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意義重大
發(fā)布時間:2021-10-05 幼兒園游戲意義 幼兒園游戲的意義 幼兒園建構(gòu)游戲的意義導讀:不要急于勸說孩子,不要急于發(fā)表意見,而是讓孩子先表達自己的情緒。就好比家長和孩子都各有一只裝滿了彩色珠子的瓶子,家長特別想把自己的漂亮珠子分給孩子一些,然而當孩子的瓶子滿得冒了尖兒的時候,你怎么給他,他都盛不進去,都會灑出來,弄得一團糟。因此我們必須拿出傾聽這個空瓶子來,讓孩子把情緒的珠子倒出來一部分,他的瓶子有了空當,才能裝進我們的珠子。
孩子哭鬧的時候,往往既讓我們心疼,也讓我們心煩,恨不能揮舞著魔棒讓他們馬上平息下來。當勸解不起作用時,我們很容易不耐煩,甚至發(fā)脾氣。但你知道嗎?傾聽。記住喲——傾聽,好像我們寶貝的情緒消防員。讓著名教育學家小巫告訴你吧,在這個緊急關(guān)頭,媽媽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要平靜、關(guān)愛與耐心。
TIPS:如果你用耳朵愛周圍的人!那么……
■你是一朵交際花!
傾聽是一門重要的社會/人際交往的技巧,學會傾聽孩子不僅有助于親子關(guān)系,亦有助于身邊其他的人際關(guān)系,比如夫妻、婆媳、朋友、同事乃至上下級關(guān)系。
■你是耐心誠懇的媽媽!
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發(fā)達,往往難以準確地說出來他們的內(nèi)心感受,而是通過激烈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更需要我們成年人耐心而誠懇地傾聽。
■你能和寶寶的心靈對話!
大自然是公平的,當一個人某個器官或能力不靈敏的時候,他的其他器官和能力就會增強,比如盲人的聽力比普通人更靈敏。幼兒各種能力都不太成熟,為了生存,他們的直覺最發(fā)達。因此孩子們都會本能地感覺到我們是否在專心致志地傾聽他們,還是在敷衍了事。
寶寶STORY:兒子的“霸道”行為
五歲的杰瑞長得虎頭虎腦的,特別招人喜愛。杰瑞的媽媽卻滿腹心事地找上門來,訴說最近越來越讓她感到頭疼的一件事:只要是跟小朋友一起分享食品,杰瑞就一定要占上風。比如蛋糕上唯一的巧克力片要歸他所有,分糖果一定要他主持,自己占用最大的那份。一旦沒有遂了他的心愿,他就大哭大鬧、誓不罷休。杰瑞的這種行為經(jīng)常令媽媽感到尷尬和為難,也往往讓幼兒園的老師不知所措。(正能量句子 wWW.277433.CoM)
一個周末,杰瑞媽媽邀請了幾名小朋友來家里參加生日派對,我和著名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也趁機一起去觀察。杰瑞的媽媽特地訂做了一個漂亮的大蛋糕,剛剛擺上桌子,杰瑞就迫不及待地大叫:“我要一朵完整的奶油花!”蛋糕上一共有六朵綻放的玫瑰型奶油花,來做客的恰巧有六位小朋友。杰瑞媽媽本著禮貌待客的傳統(tǒng),先給客人切蛋糕,還一邊給杰瑞解釋:“咱們要按照順序分蛋糕,分到你那里,可能有奶油花,也可能就沒有了。”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糾正兒子的“霸道”行為。
隨著一朵朵奶油花的消失,杰瑞越來越緊張,眼看著最后一朵奶油花將要落到其他小朋友手中時,他突然變得怒不可遏,憤然離開客廳,沖到臥室里。我們緊隨其后,問他怎么了。他說:“我氣死了!我的肺都快氣炸了!”而后開始大哭。杰瑞媽媽聞聲而至,看到兒子的樣子,蹲下來給兒子解釋:“剛才只有六朵花,媽媽不能先給你,要先分給其他小朋友,到了你這里正好沒有完整的了。我們給你留了半朵,你快去吃吧?!?/p>
杰瑞憤怒地大喊:“我明明跟你說好了要一朵完整的,你為什么不給我!我不要半朵的,我就要整朵的!”媽媽越解釋,杰瑞哭得越傷心。這時候我們開始介入,建議杰瑞媽媽先不要說話,而是耐心地傾聽孩子。
杰瑞媽媽對“傾聽”這個詞感到非常新鮮,不知道該怎樣做。我們建議她將孩子摟在懷里,輕柔地安撫他,讓他哭個痛快。杰瑞對沒有得到完整的奶油花依然耿耿于懷,媽媽一個勁兒地說:“待會兒給你再買一個帶花的蛋糕吧。”杰瑞卻不答應(yīng),哭著要原來那個蛋糕上的花。我們建議杰瑞媽媽跟孩子道歉,杰瑞媽媽照做了。讓媽媽吃驚的是,道歉完,杰瑞反而提高了哭聲,大喊:“道歉也沒用!我再也不原諒你了!你以前老生氣!還打我!”
