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有方,讓寶寶從小自信
發(fā)布時間:2021-12-07 寶寶入園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最新幼兒園教導主任計劃對于每個家庭來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自信、大方,又會為人處事,那么培養(yǎng)一個自信的寶寶應該從何入手呢?看看以下28個方法,讓你的寶寶從小就自信!
1、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
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當他在電話里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蹦阍谕饷嬉粫r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么?”
2、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周末帶寶寶出游,征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里?”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范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不要嘲笑寶寶說錯的話
寶寶剛學說話,發(fā)音不準確的時候。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認真對待寶寶的提問
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么?”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給寶寶一個展示作品的空間
讓寶寶在家中最醒目的墻面上張貼他的涂鴉之作;在柜子上為寶寶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制作。榮譽感最能激發(fā)孩子的自信心。
7、給寶寶一個屬于自己的領地
給寶寶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地”,讓他心中充滿驕傲感,這會讓他平添自信。
8、他的寬容是培養(yǎng)寶寶自信的土壤
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并且跟他一起做。
9、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不對寶寶說:“妹妹已經會數(shù)數(shù)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偸悄帽人麖姷暮⒆雍退容^,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讓寶寶偶爾當當家
帶寶寶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帶寶寶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少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讓他當家,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讓寶寶選擇自己的衣服
給寶寶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并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12、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臺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讓寶寶獨立清洗自己的小襪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凈。孩子的自信來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鼓勵寶寶表演特長
當寶寶表演背詩、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煉他敢于從容登臺表演,就是鍛煉他的自信心。
15、讓寶寶多和同齡人玩耍
讓寶寶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yǎng)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
16、幫助寶寶擬訂詳細計劃,并提醒他執(zhí)行
比如幫寶寶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xié)商時間。執(zhí)行時提醒他:“寶寶,我們現(xiàn)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yǎng)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17寶寶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武斷制止他
17、寶寶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武斷制止他
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傷了他探索的信心。
18、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遇到困難,讓孩子自己解決
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戰(zhàn)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19、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要具體表揚
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贊許的具體理由,用贊許的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梢哉f:“寶寶知道自己小便了,有進步嘛?!辈灰f:“寶寶你真行”空洞地表揚孩子。可以說:“寶寶知道自己小便了,有進步嘛?!辈灰f:“寶寶你真聰明,媽媽好喜歡你?!本唧w的稱贊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20、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承諾
本來并不想帶他去麥當勞,卻隨口答應他去,承諾了卻不去實現(xiàn)。你的失信讓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對你的信任。
21、幫助寶寶發(fā)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
寶寶是急性子,就鍛煉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煉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秉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22、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
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于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3、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支持他干自己夢想做的事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
24、盡量讓寶寶在生活中脫離依賴
上幼兒園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25、讓寶寶從小學會游山玩水
帶寶寶旅游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見多識廣才能自信倍增。
26、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的過錯
辱罵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7、寶寶遭遇挫折,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
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28、父母遵循合理的行為標準,做受人尊敬的人
父母在社會中不受人尊重,最損傷孩子的自信心。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讓寶寶從小自信的24個方法
作為父母,當然希望自己的寶寶從小就很自信,但自信不是天生的。以下是打造自信寶寶的24個方法,你不妨試試。
1.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當他在電話里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蹦阍谕饷嬉粫r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嗎?”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2.周末帶寶寶出游,征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里”,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范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寶寶剛學說話,你教他“大西瓜”,他卻說“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讓寶寶在家中最醒目的墻面上張貼他的涂鴉之作;在柜子上為寶寶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制作。榮譽感最能激發(fā)孩子的自信心。
7.給寶寶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地”的他心中充滿驕傲感,這會讓他平添自信。
8.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并且跟他一起做。媽媽的寬容是培養(yǎng)寶寶自信的土壤。
9.不對寶寶說:“妹妹已經會數(shù)數(shù)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總是拿比他強的孩子和他比較,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帶寶寶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少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讓他當家,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給寶寶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并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12.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臺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讓寶寶獨立清洗自己的小襪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凈。孩子的自信來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當寶寶表演背詩、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煉他敢于從容登臺表演,就是鍛煉他的自信心。
15.讓寶寶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yǎng)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
16.幫助寶寶擬訂詳細計劃,并提醒他執(zhí)行。比如幫寶寶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xié)商時間。執(zhí)行時提醒他“寶寶,我們現(xiàn)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yǎng)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17.寶寶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武斷制止他。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傷了他探索的信心。
18.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戰(zhàn)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19.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贊許的具體理由,用贊許的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梢哉f:“寶寶知道自己小便了,有進步嘛?!辈灰f:“寶寶你真聰明,媽媽好喜歡你?!本唧w的稱贊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20.本來并不想帶他去麥當勞,卻隨口答應他去,承諾了卻不去實現(xiàn)。你的失信讓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對你的信任。
21.幫助寶寶發(fā)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寶寶是急性子,就鍛煉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煉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秉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22.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于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3.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支持他干自己夢想做的事。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
24.盡量讓寶寶在生活中脫離依賴。上幼兒園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靠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寶寶從小自信的28種方法
1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當他在電話里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蹦阍谕饷嬉粫r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么?”
