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在這個暑假一起陪孩子鍛煉動手能力

發(fā)布時間:2022-01-20 幼兒園優(yōu)秀說課稿和你在一起 關(guān)于和爸媽一起買年貨的日記 外研社一起小學二年級英語教案豆丁

不知不覺暑假已經(jīng)過半啦

小朋友們是不是還在海邊挖沙拾貝?

還是在忙碌于行走在不同的國家?

又或者奔走于各種興趣班?

如果答案都是“NO”,那你一定和小編一樣“家里蹲”了吧~

蘇州迎來高溫天氣,出門還是需要一定勇氣的。

那么在家里怎么樣讓小朋友的暑期生活變得既豐富又有趣呢?

小編給你支幾招~~

1(WwW.zR120.Com 節(jié)日祝福網(wǎng))

親子手工

親子手工不僅能夠拉近親子關(guān)系,還能鍛煉小朋友的動手動腦能力。那么有哪些手工適合爸爸媽媽和孩子在家里完成呢?首先我們來看看卷紙筒的N種可能~

美人魚

神奇的望遠鏡

超級火箭

怎么樣這些親子手工是不是又簡單又深得孩子的心呢~

2

親子廚房

和孩子完成了手工,來一盤美味的食物是不是更完美。那么就和孩子一起動起來吧,吃到自己參與制作的美食肯定更加美味。

美味飯團

制作方法:根據(jù)個人喜好提前準備好玉米粒,胡蘿卜、黃瓜和香腸切成小塊狀,準備好一碗米飯。請小朋友將米飯和準備好的食材混合在一起捏成團狀。

溫馨提示:制作之前一定要將小手洗干凈哦~

西班牙Deviled Eggs

制作方法:干凈的碗和勺子,沙拉醬,煮好的雞蛋若干,去殼并一切為二,取出蛋黃,將一些蛋白切成小塊狀。將切好的蛋白丁和蛋黃放入碗中,加入適量沙拉醬,請小朋友用勺子均勻攪拌直至食材融合。完成后取一平勺放入蛋白中的凹槽處就大功告成啦~

3

親子閱讀

做了手工,吃了美食,小朋友就該休息一下啦~這個時候快和媽媽做在沙發(fā)上觀看我們的Roxey’s story time吧~

蘇科外微信公眾號每周都會放送一次Roxey的故事時間,寶貝們通過收看Roxey講故事,能從繪本中體驗到樂趣,也能夠?qū)W習到知識哦!~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5個小游戲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游戲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學習課程,這次介紹的5種游戲,以幫助寶寶訓練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為主,不需復雜的道具,無論在家中或外出,爸媽隨時都能陪寶寶玩耍,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什么是手眼協(xié)調(diào)

手眼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是指人在視覺配合下手的精細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是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覺能力而組成的。

孩子的雙手會根據(jù)知覺訊息而改變活動的方向及力度,這就是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在生活中的運用。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能促進小肌肉與知覺協(xié)調(diào)運行,讓寶寶更好適應環(huán)境的要求,進而促進寶寶智能的發(fā)展。

寶寶手眼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是隨著神經(jīng)的發(fā)育而逐漸發(fā)展的,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引導和協(xié)助非常重要。當胎兒尚在媽媽的子宮里面時,便已經(jīng)有聽覺和觸覺能力;所以當寶寶漸漸長大時,通過模仿大人的動作,自己也會想去抓、拿物品,進而練習手部抓握的能力,再加上視覺、聽覺、觸覺能力的發(fā)展,便能逐漸刺激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和孩子一起動手能力巧培養(yǎng)


手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重要的感覺器官,多動手可以開發(fā)和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應該鼓勵孩子去大膽的探索世界,讓孩子通過他們手部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配合與拓展,在滿足自己好奇心的基礎(chǔ)上,獲得對整個世界的認知與熱愛。

