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想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先這樣問

發(fā)布時間:2022-01-18 孩子的教育問題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孩子教育問題

每個孩子從呱呱墜地起,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如何引導孩子解決他們身邊發(fā)生的難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不用贅述。

Professor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美國父母的教育方式獨特在于,他們會盡量避免先入為主,也從不會代替孩子做決定。家長們想知道如何引導孩子,先要學會做一個提問者和傾聽者,看孩子對遇到的難題如何描述。聽過孩子的表達后,父母們才能更好地了解那些難題的來龍去脈,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幫孩子們解決好他們身邊遇到的難題。

今天要分享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教育技巧,Eight questions affect the whole life of children!

提問一:

“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fā)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薄耙欢ㄊ悄阕鲥e事,老師才會處罰你?!?/p>

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jīng)過,很可能冤枉孩子。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提問二:

“你的感覺如何?”

事情經(jīng)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心里受到的沖擊純?nèi)皇侵饔^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

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么他都會聽不進去??傄鹊剿那槠届o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提問三:

“你想要怎樣?”

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么驚人之語,先不要急著教訓他,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

提問四:

“那你覺得有些什么辦法?”

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惡心的、幼稚的……

Brain-storming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這時候不論聽到什么,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就可以問他!

提問五:

“這些方法的后果會怎樣?”

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每個方法的后果會是什么?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xiàn)實真相。

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提問六:

“你決定怎么做?”

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即使他的抉擇不是家長們期望的結(jié)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家長們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么決定,然后又告訴他不可以這么決定。這樣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提問七:

“你希望我做什么?”

提問時,表示出可靠、支持的態(tài)度。

等到事情過去之后,問他最后一個問題。

提問八:

“結(jié)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也可以這么問,“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么選擇?”

這個問題會提示孩子去檢視自己的判斷。

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有一段時間就要過年了,親戚朋友之間少不了走動,孩子之間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問題。對此,Professor建議瑞爸瑞媽們,不要急著插手,先問孩子這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么想法。

往往問不到幾個問題,事情就已經(jīng)很清楚并得到解決了,家長們不妨可以一試,相信大多數(shù)的難題都會事半功倍,得以解決。這樣的好方法,你學會了嗎?一般人,Professor不告訴他~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怎樣讓孩子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如果是社會能力強、情商高的孩子,他能夠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會做出沖動的情緒反應(yīng),或者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后就放棄。

例如:這樣的孩子會想到,如果自己要結(jié)交新朋友,他會想該用什么方式可以做到:

1.提出分享自己的東西

2.舉辦一個聚會

3.在學校認識新同學

家長需要鼓勵你的孩子想出一個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就要把這當成一個頭腦風暴活動。也就是說,家長對孩子提出的方式不要做評價,就是讓孩子提出各種可能的方法,而不論這些方法有多么牽強,其目的是對一個具體事情或問題,想出盡可能多的辦法。

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本就是極其重要。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繼續(xù)培養(yǎng)和鍛煉這項技能,使他們能在日益復(fù)雜的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是非常重要的。

當這類孩子和別人出現(xiàn)沖突矛盾時,就算和別人爭吵,不能控制情緒,家長不要著急吵孩子,因為這類孩子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應(yīng)該讓孩子知道這幾點:

1.出現(xiàn)沖突是正常的。

通過解決沖突,學會在人際交往中與人協(xié)調(diào)。要把沖突看成一次學習的機會,而不是被迅速處理并忘卻的煩惱。

2.思考解決辦法的后果。

有一點是家長應(yīng)該知道,不論孩子想到的是什么辦法,你都要認可,重要的是,要保持孩子思考的連貫性,使其不妥阻礙。孩子只要能想到辦法后的結(jié)果,如果結(jié)果不好自然會想有更好的辦法。

3.想出不止一個辦法的思考過程,才有助于解決問題,此時,思考本身要比想到了什么更重要。

4.告訴孩子想出不同的解決辦法之后,考慮每一種解決辦法可能會使別人有什么感受。

童商第一課

219文章

22萬總閱讀

查看TA的文章>

0

分享到

怎樣讓孩子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2017-08-29 13:45

如果是社會能力強、情商高的孩子,他能夠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會做出沖動的情緒反應(yīng),或者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后就放棄。

