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打了
發(fā)布時間:2021-10-07 幼兒園說課稿喜歡你 幼兒園別夸我說課稿 你很特別幼兒園大班說課稿情緒對3歲幼兒的支配作用很大。他們?nèi)菀准?,而且激動起來難以控制。小班幼兒不僅依賴成年人,而且伙伴之間的交往對他們的情緒也有很大的影響。今天一大早,我像往常一樣熱情的接待班里的每一個幼兒入園。我站在門外看著不遠處宇宇跟奶奶正往這邊走過來,怎么看著宇宇眼睛很濕潤啊。我急忙趕過去詢問什么情況,奶奶用不解的眼神看著問我:“老師,昨天晚上他也不知道做了個什么夢,半夜哭著說你別打,你別打。老師,你說他是不是在幼兒園里面受欺負了啊,還是做錯事情被老師批評了呀?今天宇宇怎么也不樂意來幼兒園?!?/p>
話聽到這里,對于孩子奶奶的一系列疑問和不解,我用心平氣和的話語跟他奶奶說;“對于他不愛上幼兒園的事情,我會做進一步的了解,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了解好以后會及時跟您溝通,您看怎么樣?”他奶奶微笑著說:“謝謝你能這么理解孩子?!?/p>
平時他在幼兒園一直表現(xiàn)不錯啊,也是個挺活潑的孩子呀!怎么會不愛上學呢?看來我對孩子還是欠缺著更進一步的了解啊。觀察了他一天沒有得到什么答案??删驮诜艑W前的戶外活動時讓我看到了事情的曙光。
戶外活動時,他跟班里的另一個男孩子偷偷跑到一邊,兩個人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我靠近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戲。兩個人用手指當作槍,嘴巴里面還不時的發(fā)出打、打、打、的聲音。當他們發(fā)現(xiàn)同一個目標時,宇宇會說;“你別打、你別打、你別打啊,讓我打······”看到這里,事情終于得到了答案,我不禁暗自竊喜起來。時間過得很快啊,一眨眼就到了放學的時間。
我把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跟他奶奶及時做了溝通。他奶奶微笑著說:“給老師添麻煩了,感謝你對孩子的照顧,以后我們家長也會配合老師的工作,實現(xiàn)家園共育的目標”看著他她奶奶滿意的笑容,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老師,六一演出你別選我了
隨著六一節(jié)的到來,各個班級都在忙碌地準備著節(jié)目,緊緊圍繞幼兒園的特色“快樂教育”。我班也不例外,我選擇了一首孩子們平時比較熟悉且動聽的歌曲《和快樂在一起》作為舞蹈的曲目。
剛排練的那幾天孩子們都很興奮,選到的孩子更是覺得很“得意”,但是隨著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有些孩子的耐心就經(jīng)不住考驗了,因為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肢體動作和音樂節(jié)奏都不錯的,還是存在有個別的孩子跟不上“大隊伍”,也有個別的孩子免不了重新做過或者反復練習,還有個別的孩子“淘汰”了。當我去選另外的小朋友時就聽到豪豪在說:“別選我,別選我……”嘴里念念有詞。我心中一顫,接著我去問另一組的孩子時得到的回應(yīng)也不是很強烈。我在想:六一演出到底是為了什么,是為了給孩子們搭建一個展示的舞臺還是把演出的質(zhì)量放在第一呢?孩子的快樂在哪里?演出的目的是什么?
為此在這幾天練習的時候我將動作降低了,舞蹈中穿插了游戲的成分,又多請了一些孩子,讓更多的孩子參加到活動中來,跳舞的時候我注重了孩子情感的表達,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雖然偶有幾個動作不是很整齊很到位,但是和孩子們的笑容相比,這些動作都可以忽略可以不計較。
快樂教育無處不在,我想這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教育!
