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孩子更需要性別角色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1-12-22 教育孩子筆記 怎樣教育孩子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單親現(xiàn)象早已引起婚姻學家、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的關(guān)注。但是,單親父母如何對孩子進行性別角色教育的問題至今還是一個空白。
不少父母對性教育頗感困惑,因為他們簡單地認為性教育內(nèi)容就是夫妻性生活的內(nèi)容和技巧,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對于不同年齡的對象,性教育的具體內(nèi)容也不盡相同。對幼兒的性教育主要是性別角色的認同教育及健康科學性觀念的形成。
單身母親家庭是指由于離婚、喪偶或其它原因造成由母親單獨一人與兒子組成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缺少父親的形象和來自他的教育,使得單身母親對兒子進行恰當?shù)男越逃H為困難。在正常的父母雙全的家庭中,兒子從小就有自己的性別角色認同對象,即男性父母,并在與異性父母的關(guān)系中打下未來人際關(guān)系的基礎(chǔ),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恰當?shù)男詣e角色。如:怎樣承擔家庭的責任,怎樣與同性和異性相處,怎樣解決社會需要與家庭需要之間的沖突,等等。而在早年生活中缺乏父親形象的兒子,如果母親沒有相應(yīng)的關(guān)注,結(jié)果會使孩子在性別角色確認這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困難和混淆,表現(xiàn)出“男性女性化”的傾向,在性格上會表現(xiàn)出敏感、多疑、自卑、膽小、心胸狹窄、依賴性強等,這會給他的人格塑造及未來的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帶來不良影響。為了讓孩子的性心理得到健康發(fā)展,單身母親對男孩要在教育中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兒子男性角色性格的培養(yǎng)
一些母親在教育兒子時,首先將他看作是自己的孩子,然后才將其當作獨立的男子漢,甚至從未將其視為獨立的男子漢。對孩子過分支配和保護,滿足于兒子的順從、依賴、怯懦、仔細,這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極為不利。例如,男孩子總是十分淘氣,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母親要求他講衛(wèi)生,不要把衣服搞臟,不要亂跑,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結(jié)果孩子變得處處謹小慎微,縮手縮腳。成年后,母親對兒子的這種性格當然是“恨鐵不成鋼”,殊不知這主要是母親本人教育的結(jié)果。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和模仿的榜樣,如果要培養(yǎng)孩子果斷、自信、大膽、心胸坦蕩等性格,就要有意識地對男孩子采取內(nèi)細外粗的教育方式,教育內(nèi)容要符合男性性格特征,而不要培養(yǎng)出“脂粉氣”。
為孩子創(chuàng)造適當?shù)慕煌h(huán)境
由于家庭中缺少父親,兒子自然與母親相處的時間大大增多。有的母親認為,與女孩子一起玩安全、文明、衛(wèi)生,而與男孩一些玩則容易出亂子。其實,這樣會使孩子在成年之后產(chǎn)生人際交往上的障礙,他們只對某些人有安全感,而對另一些人表現(xiàn)出膽小、退縮和敏感。因此,母親應(yīng)該多安排孩子與爺爺、舅舅、男性同事等交往,補償父親缺乏而造成的同性交往上的空白。另外,在這樣的交往過程中,他們也不知不覺地模仿了其他男性的行為,這是母親那里所得不到的。
給孩子適度的母愛
單身母親往往將兒子視為自己生活的唯一寄托,把全部的愛和感情都傾注到孩子身上。例如,有的母親將喂奶的時間不恰當?shù)匮娱L;允許兒子一直與自己同床而眠;對兒子過多的關(guān)心和愛撫等等,結(jié)果孩子產(chǎn)生“戀母情結(jié)”,習慣于依賴母親,而不愿意獨立,更有甚者會產(chǎn)生變態(tài)心理和行為。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兒子最好在七歲以后就和父母分室休息,如果家庭條件不許可,至少也應(yīng)分床。在國外,孩子一生下來就和父母分床休息。中國家庭因條件和傳統(tǒng)等原因,沒給孩子創(chuàng)造獨自生活的環(huán)境。而單身母親由于對孩子過分的愛,使得有些人在一定條件下分不清母愛和情愛的界限,也不了解這樣做給孩子帶來的惡果,造成兒子在心理上永遠不能“斷奶”。
母親要有自己的生活安排
