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發(fā)布時間:2021-09-13 幼兒園種說課稿 幼兒種蒜活動方案 幼兒園100種游戲又是一年開學之際,我在幼兒園新生班級門口又看到了這樣的情景。
一位年輕的媽媽抱著孩子來到幼兒園門口,經(jīng)過一番勸說,老師和這位媽媽順利完成交接。(在勸說的過程中,我了解到這個小男孩教豪豪。)豪豪情緒穩(wěn)定,老師帶著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戲。但是幾分鐘后,豪豪突然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往門口跑。原來,豪豪看見了一直在門口張望的媽媽??吹竭@個情景,豪豪媽媽哭了起來,伸手想抱孩子回家。
這樣的情景多不勝數(shù),家長的這樣舉動、焦慮直接影響著孩子,使孩子的焦慮分離期延長,不利于孩子適應(yīng)集體生活,更限制了孩子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力,因此,開學前的家長工作是新生入園前的重中之重。
首先,開學前成立親子園,讓家長和幼兒一同來園活動、游戲;其次,指導家長適時短暫離開幼兒,為長久分離做好準備;再次,與家長分析孩子的依賴指數(shù),讓家長送下幼兒后就離開;最后,開到家長,孩子放在幼兒園后,你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你想做、喜歡做的事情,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力,又完成了你自己的心愿。
孩子到了入園的年齡,家長也到了放手的時候,只要我們工作到位,就一定會讓家長感受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放手也是一種愛 (中班)
已經(jīng)習慣了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想想今天要和孩子們做什么?玩什么?
這幾天忽然發(fā)現(xiàn)中班的孩子們都在偷偷的成長著,很多寶寶從剛升入中班不知道找出書上第幾頁的內(nèi)容到現(xiàn)在很多寶寶已經(jīng)能根據(jù)老師的要求翻書,并且在鍛煉孩子們翻書的這一過程中,很多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很多數(shù)字。這一變化讓我心里很是感動。
剛接手中班的寶寶們,心里很是犯愁。孩子數(shù)量多,年齡上的差距大,對很多家長也不是很理解。但是看看孩子們真誠的笑臉,真誠的信任。我就決定要對這群可愛的“小豬豬”們換種教育方式。從剛升入中班的老師幫忙提褲子到現(xiàn)在孩子們自覺的收拾好自己的東西這都是孩子們不小的進步。
有時候孩子們晚上等待家長為他們穿衣服
,我會在這時讓他們自己動動手,其實放手有時候也是一種愛。我們只有放手讓孩子們勇敢的去做才知道孩子們的缺點,才能更好的去幫助他們。
當孩子們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不妨多說一句:“相信自己,你能行的寶貝!”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體驗別樣的愛。
教育隨筆:有一種關(guān)愛叫詢問
教育隨筆:有一種關(guān)愛叫詢問
有一天,我和同事孟老師從操場西側(cè)的廁所走出來,老遠就看見兩個女生急匆匆又艱難地向廁所這邊奔來。其中一位女生用兩手捂著肚子,好象很痛苦的樣子,另一位女生在一旁陪護她。
“你看那女孩兒有可能是來月經(jīng)導致的肚子疼?!蔽覍π∶险f,“我們看看去?!?/p>
“能嗎?小學生能這么早來月經(jīng)嗎?”
“沒什么不可能,現(xiàn)在普遍都營養(yǎng)好,都早熟,提前來也正常?!闭f著說著我們很快來到了那兩位女孩兒的面前。
我關(guān)切地問:“是肚子疼吧?”
“恩,哎吆——”那女孩幾乎有點兒呻吟了。
“是不是來事了?”我依然和藹地詢問。
“恩?!?/p>
看來我判斷沒錯。眼下她也許最需要衛(wèi)生紙,先解決首要問題!想到這里,我安慰她說:“別害怕,小女孩兒來事兒肚子疼屬于正常,你有衛(wèi)生紙嗎?沒有的話我那有給你拿來。記住,明天來上學腳底加一付鞋墊,注意保暖?!蔽艺f得很快,一口氣說完,因為怕影響她上廁所的速度。
“謝謝老師。我有衛(wèi)生紙,不用了,謝謝!”那女孩兒說這話時一臉的虔誠和感激。
“謝謝你,老師!”那位護送她的女孩兒也向我道謝然后攙扶著她奔廁所去了。
從她們兩位小女孩兒的表情看得出,那一刻,我成了她們兩位的主心骨。
“你看你,真像她媽。你們認識嗎?”小孟老師問我。
“不認識,但對于小學生來講,這對于她們是個很大的難了,她們需要指點,需要幫助,需要力量支持。記得我在小學時,有一次慌亂上廁所,結(jié)果沒帶紙,是一位老師送我紙幫的我,我一生都對她充滿了感激……”我陷入了對往昔的回憶中。
“你真好,孫姐!”她情不自禁地上前挎上了我的胳膊,“多做好事,善事是會有好報的,以后很多的幸運也會降到你頭上的!”小孟調(diào)皮又認真地表揚了我一通兒。
我微笑著,心想:哪想求什么回報呢,既然讓我碰上我就不能不管,只有這樣,我心才安,回辦公室才能心靜地投入到工作中。
其實,有時關(guān)愛一個同學很簡單,你只需給她一個詢問,也許她就溫暖了,幸福了。同時也快樂了自己。難道不是嗎?
