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嗎?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幼兒園說課稿喜歡你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教案 你很特別幼兒園大班說課稿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蔽蚁耄@兩句話也可以視為給家長們的贈言。不過,若想真正的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并不容易。

復雜的對象,簡單的教育,正是教育困難的重要原因。如果以簡單的教育對待復雜的對象,也必然導致教育無效或失敗。所謂復雜,是說今日孩子接受了復雜的大量信息,由于難以消化、難以適應而產生了復雜心態(tài),甚至模糊了與成人的界限;所謂簡單,是指今日教育在原有的體制內循環(huán),父母由于無法面對新人類新世界而顯得簡單尷尬,甚至連自己也困惑不已。

如果,以前是孩子不了解大人,大人很神秘,今天則倒了過來,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

那么,怎樣了解孩子呢?具體說來,要多陪孩子玩一玩,要耐心聽孩子講話,要與老師保持經常的聯(lián)系,要看一點《少年兒童研究》之類的報刊書籍。

21世紀已經向我們匆匆走來。作為跨世紀的一代孩子,既有良好的機遇,也有眾多的麻煩。例如,心理障礙增多等等。因此,為了孩子有一個光明的前途,為了家庭長久的幸福,再也不能漠視對孩子的了解與尊重了,否則,我們將遭受無情的懲罰!

今天的孩子難教育,這是個世界性的問題。

難在哪里呢?有人說知識不足,有人說方法不當,這些都是對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對今天的孩子缺乏了解。有些父母也許不服氣:知子莫如父母,我們天天看著自己的孩子,難道還不了解他(她)?

讓咱們來看一些事實吧。

住進高樓里的孩子孤獨感增強了,父母們于心不忍,建議孩子外出跑跑跳跳,孩子卻回答:“沒勁!”鼓動孩子找鄰居伙伴玩玩,孩子竟說:“不愿意”。

如今的孩子特別喜歡看卡通(漫畫)。有位干部是兒童圖書獎的評委,抱回家許多獲獎圖書。可兒子毫無興趣,卻用零花錢買回近百本卡通,忘了吃飯,忘了功課,忘了睡覺,看得開懷大笑、渾身亂抖。父母困惑不已,要過卡通書細看了半天,居然看不明白:這是什么鬼東西,亂七八糟胡言亂語!可問題是孩子一看就懂,一懂就迷,您是大人怎么就看不懂呢?

正如讀書一樣,世界上的書浩如煙海,最難讀的是子女這部無字之書。做父母的,要透過子女的內心世界,讀懂他們的每一天,每一年,也就是說,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www.692P.COM 考試祝福網(wǎng))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孩子的視力,你重視了嗎?


近期幼兒園組織孩子進行了體檢,測查視力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測查結果顯示,班里大部分孩子的視力并不如預期的那樣好,甚至較上學期下降嚴重。作為老師,我覺得很心疼,小小年紀,還尚未步入小學的門檻,就要帶著小眼鏡了,那么將來如此繁重的學業(yè),會讓孩子的視力降到哪里去?在告知家長視力檢測結果時,家長們很驚訝,大呼不能給孩子看電視了,不能給孩子玩電腦、手機了,也有的家長表示不能理解為什么會這樣。我們不妨分析一下,孩子的視力為什么會下降?

電子產品取代紙質類用書,電子游戲取代現(xiàn)實生活中可動手動腦的游戲,孩子們更愿意豎著小手指在手機、電腦上劃來劃去,高度集中的同時,眼睛也在受著侵害。除了長時間的看電視、玩電子產品,孩子們學習壓力增加,空余時間被各種課程安排的滿滿,而大部分的課程都是和孩子長時間用眼有極大關系,如寫字課等。孩子們戶外活動的時間減少了,接觸大自然的時間減少了,眼睛調節(jié)、休息的時間也相應減少了。不正確的書寫、看書姿勢等是造成視力下降的原因。我想,不管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祖國的花朵小小年紀就帶上“小眼鏡”,我們能做的就是多給孩子更廣泛的活動空間,提醒家長多進行戶外活動,畢竟良好的身體才是成長道路上獲取成功最重要的保障。

你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了嗎?


