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大人怎樣和孩子一起讀繪本?

發(fā)布時間:2021-09-16 怎樣教育孩子 幼兒園教師讀一本好書 繪本教育筆記

陪伴孩子讀繪本,給孩子講故事,是學(xué)齡前家長睡前必修課。在精美的圖畫中,培養(yǎng)孩子對美的感悟;在精彩的故事中,讓孩子明白生活的道理。針對孩子的特點,相信每位家長都會有自己的方法,大家是否了解圖書的基本常識,繪本在設(shè)計上會遵循哪些特點呢?希望本文能給大家?guī)砀鼘I(yè)的分析指導(dǎo)。

上圖:書的結(jié)構(gòu)

從封面可以猜故事

比如,大衛(wèi)·麥基(DavidMcKee)的《花格子大象艾瑪》(Elmer,1989)的封面上是一只花格子的大象,“咦,大象不都是灰色的嗎?世界上怎么會有彩色的大象?”一下就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艾瑪是一頭五彩繽紛的大象。它是大家的開心果,但它卻總是不快樂:“每個人都笑我,我一定要想辦法改變自己身上的顏色?!北蛔u為“現(xiàn)代寓言大師”的大衛(wèi)?麥基在這本書里與幼兒循循善誘地探討了一個“如何做自己”的問題。

克里斯.范.艾爾斯伯格(ChrisVanAllsburg)的《天靈靈》(Jumanji,1981),封面上兩只大猩猩蹲在廚房的餐桌上,一個小女孩推開門,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家里怎么會突然冒出來兩個不速之客?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詭異的幻想故事了。《窗外》(ThroughtheWindow,1970)是兩次英國凱特?格里納威獎大獎得主查爾斯.奇賓(CharlesKeeping)的一部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作品,冷色調(diào)的封面上,一個藍色面孔的男孩正睜著眼睛眺望著窗外。翻開它,我們就隨著這個名叫雅各的男孩的目光,看到了窗外街道上所發(fā)生的驚心動魄的一幕。

孩子一般不會漏過環(huán)襯

可以說,環(huán)襯是整個一本圖畫書里最容易被人漏看的一頁了!環(huán)襯是封面與書芯之間的一張襯紙,常常被人一翻而過,然而實際上,圖畫書的環(huán)襯不但與正文的故事息息相關(guān),有時還會提升主題,甚至說出故事之外的另外一個結(jié)尾。

環(huán)襯印上圖案的圖畫書,也不在少數(shù),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圖案。別放過它們,也許看完全書你就會恍然大悟了。安東尼.布朗的《我爸爸》(MyDad,1998)這本幽默的圖畫書里,透過孩子夸張的幻想,塑造了一個讓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這個爸爸一天到晚穿著一件長長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過月亮,吃得像馬一樣多,游得像魚一樣靈活……《我爸爸》的環(huán)襯上的圖案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黃色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

會講故事的扉頁

扉頁又叫主書名頁,就是環(huán)襯之后、書芯之前的一頁,上面一般寫著書名和作者的名字。

扉頁不僅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不僅僅是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時還會講故事。它還常常是一個引子,作者會故意在這里埋下一個懸念,吊起你的胃口。你看湯米.溫格爾(TomiUngerer)的這本光是在日本就賣出了100萬部的《三個強盜》(TheThreeRobbers,1961),一輪黃色的滿月之下是三個頭上戴高帽子的人,漆黑的帽子漆黑的臉,只有眼睛是白的……今天晚上他們要去搶什么呢?就這么一個謎霧重重的扉頁,就已經(jīng)讓人欲罷不能了。

正文

——圖畫書不是讓孩子自己讀的書,而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YjS21.com

正文即圖畫書的主體,究竟應(yīng)該以怎樣的姿態(tài)來閱讀一本圖畫書呢?也就是說,圖畫書究竟是應(yīng)該大人讀給孩子去聽,還是放手讓認識了幾個字的孩子自己去讀呢?

松居直可以說是日本最久負盛名,同時也是最堅忍不拔的圖畫書閱讀的推廣者了,曾經(jīng)寫過《什么叫圖畫書》(《絵本とは何か》,1973)、《看圖畫書的眼睛》(《絵本をみる眼》,1978)、《走進圖畫書的森林》(《絵本の森へ》,1995)等一系列關(guān)于怎樣閱讀圖畫書的書。幾十年來他一直旗幟鮮明地堅持一個觀點,就是圖畫書不是讓孩子自己讀的書,而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他在新作《圖畫書的快樂》(《絵本のよろこび》,2003)中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這種觀點:“圖畫書的最重要的意義,就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這樣一個短暫的時間和空間里,存在著圖畫書這樣一個快樂的語言世界,朗讀者和聽者共同分享和擁有這種語言的快樂。圖畫書是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xiàn)出來的,這些語言和圖畫只有成為朗讀者自己的感受講給孩子聽,才能被接受。當父母或是朗讀者把圖畫書所表現(xiàn)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圖畫書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聽者的一生當中。這正是母親給讀過的圖畫書、父親給讀過的圖畫書、老師給讀過的圖畫書的精髓?!?/p>

