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隨筆:過渡環(huán)節(jié):飯后散步
發(fā)布時間:2021-08-12 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大家都知道飯后散步對人的身體健康是很有益的,因此每次午飯后我們都會引導幼兒進行散步活動,愛跑愛跳是幼兒的天性同時小班幼兒自我控制差,開始發(fā)現(xiàn)幼兒飯后在走廊跑跳時,我會用語言提示他們不要這樣,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當老師提示時,幼兒可以注意自己的行為,但一會兒又會跑跳起來,看了孩子的行為,我不禁開始反思:我是否了解了孩子的興趣需要,如何把孩子的興趣需要與他們的散步活動有機結(jié)合起來呢?
來源:
大家都知道飯后散步對人的身體健康是很有益的,因此每次午飯后我們都會引導幼兒進行散步活動,愛跑愛跳是幼兒的天性同時小班幼兒自我控制差,開始發(fā)現(xiàn)幼兒飯后在走廊跑跳時,我會用語言提示他們不要這樣,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當老師提示時,幼兒可以注意自己的行為,但一會兒又會跑跳起來,看了孩子的行為,我不禁開始反思:我是否了解了孩子的興趣需要,如何把孩子的興趣需要與他們的散步活動有機結(jié)合起來呢?YJS21.com
過程:
綱要中寫到:游戲與生活的結(jié)合可以使幼兒在游戲中快樂的生活,在生活中快樂的游戲,如何把孩子的興趣需要與他們的散步活動有機結(jié)合起來呢?經(jīng)過反思,我用紀實貼剪了許多的小腳印形象并把它們貼在走廊的地面上,貼的時候我注意把它們貼成一條豎線,引導幼兒腳跟找腳尖往前走,目標社會領(lǐng)域中也有一點在走的游戲中能平衡控制自己的身體,除了將腳印貼成一豎線,我還將腳印在走廊另一面一個緊挨一個橫貼了一條線,引導孩子們用腳邊找腳另一邊交替走,這樣散步活動變的不再枯燥,而成了“我為小鞋找朋友”的游戲活動,孩子們每次散步活動時我會引導他們?yōu)樾⌒遗笥?在沿腳印走時也就是散步的過程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有所減少時,我又開始調(diào)整引導方法,引導他們用腳尖、腳跟為小鞋子找朋友等,這樣同樣的材料同樣是散步活動,幼兒的興趣又被調(diào)動起來了。綱要中也指出:教師要隨時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使游戲與他們的新興趣需要巧妙結(jié)合,以達到促進幼兒主動發(fā)展的目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幼教隨筆:過渡墻飾
我們在孩子的衣柜上粘貼了一些走迷宮、找相同等圖片,孩子們穿衣、盥洗、喝水等過渡環(huán)節(jié)快的幼兒就可以去玩,但最近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這種不能拿下來操作的材料,興趣越來越少了,快的幼兒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溜達的現(xiàn)象,這樣會容易出現(xiàn)安全問題,如果讓幼兒回到座位上等待,又浪費了孩子獲得發(fā)展的時間。
來源:
我們在孩子的衣柜上粘貼了一些走迷宮、找相同等圖片,孩子們穿衣、盥洗、喝水等過渡環(huán)節(jié)快的幼兒就可以去玩,但最近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這種不能拿下來操作的材料,興趣越來越少了,快的幼兒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溜達的現(xiàn)象,這樣會容易出現(xiàn)安全問題,如果讓幼兒回到座位上等待,又浪費了孩子獲得發(fā)展的時間。
過程:
最近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玩拼圖興趣很濃,而且一一對應也小班的一個重要的教育目標,《綱要》中指出教師可以使教育目標和幼兒必須學習的教育內(nèi)容與游戲因素有機結(jié)合,使教育的要求變成幼兒自身活動的需求,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隨時發(fā)現(xiàn)幼兒新的興趣點,隨時調(diào)整游戲內(nèi)容。因此我開始調(diào)整墻上的游戲材料,我們把拼圖玩具有目的的粘貼上一部分,再留給孩子一部分可操作的,拼圖上有的有數(shù)字等、有的什么都沒有,便于能力強弱不同的幼兒操作。
午后散步隨筆:淘氣椅
午后散步,我?guī)е變郝犞魳穼W跳廣場舞。這時有兩名幼兒趁著大家跳舞時,在人群堆里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其實我早就發(fā)現(xiàn)了但我想看看他們到底何時會投入大家的活動中。直到有幼兒大聲地告狀,我不得不停止當前的活動來處理解決他們的事情。我走到他們的面前詢問:“大家都在認真學跳舞,你們?yōu)楹未螋[?”“我沒有我也沒有”兩個人都不承認,這讓我更加惱火。我問他們旁邊的幼兒有沒有看見他們打鬧?大家都說看到了,并有好幾個幼兒一起說:“老師罰他們坐淘氣椅不讓他午睡了吧!”再看看周圍的幼兒大多捂起嘴巴偷笑就差歡呼雀躍啦!我心里猛地一沉,陷入了深思…….