放手也是一種教育
吃完小點心后,浩浩小朋友問我:“老師現(xiàn)在到區(qū)域里去玩,不要插牌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名字的區(qū)域牌子,每個區(qū)域有規(guī)定的人數(shù)。)好不好?!薄昂玫?,你們會守規(guī)則嗎?”“老師我們會的”孩子們看著我說的。他們都到自己喜歡的區(qū)角里玩了。
玩了一會兒工夫,有些孩子超出區(qū)域規(guī)定的人數(shù),爭了起來。都要玩我特意準備的新材料花生夾。我在傍邊看著他們怎樣處理,結(jié)果他們采用“石頭、剪刀、布”方法,決定人數(shù)。我用表揚眼神來肯定孩子們的做法。
在數(shù)學區(qū)里,我用線、用彩色的花生夾串起來的樣品,還把回形針以方便孩子們的使用。
“這些東西是用來做什么的呀?”幾個孩子對著這些漂亮的材料討論了起來。
文文小朋友說:“我知道,這是用來串項鏈?!?/p>
偉偉小朋友說:“這個線是放在娃娃家里的?!?/p>
還有許多小朋友說:“這些花生怎么玩的。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著,而我只是用信任鼓勵的目光微笑地看著他們,于是她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猜測開始了大膽的嘗試。開始她們一起用花生夾來串項鏈,可是沒有顏色的搭配。我就以商店采購員的身份出現(xiàn):“這些項鏈就不夠好看,要是在顏色上排排隊呀,我把你們設(shè)計好看的項鏈全部收購?!庇谑撬齻兙烷_始想別的主意了。不知是誰提出:“把它紅、黃、藍就可以串成項鏈了?!边@個提議立即得到大多數(shù)孩子的認同。隨后她們都認真按照自己的想法串成一條條漂亮的項鏈。當她們把自己親手制作的項鏈掛在脖子里,套在手腕上的時候,我從她們滿足的笑容里讀出了孩子們自我陶醉,自我欣賞的幸福。
日常教學活動中,我們一味地約束孩子,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孩子在教師的高控制下,模仿學習,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這就是“放手”帶給我的感悟。放手不僅讓孩子有了自我發(fā)揮的空間,更能激發(fā)孩子自主的學習的積極性和增強她們的自信心。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更多的對孩子施行“放手”的原則,讓他們的個性充分表現(xiàn),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自己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的樂趣!
放手去愛
放手去愛,中八班蔣晨莉,看著這群小寶貝從小班升入到中班,在各個方面孩子們都有很大的提升,包括自理能力。同時在這學期,我們也在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wù)意識。
在小班時我們幫助他們做的事情現(xiàn)在都要寶貝獨立完成。小班時孩子們的豆?jié){杯子都時我們阿姨幫助他們洗的,現(xiàn)在他們要自己吃完后自己把自己的杯子洗干凈歸位放好。還有早上喝豆?jié){時,之前都是我們阿姨幫忙倒好,小朋友過來喝,現(xiàn)在每個桌子上都有要給茶壺,小朋友自己給自己倒豆?jié){喝。他們想喝多少也可以有自己選擇。這樣更加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長。記得他們剛開學洗杯子,洗完杯子后總是一地的水,而且水上也會被水打濕。我跟老師發(fā)現(xiàn)都及時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的洗杯子。比如水開小一點,杯子接水時就不會噴上來。另外洗的時候,一只手拿杯子,一只手應(yīng)該伸進杯子里面,里面的杯壁和杯沿都要用水去擦一遍。這樣洗出來的杯子才會更加的干凈。
在小朋友喝豆?jié){倒豆?jié){時也有發(fā)現(xiàn)問題。因為水壺比較重,許多小朋友提不起來。提起水壺倒豆?jié){時還要按住把手那里的開關(guān),小朋友就更加控制不好。我們先每組選派一名能力較強的孩子為小朋友倒豆?jié){。我告訴他們一手拿壺柄并且用手按住開關(guān),然后另一只手抬起壺底。這樣就容易倒了?,F(xiàn)在每周還有小組長,幫助小朋友分發(fā)碗喝勺子這些。
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練習,小朋友對這些事情已經(jīng)做的很好了。而且也很愿意幫助其他小朋友。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愛我你就放放手
入園時間到了,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大門前,許多家長非常習慣地把孩子從自行車上或電動車上抱下來,給戴戴帽子,拉拉衣服,叮囑一番,目送孩子跑進去,然后離開。
離園時間未到,家長就已經(jīng)等候在園門外了。孩子一走出大門,馬上迎上前去,又是習慣地接過孩子的書包,給孩子穿上厚衣服,把孩子抱上車子,有的還給孩子遞過已買好的零食,然后帶著孩子回家去。