杰瑞媽媽尷尬地對我們笑笑,低聲說:“這下給我揭老底了?!蔽覀兘ㄗh她繼續(xù)道歉:“媽媽錯了,媽媽不應(yīng)該對你發(fā)脾氣,更不應(yīng)該打你,媽媽以后再也不打你了!”
聽到媽媽的道歉,杰瑞又使勁兒哭了一會兒,隨后慢慢平息下來,依在媽媽懷里,他輕聲地說:“我想用鮮花代替奶油花插在蛋糕上?!眿寢寙査檬裁歹r花,他指了指客廳花瓶里插的百合花??吹浇苋鹬鲃痈鷭寢屩v和的跡象,我們知道這次傾聽成功了。
杰瑞帶著小朋友下樓玩兒去了。杰瑞媽媽也送了一口氣,只是關(guān)于傾聽,她還有一些疑問,我想告訴所有疼愛孩子的媽媽們——
關(guān)于傾聽的花樣問診
花樣1:不用隔離的方法
媽媽提問
我有時候覺著聽不得孩子的哭聲,哄勸不住,就想離開孩子或者把孩子關(guān)進另外一個房間,好讓自己耳根清凈,也用這樣的方式強迫孩子安靜下來。
專家細語
切記,孩子大哭的時候,說明他已經(jīng)傷心委屈得不得了,就好比感到世界末日就要來臨了,我們的這點煩惱絕對比不上他們的傷痛。大哭的孩子不是老虎,不會吃人的,而是一個柔弱的需要幫助的小生命。我們一定要留在孩子身邊,不要逃走。放下手頭的一切,專注地、認真地傾聽。和孩子分離,會讓孩子受到更加深刻的傷害。
花樣2:用動作傳達愛的信息
媽媽提問
孩子不會說話,就哭,說不出來他為什么哭,這怎么傾聽呢?
