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圖解夫妻和親子關(guān)系中的十大殺手

發(fā)布時間:2021-07-15 狼和鹿的故事 幼兒園說課稿中的學法 幼兒園說課稿的格式和寫法

愛情里沒有誰都誰錯,婚姻里更沒有。家是講感情的地方,不是論是非之地!

親子關(guān)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對的,如果你不想要一個叛逆或者沒主見的孩子,就不要跟孩子爭誰是誰非!

“我還不是為你好”,這是親子關(guān)系和夫妻關(guān)系最大的殺手。也許對方想要的根本不是你所認為的,而你卻自以為是地堅持“付出”,回報你的將是對方的逃避和壓力,甚至憎恨!

夫妻之間不是上下級,親子之間更不是,先談感情,再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下問題,就沒有那么多的”你應該“了。

世間沒有為你量身訂做的孩子和婚姻,不然也就不會有所謂的接納和磨合。

婚姻里有太多沒心理斷奶的夫妻,更有太多自己還是孩子的父母。

無論是夫妻,還是父母與孩子,都需要共同成長!

不要拿愛人跟別人家的老公或老婆比較,那是誅心的節(jié)奏。

也不要讓你的孩子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指責對方前,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到那個層次。

“你是不是有了別的女人””你愛媽媽還是愛奶奶?“這樣的發(fā)問只會讓對方很煩,甚至把他推給別人。

偶爾的善意謊言無傷大雅,但若是演變成欺騙,那你會變得很累,因為要不停地遮掩或者圓謊。

期望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如何待人,這是親密關(guān)系里永恒不變的法則?!網(wǎng)ww.676u.com 個人總結(jié)網(wǎng)】

老公,妻子,孩子,他們首先是他自己,然后才是與你相關(guān)的社會角色。

試問若他真的變成你所想象的樣子,那還是曾經(jīng)你喜歡的他嗎?

同樣,就算孩子是你生的,他也是個獨立的個體,你無權(quán)改變!更不要把他折騰成你想要的樣子。因為這根本是不可能的,這根本是令人痛苦不已的!

控制感強的人,都源于安全感太弱!

你越想攥的很緊,結(jié)果會讓對方逃的越遠!

心理學研究表明,愛嘮叨的人都是因為口欲期沒有過渡好。

因此,這是個毛?。∏f不要把自己搞成《大話西游》里的唐僧,孫悟空的痛苦你都懂,唐僧嘮叨時,他都想把師傅給殺了。

任何人都不會因你的嘮叨而改變,任何事都不會因你的嘮叨而如意!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夫妻與親子關(guān)系哪個重要?


你的最愛是丈夫還是孩子?

親子重要還是夫妻重要?

圣經(jīng)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lián)合, 二人成為一體。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恒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yǎng)大,不是為了自己分享這一結(jié)果,不是為了永遠與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推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讓他去過獨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他,則勢必會找一個伴侶,也會有自己的孩子。

等他的孩子長大后,他也會向父母學習,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寬廣的世界。

愛,就在這樣的循環(huán)中不斷地傳遞,從我們的原生家庭傳遞到我們的新生家庭。

——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

家庭是傳遞愛的載體,從父母傳給孩子,再由孩子向下傳遞。不過,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應是親子關(guān)系,而是夫妻關(guān)系。夫妻關(guān)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關(guān)系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fā)言權(quán),那么這個家庭就會穩(wěn)如磐石。

相反,如果親子關(guān)系(包括公婆與丈夫、丈夫與孩子、妻子與孩子)凌駕于夫妻關(guān)系之上,就會產(chǎn)生最常見的兩個問題:

1.糟糕的婆媳關(guān)系;

2.嚴重的戀子情結(jié)。

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其實,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個糟糕的婆媳關(guān)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斷,在婆婆以前的那個"新家庭"中,也曾有一個糟糕的婆媳關(guān)系。而那個糟糕的婆媳關(guān)系,讓婆婆與其兒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對這個婆婆而言,兒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親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于是,當兒子要分離,去找一個愛人,并建立一個自己的新家庭時,作為婆婆,她會是多么難過。她會覺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會有意無意地阻止兒子與媳婦建立最密切的關(guān)系。

而兒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親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對于母親而言,他比爸爸還要重要。以前,他為此而自得,現(xiàn)在,他要"回報"母親。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親而與妻子建立最親密的關(guān)系。