孩子們?yōu)槭裁磿羞@樣幸災樂禍的心理呢?不太正常啊!我想應該跟我的教育觀
,兒童觀發(fā)生了偏差有關(guān)系吧?由于教師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為,如孩子打鬧得出格時,教師有時會沉不住氣,表現(xiàn)出那種心理。在出現(xiàn)類似事情時,幼兒有模仿老師的心理,于是為了討好老師而說出那樣的話。那個被責怪的孩子在班里會很自卑,長期下去會影響他的發(fā)展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指責別人的孩子,也會發(fā)展一個自私狹隘的人。
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尊重愛護每名幼兒!
幼教隨筆:吃飯進步棒寶寶
熹熹的話給我感觸很深,這種方法是否忽視了一些像蒙蒙一樣,本身飯量就小,經(jīng)常不怎么吃主食的幼兒,以及生病了,食欲不好的幼兒,思考后,我開始調(diào)整了這個內(nèi)容,每天不僅憑“我是吃飯棒寶寶”,還增加了一項就是評:“我是吃飯進步棒寶寶”,這樣就可以更好的照顧到全體幼兒,使活動內(nèi)容能對大家都起到激勵促進作用,而不至于使一部分幼兒,由于總得不到小貼片,情緒越來越抵觸。
我們班的幼兒吃飯都較為困難,每頓飯幾乎都是吃一半送回小灶一半,為了引導幼兒不挑食正常進餐,這周我們在進門處墻角布置了“我吃飯香”互動內(nèi)容,幼兒吃飯時不挑食能把自己一份飯菜吃光,同時又能注意保持桌面、地面干凈就可以往自己的大蘋果上,貼一個小貼片,以示獎勵,為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我們還布置了“我是吃飯棒寶寶”,誰一天三頓飯都能吃得好就可以成為“我是吃飯棒寶寶”中的一員,可是在周三吃中午飯時,幾名幼兒都吃完飯去貼小貼片了,何玲喜忽然對我說:“老師,我不想貼小貼片”,我低頭看她碗盤中還有許多的飯菜。
熹熹的話給我感觸很深,這種方法是否忽視了一些像蒙蒙一樣,本身飯量就小,經(jīng)常不怎么吃主食的幼兒,以及生病了,食欲不好的幼兒,思考后,我開始調(diào)整了這個內(nèi)容,每天不僅憑“我是吃飯棒寶寶”,還增加了一項就是評:“我是吃飯進步棒寶寶”,這樣就可以更好的照顧到全體幼兒,使活動內(nèi)容能對大家都起到激勵促進作用,而不至于使一部分幼兒,由于總得不到小貼片,情緒越來越抵觸。
教育隨筆:帶著孩子去散步
天氣逐漸涼爽了,我們又開始進行飯后散步活動了,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一是可以讓幼兒多接觸陽光,有利于身體的健康;二是可以在飯后散步活動中讓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變化,接受到一些新的知識;還可以讓幼兒做一些安靜的游戲活動,為午睡做好準備活動。
今天我又帶著孩子去散步,我們來到大廳旁邊的一塊草地上,我讓孩子們坐下,因為今天有陽光,曬在身上很舒服,我先讓孩子們感受陽光曬在身上的感覺,然后請他們說說為什么會覺得太陽曬在身上很舒服,很多小朋友都意識到現(xiàn)在天氣涼了,所以太陽光曬在身上是很暖和的,這時,只聽到謝騏臻小朋友說了一句話:“龔老師,太陽上有座大火山的?!彪S著,很多小朋友都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對,太陽上有個大火爐,所以很熱的?!蔽疫B忙抓住這個話題,問道:“是誰告訴你太陽上有座大火山的?你們怎么知道太陽上有火爐的?”小朋友被我一問都楞住了,說不出所以然來。于是我就告訴小朋友:“太陽本身就是一個大火球,太陽上有很多能量,所以我們能感受到太陽身上的熱量,夏天的時候太陽曬在身上我們輝感到很熱,因為地球上的溫度也很高;而到了冬天地球上的溫度降低了,我們就會覺得太陽光曬在身上是很舒服,很溫暖的。因為是小班的孩子,我覺得能讓他們知道這些已經(jīng)夠了。
隨后我又聯(lián)想到有一次在教室里,我把手機拿出來看時間,正好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有一個孩子發(fā)現(xiàn)了天花板上的亮光,就問我:“龔老師,這是什么呀?”我當時只是很簡單地向小朋友介紹說這是因為有太陽光照在玻璃上反射出來的。于是我就利用今天的散步,接著剛才對太陽的討論,我就又告訴孩子們,因為太陽會發(fā)光,如果我們在室內(nèi),對著陽光拿一面鏡子,就會看見墻上會出現(xiàn)光圈,隨著鏡子變化角度讀不同,影子會變化位置,有時跑到天花板上,有時在墻上,有時還可以在地上,我提議,等下午游戲時和他們一起玩抓影子的游戲,小朋友都很高興。
我想,只要我們能充分利用午飯后的散步時間,我們還是能給孩子很多意外的知識的,因為孩子是在不斷地探索的,大自然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說不準哪天孩子就會又發(fā)現(xiàn)了一件新鮮事,或者說出一個有趣達到話題,我們老師只要抓住契機,就會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這就是隨機教育的最佳時機。
