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到模仿創(chuàng)造和諧親子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1-10-30 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筆記 幼兒園說課稿人際關系 幼兒園新年到說課稿導讀:孩子們從一出生就開始模仿大人,在學習中形成自我。那么父母呢,在孩子模仿你們的過程中,你是不是也可以有所收獲?
孩子們從一出生就開始模仿大人,在學習中形成自我。那么父母呢,在孩子模仿你們的過程中,你是不是也可以有所收獲?
當你喂小寶寶吃飯時,把小勺遞到他面前,寶寶自然地張開了嘴,等著品嘗美味。那么你呢,你的嘴是否也張著?你們倆誰先張開嘴?到底是誰在模仿誰?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艾普?迪葉特斯特輝解釋說:“在4/5的情況下是孩子看到伸過來的勺子后先張嘴,然后父母才模仿孩子的動作;余下1/5的情況是父母先演示,孩子再模仿?!?/p>
這個簡單的喂飯的例子說明了,模仿不是單向的,模仿其實可以理解為父母和孩子間的交流的一種方式。
模仿——我的愛對你說……新手爸媽要學會與新生寶寶交流
艾普教授告訴我們:“如同水中的魚群群居群嬉一樣,人也時時參照周邊的人們:互相觀察、互相模仿。我們需要一種歸屬感和獲得認可、接受的愿望,而模仿可以滿足我們的這種愿望?!?/p>
很多父母都知道一項研究結果,就是在很小的嬰兒面前做吐舌的動作,寶寶也會模仿。你們也可以和自己剛剛出世的寶寶來做一個特殊的游戲:爸爸或媽媽在寶寶面前做出親吻的嘴型,看看寶寶是否也會模仿出同樣的姿勢。有研究者在剛剛出生不過42分鐘的嬰兒身上就觀察到了這種行為。
父母和孩子可以一開始就通過模仿互相交流。你可能會感到,當孩子模仿你時,你的面前似乎有一面鏡子,你做什么,孩子也做什么。當然,這種模仿也會起到不好的效果:如果孩子看到大人抽煙,觀察手是如何在嘴前往復的,他或許會用一塊積木代替香煙來模仿你。
不管他模仿你抽煙的動作讓你感覺如何,也許你覺得自己很愧疚,但孩子在模仿你時毫無惡意。他模仿你,是因為父母是他的偶像,他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你的孩子毫無保留地信任你。當你把寶寶抱在懷里,他同時也抱著你,貼在你身上向你表達他的愛,如同你對待他一樣。
模仿——生活原來是這樣的
如果一個6個月的嬰兒得到一面小搖鼓的話,他會立刻意識到,他不僅可以將他攥緊,也可以松手扔掉。因為這么大的孩子開始有意識地抓住東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而寶寶突然意識到,他可以“有所作為”影響什么了。于是他開始非常熱情地練習,將事物與目的結合起來。此時,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例如當你把禮品紙揉成一團發(fā)出聲音,孩子會好奇地學著嘗試,是否他也可以用手和紙制造出同樣的音響效果。
慕尼黑馬普研究所研究認知和行為發(fā)展的小組成員艾兒絲納博士說:嬰兒在9個月到12個月大時達到模仿的高潮階段,此時他們理解他人行為的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我們成年人會知道其他人的行為是有意義的,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進了廚房,就會推測他去那兒是有目的的。那么孩子呢?她和同事一起研究2歲的孩子是否同成人一樣思考。最初的結果表明,孩子會對模仿事物的意義有自己的理解:大人若是像孩子一樣把玩具塞到嘴里的話,孩子先是很吃驚,但他們并不去模仿。知道了這一點,下次你逗孩子玩時可別被那聰明的小腦袋瓜取笑哦。
模仿——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如果孩子因為肚子痛而整夜睡不安穩(wěn),第二天早上,父母的情緒通常會有些煩悶,這是人之常情。但假如寶寶這時沖著你們笑,所有的父母都會不由自主地喜笑顏開,疲勞被笑容驅趕得無影無蹤。這是因為父母在模仿孩子的笑時,大腦通過面部肌肉的運動傳輸了愉悅的信息,立即分泌出營造快感的激素。[零思考方案網 zhe135.COM]
