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親子溝通的四大法則

發(fā)布時間:2021-07-27 幼兒園四季的教案 幼兒園親子的游戲 四歲幼兒故事

1、不企圖改變?nèi)耍亲鲆恍┦率箤Ψ较敫淖?/p>

相信在生活中,不經(jīng)意間就會指責(zé)、嘮叨、說教,我們常常想改變他人,其實當(dāng)你把改變別人的心意放到自己身上,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人際關(guān)系越來越融洽。我自己有很深的體會,在我兒子一年級開始,就是我一個人陪伴他長大,一開始我很容易情緒化和焦慮,好在通過我不斷地學(xué)習(xí)成長,孩子爸爸也給予他非常有效的教育支持,當(dāng)兒子青春期后,我學(xué)會了放手,我們溝通的時候甚至可以手握著手、看著彼此的眼睛,做非常深入的溝通,兒子覺得這樣被深深理解很舒服,越來越信任我,甚至連他同學(xué)遇到的一些問題也會來向我請教。

有一句話我有很深的體會:“家庭教育的根本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边@六年來,我學(xué)習(xí)了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各種療法、NLP等。當(dāng)我們溝通受阻礙了,我就會停下來學(xué)習(xí)和自我改變。

假設(shè)一個場景:有一天你下班,一進門就發(fā)現(xiàn)孩子坐在客廳電腦前敲鍵盤,這一刻你會做出什么反應(yīng)?有一些媽媽說自己會大聲吼,有的說自己會壓抑住怒氣。這個場景后來真的發(fā)生在我身上,我感覺到自己當(dāng)時的憤怒和焦慮,深呼吸調(diào)整好然后走到了孩子身后,兩只手輕輕搭在他的肩膀上,我不斷調(diào)慢自己的呼吸,他扭過頭一臉驚訝的看著我,提示我:“媽媽,2分鐘(游戲還需要2分鐘)。”我說:“好,你會自己停下來還是我提醒你?”他說:“我自己會停下來的?!蔽壹液⒆釉拘W(xué)階段有些內(nèi)向,后來越來越自信,所以說,爸爸媽媽需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理解、支持。

2、自我表達不是目的,對方接受才有效果

很多爸爸媽媽自說自話,不在意伴侶或孩子有沒有在聽,有沒有聽進去,這樣效果是很差的。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需要一些教練技術(shù),比如:啟發(fā)式的提問。我們要先知道孩子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是不是可以認真的聽我們說話,父母需要堅持:讓孩子接受才是根本。

3、溝通中語言的作用只占7%,語調(diào)和身體語言決定最終效果

爸爸媽媽要注意自己在跟孩子溝通前后,自己的臉色和表情這些肢體語言,父母的臉色會決定孩子的情緒和家庭的精神氛圍,你說話是微笑或猙獰的,這一定是兩種效果。父母的好臉色使孩子有好情緒,是親子溝通的前提。父母的自我覺察很重要,如果此刻自己是焦慮的不夠冷靜的,一定要調(diào)整好再溝通。

爸爸媽媽需要釋放好自己的壓力,如果感到問題嚴(yán)重可以去求助咨詢師。父母愁云密布的臉會強化孩子的焦慮,這里有一些放松的技巧,比如做滿足自己興趣愛好的事兒,也可以深呼吸、冥想、靜心、打坐、瑜伽、慢跑之類的,讓自己得到釋放,這樣孩子也能更放松更專注。

我在孩子13歲之后逐漸放手,因為心理學(xué)有個說法:“孩子和父母有兩次分離,第一次是臍帶剪斷(身體上的分離),第二次是進入到青春期以后(心理上的分離)?!痹谖曳攀种?,孩子的自覺能力、學(xué)習(xí)的主動性真的越來越好。

4、溝通雙方都有拒絕溝通的權(quán)利,互相都需要尊重

感受孩子的情緒狀態(tài),這一刻愿不愿意和自己溝通,給孩子充分的尊重,甚至允許孩子沉默,這是父母需要學(xué)習(xí)的技術(shù)和藝術(shù)。先和爸爸媽媽分享關(guān)系的四種狀態(tài):信任、共鳴、親和和安全。這個順序怎么排呢?當(dāng)環(huán)境是安全的時候,我們更愿意表達自己,所以順序是安全、信任、共鳴和親和。在溝通之前,我們要先學(xué)會改善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

家長需熟練掌握的親子溝通的四大技巧:

1、聽孩子說話的技巧:親子溝通從“傾聽”開始

傾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特別需要培養(yǎng)的能力。怎么聽呢?首先我們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身體微微前傾,盡可能坐在孩子的右手邊,鼓勵他把話講完,我們要有很多耐性讓他表達清楚自己的情緒及情緒背后的想法;

接著要給孩子一份理解,發(fā)現(xiàn)肯定的部分要及時給予肯定。聽明白之后,還要復(fù)述一遍,要注意的是只是客觀的復(fù)述他的話,不要加任何評判,尤其不能貼標(biāo)簽;

接下來做出自己的情感回應(yīng),也就是說出自己感受到的孩子的情緒感受,然后說:“寶貝你還有什么想告訴媽媽的?”結(jié)束的時候,問孩子:“可以了嗎?”鼓勵孩子更多的表達。

2、肯定孩子說話的技巧:打開孩子心靈的金鑰匙

孩子的自信品質(zhì)的養(yǎng)成是6-12歲,這是建立自信最好的時期。我輔導(dǎo)的很多名牌的大學(xué)生,她們都說自己不夠自信,我發(fā)現(xiàn)雖然她們都很優(yōu)秀,但是對自己的了解程度并不足夠,所以我在這里要特別提醒爸爸媽媽,在家里要認真觀察孩子,及時肯定孩子具體的表現(xiàn),最有效的肯定包含以下六點:

1、肯定孩子的原始動機

2、肯定孩子的情緒

3、在孩子的話語中找出接受的部分加以肯定

4、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加以肯定

5、承認總有新的或者想不到的可能性

6、身體語言的肯定

3、“錄像機”說話的技巧:只說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

有些爸爸媽媽習(xí)慣以我們主觀的思維模式去判斷孩子的行為,很容易做出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理解的評價,用“錄像機”說話會讓孩子更愿意去聽,比如今天孩子晚回來了,有的媽媽會說:“你怎么這么晚回家?這么沒有規(guī)矩?”這種是批判式的語言,而“錄像機”說話會這樣說:孩子,你回來了?已經(jīng)快10點了,發(fā)生了什么?你愿意坐下來跟媽媽說說嗎?”

