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輕松改變孩子膽小

發(fā)布時間:2021-09-04 怎樣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筆記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導讀:雖然還在起步,可是我相信他一定能學會,因為他已經(jīng)把挑戰(zhàn)當作了一種樂趣,這樣的孩子我還擔心他膽小沒有毅力嗎?他已經(jīng)切身體驗到做一件事只要有勇氣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做好。

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4歲的兒子很困惑,他膽小、做事沒有毅力,有很多我不能容忍的缺點。一次,幼兒園邀請父母去參加開園活動,小朋友都在那里大大方方表演,就他一個人縮在角落里不吭聲,老師拉他也不上去;別的小朋友都在一起玩,只有他總是牽著我的衣角;搭積木搭到一半時倒了就不耐煩,怎么哄他都不肯再玩下去……凡此種種,令我沮喪不已,可我知道,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他。

在研究了兒子的性格特質(zhì),廣泛征詢了各方高人的意見之后,我為兒子設(shè)計了一個既另類又簡單的計劃—教他“玩”。

當然這玩不是瞎玩,選的全是有針對性的項目,第一個就是頗需點勇氣的小滑板車。

一開始,兒子總是緊緊地抓住我的手不放,我稍一松手他就哇哇大叫。我堅持著鼓勵他:兵兵,你滑得不錯,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學會的。一次又一次地,兒子在我的期待中,手慢慢松開了,開始在我的保護下歪歪斜斜地慢慢滑。一小步、兩小步,一大步、兩大步,兒子終于找到了一點感覺,他開始興奮起來,對我叫著:“媽媽,我不要你扶了,你看我自己會了?!碑斎?,也有摔倒的時候,但在成功的巨大誘惑下,那根本就不算什么了。一周以后,兒子已經(jīng)能自如地操縱小滑板車,在同齡的孩子中還算超前了一步。

這時,我開始了計劃中的第二個項目:教兒子跳繩。

我先自己變著花樣跳給兒子看。兒子覺得有趣,迫不及待地搶過繩子來玩??烧姘牙K子拿在手里自己跳時,感覺就不那么對勁了—不是手不動,就是腳不動,很難手腳并舉。于是我讓他不動繩子,先做動作,找找感覺。孩子是沒多少耐心的,當他發(fā)覺一項活動不是那么簡單后就很容易放棄。為了讓他堅持下去,我找來幾個大一點的小朋友,一人牽一頭繩子,換一種方法讓兒子跳。兒子在繩子中間鉆來鉆去,樂得哈哈大笑,腳會動了,手就容易了,兩周后,兒子跳繩的技術(shù)已有小成。

接連攻克了兩個“堡壘”之后,我明顯感覺到兒子的自信心增強了,對運動的興趣加大了,戶外活動的時間延長了。而且,因為兒子技藝傍身,總能吸引到一些小朋友跟他玩,慢慢地他懂得了怎么跟別人交往,性格也越來越活躍。

成果還需要鞏固,我又開始了計劃中的第三個項目:教孩子騎兩輪自行車。

這個項目訓練的難度比小滑板車要大些,一開始兒子的小手根本把不住龍頭,扭來扭去,連人帶車摔了好幾次。不過有了前兩次的訓練經(jīng)驗,他的情緒不那么急躁了。我一邊扶著他騎,一邊給他指導幾個關(guān)鍵點:掌握龍頭、身體平衡、放松。找到感覺后,兒子扭扭歪歪地上路了,竟然騎出了5米遠。這一來,他的信心大增,10天左右的時間,就已經(jīng)能騎著小兩輪車驕傲地跟在我身后去買菜了。

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我的另類計劃大獲成功。現(xiàn)在兒子還學會了游泳,并開始學溜冰了。雖然還在起步,可是我相信他一定能學會,因為他已經(jīng)把挑戰(zhàn)當作了一種樂趣,這樣的孩子我還擔心他膽小沒有毅力嗎?他已經(jīng)切身體驗到做一件事只要有勇氣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做好。我想,這對他是一種很好的心理訓練,也是一種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的訓練,比教他認幾個字背幾句詩強多了。不信嗎,你自己試試看吧。

貼心提示:

1、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各個擊破,讓孩子逐漸增強信心。

2、切忌操之過急,孩子玩會一樣東西有個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要學會耐心等待。

3、父母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要放得開,不能保護過度,如果孩子后面老是跟著一個大驚小怪、咋咋呼呼的尾巴,孩子怎么會勇往直前呢。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孩子的改變


導讀:朱承開是一個小小的男孩子,整個看起來就是小不點一個,小小的個子,說出來的話也讓人感覺到不像是一個步入大班的孩子,而且脾氣很拗,我有的時候說盡好話他也不會來甩你。

這樣一個孩子,對于剛?cè)胗變簣@的我來說,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要怎樣才能更好地引導他呢?我每次都是很頭疼地想著這個問題。偶然有一次上計算課,我請他來擺擺2的組成,很快他就做對了,我心里也很高他能夠掌握這些內(nèi)容,就給他額頭貼了一個五角星作為獎勵,他可高興了,蹦蹦跳跳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端端正正地在小椅子上坐好了,開始學習新的本領(lǐng)。他的這一細微的舉動正巧給我發(fā)現(xiàn)了,在以后的學習、活動過程中,我經(jīng)常用類似的方法激他上進,他也沒有辜負我的一片期望。

現(xiàn)在的朱承開與剛開學的朱承開可是大不相同了,他媽媽也告訴我現(xiàn)在的他可愛上幼兒園了,很喜歡跟老師、小朋友做游戲,也學會了很多本領(lǐng)。他的改變讓我感到欣慰,也使我更加有信心去做好自己今后的工作。

為孩子營造輕松的環(huán)境


導讀:孩子的智商高低除與遺傳、營養(yǎng)以及早期智力開發(fā)等因素有關(guān)外,還與后天的成長環(huán)境有關(guān)。而環(huán)境的定義又是很廣泛的,感情的、色彩的、聲音的、氣味的等等,都是環(huán)境的組成。

很多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高低除與遺傳、營養(yǎng)以及早期智力開發(fā)等因素有關(guān)外,還與后天的成長環(huán)境有關(guān)。而環(huán)境的定義又是很廣泛的,感情的、色彩的、聲音的、氣味的等等,都是環(huán)境的組成。

寧靜益智:法國專家進行的試驗顯示,噪聲在55分貝時,孩子的理解錯誤率為4.3%,而噪聲在60分貝以上時,理解錯誤率則上升到15%。因此,應讓孩子盡量避免各種噪聲的干擾,給孩子一個安靜、寧和的環(huán)境,以利于智力發(fā)育和學習成績的提高。

和睦益智:家庭和睦、氣氛融洽、充滿親情可增進孩子的智力。惡劣的家庭環(huán)境會使孩子心情壓抑、孤獨,生長激素減少,導致孩子身材矮小、智商降低。

交往益智:美國一位生理學家追蹤觀察一組兒童達10年之久,發(fā)現(xiàn)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即喜歡和成人打交道的孩子,其學習成績普遍較好。與他人的的交往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還能給孩子提供很多的學習資源和信息、經(jīng)驗,因此,父母應多鼓勵孩子走出家庭,與同齡和大齡孩子甚至與成人交朋友。

芳香益智:科學家認為,與一般環(huán)境比較,生活在芳香環(huán)境中的兒童,無論是在視覺、知覺方面,還是在接受與模仿能力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優(yōu)勢,其奧妙在于芳香能給人一種良好刺激,使人心情松弛、情緒高漲,增強聽覺與嗅覺及思維的靈敏度,進一步提高智商。

顏色益智:淡藍色、黃綠色以及橙黃色能振奮精神,提高學習注意力。而黑色、褐色、白色可損害智力,降低智商。故在孩子的居室或教室的墻壁上懸掛一些淡藍色背景的掛畫或條幅,將有助于孩子的智力發(fā)育。

由此可見,那些渴望孩子能夠聰明可愛的父母,要盡量全面的營造一個舒服宜人的環(huán)境,讓孩子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健康的成長。

輕松戒掉孩子的戀物癖


孩子也會對某些東西上癮嗎?當然會呀!在出生后二歲以內(nèi),原本就是孩子的吸吮期,但當過了這個時期,還對奶嘴、奶瓶、手指等物品戀戀不忘時,就應該想辦法讓他們戒掉,以免往后影響牙床咬合,至于對娃娃、被子等東西的依戀,或許就要追溯至父母給的壓力了。

小baby有所謂的口腔期,所以在二歲之前喜歡吸母乳、奶嘴、奶瓶、手指等是自然的,但當二歲以后,如果還有這些習慣,可能就得想辦法戒除!