這是很多婆媳關(guān)系難以相處的心理秘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兒子,那么兒子的分離,就不是那么難受。相反,她會欣喜地看到,兒子找到了他最愛的人,他可以擁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這時,這個婆婆會祝福媳婦,祝福媳婦和兒子即將走上她和丈夫曾經(jīng)走過的幸福之路。

溫馨提醒:

不健康的家庭關(guān)系模式

模式1.煩丈夫,愛兒子

模式2."沒"丈夫,愛兒子

模式3.太愚孝,輕妻子

——勢必要分離的,不是最愛

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tǒng),必須將夫妻關(guān)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但是,不管你多么敬愛父母,你終究要離開他們,去過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愛兒女,他們也終究要離開你,去過他們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個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并且,為了父母的健康,我們不要太戀父母的某一方,認為自己與他(她)的關(guān)系勝于他們的關(guān)系。為了兒女的健康,我們也不要太戀他們,認為自己愛他們勝于愛配偶。因為,最愛的我們都必然是最難割舍。所以,勢必要割舍的,不要讓它成為最愛。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要把最多的資源留給配偶。相反,當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時,我們必須要把更多的資源給他們。但是,我們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們一生的伴侶,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如果是兒子,就要對自己說,爸爸才是媽媽最愛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兒,就要對自己說,媽媽才是爸爸最愛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親,就要對女兒說,我愛你,但媽媽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親,就要對兒子說,我愛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

如何化解夫妻育兒的矛盾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我們期盼了好久的小寶寶,

然而自從他加入我們的兩人世界,卻爭吵不斷。

這到底是過度時期的短暫危機?

還是我們夫妻間的感情真的出問題了呢?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一件令人多么興奮的事,寶寶紅通通圓滾滾的可愛模樣,人見人愛,但新生嬰兒的加入也會讓原本平靜的小家庭生活增添許多困擾和羈絆。尤其是剛出了產(chǎn)房回到家中,別看寶寶身軀嬌小,他在你們原本的兩人世界里可是要占有一席之地的。

夫妻生活從此以他為重心,生活作息也從此大不同。這時候,有一些小家庭里迎接新生嬰兒的喜悅可能很快轉(zhuǎn)變?yōu)闊o止境的爭吵,備受期待而來的寶寶這時卻往往變成為爭議的焦點。

學習與新生嬰兒共同生活

兩人生活變成三人生活,除了空間變擁擠了,還有就是這個“小伙伴”還不會自己走路也不會說話,要怎么“處置”他呢?面對新生嬰兒,新手父母要把生活調(diào)整得仍然和諧愉快,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

第一個現(xiàn)實問題:照顧新生兒其實是很累人的工作。得有人隨時陪在寶寶身旁,耗費精神、體力和時間,漫長的一天常讓爸爸媽媽都累得喘不過氣來,脾氣也就變得暴躁,夫妻間很容易會為了一點芝麻小事就開始無謂的爭吵。

原本認為共同照顧新生嬰兒應是件得心應手的事,殊不知嬰兒的到來完全搞亂了兩人世界,對于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在最初的幾個月以后,新媽媽除了負起照顧新生寶寶的主要責任外,平時的家務工作也得自己扛起來,誰說這是一個講究男女平等的社會呢?事實似乎不盡其然,難免要惹人怨聲四起。

寶寶的誕生迫使夫妻兩人重新調(diào)整生活作息,重新分配家務。這,看起來容易,但其實不然,照顧孩子的工作首先使家務增多,這通常會引起承擔了增加的工作的一方的不滿,而另一方可能也很難或不愿改掉多年的老習慣,或者不太愿意面對家務工作增多這個現(xiàn)實。然而,夫妻間的重新溝通協(xié)調(diào)確是非常重要的,依據(jù)彼此的時間和能力范圍調(diào)整作息,彼此尊重對方帶小孩的方式,才能避免不愉快的事發(fā)生。通常母親總認為自己與生俱來就擁有母愛天性,知道如何照顧好小孩,所以對于另一半照顧小孩的能力常持質(zhì)疑態(tài)度,非得在一旁監(jiān)視提供意見才能安心。而當爸爸的自然也不能接受太太在一旁嘮叨批評自己育嬰的方式,完全對自己能力不信任。這樣的結(jié)果往往是,終于有一天新爸爸可能受不了壓力而發(fā)飆:“我不懂我為何還要照顧小孩,既然你凡事都攬來自己做,而且總覺得做得比我好!”