這也不是松居直一個人的觀點,比如美國學(xué)者愛倫.漢德勒.斯皮茨(EllenHandlerSpitz)在《在圖畫書之內(nèi)》(InsidePictureBooks,1999)一書中,也贊同親子共讀:“出聲地朗讀圖畫書,不論是對于大人還是幼小的聽者們來說,都是一種非常有益的行為……在親密相偎一起閱讀圖畫書的同時,大人和孩子一起邁入想像的空間。大人越過了自己與孩子相隔的歲月,越過了孩子與自己日常生活的界線,借助藝術(shù)的翅膀,給日常生活帶來更多的現(xiàn)實感?!?/p>

——一邊給孩子讀圖畫書,一邊讓孩子自己看圖畫

松居直還主張大人應(yīng)該一邊給孩子讀圖畫書,一邊讓孩子自己看圖畫,他發(fā)現(xiàn)孩子即使是只看圖畫,一本圖畫書的內(nèi)容也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圖畫比文字容易理解嗎?培利?諾德曼在《閱讀兒童文學(xué)的樂趣》一書里對這種觀點表示了懷疑:“由于圖畫也受文化的意識形態(tài)假設(shè)所影響,因此孩子要對文化有些了解之后,才能夠理解圖畫……”

每一個孩子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上表現(xiàn)出來,那么孩子的眼睛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孩子能發(fā)現(xiàn)畫家沒有發(fā)現(xiàn)的破綻,孩子能讀出大人意想不到的意思。

和大人一起讀圖畫書的孩子,常常會讀出讓大人意想不到的意思來。還真是不能低估了孩子看圖畫書的能力。愛倫·漢德勒·斯皮茨在《在圖畫書之內(nèi)》就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叫安娜的3歲孩子,當媽媽給她讀艾瑞克.卡爾(Eric Carle)的《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1969)時,一直盯著那條因為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蟲。她一邊聽媽媽讀毛毛蟲吃的一樣樣?xùn)|西,一邊做出了自己的診斷:“毛毛蟲是因為媽媽不在身邊才生病的。”安娜從毛毛蟲身上聯(lián)想到了自己,因為像她這樣的小女孩肚子痛時,首先尋求的就是媽媽的安慰。

封底

合上一本圖畫書時,圖畫書的故事就已經(jīng)講完了嗎?

——有時是這樣的。

比如,大衛(wèi).司摩(DavidSmall)那本暢銷百萬的《妞妞的鹿角》(Imogene’sAntlers,1985)的封底,一個頭上長著一對長長的鹿角的小女孩,正趴在窗臺上望著我們,表情看上去還有那么一點炫耀的意味……是的,合上書之前故事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封底與封面是同一幅圖畫,僅僅是讓意猶味盡的孩子再發(fā)出一次歡快的笑聲而已

——然而,也有時不是這樣。

比如在日本幾乎家喻戶曉的《第一次上街買東西》(《はじめてのおつかい》,1977)的封底,就沒有重復(fù)書里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結(jié)尾延續(xù)到了封底上。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買牛奶的經(jīng)歷:躲閃自行車、摔破了膝蓋……故事的結(jié)尾,是小女孩的媽媽等在巷子口,然后和她一起朝家里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里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仿佛為了回應(yīng)讀者的期待,畫家林明子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溫馨的畫面:小女孩和嬰兒在喝她新買來的牛奶,她的一條腿擱在媽媽的腿上,兩個膝蓋上都貼上了創(chuàng)口貼……可以說,作者一直把這個故事講到了封底上。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新手爸媽怎樣給孩子挑繪本


兒童繪本是近幾年來頗受新手爸媽青睞的兒童圖畫書。在書店里,兒童繪本也占有相當重要的一隅,各種年齡段的兒童繪本種類繁多,不過價格也不菲。那么新手爸媽會給你的孩子挑選適合的繪本嗎?

什么是兒童繪本?

圖畫是主體,具有講述故事的功能

兒童繪本也就是圖畫書(Picturebooks),它是一種新興而獨特的兒童文學(xué)類型。它不同于我們平時所稱的“圖畫讀物”、“圖畫故事”、“連環(huán)畫”、“小人書”,同一般帶插圖的書也不相同。在繪本圖書中,圖畫是主體,具有講述故事的功能,它本身就承擔著敘事抒情、表情達意的任務(wù)。而一般故事書中的插圖只是使故事更形象直觀的輔助手段。繪本圖書是用圖畫和文字來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例如一本日本版歐洲民間故事《狼和小羊》的圖畫書,我們可以領(lǐng)略這種“圖畫語言”。文字很簡單:“狼進了小羊家……”后面用一整版畫面來表現(xiàn)狼打開門進來,所有的小羊都很驚慌,有的藏在大鐘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門后,還有的藏在沙發(fā)后……這畫面極大地引起了小讀者的興趣。

爸媽會給孩子選書嗎?