例如:這樣的孩子會想到,如果自己要結(jié)交新朋友,他會想該用什么方式可以做到:

1.提出分享自己的東西

2.舉辦一個聚會

3.在學校認識新同學

家長需要鼓勵你的孩子想出一個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就要把這當成一個頭腦風暴活動。也就是說,家長對孩子提出的方式不要做評價,就是讓孩子提出各種可能的方法,而不論這些方法有多么牽強,其目的是對一個具體事情或問題,想出盡可能多的辦法。

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本就是極其重要。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繼續(xù)培養(yǎng)和鍛煉這項技能,使他們能在日益復(fù)雜的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是非常重要的。

當這類孩子和別人出現(xiàn)沖突矛盾時,就算和別人爭吵,不能控制情緒,家長不要著急吵孩子,因為這類孩子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應(yīng)該讓孩子知道這幾點:

1.出現(xiàn)沖突是正常的。

通過解決沖突,學會在人際交往中與人協(xié)調(diào)。要把沖突看成一次學習的機會,而不是被迅速處理并忘卻的煩惱。

2.思考解決辦法的后果。

有一點是家長應(yīng)該知道,不論孩子想到的是什么辦法,你都要認可,重要的是,要保持孩子思考的連貫性,使其不妥阻礙。孩子只要能想到辦法后的結(jié)果,如果結(jié)果不好自然會想有更好的辦法。

3.想出不止一個辦法的思考過程,才有助于解決問題,此時,思考本身要比想到了什么更重要。

4.告訴孩子想出不同的解決辦法之后,考慮每一種解決辦法可能會使別人有什么感受。

如果孩子不知該如何做才能想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知怎樣去想解決方法后的結(jié)果,家長用這幾種方式:

1.在家里通過“角色扮演”來練習社交技巧。

2.給孩子做一段錄音或者錄像,然后一起來回放,讓孩子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不觀察自己。

3.尋找合適的方法,讓孩子在日?;顒又羞M行聯(lián)系。如果可能的話,邀請兄弟姐妹一起參加,因為這樣的家庭關(guān)系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更安全的場合。

4.為了有更好的效果,可以讓老師進行協(xié)助,在老師不斷的鼓勵和責任心下,孩子的進步會更明顯。

如何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Michelle Anthony博士的整個職業(yè)生涯都在與各種教育工作者、兒童和家庭打交道,她曾在學校同時擔任教師和教師培訓師,并作為育兒講習班負責人以及發(fā)展專家與家長們一同參與工作。同時她也是「Scholastic’s Parent and Child」雜志的特邀作家。

在有孩子的家庭中,時常會聽到寶貝們問類似這樣的問題:

這只盒子里裝的是什么呢?

我怎么才能鉆進這只盒子里呢?

這只球我能扔多遠呢?

如果蠟筆都從盒子里撒了出來會怎么樣?

泰迪熊會不會在水里浮起來?

怎樣才能把這沓紙跟那一張粘在一起呢?

積木為什么總是倒呢?

孩子們通過詢問這些問題來發(fā)現(xiàn)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試圖用自己的想法處理問題。每一次孩子驗證和探索周圍的事物,比如,水能從花灑里噴出多遠、蓮蓬里面是什么......那就是他在培養(yǎng)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選擇用某種材料搭建的時候,或者當孩子學著解決因為玩具而和朋友或兄弟姐妹起的沖突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我們更加仔細地看待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會發(fā)現(xiàn)它包含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這兩種思維方式對于找到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都很關(guān)鍵。

創(chuàng)造性思維

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解決問題的核心,是一種能夠看到不同的做事方式、產(chǎn)生新的觀點以及用新的方式使用材料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核心則是情愿冒險、敢于嘗試、甚至不惜犯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其中一部分即“流暢思維”,是能夠產(chǎn)生新觀點或者能夠頭腦風暴的能力。

因此,家長不妨問孩子開放式的問題,比如:

設(shè)想有哪些去學校的不同方式(步行去學校、飛到學校、開車去、游泳去);

說出任何一件他能想到的紅色的東西;

說出任何一件他能想到的圓的東西;

想象一下用黏土、紙袋或者空盒子能做的所有東西。

......

