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新生寶寶的省力抱姿

發(fā)布時間:2021-11-22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幫助寶寶養(yǎng)成吃飯的好習慣 寶寶入園

抱寶寶時間越早,次數(shù)越多,越能更好地促進寶寶的大腦發(fā)育和智力發(fā)育,還能增進親子情感,促進寶寶的個性發(fā)展。可是,面對新生寶寶那柔軟的身體,新爸新媽們還真是有些緊張,不是方法不當讓寶寶不舒服,就是把爸媽累得夠嗆!現(xiàn)在,讓我們來學習幾種讓寶寶舒服又讓爸媽省力的抱姿吧!

新生寶寶的省力抱姿

〖寶寶的生理特征〗

出生不久的寶寶,頭大身子小,頸部肌肉發(fā)育不成熟,不足以支撐起頭部的重量。如果豎著抱寶寶,他的腦袋就會搖搖晃晃;而且寶寶的臂膀很短小,無法扶在媽媽的肩上,無法取得平衡。

試試這樣抱

在抱寶寶之前,最好用包被將他的身體裹起來,只露出頭面部;

將寶寶斜抱在你的左(右)肘部,你的一側手掌展開放在寶寶的腰臀部,護住寶寶下半身,讓寶寶的頭和肩部位于你的手臂和前胸之間,另一手自然協(xié)助。n4507.cn

這樣寶寶會感覺比較舒服,你也省力,還便于與進行寶寶面對面感情交流。

注意事項

1.抱寶寶時,媽媽不要與寶寶靠得太緊密,因為你的臉上、頭發(fā)中及口腔內的病菌很容易給寶寶嬌嫩的皮膚構成威脅。>>>新生兒皮膚護理7要點(圖)

2.如果想豎著抱寶寶,最好用手托住他的頸部,抱緊他,以防寶寶從包被中滑出。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培養(yǎng)寶寶睡姿的三個方法


媽媽們聚在一起討論寶寶的吃喝拉撒睡時,紛紛抱怨寶寶的睡相太差。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現(xiàn)在寶寶睡相差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睡著以后揮拳蹬腿地大練“少林武當功”不說,自己還常常幾個連滾就墜下床去了,有的時候甚至還會把睡在身邊的爸媽給擠下床。

以前的寶寶睡相都很好,因為睡覺的空間很小。大多數(shù)寶寶都是和爸媽一起睡,靠墻睡在角落,爸媽一般也不會刻意給寶寶留出很大的空間,還有許多寶寶被打了蠟燭包,當然睡相很好。

打蠟燭包現(xiàn)在是不提倡的,四肢得到自由以后的寶寶睡在小床里就不老實了。

半夜里爸媽聽到寶寶的頭撞床欄,覺得心疼就把他移到大床上來睡。爸媽愛子心切,擔心寶寶睡在中間會缺氧,自己就會貼緊床沿睡,把大片“中原地帶”都留給寶寶,結果墜床者變成了爸媽自己。有的爸爸覺得三人擠一張床睡不好,干脆和媽媽分床,這樣寶寶的空間就更大了。有的家庭怕寶寶墜床,甚至把席夢思放在地上,這樣寶寶就可能入睡時在床上,天亮時卻在屋角呼呼大睡。

怎樣培養(yǎng)寶寶好睡相?

寶寶睡覺的空間太大是睡相差的一個原因。當寶寶會翻身、會爬行以后,爸媽提供的空間越大,寶寶睡著后的活動范圍也越大。給寶寶相對狹小的空間,他反而會睡得踏實。

1.堅持讓寶寶獨睡

讓寶寶獨自睡在小床上,空間比較小就不可能亂翻亂滾,四周有護欄也不會墜床。如果擔心寶寶頭撞到護欄會痛,可以掛上床圍。

2.睡得不熟別擔心

睡眠有深睡眠和淺睡眠之分,新生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缺乏安全感,淺睡眠比較多。睡著后翻白眼、揮拳頭、使力、蹬腿都是正常的現(xiàn)象,爸媽完全不用擔心。當寶寶會認人以后,就進入第二個睡眠不安的高發(fā)時期,主要表現(xiàn)是淺睡眠的時候會哭著坐起來找人,這時只需讓平時帶他的人出言安撫或拍幾下就會重新安睡。寶寶會翻身以后,特別是會爬以后,睡著睡著就坐起來,迷迷糊糊地從床頭換到床尾去睡也是正常的,不屬于夢游。

3.奇怪睡姿別緊張

很多寶寶會翻身以后,半夜里會突然趴著、蜷起腿、撅著屁股,像小青蛙一樣。爸媽看到這種睡姿會覺得寶寶一定很難受,試圖幫他改換舒服點的姿式,常常是不成功的。其實,寶寶自己知道怎樣睡舒服,爸媽不用刻意去糾正他的睡姿,把他弄醒了反而不好辦,雙臂高舉的“投降式”睡姿更是寶寶們的最愛請爸媽放寬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奇怪的睡姿會越來越少的。