繪本要重視繪畫的藝術(shù)品質(zhì)

專家援引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的話,特別強調(diào)兒童繪本的選擇標準:選擇兒童繪本要重視繪畫的藝術(shù)品質(zhì),只有高品質(zhì)的圖畫,才能培養(yǎng)孩子好的想象力。孩子并不是生來就有想象力的,想象力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體驗獲得的,體驗越豐富想象力就越豐富。孩子在幼兒期看到的圖畫構(gòu)成了想象力的基礎(chǔ)。圖畫如果是美的,高品質(zhì)的,豐富的,那么想象力就必然是美的、高品質(zhì)的、豐富的;相反,如果讀到的圖畫是低劣的、呆板的、惡俗的,那么,孩子的想象力就必然會大打折扣了。

培養(yǎng)孩子高品質(zhì)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也是繪本應(yīng)有的功能。李慧表示,這個可以作為家長選擇圖畫書的重要標準。要懂得“畫得可愛”、“顏色鮮艷”并不是好的圖畫書的條件,圖畫書中的畫一定要能充分表現(xiàn)故事的內(nèi)容。因為孩子和大人有不同的閱讀方式,大人習(xí)慣看文字,而孩子卻會很認真地去看圖畫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許多世界優(yōu)秀圖畫書甚至是黑白的,它們同樣可以創(chuàng)立一個豐富多彩的故事世界,比如《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哭泣的樹》、《一個黑黑的黑黑的晚上》。說起來,從2005年東方娃娃開始隆重引進世界各國的優(yōu)秀圖畫書,推出《東方娃娃·繪本版》,每月呈現(xiàn)一期堪稱世界經(jīng)典的優(yōu)秀圖畫書在讀者的面前。東方娃娃選擇的標準就是注重圖畫書的高品質(zhì)和豐富性。

昂貴的繪本會讓家長出手猶豫嗎?

優(yōu)秀的兒童繪本是珍貴的精神財富

繪本的高價格是否會讓家長出手猶豫這個問題,專家表示,現(xiàn)在的家長帶孩子去吃一頓麥當勞、肯德基就要花去不少錢,而對于孩子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難道還不如這些的價值嗎?其實在國外,一本精裝本的圖畫書,多半要20~30美金,平裝本的大約在8~10幾美金,折算成人民幣,是相當大一筆錢,但是國外的家長對此都能欣然接受,他們把這些經(jīng)典、優(yōu)秀的圖畫書買回來,放到自己的書柜里,給自己的孩子看,等孩子長大,再像傳家寶一樣傳遞下去,給孫子看,給孫子的孫子看,這樣,一代代人都是在優(yōu)秀的圖畫書的影響下長大的。這樣一比,兒童繪本圖書在國內(nèi)真的不貴。雖然,國內(nèi)普通家庭的收入水平也有限,但是為孩子積累寶貴和優(yōu)質(zhì)的精神財富,同時讓他們?yōu)榱双@得這種財富而培養(yǎng)儲蓄的習(xí)慣,把幸福的種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里,這是多么劃算的一件事??!

怎樣讓孩子“輸?shù)闷稹?/h2>

怎樣讓孩子“輸?shù)闷稹?/p>

經(jīng)常會聽到父母抱怨“每次和孩子一起玩游戲,只要我贏了他,他就會很不開心,鬧著不算,硬要重來……”“我們家的孩子不會交朋友,游戲、比賽只能他贏,不能輸,現(xiàn)在沒有孩子愿意和他玩……”。勝敗其實乃兵家常事,可一些孩子偏偏不懂這個理,爭強好勝,贏了就滿心歡喜,輸了就大哭大鬧,面對這樣“輸不起”的孩子,父母該如何開導(dǎo),讓他坦然面對輸贏呢?

“輸不起”是一種天性

從兒童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F(xiàn)象。無論什么事情,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別人強,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墒且驗楹⒆幽挲g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在人前或是在集體活動中,一旦不如人,輸于人時,他就會表現(xiàn)出不滿,不高興。

孩子“輸不起”通常會有兩種表現(xiàn):一些孩子面對挫折、失敗,他會采取回避,逃避困難。比如,媽媽批評小強學(xué)鋼琴不認真,不如隔壁的玲玲彈得好,聽到這話小強索性就放棄了,干脆就不彈了;另外一種,性格急躁的孩子一旦在游戲中輸了,就會大發(fā)脾氣,哭鬧以示渲泄。雖然說好強是孩子正常的心理,但是,如果孩子的得失心過重,每一次輸贏都讓他耿耿于懷的話,這就會影響到他與人相處的能力。面對“輸不起”的孩子,父母需要費點心思,幫助孩子排除這種心理障礙,讓他逐漸跨越輸贏的問題,體會做每件事所帶來的各種情感經(jīng)驗。父母在引導(dǎo)孩子如何面對輸贏時,以下三種方法教育“輸不起”的孩子值得借鑒:

1.增加孩子挫折時的承受力

雖然要盡可能協(xié)助孩子成功,但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要過分刻意地為孩子排除一些在正常環(huán)境中可能遭遇到的困難,當孩子遇挫時,父母不要立刻插手,不妨留給孩子自己面對失利的空間和機會。比如,孩子用積木搭一座高樓,可不巧,快成功時“樓”塌了,看著孩子沮喪的表情,父母盡量不要直接替他解決問題,可以和他一起討論,引導(dǎo)孩子去思考,然后讓他自己去執(zhí)行解決的辦法。孩子克服挫折的能力和動機,常來自于遭遇過的挫折,當他的經(jīng)驗足夠豐富時,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集體活動中提高耐挫力

在集體游戲中,孩子會經(jīng)歷一些挫折和失敗,這些失敗的痛苦經(jīng)歷讓他更好地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長處,發(fā)展他的內(nèi)省智能。他一方面要學(xué)會如何欣賞別人,和同伴友好相處,共同合作;另一方面在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dǎo)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在集體中的這些磨練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耐挫力。

3.游戲中平衡輸贏心態(tài)

大人和孩子游戲時不要經(jīng)常故意輸給孩子,適當?shù)臅r候玩一些輸了也有獎勵的游戲,通過這種辦法,平衡孩子輸不起的心態(tài)。當然獎勵的前提是說出輸?shù)脑颉?/p>

關(guān)心孩子知識技能學(xué)習(xí)固然重要,但是培養(yǎng)孩子能輸能贏、樂觀處事的健康心態(tài)將會讓他受益終身。

怎樣和寶寶一起戰(zhàn)勝戀母


很多時候,寶寶總是喜歡和媽媽“粘”在一起;那么多次,寶寶說喜歡媽媽多一點;似乎一貫的,面對寶寶和媽媽更親的事實你嘴里說:我不嫉妒!那么,靜下心來想一想:你真的真的不在乎嗎?

也許,作為一個現(xiàn)代老爸,是時候要做些事情,從此和寶寶更加更加親密起來

當有人問你家寶寶“是喜歡和媽媽粘糊在一起還是喜歡爸爸”時,他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媽媽!”這時你的心中做何感想?寶寶一天天長大,當他開始能同成人一起玩耍時總是把爸爸丟在一邊,見到媽媽就眉開眼笑時你的心里是不是有一些失落呢?面對這樣的失落你是以一句“孩子總是更戀媽媽一些”來自我安慰,還是打算做一些努力來改變呢?這里教你幾招,幫你和寶寶一起“戰(zhàn)勝戀母”!

一、解放媽媽

要知道戰(zhàn)勝戀母的第一招是先說服太太。

俗話說“堡壘得從內(nèi)部瓦解”,家庭關(guān)系也是一樣。別看太太見你吃她與孩子的醋時得意非常,其實天天被小尾巴攆得到處轉(zhuǎn)的味道也并不總是那么好。所以你得對她曉以利害:不能讓寶寶這么粘你,否則你一點自由也沒有了??!我不是為我自己,是為你著想,萬一你有事晚歸呢?萬一你要獨自做些事呢?萬一你出差呢?……再隆重推薦某處美容院水平不錯、某商廈正在促銷,把太太說得心思活泛,恨不能立刻將孩子拱手相讓以換個自由身。此時,你再向她指出培養(yǎng)父子感情的好處頭一條就是解放媽媽。于是乎母子一體的感情基礎(chǔ)從內(nèi)部松動,太太也會舉雙手贊成你來“戰(zhàn)勝戀母”,所以,你成功了第一步。

二、李代桃僵

爸爸沒有“咪咪”,所以對于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來說,“粘媽媽”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跟著媽媽凍不著餓不著,吃得飽睡得香,哪管你在邊上恨得牙根癢癢。想用奶瓶替代嗎?門兒都沒有!小人兒精著呢,才不會上這橡膠東東的當。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他離自己越來越遠?哪有這么悲觀的道理!要知道嬰兒不僅僅是通過味覺來認人的,寶寶同時還有著觸覺、嗅覺、聽覺和視覺。所以,在太太喂奶時別讓她一個人獨占了這段甜蜜的親子時光,你也可以坐在一邊摸摸寶寶的小手小腳,同他說說話,讓他的小眼睛里看到的不只是媽媽的笑臉,感受到的不僅是媽媽的氣息……慢慢的寶寶會把關(guān)于你的這些特征也與甜蜜的享受聯(lián)系在一起了,于是你實現(xiàn)了李代桃僵的第一步。

四、投其所好,攻守同盟

與女人相比男人更顯得童心未泯一些,這也是你會經(jīng)常做一些孩子氣的傻事而被太太指責為“連孩子都不如”的原因所在。這可是老天爺給你與生俱來的親子財富,千萬不要浪費了!