這些都是關(guān)于思考問題的很好的示例,其中的問題也有很多正確答案。研究表明,流暢思維的能力與孩子之后的學業(yè)成績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是“靈活思維”,即看到很多可能性的能力,或者能夠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和情景。

下一次當你的孩子再把鍋當帽子頂在頭上、把勺子當作麥克風,或者推測圖片里的孩子之所以會悲傷的所有原因,他就是在練習靈活的思維。

批判性/邏輯思維

批判性/邏輯思維是將一個觀點細化成幾部分來分析的能力。數(shù)學上的分類、歸納、比較異同,都是批判性思維的方方面面。無論何時,當孩子看到一樣事物,比如兩杯果汁,試著找到哪一杯盛的更多,他就是在練習這種思維。

為了鼓勵這種行為,可以問問孩子:

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可以將積木分類;

有多少種方法可以用這些積木來搭一棟建筑;

如果孩子用同一大小的積木,搭成的這棟建筑又會如何不同;

一瓶果汁和午餐盒相比,有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同;

家人的鞋子哪里相似、有何不同;

......

訓練孩子批判性思維的另一種方式,是對那些看起來不合常理的事情提出疑問。比如:“為什么在操場上我會有影子,但是在室內(nèi)就沒有了呢”、“為什么我看不到風”......這些都是批判性思維的例子。家長不必找到一個正確答案,但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

此外,對于解決問題這一方面,還有一點要提到,那就是解決問題本身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所以順其自然,同時做好被孩子獨特的思維方式驚到或者為他感到開心的準備。

解決孩子注意力問題的法寶


這講周建新老師主要介紹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形成的原因及簡單實用的解決方法。通過簡單的例子講解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剖腹產(chǎn)、爬行練習不足、老人帶大、溺愛等,了解了原因以后,周老師還給大家提供了一些解決的方法,比如平衡性訓練、協(xié)調(diào)性訓練、精細動作訓練、少看電視不偏食等。

大家好,我是摩比思維館的周建新,今天專門和大家談?wù)動嘘P(guān)孩子注意力的問題。有些家長就想不通,我的孩子怎么會有注意力問題呢?看電視、玩游戲,能玩很長時間啊,其實注意力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意注意,一種是有意義一注意。無意注意就像玩游戲這樣,不需要努力,就可以保持注意力。我們常說的注意問題,恰恰是后面的問題,是有意注意。

就像你們聽我們這節(jié)枯燥的講座,你需要堅持很長時間,需要很努力,這就需要怎么樣?有意注意。那么如何測查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呢?

第一,首先要觀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你在上課上一看就知道,可以到幼兒園去聽課,或者是在課外班上看一看就知道了,當然這就不能保證孩子一定注意力有問題,我們接著,我們看下面,繼續(xù)怎么測查。

一,看看孩子怎么樣,平衡型強不強,讓孩子一條腿站起來,三歲以上的孩子,就要開始訓練一條腿站穩(wěn),如果站不穩(wěn),要注意,進來可能引發(fā)注意力的問題,所以多讓孩子練練平衡,還有讓孩子騎自行車什么的。

二,測查孩子的協(xié)調(diào)性。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動作,看著,兩種,也可以這么做,看著,抓住,抓住,抓住,抓住,抓住,讓孩子試一試,看孩子做的靈不靈活。

還要注意,我們看看孩子是不是剖腹產(chǎn),八個月孩子爬的多不多,還有老人帶大的孩子,母親溺愛的孩子,這樣都可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問題。

解決親子問題的4個問題


每天放學回家,你會詢問孩子哪些問題?

我想大部分家長都會問,今天老師教了什么?中午吃了什么?有沒有被人欺負?諸如此類的問題。

有位父親他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比較獨特,他從來沒有輔導過女兒做功課什么的,就是每天回來跟女兒聊十分鐘,只聊四個問題,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

這四個問題是:

1、學校有什么好事發(fā)生嗎?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現(xiàn)?

