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家長交流:周末親子活動如何安排?

發(fā)布時間:2021-09-27 親子活動總結 親子活動教案 幼兒親子活動方案

先說我家寶寶吧,2歲10個月,周末安排過的活動如下:

1.麗家寶貝的翻斗樂,一般玩2小時。離得不遠,辦了張卡每次10塊。人多要早去,空氣不太好。

2.附近的公園隨便轉轉,沒有固定的主題,中午回。【DG15.CoM 工作總結之家】

3.陶然亭公園的兒童樂園,一般是玩沙子,20塊錢2小時,但一般不查時間,玩2-3小時。別的項目基本20塊錢,5分鐘之類花掉,一般不玩。

4.動物園給大象喂草,帶點面包喂魚,兒童樂園喂小動物。一般八點之前到,11點半就回家了

5.舊宮的麋鹿苑喂小鹿,半天。離我家倒是不遠,路不太好走。

6.有時候帶她去朋友家串門,朋友家一般有同齡的孩子

7.經常去附近的超市。副作用是現在就知道要好吃的。

8.小區(qū)附近玩,主題不定,吹泡泡等

現在好像無法發(fā)掘新的項目了,歡迎大家交流一下。

詳細請查看論壇原帖: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家長交流:如何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好習慣是孩子入學前必須要做好的一項功課,為此,很多父母都很頭疼,不知如何下手。以下是三位網友從學習方面談好習慣是如何養(yǎng)成的,希望讀者能從這些簡短的介紹中借鑒一些可用的經驗。

講述人:沉默是金

好習慣:學習

好方法:從恒心和興趣入手

學習好習慣的養(yǎng)成離不開恒心和興趣的培養(yǎng),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學習好習慣的養(yǎng)成總體上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恒心來培養(yǎng)興趣;另一種是通過興趣來培養(yǎng)恒心。這兩種途徑沒有好與壞之分,但都需要通過一定的強制性和學習成效的取得來強化其行為習慣,特別是成效的取得有利于恒心和興趣的培養(yǎng)和鞏固。

無恒心的孩子怎樣培養(yǎng)興趣?無興趣的孩子怎樣培養(yǎng)恒心?具體實施時應針對孩子不同的個性,但一蹴而就的想法肯定不現實。對屁股坐不住的小孩,可采用零碎的時間約束其行為,強化其短時的學習成效:一、實施時目標不宜太大,需具體明確,如在5分鐘內記10個英語單詞;二、指出問題、毛病,并與小孩探討改正的方法;三、測試學習成效,發(fā)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四、研討問題的解決方法及最好的途徑;五、適當延長學習時間等。

現在教育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大家只看“成效”,而不管取得“成效”的途徑和代價。韓愈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比绻谂囵B(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時,只注重恒心、興趣,或只注重學習成效,那都偏離了學習的主題,學習的主旨應該是“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成效”。在培養(yǎng)學習的好習慣時,應抓住學習的實質: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及應用能力。同時,家長不能忘記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它能讓孩子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講述人:梧桐樹

好習慣:做作業(yè)

好方法:與孩子一起定計劃

如何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我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了幾點經驗。

第一,充分依靠孩子。作業(yè)要靠孩子來完成,所以在制訂學習計劃時,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制訂,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計劃制訂好以后,如何嚴格執(zhí)行計劃是計劃能否成功的關鍵,家長要帶頭遵守,不能在孩子已經完成計劃的情況下,又節(jié)外生枝,得寸進尺。同時,家長也要督促孩子遵守計劃。當然,這個過程會有反復,剛開始幾天孩子可能還有點新鮮感,會認真遵守,可一段時間后往往會出現厭煩的情緒。這時候家長就要有充分的耐心,計劃要嚴格執(zhí)行下去,挺過這個階段,以后一定會輕松很多。

第二,充分相信孩子。比如說默寫的作業(yè),我從來不監(jiān)督。孩子來告訴我要默寫了,要我去看著他,我就會對他說:“你自己去默寫吧,爸爸媽媽相信你,你一定是誠實的孩子?!边@時,孩子就會有一種被充分信任的感覺,從而激勵孩子認真地誠實地去完成作業(yè)。

第三,充分理解孩子。孩子畢竟是孩子,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制訂學習計劃時,一定要留有余地,要充分地考慮到給孩子玩的時間,只要做好作業(yè),就讓他盡情地玩。有時候,孩子也會拖拉,這時我就會給他講朝三暮四的故事,告訴他反正這點作業(yè)是要做掉的,你拖拖拉拉,是在拖自己玩的時間。剛開始,孩子可能不太理解,但經過幾次,就慢慢地懂了,知道做好作業(yè)再玩才能玩得更開心。這樣就會促進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yè),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第四,給孩子一個適當的空間。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盤旋上升的過程,讓孩子天天有所進步是不現實的,進步和退步交替出現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F象。給孩子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讓他在這個空間里自由波動,不管進步還是退步。家長只要把握一個向上的趨勢就好了。

