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喂飯體會

發(fā)布時間:2021-12-04 教育筆記喂飯 幼兒教師師德體會 幼兒園教師師德體會 這個學期我成了小班的班主任老師,雖然一開始就做好帶小班的心理準備,也翻閱一些關(guān)于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資料,但開學孩子們的哭鬧還是讓我感到托班帶起來好累。三周帶下來,孩子們的哭鬧漸漸停息了,其中還讓我感到很累就是給幾個幼兒喂飯。到午餐的時候,會有幼兒嚷著不吃飯,可見對這些幼兒來說午餐是痛苦的事,而不是一種享受。這也許是家中吃飯的時候,大人追著讓孩子多吃,所造成的吧!也許家里大人喂得累,把吃飯不愉快的情緒隱約傳給了孩子。孩子們進入了幼兒園幾周后,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的快樂情緒漸漸地感染了每個孩子,他們互相比快、比多、比干凈,要老師喂飯的少了,吃得滿地滿桌都是飯粒的現(xiàn)象在慢慢改善。記得給幾個幼兒喂飯的時候,我感觸頗多。一開始,他們一口飯也不肯吃,怎么哄都不吃,一直說吃不下。我們怕孩子們餓著,三位老師就分工喂他們,我面前坐兩個幼兒,放兩個碗,第一個喂一口,接著第二個一口,然后等他們咽下去。他們咽得實在太慢了,只見飯在嘴里不停地咀嚼,左腮幫推右腮幫,就是不下咽。更甚的是有一幼兒嚼得難受吐出來了,還吐了我一手,我可以體會到那些給孩子喂飯的家長的痛苦和累。想想孩子這樣吃飯是誰造成的?想當初,孩子想拿起湯匙“自食其力”的時候,是家長怕他弄臟了衣服、地板而強行制止?由大人喂。孩子的依賴性就是這樣被家長培養(yǎng)成了??梢姡袝r候做一個懶媽媽不見得是件壞事情,作為家長要時刻牢記:該放手時須放手,千萬別低估孩子的能力,更不能用自己的“愛心”扼殺孩子的動手機會。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反思“保姆式喂飯教育”


美國和中國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方面都截然不同,就拿教育孩子吃飯來說,中國家長講實惠,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一般對吃相不太在意。美國孩子長大后注重儀態(tài)修養(yǎng),尊重他人;中國孩子長大后講究自我,看重己欲。

反思“保姆式喂飯教育”!

我們一起來看下美國家長是如何教育孩子吃飯的,和中國家長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

任何國家,不論大人或小孩,每日必經(jīng)三餐。大人每天在飯桌上的言行舉止對孩子身心所產(chǎn)生的烙印遠比學校的功課更要深刻。

首先,先看中國家長怎么教孩子吃飯

1、中國家長愛逼著孩子吃飯

中國人重視吃飯。家長對孩子的愛,尤其體現(xiàn)在吃飯上。首先是讓孩子多吃,不分青紅皂白,使勁喂,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國父母喂孩子吃飯,小時候在自己嘴里嚼軟,再喂進嬰兒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再最后是一筷子一筷子喂。經(jīng)常可見祖母端著碗,四處追趕孫兒喊叫著喂一口飯。而喂孩子的最大年齡可達十一歲。

2、中國家長辛苦給孩子做飯

就是到現(xiàn)在,仍有絕大多數(shù)父母會利用中午哪怕只有一個鐘頭的時間,穿人山過車海,趕回家去給孩子做頓中午飯。當然,除了多吃,還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餓,但孩子碗里肉一口都不能少。能看著孩子咂嘴吃香,父母心里更是甜如蜜糖。

接著,我們看美國家長怎么教孩子吃飯

1、美國家長不逼孩子吃飯

美國的家長也關(guān)心孩子一天的飲食,但跟中國父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美國人從不硬逼孩子多吃飯,更絕對想不到給孩子吃燕窩,因為大人也不吃。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國家庭,會主動給孩子補鈣,也都嚴禁孩子喝可口可樂等軟飲料,還不許多吃糖。不同的是,美國孩子從能夠拿得動勺子那一天起,就開始自己吃飯了,即使弄得滿臉滿身,家長也不會去管。