3、今天有什么好收獲嗎?

4、有什么需要爸爸幫助嗎?

其實,日常與孩子交談,我們總是以父母的身份自居。

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后其實蘊涵著豐富的含義:

第一個問題其實是在調(diào)查女兒的價值觀,了解她心里面覺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個問題實際上是在激勵女兒,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個問題是讓她確認一下具體學到了什么;

第四個問題則有兩層意思,一是我很關(guān)心你,二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問題,包含了很多關(guān)愛關(guān)懷在里面,事實上也證明很有效。

請拒絕負面的問話

● 今天哭了嗎?

● 今天是不是沒有吃飽?

● 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

● 老師兇不兇?批評你了嗎?

● 老師有忘記帶你上廁所嗎?

這些話將傳遞給孩子的信息:

上學總是很不愉快!

引導孩子瞬間聯(lián)想:在家里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能吃飽睡好,也沒人跟我搶玩具,爸媽也總能第一時間回應(yīng)我的需求。

這里不好,我上學不快樂。

會讓孩子對老師產(chǎn)生偏見的問話

●總是搞得臟兮兮,這老師真是!

●尿濕了也沒換,上班當睡覺呢!

●怎么臉劃破了?老師真不盡責!

●磕破嘴巴了,老師怎么看的孩子!

父母傳遞給孩子的信息:

老師不盡責,我受傷或遇到不愉快是老師或別人的責任。讓孩子學會了抱怨。

漸漸地,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會跟你抱怨說,鉛筆丟了是某某同學搞鬼,今天沒喝水是因為老師總是玩手機等。

所以,無論對老師有萬般意見,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和批評老師。

另外,孩子在學校遇到的事情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總會因為新環(huán)境而不適應(yīng),或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而不開心,爸媽可以引導孩子將在學校的經(jīng)歷說出來,但爸媽需要知道的是,上學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步,他們永遠不能在大人的庇護下成長。

所以他們在學校遇到比如跟小朋友搶玩具打架、因為玩鬧摔倒磕破等一些小傷,不要去指責老師,更不要告訴老師應(yīng)該如何保護好孩子。

因為沒有老師故意讓孩子受傷,甚至很多老師都害怕孩子在幼兒園受傷。這一切經(jīng)歷,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跨越的一個個的坎。

除此之外,放學接孩子的細節(jié)也很重要

不要帶著玩具、零食、飲料等接孩子放學,更不要一把接過孩子的小書包。因為老師千方百計在幼兒園讓孩子變小大人,一出校門就變回了“小寶寶”,老師的苦心功虧一簣。

看到孩子不要忘記來個擁抱,擁抱不僅會讓孩子忘記了所有不愉快,還能讓孩子知道,雖然跟媽媽分開了一天,但是媽媽還是很愛我的。

最后,爸媽每周至少親自接一次孩子放學

對于職場爸媽們來說,接孩子放學可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但是,請盡量每周至少接一次孩子放學,別看接孩子放學這一事情無足輕重,但是在孩子心里,你的出現(xiàn)會讓孩子感到自己被關(guān)注和重視,還有就是這瞬間的陪伴,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滿足。

如果孩子說不想上學怎么辦?

首先要問清楚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一般來說剛上幼兒園或放假很長時間后上學,孩子都會抗拒上學,這跟孩子的分離焦慮有關(guān)。

這種情況下,爸媽不要訓斥打罵,可以說媽媽知道我們家寶貝不想上學,媽媽小時候也曾經(jīng)不想上學,但每一個人都要上學,就像媽媽一定要上班一樣,這是每個人的責任呀。讓孩子知道上學是一種責任。

但如果孩子實在是不想上,可以適當當孩子休息一下,調(diào)整情緒后再上。

語言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一門學問,我們總是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同樣的話總是能傳遞給別人不同信息。與孩子相處時由于孩子特別擅長模仿和接收信息,所以往往不經(jīng)意間的一兩句話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專家支招幫孩子解決入園問題


幼兒園是孩子們一生重要的教育,所以家長們早早的就開始為寶寶們的“前途”打劃,并且當寶寶們正式入園以后,家長們也是對于孩子的入園教育關(guān)心不止,可是面對幼兒園的三道難題我們又應(yīng)該如何來解決呢?