東昊是我們班上出了名的“野小子”,經常會在班上制造一些麻煩。一天,我剛邁進教室,孩子們就接二連三地說東昊的種種不是。這個說東昊剛才推倒小朋友了,那個說東昊東活動區(qū)的工作了。再瞧瞧,東昊正滿不在乎的沖著大伙嚷嚷。我讓大家安靜下來后說:“老師和小朋友一樣討厭東昊身上的缺點,我想東昊也應該知道自己錯了,大家能不能想想他有沒有什麼優(yōu)點呢?”一陣沉寂過后,大家爭先恐后地說東昊的優(yōu)點總之,最小的細節(jié)都讓孩子們給發(fā)現(xiàn)了。最后,我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對東昊說:“老師很高興,我們希望東昊能努力讓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越來越多,缺點越來越少。東昊你說好嗎?”東昊低著頭輕聲地說:“我知道錯了!我要讓自己的優(yōu)點越來越多,缺點越來越少?!崩蠋熡职l(fā)現(xiàn)了東昊的一個優(yōu)點,那就是敢于承認錯誤。”我補充道。一陣熱烈的掌聲頓時回蕩在教室里……

老師和家長都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讓孩子在自信中成長。面對“壞”孩子,更需要竭力去找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微不足道,都需要出自真心地去贊揚、鼓勵和引導。

你還在用“你很棒”表揚孩子嗎?OUT了~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要求學生不要用「評價」的方式講話。我發(fā)現(xiàn)這不太容易,他們一開口忍不住還是評價。怎樣是評價,怎樣是不評價,他們并不清楚。

一些人誤以為不評價的意思就是不批評。他們選擇贊美的語言:「我覺得你這里做得非常好?!够蛘撸骸肝艺J為你是很優(yōu)秀的咨詢師?!沟@還是在評價。

關于兒童教養(yǎng)的研究已經發(fā)現(xiàn),「贊美」孩子并不總是有好處的。比如,有研究者讓不同的兒童解數(shù)學題。解完一組簡單題目后,研究者給了每名兒童一句反饋。對一些孩子贊美他們的智力:「哇,你太聰明了!」而對另一些孩子贊美他們的努力:「你一定平時很用功?!谷缓螅芯空呓o孩子們更困難的一組題目。因為聰明而受到贊美的會更擔心失敗,他們傾向于完成難度較低的任務,遇到困難更難堅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現(xiàn)出自尊水平的下降?!澝浪奶熨x,居然會妨礙自尊!

乍一聽這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但細細一想,又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

雖然贊美聽上去讓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種評價。它把一個人捧到極高處,而后蓋棺論定??膳碌木褪沁@個「定」字。當我們受到贊美之后,我們常常會害怕自己配不上這樣的贊美,會為此平添不少壓力。出于壓力,我們可能會更愿意重復相同的工作:反正我做這樣的事情足以獲得贊美,為什么還要冒險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更嚴重的情況下,我們干脆什么都不做了?!改銈兌伎湮椅恼聦懙煤?,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寫出來的,如何好法?我怕再寫下去就會露怯?!刮覀冇梅艞墎砘貞澝?。

如果對一個小孩說:「哇,你這幅畫太美了!」或者一個孩子下棋贏了:「你簡直是小棋王!」他會很開心。但再讓他畫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會躊躇。

評價接近于一種定義性的表達。對于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難再產生更多延展性的探討。它適合收進教科書里,作為結論。如果是現(xiàn)實的交流,就很可能造成冷場:你都已經下結論了,我還用說什么呢?從這個角度說,贊美甚至比批評更容易終止一個話題。批評好歹還可以反駁:你說我不好,我不接受!但是贊美怎么辦呢?拒絕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實在沒有發(fā)展余地。大家討論得好好的,我突然來一句:「我覺得討論很有價值,每個人都說得很好。」這會讓場面的氣氛驟冷。假如你接受了這句評價,你就很難接下去說。除非忽略這句話,大家才能繼續(xù)聊。