描述的是當(dāng)下的事實,然后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簡單說來就是描述我們的觀察:說出看到的和聽到的,語氣語調(diào)盡可能平和?!跋忍幚硇那?,再處理事情。”

4、處理孩子情緒的技巧:“接受-陪伴-分享-替代-練習(xí)”

孩子情緒的有效處理方式有以下幾種:

1、交換式:孩子發(fā)脾氣,我們就滿足孩子的需求。

2、專橫式:命令孩子停止情緒的發(fā)泄。

3、冷漠式:對孩子的情緒不理不睬,甚至關(guān)禁閉,對幼兒來說是嚴(yán)重的傷害。

4、說教式:不停地講道理。

所以,對待孩子情緒的智慧處理方式有五個步驟:接受-陪伴-分享-替代-練習(xí)。

第一步是接受,先接受正在失控發(fā)作的情緒中的孩子。

第二步是陪在他的身邊,比如擁抱、撫摸他的頭、肩膀、后背,握著對方的手,這個時候要不斷地做深呼吸,用心的感受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同時我們可以表達:“寶寶,媽媽知道你現(xiàn)在很生氣,你剛才發(fā)脾氣一定有你的理由,你不高興可以發(fā)脾氣因為家里是安全的,媽媽陪著你?!边@樣等待孩子平靜下來。

第三步是分享,等孩子情緒平復(fù)之后,平靜的和孩子做溝通:“你告訴媽媽,剛剛為什么生氣了?”然后孩子說完后,我們要把他的感受說出來,再讓孩子做更多的表達。

第四步是替代,我們要讓孩子找到更多的可能性,一起想更多的辦法避免類似的情況發(fā)生,這樣也可以促進孩子的思考。

第五步是練習(xí),為了保證孩子能把事情辦好,可以在家里做一個角色扮演,對幼兒來說,可能不只需要演一遍,甚至需要演三遍,通過練習(xí)讓寶寶習(xí)得更好的處理方式。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親子溝通的幾個方法參考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常說自己拿孩子沒辦法,或者有時干脆被孩子給折騰的生氣又發(fā)火。其實,細細想想,之所以孩子在你面前總是隨心所欲,與你的方法單一有直接的關(guān)系,方法單一自然會讓孩子摸清你的底細,想著辦法對付你。面對這種情況,一方面你不僅要更新現(xiàn)代家庭教育觀念,另一方面還要在親子溝通方法和技巧上下一些功夫。觀念方面的內(nèi)容,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沒少提過,但對于親子溝通方法,卻很少詳細做總結(jié),今天拿出4種常方法與家長們共分享。希望每一種方法能給你一些有益的啟示,讓你在面對孩子時多一些應(yīng)對的辦法,少一些情緒失控現(xiàn)象。

方法一:年輕父母要認真傾聽孩子說話

眼睛專注看:當(dāng)孩子和你說話時,你的眼睛要平視看著孩子的眼睛,為了達到平視,你可以彎下腰來,或者蹲下來。有時可以偶爾掃視孩子身體表現(xiàn),如果孩子不看著你的眼睛或者面部,可以在孩子說完話后,提醒孩子:“寶貝,剛才你在和媽媽說話時,我發(fā)現(xiàn)你的身體在隨意亂動,這些動作都是多余的,一定要站好(坐好),這樣才是好孩子,你愿意做爸爸媽媽或者別人眼中的好孩子嗎?”“寶貝,一個出色的孩子和別人說話時,一定要注意身體姿勢,你不能亂動,一定要用眼睛專注地看著對方,這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你尊重了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的,你愿意做一個受人尊重的好孩子嗎?”

耳朵仔細聽:孩子在說話的過程中,你一定要用耳朵仔細聽孩子的每一句話,這樣才能理解孩子的話,或者話背后隱藏的一些含義。有些時候,孩子有某些動機和需要時,可能會拐彎抹角,并不直接表達,你可以邊聽邊揣摩孩子話中的意思。有些年輕父母聽力和思維常常配合不到一起,聽時抓不住重點,孩子說完了,竟然弄不明白孩子想要干什么,或者干脆按表面的意思去回應(yīng)孩子,這肯定不能正確滿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說的話表達不清晰時,你可以鄭重地告訴孩子:“寶貝,能否把你剛才的話再有重點地重復(fù)一遍?剛才媽媽沒有聽明白你的意思?!弊尯⒆又貜?fù)自己說的話,可以鍛煉孩子簡潔的表達。

面帶著微笑:如果你能面帶著微笑聽孩子說話,這會讓孩子在說話時處于非常放松的心情。當(dāng)然,你面帶微笑傾聽孩子說話時,會給一個最佳的禮貌形像,當(dāng)孩子聽你說話時,你就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寶貝,你在說話時是否注意媽媽是帶著微笑的?這說明媽媽是帶著好心情傾聽你說話的。你和別人說話也要這樣,微笑可以讓人和你說話保持快樂的心情,也是有修養(yǎng),有好氣質(zhì)的表現(xiàn)。”你的引導(dǎo)會讓孩子明白微笑的深層次含義。有些年輕父母平時非常不注意自己的面部情緒表達,如果你變化無常,很容易導(dǎo)致孩子會從你的面部表情中窺探到你的內(nèi)心世界,你心情好時孩子就用好心情面對你,你心情不好話難聽時,會讓孩子情緒被你帶動,以不良情緒面對你。