這只是兩個小鏡頭。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現(xiàn)象也很常見——現(xiàn)在家里做飯多用電器,怕孩子使用有危險,不讓他靠近;掃地嫌孩子掃不干凈,也不用他掃;起床后疊被也不用孩子,嫌他疊不好;睡覺前的洗腳,起床后的穿衣服,家長為了節(jié)省時間,也一般替孩子包辦;洗碗筷之類的活兒,更是父母代勞,也沒有孩子的份兒……孩子在家里似乎只剩下了吃、穿、玩的權(quán)利。特別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孩子,更是這樣。
孩子年齡小,自己還不能完全照顧自己,離不開家長的提醒、教導與照料。不過家長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自理的能力。不要嫌孩子做不好而不讓他做,讓孩子多動手,實際上是給孩子提供了鍛煉的機會。讓孩子學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會體驗到勞動的樂趣。
放手也是一種愛。等孩子懂得這些以后,可能會對家長說:“愛我你就放放手?!?h2 style="color:black">放手,讓孩子自已做
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樣樣事情都由長輩包辦代替。所以到幼兒園了,表現(xiàn)出較強的依賴性,獨立性比較差,意志力薄弱的現(xiàn)象。
父母和教師應(yīng)該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呢?以家園共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服務(wù)的能力等獨立能力,積極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
陳予昕是我們班令老師比較頭疼的一位小女孩,她在學校各方面都表現(xiàn)得不太好,每天也是來得最晚的一個孩子,總要和奶奶依依不舍好一會。在幼兒園一天如果老師不去主動的要求她說,沉默是她真實的寫照,可是她也不安分,在椅子上姿勢一會一個造型。并且吃飯方面也是最令我們老師頭痛的一件事,從第一個開始吃,差不多要最后一個才吃完,而且還是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她才勉強地吃完飯?,F(xiàn)在她已經(jīng)是中班的孩子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但從她父母、奶奶的口中了解到顧予昕在家里吃飯還是要奶奶喂,穿衣服、脫衣服也是大人一手包辦的。
家長希望老師多教育她的孩子,讓她養(yǎng)成獨立做事的能力,其實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光靠老師那是毫無用處的,陳予昕在學校雖然動作慢,但是她還是能夠完成,可到了家里她就有了依賴性,家長應(yīng)該放手讓她自己去做。
《綱要》中指出:“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立、自理的嘗試?!?/p>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環(huán)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zhì)和能力的。家長可以因勢利導,把握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后,做父母的要給以適當?shù)目隙ê唾澷p,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自己吃飯,穿衣服等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鍛煉機會,無形中培養(yǎng)了幼兒獨立生活能力。
有時候懲罰也是一種愛
自從孩子們升入大班之后,班里嘈雜的聲音越來越多,仿佛從小班給他們順好的常規(guī)已經(jīng)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退化了。
孩子們每天有說不完的話,包括吃飯和做工作時。
教室里時不時看到這個在跑,那個在鬧,老師的話只能起到三分鐘的震懾作用,三分鐘之后的混亂可想而知。
其實,我們不難理解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觀點也已經(jīng)從小班的“逆來順受”變成了“敢于創(chuàng)新”,我們在欣慰孩子們有主見的同時也不得不頭疼孩子們個人情感的毫無限制的釋放。
叛逆期的經(jīng)典表現(xiàn)就是所謂的“反著干”,他們越來越敢說、能說了。
而且有時也特別喜歡做一些出格,會傷及自己甚至是同伴的事情。
所以,小班的教育方式——細聲細語,娓娓道來已經(jīng)嚴重激發(fā)不起孩子們傾聽的興趣。
最主要的是我們不能總是給他們呈現(xiàn)好的一面,應(yīng)該讓他們知道做錯事情是要經(jīng)受一定的懲罰的,強制他們?nèi)プ袷睾芏啾仨氁袷氐囊?guī)則。
所以,有時懲罰也是一種愛。
記得曾經(jīng)有一位外婆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老師怎樣去教育他的外孫,“他就是一只順毛驢,我們都是順著他的。
”我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的采用這種所謂的“順著他”的教育方式,但是事過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造成的結(jié)果就是他的變本加厲。