不評價的交流方式是怎樣的呢?它只關注具體發(fā)生了什么事,而不僅僅是進行抽象的判斷,定義,甚至針對人的褒貶。一個不評價的老師,會這樣問學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業(yè),發(fā)生了什么呢?」而一個帶有評價性的老師則會說:「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業(yè)?」前者是在關心一樁事件的發(fā)展過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訓誡。

后面這種情況下,老師根本不在意理由。他關心的只是對于學生的定性,而這件事他已經做完了?!赋姓J吧!你就是個差學生?!狗路鹗沁@樣的潛臺詞。你可以聞到明顯的拒絕氣味。如果你是這個學生,只要低頭認罪就好了,什么都不用說。除非你希望辯解:「不,我不是那樣!」可以想象,那將是一場不太愉快的爭論。

通過前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則會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許這個學生遇到了一些麻煩,也許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這種行為傳達某種態(tài)度,或者還有其它的什么可能。當我們采用一種非評價的立場時,就等于為這些信息的流通創(chuàng)造了空間:「說吧,讓我看到它,我對你經歷的這些事感到好奇?!鼓銦o須辯解,因為根本沒有辯解的對象。只需要單純地描述你的經驗就好,這是我們此刻關注的。

通過不帶有評價的交流,我們在做一件事:描述經驗本身。

經驗的描述看上去最簡單,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對于事物的認知和相互確認,遠遠比哪怕挖空心思給出的「贊美」更能表達出重視。對畫畫的孩子說:「這是你畫的山,這是河水,啊,河水里有一只船,船上這個人是在釣魚嗎?哈,你還給他畫了帽子!嗯,你在這邊畫了一個太陽,這邊畫了一個月亮,那是白天還是晚上呢?」對下棋的孩子說:「剛才這一步的時候,你選擇和他兌子,他一下就沒有子用來防守了,但是你的車和馬有了配合?!鼓阕⒁獾氖蔷唧w的過程。這些話里沒有褒貶,但他們會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見了。他們會樂于跟你討論,也會更有興趣繼續(xù)做下去。

不僅如此,在我們給出評價的時候,我們暗暗使用了上帝,至少是專家的視角。我們自認為是有資格給對方打分的。無論是贊美還是批評,這里面都暗含著某種不平等, 甚至是妄自尊大。你很牛,但我敢評斷你很牛,這暗示著我更牛,起碼我足以考察你的牛。有時候,被一個不懂裝懂的人盛贊,不啻于一種侮辱?!胍幌肽切┰诼牳杌蚩串嫊r搖頭晃腦,嘖咂有聲,卻根本不在點上的裝酷犯吧。你是非常棒的創(chuàng)作者,我是非常懂的鑒賞家,我們不同凡響!賽高!除此之外呢,只剩一片空洞。這表示我并不認可你做的事,因為我根本沒拿正眼瞧它。這種情況下,倒不如爽快一點承認:我不懂。雖然也會讓人失望。然而,至少有一份實事求是的尊重在。

不懂的人,也能夠描述自己的經驗。我上學時朗讀英語課文,我父母完全聽不懂,但他們可以說:「我們聽到你一開始的語速很慢,聲音很響亮,越到后面就越快,聲音也小下去了。」這樣的反饋對我來說有價值,而且,我知道他們在聽。這遠比說什么「不錯,讀得真好!」要讓我感到舒服。我注意到,在我的課上,不懂裝懂往往會是導致評價的扳機。當我問學生「你對剛才這段話有什么反饋」的時候,他可能會這樣(常常略帶一絲慌亂地)回應:「我覺得很有道理,嗯,是這樣?!故聦嵣?,他真正想說的是:「我沒有反饋,我的大腦一片空白,我剛才是走神了?!?/p>