面試準備好了嗎?

雖然只是孩子入園前的小小面試,但對于緊張的家長來說,重視程度可不亞于孩子的中考高考。一方面是好不容易拿到的面試名額,家長恨不得親自上陣替孩子面試;另一方面,年幼的孩子對于爸爸媽媽的焦急卻全然不知,根本不知道配合,這可怎么辦呢。

幼兒園的入園面試,真的有那么可怕嗎?老師會問孩子什么問題?孩子到底需要學會哪些技能才能通過這人生的第一場面試呢?

教師觀點:

入園前對孩子進行了解是必要的,但用“面試”的說法會給家長和孩子造成壓力。其實所謂的“面試”過程,一般只需孩子和老師做一番簡單的交流。

就近原則

一般幼兒園的招生參照“就近原則”,先照顧附近社區(qū)的小朋友。另外,面試當天并不進行體檢,如果面試通過,入園前,家長還需帶孩子到專門的婦幼保健醫(yī)院體檢,拿到合格報告后,才能正式入托。

日常交流不可少

老師和孩子交流的內(nèi)容,一般是提一些問題。有時是圍繞家庭成員、自己的喜好等;有時會要求孩子分辨物體的顏色、大小或形狀;有時會給孩子一些玩具,如積木、洋娃娃,以觀察他們的玩耍過程等。這些主要是測試孩子在智力和認知等方面的發(fā)展水平。家長只要在平時跟孩子多交流,培養(yǎng)孩子一定的表達能力,在面試的時候孩子一般都能從容應(yīng)答。如果僅靠最后關(guān)頭“加班加點”,只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對面試并沒有幫助。

培養(yǎng)孩子的膽量

對于一些比較靦腆的孩子來說,家長平時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膽量??梢远鄮Ш⒆犹皆L親友,讓孩子單獨與親友共處,以訓練他們的應(yīng)對技巧。平時要鼓勵孩子大膽與別人進行交流,這樣孩子無論是在面試的時候,還是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都能盡快適應(yīng)。

我要不要送禮

孩子終于順利入園了,這時家長終于松了口氣??梢豢慈諝v,教師節(jié)到了。該不該給老師送些禮物呢,家長們心里各自嘀咕開了。

羊羊媽:女兒的老師對人很好,很和善有愛心,我想送禮不是為了拍老師馬屁,是真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但不知送什么好。

強強爸:送吧,我覺得老師管那么多孩子,挺不容易的。孩子這幾天還主動自己畫了朵花,說是送給老師的。

萱萱媽:人人都送不就等于沒送嘛,我們啥也沒送過,可孩子一直是老師最喜歡的。

玲玲爸:會送,如果別的家長都送,我不送,那豈不是讓老師認為我“送不起”嗎?怎么也得送,禮物太輕還不行。

教師觀點:

換位思考

家長費盡心思送禮,主要有三個害怕:一怕不能充分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二怕人家送了自己不送而失禮;三怕老師沒收到禮虧待孩子……一腔單向的熱情,卻沒想到站在老師的立場上考慮一下。其實老師面對家長送禮也很煩惱:誰說我們想收禮了呢?收了禮反而不自在。

更好的禮物

入園須知,其實孩子們的一張賀卡、一幅親手畫的畫、一個擁抱、家長們對老師工作的尊重、理解和配合、多和老師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孩子的問題多和老師商量,這些對于老師來說,是更好的禮物。

老師您偏心

現(xiàn)在,在幼兒園生活了一段時間,孩子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幼兒園的生活,生活似乎走上了正軌。這天,是幼兒園家長開放日。家長高高興興地領(lǐng)著孩子入園來了,可幾個活動下來,家長不高興了,怎么幾個活動我們家孩子都沒參加表演,這老師也太偏心了!難道,是我們沒送禮,所以老師不給我們家孩子表演的機會?