專家細語
傾聽并非意味著聽孩子說話,而是用我們的動作和感情來向孩子傳達愛,傳達這樣一種信息:我知道你很難過,我就在這里陪伴你,幫助你渡過這個難關(guān)。
花樣3:先讓寶貝排出情緒
媽媽提問
你看我剛才面對大哭的孩子的確非常耐心,平時我也是,先耐心哄勸、講道理,可就是不管用,我忍不住了才發(fā)脾氣。
專家細語
傾聽這兩個字本身就意味著少說話。不要急于勸說孩子,不要急于發(fā)表意見,而是讓孩子先表達自己的情緒。就好比家長和孩子都各有一只裝滿了彩色珠子的瓶子,家長特別想把自己的漂亮珠子分給孩子一些,然而當孩子的瓶子滿得冒了尖兒的時候,你怎么給他,他都盛不進去,都會灑出來,弄得一團糟。因此我們必須拿出傾聽這個空瓶子來,讓孩子把情緒的珠子倒出來一部分,他的瓶子有了空當,才能裝進我們的珠子。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傾聽在親子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導讀:‘傾聽’兩個字是最基本的不二法門,充份掌握后,對于親子溝通并建立親子和善的關(guān)系,絕對是駕輕就熟。除了傾聽,親子溝通上的‘同理心’也很重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待事情,體察他的目前的心理狀況,放下心防后的孩子,更能向你訴說一切。
現(xiàn)代的父母常有不知如何與孩子溝通交心的困擾,這不但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拉大,更會隨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日愈加深,而形成所謂的“代溝問題”。其實為人
父母只要稍稍改變一下,自己與孩子溝通時的態(tài)度,其實要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解讀孩子異常的行為絕非難事。
‘傾聽’兩個字是最基本的不二法門,充份掌握后,對于親子溝通并建立親子和善的關(guān)系,絕對是駕輕就熟;然而在權(quán)威教育下成長的父母,常扮演命令者的角色,對于孩子的反抗,會常不自覺地抱怨孩子都不聽我的話,那我要如何去教養(yǎng)他?其實傾聽跟一般人所講的聽是不一樣的,一般的聽是所謂“左耳進,右耳出”,絲毫并沒有放在心上;而傾聽則是有目的,專注的聽,完全將對方的話“記”下,但對于孩子的童言童語,父母幾乎都是以“一般的聽”來處理,其實知道傾聽是溝通的基礎(chǔ),學習傾聽的技巧則是父母所欠缺的,簡述說明傾聽的技巧如下:
(一)強化身體語言:所謂身體語言就是我們身體所表現(xiàn)的非語言,這種非語言又分為正面與負面的,舉個例子來說:父母在管教孩子時,翹著二郎腿坐在椅子上看電視,叫孩子到旁邊罰站反省,這就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身體語言,并且成效也不大,正確的態(tài)度是應(yīng)兩眼平視,眼神專注在孩子的身上,再談其犯錯的原因,讓孩子能感到父母深切的親情,達到糾正不良行為的目的。
(二)反射孩子的話:將孩子的話像一面鏡子,接收過來后,反射回去給孩子,句子結(jié)尾以問號結(jié)束;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并不算成熟,容易用錯語詞,以致讓父母做了錯誤的決定;而以問號反射給孩子,就像只鸚鵡一樣,能讓孩子思考自己的話語,最后能因而修正自己的用詞。
(三)請孩子舉例說明:傾聽孩子的說明后,請孩子舉個例來說明,讓他可以回過頭去整理他的想法和情緒,像說故事一樣說出來,不僅有語言的發(fā)展功能外,更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甚至發(fā)現(xiàn)問題的癥結(jié)。
(四)有效引導:有效地引導孩子將心中的話,說得更清楚,說得更明白,將事實愈辯愈明,攤在陽光下討論,父母就能更了解真相,以便做出正確的決定。