孩子一生下來本能的具有占有欲,他們吮吸母親的營養(yǎng),占有母親的懷抱和目光,成為母親生活的中心。隨著孩子的長大,母親應(yīng)該慢慢將注意力離開孩子,但是,許多單身母親將全部時間都給了孩子,沒有自己的私生活,這其實對兒子性心理的發(fā)展是無益的。母親應(yīng)該定期給自己安排時間,用來處理私人事情,包括同異性的交往,使孩子明白,母親是愛他的,但他不能占有母親所有的感情空間。否則孩子會變得放蕩不羈,不服管教,或向母親濫施命令,自私地反對母親再婚等等。母親給自己時間的同時,也就給了孩子成熟的機會。
讓孩子接受健全的婚姻觀和性態(tài)度
有些單身母親在以往的婚姻生活或性經(jīng)歷中受到的創(chuàng)傷使她們對婚姻、異性都持有一定的偏見,并且將這種偏見灌輸給孩子。例如,告訴孩子是爸爸不要他們了,男人都很壞,自己是如何不幸,等等,使孩子對人產(chǎn)生敵意、不信任感,同時也有不安全和被拋棄感。還有的母親喜歡一遍又一遍地對孩子說:“我這么辛辛苦苦都是為了你,如果沒有你,我就好過多了。”她們以為這樣說,孩子就不會忘記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實際上卻造成了孩子憂郁、多愁善感、自卑、自責的心理,給未來的生活投下了沉重的陰影。有些成年男性所患的“心因性陽痿”,原因就是母子關(guān)系的異常造成的。他們總有“女性是痛苦的,自己是有罪的”潛意識,因此,在性生活中無法產(chǎn)生平等、共享的感覺。因此而導致性功能障礙。
六、再婚,有利于兒子的性教育
在很多情況下,單身母親是為了孩子不受苦才選擇了不再婚,這對孩子的性心理發(fā)育很不利。由于家庭中缺乏男性形象,使得性教育中許多細節(jié)的具體實施受到限制,即使有其他男性親屬的幫助,也很難彌補父愛對于孩子的影響。而孩子與繼父關(guān)系的處理,以及母親在生活中的處理技巧。而且,再婚對于單身母親本人的情感和生理需要也是有益的,如果母親的情感和欲求受到壓抑,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和個性發(fā)展。當然,母親是否再婚是其個人的選擇,但是,如果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考慮,則要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
總之,單身母親對兒子的性別角色教育是一個復雜的課題,與一般意義上的性教育內(nèi)容和方法都有許多具體差別,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的探索。隨著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不斷變革,離婚現(xiàn)象越來越得到公眾的理解,但我們希望孩子受到越來越少的不良影響。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莫造成孩子性別角色的錯位
許多人發(fā)現(xiàn),說話細聲細氣,動作扭扭捏捏的女性化的男生在增多。其實,男生的女性化本質(zhì)上是性別感錯位。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中小學女教師過多也是造成男生女性化的原因之一,過于突出的女性氛圍,當然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不利影響。
家庭教育的失誤,是造成性別感錯位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現(xiàn)在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于是家里男孩當女孩養(yǎng),和女孩當男孩養(yǎng)的情況不難見到。結(jié)果,有些男孩長大了行為類似女生,經(jīng)常遭人嘲笑,要經(jīng)過艱難的抵抗,才能回復“正?!薄?/p>
性別角色是以性別為標準進行劃分的一種社會角色,它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如人們要求男性行為體現(xiàn)出陽剛之氣,女性行為表現(xiàn)出陰柔之美。雖然男女性別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性別角色卻是從兒童時期受到成人影響、教育的結(jié)果。而對孩子性別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的。結(jié)果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別角色的錯位,帶給孩子的將是心靈的扭曲和傷害。
性別教育包括一定的性知識教育,但是性知識教育絕非性別教育的全部。在欲望泛濫的今天,我們要特別注意保護孩子不受泛濫的色情的侵害,給他們一個不受侵害的童年和少年,給他們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不要逼他們早熟。同時,家長和學校應(yīng)該積極思考有效的性別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教育,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
