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月嬰兒的益智游戲
發(fā)布時間:2021-11-29 小學生十個月的語文教案 開學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 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范文童床上的體操
活動內容:
在嬰兒床四周掛一些小玩具和小東西(如小鈴鐺),使它成為一個體操館或游戲中心。當嬰兒移動身體時,確保他和床有偶爾的接觸碰撞!
1-2個月嬰兒的益智游戲
益處
嬰兒是觀察者和實驗家。和嬰兒床偶爾的接觸能鼓勵他的探索精神。
布袋木偶
活動內容:
你可以做一個或買一個布袋木偶,上面應畫有逼真的人或動物面孔。最好是用質地柔軟的物質做成的木偶
益處
嬰兒從開始就喜歡看人和動物的臉,并想與之接觸,布袋木偶給他提供了一個新渠道。
七色光
活動內容:
在朝陽的窗戶旁放置一個分光棱鏡,讓彩虹中的七色光都呈現(xiàn)在地板上。當然,你要把孩子放在能看見這些豐富色彩變化的位置。
益處
強烈的色彩對比和色彩運動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能訓練他的視力。
錄音
活動內容:
錄下房屋周圍通常能聽到的聲響:門鈴聲、自來水聲、吸塵器聲等。播放時應將音量放低。
益處
身于這些低聲音響中,有助于孩子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
推車上的萬花筒
活動內容:
在嬰兒推車的支架上裹一些毛質物體,系上些環(huán)狀物,這就將手推車設計成了一個活動中心
益處
手推車上的東西有助于孩子形成實物的觀念,同時能訓練他眼光的跟蹤能力
室內體操館
將你的孩子置于室內體操館中,在那里他能偶爾或有意識地發(fā)出聲音,挪動物體或是瞥見自己在鏡中的模樣。
益處
嬰兒是觀察者和實驗家,通過在體操館的接觸而獲得某些反應能力將鼓勵其探索精神。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0—9月寶寶益智手部游戲
小嬰兒最早的游戲就是玩手。不要簡單地認為,玩手不過是寶寶自己取樂的一種方式,而應積極地引導他,只有“手巧”才能真正的“心靈”。心理學家認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人類絕大多數智力作業(yè),如寫字、畫畫、彈琴、繡花、編結、雕刻,都是通過手指的活動來實現(xiàn)的。
人們常說“心靈則手巧”。這里所說的“心”不是指心臟,而是指大腦。“心靈手巧”與“手巧心靈”是辨證的關系,手腳靈了,頭腦才會聰明,笨手笨腳必然笨頭笨腦。訓練孩子的手腳,等于給孩子做“大腦體操”。手的動作,代表著孩子的智慧,因為大腦用來處理來自手的感覺信息和指揮手的運動占的比例最大。大腦有許多細胞專門處理手指、手心、手背、腕關節(jié)的感覺和運動信息。所以手的動作,特別是手指的動作,越復雜、越精巧、越嫻熟,就越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更多的神經聯(lián)系,從而使大腦變得更聰明。因此,訓練寶寶手的技能,對于開發(fā)智力十分重要。
進度一:
出生開始大多數的嬰兒都有吸吮小手的興趣。他們將整個小手放進口中吮吸,津津有味,感到極大滿足,有時拉都拉不出來,當他小手可以握物后,也總是將手里的東西送進口中。
游戲:當寶寶把小手伸出來時,成人多撫摸它,把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上練習抓握,這時他的手握得很緊。