我們都有過走神的經驗。一些人也許認為它是不可以公開說出來的,因為對「走神」有評價:上課走神,說明我不夠好。同樣地,我們對「不懂」也有負面的評價,這才被迫「裝懂」。所以你看,正是評價導致了這一部分經驗無法被描述,造成的空洞就只好拿更多的評價來填補。而心理咨詢和督導需要關注一切的經驗,心頭的一閃念也是大拼圖當中的一小片,不可放過。所以我反復強調不要評價。走神并不是一種值得批斗的惡習,它只是一段經驗?!竸倓偘l(fā)生了什么,以至于你走神了?」

當我們了解到一次走神,我們就有機會了解到走神背后的東西。可能是這個人最近的某種困擾,也可能是互動中潛伏的某些問題。我們對彼此的理解都會更深。不評價是一種溫和的邀請,邀請我們打開更多的自己,同時也看到更多對方。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咨詢師做得非常好?!刮液闷娴氖?,你體驗到哪些良好的感覺,在什么部分?是哪一句話,哪個動作,甚至是哪個眼神,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還是說,你感覺到咨詢師的脆弱,格外需要你這一句肯定?又或者,你只是找不到別的話,才用這句萬能的評價來敷衍?如果是最后這種情況,你是真的腦子一片空白?還是有話又不想說?你隱藏起來的是什么呢?

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認為上這個課沒有收獲?!刮液闷娴氖牵谡n程的這段時間里你是怎樣的體驗?是困得想睡覺,煩得坐不住,還是復雜到無法思考?你所收獲的信息是否都在預料之中?是否失望?哪些部分導致了這種失望的感覺?

我也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你做得不夠專業(yè)?!刮沂紫认胫?,這里的「專業(yè)」是指什么?也許你想說的是「不夠溫暖」,那你不妨這樣描述:「剛才你說到這一句的時候,我感覺到不太舒服,也許是你的語氣帶來的,我有一種聯(lián)想,好像你沒那么在乎這個來訪者的感受?!够蛘吣阆胝f的是「沒有足夠多的理論支持」,那不妨說:「我注意到你的話里理論名詞特別少。這讓我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p>

一開始適應這種交流方式會很麻煩。但它物有所值:通過這種交流方式,我們會拓寬對經驗世界的認識,也會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聯(lián)系。當然,前提是我們對這個人感興趣,而且發(fā)自內心地愿意陪他一起,觀察和交流各種經驗的流動。

是的,通過不評價的交流,我們表達出對人的興趣。在前面的兒童研究中,還有一半的結果沒有講出來,那就是另一些因為努力被贊美的孩子,會更愿意嘗試新的挑戰(zhàn)。一些研究者把兩者的差異解釋為:努力可控,而聰明不可控。但我還有另一個解釋:努力是一個長期過程,并且充滿了開放的可能性。當我們關注一個人的努力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說:「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見了,而且我有興趣繼續(xù)看下去?!?/p>

和孩子交流,你問對了嗎?


當您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時,問孩子的第一句話通常是什么呢?有人曾經做過調查,將中外父母的問話進行了對比:在中國,父母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時說的第一句話通常是:1、今天在幼兒園吃什么了?

2、你們今天學什么了?

3、有人欺負你嗎?

4、今天老師布置作業(yè)了嗎?國外父母問孩子的那一句話通常是:1、今天你快樂嗎? 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嗎?

3、你有什么作品嗎?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興嗎?不同的問話體現(xiàn)了不同的教育觀念和方法。中國的父母比較多地關注孩子的生活情況和學習情況,而國外的父母則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緒情感、興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與伙伴交往上。前者的關心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可能會讓孩子自己對生活和學習過程有更多的關注,而忽視了情緒情感的變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話,更容易讓孩子有傾談的欲望,有表達的意愿,會讓孩子對自己的作為有所感觸,并且會對今后的幼兒園生活產生向往。專家指出,父母每天接孩子回家時,是孩子思維最活躍、最興奮的階段,也是開發(fā)孩子智力的黃金時間,父母可以好好利用這一段時間,開發(fā)孩子的思維,給孩子的表達創(chuàng)造良好的機會。譬如:可以提一些這樣的問題:

你今天最快樂的事是什么?為什么它是最快樂的事?