同時,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在游戲中鍛煉孩子動作的準確性和協(xié)調(diào)性。尤其3歲以前是孩子發(fā)育的敏感期,如果家長把握好這些關(guān)鍵時期,多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不僅能夠促進寶貝們的智力發(fā)育水平,還能有效增強孩子的記憶能力。

動手能力第一步,將日常生活當成訓練游戲

孩子自出生之初,每一次對世界的探索,于他們而言,都像是一次有趣的嘗試和游戲。寶貝可能會在吃飯的時候,用手將菜飯抓的到處都是;也有可能對一些小線頭、小瓶蓋產(chǎn)生無比的興趣,專注的玩上好半天。而爸媽則只需要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順應孩子的需求,培養(yǎng)孩子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飯,學習擦桌子掃地,自己整理玩具,洗手絹等,并像做游戲一樣加以快樂的引導。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技能,如抓、握、倒、擠、夾、敲等精細動作,還能幫助他們建立生活的自理能力。

繪畫游戲,動手能力、藝術(shù)感知力齊發(fā)展

在孩子的繪畫敏感期,寶寶會從一些簡單、無序的線條開始,拿著畫筆到處涂鴉,這時父母不要指責制止孩子,因為涂鴉是孩子學會寫字和畫畫的先兆,一歲半左右的孩子就會對涂鴉產(chǎn)生興趣,這意味著孩子正在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這時爸媽應給予TA足夠時間和耐心,給孩子一個繪畫空間,讓寶寶自由表達,培養(yǎng)孩子在藝術(shù)、色彩、構(gòu)圖等方面的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爸爸媽媽在讓孩子自由涂鴉的同時,可以多向他們展示一些藝術(shù)大師的畫作,這樣,孩子再觀察和模仿這些畫作的同時,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良好的藝術(shù)氛圍。

多種藝術(shù)形式,讓動手的過程生動起來

繪畫對于孩子來說通常是平面性的構(gòu)圖,多種藝術(shù)形式的介入,則培養(yǎng)的是孩子們的立體化思維。孩子可以通過手部的觸覺、再結(jié)合色彩的運用,讓整個制作過程豐富又有趣。而不同的裝飾材料,如泥土、紙張、橡皮泥等多種物品的混搭創(chuàng)意,更讓孩子在觸摸中感受材質(zhì)運用上的區(qū)別的同時,啟發(fā)思維。父母可以陪伴左右,共同參與設(shè)計、制作,既會為孩子帶來無盡的歡樂,也非常有利于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和親密度的提升。

變廢為寶,小物件變身動手游戲的好伙伴

名家畫作太難懂、立體藝術(shù)爸媽插不上手,相信很多家長有這樣的困惑,那么Mymo就和大家介紹一些在家里就可以和孩子做的簡單手工游戲。比如廢舊的瓶蓋、精美的點心盒子、即將淘汰的衣服等,都能成為父母和孩子一起游戲的好幫手。廢舊瓶蓋可以通過拼接、粘貼作為漂亮的裝飾物,它完全可以出現(xiàn)在花瓶的外面、鏡子的邊框,甚至可以做成桌墊或者墻面裝飾;而家里要扔掉的硬質(zhì)點心盒子或者巧克力盒子,也可以成為家庭愛心相框的原始材料。而且,“變廢為寶”已經(jīng)不僅僅是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了,這個過程中,父母還可以適時的對寶寶進行保護環(huán)境和熱愛生活的教育與影響,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只要爸爸媽媽肯用心的觀察生活和寶寶,將快樂游戲的思路始終貫穿于生活,繼而在孩子已有的天賦和興趣上加以培養(yǎng)和引導,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擁有不凡的動手能力,同時還能夠獲得聰明的大腦和快樂積極的心態(tài)!

引導孩子讀報 鍛煉自學能力


導讀:營造環(huán)境家里訂了報紙,日積月累,報紙會越來越多。孩子在報堆里長大,自然對報紙有興趣。營造讀報的環(huán)境還包括給孩子一定的時間來讀報,不要怕這會影響孩子學習。實踐證明,每天讀報,對學習是很有好處的。

孩子自小讀報,能夠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適應學校和社會。那么,怎樣引導孩子讀報呢?