作為新媽媽的您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報持這種態(tài)度呢?今后要想想了,尿布包歪了也沒有什么大不了,不是嗎?

重新尋求不同標竿

隨著新生嬰兒的加入小家庭,另一個浮現(xiàn)的問題則是夫妻間的感情關(guān)系。兩人世界變成了三人世界,夫妻二人從單純的配偶關(guān)系轉(zhuǎn)為雙親關(guān)系,夫妻雙方之間角色的重新定位是不容忽視的。

我們通常會看到在寶寶誕生后,因為作為妻子的可能需要全心全意投入照顧嬰兒的工作,以致于忙碌得精疲力盡,再無暇多花一點心力在夫妻兩人本身上,丈夫的角色地位無形中似乎降低了一級,丈夫容易覺得似乎被排擠,忌妒心也因此產(chǎn)生。

其實孩子的誕生對夫妻來說是一項嚴峻的考驗,夫妻之間必須重新思考、重新調(diào)整彼此的互動關(guān)系。在這一方面是沒有特效藥的,夫妻彼此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來進行精神溝通,互相傾聽對方的意見,試著找出自己的平衡點,重新尋求生活重心,別忘了夫妻感情的維系乃是維護家庭的基礎(chǔ)。尤其做妻子的,別一味地把自己封閉在小寶寶的世界里,偶而小兩口也要相約到外頭透透氣,上個館子,像初戀時一樣約個會,暫時把娃娃交給可信賴的人照顧。

夫妻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合作伙伴

最后會引發(fā)夫妻爭執(zhí)的一個問題,則是對嬰兒不同的教養(yǎng)方式。當小嬰兒哇哇哭時,媽媽可能就很自然地就塞個奶嘴到孩子嘴里,有些爸爸則無法忍受,覺得吃奶嘴是一件很不當不雅的事。還有一些爸爸認為新生寶寶也應該在自己的房間獨自睡覺,而媽媽卻不能茍同,覺得晚上應該把寶寶放在自己身邊睡覺,比較有安全感,半夜起來喂奶也方便……諸如此類對寶寶教養(yǎng)的不同看法,有源可追尋,其實跟自己本身受到的教育大有關(guān)聯(lián)。

若對某件事彼此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而且無法溝通討論,那一觸即發(fā)的爭吵就難以避免了。因為各自都覺得自己從小所受的家教是最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很難輕易容許對自己雙親的教育方式提出質(zhì)疑。

那要如何破解夫妻教養(yǎng)問題矛盾的窘境呢?

1.要明確:夫妻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合作伙伴。就像一個小團隊,要使小團隊發(fā)展良好是要透過不斷的溝通,不斷的協(xié)調(diào),不斷的整合……

所以一旦夫妻之間的爭執(zhí)有溝通的空間,夫妻彼此應該面對面將事情攤開來討論,共同經(jīng)營雙親的角色,尋求雙方都認同的最佳教育方式,隨著小孩成長伴隨而來的教養(yǎng)問題才能一一迎刃而解。

2.面對矛盾,正確的應對態(tài)度

選擇安靜的時段,比如說小孩睡覺后,雙方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談。

選一段恰當?shù)拈_場白:“昨天我們到底是因為什么而爭吵,我想我都不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說出自己的感受,也邀請你的另一半做一樣的表白:“我自己是這樣的感受,你呢”。

用點幽默感平息紛爭。

接受對方差異,把它視為是夫婦關(guān)系和對小孩教育的互補。

找出滿足每個人的折衷點。比方說:“我完全能夠理解你不贊成和寶寶一起合睡,然而在我哺乳的這段期間我大概不得不將寶寶留在身旁,所以你看看是否可以把寶寶的小床擺在我們的床邊?!?/p>

3.面對矛盾,錯誤的應對態(tài)度

以挫折感的心態(tài)來開啟話題(“好,那我就先讓步”):開口先強調(diào)自己的委屈本身就只是一種發(fā)泄的方式。

用責備的口吻揭開話題(“你沒做到,讓我很生氣,你說你要……”):此種開場白只會引發(fā)另一場口角。

擺出競爭的態(tài)度:(“沒什么了不起,你做的那點事,我每天不知道要做多少回”):夫婦就像個小團隊,彼此應該提供自己的見解,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互相競賽。

使他陷入無法勝任的窘境:(“那你就自己一個人給寶寶洗個澡,給我看看……”):存心刁難的態(tài)度絕對不是緩和矛盾,建立相互諒解的良好關(guān)系的開端。

什么樣的夫妻關(guān)系,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孩子!