教師觀點:

兩種重視

在家長和在幼兒園教師的概念中,“老師的重視”有著不同的含義。家長往往把“露臉程度”和“老師重視度”劃上等號,以孩子參加了幾次表演來判斷老師是否關(guān)心自己的孩子。而實際上,從教師的角度看,“老師的重視”其實是對孩子的及時關(guān)注和幫助。

細節(jié)更重要

幼兒園教師對孩子的重視體現(xiàn)在許多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小細節(jié)上,如哪個孩子肚子痛、哪個孩子今天心情不好、哪個孩子還想添菜、哪個孩子不愛吃芹菜、誰的美工紙被撕破了、哪些孩子爭玩具了等等。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其實就是由這樣一個個的細節(jié)組成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孩子都是老師重視的對象。

幼兒園和家庭這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從孩子一入園開始,家庭就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長與老師既是合作關(guān)系,也是朋友關(guān)系,更是親鄰關(guān)系,就讓我們?yōu)榱撕⒆拥某砷L,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友誼和溫暖的世界吧。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很多的時候都是父母們想的太多了,即然將孩子們送入了幼兒園就要充分的相信老師,只有家庭與幼兒園相互配合,才能讓寶寶們更加健康的成長!

如何解決孩子磨蹭問題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有一些幼兒明顯地比其它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旁邊有什么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他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也是瞻前顧后、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擔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動作也就越慢。

現(xiàn)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很少給孩子空閑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一件任務(wù)完成了,家長另一件任務(wù)又布置出來了,家庭作業(yè)做完了還有額外的作業(yè),額外的作業(yè)做完了還要練琴、畫畫,反正不能閑、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數(shù),做事情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務(wù)也就越多。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沓的壞習慣?

1

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如果孩子愛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辦法鍛煉他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提高動作的熟練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如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看誰洗澡快等。通過這些比賽,家長可以隨時教給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務(wù)的技巧,教給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順序來提高效率、安排時間等。這些游戲玩多了,孩子可能覺得沒趣,這時,可以給予適當?shù)莫剟顏砉膭詈⒆永^續(xù)做下去。

2

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如果孩子愛磨蹭是由于時間觀念差造成的,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在孩子開始做一件事之前為他規(guī)定時間。父母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能夠完成此事的時間,并以此作為時間限制,然后根據(jù)孩子完成的情況,給予表揚、獎勵(或無獎勵,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

在開始設(shè)計時間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核對。孩子做事,家長為他計時,告訴并夸獎他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幾分鐘。這樣,孩子會有積極性。

3

讓孩子按時做事

磨蹭這個習慣,不光存在于學習中,也反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穿衣、吃飯、玩耍等。所以要克服這個毛病,必須從不同角度著手,從自己孩子的實際出發(fā),制定一些改正方案。做什么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事先都做好假定,在假設(shè)的時間以內(nèi)(當然能夠越快越好)保證質(zhì)量地完成。

做完以后,可以共同討論,對方案進行調(diào)整,爭取下次做得更好。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在進行這些計時活動,如閱讀、答題、勞動時,如果家長能夠與孩子一起進行,會收到更好的成效。

4

學習的榜樣很重要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一般都很喜歡與榜樣做對比,家長們要充分利用這一點。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給孩子找一個學習的榜樣,這種標桿式的榜樣可以是一些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周圍的小孩子。在平時的教育中,一定要拿出榜樣,告訴孩子,榜樣人物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喜愛,是因為他有時間觀念,辦事不拖拉。經(jīng)常以榜樣的事跡來教育孩子,對糾正孩子的拖拉毛病有一定的作用。

5

提高興趣點增加好奇心

做事動機不強,動力不夠,才會“磨蹭”,一旦調(diào)動起他的積極性,“磨蹭”的問題也會隨之解決。所以,家長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增加做事情的興趣。并且,適當鼓勵幼兒去做某事,適時給予獎勵。

6

以后果為導向的適當?shù)膽徒涫潜匾?/p>

對于孩子的磨蹭,一味的批評教育有時會失效。專家建議,必要的時候,要將因孩子的磨蹭造成的后果呈現(xiàn)給孩子,并要對孩子進行適當?shù)奶幜P。要讓孩子明白,做事磨蹭的習慣造成的后果也會很嚴重,也會受到一定的“懲罰”。有的時候,適當?shù)奶幜P有助于孩子快速“醒悟”!