進度二:
滿3個月的嬰兒就會看自己的小手,而且看得很認真,并會用小手撫摸他所接觸到的小被子、小衣服、小床的邊緣。
游戲:2個月以后要把玩具放在寶寶手里練習抓。要讓他摸媽媽的臉,摸各種不同性質的物品,發(fā)展觸覺。
進度三:
4個月的小嬰兒會把手伸向奶瓶,扶在奶瓶上,也會將手放在小桌邊上做彈琴動作,手指靈活但還抓不住玩具。
游戲:把東西放在寶寶的手旁,或碰他的手,引誘他抓。
進度四:
5個月就可以伸手抓住東西了。
游戲:讓寶寶抓住玩具連自己的手一起搖動。
進度五:
6個月后的嬰兒會坐了,可以有意識地用一個玩具敲打另一個玩具,或將玩具倒手。他的手已經真正成為認識事物的器官。
游戲:能坐起時,引導寶寶去抓放在面前的玩具,玩具應放得比他手高一點,可以吸引他把手舉高或伸出,身體前傾。把玩具放在寶寶身邊可以吸引寶寶翻身,把玩具放在寶寶前面可吸引他去爬。玩“歡迎,歡迎”,練習拍手。
進度六:
9個月后的嬰兒會同時屈伸五個手指,可以有目的地抓抓玩玩,并且已經從滿把抓發(fā)展到拇指和食指對捏了,到10個月時還能夠準確有目的地松手,手已經成為寶寶認識世界的工具。
游戲:玩“抓抓撓撓”的動作,把“小饃頭”、鈣片等較安全的小顆粒狀物品或玩具從小筐里取出來再放進去,多做撿和扔的動作。
適合嬰兒的爬行啟智游戲
游戲1:坐伏抓物
寶寶坐在那里,就是不動,這時你需要耐心和引導,使他變成俯臥位。先把寶寶喜歡的一件玩具放在他身體不遠處,寶寶只要由坐位向前趴下,變成俯臥位能抓得著就可以。雖然這并不能算爬,但是它是爬的前奏,在學爬之前,寶寶能喜歡趴在床上,做好爬行前的預備動作,就算是勝利。開始時可將玩具放在寶寶面前不遠處,以后,可放在他身體左邊、右邊、甚至是后邊,只要寶寶一轉頭看見了,就能俯下身去拿。當然玩具要經常變換,免得寶寶對其失去興趣。
游戲2:助力行動
當寶寶學爬時,四肢如何協(xié)調一致地運動成為他們最不易突破的難題,他們經常是顧得了手卻顧不了腳。這時家長可以站在寶寶身后,兩個手掌放在寶寶腳底,推動寶寶一只腳,當他往上爬一點時,再推動他的另一只腳,如此協(xié)助,幫他度過爬行關。
游戲3:鉆山洞
家里若是有裝冰箱、洗衣機的空紙箱,可以再利用,制成寶寶的爬行玩具。將紙箱兩頭的蓋和底剪掉,使紙箱成為一個方形的筒狀。將紙箱橫放在地上,把寶寶放在紙箱一頭,然后媽咪到另一邊,從紙箱里看寶寶,鼓勵他鉆“山洞”,爬到媽咪這邊來。注意改造紙箱時,紙的邊緣要用膠條粘上,因為紙邊有可能劃破寶寶細嫩的皮膚。
適合學齡兒童的益智游戲
只有在身體處于舒適而健康的狀態(tài)時,人的大腦才能發(fā)揮出最佳的功能。0-3歲的寶寶,同樣需要各式各樣的大量智力游戲的鍛煉,這樣他們的智力發(fā)育才能茁壯成長。
因此,要為寶寶設計一套內容豐富的活動――包括舞蹈、滾動、爬行、旋轉、平衡、攀爬、伸展、跳躍和捕捉等動作,它們不僅鍛煉體力,還開發(fā)智力。寶寶喜歡舞蹈,喜歡玩游戲,并且樂此不疲,但是,他們同樣喜歡接受一些新事物。只有足夠的鍛煉,才能讓他們學會思考,當然,這些鍛煉應該確保寶寶的安全。記住,一個游戲永遠不可能只有一種正確的玩法。因此,很多人開始游戲之后,會選擇不同的玩法。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給予寶寶智力發(fā)育所必需的精神刺激。
蹣跚學步的寶寶,往往會向新活動傾注全部熱情。隨著他們能力的增長,注意力也會越來越集中,他們玩游戲或做事的方法也會越來越復雜。通過游戲,他們能學會很多重要的東西。這里列出的每一種活動,既能幫助寶寶開發(fā)智力和身體技能,又能給你一個重溫往日歡樂的機會。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兒童智力小游戲:
1、進餐時的測試活動內容:吃飯前,先向孩子指出桌上的每樣事物-蔬菜、肉和米飯等。再將食物放在孩子的餐盤里,要求她說出每樣食物的名稱,并要她描述食物的顏色(如胡蘿卜是什么顏色)、形狀(圓形、小的、方形)、多少(一些或許多?)。如果食物是分散的,要她說出有多少。好處:教孩子數量概念;鍛煉歸類技能;讓她了解度量衡。
2、紅綠燈活動內容:用紙板做一盞紅綠燈,指著紅、黃、綠色,向孩子說明它們所代表的意思。裝作駕駛一輛玩具車,讓孩子指定不同顏色,你根據指定顏色所代表的意義停止、減速或通行??梢苑催^來,你指定顏色,她駕駛汽車。
3、釣魚活動內容:用卡片做10條魚,從1到10分別標上數字。用線帶做成一個圈粘在繩子末端,再將繩子粘在木棍上做一根魚桿(必須仔細看管小孩),教你的孩子如何釣魚。她每釣一條魚,說魚的編號,并將魚卡片放一邊。釣完所有魚后,可重來數次。這個游戲的好處是可以鍛煉手眼的協(xié)調能力,開發(fā)記憶和數字技能。
4、手腕數字帶活動內容:將不同顏色的紙板割出七根4cm×20cm的彩條,分別標上1-7號。在每根彩條上寫滿數字,如在2號紙條上寫上22222222。將彩條粘成圈做一根腕表,讓孩子按照數字順序從1到7,或從7到1佩帶腕表。你另外做一套腕表作演示。好處:鍛煉孩子數字識別和排列數字的技能。
嬰兒期1~3個月的玩具選擇
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玩具是體現(xiàn)孩子天性的工具,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部教科書,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游戲的物質基礎。通過玩具能促進兒童身體精細動作和語言的發(fā)育,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以及認知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孩子之間相互友愛、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質,培養(yǎng)愉快的情緒和對美的感受力,刺激他們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增強求知欲和好奇心,促進兒童智力的發(fā)展。通過一件有趣的玩具,有可能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播下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種子,使他們從此走上熱愛科學的道路。
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的眼睛除了偶爾一瞬間睜開一會兒,大部分時間是閉著的,不久以后,他的眼睛睜開的時間稍長久一點,他通常會被周圍色彩鮮艷、對比鮮明的結構或形狀所吸引。在一個月內,他能看見的范圍大約在8-10英寸左右。你可為孩子挑選以下幾種類型的一些玩具:
1、可選用一些用手捏可發(fā)聲的橡膠玩具或較輕的小型舔弄玩具。
2、選一些顏色鮮艷、聲音悅耳、造型精美的既能看又能聽的吊掛玩具,如:彩色氣球、吹氣娃娃及小動物、彩條旗、小燈籠、顏色鮮艷的充氣玩具、撥浪鼓、搖鈴等。注意此時嬰兒的視距在3米以內,要懸掛在嬰兒的床頭及周圍,每隔4天輪流更換。
3、這時的嬰兒需要溫暖的母愛和安全感,可以選一些手感溫柔、造型樸實、體積較大的毛絨玩具。放在嬰兒手邊或床上。