2、美國家長不給孩子做飯

而且,美國孩子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中午就在學校吃午飯,根本不會有家長跑回家給孩子做飯。家庭貧窮的學生在可以在學校領(lǐng)免費午餐。孩子在學校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都是自己決定,家長看不見也不知道。中產(chǎn)階級的孩子會帶飯到學校,大多數(shù)是一片三明治,一瓶果汁再加一塊甜點。孩子怎么吃,吃了多少,又丟掉多少,家長一無所知,也根本不問。

2、美國孩子吃什么自己決定

美國家庭吃飯,桌上擺幾樣菜,孩子喜歡吃哪樣或者不喜歡吃哪樣,都由自己決定。美國家長把孩子當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個人的意愿。事實上,幾乎所有美國孩子都不喜歡吃青菜,有的美國家長會要求孩子吃一些,如果孩子堅持不吃,也就不吃了。盡管美國父母也知道青菜的營養(yǎng)價值,但他們絕對不會強迫孩子去吃。美國孩子吃飯,自己說吃飽了,就可以立即放下刀叉,甚至離開飯桌。美國家長不會在孩子說吃飽后,還連哄帶騙的逼孩子多吃幾口才許離桌。

3、美國的家長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維

美國人在吃飯這件事上的態(tài)度和作法,體現(xiàn)了美國兒童教育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孩子吃飯,必須自己決定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飽。如果明明沒有吃飽,而是為了貪玩而不再吃,那么過一會兒他挨餓,就活該了,因為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必須自己承受后果,真正嘗到苦處,下一次就不會重犯。美國人愛說,犯錯誤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學習過程,兒童教育學對這一認識尤其重視。

美國家長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現(xiàn)在還是將來,孩子只能過自己獨立的生活。所以必須盡早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與此相反,中國家長則認為孩子年紀尚小,缺乏生活經(jīng)驗,沒有能力做出正確選擇,所以父母必須替孩子做決定。比如孩子們不喜歡吃青菜,那大人肯定會逼著他們吃;孩子才吃一碗飯,大人就一定要逼他們再多吃。

最后,我們來反思下中國家長教育

1、中美家長教育方式的結(jié)果有什么區(qū)別

在這樣兩種不同生活環(huán)境里,美國孩子可能免不了經(jīng)常挨餓,中國孩子從早到晚肚子都飽飽的。美國孩子因為不吃青菜,營養(yǎng)要靠維他命補充,中國孩子營養(yǎng)在飯萊里都吃夠了,要補的只有燕窩和人參。美國孩子從小懂得,自己應(yīng)該決定要什么,不要什么,是饑還是飽;中國孩子從小明白,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時時處處要聽大人話。美國孩子從小有什么說什么,不想吃就說不吃,吃飽了就說吃飽了,他們有充分的自信,也能得到父母的信任;中國的孩子從小明白,自己說什么也不會被信任,時時刻刻要等待大人的命令。每天都要討好大人,不喜歡吃也說真好吃,吃飽了也說還要吃。

2、中國孩子最愛說的一句話:“我聽話”。

結(jié)果,美國孩子長大后,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知道,我會”。中國孩子長大后,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聽話,我是好孩子”。美國孩子半饑半飽,獨往獨來,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國孩子則肚皮鼓鼓,面色紅潤,長大后服從領(lǐng)導,兢兢業(yè)業(yè),領(lǐng)導讓說什么就說什么,讓做什么就做什么。

3、美國家長尤其注重孩子的吃相

美國家長不管孩子吃什么,飽不飽,卻嚴格管教孩子的吃相。美國人吃飯時,不許端起盤子放在嘴邊,不允許張著嘴咀嚼然后雙唇作響,不許大聲吸面條、稀飯或者其他液體,不許含著滿嘴飯菜含混說話,更絕對不許進了嘴的東西再吐出來。孩子從小就開始訓練拿刀叉把排骨、雞鴨、魚蝦之類在盤中剝凈,只叉肉或蝦仁入口,而且剝離肉和骨頭時還不能在瓷盤上切出聲響,一但“砰”的一刀切到盤子上,父母就瞪起眼睛,孩子必須趕緊道歉。

中國家長講實惠,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一般對吃相不太在意。大人小孩,吃得熱熱鬧鬧,咂嘴吸湯,剔牙打嗝,十分盡情盡興。美國孩子長大后注重儀態(tài)修養(yǎng),尊重他人;中國孩子長大后講究自我,看重己欲。