家庭關(guān)系中,婚姻關(guān)系永遠是核心?;橐鲫P(guān)系和諧了,親子關(guān)系才能和諧。要教育孩子,先看看自己!

孩子看似是與爸媽是分離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同一屋檐下,與自己不可分割的爸媽,夫妻兩人的關(guān)系好壞以否,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

一、爸媽恩愛→孩子性格健康開朗

爸媽恩愛、夫妻關(guān)系和睦的家庭,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這類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平和、開朗、不輕易動粗,由于父母關(guān)系很好,孩子也會對婚姻產(chǎn)生美好的感覺和向往,能有健康的異性戀。

二、爸媽感情淡薄→孩子任性自私

爸媽感情淡薄,兩個人常常靠通過孩子來交流或維系家庭,就是人們常說的“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在父母關(guān)系的作用下,孩子被過多關(guān)注或干涉,性格會變得任性和自私。

三、強勢媽懦弱爸→男孩子膽小、自卑、懦弱

由于爸爸軟弱,大權(quán)旁落給母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后,母親就會變得日益強悍甚至說一不二。

孩子總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女兒會向強悍的母親認同,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強悍的女兒,兒子就會變成沒有擔當?shù)呐橙?、自卑的兒子?/p>

四、爸媽過早離異→孩子冷漠、沒安全感

很多從不幸婚姻中解脫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點,永遠無法從中解脫的是孩子。他們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往往終生難以平復,他們的擔憂感、不安全感、恐懼感也許永遠無法醫(yī)治。

生活在離異家庭中的孩子,更易發(fā)生犯罪和焦慮、抑郁、敵對、報復、冷漠等心理障礙問題。

五、爸媽愛相互指責→孩子敏感、愛找借口、執(zhí)拗

爸媽喜歡相互指責,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處世方式。特別是當夫妻雙方有爭論時,更容易對著孩子說另一方的不是。

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以后對爸媽都不會尊重。一方攻擊另一方,想借此讓孩子對另一方不滿,最后帶給孩子的只是傷害。

六、爸媽愛打架→孩子喜歡暴力、脾氣暴躁

父母吵架對成人而言是很平常、能理解的,但對孩子而言,卻是天塌下來了,他的安全感會受到很大沖擊。

與此同時,孩子也會由于耳濡目染變得喜歡暴力、脾氣暴躁,像父母一樣大吼大叫。

一個孩子的成長是生物遺傳和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結(jié)果,不良的環(huán)境生活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有些創(chuàng)傷終身難以愈合。

親愛的爸爸媽媽,為了孩子,夫妻兩人該如何相處太重要了。

真正的夫妻不是誰征服誰,而是誰遷就誰!

“不要征服對方”這是夫妻最重要的問題。征服,是夫妻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談論誰是對的,追究誰是錯的,討論誰傷害了誰,誰過分了,這些,都是大忌。

好夫妻,永遠都在相互裝傻,裝瞎子,就是護短的。能夠護短的,才是真愛!

夫妻同心,黃土變金。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家和才能萬事興!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講理的地方是法庭。

夫妻關(guān)系融洽對孩子的性格形成很關(guān)鍵


夫妻關(guān)系融洽對孩子的性格形成很關(guān)鍵

改善親子關(guān)系四句話:

1、最讓孩子有安全感的話:“不管發(fā)生什么,爸爸媽媽都會和你在一起。我們永遠愛你!”

2、最讓孩子產(chǎn)生自我認同的話:“你是獨一無二的,走你的·,做你自己!”

3、最讓孩子感到父母尊重的話:“也許你是對的?!?/p>

4、最讓孩子增長信心的話:“我相信你行?!?/p>

一個健康幸福的家庭更利于孩子成長,那么家庭中的親子關(guān)系又對孩子影響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五種親子關(guān)系影響孩子的成長。

第一種模式的夫妻關(guān)系很緊密,都給孩子比較均等的愛。

對孩子影響:有利孩子性格形成,同時學習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

教育專家認為,在一個健康的家庭關(guān)系中,夫妻之間的感情是最重要的,夫妻關(guān)系比親子關(guān)系更重要。在這種模式中,一方面,夫妻關(guān)系很和睦,能給孩子充分的家庭環(huán)境,由于父母關(guān)系很好,孩子也會對婚姻產(chǎn)生美好的感覺和向往,感受到婚姻就是像父母那樣相處;另一方面,父母雙方能給孩子比較均衡的愛,這樣,孩子便能從父母那里同時學習到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這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很有益的。