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戲?

你聽見了/看見了哪些有趣的事?

你的好朋友是誰?他有什么優(yōu)點?像這樣的問題,提問內容具體,孩子知道從何而答。如果父母每天一出園第一句話就問:“你今天吃什么了?”在孩子思維最興奮的階段,他不會理清思路,回答一天三餐是什么,可能只給您一個簡單的回答,比如面條,因為面條是孩子最易記住的詞匯。如果您想了解孩子每天吃了什么,您可以把孩子領到園里的食譜園地,按照食譜問一問孩子,孩子就會把思路理清,認真告訴您。這樣您不僅能了解孩子飲食情況,還能大大增加孩子的講述欲望。孩子講述的多,就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這樣的問話,還能激發(fā)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在表達的過程中,有時還會附帶上他自己的見解,這會讓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父母在提問時,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提問時最好使用開放性的語言,多問幾個“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這類封閉性的語言。因為,封閉性的提問容易造成孩子思維的惰性,而問“為什么”,會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助于開闊孩子的思維,而孩子豐富的想象力也會得以發(fā)展。同時,這樣的提問還能練就孩子尋找問題、思考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的本領……

教育隨筆:你尊重孩子了嗎


 我一直覺得,幼兒教師如果能做到生活中給予孩子母親般無微不至的關懷,能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讓孩子養(yǎng)成一種良好習慣,應該就算是一個好老師,但經歷了那件事后,如今這些在我看來都只能算做愛的外在表現(xiàn)了。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大部分小朋友都睡著了,只有小航一次又一次地去廁所,當他第四次要去廁所時,我二話沒說就找聽話的藝倫陪他去,幫我看看他到底有沒有撒謊,因為我不知道小航是不是想利用上廁所的機會出去玩一玩。一會兒兩個孩子回來了,我發(fā)現(xiàn)小航似乎有些不高興,只見藝倫情緒激動地說:“孫老師,他只尿了一點點?!闭f完似乎在等我表揚他完成了任務,而小航一直不好意思地低著頭。我什么也沒說便讓他們倆睡覺去了。

隔了幾天,小航中午尿床了,問他原因卻怎么都不肯說,我一氣之下批評了他一頓。第二天他的媽媽給我打電話說出了小航尿床的真正原因。那天,我讓藝倫去檢查他是不是真的小便了,小航覺的很丟人,他是自尊心很強的孩子,不想再讓別的小朋友和他一起去廁所檢查他到底有沒有尿,所以他想尿也不再告訴老師。小航媽媽后來再說的什么我似乎一句也沒有聽清楚,腦海中一直在想著那天的事,反思著自己的行為:為了追究一個答案,卻深深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對待孩子我們不妨把他看做是一個成人,像我們的同事或朋友,因為尊重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空話。你愛孩子嗎?那就請檢查自己有沒有尊重孩子。你尊重孩子嗎?那就請俯下身子,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和他們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流,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世界其實真地很精彩。

老師,你哭了嗎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老師,你哭了嗎”,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這一學期,我?guī)У氖谴蟀啵@些小家伙果然比在中班的時候更有活力了,心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更細心了。

星期二的午睡時間,我們班的昊昊心情特別興奮,就是翻來覆去的不睡覺,我平常對孩子中午難以入睡這件事情最頭疼了,我就忍著困意陪他玩游戲,我打了個大大的哈欠,眼睛里充滿了淚水。