2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周末帶寶寶出游,征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里?”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范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不要嘲笑寶寶說錯的話寶寶剛學說話,發(fā)音不準確的時候。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認真對待寶寶的提問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么?”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給寶寶一個展示作品的空間讓寶寶在家中最醒目的墻面上張貼他的涂鴉之作;在柜子上為寶寶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制作。榮譽感最能激發(fā)孩子的自信心。
7給寶寶一個屬于自己的領地給寶寶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地”,讓他心中充滿驕傲感,這會讓他平添自信。
8媽媽的寬容是培養(yǎng)寶寶自信的土壤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并且跟他一起做。
9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不對寶寶說:“妹妹已經會數(shù)數(shù)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偸悄帽人麖姷暮⒆雍退容^,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讓寶寶偶爾當當家?guī)殞毴コ?,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少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讓他當家,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讓寶寶選擇自己的衣服給寶寶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并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12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臺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寶寶獨立清洗自己的小襪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凈。孩子的自信來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鼓勵寶寶表演特長當寶寶表演背詩、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煉他敢于從容登臺表演,就是鍛煉他的自信心。
15讓寶寶多和同齡人玩耍讓寶寶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yǎng)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
16幫助寶寶擬訂詳細計劃,并提醒他執(zhí)行比如幫寶寶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xié)商時間。執(zhí)行時提醒他:“寶寶,我們現(xiàn)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yǎng)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17寶寶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武斷制止他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傷了他探索的信心。
18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遇到困難,讓孩子自己解決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戰(zhàn)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19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要具體表揚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贊許的具體理由,用贊許的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梢哉f:“寶寶知道自己小便了,有進步嘛?!辈灰f:“寶寶你真聰明,媽媽好喜歡你?!本唧w的稱贊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20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承諾本來并不想帶他去麥當勞,卻隨口答應他去,承諾了卻不去實現(xiàn)。你的失信讓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對你的信任。
21幫助寶寶發(fā)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寶寶是急性子,就鍛煉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煉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秉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22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于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3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支持他干自己夢想做的事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
24盡量讓寶寶在生活中脫離依賴上幼兒園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25讓寶寶從小學會游山玩水帶寶寶旅游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見多識廣才能自信倍增。
26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的過錯辱罵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7寶寶遭遇挫折,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28父母遵循合理的行為標準,做受人尊敬的人父母在社會中不受人尊重,最損傷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讓寶寶從小喜歡學數(shù)學
數(shù)學是研究世界空間形式和數(shù)量關系的科學,兒童數(shù)學概念的發(fā)展是要經歷一個復雜的過程,但千萬不要以為數(shù)學是上學之后的事情哦,專家告訴我們,嬰幼兒期是人類數(shù)學能力開始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寶寶0-3歲年齡段,就應該引導和啟發(fā)他們接近數(shù)學、喜歡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了,因為兒童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正是從這樣一些基本的“細胞”開始的。
幼兒數(shù)學所涵蓋層面簡單地可概括為數(shù)、量、圖形空間和邏輯關系四個方面。數(shù)主要是對數(shù)字的理解,如能數(shù)數(shù)、計數(shù);量主要是對多與少的理解,如能比較一杯水與半杯水哪個多;圖形空間包括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和空間感,如能識別圓形、三角形,能辨別前后左右等;邏輯關系主要是推理能力,如能根據(jù)物體的顏色、形狀等特點進行分類,能比較大小、高矮、遠近等。
說到這里,媽媽一定犯愁了:如何讓小baby在生活中快樂輕松地學數(shù)學,覺得數(shù)學好玩呢?如何將數(shù)學學習設計成一件件寶貴而誘人的禮物,讓小baby樂于獲取呢?哈哈,小菜在這里教您一招,那就是:游戲!和你的寶寶玩各種數(shù)學游戲,讓他們在游戲中玩樂,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得到數(shù)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下面這些游戲,可都是對培養(yǎng)寶寶的數(shù)學能力的“科學配方”哦!既簡單又很有效??戳酥螅环梁蛯殞氃囋嚢?。
適合年齡:0-1歲
剛出生的嬰兒分不清自身與客體,慢慢地,就有了這種區(qū)分能力,活動的東西已經能引起他們的注意。這個年齡段的嬰兒尤其喜歡顏色鮮艷的、能發(fā)出響聲的物品,媽媽可以在生活中對嬰兒多“灌輸”一些數(shù)字。媽媽還可以把數(shù)字唱給寶寶聽,培養(yǎng)寶寶的數(shù)感。
數(shù)字謠,唱一唱(培養(yǎng)數(shù)感)
媽媽可以將1-9用自己熟悉的曲調唱給寶寶聽,并且邊唱邊拍手,這樣既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又能培養(yǎng)寶寶的節(jié)奏感。
寶寶稍大些,大人可以唱一些有內容的數(shù)字兒歌,這里推薦一首好聽易學的數(shù)字歌謠(曲調任意,只要表現(xiàn)出歡快的節(jié)奏就可以):
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漂,
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搖,
5像衣鉤掛衣帽,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道,
9像勺子能盛飯,0像雞蛋做蛋糕。
唱的時候大人可以利用一些圖片、實物、手勢或動作,讓孩子感受到歌謠對應的內容。雖然不滿1歲的寶寶還不能跟著你唱,但他(她)對這些數(shù)字歌謠可感興趣了。等他(她)大些,你再唱這首歌,你會發(fā)現(xiàn)他(她)很快就學會了,或許還會做出幾個可愛的動作呢!