新生寶寶游戲 開啟智力大門


寶寶剛生下來,爸爸媽媽就要注意對他的鍛煉了,不要忽視寶寶的一個小運動,也不要以為寶寶聽不懂話就沒耐心對它說話,更不要認為,寶寶的感官不需要刺激。

研究表明,得到充分鍛煉和刺激的寶寶比沒有被鍛煉的寶寶要聰明得多。這是有生理依據(jù)的:寶寶的大腦神經(jīng)細胞的數(shù)量大約是成年人的兩倍,當寶寶出生的時候,神經(jīng)細胞還在生長,相互之間的接點也在增加,大腦不斷發(fā)育。當寶寶學會信任和愛、感知好的事物、觀看臉和物體、記住物體的位置、傾聽話語和音樂、把物體放回容器等事情時,寶寶的神經(jīng)細胞之間的接點會增加且變得有組織,智力也得到發(fā)展。然而,到了一歲的時候,那些不被使用、不和其他神經(jīng)細胞發(fā)生聯(lián)系的神經(jīng)細胞將被消滅。

鍛煉新生寶寶的被動游戲

所以,在寶寶剛出生還沒有多少活動能力的時候,智力的發(fā)展是十分依賴爸爸媽媽的愛心和努力的。新生寶寶運動、表達、思維、自理等能力都需要爸爸媽媽幫助鍛煉。

寶寶發(fā)育過程中存在某些“敏感時期”,這一時期大腦特別想接受和學習某種信息,所以,需要適當?shù)臅r候培養(yǎng)寶寶特定的能力,時機不等人。

一個月的寶寶的智能發(fā)展標準是:

大動作

抬頭:俯臥時頭能微微抬起

轉頭:左右轉

扶坐:雙手扶寶寶上臂,寶寶的頭能豎直2秒以上

精細動作

抓握:能握住筆桿10秒以上

語言

喉音:與寶寶說話,寶寶用細小的

喉音回應

認知

注視:將物體放寶寶正面20厘米處,寶寶能注視7秒以上

尋聲:用聲音在寶寶頭部周圍引

逗,寶寶會轉頭尋找聲源

行為

逗笑:用各種方法逗寶寶,寶寶會笑

自理

識把:寶寶會根據(jù)大小便提示有條件

反射

根據(jù)這個標準,寶寶的潛能開發(fā)的游戲特點是被動的親子游戲,及寶寶參與游戲是被動的,往往需要父母投入更多,更主動。具體如下:

抬頭游戲:豎抱寶寶,不要扶住頭部,讓頭部自然直立片刻;

寶寶俯臥在媽媽肚子上,媽媽引逗寶寶抬頭;

寶寶趴在床上,媽媽用玩具逗抬頭并左右轉動。

四肢游戲:讓寶寶仰面躺著,用手移動寶寶的四肢,給他做被動操。媽媽可以邊唱歌邊做,讓寶寶四肢的運動隨節(jié)奏動。

手的游戲:撫摸寶寶的手,讓皮膚充分接觸,并用玩具放在寶寶掌心,逗引他抓握。

語言游戲:對寶寶說話,引逗寶寶發(fā)音,在寶寶發(fā)出細小喉音的時候,模仿寶寶的聲音,寶寶也會很高興。

逗笑游戲:對著寶寶笑,用手撓寶寶的臉或身上,讓寶寶早笑,對他大腦發(fā)育有好處。

視覺游戲:在寶寶的上方、床欄或夠不著的地方掛上能動、彩色的玩具,刺激寶寶視覺,然后隔一段時間移動這些玩具的位置,以免造成斜視;用動的玩具引逗寶寶追視,或者媽媽移動的臉也可成為寶寶的追視對象。

聽覺游戲:用發(fā)聲的玩具或者媽媽發(fā)出聲音引起寶寶轉頭尋找。

環(huán)境游戲:抱著寶寶熟悉整個房間,并介紹房間的物體名稱。

媽媽要注意,與寶寶的游戲不僅僅是這些程序,整個過程都是母親愛的傳遞,只有讓寶寶感覺到愛,他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媽媽的心情也要愉快。

象寶寶需要的那樣擁抱他


象寶寶需要的那樣擁抱他

寶寶還看不見,聽不懂之前,就擁有一個很敏感的感覺器官,就是皮膚的觸覺。

分娩時,寶寶受到子宮、產道的擠壓,這是寶寶重要的第一次觸覺經(jīng)驗。出生后,媽媽的懷抱是寶寶溫暖、安全的家園。寶寶的皮膚需要這樣的刺激,寶寶的心靈需要由此傳遞而來的愛和安全的訊息,母親和孩子的依戀由此而來。

擁抱寶寶,不只是刺激他這樣簡單,擁抱寶寶是給他心靈以滋養(yǎng)。為此,請象你的寶寶需要的那樣擁抱他。

在寶寶剛出生的日子里,請你將他抱得略緊些,讓他緊貼著你,別讓他擔心會掉下來。

等到他稍大些,寶寶愛在你的懷里東張西望,動來動去的時候,請你略微松開些,別讓他感到約束。

當你擁抱你的寶寶時,請以柔和的目光注視他的眼睛,讓他知道媽媽在關心他,關注他。

當你擁抱你的寶寶時,請同時給予令他感興趣的東西——:乳汁、輕撫、低語、歌謠......讓他知道媽媽了解他。

當你將寶寶抱在懷里時,請別忘了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除他的困難——尿濕了、嗆著了、寂寞了......讓他相信媽媽有能力幫助他,他是安全的。

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有時并不能做得那樣好,象你的寶寶需要的那樣,請不要責備你自己。養(yǎng)育孩子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當你太疲倦的時候,身體上,或者心理上,你確實無法做得更好。重要的是,你對此要有所察覺,并向你的丈夫和家人尋求幫助,讓你能有獨處的時間來恢復體力和心緒。