講述人:秋水長天

好習慣:閱讀習慣

好方法:和孩子一起讀書

我的孩子上四年級,閱讀習慣比較好。

孩子很喜歡閱讀。在他很小的時候,家中他所能觸及的地方都能找到書。坐在某個位置的時候,就能看到書。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我發(fā)現他漸漸想看有字的書,受一個幼兒園老師的啟發(fā),用玩“瞄準射字”的方法,教會他認識了很多字。在上小學之前,他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

上學后,我買的書更多了。兒子閱讀的同時,我自己也一直在閱讀。兒子會關注我看的書,我讀了,他也會來讀,有時還可以探討。如果有的書他不肯讀,而我認為很好,我會找機會講給他聽。閱讀帶給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知識面比較寬,作文不乏靈氣。第一次寫的一首詩,在學?!鞍啾痹姼璞荣愔羞€拿了個二等獎。讀完郭德綱的相聲,他還開始“創(chuàng)作”相聲。但是我至今痛悔的是,我對他的那次相聲創(chuàng)作是否定的,我認為太差了,我至今還在反省,那是一個孩子最初的寫作沖動,可能會導致他以后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但是我卻輕易地否定了,導致他至今還沒有繼續(xù)第二篇相聲,在這里請他原諒媽媽的無知吧!

有句話說:“婚姻的真正價值不是成年人生下了孩子,而是孩子造就了真正的成年人?!蔽疑钜詾槿?。感謝我的孩子,讓我在整個過程中學會了反省、學習,擁有了耐心、寬容。我愿和他一起成長……

必看:家長應如何配合幼兒園親子活動


幼兒園階段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家庭作業(yè),但許多幼兒園會安排一些課外的親子活動。面對幼兒園布置的課外親子活動,爸爸媽媽們會不會覺得無從下手?

需要家長的重視

案例一:

徐媽媽的女兒在幼兒園大班,他們班是示范班,各類活動較別的多,徐媽媽想這正是鍛煉孩子的好機會,因此,她從思想、行動上都特別配合園里老師安排的各項活動,當好孩子的園外輔導員。有一次,老師安排拿雞蛋到幼兒園觀察,早晨太忙徐媽媽忘記帶了。徐媽媽當時想埋怨女兒——自己的事怎么不記得?但是還是忍住了。徐媽媽帶著女兒又騎車回家去取。路上,徐媽媽告訴女兒,以后自己的事自己要記住。那天晚上回家,徐媽媽的女兒說老師夸獎她完成任務很積極。

有的家長對幼兒園的課外親子活動,沒有足夠的重視。其實幼兒因布置的很多活動都是為了讓家長幫助孩子在完成的過程中學會怎樣動手,同時進行親子溝通,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

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

案例二:

荷花3歲剛入園時,荷花媽媽很配合幼兒園課外親子活動,有趣的活動荷花和媽媽都很喜歡做。后來活動難度加大了,荷花又不太感興趣,做得很不情愿。自此,荷花每天的笑容都沒有了,總喊累。荷花媽媽有時候著急了就打她的手背。荷花媽媽很苦惱,到底怎樣的親子活動才適合孩子?

爸爸媽媽應該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分析一下幼兒園的親子活動有沒有超出孩子的能力,如果的確難度過大,家長要及時和老師溝通或者向園方反映,畢競幼兒園的孩子應該快樂成長,過重的學習負擔可能會抹殺孩子將來的學習興趣。

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案例三:

飛飛的美術親子活動,媽媽只在旁邊進行指點和鼓勵。飛飛媽經??吹狡渌⒆拥淖髌冯m然漂亮,但是根本不像一個三四歲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的。飛飛媽認為就算孩子畫得不夠漂亮,那是他自己一點點完成的,對建立孩子的信心有幫助。每次飛飛媽都會告訴飛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雖然有時飛飛也會感覺到累,但每次完成作業(yè)以后飛飛都會很驕傲!