【Part1.長期有吸吮習慣會影響牙齒咬合】

小朋友到了一歲以上還有吸奶嘴、手指的習慣,會影響牙齒咬合嗎?牙科醫(yī)師表示,會的,雖然在六個月以前有吸吮反射是正常的,但如果一直延長到長恒牙之前,確實會對上下顎骨的發(fā)育有影響,尤其是到了4、5歲之后還有這樣的習慣,正中間的門牙就會出現(xiàn)開咬(openbit)的情況,就得強迫戒掉了。

長期使用品質(zhì)差的安撫奶嘴及不當?shù)奈匙藙荩矔斐扇檠酪莆患澳唐孔?。所謂乳牙移位是指,因長期吸奶嘴,會將上排乳牙推向前、下排乳擠向后的情況,因而產(chǎn)生咬合不正及開咬等問題,所以及早戒除奶嘴其實是必須的。

戒奶嘴有黃金時期?

根據(jù)統(tǒng)計,0~2歲的嬰幼兒大約有50%會有吸奶嘴的習慣,張家豪說,這是因為當胎兒還在母體內(nèi)便已經(jīng)自然地將手指放進口中,到寶寶出生到2歲左右進入了口腔期,寶寶會藉由口腔的活動來獲得滿足,除了以吸吮的方式來進食,維持生長發(fā)育之外,更可經(jīng)由吸吮的動作促進唇與舌頭附近的觸覺,進而得到滿足的感覺,因此,奶嘴便成為寶寶身旁重要的用品。如果在此時期,父母一味地禁止寶寶吸安撫奶嘴,反而會讓寶寶因為得不到滿足,而產(chǎn)生悲觀、退縮的行為。

如果寶寶在四歲之后還戒不掉吸奶嘴的習慣,因吸食不好的安撫奶嘴所造成的咬合不正等問題,將永遠無法自然矯正,因此父母最好在寶寶二歲左右,就幫寶寶戒除吸安撫奶嘴的習慣。張家豪也提醒家長,如果家中寶寶長期吸吮手指頭,除了因為手指頭不干凈,容易影響上下顎的發(fā)育,甚至連手指形狀、皮膚、指甲都會因長期吸食而變形。

而專家認為,太晚戒奶嘴、手指,會使牙齒門牙出現(xiàn)“開咬”的情況,她解釋,所謂開咬(openbit)即上下門牙咬合位置不正確,在中間會形成一個洞,如此會影響咬斷食物,例如吃面時,就不容易將面咬斷,如此多半是因為小朋友習慣吃手指或奶嘴所造成,如果已經(jīng)到了4歲左右還戒不掉這些習慣的話,就得看醫(yī)生了。

【Part2.孩子有戀物癖該怎么辦?】

人類在嬰幼兒時期時,寶寶即會透過各種感官來滿足探索的需求或安撫情緒,例如:為滿足口腔吸吮欲望,就有了吸奶嘴、手指等動作出現(xiàn);為滿足觸覺舒適的感覺,就出現(xiàn)了撫摸棉被角,或是藉覆蓋熟悉柔軟的毛巾、毛毯、棉質(zhì)紗布、玩偶、枕頭等方式。

但是從發(fā)育的觀點來看,這些現(xiàn)象都是自然的過程,尤其是小baby時期,當因為想睡覺、肚子餓、尿片濕、興奮、不順意的憤怒情緒等情形出現(xiàn)時,父母或照顧者可能會隨手拿些替代物來安撫孩子的情緒,這些經(jīng)常被隨手拿來使用的物品有:奶嘴、紗布、柔軟的毛巾、被子、枕頭、娃娃等,只要不是的過度或不當使用,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人際關(guān)系的拓展與生活作息正?;鄶?shù)的孩子是不會對這些替代慰藉物產(chǎn)生依戀情形的,長大后自然對嬰幼兒期所依附的人及物品會慢慢的轉(zhuǎn)移,而不再強烈需求。