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讀報,自然重在引與導。家長以身作則,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孩子看見家長看報,往往會模仿;如果家長讀得津津有味,這對孩子來說更有吸引力。

營造環(huán)境家里訂了報紙,日積月累,報紙會越來越多。孩子在報堆里長大,自然對報紙有興趣。營造讀報的環(huán)境還包括給孩子一定的時間來讀報,不要怕這會影響孩子學習。實踐證明,每天讀報,對學習是很有好處的。

朗讀、提問、鼓勵平時,家長要多講報紙上的事和故事,并給孩子朗讀報紙中的有關(guān)文字,這對孩子很有好處。因報紙上的文章,大都是新近發(fā)生的人和事,且大多來自日常生活,通過朗讀報紙,能讓孩子更接近生活、了解生活。另外,家長還應該讓孩子多寫讀后感,包括提出各類問題,并給予回答。在孩子有了一定基礎(chǔ)之后,還應該鼓勵孩子就喜歡的文體進行寫作。

讀報不光擴大視野,有時還能為作文提供素材。事實證明,引導孩子讀報,于學習、于人生都是很有好處的。

在游戲中鍛煉孩子


在游戲中鍛煉孩子晚飯后,xx又跑去看電視了,看著她慢不經(jīng)心的樣子,是否把寫作業(yè)這件事忘了,我心里真正是不舒服,可又不想去提醒,免得又犯嘮叨的毛病,引起孩子反感,索性我也不說了,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吧,原來是想聽課,但被開機后出現(xiàn)的新聞吸引了,看了一會兒新聞,就在這時,xx來到我身邊,問我在干什么,我對她說,我在向你學習呢,你看電視,我看電腦嘍。xx聽后,臉一沉,沒有說話,轉(zhuǎn)身走開了,不到一分鐘,xx又回來了,并對我說,媽媽,我去寫作業(yè)了,寫完了再來找你背課文,然后我教你一個小游戲好嗎。可好玩了,然后,我再去練琴。我說,好的,你去寫作業(yè),我開始聽課了,咱們一起好好學習。

不一會兒的功夫,xx的作業(yè)寫完了,課文因之前練習背誦過,這次也很順利的背完了,收拾好書包。xx就開始準備她的小游戲了。

先是拿來兩張紙,分別折成四份,然后兩個人輪流畫自己想畫的,畫完后遮住自己畫的部分不能讓對方看到。等到全部畫好后,展開就會形成一幅有趣的圖畫。我們畫完后,因思想不一致,各自畫出的部分根本對不上,那幅畫自然很有趣,xx樂得哈哈大笑,又去拿著給姥姥和姥爺欣賞了一番。結(jié)果都被逗笑了,xx問我好玩嗎。我說,很有意思。xx說,我去練琴了,一會兒咱們再接著玩。我說,好的,等練完琴,你能不能就這兩幅畫分別給我講一個故事呢。xx高興的點了點頭,就去練琴了。

練琴后,xx開始講第一個故事:一天,一個小姑娘睡覺時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突然變得臭臭的,腳也變成了青蛙腳的校子,那個小姑娘害怕的叫了起來“救命啊”,這時忽然一個黑影竄了出來,從小姑娘的身邊走了,小姑娘更加害怕了大聲的叫著“救命啊,快來人啊”,那個黑影突然倒在了地上,原來是被小姑娘身上的臭氣熏倒了,這時天突然暗了下來到,原來是世界未日到了,小姑娘嚇得一邊跑一連喊救命,一下子掉到了床下醒了,原來是一場夢啊。

第二個故事:有一個天生就很胖的小豬正在睡覺,夢見自己變成的強壯的豬豬俠,披著紅色的披風,穿著超人的內(nèi)褲走在大街上,這時發(fā)現(xiàn)蝙蝠俠抓住了豬小姐,把豬小姐從高處扔了下來,正想吸她的血,豬豬俠看見后很著急,但是自己能量不足了,這時,豬豬俠拿出一個棒棒糖,剛剛吃到一半,豬豬俠就充滿了能量,劍一般的飛了出去,救出了豬小姐,可自己卻沒有剎住,直接撞到了墻上,小豬一下子被撞醒了,知道了這原來是一場夢啊。