母嬰提示:在唱數(shù)字的時候,語速盡量緩慢,吐字要清晰。
摸一摸,抓一抓(感知物體屬性)
大人可準備1支香蕉、1個蘋果,拿著香蕉和蘋果先后在小孩眼前晃動,并說出物品的名稱:“香蕉。”“蘋果。”反復幾次后,讓孩子接觸這些物品,感知物體的個別性,并給他(她)描述:“香蕉,長長的,黃黃的?!薄疤O果,圓圓的,紅紅的。”反復多次。然后,把香蕉、蘋果放在桌子上,逗引孩子去抓握,不管抓到哪個,都要加以鼓勵,并告訴他(她)抓到的是什么:“呀,寶貝抓到了1個蘋果!”“哇,寶貝好聰明,抓到了1支香蕉!”
母嬰提示:勿讓孩子抓握一些過大過重或尖銳的物品,一般選擇沒有尖角的較輕物品,顏色亮麗的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鏈接:玩積木??梢院秃⒆右黄鸫罘e木,然后讓孩子將其推倒,促進孩子理解因果關系;在收拾積木的時候教孩子數(shù)數(shù)。
培養(yǎng)寶寶自信的22個方法,超有用!
孩子的自信心在剛出生的時候就開始萌發(fā)了。當孩子使用各種方法來取悅和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并渴望別人贊美的時候,孩子的自信心就已經在發(fā)展了。
作為父母,不一定要期望自己的孩子獲得多么大的成功,但是,讓孩子從小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打造自信寶寶的22個方法,已多次在家庭教育中實踐,據(jù)家長反饋非常有效,你不妨試試。
1.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
當孩子在客廳站著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我要喝牛奶。”你在廚房做飯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媽媽把米飯蒸上,就去給你拿,好嗎?”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2.讓孩子自己選擇
周末帶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里”,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博物館”,給他選擇的范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不要因為孩子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就嘲笑孩子
孩子剛學說話,你教他“大西瓜”,他卻說“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孩子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讓他知道你并不是“十項全能”
孩子提出問題,你要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千萬不要假裝知道。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生活小事讓孩子知道自己被人需要
用商量的口氣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在家中陳列孩子的作品
讓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墻面上張貼他的涂鴉之作;在柜子上為孩子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制作。榮譽感最能激發(fā)孩子的自信心。
7.給孩子一個自由玩耍的小天地
給孩子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地”的他心中充滿驕傲感,這會讓他平添自信。
8.不要因為小事責備孩子,帶孩子一起行動起來
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孩子,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并且跟他一起做。媽媽的寬容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的土壤。
9.不要拿其他孩子和他比較
不對孩子說:“妹妹已經會數(shù)數(shù)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偸悄帽人麖姷暮⒆雍退容^,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讓孩子學會用錢
帶孩子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少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讓他當家,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買衣服時讓孩子自己挑顏色和款式
給孩子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并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12.看動畫片時,跟他討論人物和臺詞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臺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讓孩子獨立洗小襪子、小手帕
讓孩子獨立清洗自己的小襪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凈。孩子的自信來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孩子在家表演才藝時,多應和他
當孩子表演背詩、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煉他敢于從容登臺表演,就是鍛煉他的自信心。
15.鼓勵孩子接近陌生小朋友
讓孩子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yǎng)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
16.幫助孩子擬訂詳細計劃,并提醒他執(zhí)行
比如幫孩子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xié)商時間。執(zhí)行時提醒他“寶寶,我們現(xiàn)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yǎng)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17.不要制止他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
孩子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武斷制止他。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傷了他探索的信心。