當人們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時,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經生理學者發(fā)現(xiàn),大腦具有使人擁有模仿能力的神經細胞--鏡像神經原。它不僅僅在做動作如用手抓玩具搖鼓時活躍,而且在觀察別人如何拿起搖鼓時也變得活躍。大腦會模仿該動作,同時我們會設想他人大腦中的意圖:他想拿起搖鼓晃動發(fā)出聲響。鏡像神經原能讓人通過模仿,推己及人從而更加體諒他人。再簡單一點說,通過對周圍的人表情的模仿,寶寶學會了善解人意。
模仿——你說我也說
父母在和小寶寶說話時會不自覺地用“兒語”,他們改變了通常講話的節(jié)奏,幾乎是像唱歌一樣和孩子們說話。而且語速相對緩慢,句子之間停歇較長,經常重復所說的和所做的。當父母模仿孩子的方式進行交流,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就會發(fā)現(xiàn)寶寶在“密切注視”并“回答”你,盡管他可能還不會說話。寶寶大一點后模仿的能力更強了:比如他還不會說話,可已經能學著你們拿起電話聽筒煞有介事地“打電話”了。孩子每一次模仿的嘗試都促進著語言的發(fā)展,同時加強了父母與孩子間的聯(lián)系。
模仿——時間停止,生活繼續(xù)
對于新生的嬰兒來說,不存在昨天或明天,只有現(xiàn)在算數。當你給孩子穿衣、洗澡、哺乳時,對他重要的只是你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在寶寶觀察你的時候,望著他,用二三分鐘來營造一個小小的永恒,一段美妙的時間。而且你要將動作的節(jié)奏調節(jié)到寶寶的頻率上來,“慢動作”有時候恰好是合適的速度。這些都有助于寶寶的時間感和記憶的形成。
當然我們能從孩子身上學到的時間觀念也至關重要:有的父母全天候24小時為這個小小的大人物服務,忙得焦頭爛額,擔心自己支撐不了多久。寶寶卻有能力讓你堅持下去,就像他自己一樣保持旺盛的精力:不停地揮舞手臂,趴著時不斷向前爬,可能只為夠到一只紅色的球或毫無目的。孩子的這種耐力、耐心和集中注意力恰好是父母也應當效仿的。孩子可以引導你,盡全力去生活,日復一日。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協(xié)調上下關系創(chuàng)建和諧幼兒園
園長正確處理好自己與教職工的關系,是幼兒園管理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也是創(chuàng)建和諧幼兒園的關鍵。園長為此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通情而不矯情
通情,即時時與教職工保持溝通。溝通是創(chuàng)建和諧幼兒園最好的方法。園長要想與教職工保持溝通,必須淡化權力意識,強化服務意識,還必須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與能力。溝通形式包括口頭溝通、書面溝通和形象溝通。其中口頭溝通最為常用。溝通時園長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注重情感投入。除了工作上的溝通外,園長還應當學會日常生活中的溝通,與教職工建立起同志間的情誼,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書面溝通則要以人為本,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下發(fā)的文件、通知要有人情味,堅持剛性制度約束與人性化的民主管理和諧統(tǒng)一。形象溝通指園長要運用自己的形象、肢體語言、臉部表情、行為等與教職工交流。
不矯情,就是要求園長不擺官架子,不以領導者自居,要牢記權利是大家給的。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平時趾高氣揚、高高在上、矯情十足,在與教職工的交談中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談話語氣,結果肯定會使自己與教職工的感情變得淡薄,甚至破裂,幼兒園的和諧也就無從談起了。