保持好體態(tài):有修養(yǎng),有好氣質(zhì)的父母常常給人以好的印象,如果談吐得體,很容易獲得別人的尊重。好的體態(tài)簡單點說,就是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與孩子說話過于隨意,如果孩子偶爾看到你懶懶散散地傾聽他說話,可能并不會想到什么,時間長了,孩子會認為你不愿意聽他說話,這會讓孩子產(chǎn)生錯誤的心理暗示:“媽媽不愿意聽我說話。”“媽媽對我的話不感興趣?!北M管你并不是有意這樣做,但由于孩子誤讀你的體態(tài)信息,也就不愿意把內(nèi)心想的事情和你說。所以,你在傾聽孩子說話時,良好的體態(tài)會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處于放松的情緒,保持愉快的心情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禮貌地打斷:有時在傾聽孩子說話時,可能會有電話打進來,或者家里的門鈴響起,或者廚房里灶上的火需要察看一下等,這時你絕不能突然就轉(zhuǎn)身就做自己的事去,而是要禮貌地打斷孩子的話:“寶貝,你剛才的話媽媽一直在認真地聽,但現(xiàn)在媽媽要打斷你一下,有電話響了(其他事了簡單地告知孩子),稍等媽媽,我處理完馬上回來,好嗎?”“寶貝,對不起,請稍等,電話響了(其他事要簡單陳述),我馬上就回來?!毕耦愃频脑?,你可以讓孩子不至于掃興,同時也可以安靜地等待你處理完事后,返回來繼續(xù)聽他說完。否則,你不禮貌地打斷,孩子一看你走了,也就不再說后面的話,而去玩?;蛘咦鰟e的事了。

方法二:年輕父母要學(xué)會巧妙地問

選擇時機問:有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會處于變化狀態(tài)。比如看到孩子郁悶不樂時,你可以問:“寶貝,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了嗎?來,和媽媽說一說,看看媽媽能否幫助你?!薄皢?,誰惹我的寶貝不開心了,來告訴媽媽,我聽聽什么事?!薄昂⒆?,遇到困難了嗎?媽媽看你有點不高興呢,說說好嗎?”“嗬,寶貝,看你這個高興勁,遇到什么開心的事了,和媽媽分享一下好嗎?”“孩子,媽媽看你心情不錯,肯定有什么令你開心的事發(fā)生了,說說吧,讓媽媽聽聽唄?”像類似的時機,需要年輕父母平時細心觀察孩子,你肯定能做出問的時機選擇。相信你合理的問會讓孩子敞開心扉,把心事告訴你。

巧妙地反問: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孩子成長的過程會遇到很多不解的事,總會跑來問媽媽,如果你總沿用以前的方式——有問必答,很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思維懶惰現(xiàn)象。特別是孩子進入一年級以后,在學(xué)習(xí)中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會請求媽媽給答案。為了鍛煉孩子主動思考的習(xí)慣,你可以巧妙地反問孩子:“寶貝,你再把剛才的問題重復(fù)一遍好嗎?”(這是讓孩子加深對問題的印象)“寶貝,剛才的問題你怎么想?”(把球踢給孩子,引起孩子的思考)“寶貝,你剛才回答的不錯,媽媽再補充一下就完善了?!?把功勞讓給孩子,有利于增強孩子主動思考的自信)

請教式提問:這種方法可以展示出年輕父母謙虛的一面,用你的謙虛榜樣來影響孩子。比如看到孩子在組裝玩具,你可以問:“寶貝,為什么要把這個部件裝在這個地方呢?”“寶貝,你把這個部件裝在這個位置上,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能告訴媽媽嗎?”比如看到孩子在閱讀(只是概略式閱讀,孩子目前還不能完全獨立閱讀)可以這樣問:“寶貝,能給媽媽講講你正看的這個故事是什么大概意思嗎?”“寶貝,圖中的這個人做什么呢?能給媽媽講講嗎?”“寶貝,剛才動畫片中某某為什么要這樣做啊?能給媽媽說說嗎?”像類似請教式的問,可以讓激發(fā)孩子表達的興趣,或者展開想像,或者主動思考。

引導(dǎo)式發(fā)問:在時間意識培養(yǎng)的過程中,經(jīng)常要用到引導(dǎo)式問,這種引導(dǎo)式問,并不說出孩子即將要做的事,避免每天總是重復(fù)性追問,讓孩子產(chǎn)生聽覺疲勞,比如很多家長在孩子每天寫作業(yè)時,總會直奔主題:“為啥還不寫作業(yè)去?”“到了寫作業(yè)時間,你還沒完沒地玩兒?快去寫。”但如果你用引導(dǎo)方式來提醒孩子,效果會截然不一樣,比如你可以問:“寶貝,能告訴媽媽現(xiàn)在幾點了嗎?”“寶貝,再過五分鐘,你應(yīng)該到做什么事的時間了?”“好樣的,你能夠把自己要做的事安排的明明白白,真是了不起呢,媽媽相信你能認真執(zhí)行作息時間內(nèi)容的,加油!”看,這里是不是沒有提作業(yè)一詞?而是讓孩子主動思考,然后做事呢?