18.幫助孩子發(fā)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
孩子是急性子,就鍛煉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煉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秉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19.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
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于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0.盡量讓孩子在生活中脫離依賴
上幼兒園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靠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21.讓孩子從小學會游山玩水
帶孩子旅游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見多識廣才能自信倍增。
22.孩子遭遇挫折,幫他分析原因
孩子遭遇挫折,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讓寶寶從“模仿”走向獨立
寶寶出生后幾個月模仿能力就開始萌芽并發(fā)展了,標志著他和周圍的人有了一種關聯(lián),正是這種關聯(lián)溝通了寶寶的自我世界和外面世界。寶寶最初的模仿可以理解為父母和孩子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它是親子交流的第一步,孩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把你當成了偶像,絕對信任、愛你沒商量。一個很好的例證就是:當你把寶寶擁在懷里,他同時也緊緊地抱著你,實際上是通過模仿傳遞他對你的愛,就像你愛他一樣。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你和寶寶的交流實現(xiàn)了,彼此都獲得情感的滿足。
一、模仿的形式
1歲以內,孩子對語言有著極強的興趣。他會聽你說話,模仿你的語言。所以,你要面對寶寶說話,讓他看到你的口型,這樣,他不僅能盡早學會說話,甚至連你說話的語氣、語速、語調都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到了2歲,孩子更多的是模仿生活中的事情,比如洗臉、梳頭、推車等,有時甚至有些創(chuàng)造性的模仿,喜歡玩過家家類的游戲。但是,模仿畢竟有好有壞,家長要懂得控制和規(guī)避風險。一定要把藥品、清潔用品,以及剪刀等危險品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
3歲之內,有些動作絕對不能讓他模仿。比如開火做飯、開微波爐、用打火機、插電源等。
二、模仿的意義
對于兒童來說,如果孩子看到某一行為自己無法確定而不能完成時,兒童就不會模仿,而會苦惱和焦慮?;蚴莾和緵]有發(fā)現(xiàn),也不能模仿,兩歲左右最明顯。比如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帶著巨大的喜悅。父母不明白孩子為什么重復這樣毫無意義的舉動,就會制止兒童。而這個制止的過程恰恰破壞了兒童敏感期的正常發(fā)展,從而妨礙兒童智能和認知的發(fā)展。智能發(fā)展的阻礙必然會伴隨相應的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這都是成人后大腦平庸的一個早期的現(xiàn)象。
模仿有利于寶寶理解他人的情感
當人們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時,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經生理學者發(fā)現(xiàn),大腦具有使人擁有模仿能力的神經細胞--鏡像神經元。它不僅僅在做動作如用手抓玩具搖鼓時活躍,而且在觀察別人如何拿起搖鼓時也變得活躍。大腦會模仿該動作,同時我們會設想他人大腦中的意圖:他想拿起搖鼓晃動發(fā)出聲響。鏡像神經元能讓人通過模仿,推己及人從而更加體諒他人。再簡單一點說,通過對周圍人表情的模仿,寶寶學會了善解人意。
三、如何引導不同年齡的寶寶模仿
孩子從一歲開始,就會主動地去模仿父母的動作和語言。父母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要注意自己地言行習慣,盡可以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不過也不必盡求完美,因為孩子不只是模仿你而已。
孩子會走路以后,就會經常在戶外走動,所看所聞也會豐富起來。對于好奇的人事,特別是喜歡的人,孩子都會主動去模仿,因為模仿是人類對于“喜歡”最原始的表達。這時,父母就不能用嚴厲的語言來命令孩子不要去模仿了,而是應該用商量和誘導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模仿好的方面。
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可以讓孩子學學和模仿汽車和特種車輛的喇叭和報警聲,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它們的跑、走、飛和游的,如果孩子模仿不上來,家長可以給予正確引導。根據(jù)孩子的好奇來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和注意力,由孩子的好動、愛模仿來培養(yǎng)孩子的動作協(xié)調,以及靈敏的思維力和表達能力。
四、寶寶凡是喜歡模仿別人怎么辦
3-6歲是幼兒智力開發(fā)的關鍵時期,也是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幼兒喜歡模仿,說明幼兒觀察力比較強,喜歡獲得別人的認同,但是如果寶寶事事都模仿,不喜歡自己動腦筋想問題,凡事沒有主見,確實應該引起家長的關注了。雖然說3周歲的寶寶喜歡模仿,但同時他們又具有強烈的逆反心理,不喜歡被支配,總是追求獨立自主,喜歡自我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辦事。
如果寶寶喜歡盲目從眾,胡亂模仿,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以干預:
1、給寶寶講模仿別人的壞處
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幼兒:凡事喜歡模仿別人,就會被別人瞧不起,認為不聰明、不能干,是個“跟屁蟲”,這該多難為情啊。
2、鼓勵寶寶動腦筋想辦法
爸爸媽媽可以跟寶寶講:“寶寶最聰明能干了!只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肯定比他們想的更好!媽媽相信你是最棒的,你會干得更好!”