適合新生寶寶的體操


最好是在孩子睡覺之前給他做操,他可能會睡的更香。吃飽了之后不要動他,在兩頓餐之間,可以讓他活動一下……

嬰兒操不同于嬰兒撫觸。嬰兒撫觸是局部的皮膚撫摸、按摩。它需要手有一定的力度,進行全身皮膚的撫摸。新生兒被動操,是全身運動,包括骨骼和肌肉。撫觸孩子剛生出來就可以做,而嬰兒被動操是在10天左右才開始做。室內溫度最好在21--22度之間。月子里每節(jié)操做6--8次。一天一次,甚至兩天一次也可以。

1、上肢運動:把孩子平放在床上,媽媽的兩只手握著寶寶的兩只小手,伸展他的上肢,上、下、左、右。

2、下肢運動:媽媽的兩只手握著寶寶的兩只小腿,往上彎,使他的膝關節(jié)彎曲,然后拉著他的小腳往上提一提,伸直。

3、胸部運動:媽媽把右手放在寶寶的腰下邊,把他的腰部托起來,手向上輕輕抬一下,寶寶的胸部就會跟著動一下。

4、腰部運動:把寶寶的左腿抬起來,放在右腿上,讓寶寶扭一扭,腰部就會跟著運動。然后再把右腿放在左腿上,做同樣的運動。

5、頸部運動:讓寶寶正趴下,孩子就會抬起頭來。這樣頸部就可以得到鍛煉。

6、臀部運動:讓寶寶趴下,媽媽用手抬孩子的小腳丫,小屁股就會隨著一動一動的。

給寶寶做操時不要有大幅度的動作,一定要輕柔。

提早培養(yǎng)寶寶獨立的生活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的準備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具體可分為兩大方面:一是寶寶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自己吃飯不要人喂、自己入睡不要人陪、自己大小便、自己穿脫衣服,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等;二是寶寶的生活規(guī)律要和幼兒園的作息制度相符合。

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們對孩子的呵護可謂是細致入微,事事都會為孩子考慮周全,服務到位。可實際上,在1歲以后,寶寶的自主意識就會逐漸萌發(fā)并日益增強,不愿凡事由大人替他做主,更喜歡自己動手。如果家長一味替孩子包辦一切,不僅會束縛孩子的手腳,限制孩子發(fā)展自理能力的空間,還會對孩子發(fā)展自我的權利進行剝奪,對孩子的發(fā)展絕對是有害而無益的。尊重寶寶的自主需要,幫助寶寶學會生活自理,絕不僅僅是讓寶寶掌握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寶寶意識到自己有能力照顧好自己,能夠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控制,從而奠定寶寶對自己、對人生的信心。就拿入園而言,生活自理能力強的寶寶,一方面能較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達到老師的要求,另一方面,即使還有什么地方不太適應,寶寶也有信心去慢慢克服。總而言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讓寶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非常重要的。

寶寶在家庭中的生活一般都比較隨意,什么時候吃、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時候睡、睡多久,什么時候大小便……一切均由寶寶自己決定,真是“我的地盤我做主”。這樣的生活對寶寶來說,當然是隨意而自在的,然而也會帶來它的負面影響,即缺乏規(guī)律。到了幼兒園,少數(shù)老師要照顧多數(shù)幼兒的事實,使得幼兒園只能有固定的、統(tǒng)一的作息制度,如果你家寶寶的用餐和睡眠時間不規(guī)律,或者其規(guī)律與幼兒園的規(guī)律不相符合,都可能造成寶寶吃不飽、睡不好的糟糕局面。

那么,如何訓練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從什么時候開始訓練?用什么樣的方法訓練?在訓練寶寶生活自理的過程中,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訓練內容一:吃飯

1.自己拿勺吃飯

幼兒園里,小朋友們都是自己吃飯,如果你家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還沒有學會自己拿勺吃飯,到了幼兒園,“吃飯”這種簡單的事情,就會引起寶寶的緊張情緒,這種緊張的心情不僅會影響寶寶的胃口,還會影響寶寶對幼兒園生活的認可。如果寶寶因為不會自己吃飯而哭鬧著不肯上幼兒園,就會給家長造成更大的麻煩。也許有的家長會說,這用不著擔心,老師會給寶寶喂飯的,但幼兒園有那么多剛剛離開家的寶寶,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適應,老師能照顧得過來嗎?即使老師給寶寶喂飯沒問題,可當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在津津有味地自己吃飯,自己卻還需要老師喂飯的寶寶,心里會是什么感覺呢?再者,總不能一直讓老師喂飯,總有要學會自己吃飯的那一天。如果寶寶入園后還要花很多的時間來學習吃飯,不就影響了其他方面的學習了嗎?因此,在入園準備的過程中,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一般來說,寶寶八九個月大時,就會開始表現(xiàn)出希望自己拿勺吃飯的濃厚興趣,此時,他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還不是很好,經(jīng)常是好不容易在自己的小碗里舀了點飯,結果沒送到嘴邊就撒了一多半,這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因此限制寶寶自己吃飯的愿望,因為這是練習吃飯的必經(jīng)之路。只有放手讓寶寶充分鍛煉,他才能最終掌握拿勺吃飯這一“高難”動作。一般來說,寶寶1.5歲后,就能自己拿勺吃得比較好了。當然,在練習的過程中,家長要在寶寶自己吃的同時,堅持給寶寶喂飯,寶寶開始自己吃時,可能不會吃得太飽,會一邊吃一邊撒,不能讓寶寶因此餓肚子。