昊昊看見了,就問:“老師,你哭了,為什么要哭呢?”“我沒哭。

”我急忙跟他說。

“沒哭,你的眼睛里怎么都是淚水呢?”我笑了笑說:“那你猜一猜,老師的眼睛里為什么有淚水好嗎?”昊昊撓了撓頭,對我說:“老師,你不會是因為我沒有睡覺,你就流淚了吧,老師,你生氣了嗎,對了,老師你剛才打了個哈欠,所以你眼睛里流淚了,我猜對了嗎?”我笑著對他說:“還是昊昊最聰明了,一猜就知道老師為什么會流淚了。

”我接著問他:“昊昊,那你知道打哈欠會流眼淚,還有什么時候會流眼淚呢?”這下他可來勁了,興高采烈地對我說:“老師,我知道吃辣椒吃多了就會流眼淚,還有小朋友搶了我最喜歡的玩具我會流眼淚;我做錯事老師批評我我會流眼淚;媽媽看電視的時候也會流眼淚;我生病打針的時候也會流眼淚,因為我怕疼。

在我的啟發(fā)下,昊昊說出了很多流眼淚的情況,而且這些情況大部分都是發(fā)生在他自己周圍甚至自己身上的事情。

我又接著問他,喜歡什么時候流的淚,不喜歡什么時候流的淚?為什么?這下昊昊更有精神了。

在思考回答的過程中,他自己明白了該如何減少那些令人不愉快的眼淚,如,生病時要堅強,小伙伴之間要友好相處,每做錯一件事,都要從中吸取教訓不再重犯……

說到這里,小家伙累了:“老師,你是打哈欠流淚的,打哈欠說明你困了,咱們睡覺吧!”“嗯!”在心底為昊昊懂事兒高興的同時,我決定午睡后趕緊找資料查閱一下淚水的成因,以準備回答昊昊可能要提到的問題。

關于“老師,你哭了嗎”的精彩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老師,你愛孩子嗎?