兩個故事雖然都是睡著后做的夢,但要求孩子隨機的編出故事,孩子已經(jīng)做得很不錯了,即鍛煉了想象力的發(fā)揮,同時也鍛煉了口語表達。我覺得這樣在游戲中鍛煉孩子,才能達到親子陪伴的目的。

關(guān)于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分享


"數(shù)學其實就像是思維的體操",它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奧林匹克體育運動精神的共通性:更快、更高、更強。

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會觀察、實驗、比較、猜想、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等能力。通過鍛煉學生思維能力,讓孩子們會用歸納、演繹和類比進行推理,會合乎邏輯地、準確地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對于今后的其他科目學習的幫助很大,打牢理科學習的扎實基礎(chǔ)。

娃娃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起來了,去參加一些全國性的比賽比如華杯賽、數(shù)學解題能力展示、走美(走進美妙的數(shù)學花園)、希望杯等幾大杯賽,對于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是必不可少。 要想順利走進名牌中學,含金量高的各種獎項和證書才是最保險的通行證,能在各類大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學生,才是重點中學更為青睞的對象。

競賽確實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但應該認識到,在競賽中獲獎的畢竟是少數(shù),不應把鍛煉思維能力的目的放在競賽獲獎上,更應放在興趣培養(yǎng)上,目光要長遠一點。

進入重點中學并非小升初的終點,殘酷的分班考試,才是對小升初的孩子們真實實力的考驗。想進數(shù)學實驗班,并沒那么輕松,數(shù)學考試考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這些小學數(shù)學思維培養(yǎng)的好的學生,在初中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中就能很明顯的體現(xiàn)出來。

一般從小學二、三年級開始比較合適,四、五年級入手也不算太晚。太早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且這個時候數(shù)學基礎(chǔ)還沒有打好,孩子理解起來比較吃力,很容易遇到困難。 如果因此而使孩子的興趣受打擊,使他產(chǎn)生畏難、厭學情緒就糟了。

在孩子參加思維訓練之前,家長可以從其他方面入手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孩子的數(shù)學興趣和能力。觀察能力是數(shù)學學習的開始,比如帶孩子上街時,啟發(fā)他認門牌號上的數(shù)字,說說這是幾位數(shù);再比如玩具中也有數(shù)學,可以讓孩子通過玩具識別三角形、長方形等各種形狀……也就是重點培養(yǎng)孩子觀察生活中的數(shù)學,加強孩子的數(shù)感訓練,這對孩子將來學數(shù)學很有幫助。

鍛煉孩子的創(chuàng)造精神,就從現(xiàn)在做起!


孩子的潛力和天分要由父母來開發(fā),那么,父母在孩子啟蒙時期應該用什么方法讓他們發(fā)散思維?用怎樣的言行影響孩子擁有創(chuàng)造力?這可是一門學問!這次的每日芝士就給大家提供幾個方法,幫家長開啟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1.孩子愛問為什么

孩子的小腦袋里總是藏滿了問題,當他們皺著眉頭,一臉急切地來問“為什么”時,我們自然的反應就是盡力給他們答案。提供答案固然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量,但是如果孩子總在被動地接受這些彼此孤立的知識,思維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如果換一種對答方式:“你認為呢?”“你是怎么想到這個問題的?”“我也不太清楚答案,我們可以討論一下”,就能幫助孩子探索得更多。孩子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需要回想以前的經(jīng)驗進行推理,這能幫助他們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能力。

2.張開想象的翅膀

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期,在我們看來,孩子的想象也許有些可笑和不切實際,但一旦他們可以“異想天開”,不按部就班地人云亦云,可貴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模式就開始形成。