迂回曲折問:有時孩子本來已經(jīng)從你這里獲得過問題的答案,但是由于不愿意主動思考,而是想坐等你給答案,為了避免孩子思維懶惰現(xiàn)象,你可以采取這種方法。比如孩子提出問題后,你可以這樣問:“寶貝,這個問題的答案,媽媽以前告訴過你,現(xiàn)在想一想,媽媽以前怎么對你說的,好嗎?”“寶貝,這個問題老師在課堂上怎么講的?給媽媽講一講好嗎?我也想聽聽呢?!薄皩氊?,這個字以前媽媽告訴過你讀音,現(xiàn)在我給你組一個詞,你肯定一下子就想起來了,試試,好嗎?”象類似的問,會減少孩子對你的心理依賴現(xiàn)象。當(dāng)然這需要你保持足夠的耐心,并且要鼓勵孩子,肯定孩子,不要用責(zé)怪面對孩子。

方法三:年輕父母要慎用贊賞的話

贊賞針對事:很多年輕父母在贊賞孩子時,經(jīng)常會忽略針對具體的事件,而是不加以思考地就說:“孩子,你真棒!”“寶貝,好樣的!”“咱家的寶貝真出色!”“寶貝真了不起!”如果你這樣贊賞孩子,常會讓孩子不知道他到底好在哪,棒在哪。時間長了,孩子便會對你的贊賞有一種麻木之感。為了讓孩子在你的贊美之詞中建立起自信,獲得做事的愉悅感,你可以這樣引導(dǎo)孩子:“剛才這件事,你非常認真,看到你如此專注,媽媽非常開心?!薄皩氊?,你剛才說話時非常有條理,好樣的,以后就這樣說,你會越來越出色的?!薄皩氊?,你剛才幫助了別人,媽媽為你自豪?!薄皩氊?,你早晨能鈴響后馬上穿衣下地,真了不起啊?!钡鹊?。

贊賞要有度:凡事都有一個過猶不及的現(xiàn)象,在親子溝通中同樣也適用。在對孩子進行贊賞時如果你長篇大論,反而會讓孩子產(chǎn)生自滿現(xiàn)象。孩子如果被你的無邊贊美之詞淹沒了,會缺乏分辨力,當(dāng)你不去極力表揚時,孩子反而會有一種不滿足感,這會影響孩子自主做事的積極性。度的尺度把握,一是建議要用簡潔的語言,便于孩子記憶和理解;二是建議重復(fù)性的表揚要間隔開,表揚兩次后要停止,過幾天,或者過一段時間再重復(fù)使用;三是建議階段性總結(jié)贊賞孩子的表現(xiàn),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近期自己總體表現(xiàn),讓孩子心中充滿向上的動力。贊賞是一門語言藝術(shù),希望年輕父母平時通過學(xué)習(xí),提高你的語言修養(yǎng)。

贊賞抓時機:有些時候,孩子會因為犯錯誤受到批評而陷入苦惱的情緒之中。面對這種情形很多年輕父母常會缺乏靈活的方式面對孩子,如果你遇到這種情形,可以利用贊賞的方式讓孩子走出煩惱和不安。因為孩子受到批評時,大多數(shù)都會處于負面情緒之中,注意力也都會放在錯之中,這時年輕父母可能對孩子說:“寶貝,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只會為犯錯而內(nèi)疚或者不安,你用不著這樣,媽媽并不會因為一次犯錯就抓住不放的,這時反而可以想想你表現(xiàn)特別出色的事,就拿你晚上關(guān)心奶奶病情這件事,你就做的特別棒,現(xiàn)在想想看,只要把你這小小的不足改正了,是不是出色的方面就更多了?”

對比贊賞法:為了讓孩子清楚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可以用情景對比贊賞之法來肯定和鼓勵孩子。比如你帶孩子在小區(qū)做戶外活動時,看到有的小朋友在破壞小區(qū)的環(huán)境,你就可以對孩子說:“寶貝,你看到那些小朋友沒有?他們在破壞環(huán)境呢,這些行為反應(yīng)出一個孩子的品質(zhì)有很大的欠缺,但是媽媽卻從沒有看你做過破壞環(huán)境的事,和他們相比,媽媽認為你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比如看到有的小朋友缺乏禮貌的行為,可以引導(dǎo)孩子:“寶貝,你瞧,那個小朋友多沒有禮貌,爺爺沒有答應(yīng)給他買玩具,他就對爺爺又打又鬧。和這個孩子相比,你這方面做的非常有禮貌,從沒有過這樣的表現(xiàn),你真了不起呢?!?/p>

手勢贊賞法:平時可以和孩子約定一些手勢贊賞動作,并一一就手勢表達含義詳細講給孩子,讓孩子清楚每一種動作的意思。比如豎起大姆指代表你做的很棒,比如豎起食指和中指呈V形狀代表你做的非常出色,比如緊握拳頭豎起稍用力擺動代表你是好樣的繼續(xù)加油。等等,只要孩子看到你的手勢,就立刻會明白你在贊賞他(她)做的非常好,這對孩子來說得到心理暗示后會做的更加來勁,表現(xiàn)的更加自信。這種方式特別適合于在集體場合下應(yīng)用,往往孩子也特別期待你給他鼓勁,有時在家里或者其他環(huán)境也可以適當(dāng)與其他方法交替使用。手勢贊賞法最大的優(yōu)點是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減少你的嘮叨。

方法四:年輕父母要合理批評孩子

對事不對人:很多年輕父母經(jīng)常在批評孩子時會忽略這點,不知不覺因為負面情緒的暴發(fā)而直接對準(zhǔn)了孩子,比如會說:“你怎么就這么笨,我以前是怎么教你的?”“我和你強調(diào)過多次了,你怎么這么不長記性,你長的是豬腦子?”類似的話非常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如果經(jīng)常這樣說,會給孩子心理暗示——我很差,我很笨等。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只針對事來批評,比如可以說:“寶貝,媽媽認為你這件事做的不是很好,好孩子不應(yīng)該這樣做的,你想想看錯在哪里了?”“孩子啊,這種不禮貌的話以后千萬不要再說了,否則,別人會誤以為你就是一個很糟糕的孩子呢,媽媽認為你完全可以學(xué)會禮貌待人的,因為你是好孩子?!?/p>

批評后鼓勵:可能絕大部分年輕父母都會在孩子做錯事后批評孩子,而批評完后就讓孩子做別的事去了。這種批評并不合理,因為孩子受到批評后,往往心情并不會很好,甚至有的孩子經(jīng)常受到批評而產(chǎn)生疲沓的現(xiàn)象,不管你怎么批評,他(她)根本不當(dāng)回事。為了防止孩子出現(xiàn)這種疲沓現(xiàn)象,年輕父母可以在批評完孩子后,適當(dāng)給予一些鼓勵。比如可以這樣說:“寶貝,剛才你知道錯在哪里了吧?也知道如何改正了吧?好,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媽媽相信你會愿意為做一個好孩子而努力的。”“寶貝,人最可寶貴之處就是不怕犯錯,媽媽相信你會把這次犯錯的教訓(xùn)變?yōu)閯恿?,因為你有很強的上進心,是不是啊?”