永遠別說“不要你了” 大四班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永遠別說“不要你了” 大四班”,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你再調(diào)皮,媽媽就不要你了!”這是很多家長在教育不懂事的孩子時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甚至有的家長還故意藏起來,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種行為后,媽媽才出現(xiàn)在孩子面前。
然而,這個被很多家長慣用的招數(shù),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有很大傷害,甚至不亞于對孩子體罰。
心理學家認為,家長假裝遺棄孩子的做法,大大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發(fā)展心理學認為,兒童在很小的時候,會強烈地依戀父母或其他的養(yǎng)育者,這種依戀關(guān)系會讓兒童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們在探索外部世界時,會有一種安全感做支持。
同時,當他們遇到危險,感覺到恐懼的時候,父母的懷抱又會帶給他們撫慰和保護,為他們再一次去探索外部世界提供支持。
良好的依戀關(guān)系,是孩子在與父母或撫養(yǎng)者的接觸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如果假裝遺棄孩子,那孩子會認為,最值得信賴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護自己的人沒有了,這對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很大的傷害。
心理學大量研究表明,依戀關(guān)系遭到破壞的兒童,均會出現(xiàn)行為退縮、敏感、自卑、多疑、情緒不穩(wěn)定、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guān)系等表現(xiàn)。
當然,家長并不是真的要拋棄孩子,只是想通過騙孩子來達到讓他聽話的目的。
但是,對于不懂事的孩子來講,是無法區(qū)分家長的表面行為與內(nèi)在動機的。
兩歲左右的幼兒,對別人情緒的理解很有限,他們往往通過別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為去認知別人的情緒,而對成人一些復雜的內(nèi)心體驗難以理解,他們會把爸爸媽媽的離開,當成是真的離開。
因此心理學家建議,在懲罰孩子的時候,也要在保證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進行,否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將得不償失。
關(guān)于“永遠別說“不要你了” 大四班”的精彩內(nèi)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guān)注我們了解更多內(nèi)容!
2020拿別人東西還撒謊沒人喜歡你了
欣是個調(diào)皮的小女孩,如果有什么東西入了她的眼,她就會偷偷地把它藏起來帶回家。從上幼兒園以來,我們已經(jīng)多次發(fā)現(xiàn)她把班級的書籍偷偷藏在身后想帶回家,幸虧及時發(fā)現(xiàn)制止了她的這種行為。
今天,我又從她的書袋里找到了一本班級圖書角的書,我問她:“這本書怎么在你這里呀?”“我不知道?!彼怀姓J。我繼續(xù)說:“你是不是想看這本書?”她點點頭?!叭绻阆肟?,可以玩區(qū)域的時候到圖書區(qū)看。但這本書不是屬于你的,你不能把它藏到自己的書袋里,不然別的小朋友就沒得看了?!薄袄蠋?,我知道了,我下次不會了。”她低下了頭。“還有也不能把其它東西帶回家,這樣小朋友想玩想看,還有你想玩時就沒的玩了?!薄拔蚁麓尾粠Щ丶伊恕!薄澳悄惆褧突丶野伞!彼蒙线@本書,把它送到了圖書區(qū)。
一次快要放學時,妮妮著急的喊起來:“老師,我的發(fā)夾不見了?!蔽液闷娴膯枺骸捌鸫矔r,老師不是把它戴在你頭上的嗎?”這時,小朋友都喊起來:“老師,老師,我看到欣拿了妮妮的發(fā)夾?!边@時,我走過去看著欣,欣噘著嘴說:“沒有,我沒有。”“就在他的口袋里?!彼己阏f??葱啦怀姓J我就伸進她的口袋,從她的口袋里摸出一個發(fā)夾來。我問:“這是誰的?”子順說:“這個就是妮妮的?!薄澳菽?,這個是你的嗎?”“是的,這個就是我的?!蹦菽菡f。欣低下了頭,我說:“欣,別人的東西能拿嗎?”“不能,我下次不拿了?!蔽曳浅鈶嵉牡芍f:“如果你想要可以叫你媽媽去買,再拿別人東西還撒謊沒人喜歡你了?!彼c點頭。
欣她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歸自己所有,但拿到家后就扔在一邊不要了。因此我對她的家長也進行過多次溝通,希望能引起家長的重視,不要因為工作忙找借口而把責任歸給奶奶,推脫對孩子的教育和溝通。在兒童期她的這種行為只要我們通過家園合作多關(guān)注多引導別人的東西我不拿,幫她改掉這種不良的行為。
請你別再推我