3.用新眼光看新事物

如果說4是8的一半,通常人們會回答說:“是?!比绻又賳枺骸?是8的一半,對嗎?”經(jīng)過一段思考的時間后,大多數(shù)人才同意這一說法(8是由兩個0上下相疊而成的)。這時如果再問:“3是8的一半,是嗎?”人們很快就會看到將8豎著分為兩半,則是兩個3。

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起點。讓孩子用新的眼光來重新認識身邊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基礎(chǔ)。孩子一旦習慣于這種思維過程,當再次遇到不熟悉的問題時,他就會想到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為自己遇到的新挑戰(zhàn)、新情景或新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4.開啟孩子的感知世界

孩子只有在他們自己支配和主宰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的火苗才能被激發(fā)出來,所以,我們要盡量提供給他們看、摸、嘗試、學習,及自我表現(xiàn)和動手操作等多種機會,這會大大開啟他以前沒有嘗試過的想法與念頭,是提升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一個關(guān)鍵。

為了給孩子提供這樣的機會,我們的責任是:

給孩子提供一個不受時間、空間和材料限制的,有挑戰(zhàn)性、有吸引力的環(huán)境。所有活動的選擇都要與孩子特定的年齡和發(fā)展階段相適應。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活動是操作性和開放性的,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

美國孩子的動手能力這樣培養(yǎng)


我家寶貝都是在三歲左右進的類似于幼兒園的私立小學學前班,主要圖的是這里有正式的執(zhí)照幼教,原本是寄希望于老師的知識啟蒙??墒锹奈野l(fā)現(xiàn)孩子們在幼兒園除了每天雷打不動的閱讀時間,老師們帶他們做得最多的,還真不是識字,寫字,數(shù)數(shù)這類智力啟蒙,而是各類手工!

我家寶貝那個時候幾乎每天都會給媽媽展示他們的手工制品,我記得當時老師的話是:三歲左右正是孩子們手上小肌肉群發(fā)育時期,讓孩子們學習使用各種家用工具會提高孩子們的手指靈活度。

記得某次家長會,貝貝老師就曾經(jīng)夸獎我家貝貝的手指非常靈活,可以把老師在紙上畫的小青蛙完整的剪出正確的形狀。孩子們幾乎每天回家都有小禮物帶給媽媽,有時是一幅畫,有時是剪紙,或者是一朵花,一張卡這樣的小手工制品。

不僅如此,幼兒園的老師還會教孩子們一些簡單又貼近生活的勞動技能:比如帶孩子們到戶外的小花園里進行各類田間游戲,順便傳授給孩子們植物生長的原理;貝貝幼兒園的老師們還專門為孩子們開設(shè)了廚藝課,每個周三帶孩子們做餅干,蛋糕,甚至蘋果醬等等孩子們愛吃的小食品 . . . . . . 等等,這也算是在實踐中學習吧,既好玩又有趣,就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不知不覺的就有了進步。

學校:各種課題鼓勵孩子動手

上了小學,按說總該以功課為主,少玩這些“沒用”的手工游戲了吧?其實不然,雖說孩子們專門做手工的時間縮短了一些,但孩子們動手能力培養(yǎng)卻用另一種方式得到補充----那就是做課題。

美國小朋友從學前班開始,老師就會讓他們用簡單的材料做各類有趣的課題,就拿我家寶兒來說,他的老師就曾經(jīng)用一個紙板剪出來的小人做過很多文章,最早的一個小人,是用來學詞匯,比如我家寶兒的英文名字是Daniel,那么他就要用這個小人裝飾出以字母D打頭的一個人物形象,比如醫(yī)生,Doctor,或者是舞蹈家, Dancer,最后寶兒選擇的是醫(yī)生,我們就用藍色的紙板做出聽診器掛在小人的脖子上,再畫出白大褂和眼鏡,一個嚴肅的醫(yī)生形象就出來了。