俗話說“物以類聚”,既然和太太相比你更接近孩子的天性一些,你就得好好利用這個優(yōu)勢。寶寶不是喜歡撕紙嗎?還猶豫什么,這個“游戲”又動手又練腦,那你又何必去在乎家里的地板是不是得重新打掃?寶寶不是喜歡玩水嗎?那就讓他玩?zhèn)€夠,只要不發(fā)生危險,又何必在意是不是弄濕了地磚弄臟了衣服?寶寶不是愛翻箱倒柜嗎?那就隨他去翻,能哄得他一臉燦爛的笑,又何需緊張衣櫥里面一團糟?

這樣投其所好換得寶寶對你視同哥們兒,那么在太太發(fā)現(xiàn)之前再和寶寶一起將戰(zhàn)場打掃干凈、恢復(fù)原狀,豈不是又讓寶寶為了這種“攻守同盟”而與你多親多近?而平時,你也不妨告訴孩子一些你做的無傷大雅的小壞事,要求他幫你共同保守這些小秘密。你的寶寶一定會為“爸爸告訴我這么多連媽媽也不知道的事”而興奮不已。他能感受到你的信任,一樣,你也能感受到他的愛意。

五、父愛無言

孩子一天天地在長大,他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與主見。如果你也象媽媽一樣老是喋喋不休地數(shù)落他的不是,要求他這樣又不準他那樣,或是在游戲?qū)W習(xí)時不停地給他各種各樣的建議,那又怎么能體現(xiàn)出你與媽媽不同的地方呢?

要記住“父愛無言”,有時候一個鼓勵的眼神;孩子發(fā)生困難時一個小小的暗示;或是一定尺度內(nèi)的放縱,遠遠勝過千言萬語。無言的父愛不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不會扼制他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也不會阻礙他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每個人對情感的需要是各式各樣的,每時每刻都不盡相同,孩子亦是如此。有時他喜歡媽媽嘮叨中的關(guān)懷與溫暖,有時他需要爸爸沉默的支持與啟發(fā)。

說到底,戀母也罷,戀父也好,都只是孩子成長經(jīng)歷中的一個小浪花,要讓寶寶身心健康地長大,需要父母雙方的努力與付出。學(xué)了這幾招,想一想有一天當有人再問你的孩子“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時,他猶豫著無法決斷,最后說“都喜歡”,你的心中是不是非常的欣慰呢?

第二步呢,自然是陪寶寶睡覺。似乎習(xí)慣成自然了,寶寶一醒就要找媽媽,于是“陪睡”成了母親的天職一般。那么,如何來奪回這塊陣地呢?如果你無法哄寶寶入眠就不必強求,等寶寶睡熟了你再自告奮勇去取代太太的位置吧。等小天使一醒就對他展現(xiàn)出最美的微笑,陪他咿咿呀呀地說話,敲敲打打地游戲,或是馬上奉上香甜的牛奶或食物。要知道孩子才睡醒的那刻心情是最好的,抓住這種優(yōu)質(zhì)時間段,你可以事半功倍用最小的陪伴數(shù)量換取最高的質(zhì)量。李代桃僵,何樂而不為?

三、趁虛而入的非常親子時光

既然答應(yīng)了給太太以自由,那就得實踐諾言。現(xiàn)代人的工作誰都說不準是不是要加班加點出差在外,如果太太遇到這些情況而又為了寶寶而舉棋不定,你一定得“大包大攬”、拍著胸脯保證自己一個人肯定能搞定這小家伙。平時經(jīng)常慫恿太太去逛街消遣,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你與孩子的兩人世界,就可以在他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培養(yǎng)感情。

此外,誰能保證自己沒個頭疼腦熱的時候,太太身體偶有小恙,那可是你的大好時機,勸她多多休息少與孩子接觸以免傳染,然后趁虛而入和孩子多親多近耳鬢廝磨,即在太太面前做了好人,又完成了自己的如意小算盤,一舉兩得。

另外,人總有個情緒周期吧,不可能天天都心情愉快,你得及時發(fā)現(xiàn)哪天太太情緒不佳,對孩子態(tài)度生硬而不耐。但是別為這去指責太太不夠耐心,也別幫她來訓(xùn)斥寶寶,上乘之選是帶孩子逃離“火藥桶”,讓太太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來調(diào)整心態(tài)。而寶寶呢,自然也會對你這個“救他于危難之際”的人感激異常,當然,你自己也多了一段非常的親子時光,此舉可是三得哦!