每次放學之前,我們都要求所有小朋友先把自己的小凳子摞整齊,但我發(fā)現(xiàn)個別調(diào)皮的寶寶總是喜歡推板凳跑,如果這樣下去,我們凳子的壽命會越來越短,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以后盡量避免這種事情的發(fā)生,我立馬要求孩子們放下板凳,和氣的說:“寶貝們,都過來圍坐在老師身旁,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
其實,孩子們都會認為周圍所有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我抓住寶寶的這個心理特點,用小凳子的口吻對孩子們說:“寶寶們,剛才板凳寶寶生氣了,傷心地哭了起來,小朋友們知道原因嗎?”我的話音剛落,幾個小朋友紛紛舉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請你們以后不要再推我了,你們推的我真的好難受,你們可以用兩只小手把我搬起來,你們有時候用力推我的時候,都把地板阿姨的臉給劃傷了?!卑宓蕦殞毧薜煤軅?,孩子們知道自己錯了,低下頭小聲地說:“以后我們再也不推凳子寶寶了。” 午飯過后我組織孩子們把板凳摞起來,出去散步,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以前推板凳的那些寶寶都搬起了小板凳,并整齊齊的擺放?!∥腋形虻剑汉⒆訉τ诤枚嗍挛锒枷矚g擬人化,這也很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認為一切事情都會言語,因此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根據(jù)孩子們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加以引導,這樣的教育效果才會更好。
老師打他了
今天像往常一樣護導幼兒用餐之后是老師最忙碌的時候,組織幼兒活動,還要幫忙收拾室內(nèi)衛(wèi)生。這時一件本不該發(fā)生的事發(fā)生了,剛剛組織好孩子,在掃地時,有幾名幼兒在打鬧,新來不久的陳康龍被老師指責后,又在教室里亂動玩具,老師在批評他無效的情況下,又用手拍了他的后背一下。巧的是被孩子的媽媽看到了,老師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怕家長誤會,急忙解釋,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沒想到早上家長來園并上訪領(lǐng)導,說了很多,情緒激動并說:“親眼看見老師打孩子了!”老師用誠懇的話語與家長交流,并再次得到了家長的信任。教育反思:通過這件事情之后,老師才意識到對這名剛轉(zhuǎn)來的孩子及家長了解太少,對幼兒的教養(yǎng)工作也過于急躁,在工作上一次的不理智才造成了這么大的失誤,為此老師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誠懇道歉并積極與家長溝通,了解了更多孩子的情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鑒。此后,家長也感受到了老師對待孩子的這份關(guān)心與溫暖,最后上訪的家長成了班里最支持老師工作的一位家長,真是真心換真心呀!希望廣大老師在工作中戒驕戒躁,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表現(xiàn)出我們的師德,做一個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老師。
幫助別人別忘了自己
天天活潑開朗,很愿意幫助小朋友。
外出活動時,如果誰忘了把小椅子送回“家”,她會馬上過去幫忙。
區(qū)域活動結(jié)束了。
她總是在自己收拾完玩具后去幫助別的小朋友收玩具。
洗手時,她也常常主動幫忙小朋友卷袖子。
因此,我經(jīng)常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天天。
此后,天天更加愛幫助別人了,但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她光想著去幫助別人了,自己的事情卻不做了,有的時候還“幫倒忙”。
我便找天天談話,和她一起分析這樣的“幫忙”合適不合適。
“你幫助小朋友是好的,可是你先要照顧好自己,把自己的衣服塞好不露肚皮,才能在幫助小朋友時不會著涼。
還有,小朋友還沒用完你就把毛巾和杯子給收拾走了,結(jié)果他們就沒得用了。
所以,幫忙前要先看看別人是否需要幫忙。
”聽了我的話,天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從這之后,天天似乎學會了“察言觀色”,只要看見誰著急的樣子,她就會上前去問:“你怎么了?”如果別人告訴他遇到什么困難,她就會主動地幫忙。
天天幫助同伴的變化過程,讓我認識到,教師的正面引導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肯定和表揚上,只有讓幼兒真切感受自己行為帶給別人的感受,才能調(diào)整或鞏固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助人行為變得主動。
幫助別人,你會嗎?