后來陸續(xù)這樣的課題很多,寶兒先后用這小人做過蜘蛛人,小和尚,還有姜餅人等等,我曾經(jīng)戲言過寶兒的老師,簡直把小紙人用到了極致,不過由此也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給他們一個小紙人,孩子們就會給你無數(shù)的可能!最令我驚奇的是仿佛萬物都可以拿來做為孩子的手工材料,比如軟糖可以拿來做分子結(jié)構(gòu),還可以用來搭房子(標準的糖果屋哈!),空心粉可以用來作畫,就是孩子們最愛吃的小麥圈也可以用來做手工 . . . . . . 。

上學的孩子們動手能力自然不是學前班的幼兒可比,老師還經(jīng)常啟發(fā)小朋友們用手頭上簡單的環(huán)保材料,比如衛(wèi)生紙的紙筒內(nèi)芯,飲料瓶,甚至鞋盒子,他們可以用這些東西還原書中的一個場景(閱讀類課題),做出海底生物世界,一個動物園(科學類課題),我甚至見過孩子們用冰棍筷子搭出來的艾菲爾鐵塔(手工類課題)!

社會:商家回饋,提供手工材料

在美國可以說整個社會對孩子們的教育都很重視,不僅是學校,就連商家各類回饋社區(qū)的行動,最后都會體現(xiàn)到孩子身上,比如銷售各種建材的HomeDepot,各家連鎖店在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六,會為孩子們提供自己動手做家具的機會。就像今年3月份的時候,我家寶貝報名參加了一次這樣的活動,商店為孩子們提供了幾種孩子們比較喜歡或是實用的小模型,同時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家用工具,像是錘子,刷子等等,讓孩子們親自體驗一下家中父母組裝家具的樂趣。

這類活動,不僅商家要提供機會,還需要家長努力配合,不僅要把孩子送來,還要陪著孩子一起來玩,畢竟在活動中使用的是貨真價實的錘子,釘子,年紀小的小朋友沒有家長的陪伴是無法獨立完成的。在那里,我看到很有一些家長帶著剛剛能夠蹣跚走路的小朋友來玩,性子急的就自己完成組裝部分,然后把油漆(商店提供的是水彩顏料代替油漆)部分交給孩子們折騰。這種活動好不好玩?不用我說,但是看擁擠的人頭,很多小朋友身上一身的顏料,就可以想象它們玩得有多開心,畢竟這是一個機會孩子們可以玩大人的“玩具”,好玩不好玩在其次,難得的是孩子們可以隨心所欲,就是弄壞了家長也不會批評,不是么?

除了這類商店,有些工藝品店也會定期提供類似的機會,比如我家附近的Micheal,這是家賣各類手工藝術(shù)品的商店,他們每個月也有一天,家長交2塊錢,就有店里的老師教孩子做工藝品,像是畫框啊,美術(shù)貼圖種種,很受小姑娘的歡迎,可惜它的規(guī)模比較小,寶兒又不太喜歡那些主題,我們倒是沒有近距離的觀察過。

家庭:父母支持是孩子的動力

不知是否因為父母經(jīng)常在廚房活動的原因,這個地方一直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在美國很多家庭主婦都很喜歡自己做各類甜點,我們也經(jīng)常會受到鄰居做的蛋糕和餅干,這簡直成了敦親睦鄰的一大利器。美國很多母親并不拒絕帶孩子一起做廚房家務(wù),好像這也是他們的傳統(tǒng)之一,也許是孩子們在美國學習壓力不大的緣故?美國媽媽們很少有讓孩子做作業(yè),自己做家務(wù)的習慣,通常我看到的都是母親與孩子們一起在廚房忙碌,有時鄰居甚至會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在家里做蛋糕,甚至把孩子們的生日派對辦成烘培派對,自給自足,自得其樂。