不當(dāng)眾批評:不要看孩子小就可以不分場合隨便批評孩子,尤其是當(dāng)眾批評孩子會讓孩子自尊受到傷害。有些年輕父母看到孩子當(dāng)眾犯錯,有時出于死要面子,而指責(zé)和打罵孩子,以證明自己不嬌縱放任孩子。其實這樣做,你并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反而會激起孩子的反抗,有時弄不好還會讓你丟丑。不當(dāng)眾批評孩子并不是批評,完全可以把孩子悄悄叫到一邊,小聲去批評,比如說:“寶貝,剛才你粗魯無禮的行為,媽媽感覺非常臉紅,因為這并不代表你個人的行為,還代表著我們?nèi)胰说男蜗衲??!薄皩氊悾瑒偛拍阍诠矆龊洗蠛按蠼械男袨?,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有禮貌的好孩子絕對會注意公共場合秩序的,你愿做好孩子嗎?”

用沉默批評:有時孩子正在做錯事時,或者你知道孩子做錯事后,也可以不用說話,同樣也能達到批評的效果。比如看到孩子正在做錯時,你帶著嚴(yán)肅的表情,用眼睛一直盯著孩子看,當(dāng)孩子看到你不高興的樣子時,會馬上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并加以改正的。有時孩子做錯事后,可能會等你去批評他,但如果你用假裝不理孩子的方式面對他,反而會讓孩子知道你的態(tài)度,你越是態(tài)度冷淡不理他,孩子越是感覺內(nèi)疚,有時孩子還會在你沉默一段時間后來找你道歉,主動承認錯誤。沉默法有時需要借助第三方來引導(dǎo)孩子,比如爸爸可以悄悄告訴孩子:“孩子,瞧你媽媽,你的錯誤惹惱了她,好好反思自己錯在哪,然后找媽媽認錯吧?!?/p>

自我批評法:當(dāng)孩子犯錯后,年輕父母還可能用自我批評的方法來讓孩子產(chǎn)生內(nèi)疚和自責(zé)感,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如你得知孩子在外面欺負哭了別的小朋友,這時把孩子叫到身邊對他說:“寶貝,媽媽知道你欺負了別的小朋友,我心情非常糟糕,我感覺媽媽特別差勁,因為我平時沒有認真教育你,讓你清楚如何禮貌與人相處,怎樣與小伙伴搞好團結(jié),我真想讓那個被欺負的小朋友爸爸媽媽狠狠地批評一頓,這樣我的心里或許會好受些?!碑?dāng)你這樣說時,反而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責(zé)任感,因為對孩子來說,自然不愿意看到媽媽這么傷心,這么難過,肯定會安慰媽媽的同時也做自我批評。

換位批評法:前幾種都是父母批評孩子,現(xiàn)在可以采取換位思考的方法,讓孩子來批評父母,以提高孩子是非分辨能力,用孩子監(jiān)督父母的方法提高孩子正確做事的意識。比如有一位媽媽平時和孩子約定,如果媽媽犯了嘮叨的毛病,你就狠狠地批評媽媽,以幫助我改正。結(jié)果當(dāng)媽媽在家里在嘮叨爸爸時,孩子就出面了:“媽媽,你又犯了嘮叨的毛病了,你能不能少說幾句?!薄皨寢?,你看爸爸都被你嘮叨煩了,你能不能讓爸爸安靜一會兒?”“媽媽,你說一遍就夠了,我已經(jīng)知道該怎么做了,你安靜地看著就行了,好嗎?”像類似的情景在家庭生活中有很多,年輕父母可以捕捉到很多時機,讓孩子來批評大人的錯誤做法。

后記:每一種方法,我給出了五種技巧,當(dāng)然遠不止這五種技巧,還需要年輕父母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家庭情況去拓展思考,盡可能不要套用我的話,而是理解之后,變?yōu)槟阕约旱脑?,這樣才能達到靈活應(yīng)變的目的。

美國家長與孩子溝通的25條黃金法則


到底該怎么跟孩子溝通才是最好最有效果的呢? 相信父母們都會琢磨過這個問題也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惑。小編特意給大家?guī)磉@篇文章,也相信大家看過之后,會有所啟發(fā):)

美國父母非常尊重孩子,他們把孩子看做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許多事情最終要讓孩子自己做出決定,這是美國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關(guān)系的核心。讓我們來看看美國父母和孩子相處的25條黃金法則:

1. 傾聽他們怎么說,而且須用心地傾聽。

2. 花時間學(xué)會真正理解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3. 就像我們當(dāng)父母的一樣,孩子當(dāng)然也不是完美的,故不妨接納他們本來的樣子吧!