4、當嬰兒對周圍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興趣時,可選一些顏色鮮艷、圖案豐富、容易抓握、能發(fā)出不同響聲的玩具,如:撥浪鼓、嘩鈴棒、小鬧鐘、八音盒、可捏響的塑料玩具、顏色鮮艷的小襪子和小絲巾等。
2個月的嬰兒俯臥時,頭抬起來大約能支持30秒鐘時間,眼睛已經能清楚地看東西,能追隨活動的東西。對眼前的玩具或人臉也能目不轉睛地注視,表情漸漸豐富起來。這時父母可與他們做各種游戲以開發(fā)他們的身體的行動能力和智力。你可為孩子挑選以下幾種類型的一些玩具:
1、可選用一些用手捏可發(fā)聲的橡膠玩具或較輕的小型玩具。
2、選一些顏色鮮艷、聲音悅耳、造型精美的既能看又能聽的吊掛玩具,如:彩色氣球、吹氣娃娃及小動物、彩條旗、小燈籠、顏色鮮艷的充氣玩具、撥浪鼓、搖鈴等。注意此時嬰兒的視距在3米以內,要懸掛在嬰兒的床頭及周圍,每隔4天輪流更換。
3、這時的嬰兒需要溫暖的母愛和安全感,可以選一些手感溫柔、造型樸實、體積較大的毛絨玩具。放在嬰兒手邊或床上。
4、當嬰兒對周圍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興趣時,可選一些顏色鮮艷、圖案豐富、容易抓握、能發(fā)出不同響聲的玩具,如:撥浪鼓、嘩鈴棒、小鬧鐘、八音盒、可捏響的塑料玩具、顏色鮮艷的小襪子和小絲巾等于。
5、可將波浪鼓、搖捧、嘩鈴棒、各種環(huán)狀玩具、拉串、軟硬塑料和橡膠一類練手的動作的玩具放在寶寶的搖籃邊,讓寶寶可隨時看到,抓到。
和滿月的嬰兒做聽看游戲
嬰兒滿月以后,他的脖頸更硬了,清醒的時間長了,四肢使勁地伸展,嘴里還咿呀地叫個不停,而且這時的孩子視線已經能夠集中;2個月可以隨物體水平移動,僅限于90度;但到了3個月,他便能跟蹤上下垂直移動的物體了。另外,嬰兒從第2個月時便對媽媽的話有反應了,和他講話,逗引他,他也會興奮地“說”起來??梢娝兊迷絹碓綍媪?。
因此,這時和寶寶做看與聽的游戲真是再適合不過了,繽紛的色彩刺激著寶寶的視覺機能,父母適時在嬰兒床上吊一些風鈴、彩球、搖鈴等小玩意兒,但不要太多,也不要放得太近或太遠,一般距離寶寶的眼鏡50—70厘米即可。
對于滿月后的寶寶,聽比看更能引起他的注意,哪怕是一點微小的聲音都會引起他的警覺。所以,小鈴、小鼓、小鋼琴、小手風琴等音樂玩具對孩子的聽覺和節(jié)奏感十分有利,親人的溫柔逗引和親切談話,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這樣的游戲不但能讓嬰兒快樂,更能促進他各項能力的發(fā)展。怎么樣?試試看,感受一下初為人母的樂趣。
家庭中12種益智游戲
每一個孩子都喜歡游戲。事實上,“游戲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是孩子獲取經驗、發(fā)展智能的妙方,也是自發(fā)性、創(chuàng)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險及對未來處事的象征。許多父母常把學習和游戲截然劃分,因此斷送了孩子學習的興趣,使得孩子視學習為畏途,實在可惜。
啟發(fā)孩子智慧的游戲有很多種,以下僅介紹幾種家庭中可常用的親子動腦活動:
1、分類的游戲
這是創(chuàng)造力學者威爾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類物品,例如小汽車、湯匙、鑰匙、鐵幣、回紋針……等(),讓孩子發(fā)覺其共同特征來加以分類,并鼓勵其重復分類。也可以提供符號、顏色、食品、數字、形狀、人物、字詞……等材料,讓孩子能依其特性分類。