二、保護而不袒護
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愛面子”,每個人都有上進心和自尊心。園長應該注意保護教職工的上進心和自尊心,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凡事以表揚、鼓勵為主,批評為輔,對教職工的缺點錯誤,要寬容,批評得當,做到以理服人,對事不對人。尤其是對那些犯過錯誤的教職工,不歧視、不疏遠,更不能當著其他人的面去揭他的痛處。園長到班級聽課時,要善于捕捉教師的教育特色,并在適當場合給予表揚和肯定,而對于不足之處,則可以通過私下個別交談,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以供參考。園長若能做到“揚善于公庭,規(guī)過于私室;長處不嫉妒,短處不歧視”,就會得到教職工的尊重和信任。幼兒園的和諧氣氛就會進一步加濃。
園長手中有一定的權利,當這種權利只為少數幾個人服務時,它就變成了特權;對少數幾個人的過分“保護”,也就成了袒護。如此一來,園長所獲得的只是少數人的擁戴,失去的卻是大多數正直群眾的信任。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會受到打擊,不僅會滋生不滿情緒,甚至會產生偏激言行,幼兒園的和諧氣氛就會一掃而空:因此,園長對全體教職工應一視同仁,對教職工的工作評價要公正、公平、實事求是,不偏心,不感情用事。
三、相信而不偏信
被人相信是人的一種精神需求,它能給人以信心和力量。園長的信任,無疑是對教職工的極大褒獎和鼓勵,因此,分配給教職工的工作,園長就應該大膽放手讓他們去干,相信他們定能干好。當他們取得一點成績時,要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當他們工作不暢或遇到困難挫折時,要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以提高他們的信心。自信能激發(fā)潛能,教職工的潛能若被充分挖掘出來,再苦再累的工作他們也會心甘情愿地去做。幼兒園的向心力增強了,和諧氣氛就會進一步加深。
園長應該善于聽取廣大教職工的意見,包括曾經反對過自己的人的意見,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要充分發(fā)揚民主,“不以親疏、好惡為取言之標準”。倘若聽不得不同意見,往往會導致人心渙散,形成內耗,合力難以形成,和諧氣氛也就會被沖淡。
四、制怒而不禁怒
任何一所幼兒園,時間一長,它的教職工都可能會產生一些不滿情緒,這是正常現(xiàn)象。園長首先應該認識到,不滿是教職工某些要求和愿望不能得到滿足或是受到不公正對待時產生的,由于不滿往往會導致情緒失控,讓人干出一些傻事,因此園長應學會“制怒”。為此,園長首先要了解教職工發(fā)怒的原因,站在他們那一方多想想,及時了解他們的所想所求,對癥下藥制怒。如幼兒園規(guī)定上班不準遲到,遲到要扣獎金。一位教師因家中孩子生病而上班遲到,被扣了獎金。她認為園長沒有人情味,自己是有特殊情況,而不是無故遲到,因此對被扣獎金的處罰十分不滿。面對她的發(fā)怒,園長沒有指責她,而是進行了冷處理。晚上,園長買了水果,親自到這個教師家中幫助照顧生病的孩子,這位教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同時園長用誠懇的態(tài)度對她曉之以理,讓她明白制定規(guī)章制度是為了更好地對幼兒園進行有效的管理,并非為難教職工。最終,這位教師不但理解了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必要性,而且也認識到自己的態(tài)度過于偏激了。
喜怒哀樂是人的天性,園長要注意聆聽教職工不滿的心聲,并持坦誠的態(tài)度,實事求是地處理問題,有效制怒,而不是禁怒,才能得到教職工的支持。
幼兒教師演講稿:以“三個有心,創(chuàng)造三種和諧”
尊敬的領導、老師:
你們好!