4. 常和他們一起度過有意義的時光。

5. 別將孩子跟他們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橫向比較”。

6. 與其對孩子常作否定,還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話說說。

7. 不忘表揚——告訴他們你為他們而感到自豪。

8. 禮貌對待他們的朋友。

9. 可以跟他們說說你心中的煩惱,這樣他們就會明白:遇到麻煩的并非只有他們孩子。

10. 熱心參加他們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如運動會、表演會、手工作品展覽會、家長會等。

11. 有些事完全可征求他們的意見或看法。

12. 對他們擁有的物品同樣應(yīng)予以尊重。

13. 不妨經(jīng)常和他們一起哈哈大笑。

14. 努力發(fā)現(xiàn)你和孩子共同喜歡做的事,并參與其中。

15. 對幼兒園布置給孩子的工作同樣熱心。

16. 耐心地觀察并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所在。

17. 盡量多地和他們一起進餐,或一起做飯。

18. 有時可對他們說,你認為他們很有兩下子。

19. 讓他們知道,你隨時隨地樂于做他們的幫手和后盾。

20. 作解釋時務(wù)必耐心。

21. 讓孩子學(xué)會如何應(yīng)對突發(fā)的意外事件。

22. 為了能隨時照顧孩子,你也須照顧好自家。

23. 向他們說,你很高興是他們的家長。

24. 見到孩子時不忘露出微笑。

25. 每天都可以跟他們說你真誠地愛著他們。

美國父母除了和孩子直接溝通以外,還很注重和老師的交流。在美國幼教機構(gòu),家長與教師的約談已形成制度。全美幼兒教育協(xié)會制定的《高質(zhì)量早期教育標(biāo) 準(zhǔn)》中明文規(guī)定:教師每學(xué)年至少與每個孩子家長約談一次,并可根據(jù)需要隨時安排,以討論孩子在家和在園的進步、成績與問題。

親子關(guān)系問題有效的溝通方法


“一旦孩子不聽話,或者不按父母的想法來,父母往往就開始用情緒控制孩子,呵斥、哄騙、利誘、威逼,還認為是孩子出了問題?!比涨埃谛氯镉媱?017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巡回講座上,兒童教育專家張娟建議家長要在孩子10歲之前學(xué)會接納孩子,才能建立起有效的親子溝通。

真正的溝通是雙向互動

“溝通的技巧、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是否跟孩子有真實的、內(nèi)在的聯(lián)結(jié)?!睆埦暾f。

張娟舉例說,孩子出生那一刻,父母心中充滿了喜悅、幸福、興奮,是男孩女孩都不重要,只要孩子四肢健全、沒有毛病就心滿意足了。那一刻父母對孩子是全然的接納、全然的愛,發(fā)自內(nèi)心地接納他的每個部分,這就是聯(lián)結(jié)。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父母開始用自己的行為標(biāo)準(zhǔn)、道德標(biāo)準(zhǔn)來糾正孩子,逐漸失去了接納孩子本來樣子的那份初心,開始有目標(biāo)、有比較,在跟孩子的互動中更關(guān)注孩子是不是聽話,是不是讓自己有面子。張娟說,孩子3歲以后開始形成獨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識,越大越希望表達自己,就開始跟父母反抗,父母如果總是用“如果你不這樣,媽媽就那樣”的方法跟孩子講道理,用“如果你好好的,媽媽就給你這個”的方法訓(xùn)練孩子,孩子就不可能真正感受到愛。他感受到的是“如果我好,媽媽爸爸就愛我;如果我不好,他們不一定愛我”。

為什么家人之間看起來給出去的都是愛,但有時候彼此收到的卻是傷害?張娟認為真正的溝通應(yīng)該是雙向的能量流通,讓孩子聽到父母的想法,也讓孩子表達他自己的想法,讓人覺得窒息和壓抑就不是愛。父母只顧嘮叨指責(zé),孩子就學(xué)會了沉默,這是對孩子極大的不尊重,是剝奪孩子認識世界、體驗世界、見證自己內(nèi)在力量的過程和經(jīng)歷。而這個過程和經(jīng)歷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才是有效的親子溝通?張娟總結(jié)為:有情緒時先不溝通,避免情緒化導(dǎo)致無效溝通;在公眾場合單獨溝通,呵護孩子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的情緒給予及時關(guān)注;每次溝通結(jié)束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回饋,形成完整的溝通。

給孩子說“不”的權(quán)利

“很多媽媽一邊指責(zé)孩子不干事,一邊大包大攬把事情干了。等孩子好不容易出去干了一件事,媽媽又說孩子干得不夠好?!睆埦暾f有一次看到孩子們在義賣,攤位上的孩子多數(shù)戴著耳機,一副事不關(guān)己的樣子。旁邊的媽媽則不停地說:“阿姨問價呢,你趕緊說,10塊10塊,你快招呼,這是你的攤位?!薄澳憧飚?dāng)老板,你快賣呀。”“哎呀,你給的折扣太多了?!睆埦杲ㄗh父母反省一下,如果有擔(dān)憂、恐懼和害怕的情緒,到底是對自己還是對孩子。

父母的內(nèi)心往往都期待能說服孩子。無論表現(xiàn)得和藹還是堅定,都要讓孩子聽自己的。長此以往,孩子就慢慢變成了一個討好的、愿意聽爸爸媽媽話、讓爸爸媽媽喜歡的孩子,但付出的代價就是無法做自己了。

所有孩子本來都是有主見的,但是都會在媽媽的說服、講道理中被瓦解掉。等孩子長到16歲時,媽媽突然失望地發(fā)現(xiàn)孩子沒有自我、沒有主見。

對此,張娟建議父母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內(nèi)在真實的想法,要給孩子說“不”的權(quán)利。能夠堅定地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自己要什么或不要什么,就是內(nèi)在的力量。允許孩子表達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是父母跟孩子聯(lián)結(jié)的第一步。

張娟認為“允許”有很大的療愈作用,允許孩子做自己,只要不傷害自己、不打擾別人、不破壞環(huán)境,孩子有權(quán)利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爱?dāng)孩子叫囂、生氣的時候,媽媽可以蹲下來對他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媽媽看到了,我就在這里,你可以試著告訴媽媽你的感受?!焙⒆又涝谀氵@里表達情緒和感受是安全的,這很重要。

如果孩子在家里被允許發(fā)脾氣,被允許哭,被允許看著父母的眼睛說“我不想聽你的,我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值得恭喜,因為孩子可以表達自己,他內(nèi)在的力量和心智的建構(gòu)就開始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強大。張娟說:“父母隨時允許孩子的情緒表達出來,并愿意協(xié)助他去走情緒的探索之路,培養(yǎng)的就是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人格健全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有一天父母死了,他也能夠獨立幸福地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因為他是一個內(nèi)在健康的人?!?/p>