但是如果這些習慣就是一直戒不掉時該怎么辦?其實不用刻意禁止已經(jīng)養(yǎng)成的習慣,因為戒不戒掉這些習慣對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完全沒有影響,有的只是外觀上的不好看,但如果這些習慣是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或許等到時間到了,孩子自然會不喜歡,因為對孩子來說,這些東西是他所能掌控的,如果孩子一直戒不掉這些習慣,或許該回溯原因,是不是在口腔期時得不到應有的滿足,或者是父母親沒有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再來想想該如何戒除這些習慣。

如果大人都一直戒不掉煙、酒的壞習慣,又何必強迫孩子一定不能如何呢?只要等到他大了,靠自知能力或者群體的力量約束他,自然而然這些習慣就會消失了。但如果父母一定要孩子戒掉這些習慣,還是有方法可循,以下我們就逐一來說明。

◆奶嘴

專家建議家長,戒奶嘴要有技巧,盡量減少孩子吃奶嘴的時間與次數(shù),慢慢地,他就會對這樣東西生疏,但是幫助其改善的父母要持之以恒,不是孩子一吵鬧就拿給他。

當孩子一直吸奶嘴時,家長可以跟他說:“你吸嘴嘴我聽不清楚你說話,你要拿開再跟我說喔!”,或者和孩子約定好,起床后就不要再吸了,睡覺前再吸就好了。盡量不要將焦點擺在這件事上,以淡化處理的方式,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忘記這件事了,如果家長一直說,他反而更喜歡這么做,為的是要引起你的注意,因為唯有做這個動作時你才會注意到他,演變成一種故意的行為。

而當孩子已經(jīng)長了牙齒,可以吃副食品時,盡量讓他們吃固體食物,唯有在口腔期得到滿足,才能對于奶嘴的需求不那么強烈。

父母或照顧者的育兒方法,可能與寶寶的戀物依賴習慣互為因果,人類的成長是一連串由依賴到獨立的發(fā)展過程,從依賴母親的子宮孕育胚胎,成熟了就獨立脫離母體出生了。而嬰兒期同樣也從依賴喝奶吸收營養(yǎng)以維持生命成長,到成熟了就自然會跟奶奶說byebye了。

對于大人的依賴也是同樣的道理,從幼兒時期依附著照顧者,等安全感、自信心成熟了就邁向獨立了。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也許不會將孩子依戀的物品視為是有害的東西,但是癖好一形成,可能會發(fā)展成寶寶對某些特定物品產(chǎn)生強烈的依賴,因而影響獨立健康人格的發(fā)展,父母親千萬不能忽視這些事喔!

給膽小孩子壯壯膽


導讀:生活中,家長也常抱怨孩子膽小,比如不敢跟陌生人打交道;怕黑,不敢獨自睡覺?!昂⒆幽懶〈蠖嗯c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guān)?!?/p>

日前,某網(wǎng)站親子論壇上一則名為《與膽小兒斗爭到底》的帖子引起眾多家長的關(guān)注——小嚴嚴跟媽媽去逛商場,在商場門口,有個叔叔背著一個大型充氣玩偶招攬生意,嚴嚴被這個大玩偶吸引住了,她很想跟它合影,可又不敢上前去說。最終,在媽媽的多次鼓勵與誘導下,小嚴嚴才鼓起勇氣向那位叔叔提出自己的要求。

生活中,家長也常抱怨孩子膽小,比如不敢跟陌生人打交道;怕黑,不敢獨自睡覺。“孩子膽小大多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guān)?!睆V州市皓藝親子心理咨詢中心的佟梅梅老師指出,只要家長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孩子膽小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現(xiàn)象分析

怕生:不愿與別人交往

“豪豪3歲了,眼看著就要上幼兒園,可他非常膽小,不愿跟陌生人打交道,真怕他去學校受欺負?!狈脚繐鷳n地說道,從半年前開始,她就發(fā)現(xiàn)兒子膽小怕生。有一次,幾個好友相約帶孩子去郊外游玩,其他幾個小朋友很快就玩得熱火朝天,可小豪豪只是拉著媽媽的衣角看小朋友玩,自己卻不肯加入。