愈能將這些方法重復運用,相信可以幫助孩子對你信任,愿意一五一十將問題告訴你,讓孩子愿意把問題告訴你,你就能真正掌握他,否則孩子將會關(guān)上那戶與外界溝通的窗戶,想要幫助他就將是一件困難的事。除了傾聽,親子溝通上的‘同理心’也很重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待事情,體察他的目前的心理狀況,放下心防后的孩子,更能向你訴說一切。
案例:何時傾聽
這些課聽下來,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的就是“思考”。然而,這思考卻是多方面的。
每節(jié)課對我都有很大的啟發(fā)。在她們身上有好多新鮮的東西是我所要學習的,這就是思考學習什么。再者就是思考存在的問題。但我覺得,除了以上兩點,聽課更重要的是“學習思考”。只有在聽課時,你才會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問題;只有在聽課時,你才會更注意是否適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只有在聽課時,你才會注意師生真正的互動。而做為一名常年帶班的老師,很多時候會見怪不怪了,會逐漸習慣于日常教學。
令我至今難忘的就是王寧的問題。我在想如果這節(jié)課是我開課,我會不會感到是她攪亂了我的教學計劃呢?如果這是在平時的帶班,我會不會直接批評她或直接說:“你已經(jīng)講得夠多了,不要說了,讓別的小朋友說說?!倍也粫X得有什么不對。但今天我聽課,所以我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思考幼兒與老師的行為誰對誰錯。我道覺得王寧沒錯。會議上主任說:“像王寧這樣的孩子應(yīng)該讓她學會傾聽。”難道有問題不問、有話不說就是傾聽嗎?難道任何場合都一定要傾聽嗎?何為傾聽?這是一節(jié)科學課,是一節(jié)探索課。其實這樣的課根本就不應(yīng)該有老師和學生之分,根本就不該有一個預(yù)成的結(jié)果。應(yīng)該完全上一開放式的,幼兒可以隨意暢談的環(huán)境。只有這樣的環(huán)境才能讓幼兒真正身臨其境,暢所欲言,真正體會探索過程和結(jié)果的快樂,真正保護幼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過分強調(diào)傾聽的必要就等于說教了。況且王寧要說都是舉手的,就算幾次沒舉手也是因為心急想反駁(幼兒畢竟是幼兒,自控能力是有限的,不及成人)。難道這樣就可以說她不會傾聽嗎?她并沒搶別人的話,而是比別人說得多罷了!我道覺得如果每個幼兒都能像王寧這樣舉一反三,有什么說什么,這樣才叫真正的民主,真正的自主探索。當然,在活動中強調(diào)在聽完別人的話后才可以發(fā)表自己看法這還是必要的。所謂傾聽是在別人說話時能認真聽,不隨便打斷別人,并不是多說了就是不會傾聽,況且幼兒的積極性也是在多說多動中發(fā)展的、保持的。
5月8日下午五點,機關(guān)幼兒園邀請了市防火宣教中心的盧老師為全體教職工進行了一次生動而有意義的消防知識培訓活動。此次活動,重在培訓教師的實際逃生自救能力、身邊火警的預(yù)防應(yīng)變能力、電器的正確使用等方面。盧老師通過列舉許多生動有趣的事例、提問等方式給教師深刻的啟迪。例如三樓發(fā)生火災(zāi)時,應(yīng)該往上跑還是往下跑?煤氣泄露怎么辦?消防器的使用等等。
專家指出:“人的一生都會遇見一次火災(zāi)。”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應(yīng)警惕,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況且幼兒園是弱勢群體,幼兒自我保護能力還不是很強,而社會的發(fā)展,電器的使用等,都造成了火災(zāi)隱患那么作為老師就有責任和義務(wù)在正如沈老師所說的,寫得多不如寫得好。那我覺得上得多不如上得好,聽得好!如果幼兒園可能可以多讓老師開一些精品課。這樣也許上一天的課比你上一星期的有用得多,收獲得多!
那我覺得上得多不如上得好,聽得好!如果幼兒園可能可以多讓老師開一些精品課。這樣也許上一天的課比你上一星期的有用得多,收獲得多!