在生活中,常常會出現(xiàn)“異性相吸”的情形,家庭中也不例外。有時,男孩更傾向于母親,女孩更傾向于父親。南寧佼佼喜托兒中心園長、心理咨詢師劉鳳和徐亮都認為,在夫妻關(guān)系較近的家庭模式中,“異性相吸”也是家庭關(guān)系達到平衡的“功臣”:男孩喜歡母親,就會在潛意識中“嫉妒”父親,“為什么母親會喜歡父親呢?”他就會在觀察的過程中以父親為榜樣,學習父親的很多優(yōu)點,所以夫妻關(guān)系融洽,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是很關(guān)鍵的。

第二種模式與第一種模式比較,相對來說,父母關(guān)系較遠,兩個人離孩子更近,就是人們常說的“以孩子為中心”。

對孩子影響:可能會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自私。

這種模式常發(fā)生在夫妻關(guān)系一般,雖然沒有太大沖突,但時常處于“冷戰(zhàn)”狀態(tài)的家庭中。由于夫妻之間的關(guān)系比較淡薄,因此常常到孩子那里尋求補償,因此孩子常常被溺愛、過度保護、過度干涉。,這種模式會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比較任性和自私等,不利于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這樣的家庭表面上看起來尚能平穩(wěn),但卻潛藏著危機。

第三種:夫妻關(guān)系完全依靠孩子維系

對孩子影響:孩子更大可能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

第三種模式是第二種模式的極端化,夫妻間距離更遠,問題更突出,兩人的關(guān)系完全依靠孩子來維系,孩子甚至成為了婚姻的阻隔、障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婚內(nèi)第三者”。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常被極端地溺愛。徐亮認為,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是這種模式。夫妻之間幾乎沒有感情,婚姻成了“將錯就錯”,他們寧肯和對方?jīng)]感情,但為了孩子,他們還是忍著,維持家庭的完整。

第四種:女孩與母親關(guān)系較近,或男孩與父親關(guān)系較近

對孩子影響:孩子長大后,不知如何與異性相處

這種模式常常發(fā)生在以下這些情況下:第一,母親從小帶女兒,如果在2歲半~3歲時父親沒有介入,常常會出現(xiàn)女兒對母親過度依賴,與父親關(guān)系越來越遠;第二,由于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母親要給女孩做好榜樣,父親要給男孩做好榜樣,所以女孩長大了,應該與母親更近一些,男孩長大了,應該與父親更近一些,因此導致同性的親子關(guān)系越來越近;第三,在夫妻關(guān)系不和的家庭中,由于父親和母親常常相互敵視,總希望把孩子拉入自己的“同盟”中,結(jié)果常常是孩子與父母中的一方關(guān)系越來越緊密,而與另一方的關(guān)系越來越疏遠。

這種模式可能會導致在女兒的心中,父親的形象離他很遙遠,那么當她長大后就會不知如何與異性相處,或不敢接觸異性。對于男孩也是一樣的道理。

第五種:女孩與父親關(guān)系較近,或男孩與母親關(guān)系較近

對孩子影響:影響孩子擇偶

男孩與母親關(guān)系較近是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第五種模式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問題更大。

工作中常常碰到這樣的現(xiàn)象:兒子從生下來就給母親帶,到2歲半到3歲時,由于爸爸沒有介入,孩子在第一個性格形成的關(guān)鍵期,開始愛上自己的母親,和母親“熱戀”,形成戀母情結(jié)。當孩子到4歲半~5歲時,開始排斥父親,討厭父親和母親那么要好。孩子是討厭父親來跟他爭他的母親?,F(xiàn)在是看到父親討厭,影響父子關(guān)系,長大后就會影響孩子擇偶。

孩子在3歲以前,家庭的主要撫養(yǎng)人是母親,這時母親怎么給他愛都沒問題,但隨著男孩慢慢長大,那么母親要和他距離遠一點,讓父親與他的距離差不多。如果男孩與母親更近,他會從母親身上習得很多女性的東西,性別角色就會出現(xiàn)問題,甚至會過度依賴母親而“戀母”,那么孩子的心理其實是沒有真正的成長的。所以孩子長到3歲左右時,父親角色應該介入,讓一家人的關(guān)系相對均衡一些。

很多家庭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壓在母親身上,但專家認為,健康的家庭關(guān)系是,夫妻關(guān)系較近,都給孩子均等的愛。