吃飯,影響人的一生。

教育筆記:哥哥姐姐來喂飯


教育筆記:哥哥姐姐來喂飯

如今的孩子過著衣食無憂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學習和生活條件更加優(yōu)越,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guān)愛他人照顧別人。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不但要給予孩子知識教育,更要給他們進行情感教育,讓他們從真正意義上成長、友愛。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主人翁意識和獨立自主的能力,我決定帶著我們大班小朋友舉行一次“大幫小”—哥哥姐姐來喂飯的活動。當孩子得知自己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喂飯時,興奮得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于是,平日里吃飯慢、撒飯、挑食的孩子今天中午早早就吃完,桌面上也是干干凈凈的,迫不及待要和老師一起去給弟弟妹妹喂飯。

來到小班,弟弟妹妹正在吃飯,哥哥姐姐們主動上前端起碗、拿起勺、開始一口一口給他們喂飯啦。瞧、、、、、、這些哥哥姐姐們還有模有樣地學起了爸爸媽媽,一幅信心滿滿的樣子,一邊喂一邊哄:“張大嘴巴,??!來,再吃一口!”就這樣,弟弟妹妹在這些哥哥姐姐的細心幫助下,很快吃完飯啦!

等他們回到教室分享喂飯的感想時,有的孩子說照顧弟弟妹妹太有意思了,有的孩子說太累了,還有的說當哥哥姐姐真不容易,喂他們吃飯有的不張嘴,說半天才吃一小口,有時還說讓我小口喂他。呵呵!仔細一想他們自己也是個孩子,也正在成長,能做到這些真不容易呀!雖然平時自己也有些淘氣、調(diào)皮、有的甚至嬌氣,但當看到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時自然而然流露出關(guān)心、愛憐之情,仿佛一個小大人,瞬間學會了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照顧和關(guān)愛他人。

哥哥姐姐來喂飯,不僅讓小班孩子感受到了暖暖的關(guān)愛,更讓大班的哥哥姐姐意識到自己長大并促使自己不斷做一個好的榜樣。

通過這次鍛煉機會,我們這些“小公主”、“小皇帝”都表現(xiàn)了初步的責任心,增強了自信心,學會了照顧幼小,同時也凸顯了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新思想,是一次良好的教學體驗。

小班幼兒教育筆記:不再直接給幼兒喂飯


小班幼兒教育筆記:不再直接給幼兒喂飯

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個幼兒因為吃了涼的飯菜而嘔吐。嚇壞的我馬上帶幼兒到洗漱間進行清洗,并告訴了其他的教師,而大家卻覺得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熟視無睹。當時給了我很大的刺激。由于幼兒吃飯比較慢,冬天飯菜沒有吃完就已經(jīng)冰涼。加之教師不停督促讓幼兒吃干凈,有的甚至一天吃三頓涼飯。所以我從那時起堅持每個中午晚回家一個小時,對平常吃飯慢的幼兒直接進行喂食。

我以為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去照顧好了孩子,是個優(yōu)秀的教師應(yīng)該做的。殊不知,由于我的喂食而剝奪了幼兒自己進食技能的培養(yǎng)。代勞不是幫助幼兒。

我們老師平時在工作的時候,往往是關(guān)心幼兒吃飯的多少,快慢、挑食等問題。很少考慮到幼兒進食時的心情,胃口等。這樣一味的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幼兒,所以才會出現(xiàn)催食、喂食等現(xiàn)象。有時,教師在反復催食,或著特殊強調(diào)照顧時,也會給幼兒小小心靈帶來無形的壓力。進而更加恐懼甚至厭惡吃飯。

對待吃飯慢的,可以先給幼兒少盛,循序漸進。不要刻意的強調(diào)或者批評幼兒吃飯慢,少?;蛘咧苯哟鷦冢眠^碗勺喂飯。但是我絕不讓幼兒吃涼了的飯菜。飯前食欲的調(diào)動,舒適進餐環(huán)境的培養(yǎng),及時的表揚等等方面做足功夫,也會有利于幼兒的進食??此茻o所為,其實功效卓著。