2、猜謎的游戲
猜謎對孩子不但有興趣,而且也能激發(fā)其推理及想像力,我們可以用“千根線、萬根線,掉到水里就不見”猜“雨”這種方式;也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東西給一些線索,讓孩子提出題目、推想答案。還可以用“比手劃腳”的方式要孩子作答。
3、扮演的游戲
例如讓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勵孩子應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歡的“角色”。父母親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如給他一架飛機,假想他在空中飛行遭遇哪些;給他一部金剛,讓他跟鐵金剛對話;給他一些醫(yī)生的玩具,讓他扮演醫(yī)生看病的情形……
4、想借的游戲
“想像力”可以使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在想像的世界里,孩子的思考更自由奔放;我們可以用“未來世界的交通工具或城市”為題,讓孩子運用想像力描繪出未來的遠景。5、接龍的游戲
許多游戲可以用“接龍”的方式,如“文字接龍”:上班→班長→長大→……“繪畫接龍”:一個主題大家接力畫;“數字接龍”:1→3→5……“故事接龍”:從前有一個獵人……“動物接龍”:四只腳的如獅子→老虎→大象……空中的如老鷹、鴿子……
6、字詞的游戲
讓孩子說出“同韻、音、部首、聲調、筆畫的字詞”、“字頭、尾相同的字詞”、“用圖畫寫字”、“用三個字詞說,提供一些字詞,如“火”字,讓孩子自由聯(lián)想,或說出可以用哪些字詞來替代……
7、手指的游戲
雙手是我們的外腦,訓練我們的雙手,有助于腦力開發(fā);設計一些運用手指的運動,如“手語歌”、“甩手”、“捏泥巴”、“拼積木”……等活動,讓孩子能動動頭腦、動動手。也可以用兒歌配合手指的動作,一邊念兒歌一邊運作手指。
8、躲藏的游戲
跟孩子玩“躲貓貓”的游戲;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讓他來找;在圖案中藏著一些物品、數字……等,讓他們找出來;帶孩子到郊外,親子共玩“大地尋寶”的活動;或在報紙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詞”或“物品”等活動
3歲寶寶益智小游戲
親子游戲是兒童游戲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兒童成長發(fā)展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小手小手變變變
功能:鍛煉小肌肉的協(xié)調與靈活,訓練思維反應能力。
玩法:
1.爸爸媽媽和寶寶都把手藏在各自身體的后面。
2.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說“小手小手藏起來,小手小手變變變!”
3.每次都鼓勵寶寶變出不一樣的動作。如變成一把搶、一只小狗、數字八、小兔的耳朵、一個三角形等等。媽媽和寶寶還可以相互學習各自的動作哦!
規(guī)則:說最后一個“變”字的時候,小手一定要變出動作來。
二、小青蛙跳荷葉
功能:學習單腳、雙腳跳和有一定距離的跳的各種方法。
材料:用馬甲袋做的荷葉,用小的毛絨玩具做害蟲,一個籃子。
玩法:
1.媽媽把荷葉一張一張鋪開放在地上,對寶寶說“春天來了,池塘里也長出一些害蟲,我們變成小青蛙去吃掉害蟲,好不好?”