專家把脈:多給孩子信息量

孩子怕生很大程度上與家長的養(yǎng)育方式有關(guān),有些家長本身比較內(nèi)向、不善與人交往,帶孩子去外面的機會也少,孩子大多數(shù)時間都待在家里自己玩,一旦碰到生人,也不知如何應對。

佟老師建議家長盡量給孩子更多的信息量,比如,帶孩子到朋友家拜訪或參加一些社團活動,以增加孩子與他人交往的機會,或者在小區(qū)的鄰居中幫孩子找個外向的玩伴,讓他們經(jīng)常一起玩。

怕黑:不敢獨自睡覺

彤彤6歲了,上小學一年級,一直以來,她都是跟隨奶奶一起睡的,今年春節(jié)后,奶奶回老家了,彤彤媽也想借機訓練彤彤自己睡覺?!巴?,你已經(jīng)長大了,要自己睡覺?!薄昂玫?,媽媽。”彤彤歡快地答應道,可一到晚上,彤彤卻光著腳丫子跑到他們房間?!皨寢?,我害怕,黑暗里有很多怪物,我不敢一個人睡?!蓖牬笱劬φf道。彤彤媽心疼女兒,只好讓她跟自己睡。

專家把脈:睡前講一些快樂的事情

在黑暗中,由于看不見任何東西,孩子容易產(chǎn)生很多聯(lián)想,尤其是一些鬼怪的故事?!捌綍r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或讓孩子看動畫片時要有一定的選擇性,盡量選擇哪些積極向上的?!辟±蠋熃ㄗh,在培養(yǎng)孩子獨自睡覺習慣時,家長要分階段進行,睡前給孩子講一些快樂的事情,陪他一起入睡,等孩子睡熟再離開,一段時間后再鼓勵孩子單獨睡。

怕物:不敢接觸新鮮事物

子函是個5歲的小男孩,在媽媽眼里,他總?cè)鄙倌凶訚h的勇敢氣概。有一次,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梯,他卻不敢上去,媽媽再三鼓勵,他才慢吞吞地爬上去,誰知坐在上面卻又不敢往下滑。對于那些新鮮的游玩項目,子函也總是不敢自己嘗試。

專家把脈:多參與戶外活動

出現(xiàn)這種情況,家長不要指責孩子,而是要多給他一些鼓勵?!昂⒆硬桓彝嫘迈r的游戲是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要鼓勵孩子多動手,多嘗試?!辟±蠋熣劦?,可以讓孩子多參與一些戶外活動,對于活動中發(fā)生的磕磕碰碰,家長不必大驚小怪,孩子往往在探索中才能學到東西,獲得自信。

應對手冊

怎樣才能使孩子克服膽小,變得勇敢呢?皓藝親子心理咨詢中心的佟梅梅老師提出四點應對措施。

不要總對孩子說“不”

有些家長對孩子限制過多,比如當孩子拿茶杯時,他就會嚷道:“別動,小心摔碎了。”當孩子摸掃帚時他又會喊道:“小心弄臟衣服,快放下?!眱扇龤q的孩子,對新生事物處于信任和懷疑的階段,如果家長過多使用限制性語言,孩子就會對周圍的一切產(chǎn)生懷疑,也不敢再去嘗試其他東西,膽子變得越來越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盡量給孩子多些鼓勵,少些限制。

少些責罵和恐嚇

當孩子做錯事時,很多家長會忍不住發(fā)火責罵孩子,有的家長甚至嚇唬孩子說:“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痹诩议L看來這只是一句責罵的話語,可對孩子來說卻感覺整個世界坍塌下來,因為父母是他的一切。還有些家長用恐嚇的語氣給孩子灌輸“安全教育”,比如“千萬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否則壞人會將你帶走的”。當這些意識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時,他便會不自覺地變得膽小。

找出閃光點、多鼓勵孩子

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即使再膽小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行動,雖然在別人看來只是微不足道,但是做父母的要努力抓住這些“亮點”,及時表揚鼓勵。

多請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擴大孩子的生活范圍,帶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開拓他們的眼界。鼓勵孩子與同齡伙伴多接觸,有意識的要求小朋友來家做客,讓孩子做小主人,全方位得到鍛煉。