我會用筷子吃飯啰


新學期開學了,孩子們的第一頓午餐就用筷子吃飯??曜邮侵袊藗鹘y(tǒng)的進餐工具,用筷子進餐至少有300多年的歷史。這兩根細如小指的簡簡單單的小竹棍,絕妙地應(yīng)用了物理學中杠桿原理,靈活地在餐桌上大顯身手,是東方文明的象征。作為中國小娃娃從小就要學習使用筷子吃飯,傳承這種文明習俗。

中1班的孩子們在寒假中就開始練習用筷子吃飯了,瞧,他們不僅能比較正確地抓握筷子,還能動作協(xié)調(diào)地夾住飯菜。他們不僅吃得津津有味,而且桌面地面都很干凈。

正值元宵佳節(jié),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元宵節(jié)的歡樂氛圍,展現(xiàn)幼兒健康向上、積極活潑的精神風貌,2018年3月2日星期五上午九點,婁江幼兒園中班組舉行了迎新年合唱節(jié)活動

,活動展現(xiàn)了婁幼幼兒健康向上、積極活潑的精神風貌,給幼兒提供一個鍛煉、展示自我的平臺。

我們中(1)班的孩子們用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演唱了歌曲《雪寶寶》、《小小紅蜻蜓》,獲得了臺下陣陣掌聲,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同時也向大家傳達著了我們中(1)班孩子們對新年及元宵節(jié)的向往和喜悅之情。

本次活動在孩子們、家長們的笑聲、掌聲中圓滿落幕,我們也即將迎接新年的到來。祝福所有孩子健康、平安、快樂成長!

快樂的圖書館之行

初冬季節(jié),晴朗的天氣,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邁開小腿向著圖書館進發(fā),別看我們?nèi)诵?,可我們很堅強,為了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我們不怕辛苦,在老師們的帶領(lǐng)下,爺爺奶奶的陪同下經(jīng)過長長的路程,來到圖書館。認真傾聽圖書館老師的講解,觀察圖書館里各種書籍、報刊雜志的擺放,了解了小電腦幫助借書的神奇,觀看了精彩的3D動畫,觀受到了圖書館既是很多書籍的家,也是小朋友們的學習樂園。心里想著以后可以在節(jié)假日多多和爸爸媽媽一起來這里進行繪本閱讀,參與繪畫和表演等親子活動,享受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樂。

角色觀察:會做飯的爸爸


今天小翰扮演起了娃娃家的爸爸,于是小翰便負責做飯。小翰拿起鏟子放在鍋里炒啊炒,說道:“老師,我煮飯給寶寶吃。”過了一會,小翰拿起了一個空瓶子做出了撒鹽的動作說道:“放點鹽,寶寶不咳嗽了,放點水。”小翰又炒了一會說道:“炒好了!”之后拿起了勺子嘗了一口,非常開心的說道:“真好吃,真香!”

《指南》社會領(lǐng)域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xiàn)目標中標指出“為自己的好行為或活動成果感到高興?!毙『步裉煸谡麄€炒菜的過程中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知道怎么做。比如:知道炒菜要放鹽,寶寶不咳嗽了,可以再加點水等等。炒完菜之后,小翰自己嘗了一口,非常滿意自己的作品,這一點非常符合《指南》中指出的有自信、自主的表現(xiàn)

,,為自己的成果感到高興。

教師可以適當?shù)闹С钟變喊醋约旱南敕ㄗ鍪?,提供一些必要的條件,幫助幼兒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當幼兒完成時可是適當?shù)莫剟畋頁P幼兒。還鼓勵幼兒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wù),并注意調(diào)整難度,讓他感受經(jīng)過努力獲得的成就感。

寶寶拼拼拼、寶寶吃飯飯


寶寶拼拼拼我們班里有不少的寶寶特別喜歡拼圖形,特別是我們班的茹茹和豪豪拼的圖形最快.首先,我把要拼的圖形給他們畫在了一個紙箱上,然后把我畫出來的幾個寶寶最喜歡的小狗,小貓,小汽車,給他們剪了出來,分別都畫了五個,每個小朋友一人一個圖形,看誰拼的最好最快,于是寶寶們就開始興奮起來,我把這三個圖形給寶寶們都打亂了,他們就開始找啊找的,拼了有6分鐘,茹茹就把小狗和小貓拼了出來,然后我就跟我班里的小朋友說,茹茹是第一個啊;還有沒有拼出來的啊,豪豪一口氣站了起來說;我拼完了。