老師,今天是我第一次來到你們班體驗生活,看到你今天的工作,很想給你寫封信。我注意到你利用孩子午休的時間在趕著寫家園聯(lián)系冊,我聽到在草坪上你不顧嗓子疼孩子組織孩子們游戲,我看到你幫保育員給孩子們一勺一勺地分飯,我想對你說,辛苦你啦,老師!在美術課上,你一筆一筆在黑板上教孩子們畫畫兒,當一個孩子興奮地舉著手里的畫紙,滿懷期待地站起來對你說:“老師,我畫了三朵花兒!”你卻大聲訓斥他說:“某某某,你給我閉嘴!”這個男孩沉默著坐下了;當孩子們在說話時,你頭也沒回對孩子們喊:“我說過,課堂上沒有聲音!”在識字課上,你拿出一疊識字卡片帶孩子們識字,這時另外一個老師走過來說了些什么,然后你很氣憤地說:“憑什么讓我們去幫她們班啊?不去!”孩子們有的望著你,有的和同伴兒玩耍起來;你拿出一張識字卡,叫一個男孩子讀,一個女孩子搶先讀了出來,你瞪了她一眼,“沒叫你說話,坐下!”戶外活動時,愛哭的那個女孩兒因為一點兒事又哭了起來,可能因為我今天第一次來到班里,她試圖想在我這里找到安慰,我蹲下來想給她擦干眼淚,你走過來,扯過孩子,讓她站在你面前說:“某某某,不許哭!我和你說過,眼淚在我面前是沒有用的!不許哭!”然后你對我說,“這孩子就愛哭,你剛來,脾氣好,她就總往你身上粘,不能慣著她,這樣對她不好!”孩子一直低著頭,我注意到,她七、八分鐘后才又融入到小伙伴兒中去。我至今還沒搞清楚她當時為什么哭?午餐和晚餐時,孩子們分成兩大排面對面坐著吃飯。有的孩子的小椅子離桌子有些遠,你從孩子的背后一路走過去,邊走邊用腳踢孩子的小椅子,“我跟你們說過了,吃飯時,肚子離桌子不要太遠,某某,還有某某,你給我坐近點兒!”瘦瘦的那個短發(fā)女孩兒給我的印象挺深的,她是第一個和我說話也是和我說話最多的女孩兒,在你講完常見標志的兩三個小時內,她還一直自己或跟伙伴兒玩撥打119的游戲。孩子們午休時,你和我談起她,說她原來患有自閉癥,現(xiàn)在還沒有好利索,還嘲笑她經常走著走著自己就轉一圈兒,認為她不應該來你們班。你閑下來的時候,當著孩子們的面,你曾對我說過,自己不想這么煩,不想生氣,可被這群孩子們氣得總愛發(fā)火。我知道你才22歲,大專畢業(yè),在這個幼兒園里你的學歷不算低,你還能和英語老師交流上幾句。更多的我們沒有時間交流,也許我誤會了你,也許你平時不是這樣,但我多么希望你能尊重自己的工作,快樂地工作,快樂地和孩子們在一起!也許你出生在農村,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學前教育專業(yè)不是你最初的選擇;也許你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xiàn)當一名幼兒教師并非如你所想象的那樣快樂;也許你嫌你的工資太低,也許你抱怨園長對你不公平;也許剛剛和男友分手,心情很不好,也許……但我想對你說,如果你不是一看到孩子就萌發(fā)出無限的愛意,不是一聽到他們的稚嫩聲音就有想和他們說話的沖動,不是一看到他們的活潑身影就有想和他們一起做游戲的熱情,不是在孩子面前能忘卻自己的一切煩惱和憂愁,那么我真心建議你再重新考慮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或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tài)。是的,我知道,作為一名幼兒園的老師,你犧牲了很多,你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大城市,你和很多同事擠在一間宿舍里,周末也很少能看到自己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你不能總是象其他的女孩子一樣在上班的時候也可以穿著漂亮的衣服和鞋子,你一天下來,嗓子又干又啞,白天神經繃得緊緊的,晚上有時還得寫心得,準備教具;作為一個年輕的老師,你也忍受了很多,個別家長居高臨下的眼神和態(tài)度讓你很難過,有時候家長和領導的不公平的話讓你也哭過,但我想對你說,選擇了做幼兒教師,就是選擇了一份愛的職業(yè),付出的職業(yè),辛苦的職業(yè),同時也是只要你付出了愛就會得到愛的回報的職業(yè)。我對成年人的幸福狀態(tài)的理解是,工作不僅是我們謀生的手段,還令我們感到快樂,成功,滿足,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說一周五天,一天8個小時甚至10、12個小時的工作中能夠帶著一種情緒的話,那么這種情緒應該是快樂的,它帶著我們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享受著日常工作重復和創(chuàng)新的樂趣。如果占據(jù)著我們成年人生活大部分的工作的時間和體驗是煩惱和發(fā)脾氣,一方面我為你惋惜,另一方面我建議你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喜歡、尊重這份工作。當然,今天我看到的這一切不能完全怪你,園里的管理體制和領導的疏于管理也有一定的關系。但離開你,離開幼兒園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你才22歲,你的人生之路還很長,我真心希望你能夠快快樂樂地工作著,你在孩子心靈里播下愛的種子,我們的社會就會成長著更多的愛!

今天你笑了嗎?