練習過程中,寶寶可能會出現(xiàn)用五指抓握勺把、用勺背舀飯等錯誤動作,家長切不可太心急,可以給寶寶演示正確的動作,也可以手把手地糾正寶寶的錯誤動作,但不要急于求成,要允許寶寶反復出錯。

另外,在寶寶自己吃飯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把飯粒撒到衣服上,增加家長清洗衣服的負擔,很多家長會因此限制寶寶自己吃飯的機會,其實,一套易清洗、專供吃飯時穿的衣服或圍嘴兒,就能輕松地解決這個問題。

2.不挑食、不偏食

很多寶寶入園前都有挑食、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入園后卻少有這種習慣出現(xiàn),究其原因,除了家長自身的一些挑食、偏食的行為影響了寶寶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對寶寶挑食、偏食行為的縱容。在家里,寶寶就像是個小皇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可以不吃,許多家長擔心寶寶的營養(yǎng)不夠,還追著喂飯,想盡辦法哄寶寶多吃一點,這樣的寶寶到了幼兒園之后會怎樣呢?幼兒園里的飯菜,是按照寶寶們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制定的,自然各個品種、口味的都會有一些,如果寶寶到了幼兒園仍然挑三揀四,而老師們由于忙于其他工作,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每個寶寶吃飯,挑食的寶寶就有可能吃不飽。而且,幼兒園里是不允許寶寶吃零食的,愛吃零食的寶寶到了幼兒園也會覺得不適應。所以,無論從寶寶生長發(fā)育的角度,還是從入園準備的角度來看,都應該讓寶寶養(yǎng)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

那么,這種習慣應該如何養(yǎng)成呢?

在寶寶4個月大時,就可以告別純吃奶的時代,適當添加一些輔食了,包括米糊、雞蛋黃、菜泥、菜粥等,7個月時,則可以開始吃一些肉類的食物了。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由于寶寶對新的食物口味還不適應,他可能會拒絕吃輔食或者吃得很慢、很少,家長千萬不要因此輕易放棄,也不要過于著急。添加輔食本來就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對寶寶拒絕吃的食物,可將它們切碎,和寶寶喜歡吃的食物混在一起,或想辦法把飯菜的色彩搭配得漂亮一些,以吸引寶寶去嘗試。對年齡大一些的寶寶,可給他講一些挑食有害的小故事或教寶寶說、唱一些不挑食的兒歌,也可以用游戲性的語言吸引寶寶開口吃飯,如,舀上一勺飯,一邊慢慢將飯送到寶寶嘴邊,一邊說“火車來了,咦,山洞呢?”很多寶寶聽到后,都會開心地把嘴張大,讓“火車”開進去。

寶寶七八個月時就可以吃餅干、軟飯等固體食物了,此時寶寶可能因為沒有掌握咀嚼食物的本領,會表現(xiàn)出對固體食物的拒絕,家長切不可為了省事,繼續(xù)把食物做成碎泥狀,因為幼兒園里的飯菜是以固體食物為主的,如果不會咀嚼,寶寶到了幼兒園就會比較麻煩,因此,家長必須耐心地教會寶寶咀嚼。首先,要多給寶寶演示正確的咀嚼動作,演示的時候要將動作放慢些,讓寶寶看清楚大人是如何用門牙把食物咬碎,又是如何用磨牙把食物磨碎的,還可以讓寶寶摸摸大人的臉,通過感受大人有力的咀嚼動作,喚起寶寶的咀嚼興趣。當然,家長還可以自編一些淺顯易懂的兒歌,教會寶寶咀嚼的動作??傊?,學會咀嚼食物,是防止寶寶挑食的重要步驟,千萬不可省略。

3.吃飯專心,不磨蹭

有的家長有邊看電視邊吃飯的習慣,寶寶自然會跟著模仿。還有的寶寶喜歡邊玩邊吃,反正有大人不厭其煩地跟著喂飯,不用擔心吃不飽??墒?,幼兒園的用餐時間是固定的,如果寶寶吃飯時不專心,很可能在寶寶還沒吃飽時,用餐時間就已經(jīng)結束,要開始進行別的活動了,這樣,沒吃完飯的寶寶只好餓肚子了,所以,必須讓寶寶養(yǎng)成專心吃飯的好習慣。在這個問題上,家長首先應該帶頭做到這點,除此之外,家長還要注意不要在寶寶吃飯時和他說太多的話,這樣會影響寶寶進餐的速度,導致用餐時間過長。為了防止寶寶吃飯磨蹭,還可以給寶寶限制一個合理的時間,如40分鐘,之后全家要一起出去散步或者看動畫片,寶寶為了不錯過散步或看動畫片的機會,就會專心吃飯了。如果寶寶因為貪玩而隨便吃幾口就說飽了,也不要追著喂他,而且不要給他提供零食,到下一頓時再給他提供食物,嘗到了饑餓的滋味后,寶寶自然就會抓緊時間吃飯了。還有一點要注意,最好能在固定的地點用餐,就餐一般選在家里的餐廳進行,餐廳純粹的用餐環(huán)境,會使寶寶不被其他事物所吸引,還有助于寶寶形成條件反射,一到餐廳就知道要專心吃飯了。