日本人怎樣培養(yǎng)孩子毅力


日本人怎樣培養(yǎng)孩子毅力

毅力是成才者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zhì)之一,故日本人普遍十分重視對孩子毅力的培養(yǎng)。前不久,日本一家婦女報社特意邀請了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長,討論、總結(jié)了種種培養(yǎng)毅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日本人怎樣培養(yǎng)孩子毅力

從幼兒時就抓起培養(yǎng)毅力開始得愈早愈好。不妨在孩子牙牙學(xué)語時便要求盡可能發(fā)清楚每個單詞的發(fā)音,直至字正腔圓。當孩子蹣跚學(xué)步時,也應(yīng)該鼓勵每次須走完規(guī)定長度的路程,即便跌跌撞撞甚至摔個大跟斗也不要心疼。

有意讓孩子吃點苦許多日本家長有意讓孩子吃點苦,如上學(xué)擠擠公交車而不坐小轎車,在烈日炎炎下趕路,或裸身冬泳等等。

注意培養(yǎng)自信心自卑者往往難有毅力,這是因為自信乃毅力的“精神基礎(chǔ)”。這包括廢除體罰謾罵、多多夸獎、鼓勵孩子在某一領(lǐng)域拔尖、讓孩子擁有眾多朋友等等。

加強體育鍛煉科學(xué)家們發(fā)現(xiàn),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不僅可增強體質(zhì),而且還可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那些需要堅持才能完成的運動項目(如慢跑、游泳、登山等)。

家長作出表率如果家長自己都缺乏毅力,那么要求孩子有毅力基本上就是一句空話。很難想象一個冬練時因怕寒冷而半途而廢的父親能帶出一個不屈不撓地練長跑的兒子。

多多鼓勵打氣對尚未見過世面的孩子來說,在接受意志力考驗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出現(xiàn)意志消沉往往在所難免。此時,來自家長、教師乃至小伙伴的鼓勵打氣至關(guān)重要。

怎樣對待孩子打人和被打


怎樣對待孩子打人和被打

在班集體里,總會有少部分愛攻擊別人的孩子。其表現(xiàn)就是搶人家東西,什么都要搶先,愛打人等。一旦有了糾紛,他就動手打人,不會說理。攻擊性行為更多是破壞行為,看見別人玩積木很開心,他走過去把積木搭成的房子推倒了;看見同伴畫的畫很漂亮,直接加上幾筆去破壞;或者對著同伴吐口水、推人等,讓人家不痛快。像這樣的孩子過去較少,一個班集體中會出現(xiàn)一兩個例子而已。近幾年,幼兒攻擊性行為卻不斷增長。主要原因有:隔代教育——孩子從小由老人帶大造成零教育,得到老人過分寵愛、呵護,習(xí)慣為孩子不良行為尋找各種理由,為孩子行為后果承擔責任等。有時孩子打人了,爸爸媽媽教育孩子,卻被爺爺奶奶罵一頓。孩子在園受批評了,或者沒有得到特別照顧,老人還會直接找老師“教育”一番,孩子也就更加為所欲為。環(huán)境因素——家庭成員對孩子關(guān)愛過度,缺乏原則要求,以致孩子養(yǎng)成獨占、獨霸的習(xí)慣,在家里什么好東西都是他一個人的,容不得別人,他要什么,就得給他,不許別人有,所以到了幼兒園,他就會跟人家搶東西,不講道理,也不會講道理。還有一種毛病,也是受身邊大人的影響所致。大人總看著別人的東西好,總愛攀比,人家有的,他也得有,給孩子造成一種不良影響。榜樣不好——孩子從小缺乏同齡伙伴,在電視節(jié)目中模仿超人、打斗游戲,孩子覺得這樣很好玩,看見其他孩子,會突然去推人、打人,看見別人哭還大聲笑,從小缺乏辨別是非能力和同情心。有些是看見別的孩子打人,自己也偷偷模仿。在大班階段,男孩子最容易出現(xiàn)模仿壞習(xí)慣、起哄等不良行為,需要成人及時制止、教育。面對這種攻擊型孩子,老師需要花費一定精力去教育個體和全體,尤其需要從情感方面著手教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品德,讓幼兒懂得分辨是非、對錯,不隨意模仿和從眾。但如今的教育,已經(jīng)不只是單純的師生間的教與學(xué),家長的干預(yù)、偏袒,也是常有的事。對于經(jīng)常會攻擊同伴的孩子,除了堅持正確教育、引導(dǎo),有時要適當?shù)亟o予言行控制,給予自己獨自承擔后果的機會。在集體中存在攻擊性孩子,集體中就會出現(xiàn)常有孩子被打、被侵犯的現(xiàn)象。愛攻擊的孩子通常只對性格懦弱、膽小、貪玩或者個性過于張揚、愛嘲笑別人的同伴“下手”。從小班開始,老師會在班級主題活動中告訴孩子如何建立自己的立場。首先要明白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不對,不模仿不對的行為,更不要隨意去招惹攻擊型孩子。被別人無故攻擊時,一定要大聲、嚴肅地告訴對方“你不可以碰我”。如果對方行為過于暴力,還可以在語言制止過后,推開對方直接找老師說明原因。被攻擊的孩子同樣也是在家過于保護的孩子,沒有解決能力和自信,遇事只會找老師幫助,造成一種依賴心理。這樣的孩子,要多放手讓孩子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要有迎難而上的自信,大人會告訴你方法和建議,但要靠自己去想辦法解決。