2.媽媽和寶寶一起說“小青蛙,本領大,跳跳跳,呱呱呱?!保ɑ顒铀闹㈧柟烫膭幼鳎?/p>
3.青蛙媽媽帶青蛙寶寶跳到荷葉上,一次捉一只害蟲,然后再返回去。
4.青蛙媽媽說“現(xiàn)在寶寶長大了,自己去捉害蟲吧,媽媽在家等你?!?/p>
5.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活動情況,適當改變荷葉與荷葉之間的距離。
規(guī)則:一次只能捉一只害蟲。只能跳。雙腳要落在荷葉上。
三、鉆洞洞
功能: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做各種動作,發(fā)展身體的韌性。
材料:一個小球
玩法:
1.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說“小手小手拍拍,小腳小腳跳跳、小腰小腰扭扭,膝蓋蹲一蹲,腦袋點一點,請我的身體動起來。
”接著做熱身運動。
2.做個小洞洞。爸爸媽媽鼓勵寶寶用手臂和身體做洞洞,每次做出不一樣的洞洞,能讓寶寶媽媽手中的小球穿過。
3.做個大洞洞。爸爸媽媽嘗試用身體做大洞洞,能夠讓寶寶能從這個洞洞中穿過。
規(guī)則:每次都是利用身體的不同部位變出洞洞,不能重復。
變出的洞洞大小要讓小球或寶寶可以鉆進去。
四、揪尾巴
功能:發(fā)展腿部力量,提高跑的速度。
材料:3根長50~60厘米的彩色紙帶
玩法:
1.爸爸媽媽寶寶各自把彩色紙帶塞在褲腰后做尾巴。
2.爸爸媽媽跑一定距離,寶寶跑去揪爸爸媽媽塞著褲腰后面的尾巴。
3.等寶寶跑開一定距離后,爸爸媽媽跑去再揪寶寶后面的尾巴。
規(guī)則:被揪到尾巴后,馬上要去揪對方的尾巴。
五、送水車
功能:鍛煉手臂力量和靈活避開障礙物的反應能力
材料:一只廢舊紙箱或周轉箱,2~4瓶礦泉水,一根繩子。
玩法:
1.爸爸媽媽說“天氣熱了,我們去動物園給小動物送水喝去吧”。
2.帶寶寶一起用手拉著紙箱到處走走、跑跑,繞開障礙物。
3.寶寶一個人用手拉著紙箱運水。當回到起點時,爸爸媽媽給紙箱增加礦泉水。
規(guī)則:如果紙箱在運的過程中,碰到了場地的障礙物就要重新回到地點出發(fā)。
每次往紙箱增加一瓶礦泉水,逐漸增加紙箱內的重量。
運動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生理刺激,尤其對神經系統(tǒng)的生長發(fā)育有著重要作用,科學適當的運動游戲可以愉悅寶寶的情緒,發(fā)展寶寶良好運用身體的能力和熟練地掌握控制物體的能力。除了參照這些游戲外,爸爸媽媽還可以發(fā)揮聰明才智,多想出一些方便又好玩的運動游戲跟寶寶一起來分享吧!
十種精彩的益智球類游戲
球類游戲是比較古老的兒童游戲,在球類游戲中,不但可以訓練孩子的手腕力量,還可以訓練孩子手控制方向的能力,提高手眼協(xié)調性,增強孩子的快速反應能力。而球的反彈特性,使孩子對事物運動方向的改變產生思考和認識,提高了孩子預測運動方向的能力。
孩子在完成獨立行走以后,隨之就是高級的運動技巧的發(fā)育和形成,比如跳躍、模仿肢體動作、接球、跳繩等。孩子運動能力的提高和培養(yǎng),需要我們指導者結合孩子的生理特征來制定一套符合孩子發(fā)育特點的、科學的訓練計劃。
精彩的球類游戲:
(1)接拋來的球
和孩子相距一定的距離,輕輕地把球拋給孩子,鼓勵孩子接住。這個動作較難,剛開始的時候,您可以拉孩子兩只手幫助孩子接住球,讓孩子有成就感,激發(fā)游戲興趣。多次練習以后再鼓勵孩子獨立完成。您和孩子間的拋球距離要根據孩子的完成情況適當地調整。
【講解】訓練孩子手眼協(xié)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2)接反彈過來的球