3、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思維能力
爸爸媽媽可以教給幼兒一些方法,想出一些點子、主意,開啟寶寶思維的閥門,引導寶寶靈活地思考問題,并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
美國寶寶的自信教育!
除了讓孩子獨立行動,自主選擇之外,適當?shù)馁潛P也可以鞏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的欣賞、鼓勵和贊揚是孩子前進的動力。中國人歷來講求的是謙虛的美德,即使孩子做得好,也不會輕易說出來。美國父母則很直接、坦率地告訴孩子他們心中的喜悅和自豪。
在美國,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個性發(fā)展,以及如何去欣賞孩子的優(yōu)點。美國的父母經常鼓勵自己的孩子多參加社區(qū)的義務工作,用諸如“干得好”之類的話語來激勵和鼓舞孩子。
在父母的不斷鼓勵下,孩子認識到有機會去幫助別人是一種幸福,從而增強了自信心。
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還在于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和愛好。
美國孩子熱衷的很多體育活動,諸如橄欖球、棒球、籃球、壘球等,都是通過父母的積極參與,來培養(yǎng)孩子的勇氣和信心。這時的體育活動已經不再以輸贏為目的,更多的是教會孩子如何迎接挑戰(zhàn),積極進取,并在比賽中創(chuàng)造輕松的氣氛,讓他們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我們的鄰居Eric,一直以來著迷于教他五歲的兒子打兒童棒球—— T-ball。T-ball 實際上是讓兒童朝著T字型塑膠支柱不停地揮棒投球,這項運動是棒球的最初級水平。Eric 充當孩子的教練,每天手把手認真地教孩子一招一式,親自組織社區(qū)的孩子共同參與組建兒童球隊,還不辭辛勞地接送孩子們來往于賽場之間,給孩子們加油,吶喊助陣。
讓孩子多參加這樣的體育活動,不僅鍛煉孩子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意識到團隊精神的可貴。
美國的各種非贏利性社團組織還經常開展一些針對兒童的社會公益活動。通過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讓孩子體驗到體育帶給他們的樂趣,促進自信心的提高。譬如,國際山地車協(xié)會最近組織的“兒童山地車騎車日”。協(xié)會免費給孩子們提供山地車和頭盔,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讓父母與孩子一起騎著山地車出發(fā),享受陽光和休閑運動的快樂。自信是人生的寶貴財富,一個自信的孩子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生活的強者,快樂地享受生活和面對一切挑戰(zhàn)。作為父母,有義務幫助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豎立自信的生活觀。父母的尊重和支持是自信心成長最好的土壤,鼓勵和正確引導是自信心成長的最佳養(yǎng)料,給孩子提供這土壤和養(yǎng)料,自信心的種子才能更好地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專家指導如何從小培養(yǎng)寶寶的理財觀念
錢不是樹上長出來的,也不可以隨便從提款機上提取,錢可以買很多好東西,但錢要花在有用的地方。讓我們來教孩子認識錢的價值。
隨著對數(shù)字概念的逐步認識,孩子們從認識錢幣,開始知道錢的數(shù)量,然后算一算怎么找錢、攢一些錢去買想買的東西,慢慢地他就了解了錢的價值。
這是一件好事情。如果小一點的孩子學到如何聰明地花錢,如何把錢用在刀刃上,當他們長大了,也會控制自己的欲望,有計劃地花錢,這種能力會跟隨他一生。
小小銀行家的九堂課