家長應該說的5句話

1.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的。

2.再試一次,就能成功。

3.孩子,你真棒。

4.別擔心,爸爸相信你能做好。

5.這次表現(xiàn)不錯,下次繼續(xù)努力。

膽小變大有方


導讀:家長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針對性訓練,讓孩子在無意中受到正面影響,從而向理想的方向發(fā)展。進步是隨著時間逐漸顯現(xiàn)出來的,這是水到渠成之功。

由于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受了驚嚇,出生后的兒子在40天后會對有些東西,比如一個花籃,表現(xiàn)出極大的恐懼,軟軟的孩子恐懼的眼神讓我這個做母親的全身冰涼,我知道是孩子傳遞過來的恐懼讓我如置身于黑暗。漸漸長大的孩子象一只容易受驚的小鳥,只有在媽媽的羽翼下才有安全感。

一聲車鈴,會讓他魂飛魄散,甚至無意間大聲點的一句話,會導致他由于恐懼哭個不停。他怕的東西很多,墻上的畫,壁櫥的把手,甚至特意買給他的洋娃娃。面對孩子,我和愛人下決心,要讓膽小的兒子變得勇敢起來。

這個過程注定是漫長的,絕對不可急于求成。我采取的方法是“有意訓練,無意影響”。即家長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針對性訓練,讓孩子在無意中受到正面影響,從而向理想的方向發(fā)展。進步是隨著時間逐漸顯現(xiàn)出來的,這是水到渠成之功。現(xiàn)在我的兒子,已經(jīng)是個勇敢的小家伙了。他有時候會纏著我講小時候他膽小的故事,他自己都不明白,媽媽故事里的小朋友是他嗎?

對孩子的訓練從40天時我們發(fā)現(xiàn)他不可思議的恐懼開始的:

首先是如何對待他恐懼的東西。我們借各種機會表示出喜歡。比如,我們抱他怕的洋娃娃,讓洋娃娃做各種動作,但適可而止。不是馬上就讓孩子離洋娃娃很近,而是逐漸地使他認識到洋娃娃對他是無侵犯的,甚至是友好的。雖然后來孩子還是不怎么喜歡洋娃娃,但幾個月后,他那種恐懼的眼神已沒有了。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膽量,我們讓孩子充分接觸大自然。小的時候,我們讓他撫摸樹干,認識動植物。這樣的過程從未停止,但開始的時候非常困難,尤其是認識動物,只好采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態(tài)度。孩子一歲以后,我們可以抱著他,拿他的小手碰一下老家的“羊”,然后跑開,做勝利歡呼狀。久而久之,孩子對動物的恐懼消除了。

“人”也是孩子必須消除的恐懼對象。我們讓孩子認識各種人,從埋在媽媽懷里打招呼,到說“再見”以示交流,循序漸進。

無論何種類型的訓練,每一點點過程,我們都給孩子以表揚。他小的時候這種表揚是簡單的親吻,大了有了語言意識后就是鼓勵和獎勵。對孩子由衷的贊美不僅僅在家庭的范圍里進行,尤其要在外人面前表揚,以第三者的身份表揚,表揚兒子的勇敢。

勇敢結(jié)局

孩子就在這種有意訓練中無意地受著影響。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五歲時到海邊的訓練,孩子怕海,在海邊呆了兩天了,他不敢下水。我們就讓他玩沙子,讓他看別人在海里游泳的樂趣,他開始羨慕了,這就成功了一半。但他還是不敢,他會要求媽媽抱著往海深處走走。滿足他,并趁機引起他進一步的向往。并時刻讓他明白,向往美好是每個人的愿望;勇敢是男孩的本性!終于,他提出自己在游泳圈里游泳了。我仍然記得,那天晚上當我們回到賓館的時候他提出來要自己游泳。天已經(jīng)暗下來了,海水被天壓得很低,海邊的沙灘上沒有一個游泳的人。老實說,我有點怕。但為了兒子,我表現(xiàn)得很輕松。我和兒子走進海水里,我給兒子套了兩個游泳圈,小的一個是個小鴨子的形狀,晚上雖看不清了,但可以分辨出兒子的頭齊著鴨子的脖子,兩只小胳膊抱著游泳圈,我教他象騎自行車一樣蹬水,果真奏效,他竟然能夠“颼颼”地游起來,我一邊說:寶寶,游到媽媽這里來!一邊后退,我的勇敢的兒子就帶著他的甜甜的笑聲游過來了,真的游過來了!我也忍不住笑。那天,那海,那沙灘在頃刻間變得如此美好而純凈!就從那個時刻起,在秦皇島的黃金海岸,我的兒子喜歡上了游泳!