最近我們開展了一個活動“今天你笑了嗎?”這是為了讓孩子們每天入園高高興興,在園時快快樂樂,離園時滿臉喜色。效果還是不錯的呢。在活動的同時我發(fā)現(xiàn)原來笑還真是學問很大呢。一起看看吧:笑是一種感情溝通,是感情的一種傳遞方式。在生活中,最令人愉快、最善待客人的表情就是面部的笑??峙逻@個世界上從來不笑的人是不存在的。笑,表達我們的感情,溝通我們的思想,展示我們內心的世界;笑,說明我們人類的美好。它對每一個人都將起著引力作用、催化作用、寬慰作用、鞭策作用、鼓勵作用和愉悅作用。人生來就會笑,但很少有人知道,笑也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運動。每笑一聲,從面部到腹部約有80塊肌肉參與運動。笑100次,對心臟的血液循環(huán)和肺功能的鍛煉,相當于劃10分鐘船的運動效果??上?,人到成年,每人每天平均只笑15次,比孩童時代每天笑400次左右少多了。對健康來說,這至少是令人遺憾的損失。只要發(fā)笑,嘴角和顴骨部位的肌肉便跟著運動,將嘴和兩眼向上提拉,這可以阻止面部線條下墜。笑,不正是一種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嗎?笑得好處是大大的!——有助美容、有助調養(yǎng)身心(長壽、降血壓、促進消化等)、放松壓力、能治肌肉勞損、有助呼吸等等。俗話說的好,“笑一笑,十年少!”大家要多笑笑哦~~

相關推薦

  • 育兒心得:你真的了解孩子嗎? 育兒心得:你真的了解孩子嗎? 說起讀書,我很是慚愧,自從生過孩子之后,我很少讀過一本完整的書。今年暑假,我拿起了這本孫瑞雪老師寫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平時總是覺得沒有時間,有的人說還是沒有沉下心來不...
    2020-11-02 閱讀全文
  • 你了解孩子的心理嗎? 導讀:家長與兒童的這些互動的游戲,兒童是從互動中去學習的。當然,他們也在通過與環(huán)境的互動去學習,也就是孩子在這個環(huán)境中——能聽到的、看到的、摸到的、聞到的,所以,我們盡可能的積極的邀請孩子參與到這個環(huán)...
    2021-09-02 閱讀全文
  • 你真的對孩子用心了嗎? 在我接待的家長咨詢中,經常有家長問我:“我的孩子讓我那么費勁,怎么辦呢?”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就會反問一句“又不是去干體力活,你費那么大的勁干什么?”我的反問讓很多家長無語??梢哉f大凡是說孩子費勁的父...
    2021-01-12 閱讀全文
  • 你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嗎 導讀:孩子有孩子自己獨特的心理,他們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絕大多數(shù)父母的觀念中,兒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變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時候無法真正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
    2022-01-03 閱讀全文
  • 你了解全托孩子的內心嗎? 他不肯認真上學 凱是一個內向、拘謹、警覺性很強的孩子。初次看到他,他神情緊張,謹慎地坐在爸爸身旁。我用關懷的眼光看了看他,向他介紹了一下我自己。他才開始有點放松下來,還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爸爸說:“我兒...
    2021-05-22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你真的了解孩子嗎? 說起讀書,我很是慚愧,自從生過孩子之后,我很少讀過一本完整的書。今年暑假,我拿起了這本孫瑞雪老師寫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平時總是覺得沒有時間,有的人說還是沒有沉下心來不...

2020-11-02 閱讀全文

導讀:家長與兒童的這些互動的游戲,兒童是從互動中去學習的。當然,他們也在通過與環(huán)境的互動去學習,也就是孩子在這個環(huán)境中——能聽到的、看到的、摸到的、聞到的,所以,我們盡可能的積極的邀請孩子參與到這個環(huán)...

2021-09-02 閱讀全文

在我接待的家長咨詢中,經常有家長問我:“我的孩子讓我那么費勁,怎么辦呢?”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就會反問一句“又不是去干體力活,你費那么大的勁干什么?”我的反問讓很多家長無語??梢哉f大凡是說孩子費勁的父...

2021-01-12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有孩子自己獨特的心理,他們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絕大多數(shù)父母的觀念中,兒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變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時候無法真正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

2022-01-03 閱讀全文

他不肯認真上學 凱是一個內向、拘謹、警覺性很強的孩子。初次看到他,他神情緊張,謹慎地坐在爸爸身旁。我用關懷的眼光看了看他,向他介紹了一下我自己。他才開始有點放松下來,還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爸爸說:“我兒...

2021-05-2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