除了帶孩子做家務(wù),美國父母對孩子們要完成的各類課題也是傾力支持,我們家寶貝每次課題的手工活動,都是我們?nèi)胰说闹腔劢Y(jié)晶。

記得寶兒還是三年級學生的時候,學校某一次的課題是讓孩子們自己建一座城市,每個孩子各負責一部分工作,寶兒做的是教堂,那是我們用鞋盒子剪出來的房體,然后用硬紙板搭出的尖頂和十字架;我曾經(jīng)見過寶兒的同學用樂高搭出了市內(nèi)游樂場,那精細的摩天輪,一看就知道小朋友們是不可能自己設(shè)計并完成的,可想而知他的父母付出了多少辛苦,可以說沒有父母背后的鼓勵與支持,孩子們不會有那么大的興趣完成各類漂亮的手工設(shè)計活動。

總而言之,美國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是日積月累的手工活動鍛煉出來的,而家庭,學校與社會的支持與鼓勵,則是孩子們創(chuàng)造力與興趣的源泉。

相關(guān)推薦

  • 5個小游戲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游戲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學習課程,這次介紹的5種游戲,以幫助寶寶訓練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為主,不需復雜的道具,無論在家中或外出,爸媽隨時都能陪寶寶玩耍,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什么是手眼協(xié)調(diào) 手眼動作的協(xié)調(diào)...
    2022-02-02 閱讀全文
  • 和孩子一起動手能力巧培養(yǎng) 手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重要的感覺器官,多動手可以開發(fā)和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應該鼓勵孩子去大膽的探索世界,讓孩子通過他們手部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配合與拓展,在滿足自己好奇心的基礎(chǔ)上,獲得對整...
    2022-01-22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教育隨筆: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今天冉冉有一個讓大家驚訝甚至佩服的地方。昨天傍晚放學之前,我們布置了一個樹葉添畫的回家作業(yè),還幫每一位幼兒準備好了材料。今天早上交上來后,發(fā)現(xiàn)冉冉居然交了三幅樹葉添畫。一...
    2021-06-16 閱讀全文
  • 引導孩子讀報 鍛煉自學能力 導讀:營造環(huán)境家里訂了報紙,日積月累,報紙會越來越多。孩子在報堆里長大,自然對報紙有興趣。營造讀報的環(huán)境還包括給孩子一定的時間來讀報,不要怕這會影響孩子學習。實踐證明,每天讀報,對學習是很有好處的。 ...
    2022-03-06 閱讀全文
  • 特殊訓練鍛煉孩子交往能力 導讀:孩子的交往能力要從小培養(yǎng),同時家長還要注意采用合理的訓練方式,讓孩子的交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很多父母苦于不知道如何鍛煉孩子的交往能力,其實只要堅持以下8個訓練,便可輕松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1...
    2021-09-28 閱讀全文

游戲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學習課程,這次介紹的5種游戲,以幫助寶寶訓練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為主,不需復雜的道具,無論在家中或外出,爸媽隨時都能陪寶寶玩耍,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什么是手眼協(xié)調(diào) 手眼動作的協(xié)調(diào)...

2022-02-02 閱讀全文

手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重要的感覺器官,多動手可以開發(fā)和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應該鼓勵孩子去大膽的探索世界,讓孩子通過他們手部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配合與拓展,在滿足自己好奇心的基礎(chǔ)上,獲得對整...

2022-01-22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今天冉冉有一個讓大家驚訝甚至佩服的地方。昨天傍晚放學之前,我們布置了一個樹葉添畫的回家作業(yè),還幫每一位幼兒準備好了材料。今天早上交上來后,發(fā)現(xiàn)冉冉居然交了三幅樹葉添畫。一...

2021-06-16 閱讀全文

導讀:營造環(huán)境家里訂了報紙,日積月累,報紙會越來越多。孩子在報堆里長大,自然對報紙有興趣。營造讀報的環(huán)境還包括給孩子一定的時間來讀報,不要怕這會影響孩子學習。實踐證明,每天讀報,對學習是很有好處的。 ...

2022-03-06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的交往能力要從小培養(yǎng),同時家長還要注意采用合理的訓練方式,讓孩子的交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很多父母苦于不知道如何鍛煉孩子的交往能力,其實只要堅持以下8個訓練,便可輕松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1...

2021-09-2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