不僅如此,他還喜歡玩滑梯,曾經(jīng)令他恐懼的滑梯!旁觀者甚至說:這孩子太小,不要...

這讓我十分欣喜,我的兒子終于能勇敢面對一切了!

相關(guān)推薦

  • 育兒:改變孩子膽小的小方法 育兒:改變孩子膽小的小方法xx的膽子一直很小,每次聽見電話的聲音,或者聽見敲門聲就趕緊躲到房間里面去了,還有看見蒼蠅啊,蜜蜂等小動物也是非常的害怕。有時候看見廁所里有只蚊子什么的在就連上廁所都不敢,為...
    2020-11-04 閱讀全文
  • 讓孩子輕輕松松的 通常,午睡起床后,幼兒園都進行一些集體活動,如集體收拾床鋪、盥洗、吃午點。如果有的孩子不能跟著做,我會反復提醒虬陜點,就等你了”,惟恐孩子們不一致,會出什么差錯。全班30多個孩子都聚集在我的身前,等我...
    2020-10-09 閱讀全文
  • 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孩子的膽小 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4歲的兒子很困惑,他膽小、做事沒有毅力,有很多我不能容忍的缺點。一次,幼兒園邀請父母去參加開園活動,小朋友都在那里大大方方表演,就他一個人縮在角落里不吭聲,老師拉他也不上去;別的小...
    2020-10-21 閱讀全文
  • 改變“膽怯”三法 在家像只橫行的小老虎,出門變成膽怯的小貓咪。 一些家長常常說自己的孩子是“門背后的霸王”,并為他們“拿不出手”的表現(xiàn)頭疼不已。 幼教專家告訴年輕父母:鼓勵式教育最重要,改變寶寶行為有三大原則—— 在家...
    2020-11-19 閱讀全文
  • 三招改變膽小的寶寶 導讀:膽怯表現(xiàn)比較嚴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過多的寵愛與縱容,與社會的接觸欠缺,這不免使其對公共場合、集體活動產(chǎn)生了未知的恐懼。在家時,家長可別讓孩子太由著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辦,而應適時放手,讓他多...
    2021-10-29 閱讀全文

育兒:改變孩子膽小的小方法xx的膽子一直很小,每次聽見電話的聲音,或者聽見敲門聲就趕緊躲到房間里面去了,還有看見蒼蠅啊,蜜蜂等小動物也是非常的害怕。有時候看見廁所里有只蚊子什么的在就連上廁所都不敢,為...

2020-11-04 閱讀全文

通常,午睡起床后,幼兒園都進行一些集體活動,如集體收拾床鋪、盥洗、吃午點。如果有的孩子不能跟著做,我會反復提醒虬陜點,就等你了”,惟恐孩子們不一致,會出什么差錯。全班30多個孩子都聚集在我的身前,等我...

2020-10-09 閱讀全文

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4歲的兒子很困惑,他膽小、做事沒有毅力,有很多我不能容忍的缺點。一次,幼兒園邀請父母去參加開園活動,小朋友都在那里大大方方表演,就他一個人縮在角落里不吭聲,老師拉他也不上去;別的小...

2020-10-21 閱讀全文

在家像只橫行的小老虎,出門變成膽怯的小貓咪。 一些家長常常說自己的孩子是“門背后的霸王”,并為他們“拿不出手”的表現(xiàn)頭疼不已。 幼教專家告訴年輕父母:鼓勵式教育最重要,改變寶寶行為有三大原則—— 在家...

2020-11-19 閱讀全文

導讀:膽怯表現(xiàn)比較嚴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過多的寵愛與縱容,與社會的接觸欠缺,這不免使其對公共場合、集體活動產(chǎn)生了未知的恐懼。在家時,家長可別讓孩子太由著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辦,而應適時放手,讓他多...

2021-10-2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