏制孩子的要求。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孩子很少會感到被冷落或孤立無援。所以,一旦被隔離,被冷落,就自然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一種強大的威懾力。所以在美國“計時隔離”成為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的“法寶”。而在中國,這樣的小懲戒似乎沒什么效果,加以反思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孩子還沒有真正的被關注,他們沒有絕對的權利和自由,不能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耳邊充斥著家人的呼喚聲是常有的事兒。那么,“計時隔離”這樣的方式對于中國的孩子來說似乎也就顯得無足輕重了,慢慢的,孩子變得不再有所顧忌。

建議:1、不要再說“媽媽生氣了!媽媽不喜歡你了!”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建立錯誤價值觀,他們的乖巧是為了贏得成人的開心和喜歡。

2、不要再對孩子說“不可以……”你只要讓他知道他可以做什么,孩子就不會因為無所事事而搗亂了呀!

3、給予孩子真正的關注!讓他知道,他不是附屬品,他有被尊重的權利,這樣他才會懂得尊重他人。

相關推薦

  • 怎樣使孩子愉快地進入幼兒園 入園前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因為孩子的獨立性越強,對環(huán)境適應得就越快。 從嬰兒1周歲左右就應當開始培養(yǎng)其獨立性了。這時,孩子們的心理既有一定的獨立需要,又有強烈的依戀和依賴與父母的習慣。因此,做父母...
    2021-11-25 閱讀全文
  • 別讓孩子過早的陷入競爭 朋友的女兒剛上一年級,就出現(xiàn)了嚴重失眠,凌晨三四點鐘就睡不著了,原因是學校評“小紅花”,競爭很激烈,她老擔心自己評不上。失眠,一個人們通常認為只屬于成人的困擾已經(jīng)侵蝕著年幼的孩子了。誠然,激勵是教育的...
    2021-12-11 閱讀全文
  • 不要讓孩子只是簡單地去模仿 就在兩個月前,小舅公還不懷好意地夸獎笑笑的智商已經(jīng)達到了小狗小貓的水平。笑笑的自尊心嚴重受傷,這兩個月來智商報復性地突飛猛進,小狗小貓早就甩到上個世紀,腦袋瓜里的智慧早就超越了智人和原始人,告別了藍田...
    2021-09-11 閱讀全文
  • 寶寶過早入園的不良后果 為了滿足家長們的需要,不少幼兒園已經(jīng)開始招收小年齡段(3歲以下)的寶貝入園。寶貝早點入園滿足了媽媽們工作的需要,但是媽咪的心常常被揪得緊緊的:寶貝那么小,他在幼兒園會遭遇些什么呢?他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2021-10-02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不要”男孩 孩子們都是喜歡游戲的。進入中班后,根據(jù)班級里幼兒的年齡特點,班級里新設了“魔法小丑蛋糕”和“玩轉蛋糕”這兩個角色區(qū),孩子們十分喜歡玩這兩個區(qū)角,每天到玩區(qū)角的時間時,就會有很多孩子來和我說“老師,我想...
    2021-05-01 閱讀全文

入園前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因為孩子的獨立性越強,對環(huán)境適應得就越快。 從嬰兒1周歲左右就應當開始培養(yǎng)其獨立性了。這時,孩子們的心理既有一定的獨立需要,又有強烈的依戀和依賴與父母的習慣。因此,做父母...

2021-11-25 閱讀全文

朋友的女兒剛上一年級,就出現(xiàn)了嚴重失眠,凌晨三四點鐘就睡不著了,原因是學校評“小紅花”,競爭很激烈,她老擔心自己評不上。失眠,一個人們通常認為只屬于成人的困擾已經(jīng)侵蝕著年幼的孩子了。誠然,激勵是教育的...

2021-12-11 閱讀全文

就在兩個月前,小舅公還不懷好意地夸獎笑笑的智商已經(jīng)達到了小狗小貓的水平。笑笑的自尊心嚴重受傷,這兩個月來智商報復性地突飛猛進,小狗小貓早就甩到上個世紀,腦袋瓜里的智慧早就超越了智人和原始人,告別了藍田...

2021-09-11 閱讀全文

為了滿足家長們的需要,不少幼兒園已經(jīng)開始招收小年齡段(3歲以下)的寶貝入園。寶貝早點入園滿足了媽媽們工作的需要,但是媽咪的心常常被揪得緊緊的:寶貝那么小,他在幼兒園會遭遇些什么呢?他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2021-10-02 閱讀全文

孩子們都是喜歡游戲的。進入中班后,根據(jù)班級里幼兒的年齡特點,班級里新設了“魔法小丑蛋糕”和“玩轉蛋糕”這兩個角色區(qū),孩子們十分喜歡玩這兩個區(qū)角,每天到玩區(qū)角的時間時,就會有很多孩子來和我說“老師,我想...

2021-05-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