家長更需要做好角色的正確定位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后,因情緒問題求醫(yī)的孩子逐年增多,近幾年已占到患者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據(jù)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精神衛(wèi)生中心杜亞松觀察,這其中很大原因來自家庭的過高期望、過度呵護?!坝绊憙和睦斫】档谝晃坏氖羌议L,第二是老師,第三是孩子自身,第四才是醫(yī)生?!倍艁喫烧f,“家長對自己的言行要有所警醒,對自己的角色要有正確定位,不要讓愛傷著孩子?!?/p>
錯位的“媽媽”
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很多時候孩子在家里卻看不到媽媽。他們看到的是居高臨下的“家長”,是釋疑解惑的“老師”,是噓寒問暖的“保姆”,是背地里翻抽屜、查QQ的“警察”?!斑@是常見的家庭角色混亂。”在杜亞松看來,“媽媽”應(yīng)該是能夠理解孩子、能提供及時幫助的人。
缺失的“爸爸”
爸爸掙錢養(yǎng)家,媽媽管教孩子,是很常見的家庭教育模式。近年來全職媽媽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似乎養(yǎng)育孩子就是媽媽的責任。在門診,杜亞松接待過不少焦慮不安的全職媽媽,她們常因管教不好孩子而受到丈夫的指責。“其實,并不是爸爸真的忙得顧不上孩子,這還是理念上出了問題。”杜亞松呼吁,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父親的回歸。
讓人不知所措的雙重束縛
孩子放學回家,媽媽心疼地說:“累了吧,吃個蘋果吧。”孩子甩下書包正準備放松一會兒,媽媽又問:“今天功課多嗎?要抓緊啊?!焙⒆又缓梅畔绿O果拿起書包去趕作業(yè)。
爸爸嚴肅地對兒子說:“你已經(jīng)長大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而等兒子有了自我選擇,爸爸又話鋒一轉(zhuǎn):“照我說的去做?!?/p>
一邊是無微不至的呵護,一邊卻是無處不在的壓力,很多父母不知不覺中的矛盾言行讓孩子不知所措,找不到方向,嚴重的可能發(fā)生心理偏差,甚至最終導致精神分裂。
讓人缺乏自信的心理虐待
3歲的孩子看到媽媽下班回家很興奮,熱情地邀請媽媽一起玩小汽車,但忙碌了一天的媽媽不耐煩地說:“媽媽有事,你自己玩吧?!?/p>
8歲的小女孩拿著剛洗干凈的小手帕向爸爸炫耀自己的能干,爸爸不屑一顧地回答:“喲,長這么大才會洗手帕啊?”
這種家庭里經(jīng)??梢姷挠H子對話,在杜亞松看來就是“心理虐待”,它的危害與“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軀體虐待不相上下,“忽視、嘲笑、諷刺,足以把孩子寶貴的自信心輕易摧毀?!?/p>
性別教育——角色定位從4歲開始
你的小寶寶從4歲開始,有了關(guān)注身體結(jié)構(gòu)差異性的好奇——爸爸媽媽的身體與自己的身體的一樣嗎?男孩和女孩的身體一樣嗎?那為什么我是男孩她是女孩呢?我們有著怎樣的不同?性別角色的定位,那個時候在孩子的心中悄然長大,我是男子漢?還是乖乖女?
性別角色的面子和里子——
CASE1 曦曦,男,5歲
面子:愛哭地像個小姑娘
里子:隔輩人過分的保護
媽媽在曦曦出生6個月后回單位上班,工作十分繁忙,照顧和教育曦曦的重擔就落在了姥姥和老爺肩上,因為兩位老人都已退休在家,身體也很健康,有充裕的時間和體力,對曦曦的愛護到了隨時陪伴在孩子身邊,形影相隨。
時間轉(zhuǎn)瞬即逝,曦曦5歲半了,逐漸地,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曦曦整天都纏著姥姥,說話慢聲細氣,稍有不滿意就一臉哭兮兮的小樣看著大人求助,沒有一點男孩樣,卻像一個十足的小女孩。這下爸爸媽媽開始著急了,反復跟姥姥姥爺提示:曦曦是個男孩,不要養(yǎng)成過分依賴的習慣,凡事要讓他自己去努力解決。然而老人畢竟心疼寶貝外孫,仍然敵不過曦曦哭著求助的眼神,曦曦也越來越像個柔弱的小女孩了……
爸爸媽媽最大的心結(jié):曦曦如何能有個威武豪爽像個男孩樣?
專家發(fā)言:
有句話叫,男孩放著養(yǎng),女孩寵著養(yǎng)。不僅大人別把男孩子曦曦當作小寶貝來溺愛,還可以嘗試著向曦曦示弱求助,讓曦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強大并從中找到自信,丟掉依賴的心理習慣。
CASE2 妙妙,女孩,6歲
面子:喜歡像男孩子那樣打架
里子:疼愛她的媽媽拗不過她
妙妙的不聽話是出了名的,只要稍有不如意,這個小姑娘就會大吵大鬧,疼愛她的媽媽拗不過她,每每就只好順了她的心意。
這次爸爸帶女兒妙妙去游樂場,在爸爸忙著接電話的時候,妙妙看見5個男孩在玩球,也很感興趣,就主動過去和他們一塊玩,不一會就看見妙妙和這幾個男孩爭執(zhí)起來,妙妙大打出手,以1對5,爸爸連忙掛掉電話過去制止。
媽媽最頭疼的事:妙妙做什么事總是很霸道,很喜歡玩一些男孩喜歡玩的游戲,比如舞槍弄棒之類的,挑釁性很強,總是和小朋友們發(fā)生爭執(zhí)。
媽媽最大的愿望:妙妙怎么才能變得規(guī)矩一點,有個文雅溫和的女孩樣!