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對不同崗位教師的管理,又有對不同個性的幼兒的管理;既有對生活的管理,又有對教育教學的管理;既有對人的管理,又有對物的管理等等。這就需要班主任要有多種能力:要有凝聚力,使全班人員團結一致;要有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使班級工作不斷完善改進;要有處理各種關系及矛盾的能力,如與其他班級之間的關系、班級人員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等等,創(chuàng)設一種相互尊重、和諧、民主、團結的育人環(huán)境;要有顧全大局、公正無私的精神,避免各種不良風氣的形成;還要有工作扎實、無私奉獻的品質,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帶動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等等。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在我們這個幼兒園里,一個班級無疑就是一個“器官”,班級組織與管理的成效直接制約和影響著幼兒園這個大系統(tǒng)的運作與發(fā)展。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有這樣三種不容忽視的人員結構:保教人員、幼兒、幼兒家長。而此三種人員之間是否能夠和諧發(fā)展并具凝聚力,直接展示了班級的管理是否規(guī)范化、合理化、科學化。因此,在這幾年的班級管理中,我力求探索一種和諧管理的模式,盡量使班級始終運行在良性循環(huán)狀態(tài)下。要追求這種和諧,管理者必須做到三個有心:
一、以對幼兒廣博的愛心,創(chuàng)造教師與幼兒間的和諧。
教師與幼兒是教育過程中兩個最主要的要素,二者之間關系如何,直接影響著教育效果的成與敗,只有在二者之間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方有助于開發(fā)幼兒的智力,培養(yǎng)其能力,并能促進教師與幼兒共同的身心健康,而建立這種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基礎是,教師必須不斷地改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心理狀況,信任和理解孩子,對他們一視同仁,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
幼兒,防止情緒和行為偏激,從而在二者之間建立交流互動的平等關系,這不僅需要教師具有高尚的品格,更重要的要有一顆廣博的愛心。
俗話說:“愛自己的孩子容易,愛別人的孩子難;愛漂亮的孩子容易,愛丑陋的孩子難;愛聰明的孩子容易,愛愚笨的孩子難?!币龅綄γ恳晃缓⒆悠降仁?,確非易事,但要達到教師與幼兒間的和諧,我們必須做到博愛。曾經有這樣一個女孩的身影,始終讓我揮之不去,她是一個瘦小、不美又不聰明的女孩,性格孤僻、內向又膽怯,從不回答老師的提問,偶爾叫到她回答問題,她也總是答非所問,亂說一句,引得其他幼兒哄堂大笑。自由活動時,她總是自已拿一件玩具躲到一個角落里偷偷地玩,沒有人主動去找她,有的男孩子還經常暗中欺負她,有時搶走她的玩具,有時故意揪她的衣服,或者站隊時故意將她擠到隊外……,這些奇怪的現(xiàn)象發(fā)生后,我隱約感到一種不和諧的因素正在擴大,孩子的母親似乎也覺察到了什么,她已經在以一種不放心的眼光留意她的女兒了。為了使這個孤獨、怯懦的孩子建立起自信,也為了使班級能夠處于一種和諧穩(wěn)定的狀態(tài),我首先走近她,做了她的朋友,我和她起玩玩具,做游戲,我們的快樂,很快吸引了其他幼兒,起初他們只是好奇地看看我們,后來就有一些幼兒一起參加我們的游戲了,在我的帶動下,孩子們都愿意接近她了,而我們兩位老師在課堂上也盡量以最簡單的問題向她發(fā)問,答對了及時表揚,讓其他幼兒知道,老師們很欣賞她。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朋友們能主動找她玩了,男孩子也不再欺負她了,女孩兒的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她的母親也對女孩的變化感到很高興,更加支持我們的工作了。所以,教師只有具有廣博無私的愛,才能與幼兒建立起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出一個平等互愛,健康向上的班級風貌。