家長們也許認為“孩子被打和孩子打人”都是小孩子間很正常的事情,長大了就好。行為習(xí)慣從嬰兒已經(jīng)開始建立,來到幼兒園,最容易分辨出孩子行為習(xí)慣的好與差,看出孩子成長在怎樣一種教育氛圍的家庭,孩子間比的就是行為習(xí)慣。孩子在集體中的成長,也同樣看出家長的成長,這是相互的。開學(xué)兩周,班級女孩子明顯懂事、乖巧了,基本不參與無理行為。男孩子卻開始出現(xiàn)兩個極端,一半是非常上進、好學(xué),偶爾調(diào)皮也是男孩子的天性;但也有一些孩子經(jīng)過一個假期的放松,開始“黏”向打鬧、攻擊行為行列,覺得很好玩,影響班級活動,還耽誤自己的學(xué)習(xí)。出現(xiàn)這樣的行為更多是模仿,處在個性不穩(wěn)定階段。只要家長重視,配合幼兒園及時給予正確教育,孩子很快可以建立良好的行為習(xí)慣。

育兒心得:和孩子一起閱讀


育兒心得:和孩子一起閱讀

有好多次在讀《孟母三遷》的故事,有好多次在跟學(xué)生講《孟母三遷》的故事,有好多次在和家長同志們說《孟母三遷》的故事,直到很多事情真的發(fā)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時候,才能真正體會孟母的智慧與偉大。

帶著孩子上班已經(jīng)2年多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環(huán)境、周圍的朋友對一個孩子的早期成長影響有多大。兩年前,孩子小,每一次開會沒有人幫助看孩子,就隨意的把他交給比他大一些的大哥哥們,應(yīng)該從那個時候起,孩子開始接觸網(wǎng)絡(luò),剛開始的時候是看別人玩,后來就學(xué)著自己摸索,再到后面上癮,早上起來就想把電腦摸一摸,網(wǎng)上放學(xué)第一件事就是守在電腦前。(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個時候他接觸的孩子都是愛玩電腦的,他們經(jīng)常指使冰冰去找媽媽要電腦,如果媽媽不給,他們這群孩子就不跟他玩。可以想象,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把孩子們都變成了這樣。)為這個事情,我曾經(jīng)很苦惱,心理學(xué)上講:強迫地想讓一個人不去一件事,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激發(fā)這個人更堅定地去做這件事??梢姡河残缘膹娖群⒆硬煌骐娔X只會讓孩子更離不開電腦。為此,我買了《兒童心理學(xué)》,花了半個月的時間一口氣讀完,最大的收獲是:孩子的興趣是多種多樣的,玩電腦是他的一種興趣,只不過現(xiàn)在這種興趣讓他著迷,并影響到他其他興趣的培養(yǎng)?,F(xiàn)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轉(zhuǎn)變孩子的興趣。在孩子12歲前,應(yīng)該是一個人身體和智力發(fā)育的最佳時期,也是一個人良好習(xí)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我決定抽時間培養(yǎng)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正巧,在這個時候,我讀了鄔曉莉的《愛的叮嚀》,知道了課外閱讀對一個人一生智力發(fā)展及終生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我決定將孩子的興趣引到課外閱讀上來。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分如下步驟完成:

第一:讓電腦被“沒收”,從此不能用。我將我們辦公室的電腦全部用密碼鎖上,并告訴冰冰:學(xué)校檢查電腦的時候,發(fā)現(xiàn)我的電腦上玩游戲的記錄最多,校長爺爺已經(jīng)將我的電腦沒收了,現(xiàn)在這個電腦不屬于我了。(善意的謊言,還讓校長成了壞人,呵呵。同時自己也要做到孩子在身邊的時候,堅決不用電腦)

第二:想辦法將家里的電視關(guān)掉。有一個機會:那天,冰冰和他爸爸在家玩游戲,他爸爸要買他的槍,問他多少錢賣?后來玩到盡興的時候,他爸爸說:我想買你的遙控器,你多少錢賣?冰冰說:多少錢也不賣。為防止爸爸搶遙控器,他還特意去把遙控器給藏起來,后來遙控器就“永遠”消失了。冰冰回家也就沒有電視看了。