我當時就笑了,不一會,寶寶們就開始一個一個的跟我說我拼了只小狗,我拼了只小貓,最后,每個小朋友都拼完了時,小朋友就拿著自己的成果告訴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的心里是多么的開心,快樂啊。

寶寶吃飯飯

何婷婷

開學時,我們托班的小朋友不會拿勺子,吃飯時我們還得喂了才吃,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我們班的小朋友逐漸的都會自己吃飯了,而且吃飯時一點也不會浪費,特別的聽話,我們心里也覺得很開心。

每當吃飯時,我們都會給小朋友們演奏一首歌曲,這樣我們班的小朋友會很開心,為了寶寶安靜的就餐,飯前五分鐘我們會給他講故事,以穩(wěn)定他們的情緒,能好好吃飯,同時,我們還給寶寶講一下吃飯前要洗手,這樣肚子才不會長蟲蟲,我們班的小朋友非常的可愛,自己的碗里沒飯了,會跟老師說,老師我吃完了,我問他們還吃嗎?他們笑著說老師我吃飽了。我當時就想開學的時候什么也不會,話也不怎么會說,在這短短的時間里他們竟然學到了這么多的東西,感覺很不錯。

開飯了


吃飯的時間到了,老師開始給下朋友盛飯了,小朋友們都很安靜的等待著;可是我們班有幾個小朋友喜歡挑食。今天小朋友吃的是蘿卜燒肉和胡蘿卜炒花生。還沒吃幾分鐘的飯,我看到小朋友的放骨頭的大盤子里有蘿卜和胡蘿卜,我就問旁邊的小朋友這是誰的,別的小朋友就會說是誰誰的,我會告訴那個小朋友,把菜在放回自己的碗里吃了,可是有的小朋友會很聰明的故意把菜給弄掉在地上,這樣就臟了就不能吃了。我想這可怎么辦了??!我想出了好辦法,這個時候我對他們說:“小朋友們我想告訴你們你個秘密”,小朋友們都很開心。“可是你們都挑食我生氣了,不想告訴那些挑食的小朋友”。我聽我這么一說都快的吃飯了,也不挑食了。我接著把吃蘿卜和胡蘿卜的好處告訴了他們,這些食物中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等等好多營養(yǎng),吃了能長高個子,還會聰明。這次事情之后我又在網(wǎng)上查了好多關(guān)于蔬菜,水果的資料來告訴小朋友們。他們聽的很認真,有時候還在點頭,很認可我說的話,從這件事情以后,我們班挑食的小朋友幾乎沒有了,我很開心!我感覺光讓小朋友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老師要經(jīng)常要交一些書本上沒有的,而且是生活當中能用到的,對他們有幫助的,來擴展他們的知識面

教育隨筆:我們都是會吃飯的好寶寶


《**區(qū)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guī)要點》是從上個學期就一直學習的文件,里面的內(nèi)容與我們息息相關(guān),每個字眼都蘊含這深刻的道理,上學期我寫了關(guān)于《**區(qū)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guī)要點》里的午睡環(huán)節(jié),在午睡環(huán)節(jié)中,了解到了在幼兒園午睡活動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常見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這學期我認真閱讀了——餐前活動中一些重要的要點,以此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

我目前帶的是小班幼兒,在班級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挑食、偏食的小朋友還有一些不怎么會使用餐具的幼兒。我們班的毛宏偉小朋友是班級年齡最小的幼兒,在生活自理方面,較大的幼兒會出現(xiàn)一些偏差,例如:在吃早餐時,都會有雞蛋,或者鵪鶉蛋,其他小朋友都是將他們弄成兩半放到碗里面,而毛宏偉小朋友總是喜歡用她的手,去將雞蛋或者鵪鶉蛋一片一片的剝開,弄得到處都是,每次都是保育員收拾“殘局”,問他為什么總是用手,他用稚嫩的聲音回答我“老師我不會”。在后面的觀察發(fā)現(xiàn)中,他其實什么都會,只是不是那么的熟練,在家爸爸媽媽也是鍛煉他的自理能力,他也在不斷的成長。