孩子愛磨蹭,大多都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當造成的。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做事磨蹭的現(xiàn)象時,就要找出原因,要以身作則,不要包辦代替,應(yīng)該孩子營造做事利索的環(huán)境,當孩子有點滴進步時也別忘了鼓勵,增強孩子做事的自信心,對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壞習慣有一定幫助哦!

對待孩子磨蹭的習慣,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他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jié)萬式方法,不斷提高他做事的速度和質(zhì)量。對待孩子磨蹭的習慣,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他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jié)萬式方法,不斷提高他做事的速度和質(zhì)量。

相關(guān)推薦

  • 怎樣培養(yǎng)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問題。作為家長這時不要急著插手,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么想法。往往問不到幾個問題,事情就已經(jīng)很清楚并得到解決了。家長不妨可以一試。 第一個問題是:"事情的...
    2021-03-25 閱讀全文
  • 怎樣讓孩子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如果是社會能力強、情商高的孩子,他能夠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會做出沖動的情緒反應(yīng),或者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后就放棄。 例如:這樣的孩子會想到,如果自己要結(jié)交新朋友,他會想該用什么方式可以做到: 1....
    2021-02-05 閱讀全文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MichelleAnthony博士的整個職業(yè)生涯都在與各種教育工作者、兒童和家庭打交道,她曾在學校同時擔任教師和教師培訓師,并作為育兒講習班負責人以及發(fā)展專家與家長們一同參與工作。同時她也是「Scho...
    2022-01-18 閱讀全文
  • 解決孩子注意力問題的法寶 這講周建新老師主要介紹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形成的原因及簡單實用的解決方法。通過簡單的例子講解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剖腹產(chǎn)、爬行練習不足、老人帶大、溺愛等,了解了原因以后,周老師還給大家提供了一些解決的方...
    2022-02-01 閱讀全文
  • 妙招解決孩子問題 孩子特別粘人怎么辦 我兒子今年24個月了,小家伙特別會粘人,特別是粘住我。只要我休息在家,他誰都不要,即使有時候和他爺爺奶奶玩得很開心,不出五分鐘,他就會跑到我身邊來,除非他們帶他出去玩(強帶的),玩...
    2021-08-30 閱讀全文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問題。作為家長這時不要急著插手,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么想法。往往問不到幾個問題,事情就已經(jīng)很清楚并得到解決了。家長不妨可以一試。 第一個問題是:"事情的...

2021-03-25 閱讀全文

如果是社會能力強、情商高的孩子,他能夠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會做出沖動的情緒反應(yīng),或者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后就放棄。 例如:這樣的孩子會想到,如果自己要結(jié)交新朋友,他會想該用什么方式可以做到: 1....

2021-02-05 閱讀全文

MichelleAnthony博士的整個職業(yè)生涯都在與各種教育工作者、兒童和家庭打交道,她曾在學校同時擔任教師和教師培訓師,并作為育兒講習班負責人以及發(fā)展專家與家長們一同參與工作。同時她也是「Scho...

2022-01-18 閱讀全文

這講周建新老師主要介紹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形成的原因及簡單實用的解決方法。通過簡單的例子講解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剖腹產(chǎn)、爬行練習不足、老人帶大、溺愛等,了解了原因以后,周老師還給大家提供了一些解決的方...

2022-02-01 閱讀全文

孩子特別粘人怎么辦 我兒子今年24個月了,小家伙特別會粘人,特別是粘住我。只要我休息在家,他誰都不要,即使有時候和他爺爺奶奶玩得很開心,不出五分鐘,他就會跑到我身邊來,除非他們帶他出去玩(強帶的),玩...

2021-08-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