4.按時吃飯

幼兒園的用餐時間是固定的,這有利于寶寶形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在家中,有的家長過于遷就寶寶,想什么時候吃就讓他什么時候吃,這一方面會增加家長的負擔,另一方面還會使得寶寶無法形成有規(guī)律的生物鐘,入園后自然無法適應。在這一點上,家長除了要做到定時開飯外,還要注意不給寶寶吃太多的零食,尤其是飯前,否則到了吃飯時間,寶寶沒有饑餓感,敷衍了事的后果只能是還沒到下一次吃飯時間就又餓了。為了防止寶寶吃過多的零食,家長可以對寶寶吃零食的時間和量做一個限制,包括一天只能吃幾次,一次只能吃多少等等。把你的規(guī)定告知寶寶后要堅決執(zhí)行,決不能因為寶寶的撒嬌、耍賴而妥協(xié),同時要注意把零食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對此的態(tài)度一定要一致,否則,只要有一個人妥協(xié),寶寶就會在以后不停地尋找這個靠山,一次次違背大人的規(guī)定,從而使努力付諸東流。

要讓寶寶按時吃飯,還要注意寶寶的運動量。寶寶一般都很好動,運動有助于寶寶的身體發(fā)育,但有時也需要家長對寶寶的活動有所限制,過量的運動會讓寶寶迅速地疲乏和饑餓,從而打亂正常的睡眠和吃飯時間,這種生活不規(guī)律,對寶寶的身體也是有害的。

5.飯前洗手

寶寶天生喜歡玩水,要使寶寶做到飯前洗手相對容易,只要家長帶頭堅持這么做,并在洗手時向寶寶說明,這是吃飯前必須做的事情,寶寶自然會跟著模仿。然而,有時寶寶會因為玩得高興或者太餓了忘記洗手,此時,只需家長及時提醒就可以了,當然,這是在寶寶自己開始拿勺吃飯后才有的要求。在寶寶能獨立洗手之前,還需要家長的提醒和幫助,直至寶寶完全掌握洗手要領。家長可以把洗手的程序,編成一段順口溜或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在教寶寶洗手時,一邊做動作一邊說這些要領。如,“卷好衣袖,打開龍頭,沖濕小手,擦上香皂,搓手心,搓手背,洗手指,沖洗兩遍,拿毛巾擦干。”給寶寶擦手的毛巾,應該是寶寶專用的,這樣做不僅是為了衛(wèi)生,還有助于樹立寶寶的自主意識。寶寶一般都非常重視自己的專用物品,也會千方百計地找機會使用這些物品,所以,如果為他準備一條漂亮的小毛巾,并強調說這是給他專用的,就像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專用毛巾一樣,寶寶就會更加喜歡洗手了。另外,還需注意,要把這條毛巾和寶寶用的香皂固定放在寶寶能夠得著的地方,以便寶寶自主洗手。在寶寶開始出現(xiàn)自覺洗手的行為時,家長一定要及時表揚,激勵寶寶把這種好的行為堅持下去。

本節(jié)訓練要點:

允許并鼓勵寶寶自己拿勺吃飯。

適當?shù)丶m正寶寶不正確的拿勺動作。

及時添加輔食。

教會寶寶咀嚼。

讓寶寶吃不喜歡的菜時,家長要多想辦法,多鼓勵。

家長吃飯時不要同時做別的事情,如,看電視、看報紙、聊天等。

按時開飯。

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吃完飯。

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堅持做到飯前洗手。

耐心反復地教給寶寶洗手要領。

給寶寶準備專用的毛巾和香皂,并放在寶寶方便拿到的地方。

在寶寶開始出現(xiàn)自覺洗手的行為時,要及時給予鼓勵。

訓練內容二:如廁

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必須學會獨立到衛(wèi)生間排尿、排便。由于寶寶剛入園時,會對新環(huán)境產生陌生和懼怕感,不敢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老師對寶寶的大小便規(guī)律也不太了解,這就極易造成寶寶憋屎、憋尿的情況,實在憋不住就會弄濕或弄臟褲子,這不僅會增加老師的負擔,還會引起寶寶的緊張情緒,從而拒絕上幼兒園。因此,讓寶寶掌握獨立到衛(wèi)生間排大小便的本領,對他入園至關重要。要掌握這一本領,必須從小開始訓練,一般需經(jīng)過以下幾個步驟:

1.使用專用的便盆

寶寶很小時,就應為他準備一個尺寸適合的便盆,通過讓他使用自己專用的便盆,使寶寶逐漸理解大小便要排在固定的地方,不能隨地大小便的道理。當然,寶寶處在吃奶階段時,大小便會比較頻繁又沒有規(guī)律,可把便盆放在臥室或客廳等寶寶經(jīng)常活動的地方,以便隨時取用。

等寶寶能獨立坐起來后,大小便時,家長可扶著寶寶坐在便盆上,漸漸地,家長可放手讓他自己坐著。這個階段,家長還可教寶寶認識自己的便盆,告訴寶寶大小便要在這個專門的地方。注意,便盆應該是牢固、舒適的,高度以寶寶坐在上面、雙腳剛好能著地為宜。

2.能用語言表達大小便的需要

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大小便規(guī)律,在估計寶寶需要大小便時,詢問寶寶是否需要大小便,寶寶回答之后,要進一步詢問寶寶是要大便還是小便,鼓勵寶寶清楚地表達出來。待寶寶已能完全理解“我要大(小)便”這句話的含意后,要求寶寶在有需要時,大聲告訴家長,以便家長做相應的準備。另外,不要忽略對寶寶主動表達排便需要的行為予以表揚。當然,對入園前的寶寶來說,盡管已經(jīng)掌握了準確表達自己需要的本領,但有時卻會因為貪玩而忘記排(尿)便,從而出現(xiàn)把大小便排在褲子里的現(xiàn)象。此時,家長一定不要過于責備,因為這是由寶寶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過多的責備會讓寶寶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對排(尿)便產生畏懼情緒,對家長的要求也會出現(xiàn)自我保護式的抗拒。家長可讓寶寶在一邊觀看大人清洗臟褲子的過程,讓寶寶體會父母的辛勞,從而在下次更加小心,提前告知。