二、以對瑣事足夠的細心,創(chuàng)造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和諧。
班主任是班級的公仆,對班級工作要克己奉公、無私奉獻;老師要服務于幼兒和家長,要讓幼兒進步、家長滿意。只有樹立了這種意識,才能真正發(fā)揚民主,讓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幼兒都當家作主,管理班級;才能建立平等的、融洽的、親切的、互相尊重的家園關系、師師關系、師生關系;才能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同時,班主任的特殊工作性質決定了班主任要充當好雙重角色。首先,作好本班教師的領頭人,帶領大家一起作好本班的各項工作,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協(xié)調解決,使大家一直保持積
極的工作熱情、團結一致的方向。一方面,“該出手時就出手”。如家長來了,班主任首先要與家長作好交流工作,增進家園之間互相了解;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班主任要首當其沖、身體力行地解決,而非將責任一推了之。另一方面,“該放手時就放手”,要充分信任搭班教師,讓她能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促進工作,敢于說出自己的意見看法,鼓勵教師積極主動地與家長交流,與家長建立朋友的關系、合作的關系。
教師與家長之間是否和諧直接影響到保教質量。設想一位對你冷眼相視盡找毛病的家長肯定會使你反感和不快,也會影響到你對其孩子的教育。要在教師與家長之間創(chuàng)造和諧,需要做到兩點:一是站在家長的角度上對待他的孩子,二是不要忽視家長向你提出的任何一個要求和建議,不要因為都是一些瑣事而不認真對待。最好建立一個記事本,將每一天家長的交代都記錄下來,然后逐條解決。
曾經有一位家長,送孩子時面色不悅,將孩子送到老師手中轉身就走,開始我們很納悶,馬上反思自己的工作,想來想去問題找到了:前幾天,家長向我們反映孩子愛破鼻子,讓我們提醒孩子多喝水,我們當時答應下來,因為沒有記錄,就忘記了家長的提醒,家長一定認為我們根本不關心他的孩子,所以不高興。我們便及時約這位家長溝通、道歉,說明原因,家長這才釋然,表示理解。答應的事沒有做到,顯得教師沒有責任心,容易失去家長對教師的信任。為了把家長的囑咐能隨時掛在心上,我們便建立了記事本。所以在家長交代的瑣事上一定要細心,才能贏得家長的心,從而創(chuàng)造出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和諧。
三、以對班級事務的處處用心,創(chuàng)造班級保教人員之間的和諧。
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確各自職責的前提下,在分工的基礎上,每個人都優(yōu)質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班級總體工作目標下,互助互補,才談得上是成功的合作。這樣,工作才不會因職責不明而遺漏,也不會因界限太清而延誤。保教人員之間是否和諧,是班級一切工作能否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班級事務雜而亂,僅憑一個人孤軍奮戰(zhàn),根本無法完成任務,只有幾個人既分工明確,又團結互助,方能順利完成各項工作。首先必須建立班級成員的崗位目標責任制,合理安排班級的各項任務,協(xié)調三位保教人員之間的關系,使大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其次,班主任要處處用心,以身作則,凡事身先士卒。要使別人愛“家”,自己首先做一個愛“家”的人,對“家”中的一切(如:近階段保教任務,班級物資管理,每個人的情緒狀態(tài),身體狀況等等)都要了如指掌,要在精神上創(chuàng)造積極向上、勇于進取的氛圍,在生活上時時處處關心班級成員,當發(fā)現(xiàn)有人情緒不好,要及時找她談心,使其消除憂慮和不快,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后,班主任還必須做一個教學上的有心人,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好的教學方法,積累好的教學經驗,帶動班級教師搞好教研活動,共同探討符合本班幼兒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在教育實踐中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共同完成教育目標。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不論采取什么形式,什么方法,只要具備了對