第三:借助益友的力量。我們辦公室旁邊有一個喜歡讀課外書的男孩-----蔣東方,這小孩機靈,淘氣,好動,正直、熱情、愛看書。我讓冰冰天天和東方一起玩,有意避免他和以前愛玩電腦的那幾個小孩接觸。朋友的力量還真是大,孩子一旦有了益友,他也會學(xué)著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每天放學(xué)學(xué)完作業(yè),就在操場上玩耍鍛煉身體,還經(jīng)常聽他們相互之間探討一些孩子世界里的問題。

第四:帶著孩子讀書。每天回家,不管多忙,多累,都要陪孩子把書拿出來,讀一讀,剛開始是我讀,冰冰聽,后來變成,他看圖說話,我再帶他讀,書里面有很多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有時候讀得我們一起開懷大笑,有時讀得我們疑惑重重。

現(xiàn)在孩子已經(jīng)走進閱讀,并喜歡上閱讀了,我們一起用四天的時間讀完了《三毛的故事》,現(xiàn)在正在讀第二本《小王子》,我正打算再買一套適合孩子口味的讀物。作為暑假作業(yè)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完成。

相關(guān)推薦

  • 教育隨筆:大人怎樣和孩子一起玩 教育隨筆:大人怎樣和孩子一起玩 我們對于孩子美好的求知欲望,往往不愿滿足,而對于孩子的無理糾纏,卻無條件地遷就。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培養(yǎng)什么,扼殺什么,且好好想想吧。 做父母的無不愛自己的幼年子女,但...
    2021-04-30 閱讀全文
  • 育兒知識:怎樣教孩子讀繪本故事? 我們先要來了解一下繪本。繪本也叫圖畫書,“繪本”這個詞來自于日文,與英文對應(yīng)的是“picturebook”。一般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有這樣幾個特點: 1.畫面漂亮,空白點多,給孩子無窮的想象空間和創(chuàng)作空...
    2020-06-20 閱讀全文
  • 新手爸媽怎樣給孩子挑繪本 兒童繪本是近幾年來頗受新手爸媽青睞的兒童圖畫書。在書店里,兒童繪本也占有相當重要的一隅,各種年齡段的兒童繪本種類繁多,不過價格也不菲。那么新手爸媽會給你的孩子挑選適合的繪本嗎? 什么是兒童繪本? 圖畫...
    2021-03-17 閱讀全文
  • 怎樣激起孩子讀書的欲望 -->如果你的孩子發(fā)現(xiàn)讀書是一種順利而且有趣的體驗,那你更應(yīng)當在他心中植入讀書的欲望。你應(yīng)該每天或至少每周數(shù)次念書給孩子聽,并形成定時讀給他聽的習(xí)慣。 選擇有趣味性的書給孩子看,比如那些有漂亮插圖的惹...
    2021-09-13 閱讀全文
  • 和孩子一起快樂閱讀 很多家長都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xí)慣,可是我卻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語言能力不強。 如口語表達、詞匯量等,為什么孩子在語言方面較弱呢,詢問了個別家長我了解到,大多數(shù)家長只是給孩子們講完故事就算了,把講故事當成一種任務(wù)...
    2020-11-12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大人怎樣和孩子一起玩 我們對于孩子美好的求知欲望,往往不愿滿足,而對于孩子的無理糾纏,卻無條件地遷就。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培養(yǎng)什么,扼殺什么,且好好想想吧。 做父母的無不愛自己的幼年子女,但...

2021-04-30 閱讀全文

我們先要來了解一下繪本。繪本也叫圖畫書,“繪本”這個詞來自于日文,與英文對應(yīng)的是“picturebook”。一般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有這樣幾個特點: 1.畫面漂亮,空白點多,給孩子無窮的想象空間和創(chuàng)作空...

2020-06-20 閱讀全文

兒童繪本是近幾年來頗受新手爸媽青睞的兒童圖畫書。在書店里,兒童繪本也占有相當重要的一隅,各種年齡段的兒童繪本種類繁多,不過價格也不菲。那么新手爸媽會給你的孩子挑選適合的繪本嗎? 什么是兒童繪本? 圖畫...

2021-03-17 閱讀全文

-->如果你的孩子發(fā)現(xiàn)讀書是一種順利而且有趣的體驗,那你更應(yīng)當在他心中植入讀書的欲望。你應(yīng)該每天或至少每周數(shù)次念書給孩子聽,并形成定時讀給他聽的習(xí)慣。 選擇有趣味性的書給孩子看,比如那些有漂亮插圖的惹...

2021-09-13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都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xí)慣,可是我卻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語言能力不強。 如口語表達、詞匯量等,為什么孩子在語言方面較弱呢,詢問了個別家長我了解到,大多數(shù)家長只是給孩子們講完故事就算了,把講故事當成一種任務(wù)...

2020-11-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