親子活動雖然需要家長參與,但并不意味著家長要要包辦代替。如果爸爸媽媽能循序漸進地協助孩子完成,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也真正鍛煉了孩子的獨立能力。

育兒觀念:如何與孩子交流


育兒觀念:如何與孩子交流

孩子們已經進入中班下學期了,也變得越來越懂事了。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也不再僅僅局限于“今天有沒有吃飯?”“有沒有喝水”等問題。他們開始關心起孩子在園的學習情況。

今天離園的時候,金宇鑫的奶奶問我:“老師,今天有沒有作業(yè)?”邊上的張語涵奶奶也湊上來問:“老師,今天孩子學什么知識了?需要輔導嗎?”祺祺媽媽也趕緊過來說:“每天回家我都問他學了什么,可他什么也說不出來?!泵鎸议L的問題,我知道這是一種好現象,說明隨著幼兒的成長,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知識的積累和智力的開發(fā)。而且家長們也會更好的配合老師的工作,有利于家園共同進行一致的教育。

家長們的心理是值得認可的,但同時也反映一個問題。幼兒時期的教育不同于小學,許多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幼兒進行交流,所以也不能真正體會到孩子到底學了什么。與孩子交流溝通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長問孩子學了什么、太籠統(tǒng),孩子不會總結今天我學什么了。因為孩子每天都會接觸很多新的知識和新鮮事物,他很難講清學了什么。

許多父母覺得,跟孩子說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管自己采取怎樣的表達方式,孩子總是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其實當家長對孩子老是提相同的問題或是提一些孩子不感興趣的問題時,是不能引起孩子交談興趣的,家長與孩子的談話自然就難以進行下去了。那么,家長如何使孩子愿意與自己談心呢?建議試試以下方法。

1、從興趣入手。家長從幼兒園接回孩子,不要急著問孩子“在幼兒園做了什么”或“學了什么”,可以與孩子談談幼兒園里有趣的事情,可以對孩子說:“告訴我,在幼兒園你最高興的事是什么?最不高興的事是什么?”還可以先與孩子玩一會兒或共同參與某項活動,在活動中與孩子分享快樂時光,等你與孩子交流的最好時機自然來到,孩子有了談話的興趣,他就會興奮地說出一串串他高興的事情來。

2、玩交談游戲。游戲始終是孩子的最愛。家長可以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互動式的談話游戲。比如,可以和孩子玩“你問我答”的游戲,與孩子一問一答或者與孩子交換角色,讓孩子充當老師,家長來做學生,由孩子模仿老師提出問題,家長回答問題。這種交互提問的方式和角色互換的方法既能夠避免孩子的緊張被動,又能夠促使孩子主動思考,是家長與孩子相互了解對方的好辦法。

3、注意交流方法。除了與孩子談他感興趣的事情,還要注意通過談話了解孩子的行為和心理情況,有意識地促進孩子的語言和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但從成人的角度對孩子進行探聽式的自上而下的詢問,是很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的,因此與孩子談話尤其要注意方法。比如在輔導孩子折紙、小制作、繪畫時,不要簡單地教會孩子怎樣做,或者直接指責孩子,而應該讓孩子說說可以怎樣制作,需要準備哪些材料,然后巧妙地引導孩子說出心里話或你想要了解的情況。

4、做忠實聽眾。孩子向你敞開心扉的程度取決于成人傾聽孩子談話的態(tài)度。家長與孩子談話時要全身心地投入,將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地位,對孩子的喜怒哀樂要表示理解,不要將成人的感受強加于孩子,也不要經常用提問和評價打斷孩子的談話,如果時間不足,可以和孩子約一個時間,下次再談。要注意通過談話了解孩子、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集體以及孩子的情緒、心理狀態(tài)和內心的期待等等,這些是成人通過迫切詢問得不到結果,而對孩子成長又十分重要的東西。

與孩子交流也是一門學問,我們老師和家長們都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

專家教您如何跟孩子的老師溝通交流


孩子在學校里學習、生活得怎么樣,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而最了解孩子情況的人要數老師了。那么,家長如何恰當地向老師了解情況,并表達自己的想法,實現有效溝通呢?針對幾個常見的問題,專家提出了以下建議。

問題一:沒時間和老師溝通

建議:聯系不在次數多,如果父母工作太忙,沒時間和老師交流,可以通過短信和電話,簡單向老師說明家里的情況,請老師配合。

問題二:缺乏和老師交流的經驗

建議:如果不習慣直接面談,可以給老師發(fā)短信,熟悉之后再決定交流的方式(電話或面談)、時間,如果覺得孩子沒什么問題,也可以向老師說明,等到家長會上再交流,讓老師知道你對孩子的關心。

問題三:交流僅限于家長會

建議:有的家長平時不怎么和老師聯系,只在家長會上與老師聊一聊,但這個時候老師和每位家長交流的時間有限,效果也不會太好。時間允許的話,隔一兩個月和老師見面或打電話聊一聊,不要等到孩子有問題,才和老師交流。

放寒假,如何安排孩子一日生活?