安全地體驗被拒絕

“孩子吵著要喝可樂、要買名牌鞋,怎么辦?”講座現(xiàn)場,聽眾問及這個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難題。張娟建議父母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家庭的規(guī)則,讓孩子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被拒絕和爸爸媽媽是否愛他沒有關(guān)系,“我愛你,但同時我也有權(quán)利拒絕你,拒絕并不意味著不尊重你?!边@樣孩子就收到一個重要的訊息:爸爸媽媽愛我,我會有被拒絕的可能。

對于很多家長咬著牙為孩子犧牲的做法,張娟認為父母不可能替孩子擋掉所有他要面對的事情,能做的就是孩子的心理建設(shè),教孩子知道如何應(yīng)對問題。愛孩子要有規(guī)則,允許孩子主張他的權(quán)利,也要讓孩子知道哪些是他的義務(wù),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的愛并不是意味著可以犧牲一切。

一旦孩子在原生家庭里感受到被愛、被尊重,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可以表達自己、探討問題,可以肆無忌憚地說自己想說的話,家庭就成了孩子練習(xí)面對沖突、解決困難、面對外在挫折的場所?!爸灰改冈敢獍殉砷L的力量還給孩子,讓孩子覺得父母無條件地愛他、相信他,孩子就知道即使在外面受了委屈和創(chuàng)傷,父母也是可以幫他撫平的?!睆埦暾f。

跟10歲之前的孩子建立積極有效的溝通,關(guān)系到孩子如何建立跟這個世界的關(guān)系,如何建立跟其他個體的關(guān)系。父母要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歷練自己、體驗自己,真正找到自己的核心動力。孩子借助這樣的經(jīng)驗去面對世界的時候,就沒有那么多的恐懼,更多的是一份堅定和勇敢。

“如果你想要一個內(nèi)在和諧、人格完整、心理健康,又能夠跟你有良好互動關(guān)系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知道他、接納他、了解他、相信他、祝福他,任何時候都不要丟掉跟孩子內(nèi)在的聯(lián)結(jié)?!?/p>

讓親情無阻礙溝通的方法


親情是家長與孩子關(guān)系好壞的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對于親子關(guān)系不是很好的家長,應(yīng)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緩解或者加深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通過下面的內(nèi)容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其中的內(nèi)容。

親子溝通是令許多父母很頭疼的事,我經(jīng)常會在網(wǎng)站里收到這樣的提問——

“我的孩子特別倔強,我不厭其煩地給他講道理也沒用,我該怎么教育他呢?”

“我家小孩3歲,在大人眼里一點都不聽話,什么不能玩,他就偏去玩,要什么東西就要馬上兌現(xiàn),不買的話就大哭大鬧,讓家長很是頭疼。對大人也不禮貌,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我的寶貝現(xiàn)在不到2歲半,在同齡兒童中要比一般的孩子更調(diào)皮,什么事都比別的小孩逞強,說教都沒效果,甚至還動過武力,實在讓人頭疼。請問我該怎么辦?”

在我看來,這些問題都是由于缺乏良性的親子溝通造成的。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往方式,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家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而許多父母卻掌握不好與孩子溝通的原則和方法,頻頻發(fā)生親子大戰(zhàn)。

說到親子溝通的3層境界,我們不妨先來分析一下有沒有道理,再看看對促進良性的親子溝通是否有所幫助。

第一層境界:蹲下來跟孩子說話

早在幾年前還沒有生孩子時,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主題是“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很快,一位老同學(xué)看了文章后給我打電話,說:“你講的道理都很好,我也有所感悟,但是做起來可不容易。”我記得自己還振振有詞地“教育”了他一通,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真是紙上談兵。當(dāng)我真正成為媽媽后,才體會到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未必順利。

站著說話怎么也比蹲下來輕松,尤其是我這等高齡媽媽,蹲一會兒就會腰酸腿疼。然而,往往在我發(fā)現(xiàn)寶貝兒子熊壯壯對我的“高論”充耳不聞的時候,或者我對他的問題答非所問的時候,才會突然間想起來這條“定律”,于是立刻蹲下去,問題也就解決了。

“蹲下來”是了解孩子的一個途徑,因為只有“蹲下來”,我才能更清楚得聽到他說的每一句話,才能更好地看到他的表情、做出準(zhǔn)確的回應(yīng)。而在和孩子平視的狀態(tài)下,我覺得更能夠了解他的內(nèi)心感受,同時他也能感覺到我們之間是平等的。當(dāng)我們和一個成年人對話的時候,看著對方的眼睛很重要,因為能從眼睛中讀到許多言語之外的東西。對孩子也是這個道理,了解是溝通的前提,“蹲下來”是了解孩子、進行良性親子溝通的第一步。

“蹲下來”只是一個肢體動作,但它卻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姿態(tài)從心里放下來。這才是最難做到的。這一代孩子跟我們小時候確實不一樣了,他們好象天生就對尊重、平等有著更強烈的要求。也許,我們也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心理需求,只不過在家家都信奉“不打不成材”的大環(huán)境下,還沒來得及發(fā)芽就被泯滅了。可是,如果現(xiàn)在還想用上一代對待我們的那一套來對待我們的孩子,擺起大家長的架子,那么,親子沖突勢必難免。

其實,“蹲下來”本身可以幫助我們放下自己。我們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俯視孩子,在平視的狀態(tài)下,我們也能體會到平等,你的語氣可能就會緩和下來,心態(tài)也不再那么居高臨下,與孩子的交流會更加順暢。

第二層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被領(lǐng)導(dǎo)在全員大會上批評、被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這些不愉快都是我們最不愿意碰到的倒霉事,會使我們心煩氣燥或者神情抑郁。

那么,我們再回過頭來想想,這些我們所認為“倒霉”的事,是不是經(jīng)常會不由自主地帶給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批評往往是劈頭蓋臉式的,并且還很有心理優(yōu)勢——我這是在教育他!是為了他好!沒有人否認父母的良好初衷,只不過方法值得商榷。當(dāng)我們被領(lǐng)導(dǎo)批評的時候,即使真的認為自己錯了,也會顧及面子,想方設(shè)法給自己找個臺階下。同樣,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強,方法不當(dāng)就會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教育不但無效,還有可能爆發(fā)親子沖突。而很多父母這時候也激動起來,很生氣地做出結(jié)論:這孩子就是這么不聽話!