教育隨筆:蝸牛牽著我去散步
蝸牛牽著我去散步
“上帝給了我一個任務(wù),叫我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jīng)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偶然間,閱讀了臺灣作家張文亮先生的雋永小文《牽一只蝸牛去散步》,這首小詩情趣盎然,字里行間蘊含的哲理深深震撼了我……
這些剛從幼兒園踏入小學的孩子們不正是一只只剛起步的小蝸牛嗎?他們已經(jīng)盡力地往前爬,可上課時的不安分,課間活動的小吵小鬧,不良的學習習慣卻因為達不到我的高要求而被責備,苦口婆心地教育,努力地糾正,每每這個時候孩子們都用或抱歉或委屈的眼神看著我。想想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是該放慢腳步等等這些小蝸牛們!
于是,我開始了牽著“蝸?!鄙⒉降穆贸蹋赫n堂上,放慢教學的進度,不再因為孩子一時的不懂而大聲訓斥,而是用眼神鼓勵他們,溫柔地與他們對話,孩子們上課時變得積極舉手發(fā)言;繪本閱讀課上,不再生氣孩子們因為偷偷交流書上的內(nèi)容而發(fā)出的聲音,而是讓他們大聲地把自己讀到有趣的內(nèi)容分享給同學,從他們認真的臉上,我感受到了他們收獲知識的欣喜,聽到了他們對知識的熱愛;課間活動時,不再因為孩子們在操場上追逐尖叫而心煩,我放慢了自己的腳步,索性走進孩子的世界,與他們一起跳繩,做游戲……
慢慢地,我愛上了這群天真的小“蝸?!眰?,節(jié)日里她們會送來親手制作了幾個小時的賀卡;生病時他們會輕聲地問候;一次,彎腰拿東西,由于太過用力,桌上的不銹鋼水杯不偏不倚地砸到我頭上,孩子們立刻圍了上來,著急地喊道:“老師,您沒事吧?”那著急的一張張小臉讓人感動不已。教學生涯因為有了他們的歡聲笑語變得多姿多彩,我開始期待每一天與他們見面的時刻。雖然還是會有生氣和失去耐心的時候,但是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所展示的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切,讓我不再厭煩,這一路的“散步”之旅讓我學會了付出,學會了欣賞,學會了體諒,更學會了等待與心平氣和。我收獲了另一番景象:滿園春色使人宜,鳥語花香令人醉。
楊振寧博士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春天,每一朵鮮花都有開放的理由,每一個生命都有存在的價值”。學生就像那滿含生命的種子一樣埋在地里,他們極力地想尋找光明,怯生生吐出芽,伸出綠葉。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不停地催促:“快點,快點,再快點......”催促磨去了我們的耐心,磨去了等待的從容。驀然回首,才發(fā)覺多少“蝸?!痹谖覀兊拇叽俾曋蟹艞壛恕?/p>
如今看來,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這些小蝸牛的眼光是率真的,視角是獨特的,我們又何妨放慢腳步,讓“蝸?!眰円徊揭徊酵吓?,因為他們不僅需要知識,更需要陽光雨露以及美麗的花園,才能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總有一天小蝸牛會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感謝上帝派來的這些“小蝸?!?,讓我們有了“聞花香、聽鳥語蟲鳴、觀夜空星斗”的機會。
午餐過后趣味散步
每次午餐過后,我都要帶孩子們到室外去散步,每次孩子們排隊散步的時候,總有那么一些調(diào)皮的孩子在隊伍里打鬧,一會兒你推我我推你,一會兒嘻嘻哈哈拉著手小跑一段,隊伍總是亂成一團,我一遍一遍的跟孩子們強調(diào):剛剛吃完飯如果跑的話胃寶寶會疼的,盡管如此,孩子們還是會在隊伍里打鬧起來。
在一次散步的時候,我注意到花壇中的鵝卵石的小路似乎很有趣,于是我想:如果讓孩子們踩著鵝卵石散步一定更有趣。于是我組織孩子們過來,對他們說:“小朋友們,咱們來玩一個游戲吧,我們一起踩著鵝卵石向前走,如果從鵝卵石上滑下去的話,你就得從新排到隊伍的最后,比一比,誰走的又快又穏?!焙⒆觽兟犃硕几吲d的表示同意。我指著鵝卵石小路說的“孩子們讓我們出發(fā)吧!”只見孩子們一個個平舉手臂
,輕輕地踩著鵝卵石往前走,一幅幅很認真的樣子??粗⒆觽兊谋憩F(xiàn),我暗暗高興,“嚇了我一跳,差點滑下去”只聽見孩子們邊說邊又平舉手臂,慢慢走過小路,我知道孩子們已經(jīng)投入到游戲中去了。
通過今天玩“走小路”的游戲,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散步,孩子們玩得很高興而且隊伍也很整齊,打鬧現(xiàn)象也明顯減少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xù)發(fā)揮游戲?qū)⒆觽兊挠绊懽饔?,讓他們在快樂的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健康成長!