專家發(fā)言
不要過度放任孩子的挑釁行為,讓這個小寶貝們知道被拒絕、被打擊的滋味。這對于男孩子適用,對于女孩子更適用,要知道成為一個“小霸王”,不僅難于和別人交往,也多了傷害到自己的機會。媽媽可以通過經(jīng)常提示妙妙觀察周圍人表情的方法,逐漸增強她的覺察能力,接受來自別人的不同建議和多樣情緒,不能無端地冒犯別人。
CASE3 俊俊,男孩,4歲半
面子:喜歡穿裙子
里子:來自家長的錯誤認可和贊許
一天,媽媽帶俊俊到朋友家里玩,對方家里有個小女孩與俊俊年齡相仿,穿戴非常別致,俊俊媽媽忍不住贊賞了幾句??】∫矟M眼羨慕,向媽媽要求說:“媽媽,我也要像那個小姐姐一樣,穿上花裙子!”周圍人聽了只是覺得好玩,就給俊俊換上了女孩子的花裙子,俊俊也很得意,手舞足蹈的表演樂得大家前仰后翻……兩個小朋友也玩得很開心,難舍難分。以后每次俊俊到小姐姐家里做客,都要求媽媽給自己穿裙子,漸漸地,俊俊開始不喜歡穿自己原來的衣服了,并總是要求媽媽買裙子呢。
媽媽開始產(chǎn)生了擔心:自己的兒子怎么穿裙子穿上癮啦?
專家發(fā)言
俊俊只是因為好奇而穿上了裙子,這本來只是一個游戲,但來自周圍人的稱贊卻使得這個小家伙不知所措??】≌`以為是媽媽和大家都很喜歡自己這樣,所以強化了俊俊想要再次想穿裙子的愿望。小孩子們的內(nèi)心都有著求寵的心理,他們希望永遠在媽媽和親人的視線里,被關(guān)注的感覺是孩子們獲得安全感的方式,而通過穿裙子來讓媽媽認可,就和媽媽的錯誤贊許有關(guān)啦。
CASE4 盈盈,女孩,4歲
面子:摸“小鳥”
里子:對身體差異的好奇心
夏日的娃娃館里,小盈盈午睡醒來,看見大衛(wèi)(小男孩)的毛巾被斜翻開,光著下半身,小鳥微翹,盈盈這還是第一次看見,覺得很好奇,爬過去用小手輕輕撥弄了一下大衛(wèi)的小鳥,大衛(wèi)迷迷糊糊向旁邊翻了一下身,盈盈跟著湊過去好奇地打量,又想伸出小手撥弄,被值班老師巧妙地用別的方式吸引開了。
專家發(fā)言
小孩子對異性同伴的生殖器好奇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通常這種情況下我們都采用迅速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式來降低小孩子的探索欲,千萬不要大呼小叫,大驚失色,呵斥怒罵。如果孩子多次出現(xiàn)并堅持探索,只需表情平靜,自然坦白地告訴孩子:男孩女孩的性別不同,身體結(jié)構(gòu)不一樣,男孩的小鳥在外面,女孩的在里面。
CASE5 豆豆,男孩,5歲半
面子:我要和媽媽一起洗澡
里子:媽媽的愛最溫暖
豆豆媽正在洗澡,猛然從浴室的鏡子里突然看見豆豆站在門縫里看自己,不禁一驚,走過去想把門關(guān)上。豆豆撒嬌說:“媽媽,我要和你一起洗澡!”媽媽楞了一下,兒子都這么大了,趕緊哄著他關(guān)上門。豆豆媽媽面對鏡子良久,這孩子怎么回事?小小年紀別學壞了吧,但想起豆豆看著自己天真而又認真的表情,媽媽真有些摸不著頭腦?