寒假即將到來,選擇讓孩子在家休息的家長,都要盡量保證孩子的飲食起居與幼兒園同步,科學合理地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從而保證孩子健康、和諧地成長。

幼兒園作息時間安排:

7:45~8:15早餐

8:15~9:00活動區(qū)游戲

9:00、10:30集體飲水

9:30吃水果

10:00~11:00戶外體育游戲

11:15~11:35午餐

12:00~14:30午睡

15:00喝牛奶

15:30~16:30戶外體育游戲

16:30集體飲水

17:00~17:30晚餐

溫馨提示

1.孩子在家休息時要保持早睡早起的習慣,按時作息才能使孩子的生物鐘正常運轉。

2.節(jié)假日期間家中飯菜的品種和花樣都比較豐富,但是家長要注意給孩子的飲食不要安排得太復雜,要葷素搭配,清淡一些為宜,保證孩子每餐(正餐)的間隔在3~3.5小時,這樣才便于孩子消化吸收。

3.節(jié)假日期間提醒孩子多吃水果,多喝白開水,少喝碳酸類飲料。

4.家長可以提前給孩子準備適宜的飯菜,讓他先吃飽了,這樣,成人吃飯時孩子就不會“胡吃海塞”,招致消化不良了。

5.家中可備一些果丹皮、山楂片、消食片等助消化的食品和藥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選用。

6.節(jié)假日帶孩子外出期間,一定要注意衛(wèi)生,如遇不方便隨時洗手的情況,可多備些消毒濕紙巾(含酒精的殺菌效果較好),提醒孩子常擦手,減少患傳染病的機會。

7.節(jié)假日里,家長只顧招呼客人或自己娛樂,忽略孩子,常會發(fā)生孩子摔傷、燙傷等情況。因此,提醒家長,無論多忙,一定要有專人負責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

相關推薦

  • 家長交流:如何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好習慣是孩子入學前必須要做好的一項功課,為此,很多父母都很頭疼,不知如何下手。以下是三位網友從學習方面談好習慣是如何養(yǎng)成的,希望讀者能從這些簡短的介紹中借鑒一些可用的經驗。 講述人:沉默是金 好習...
    2021-04-10 閱讀全文
  • 必看:家長應如何配合幼兒園親子活動 幼兒園階段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家庭作業(yè),但許多幼兒園會安排一些課外的親子活動。面對幼兒園布置的課外親子活動,爸爸媽媽們會不會覺得無從下手? 需要家長的重視 案例一: 徐媽媽的女兒在幼兒園大班,他們班是示...
    2020-06-04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如何與孩子交流 育兒觀念:如何與孩子交流 孩子們已經進入中班下學期了,也變得越來越懂事了。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也不再僅僅局限于“今天有沒有吃飯?”“有沒有喝水”等問題。他們開始關心起孩子在園的學習情況。 今天離園的時候...
    2020-10-13 閱讀全文
  • 專家教您如何跟孩子的老師溝通交流 孩子在學校里學習、生活得怎么樣,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而最了解孩子情況的人要數老師了。那么,家長如何恰當地向老師了解情況,并表達自己的想法,實現有效溝通呢?針對幾個常見的問題,專家提出了以下建議。 問題...
    2021-02-12 閱讀全文
  • 放寒假,如何安排孩子一日生活? 寒假即將到來,選擇讓孩子在家休息的家長,都要盡量保證孩子的飲食起居與幼兒園同步,科學合理地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從而保證孩子健康、和諧地成長。 幼兒園作息時間安排: 7:45~8:15早餐 8:15~9...
    2021-04-03 閱讀全文

培養(yǎng)好習慣是孩子入學前必須要做好的一項功課,為此,很多父母都很頭疼,不知如何下手。以下是三位網友從學習方面談好習慣是如何養(yǎng)成的,希望讀者能從這些簡短的介紹中借鑒一些可用的經驗。 講述人:沉默是金 好習...

2021-04-10 閱讀全文

幼兒園階段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家庭作業(yè),但許多幼兒園會安排一些課外的親子活動。面對幼兒園布置的課外親子活動,爸爸媽媽們會不會覺得無從下手? 需要家長的重視 案例一: 徐媽媽的女兒在幼兒園大班,他們班是示...

2020-06-04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如何與孩子交流 孩子們已經進入中班下學期了,也變得越來越懂事了。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也不再僅僅局限于“今天有沒有吃飯?”“有沒有喝水”等問題。他們開始關心起孩子在園的學習情況。 今天離園的時候...

2020-10-13 閱讀全文

孩子在學校里學習、生活得怎么樣,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而最了解孩子情況的人要數老師了。那么,家長如何恰當地向老師了解情況,并表達自己的想法,實現有效溝通呢?針對幾個常見的問題,專家提出了以下建議。 問題...

2021-02-12 閱讀全文

寒假即將到來,選擇讓孩子在家休息的家長,都要盡量保證孩子的飲食起居與幼兒園同步,科學合理地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從而保證孩子健康、和諧地成長。 幼兒園作息時間安排: 7:45~8:15早餐 8:15~9...

2021-04-0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