這些課聽下來,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的就是“思考”。然而,這思考卻是多方面的。
每節(jié)課對我都有很大的啟發(fā)。在她們身上有好多新鮮的東西是我所要學習的,這就是思考學習什么。再者就是思考存在的問題。但我覺得,除了以上兩點,聽課更重要的是“學習思考”。只有在聽課時,你才會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問題;只有在聽課時,你才會更注意是否適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只有在聽課時,你才會注意師生真正的互動。而做為一名常年帶班的老師,很多時候會見怪不怪了,會逐漸習慣于日常教學。
令我至今難忘的就是王寧的問題。我在想如果這節(jié)課是我開課,我會不會感到是她攪亂了我的教學計劃呢?如果這是在平時的帶班,我會不會直接批評她或直接說:“你已經(jīng)講得夠多了,不要說了,讓別的小朋友說說?!倍也粫X得有什么不對。但今天我聽課,所以我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思考幼兒與老師的行為誰對誰錯。我道覺得王寧沒錯。會議上主任說:“像王寧這樣的孩子應(yīng)該讓她學會傾聽?!彪y道有問題不問、有話不說就是傾聽嗎?難道任何場合都一定要傾聽嗎?何為傾聽?這是一節(jié)科學課,是一節(jié)探索課。其實這樣的課根本就不應(yīng)該有老師和學生之分,根本就不該有一個預(yù)成的結(jié)果。應(yīng)該完全上一開放式的,幼兒可以隨意暢談的環(huán)境。只有這樣的環(huán)境才能讓幼兒真正身臨其境,暢所欲言,真正體會探索過程和結(jié)果的快樂,真正保護幼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過分強調(diào)傾聽的必要就等于說教了。況且王寧要說都是舉手的,就算幾次沒舉手也是因為心急想反駁(幼兒畢竟是幼兒,自控能力是有限的,不及成人)。難道這樣就可以說她不會傾聽嗎?她并沒搶別人的話,而是比別人說得多罷了!我道覺得如果每個幼兒都能像王寧這樣舉一反三,有什么說什么,這樣才叫真正的民主,真正的自主探索。當然,在活動中強調(diào)在聽完別人的話后才可以發(fā)表自己看法這還是必要的。所謂傾聽是在別人說話時能認真聽,不隨便打斷別人,并不是多說了就是不會傾聽,況且幼兒的積極性也是在多說多動中發(fā)展的、保持的。
5月8日下午五點,機關(guān)幼兒園邀請了市防火宣教中心的盧老師為全體教職工進行了一次生動而有意義的消防知識培訓活動。此次活動,重在培訓教師的實際逃生自救能力、身邊火警的預(yù)防應(yīng)變能力、電器的正確使用等方面。盧老師通過列舉許多生動有趣的事例、提問等方式給教師深刻的啟迪。例如三樓發(fā)生火災(zāi)時,應(yīng)該往上跑還是往下跑?煤氣泄露怎么辦?消防器的使用等等。
專家指出:“人的一生都會遇見一次火災(zāi)?!彼詿o論何時我們都應(yīng)警惕,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況且幼兒園是弱勢群體,幼兒自我保護能力還不是很強,而社會的發(fā)展,電器的使用等,都造成了火災(zāi)隱患那么作為老師就有責任和義務(wù)在正如沈老師所說的,寫得多不如寫得好。那我覺得上得多不如上得好,聽得好!如果幼兒園可能可以多讓老師開一些精品課。這樣也許上一天的課比你上一星期的有用得多,收獲得多!
讓孩子學會傾聽
導讀:培養(yǎng)寶寶的傾聽能力是發(fā)展寶寶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chǔ)。因此,爸爸媽媽可要注重激發(fā)寶寶的傾聽興趣哦,培養(yǎng)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這樣才能促進寶寶傾聽能力的發(fā)展,讓寶寶樂于傾聽、學會傾聽。
培養(yǎng)寶寶的傾聽能力是發(fā)展寶寶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chǔ)。聽覺中樞發(fā)育較早,寶寶一般是先學會了聽音、辨音,才發(fā)展出對詞義最初的理解力,然后才逐漸學會發(fā)音和語言表達。
培養(yǎng)寶寶的傾聽能力是發(fā)展寶寶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chǔ)。因此,爸爸媽媽可要注重激發(fā)寶寶的傾聽興趣哦,培養(yǎng)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這樣才能促進寶寶傾聽能力的發(fā)展,讓寶寶樂于傾聽、學會傾聽。
會聽才會說
聽覺中樞發(fā)育較早,寶寶一般是先學會了聽音、辨音,才發(fā)展出對詞義最初的理解力,然后才逐漸學會發(fā)音和語言表達。所以,要想寶寶日后能說會道,培養(yǎng)傾聽能力是基礎(chǔ)哦!