3.到衛(wèi)生間去

18~24個月大的寶寶,排便雖還屬不完全自主行為,但已可以開始訓練他到衛(wèi)生間去大小便了。此年齡段的寶寶,大多會開始對大人上衛(wèi)生間如廁的行為產生好奇,常常會尾隨家長進入衛(wèi)生間,并在一旁觀看家長。這時,家長一定不要拒絕寶寶的旁觀,而應利用寶寶的這種心理,抓住時機訓練寶寶到衛(wèi)生間如廁。家長可專門帶寶寶到衛(wèi)生間熟悉一下環(huán)境,仔細觀察大人上廁所的步驟,讓寶寶逐漸了解大小便都應該在衛(wèi)生間里進行。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在衛(wèi)生間給寶寶裝上一個適用的小馬桶,便后要求寶寶自己沖水。如果寶寶使用的是大人的馬桶,需要家長把寶寶抱到馬桶上去排便,但便后同樣可以讓寶寶自己完成沖水。當然,如果寶寶夠不著沖水的按鈕,家長可以幫忙,但一定要讓寶寶參與,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寶寶的自主意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寶寶形成便后沖水的好習慣。

4.學會使用蹲廁

大部分幼兒園的衛(wèi)生間是蹲廁,使用蹲廁的方法和使用座便器不同,因此,需要提前進行特別訓練。家長可以找兩塊木板放在地上,讓寶寶站在木板上練習脫褲子、蹲下、站起、提褲子的動作。待寶寶熟練后,再逐漸增加木板的高度和間距,直至一般幼兒蹲廁的標準。家長還可帶寶寶到一些使用蹲廁的公共衛(wèi)生間,讓寶寶觀察大人是如何使用蹲廁的。如果寶寶要求使用蹲廁,也可扶著他在蹲廁上排便。有些寶寶會抗拒大人的攙扶,家長可以告訴寶寶這是大人用的蹲廁,所以,才需扶著他,等他將來到了幼兒園,會有專門給小朋友用的蹲廁,到時候就不用大人扶了,這樣也會激起寶寶的入園興趣。

5.大便有規(guī)律

由于大便的時間相對較長,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所以,最好讓寶寶形成有規(guī)律的大便時間和次數(shù)。家長可根據(jù)對寶寶大便情況的觀察,到差不多的時間就開始把他,使寶寶形成固定的條件反射。等寶寶可以獨立蹲下大便后,家長可出言提醒寶寶該大便了,直到不需要提醒,寶寶也能在固定的時間自己大便。同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如果寶寶出現(xiàn)了排便困難(大便干燥)等情況,要及時給寶寶補水,并讓寶寶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等,以促進寶寶的排便順暢。

6.便后擦洗

便后擦洗是必須養(yǎng)成的衛(wèi)生習慣,即使3歲的寶寶,一般也還做不到自己完全擦干凈,所以,需要提早進行訓練。如,先將手紙撕下來疊成小方塊,拉完后,在肛門邊多擦幾次,注意,盡量不要讓手碰到,也不要使太大的勁,以防將手紙弄破。如果是女寶寶,還要教她由前向后進行擦拭,以免弄臟外陰。同時,還應讓寶寶養(yǎng)成便后洗手這一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小寶寶一般都很喜歡玩水,洗手對他來說通常是一件趣事,一般都會主動配合,家長只需教給寶寶正確的洗手方法就可以了。如,打上香皂,搓一搓,然后沖洗干凈。剛開始時,寶寶可能會經(jīng)常忘記洗手,家長可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給寶寶講明便后洗手的必要性,如,大便后,擦過屁屁的手上會有很多小細菌,如果不趕緊洗掉,小細菌就會在寶寶吃東西時跑進肚子里,讓寶寶肚子疼。家長還可以把它編成小故事講給寶寶聽,同時,請寶寶把這些道理講給別人聽,當然,聽的人要及時給寶寶以鼓勵,以此激勵寶寶把這種好的行為堅持下去。

本節(jié)訓練要點:

寶寶從小就要有自己的專用便盆。

在寶寶學會坐之后,可由家長扶著坐在自己的便盆上大小便,之

后,再逐漸讓寶寶自己坐在便盆上。便盆應牢固,尺寸高度適宜。

家長在估計寶寶要大小便時,應及時詢問寶寶是需要大便還是小便。

要求寶寶在有需要時大聲告訴家長,以便做好準備。

在寶寶開始對大人的如廁行為產生好奇時,可及時引導寶寶到

衛(wèi)生間大小便。

要求寶寶便后自己沖水,家長可以協(xié)助。

練習使用蹲廁。

幫助寶寶形成有規(guī)律的大便習慣。

給寶寶講明便后洗手的必要性,鼓勵寶寶將這種好習慣堅持下去。

訓練內容三:穿衣褲和鞋子

寶寶上了幼兒園后,必須自己穿、脫衣褲,如果寶寶在家沒有掌握這項本領,到了幼兒園后,看到別的小朋友會自己穿、脫衣褲,內心就會產生緊張甚至自卑的心理,這對寶寶盡快適應入園生活和心理健康發(fā)展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家長必須在入園前,就教會寶寶自己穿、脫比較簡單的衣物。一般來說,寶寶兩歲左右,就會強烈地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長拿著寶寶的衣服袖子試圖幫寶寶穿上時,經(jīng)常會遭到寶寶莫名的拒絕,寶寶就想自己來,此時,家長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寶寶自己穿不好而耽誤時間,或是長時間穿不好衣服導致受涼等理由,拒絕寶寶的自理要求,這個時候,保護寶寶的獨立意識至關重要。為了使寶寶更快地學會穿、脫衣褲,家長可在更早一些時間對寶寶進行培養(yǎng),如,給寶寶穿衣服前,先把衣服放在寶寶面前,告訴他哪是前面、哪是后面,哪是外面、哪是里面,給寶寶穿衣時,告訴寶寶正在進行什么步驟,如,先把胳膊伸到袖子里,再把扣子扣上。

脫褲子相對簡單,當寶寶掌握了穿褲子的方法后,脫褲子就更不是什么難事,因此,在這里我們只介紹寶寶穿衣褲和鞋子的方法。

1.穿上衣

寶寶的上衣有的前面系扣,有的套頭,套頭的衣服穿起來相對比較麻煩,家長可從教寶寶穿前面系扣的衣服開始,再教他穿套頭衫。通常在寶寶1歲左右,就可以請他配合穿衣服了。剛開始,家長可以通過玩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寶寶配合的熱情。如,讓寶寶學習把胳膊伸進袖子里,可以這么說“寶寶的小手要鉆山洞了”,慢慢的,寶寶就會自覺地把胳膊伸進去。教寶寶學扣扣子,則需要家長比較細致的指導。首先,告訴寶寶扣扣子的步驟:先把扣子的一半塞到扣眼里,再把另一半扣子拉過來,同時配以很慢的示范動作,反復多做幾次,然后讓寶寶自己操作,及時糾正寶寶不正確的動作。其次,也可以讓寶寶在娃娃身上練習。另外,要注意讓寶寶先從下面的扣子扣起,這樣能夠防止寶寶把扣子扣錯。

穿套頭衫時,要先教寶寶分清衣服的前后里外。領子上有標簽的部分是衣服的后面,有兜的部分是衣服的前面,有縫衣線的是衣服的里面,沒有縫衣線的是衣服的外面,然后,再教寶寶穿套頭衫的方法:先把頭從上面的大洞里鉆進去,然后再把胳膊分別伸到兩邊的小洞里,把衣服拉下來就可以了。注意寶寶的套頭衫領口一定要寬松些,有的寶寶比較膽小,怕黑怕悶,因此會非??咕艽┨最^衫,家長可以多讓寶寶觀察自己穿套頭衫的過程,還可以在套頭的時候,和寶寶玩一玩“躲貓貓”的游戲,以此減少寶寶內心的恐懼。

2.穿褲子

學習穿褲子和學習穿上衣一樣,都要先從認識褲子的前后里外開始。褲腰上有標簽的在后面,有漂亮圖案的在前面。教寶寶把褲子前面朝上放在床上,然后把一條腿伸到一條褲管里,把小腳露出來,再把另一條腿伸到另一條褲管里,把腳露出來,然后站起來,把褲子拉上去就可以了。開始時,寶寶難免會犯一些小錯誤,如,把褲子的前后里外穿反了,或是將兩條腿同時伸到一個褲管里了等等,此時,家長不要急著糾正,可以詢問寶寶是否感覺到不舒服,或是把寶寶帶到鏡子前請他 “欣賞”自己的樣子,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寶寶找到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然后讓他重新穿一遍。為了鞏固寶寶對褲子結構的認識,家長在自己穿褲子時,也可以故意犯一些錯誤,如,把褲子的里外反著穿,看看寶寶能不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錯誤,也可以請寶寶來幫忙,“媽媽怎么覺得褲子穿得不舒服,寶寶幫媽媽看看,到底哪里有問題?”在寶寶發(fā)現(xiàn)其中的錯誤后,要及時贊揚寶寶聰明、能干,讓寶寶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有的寶寶對自己穿衣褲興趣不高,家長可借助比賽的方式,和寶寶比一比誰穿得又快又好,利用寶寶的好勝心促進其學習。

3.穿鞋子

給寶寶準備的鞋子最好是帶粘扣的,這樣比較方便寶寶穿、脫。先教寶寶穿鞋的要領:把腳塞到鞋子里,腳趾頭使勁兒朝前頂,再把后跟拉起來,將粘扣粘上就可以了。對寶寶來說,分清鞋子的左右,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練習才能掌握。家長可以教寶寶這么做:把鞋子放在自己的前面,鞋的頭部朝前,如果看到兩只鞋合攏后,中間有一個小縫就對了,如果沒有小縫就是放反了。如果寶寶把鞋穿反了,可以問寶寶這樣是否會覺得不舒服,讓寶寶仔細體會一下穿反了鞋子是什么感受,接著讓他把鞋子脫下來,把兩只鞋左右掉換一下重新穿上,感受腳是什么感覺。這樣持續(xù)練習幾次,即使寶寶下次再穿反了鞋子,也會馬上意識到可能是哪兒出了問題,并且知道怎么解決。有的寶寶可能會對穿反了鞋子滿不在乎,即使家長指出他的錯誤也不愿意糾正,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采用激將法,如,在他面前表揚他認識的小朋友從來不穿反鞋子,真是又聰明又能干,好勝心強的寶寶一般都會沉不住氣,從而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時,家長就要及時肯定寶寶的行為。