幼兒廣博的愛心,對瑣事有足夠的細心,對班級事務做到處處用心,就能創(chuàng)造出和諧,使教師、幼兒、家長之間始終處于一種協(xié)調平衡的狀態(tài)。這樣,班級工作才能在和中求穩(wěn),穩(wěn)中求勝,從而把班級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孩子用模仿和父母交流
導讀:母親對嬰兒來說,就像是一面鏡子,尤其是在生后第1個月,母親在嬰兒的模仿行為上花了很多的工夫。
小嬰兒正在全神貫注地望著大夫
一個出生兩天的小兒,她目不轉睛地望著大夫的臉,注視著伸出嘴外的舌頭(見。大約30~40秒鐘后,小女孩張大了嘴,她的舌頭在嘴里向一側頰部移動。最后,小嬰兒模仿大夫,將舌頭伸出嘴外。
我國一位兒科老專家曾對一名具有神奇能力的新生兒進行過觀察。這個新生兒是一個剛剛出生8小時的小女嬰,能玩伸展舌頭的游戲。首先,老專家和小嬰兒互相注視,當老專家慢慢地伸出他的舌頭,稍候片刻,小嬰兒即伸出了她的舌頭。看到這一幕,在場的大夫和護士們都感到很驚奇。有人建議:讓這個新生兒一個一個地、面對面地和所有的工作人員見面,包括老專家,但有一條規(guī)定,和小女嬰見面者切勿伸出自己的舌頭,這樣她卻只有在見到老專家時,不管老專家的面部表現(xiàn)如何,都伸出她的舌頭。
這個出生不久的新生兒為何具有如此驚人的本領呢?首先他們具備了相應的器官——舌頭,并且知道舌頭的定位和如何使用。模仿行為是一種復雜而又很有意義的事情,一個新生兒從來沒有照過鏡子,也從來沒有玩過發(fā)現(xiàn)自己鼻子和母親鼻子的游戲,但他們能看到你的面孔,馬上聯(lián)想到自己身體的具體定位,這是一個復雜的認識過程。
有一位母親告訴我們另一種奇怪的游戲,她教她的新生小女兒打呵欠,然后,鼓勵她一個接一個地打呵欠,一直到母女入睡。雖然,這是一種游戲,但這種游戲已經影響了母女的行為。
在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新生兒都一樣,他們的面部表情是明顯的,通常表現(xiàn)的面部表情有害怕、悲哀、高興、討厭和生氣。所以說,人臉是會說話的。從新生兒開始就能顯示幾乎和成人一樣的面部表情。
當新生兒注視你的面部表情時,他的雙眼集中到你的眼睛和嘴上。然后,按照他們所見來改變自己的眼睛和嘴的表情。當他們模仿悲哀的表情時,他們會緊縮眉頭,并撅起小嘴。但如果要問,新生兒到底需要接受多少刺激才能聯(lián)系到他們的模仿行為呢?目前尚不清楚。也許這是人類嬰兒的天賦。他們用自己面部的感覺器官,隨著自然運動和各種特征性的活動,使自己在新生兒時就產生了最大范圍的面部表情。
隨著孩子的生長、發(fā)育,他們的面部才顯示真正的表情,并隨著家庭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到了妊娠末期,母親常常夢想即將出世的孩子如何漂亮、聰明。通常情況下,他們想像即將出世的孩子相當于一個3~4個月的嬰兒,面色紅潤,皮膚柔嫩,面帶微笑,雙眼睜得大大的,顯得很機靈。當孩子出世后,母子初次相遇,用真正的嬰兒取代了想像中的嬰兒,無論在面部特征和行為能力上都存在著差距。因為他們剛剛出世,皮膚上蒙有一層薄薄的胎脂,有的有脫屑,閉著眼睛,哭著來到了世界上。
母子相見,互相注視、互相模仿,他們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這已由英國著名精神病學家韋尼考頓博士通過精細的觀察得到了闡述。他們觀察到,母親對嬰兒來說,就像是一面鏡子,尤其是在生后第1個月,母親在嬰兒的模仿行為上花了很多的工夫。韋尼考頓博士在母親的鏡子作用中評論道:“當新生兒看見母親的臉時,他們到底看見了什么呢?看見的是他們自己?!?/p>
當母親溫和地追隨或模仿嬰兒而不是刺激或指揮他們,并且把自己擺在嬰兒的位置上時,小嬰兒做出的反應和模仿行為就明顯增多。
相互借鑒的另一種形式是互相學習。嬰兒要了解自己、了解你、了解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這個過程是不成熟的。我們敘述這個過程,僅僅是因為我們有興趣想知道新生兒的秘密,而不是為了去訓練孩子,因為以上的模仿過程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我們?yōu)樾律鷥壕哂薪涣餍畔?、生存和接受養(yǎng)育的先天本領而驚異。