從孔子就研究出了“因材施教”這樣一種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名詞,而且這個詞也被廣泛的應(yīng)用著。
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我們針對不同的孩子選擇的教育方法也應(yīng)該是不一樣的。
比如:班里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內(nèi)向,心小,對于這種孩子我們就需要循循善誘,而不是厲聲呵斥。
而有些孩子就是班里的強者,什么都不在乎,在嘗試過種種的說服教育之后,他仍然會表現(xiàn)出一種盛氣凌人的霸氣,對于這種孩子,我們就只能通過懲罰來挫挫他們的銳氣了。
當然,我們所謂的懲罰并不等同于體罰,本著愛孩子的心理,我們只是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急迫,但是卻并不至于要用身體上的懲罰來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
比如:做工作不專心,喜歡交頭接耳,我們只能讓他停止工作;上課不專心,不聽講,而且還搗亂課堂秩序,我們就只能將肇事者喊到前面,脫離開讓他喋喋不休的小環(huán)境,進入比較安靜的環(huán)境中專注的接受教育;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歡喝水,可是明明嘴巴都快要干裂了,家長心急如焚,我們只好責令他在別人喝一杯的時候他需要喝兩杯;當有些孩子吃飯時貪圖玩耍,將糧食浪費的慘不忍睹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適當?shù)膰L試一下饑餓的滋味;當別人在玩玩具,而他只是關(guān)心用玩具來打鬧的時候,我們就要讓他到一邊清醒的反思一下自己的錯誤究竟是什么…………和孩子們相處了兩年,看著孩子們一天天的進步,我們真的很欣慰,但是大班畢業(yè)之后孩子們將面對新的學習環(huán)境,而這個環(huán)境不再如幼兒園這般,他們要逐漸學會認真聽講,端坐整齊,懂得注意力集中的含義,所以,我們?nèi)沃囟肋h。
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希望他們能夠以后的路走的更加寬敞平坦,我們希望他們上了小學、中學乃至大學都是班內(nèi)的佼佼者,在我們的眼中,他們就是自己的孩子,良心告訴我們他們的發(fā)展與我們息息相關(guān),只有教育好他們,我們的教育生涯才不會有遺憾,所以,有時難免會嚴厲,有時難免對使用懲罰,但是,我希望孩子們能夠理解,最主要的是從每次老師對他們的教育中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知道下一步他們該怎樣去做一個好孩子。
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zhì)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師要做的重點工作,寵愛、溺愛不要發(fā)生在孩子們身上,讓我們的愛變得更加理智。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星期五的下午又是手工活動,今天讓幼兒做“賀卡”。
我先出示做好的賀卡,孩子們看著看著,大家一起七嘴八舌的討論開了,不一會兒就一起說出了制作的大致方法。
然后我稍做示范,重點講解了正折和反折的方法。
孩子們一個一個開始自己做手工了。
他們很專心,當碰到不懂的地方的時候,就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會的小朋友會很樂意的把自己知道的告訴他,有的說了半天對方還是不懂,就親手幫他做了。
我班的孩子很喜歡手工活動,他們每次都會跟老師要求:“老師我們做手工吧”后來,我不忍讓他們一直失望,就告訴他們:“每個星期五下午我們才會做身工,其他時間我們一般不做。
”于是,孩子們就開始期待星期五。
今天我想到靈靈媽媽前幾天跟我說的一件事,靈靈很想在幼兒園過生日,但是她的生日是在暑假里,無法跟小朋友一起過,靈靈又每天都吵著要在幼兒園過生日,媽媽非常煩,跟我說了后,我答應(yīng)她在幼兒園給靈靈過上這個特殊的生日,讓小朋友們每人做一個手工送給靈靈當作生日禮物,孩子們一聽做好的手工可以作為生日禮物送給靈靈,這下在做手工時更加小心翼翼了,比平時認真了許多。
有的小朋友平時亂剪一通的今天也慢慢地細細地剪了,他們都想做一個漂亮的賀卡送給靈靈。
我一直很喜歡帶孩子做手工,因為在手工活動中孩子的熱情和專著讓我感動,哪怕是再頑皮的孩子在手工活動時也很安靜、很投入,這是我始料為及的,但很快的就接受了。
忍不住想起初開始的時候,很多孩子嚷讓起來:老師我不會;老師我剪壞了;老師我的**(某個部件)不見了;老師,這樣做對不對?……我真的手忙腳亂,可是在我始終不動搖的鼓勵孩子自己做以后,一次、兩次,這聲音就漸漸小了。
因為無法從老師那里得到和父母或者祖輩那樣的照顧,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只有自己來了。
于是,孩子們就開始苦苦思索,當思索之后獲得問題的解決和自我的進步時,就促進了孩子更大的激情。
我想,手工活動就是這樣良性循環(huá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