經(jīng)過一個月的幼兒園生活,我班里的孩子,自理能力有了很大進步。,但在午休時,總有幾個孩子,褲子脫了一半,靜靜地坐在那里,等著老師過來幫他把褲子脫下來。有一天中午,還是那幾個小朋友,還是老樣子。我走過去,半嗔半怒地說道:'來,我來幫你拔蘿卜嘍。邊說邊把一個小朋友的褲子脫了下來。另一個小朋友看見了也學著我的腔調(diào)。幫另一名小朋友把褲子脫了下來。我看到了很是高興。連忙夸獎他,脫褲子的問題因為一個拔蘿卜,而解決了,我意識到中班年齡的孩子,自我意識比較強,不懂得去理解幫助別人。我借助故事教育小朋友
,在別人需要幫助時給予別人幫助,一天中午起床時一個小朋友來到我面前,對我說xx小朋友打我,我就把那名小朋友叫過來問他,你為什么打他,他一臉無辜地說:“我沒打他,我在幫他穿衣服呢”我才明白原來這是一個誤會。孩子沒明白別人想要幫助他的意圖。我就對他說:“你想幫助別人,是個好孩子,但你在想幫助別人時,能不能這樣說我來幫你穿衣服吧!他一定會高興的”孩子欣然接受了,我說你現(xiàn)在試試!像我這樣說,他照樣做了。兩個小朋友相視一笑。開心的的玩兒了起來,幫助別人有時很簡單,但要別人領(lǐng)情,還需要一定的技巧。
你們想錯了!
孩子們都已經(jīng)接走,大家都聚在辦公室里埋頭做著自己的事情,同事的女兒恬恬拿著一張畫一蹦一跳地進了辦公室:“阿姨,快來看我的畫,今天老師表揚我啦!”恬恬在少年宮學畫,平時最愛讓我們對她的畫作評論。
大家一起聚了過來。這次恬恬畫的是《小熊和蜜蜂》,畫面上,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小熊在前面?zhèn)}皇逃跑,一大群的蜜蜂在后面奮力追趕,孩子畫得非常有趣,那慌慌張張的小熊和窮追不舍的蜜蜂躍然紙上,使我一下子就聯(lián)想到了那可愛的小熊維尼。大家對恬恬的畫贊嘆不已。
贊嘆之余,徐老師問恬恬:“蜜蜂為什么要追小熊呀?”恬恬歪著頭,突閃著兩著大眼睛,調(diào)皮地說:“你們猜猜看?”
“是因為小熊偷吃了蜂蜜,小熊它最愛吃蜂蜜了?!蔽也聹y到。恬恬搖搖頭。
“是因為小熊踩壞了花叢?!毙≈芾蠋煖愡^來肯定地說,恬恬擺擺手,不說話。
“是因為小熊欺負了蜜蜂,我猜對了吧?!碧裉竦陌嘀魅五X老師也來了興趣?!安?----對,”恬恬拉長調(diào)子說,顯得有點不高興。
“是不是因為小熊把蜂窩給搗毀了呀!”一直不愛發(fā)表意見的老陳老師深思熟慮后,小心翼翼地說。
“錯啦,你們都想錯啦!”看我們說了這么多的答案一個都沒對,恬恬發(fā)飆了,笑臉沒有了,一臉地不滿,小嘴撅得高高地說:“拜托,你們別把小熊想得那么壞好不好,那是因為小熊的裙子象花叢,蜜蜂們要去采蜜,這么簡單的事情都看不出來,你們真笨,還老師呢。”
我們一辦公室的人全都愕然,繼而汗顏。在孩子的眼中我們的世界是如此地絢麗多姿,是那么地美好,她的回答是多么地富有詩意。而我們這群閱歷豐富大人卻常常被我們的思維所定勢力,總把事情想得那么糟糕和復雜,總把事情往壞處想。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好好地反思一下,有的時候,我們真的不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