專家發(fā)言
這里可不僅是孩子對成人身體的好奇心,更因為脫離開母體而又在媽媽懷里長大的孩子,都有著對母親特別的依戀。他們希望自己永遠是那個可以被爸爸和媽媽抱在襁褓中的小嬰兒,擁有著最安全的愛護和最溫暖的擁抱。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地大起來,無論是媽媽對于兒子,還是爸爸對于女兒,都要完成他們的心理斷奶,讓他們能夠順利脫離母體,獨立而堅強地長大成人。
TIPS 性提問的3個坦白
1.事件坦白
許多父母都羞于對自己的孩子談性,當然也包括談性生理差異,這容易導致孩子對性生理產(chǎn)生神秘感。
2.表情坦白
出現(xiàn)孩子擺弄生殖器等性探索行為,家長一般不要強行干涉,可若無其事地用別的事情來轉(zhuǎn)移他們的興趣。恥笑、斥責或打罵的方式,只能讓孩子們感到不知所措,受到驚嚇。
3.告知坦白
當發(fā)現(xiàn)孩子對身體結(jié)構(gòu)差異的感興趣時,父母不妨落落大方地向孩子介紹身體器官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不要把性器官忽略喲,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兩性差別就像自然界的花朵有不同品種一樣,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
調(diào)皮孩子更需要關(guān)愛
不管是在教育活動中,還是在游戲中,懂事聽話的孩子總是會得到老師的關(guān)愛,而那些喜歡調(diào)皮、愛搗亂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評教育。其實這些喜歡調(diào)皮搗亂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guān)愛。
小智是我們班上典型的調(diào)皮大王。在與小朋友的游戲時特別容易發(fā)生沖突,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跟他交往。在我的觀察中,小智其實特別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樂意與他們一起游戲。每次在區(qū)域活動中,他都積極的參加,表現(xiàn)自己,總希望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關(guān)注。
但它與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確,所以經(jīng)常導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經(jīng)常被小朋友打小報告。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有意識的去接近他,多關(guān)注他,摸一下他的頭,給他一個會意的微笑,與他交談。告訴他在與小朋友玩時,遇到情況怎么辦,鼓勵他與小伙伴要搞好團結(jié),互相謙讓,有玩具大家玩,學會與小朋友共享快樂。
孩子的心理有時候很微妙,故意調(diào)皮搗蛋只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所以,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時時反問之際,我給了他們足夠多的關(guān)注和愛護了嗎?多給孩子一些關(guān)愛,不僅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且能讓孩子感受到受人關(guān)注,對幫助他們改進自身的壞習慣也有很多作用。
每個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都是純潔的、善良的,喜歡調(diào)皮的孩子也不例外。愛是我們的教育手段,讓我們多一點愛心,多一些賞識,多關(guān)愛一下調(diào)皮的孩子吧!你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失敗后孩子更需要肯定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無論是誰問起我的職業(yè),我都會驕傲的告訴他,近十年了薄弱的收入,不被人理解的委屈等等都沒能改變我的幼教情緣,因為我心中收藏著一份沉甸甸的愛。
可愛的兒子已經(jīng)5歲了,很帥氣,但是做起事情來總是缺少自信,我也知道這與我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我能允許別的孩子犯錯,并且能耐心的指導別人家的孩子改正“錯誤”可是我對自己的兒子總是那么嚴厲,總是把期望設(shè)置的很高,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孩子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而不是“神童”兒子只要做得不如我意,我就開始嚴厲的教訓兒子,久而久之兒子對自己總是懷疑,并且一點也不自信,有一天早晨,兒子早早的起床了,洗刷完之后坐在了學習桌前開始了畫畫,畫了一段時間,終于畫完了我無意識的看了一眼,好像畫的小熊貓吃竹子,兒子見我看了一眼,就問我:“媽媽我畫的好嗎?我隨便說了一句:好,但是沒有人家別的小朋友畫得好,兒子低下了頭,吃完飯后跟我來到了幼兒園里只見兒子拿著畫趕到了教室門口,這時候,有一位小朋友說,正基,我可以看一下你的畫嗎?兒子突然的一個動作讓我恍然大悟,他把手背在了身后,并且低著頭對人家吞吞吐吐的說:“我我畫的不好,并且邊說邊在身后捏成了一團。
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我把這幾年來訓兒子的話想了一遍又一遍,我偷偷跑到辦公室里哭了起來,真的不應(yīng)該那樣對兒子說:“因為對孩子的打擊很大,頓時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話說了,卻收不回來,等中午回家后正式向兒子道歉了:“兒子對不起,媽媽錯了“媽媽不應(yīng)該老拿你和別人比,原諒媽媽好嗎?
兒子笑著說:“媽媽沒關(guān)系,我是小小男子漢,我會很勇敢,我不怕的。
允許孩子犯錯,失敗后孩子更需要肯定,擺正期望的天平,永遠不要對孩子說“你做不到”做一位自信的父母,孩子需要嘗試,渴望被肯定,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鍛煉驅(qū)除孩子心中的自卑和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