在第一步游戲訓練的基礎上,可以先把球在地上反彈一下,再要求孩子接住。和上個游戲一樣,您首先要幫助孩子完成,然后再引導他自己完成。
【講解】提高孩子手眼協(xié)調性,讓孩子對事物運動方向改變有一定的預測性。
(3)學原地拍球抱起
有了接反彈球的技巧,您可以教寶寶把球往下拍,然后抱住球。這對2歲多點的寶寶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您可以把動作分解開,讓寶寶配合您的幫助完成。比如您拍球,讓寶寶抱球,或是讓寶寶拍球,您抱球。反復多次,再教孩子連起來做。接近3歲的寶寶基本可以掌握了。完成情況較好的寶寶就可以教他連續(xù)拍球了。
【講解】訓練孩子高級的連續(xù)動作運動技巧。
(4)打保齡球
用家里的廢易拉罐做靶子,讓孩子坐在距離靶子2米以外的距離把球滾過去擊倒易拉罐。觀察孩子的滾球動作是否有方向性。
【講解】促進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發(fā)展,提高空間知覺能力。
(5)用腳推球
讓寶寶面對墻50公分的距離坐下,并用胳膊在身體后面支撐地,放一個球在寶寶腳下,讓寶寶先練習原地用腳底板滾球,等熟練了以后,教孩子用腳把球踢出去,并盡可能用腳接住反彈回來的球。
【講解:】增強寶寶的下肢運動肌力和控制能力。
(6)對滾球
和寶寶相距2米以上面對面坐在地上,雙腿分開。然后和寶寶互相對滾球。在游戲過程中,您應該配合球的滾動增加一些“音響效果”配音,增強游戲的興趣。
【講解】提高寶寶的手腕力量和手眼協(xié)調性,促進親子關系。
(7)手指轉球
準備一個與寶寶手大小相合適的花皮球,您先示范如何用四指配合拇指轉動球,然后幫助寶寶完成;您也可以讓寶寶模仿您嘗試用兩只手配合轉動球。在游戲的過程中,您應該配合動作和球的轉動“做配音”。除了球,您還可以用其他需要用手指轉動的玩具讓寶寶玩,比如陀螺、碾子等。
【講解】增強寶寶的手指靈活性和力量,提高雙手合作能力。
(8)投球
先給寶寶可以單手握住的小球,教寶寶握球、過肩投擲。在適合的時候可以增加球的重量;然后再給寶寶必須要雙手才能抱起的球,教寶寶拋球或是投籃。在游戲過程中,可以要求寶寶朝一定的目標扔出去。
【講解】增強寶寶的手臂力量,提高寶寶身體協(xié)調性和手眼協(xié)調性發(fā)展。
(9)“搶”球大賽
準備一些乒乓球和幾把大一點的湯匙,把乒乓球放在洗菜的塑料筐里,您和寶寶每個人手里再拿一個小碗?!氨荣悺遍_始以后,您和寶寶用勺把球舀到小碗里,看誰舀得多。您當然要讓著一點孩子,如果有朋友的小孩來玩,讓小朋友們之間一起玩耍就更好了。
特別提醒您,最好不要用較小的玻璃珠,容易發(fā)生危險。
【講解】提高寶寶的手控制能力和手眼協(xié)調性。幫助寶寶建立競賽意識。
(10)“吹”球射門
準備一個乒乓球并用積木塔一個小門當“球門”,把乒乓球放在距離“球門”20厘米以外的地方。您先示范如何用嘴吹球進球門。然后鼓勵寶寶嘗試著做。寶寶進球的時候,您要及時鼓勵寶寶。這個游戲最好在床上或是沙發(fā)上做,桌子太光滑了,球會到處亂跑。游戲時間不宜太長,否則不利于孩子健康。
【講解】提高孩子的肺活量,增強身體素質訓練。
相關提示:
A.在給2-3歲寶寶選購合適的球時,要注意球的材質不宜太硬,氣不要打得太足,以免反彈球擊傷寶寶身體。
B.球類游戲容易讓孩子興奮,所以最好在午睡以后再引導孩子玩球類游戲,時間不宜過長。球類游戲最好的游戲場所是室外綠地。
C.根據不同的游戲,給孩子選擇大小合適的球。
致家長的話:
配合有游戲材料的活動會讓寶寶更感興趣,寶寶在這樣的游戲中會得到更多的快樂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