掌握3種傾聽技能才叫會聽
有意識傾聽——即專注性傾聽,集中注意地傾聽(包括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動作,思維能跟著說話者走等)。
辨析性傾聽能分辨聽到的不同內(nèi)容,如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不同年齡、性別的人的聲音等。
理解性傾聽能聽懂說話的主要內(nèi)容,連接上下文意思,包括回答問題情況和執(zhí)行指令情況等。
為什么有些不會傾聽
這跟爸爸媽媽的做法不對有關(guān),也跟寶寶的年齡特點有關(guān)。
●你可能認為,聽力與生俱來,沒必要培養(yǎng)。
●遇到寶寶插嘴或不專心傾聽則訓斥、責備寶寶。這種方法會使寶寶失去傾聽的欲望、興趣,變得不愛傾聽或不會傾聽。
●總是以寶寶為中心,認為插話等現(xiàn)象是寶寶自信、能干的表現(xiàn),往往過分順著寶寶的意思,致使寶寶愈加不會傾聽。
●寶寶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較弱,缺乏傾聽別人說話的耐心,在聽的過程中難免會做小動作、東張西望等。特別是有些寶寶聰明活潑,表現(xiàn)欲強烈,常常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打斷別人,所以在別人說話時可能根本沒聽清楚或聽得不完整。
6招培養(yǎng)會傾聽的耳朵
1、傾聽奇妙的自然之聲
帶寶寶去大自然聆聽各種美妙的聲音浙瀝浙瀝的小雨聲、淙淙的流水聲、腳踩落葉的沙沙聲和各種動物的叫聲(如蟬鳴、烏叫聲);聽各種交通工具的聲音,如自行車清脆的鈴聲、汽笛聲。所有這些,都讓寶寶心曠神怡,萌發(fā)了傾聽的欲望和興趣。
2、“小小錄音機”游戲
你和寶寶,一方“放音”(說幾句話),另一方“錄音”(把剛才對方說的話重復出來)。這樣,在游戲中,寶寶的傾聽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傾聽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3、講有趣的故事
故事對寶寶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寶寶總是凝神屏息,揚著頭聽。因此,講故事是培養(yǎng)寶寶專注傾聽的好方法哦。
小貼士:講故事時,你的聲音要抑揚頓挫,并利用手勢、表情、動作等體態(tài)語言來調(diào)動寶寶傾聽的積極性,讓寶寶共同參與、
4、美妙音樂伴奏生活
配合寶寶的生活作息時間播放一些合適的音樂、故事、兒歌等。如清晨起床,播放輕松活潑的音樂;用餐時,播放優(yōu)美動聽的故事;入睡前,播放溫柔舒緩的音樂或講有趣的故事。
小貼士:為寶寶創(chuàng)設(shè)寬容、平等的心理氛圍,在生活中對待寶寶溫和而友善,不要動不動就大聲呵斥、責備寶寶。寶寶在這種氛圍中才有安全感、自信心,才能樂于傾聽、學會傾聽。
5、瞧我們是這樣傾聽的
爸爸媽媽首先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寶寶向你傾訴或表達情感時,要認真傾聽,耐心引導他解決問題;在向?qū)殞毺釂枙r,耐心等待和聆聽他的回答。不論寶寶的話題多么簡單,都以目光、手勢、語言等來傳遞你聽到的感受,表達你內(nèi)心的感受,讓寶寶覺得你認真聽了,在關(guān)注著他。
6、糾正不良的傾聽習慣
良好的傾聽習慣是提高寶寶傾聽能力的重要保證。你可以通過講述有趣的故事,結(jié)合寶寶的日常表現(xiàn),使他明白只有專心傾聽才不會出錯。特別是有些寶寶表現(xiàn)欲強烈,常常打斷別人的發(fā)言,你就可以通過故事《愛插話的小八哥》等,引導寶寶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學會傾聽他人講話。利用各種手段(如故事、游戲等)鼓勵和指導寶寶耐心傾聽別人說話,不隨便插話,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傾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