探究管理內涵,營造和諧氛圍
有一新說,對組織與領導者的關系通常被視為郵輪與船長關系提出異議,認為設計師的影響力無與倫比,因為船長的操作受制于設計師。但,假設在大海里,船長把這艘郵輪撞向冰山沉入海底,設計師不是也奈何不了他。所以船長也好、設計師也好,說的都是關鍵時期的關鍵人物,在組織里領導者無疑是起關鍵作用的重要角色。構建幼兒園文化,園長與園長的管理工作亦值得探討。
1、園長素質探究:
在構建幼兒園文化建設中人是第一因素,而園長是第一環(huán)境。做人應做好人踏實、勤勞、誠實、善良,是做人的底線標準,園長除了必須具備這些一般人的水準外,還有哪些是應該關注的呢!好園長的標準有太多種解讀,我們梳理這個問題,思考并尋求答案有助于完善人品、超越自我,使“第一環(huán)境”呈現(xiàn)良性狀態(tài)。
假設園長品質添加上對人誠懇、處事誠信、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tài)等或許會顯得完整些。對人誠懇收獲的是友善、理解、尊重;對事講誠信收獲的是信任、道義、支持;健康的身體是擔負要職的前提條件;良好的心態(tài)是構建和諧氛圍的核心要素。
管理者的人品是構建校園文化的催化劑。2004年春季檢查中,學園遭遇了廚房《衛(wèi)生許可證》被沒收的嚴酷事實,作為省優(yōu)質幼兒園,因為條件簡陋、環(huán)境惡劣,而被沒收“許可證”的算首例。園長立即召開園務會討論對策:一時間托人、找關系、送禮、整改、重蓋各種聲音都有,同時遭遇的還有資金緊缺問題。面對困難,我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整改。俗話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個“廟”就是園長的責任和義務,就是園長的道德和良心。這是一個誠信務實的案例,對我們整體都有教育意義。在幼兒園文化建設中園長的作用相當于上面說到的船長、設計師,所以園長自身的學習修煉、完善提高至關重要。
2、管理內涵解讀:
建章立制是管理的基本內容,園與園之間大同小異。賦予理性的人性化管理,建立尊重信任、寬嚴適度、相互溝通的管理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營造校園文化良好氛圍的主要內容。我們結合本園實際,從現(xiàn)代管理解讀園長的權利并揭示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
“嚴”體現(xiàn)對人的規(guī)范管理、對事的規(guī)則的認同、對紀律制度的落實。涉及考勤問題關系幼兒一日安全,涉及師德問題影響幼兒身心健康,這都是學園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責任和義務賦予園長管理的權利,但如果批評立足于成長、檢查立足于引導,反饋立足于積累,那么管理就容易進入良性循環(huán)。使教師對自己的專業(yè)成長處于主動出擊的狀態(tài)。
“寬”體現(xiàn)對人的尊重和寬容。園長要避免人為的制造緊張氣氛,給教師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教師、面對兒童和家長,有平和的心態(tài),才有理性的行動。特別是對教師的接納,關注教師隊伍差異問題,以信任、鼓勵、理解給予有針對性的培訓、有價值的指導,為教師的成長提供實質性的支持和幫助,和老師一起分享成長的快樂。這是園長應該具備的能力和風范。營造祥和氛圍需要智慧、需要愛心。
3、現(xiàn)代管理思維:
我們常把孩子喻為花,把老師喻為園丁,然后又極富詩意的贊美諸如:揮灑汗水播種希望、太陽底下沒有比之更崇高的職業(yè)等等,很少有人想過這些播種希望、成就事業(yè)的園丁是否感覺快樂、幸福,當她們把有限的精力附諸于無限期望時,內存情感是否也要面臨枯竭。
過于緊張的工作氛圍會導致思維的抑制,過于高壓的管理將鑄就唯唯諾諾的群體,無休止的加班壓力是產生職業(yè)倦怠的元兇。我們倡導寬松有序的管理,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的完成任務。
工作畢竟不是人生的全部,職業(yè)婦女需要在家庭與事業(yè)中尋求平衡。為教師營造職業(yè)幸福感,使其成為身心建康、人格健全、熱愛工作也熱愛生活的人,讓教育工作變成生命中美好的事情。因此,管理者要懂得尊重下屬,園長要善待老師,給每位教師陽光般的溫暖,這種善待和溫暖將折射到幼兒身上,并蕩出和諧的漣漪,層層放大向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