挑食的情況很常見,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在幼兒園中,幼兒的食譜都是根據(jù)幼兒每天應(yīng)該攝入多少營養(yǎng),而搭配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因此再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時,我們要采取積極有效的干預方式。家園配合,引導家長根據(jù)幼兒園作息時間調(diào)整晚餐時間。適當搭配能鍛煉幼兒咀嚼能力的食物;通過情景游戲、故事、兒歌等。

在幼兒園進餐時,可以通過介紹菜品,增加幼兒的食欲;餐前活動時開展平靜而舒緩的活動都有利于幼兒進餐。

在《**區(qū)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guī)》中學到的不止這么多,但我會付諸于實踐中,讓幼兒都能茁壯的成長。

文章來源: //n4507.cn/y/5308417.html

相關(guān)推薦

  • 反思“保姆式喂飯教育” 美國和中國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方面都截然不同,就拿教育孩子吃飯來說,中國家長講實惠,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一般對吃相不太在意。美國孩子長大后注重儀態(tài)修養(yǎng),尊重他人;中國孩子長大后講究自我,看重己欲。 ...
    2021-07-20 閱讀全文
  • 教育筆記:哥哥姐姐來喂飯 教育筆記:哥哥姐姐來喂飯 如今的孩子過著衣食無憂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學習和生活條件更加優(yōu)越,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guān)愛他人照顧別人。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不但要給予孩子知識教育,更要給他們進行情感教育,...
    2021-06-16 閱讀全文
  • 瑞士父母從來不喂孩子吃飯 在瑞士進修期間,我的鄰居是從中國某大城市來的一對研究生夫婦。他們有個一歲的寶寶,名叫凱凱。兩口子30多歲了,一天到晚追著兒子喂吃喂喝的。 孩子的媽媽要上學,只好把寶貝兒子送進了幼兒園。凱凱在幼兒園里經(jīng)...
    2021-04-24 閱讀全文
  • 做飯心得體會集錦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的學習中,常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是作用于人類社會實踐的一種可供參考的材料。有了資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那么,關(guān)于幼師資料你了解哪些內(nèi)容呢?也許以下內(nèi)容“做飯心得體會集錦”合你胃口!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今天,我跟媽媽學做了...
    2022-12-26 閱讀全文
  • 從“最大炒飯用來喂豬”談節(jié)約 近期,江蘇揚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飯”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然而有網(wǎng)友曝光,結(jié)果宣布后,炒飯被裝垃圾車運走。網(wǎng)上嘩然一片,直指主辦方“處理不當”、“浪費糧食”、“作秀”。隨后,主辦方也做出回應(yīng):經(jīng)...
    2021-01-27 閱讀全文

美國和中國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方面都截然不同,就拿教育孩子吃飯來說,中國家長講實惠,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一般對吃相不太在意。美國孩子長大后注重儀態(tài)修養(yǎng),尊重他人;中國孩子長大后講究自我,看重己欲。 ...

2021-07-20 閱讀全文

教育筆記:哥哥姐姐來喂飯 如今的孩子過著衣食無憂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學習和生活條件更加優(yōu)越,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guān)愛他人照顧別人。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不但要給予孩子知識教育,更要給他們進行情感教育,...

2021-06-16 閱讀全文

在瑞士進修期間,我的鄰居是從中國某大城市來的一對研究生夫婦。他們有個一歲的寶寶,名叫凱凱。兩口子30多歲了,一天到晚追著兒子喂吃喂喝的。 孩子的媽媽要上學,只好把寶貝兒子送進了幼兒園。凱凱在幼兒園里經(jīng)...

2021-04-24 閱讀全文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的學習中,常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是作用于人類社會實踐的一種可供參考的材料。有了資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那么,關(guān)于幼師資料你了解哪些內(nèi)容呢?也許以下內(nèi)容“做飯心得體會集錦”合你胃口!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今天,我跟媽媽學做了...

2022-12-26 閱讀全文

近期,江蘇揚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飯”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然而有網(wǎng)友曝光,結(jié)果宣布后,炒飯被裝垃圾車運走。網(wǎng)上嘩然一片,直指主辦方“處理不當”、“浪費糧食”、“作秀”。隨后,主辦方也做出回應(yīng):經(jīng)...

2021-01-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