幼教隨筆:我進步了
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叫新琦,動手能力非常差,據(jù)了解,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樣樣都有人代替包辦。就這樣,在幼兒園也要靠老師。每天下午起床后自己不會穿鞋,總是等著老師給穿。剛開始,給他穿上吧,別耽誤了他小便,否則更麻煩。每次都這樣遷就他后來越來越覺得,這樣下去對孩子以后的成長將會產(chǎn)生不好的后果。
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我對他開始了另一種方法:那天,當新琦起床后,他和原來一樣,提著兩只鞋子在我身后等我。我整理完床鋪后,接過他手中的鞋子直接放在地上,對他說:“今天自己穿一次吧?來,我教你。”我一邊手動一邊嘴說:“一雙小鞋先放好,小腳丫子往里鉆,鉆呀鉆呀鉆到頭,再用小手鉤后面?!蔽液退┥弦恢?,另一只我讓他自己穿,最后終于穿上了,我們兩個都高興的笑了。然后領(lǐng)他走出休息室,走到小朋友中間,讓他講講自己是怎么穿上鞋子的,還讓小朋友拍手鼓勵他。新琦可高興啦!
第二天,新琦來幼兒園就自豪的告訴我,“老師,在家里我也自己穿鞋?!蔽颐嗣念^說,“你真棒!”
午飯散步中的啟發(fā)
一次午飯后,我準備帶領(lǐng)小朋友們散步,當孩子們一聽去外面散步,他們的高興勁就上來了,有的孩子就問我:“老師,是去抓蚱蜢嗎?那草地上肯定還有蚱蜢?”我回答到:“今天我們不抓蚱蜢,因為把蚱蜢帶回教室以后沒食物吃,它會餓死的,我們可以到草地上去玩一玩,去看一看蚱蜢,好嗎?”孩子們聽了直點頭,于是帶領(lǐng)著他們來到了草地上,孩子們一跑到草地上,像一只只放飛的小鳥,開始奔跑起來,有的孩子正在搜尋著蚱蜢,準備再次觀察蚱蜢,可是,風輕輕一吹,草地上的落葉,翩翩起舞,小貝抓起一片紅紅的樹葉叫了起來,你們看,我抓到了什么?同伴忙圍上來,吵著說:“給我看,給我看,是蚱蜢嗎?”這時,小貝手心打開,小朋友驚訝地叫了起來,怎么是樹葉呢?小貝說:“這是一片會飛的樹葉,同伴們聽后更來勁了,對樹葉產(chǎn)生了興趣,也紛紛得抓起了樹葉,有的孩子邊抓邊說:”這樹葉真漂亮,像小蝴蝶”,這時的我對小朋友說:“我們來比賽撿樹葉,好嗎?”一講完,孩子們興奮的開始行動了。
有的幼兒選取自己喜歡的樹葉形狀,有的邊邊嘀咕著:“我要把樹葉拼小老鼠呢,”沒過多久,孩子們撿了一大把一大把的樹葉,我和孩子們討論:“我們把撿回的樹葉帶回教室,把這些樹葉貼成一幅幅漂亮的畫,好嗎?”孩子們高興地帶著自己親自動手撿回的樹葉回到了教室,還讓幼兒對各種各樣的樹葉進行了認識,使孩子們認識了銀杏樹、香樟樹、楓樹的葉子……。在開展七彩世界的主題中,我們又將孩子撿來的樹葉放入?yún)^(qū)域游戲,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樹葉貼畫,在游戲中,孩子們用樹葉拼貼了各種圖案,有老鼠吃餅干、小魚、蝴蝶等,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發(fā)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因此,我們應時時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些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將引導幼兒感受到身邊的美,生活的美。新《綱要》中明確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讓他們感受世界是奇妙的,是豐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