瑞泰保險有限公司投資理財資深顧問周志欣在美國生活很多年,他有一個9歲的女兒,作為父親和專家,他認為,錢對孩子的影響大部分來自父母,父母不應該避諱讓孩子從小接觸錢。他給我們列出了教孩子學習理財?shù)恼n程表。
財商教育課堂功課表
第一堂課:教給孩子錢是什么樣子。把各種面值的錢放在一起,教孩子認識一分錢、一毛錢、一塊錢,一百塊錢,都是什么樣的,它們有各式各樣的形狀,有方的、圓的,有紙幣和銅幣。讓孩子有種很直觀的認識。也可以給孩子講錢幣上的人像和風景的故事。
第二堂課:錢是用來交易的。帶孩子買東西,或者讓孩子自己買小東西。讓孩子了解什么是交易。以錢換物的過程是什么。也可以了解錢的面值之間的關系,了解找零是怎么回事兒。讓孩子通過簡單的過程,了解商業(yè)社會有一種東西就是競爭、公平交易,這種公平的關系通過貨幣的溝通完成的。
第三堂課:錢是通過勞動獲得的。讓孩子知道錢是怎么回事,錢的價值在哪里。你要向孩子解釋,不是你到提款機上一按,那里就能印出鈔票來。那是我們存在銀行里的錢,當你花掉這些錢的時候,它就沒有了,直到你又賺來錢存進去,才會再有。如果你買東西花了50元錢,你可以拿出來50元人民幣,告訴孩子這些錢在卡里被花掉了,這樣錢和卡就有了關聯(lián)了。你要向孩子解釋刷卡是為了方便,只要你愿意,每個月都會把錢花光的。孩子應該明白,錢的價值跟勞動有直接關系,錢不是白給的,而是你做了事情得到的報酬。想得到錢就要付出勞動,這樣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而且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能買什么,而是必須要認真地挑選你要付錢的東西。
第四堂課:培養(yǎng)孩子的金錢能力。如果孩子已經學會了簡單的加減法,你就可以用買東西的游戲讓他鍛煉錢的兌換、找零。從1分錢到1毛錢到1塊錢,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商店游戲,把家里的東西貼上價錢,5毛錢一支鉛筆、1元錢一塊橡皮、4元錢一個玩具小汽車。幫孩子算出每樣東西花多少錢,然后給他5元錢一張的人民幣,向他解釋這些只能買一支鉛筆、一塊橡皮和一個玩具小汽車中的兩樣東西,讓他自己選擇。
第五堂課:錢不是萬能的。美國有一種棋類玩具,叫“monoply”(壟斷)的游戲,它把實際商業(yè)社會的東西放在游戲里,讓孩子意識到這個社會是競爭的,通過勞動才能獲取利益。同時還在告訴孩子錢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有很多東西錢是買不來的,比如:人的道德、誠信。
第六堂課:錢有用但你不要貪婪。不要讓孩子覺得他要錢是父母應該給的。這樣孩子就失去了獨立的意識。父母為孩子花錢是要有意識、有規(guī)劃的,不要太溺愛他,要怎么樣就怎么樣。
第七堂課:理財初級課程---存錢罐。先讓孩子有個存錢罐,有個儲蓄意識。了解有些東西要存夠錢才能買。讓孩子認識錢,并不是讓他對錢本身感興趣,而是讓他知道錢衍生出來的方方面面的事情感興趣,讓他知道和錢有關的事情是很多的。
第八堂課:理財中級課程---銀行。銀行就像一個大的存錢罐,你可以隨時把錢放進去,到你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如果你放在那里很長時間不花,銀行還可以給你一點利息作為獎勵。
第九堂課:理財高級課程---保險、基金、股票。孩子的壓歲錢,數(shù)目較大,可以給孩子買國庫券、國債或保險、基金、股票。重要的是對未來的積累,這種投資讓孩子知道,有利有弊的,可以讓孩子知道,但不要讓他有依賴。這可以作為選修課程,如果孩子對此有興趣,你可以用簡單的語言解釋給孩子聽。
用簡單的表達給孩子講理財:
保險:籠統(tǒng)地說就是轉移風險。保險有很多種,比如人壽保險,人都會有意外,假如一個孩子的爸爸死了,家里就沒有收入了,買保險了,保險公司就把錢賠償給媽媽和孩子,他們就有了生活的保障。
基金:把很多人的錢放在一起,術語叫把市場上的閑散資金集合起來,交給基金公司,由他們去打理,賺來的錢再分給拿出錢的人,讓每個投資者盈利。這是一種比銀行存款回報潛力要高很多、但又比股市風險低很多的大眾型理財工具。
提問零花錢我們該給孩子零花錢嗎?