本節(jié)訓練要點:

練習穿、脫衣褲和鞋子之前,先教寶寶分清衣褲的前后里外和鞋子的左右。

給寶寶準備帶扣的上衣練習穿、脫動作。

給寶寶準備松緊帶的褲子練習穿、脫動作。

給寶寶準備帶粘扣的鞋子練習穿、脫動作。

多為寶寶做示范動作。

引導寶寶自己發(fā)現(xiàn)穿衣褲和鞋子時出現(xiàn)的錯誤。

以游戲和比賽的方式,激發(fā)寶寶自主穿衣的興趣。

及時肯定寶寶的每一次進步。

附生活自理兒歌

自己吃飯

小寶寶,真能干,

自己拿勺來吃飯,

拿穩(wěn)勺,扶好碗,

一口一口全吃完。

不挑食

愛吃肉,愛吃菜,

寶寶長得快,

媽媽真喜愛。

喝水

白開水,真解渴,

寶寶健康離不了,

端起杯,仰起脖,

咕咚咕咚全喝完。

洗手

兩只小手來洗澡,

你搓我,我搓你,

先用香皂擦一擦,

再用清水來沖洗。

穿鞋

小腳往前鉆,

小手向上提,

粘上小粘扣,

邁步一二一?!?/p>

相關推薦

  • 培養(yǎng)寶寶睡姿的三個方法 媽媽們聚在一起討論寶寶的吃喝拉撒睡時,紛紛抱怨寶寶的睡相太差。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現(xiàn)在寶寶睡相差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睡著以后揮拳蹬腿地大練“少林武當功”不說,自己還常常幾個連滾就墜下床去了,有的時候甚至還...
    2021-04-08 閱讀全文
  • 新生寶寶游戲 開啟智力大門 寶寶剛生下來,爸爸媽媽就要注意對他的鍛煉了,不要忽視寶寶的一個小運動,也不要以為寶寶聽不懂話就沒耐心對它說話,更不要認為,寶寶的感官不需要刺激。 研究表明,得到充分鍛煉和刺激的寶寶比沒有被鍛煉的寶寶要...
    2021-11-18 閱讀全文
  • 象寶寶需要的那樣擁抱他 象寶寶需要的那樣擁抱他 寶寶還看不見,聽不懂之前,就擁有一個很敏感的感覺器官,就是皮膚的觸覺。 分娩時,寶寶受到子宮、產道的擠壓,這是寶寶重要的第一次觸覺經(jīng)驗。出生后,媽媽的懷抱是寶寶溫暖、安全的家園...
    2021-11-13 閱讀全文
  • 適合新生寶寶的體操 最好是在孩子睡覺之前給他做操,他可能會睡的更香。吃飽了之后不要動他,在兩頓餐之間,可以讓他活動一下…… 嬰兒操不同于嬰兒撫觸。嬰兒撫觸是局部的皮膚撫摸、按摩。它需要手有一定的力度,進行全身皮膚的撫摸。...
    2021-11-13 閱讀全文
  • 歡迎新生寶寶的句子 “這個世界又多了一個你,而爸爸媽媽又多了一個世界?!?,一個嬰兒的出生,代表著世界的一個全新的生命誕生。迎接寶寶出生的朋友圈報喜文案有哪些可借鑒呢?我們整理了歡迎新生寶寶的句子,并分享給您,我們后續(xù)還將不斷提供這方面的句子!...
    2023-02-26 閱讀全文

媽媽們聚在一起討論寶寶的吃喝拉撒睡時,紛紛抱怨寶寶的睡相太差。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現(xiàn)在寶寶睡相差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睡著以后揮拳蹬腿地大練“少林武當功”不說,自己還常常幾個連滾就墜下床去了,有的時候甚至還...

2021-04-08 閱讀全文

寶寶剛生下來,爸爸媽媽就要注意對他的鍛煉了,不要忽視寶寶的一個小運動,也不要以為寶寶聽不懂話就沒耐心對它說話,更不要認為,寶寶的感官不需要刺激。 研究表明,得到充分鍛煉和刺激的寶寶比沒有被鍛煉的寶寶要...

2021-11-18 閱讀全文

象寶寶需要的那樣擁抱他 寶寶還看不見,聽不懂之前,就擁有一個很敏感的感覺器官,就是皮膚的觸覺。 分娩時,寶寶受到子宮、產道的擠壓,這是寶寶重要的第一次觸覺經(jīng)驗。出生后,媽媽的懷抱是寶寶溫暖、安全的家園...

2021-11-13 閱讀全文

最好是在孩子睡覺之前給他做操,他可能會睡的更香。吃飽了之后不要動他,在兩頓餐之間,可以讓他活動一下…… 嬰兒操不同于嬰兒撫觸。嬰兒撫觸是局部的皮膚撫摸、按摩。它需要手有一定的力度,進行全身皮膚的撫摸。...

2021-11-13 閱讀全文

“這個世界又多了一個你,而爸爸媽媽又多了一個世界。”,一個嬰兒的出生,代表著世界的一個全新的生命誕生。迎接寶寶出生的朋友圈報喜文案有哪些可借鑒呢?我們整理了歡迎新生寶寶的句子,并分享給您,我們后續(xù)還將不斷提供這方面的句子!...

2023-02-2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