看到自己的教養(yǎng)頗有些受挫的樣子,這位爸爸便感覺很失落。我問他:“你老板會強制性地命令你嗎?”他回答:“他要這樣,誰愿意跟他干。”我笑了:“對呀,你這不是很明白嘛!你自己都不樂意接受的事,憑什么你兒子就應(yīng)該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也是個有獨立人格的人?。槭裁床粨Q種方式,用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而且孩子要接受一個命令是需要過程的,你可以從八點二十開始提醒他,給他也給你自己一個心理期限,你回家試試,看靈不靈。”

第三層境界:換位思考

初為人母的那段日子,是我有生以來最為狼狽的一段時光。雖然做了很充分的思想準(zhǔn)備,但是仍舊沒想到一個小生命會給我的生活帶來如此大的沖擊。所有的生活秩序都被打亂,我不得不重新整合,并且先讓自己適應(yīng)下來。

在經(jīng)歷了最初的混亂之后,有一天,我看著床上熟睡的熊壯壯,不由地想到:他的感覺會是什么樣的呢?從我體內(nèi)那個安全、黑暗的地方被提出來,一瞬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強烈的光線、喧鬧的人群,他要學(xué)著怎么吃到媽媽的奶,學(xué)著辨認出誰是媽媽、誰是爸爸……這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去適應(yīng)、去完成。和這個弱小的生命比起來,我們倆到底誰更艱難一些?如果我是他,我會怎么樣?

有了這樣的思考,我的心情開始平和下來,我知道自己最該做的是什么。我應(yīng)該全力以赴地去幫助他,用我的愛給他帶來安全感,而不是整天心浮氣躁地瞎忙活。

在進行親子溝通的時候,我們往往把親子關(guān)系看得過于特殊,而忽略了這些常用的溝通方式。如果把親子關(guān)系看作相對獨立的2個個體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不是隸屬關(guān)系,用尊重、信任、理解的心態(tài)來對待孩子。

相關(guān)推薦

  • 親子溝通的幾個方法參考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常說自己拿孩子沒辦法,或者有時干脆被孩子給折騰的生氣又發(fā)火。其實,細細想想,之所以孩子在你面前總是隨心所欲,與你的方法單一有直接的關(guān)系,方法單一自然會讓孩子摸清你的底細,想...
    2021-07-27 閱讀全文
  • 美國家長與孩子溝通的25條黃金法則 到底該怎么跟孩子溝通才是最好最有效果的呢?相信父母們都會琢磨過這個問題也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惑。小編特意給大家?guī)磉@篇文章,也相信大家看過之后,會有所啟發(fā):) 美國父母非常尊重孩子,他們把孩子看做是一個...
    2021-02-22 閱讀全文
  • 親子關(guān)系問題有效的溝通方法 “一旦孩子不聽話,或者不按父母的想法來,父母往往就開始用情緒控制孩子,呵斥、哄騙、利誘、威逼,還認為是孩子出了問題?!比涨?,在新蕊計劃2017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巡回講座上,兒童教育專家張娟建議家長...
    2021-07-19 閱讀全文
  • 讓親情無阻礙溝通的方法 親情是家長與孩子關(guān)系好壞的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對于親子關(guān)系不是很好的家長,應(yīng)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緩解或者加深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通過下面的內(nèi)容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其中的內(nèi)容。 親子溝通是令許多父母很頭...
    2021-04-03 閱讀全文
  • 繪本閱讀方法親子溝通的新橋梁 繪本閱讀方法親子溝通的新橋梁 2014-06-25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作者:霍霍|親子橋梁注意力繪本閱讀方法親子溝通的新橋梁 個位家長是否知道,繪本閱讀是一種功能性的閱讀,可以這沒說是讀書的載體,是為了獲得...
    2021-07-03 閱讀全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常說自己拿孩子沒辦法,或者有時干脆被孩子給折騰的生氣又發(fā)火。其實,細細想想,之所以孩子在你面前總是隨心所欲,與你的方法單一有直接的關(guān)系,方法單一自然會讓孩子摸清你的底細,想...

2021-07-27 閱讀全文

到底該怎么跟孩子溝通才是最好最有效果的呢?相信父母們都會琢磨過這個問題也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惑。小編特意給大家?guī)磉@篇文章,也相信大家看過之后,會有所啟發(fā):) 美國父母非常尊重孩子,他們把孩子看做是一個...

2021-02-22 閱讀全文

“一旦孩子不聽話,或者不按父母的想法來,父母往往就開始用情緒控制孩子,呵斥、哄騙、利誘、威逼,還認為是孩子出了問題?!比涨?,在新蕊計劃2017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巡回講座上,兒童教育專家張娟建議家長...

2021-07-19 閱讀全文

親情是家長與孩子關(guān)系好壞的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對于親子關(guān)系不是很好的家長,應(yīng)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緩解或者加深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通過下面的內(nèi)容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其中的內(nèi)容。 親子溝通是令許多父母很頭...

2021-04-03 閱讀全文

繪本閱讀方法親子溝通的新橋梁 2014-06-25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作者:霍霍|親子橋梁注意力繪本閱讀方法親子溝通的新橋梁 個位家長是否知道,繪本閱讀是一種功能性的閱讀,可以這沒說是讀書的載體,是為了獲得...

2021-07-0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