答案:應該給。
因為零用錢儲蓄能給孩子們真實的生活體驗,盡管錢不多,卻讓他們真實地把握錢。孩子沒有零用錢,就失去了真實地接受金融知識的機會。
很多父母不給孩子零用錢的初衷是不希望孩子們拿著錢大吃大喝,但這樣做也沒給孩子們機會去思考錢該怎樣花才非常正確、得體。如果孩子們?yōu)榱艘枪蛘呦矚g的動畫片光盤不得不每次都向父母要錢,時間久了,他們學會的是怎樣能從父母那里拿到錢,而不是怎樣管理錢。所以,固定給孩子零用錢,讓孩子比較自由地支配和使用反而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
讓孩子去花一點錢。當孩子想花錢買東西的時候,你可以幫他計算出要花多少錢。讓他親手把錢交給收銀員,等著找零。如果孩子想買的東西非常不適合他們,你也可以馬上予以否決。比如,那些小商店里沒有正規(guī)廠家的小食品,是沒有品質保證的。
給孩子每星期固定的零花錢。這些錢應該夠讓他買一些小東西,比如,發(fā)卡、小貼畫或者冰淇淋。下次你去商場的時候,告訴孩子如果他想買什么就帶著自己的錢。如果他花光了自己的錢還問你要冰淇淋,你就可以告訴他,你需要等待,等著下一次發(fā)他零用錢的時候。你不能讓步,那樣你就破壞了原則。如果孩子想要一個更大的東西,比如新的精裝書或者玩具,你可以幫他計算一下他需要攢幾個星期錢才夠買這樣東西,放心,孩子心里有一個透明的塑料存錢罐,他會非常清楚他的錢有多少了。,定期給孩子零用錢,你會發(fā)現(xiàn)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少了,孩子為買玩具的抱怨也少了。
給多少零用錢才合適?
答案:不要很多。
給孩子零用錢可以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錢,但也有可能讓他們成為金錢和物質至上的人。我們不能回避給孩子零用錢帶來的麻煩。父母要考慮這樣一些因素:孩子想把錢用在什么地方,他的年齡和家庭生活水平等。
大一點的孩子需要的錢多一點,他們也有能力管好自己的錢。但不要給孩子太多錢,有些孩子的零用錢可能比你的孩子的多,但錢多就不需要孩子把錢存起來了,這樣就失去了讓他學會管錢的意義了。
專家認為,有的父母雙方都工作很忙,他們給孩子很多零用錢是想彌補父母的愧疚,希望這些錢能代替他們不能給孩子的時間、愛、關注和全家人一起的活動。如果你想用買玩具和衣服拉近和孩子的關系,你就錯了。孩子可能關注的是哪個孩子父母比你買的東西更多。
有了零用錢就會理財了嗎?
答案:當然不是。
你可以利用一些機會和孩子一起討論錢的問題,比如你想要什么、錢的價值和能實現(xiàn)的東西。你不一定什么都要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可以讓他有點挫敗感。
5歲的羅羅每次和媽媽去購物,總是指著玩具要這個、要那個。后來媽媽決定定期給他零用錢,并告訴他如果想要玩具可以用自己的錢買。這個時候羅羅知道必須要攢夠錢才能買他想要的玩具。
孩子們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成為理財小能手,他們也會常犯錯誤。糖糖的媽媽每個星期給6歲的糖糖5塊錢,最初糖糖拿到錢就去社區(qū)門口的小商店里買了帶玩具的小食品,后來她發(fā)現(xiàn)這樣很不劃算,小食品不好吃,玩具也不好玩,而且這樣她永遠也買不到她喜歡的芭比娃娃。所以從那以后,她就開始注意攢錢,買更好的東西。專家認為,這個時候丟掉10元錢,可以避免將來丟掉10000元。
父母也可以教孩子通過名牌和喜好的品牌認識錢的社會價值。如果孩子想花100元錢買一件T-shirt,你可以讓他比較一下普通品牌但同樣質量的T-shirt,只要50元錢。而有些相同質量的T-shirt在打折的時候只要30元錢。他可以有不同的選擇,這完全取決于他自己。
等孩子再大一點了,你也可以和他一起討論這樣一個嚴肅但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尊重一個人是因為他是這個人,還是因為他有什么。
要讓孩子做家務賺錢嗎?
答案:孩子固定的零用錢最好不要讓孩子通過做家務獲得。
孩子幫忙做家務事,是因為他是這個家庭的一員,而不是因為他可以賺錢。
當然你可以提供讓孩子多賺零花錢的方式。學會通過自己的勞動可以讓儲蓄的數(shù)額增加。你可以列出一系列孩子可以定期做的工作,比如,整理書柜、給花澆水等,同時也列出你愿意付出多少報酬,為了快點攢夠錢買自己喜歡的babie,孩子可以去擦家具上的灰塵掙錢。
有效交談讓寶寶更聰明!
什么樣的孩子才算聰明?有的認為孩子早走路、早說話是聰明,有的認為2-3歲就能背誦大量古詩和兒歌是聰明,有的認為剛進幼兒園就能唱幾首外語歌和計數(shù)至100是聰明……由此,父母們紛紛競相在孩子很小時就讓他們看識字卡、背誦古詩、學外語和計數(shù),期盼著培養(yǎng)出神童。
盡管學齡前兒童的“機械記憶”能力非常好,但如果父母只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機械記憶能力,忽視了更為重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那么即使孩子擁有出類拔萃的“背書才能”,他們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喪失表面上的智力優(yōu)勢。所以,我們提倡年輕的父母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機械記憶以外的能力,其中除動手能力之外,還包括理解、分析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這些能力的方法很多,其中最簡單有效的首推有效交談。
1、盡可能地和孩子談話
一個人在與他人對話中反應速度的快慢,往往標志著他整體智力水平的高低。經常交談不但可以加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促進孩子的邏輯思維。孩子們聽的、說的多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隨之增強。
2、擴展談話內容
父母和孩子就某一問題交談時,不妨把談話內容由淺入深地稍稍擴展一下,除了可傳授一些相關的知識技能外,還可鼓勵孩子自己思考這一問題的全過程,如開始怎么想,后來想法怎么起了變化,以及為什么做出改變等等。從這種對前因后果深入分析中孩子獲取的智力進步往往要比談話內容本身大得多。因為孩子可以父母的思路為借鑒,逐步培養(yǎng)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利用孩子的好奇進一步反問
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常常喜問為什么。對此有些父母頗感不耐煩,甚至批評孩子“鉆牛角尖”。
相反,一些聰明的父母會充分利用這一促進孩子智力發(fā)展的大好機會。他們往往不馬上給孩子答復,而向孩子反問幾個“為什么”,爭取孩子自己思考并找到合適的答案。
4、不局限時間
不要以為談話該在特定時間進行,睡覺前、晚飯后、幼兒園來回接送孩子的路上,隨時隨地都可尋找到開闊眼界和心胸的話題。多揣摩孩子的心理與興趣,把握時機,從而使親子雙方都能產生快樂的感覺。
5、不設定內容
有的父母在與孩子談話過程中總教導孩子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久而久之孩子會放棄實話實說的勇氣,對你關閉心靈之門。做個敏感的父母,傾聽他的任何表達,才能幫助你充分洞察孩子的內心世界,挖掘他的靈氣。這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
6、耐心和尊重是有效的前提
和孩子談話時,耐心和尊重極其重要,有耐心的父母會引導孩子表達,缺乏耐心的父母則會將孩子推到沉默的邊緣。
請記住,你怎樣跟你的同輩談話,就該怎樣跟你的孩子談話。不要讓談話演變成對孩子的教導甚至訓誡,更切忌對孩子大加斥責。
7、與孩子的“朋友悄悄話”
如果你能做到每星期至少有一次與孩子說“朋友悄悄話”,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一個游刃有余的父母,孩子輕易就可以與人溝通。
8、運用孩子的語言方式
能否讓孩子熱情愉快地參與交談,與他的積極性是否被激發(fā)有關,運用孩子小社會的語言則是激發(fā)孩子積極性的一條佳徑。運用孩子小社會中的語言與孩子進行交談,他自然會產生一種親切感、親近感。即使當他談興不高的時候,也會在不經意間被你吸引、帶動。有了興趣自然談話效果就會大不一樣。
9、和孩子一起談趣事
據(jù)有關專家大腦研究表明,每天堅持花半小時和孩子談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腦發(fā)育,在智力上、感情上促進他的健康發(fā)展,并加強父母與孩子的感情紐帶,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詞匯和概念,激發(fā)他的思維能力。
10、重視他的問題
對孩子在談話中提到問題或困惑予以高度重視,必要時可對孩子的談話做簡單筆記,幫孩子分析并整理自己的思路,以便能在下一次談話時給孩子提出良性的建議。
11、提供線索和提示
較難解決的難題,可給孩子一些線索或提示作啟發(fā),時間長了,孩子便養(yǎng)成了愛動腦筋的習慣。
12、與孩子一起探討
如果問題連父母也回答不了,千萬不要胡編亂造或簡單省力的用“我也不知道”來應付孩子。
父母最好的應對方法應是:坐下來與孩子一起探討。如遇見生字可一起查字典和百科全書;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應請教老師或專家。從中孩子們不但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及認真鉆研的頑強精神。這些素質對孩子的成才是必不可少的。
13、有沒有更好的答案
善于獨立思考并愛鉆研的孩子往往很具獨創(chuàng)性,常顯示出能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同一問題,或從同一事件延伸出多種聯(lián)想的能力。要知道,思維方式的多元正是一個人高智力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這種能力并非與生俱來,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對于孩子做出的第一個正確答案,爸爸媽媽不妨在作了肯定后再問:還有沒有更好的?研究顯示,這種“逼問”可激活孩子的思維,促使他認真反復思考,并引導孩子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一件事。父母如能這樣持之以恒,孩子會變得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