親子關(guān)系的本質(zhì)解讀


后現(xiàn)代心理學認為,親子關(guān)系的本質(zhì)是主人與客人的關(guān)系。

當我們作為主人把孩子邀請到這個世界,面對這個幼小的生命,我們會很關(guān)心他,照顧他,喜歡吃什么?穿什么更漂亮?還有什么需要?等等,我們會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給與他溫暖的感受,還支持他達成自己的夢想。

當孩子從蹣跚學步到能夠獨立行走,從吃飯穿衣到開始了有獨立的思考,孩子慢慢地長大了。此時的孩子就成了自己的主人,開始想要自己探索世界。玩耍時,學習時,運動時,甚至發(fā)呆時,都是主人與世界互動生命成長的過程。

那我們來想一下,當我們作為客人去主人家做客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要學會聆聽,聽主人講他的故事,聽他講述背后想要傳達的情感。進入主人的空間,我們還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他,小心翼翼,不要碰壞主人的東西,那對他來說是特別寶貴的東西。

我們還會去贊美他,哇,你們家收拾的多整齊?。⊥?,你的菜做的這么好,你是怎么做到的?必要時,我們還會問主人:有什么需要我?guī)兔Φ膯??我可以幫您做點什么呢?

不要輕易去打擾主人的生活,在熱情友情的背后,還要有空間。

所以,在親子互動中,我們應有的態(tài)度是F﹒A﹒C﹒T (FOCUS 專注 ,APPRECIATION 欣賞, CURIOSITY好奇,TRUST 信任),而不是溺愛,命令,責備,甚至懲罰,這只會引起孩子的抵抗、反感、憤怒,叛逆。最終造成親子關(guān)系的破裂。

在我們與孩子相處中,彼此互為主人客人,這就是界限,這就是生命發(fā)展的路徑。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需要我們時,去支持他,去照顧他,在日常生活點滴中,把美好的感受帶給他。當他呈現(xiàn)獨立的意志時,在一旁欣賞他,鼓勵他,用我們?nèi)崛岬年P(guān)注的目光,讓那個小小的獨立的種子一點點茁壯,最終,帶著力量,與我們分離。

親子關(guān)系的十大秘訣


(一)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

?●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

改變自己,孩子才會有可能作出相應的改變。

?●一個人不能推動另外一個人。每個家長或孩子都只可以自己推動自己。

?●一個人不能“教導”另外一個人。所以,沒有“教”,只有“學”。因此,“教”孩子不重要,使孩子“學”到了才是重要。

?●一個人不能要求別人放棄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guī)條,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孩子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明白他的一套,從他的角度看,最有機會使他接受你的意思。

?●好的動機只是一個人去做某一件事的推動力,但是不能給他控制別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意愿地發(fā)生的權(quán)利。你認為那是為孩子好便一定要他跟隨你的意旨去做,往往適得其反。

(二)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絕對一致,所以孩子的看法與你的不同,沒有什么奇怪。

?●每個人之間的不同,建造了這個世界的奇妙可貴。孩子一定會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有的優(yōu)點長處,孩子不會全部擁有。

?●每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及規(guī)條都有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與你一樣的性格。

?●每個人都是他本人多年建立起來的信念、價值觀及規(guī)條的產(chǎn)品。你走過的歲月,與孩子將要走的不會相同,對你正確的不一定對他也正確。

?●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別人才會尊重自己獨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處,他才會接受你對他的看法。

?●發(fā)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發(fā)生在另一個人身上也會有一樣的結(jié)果。所以你的經(jīng)驗是孩子的參考資料,但并不一定保證是正確或可行的法則。

(三)溝通的意義決定于對方的回應

?●自己說什么不重要,對方聽到什么才是重要。老是強調(diào)自己說得怎樣正確沒有用,孩子收到的訊息對他來說是什么意思才重要。

?●話有很多種方法說出來,使聽者完全領(lǐng)會講者意圖便是最好的方法。用孩子聽得明白、能夠接受的語言對他說話會有最大的效果。

?●沒有兩個人對同樣的訊息有同樣的反應。一個孩子對你說話的反應,不代表另一個孩子也一定會有同樣的反應。

?●說話有沒有效果由講者控制,由聽者決定。孩子的反應告訴你說了的話有沒有效果,而你可以改變說話的文字和方式去控制效果。

?●改變說的方法,才有機會改變聽的效果。沒有效果的說法,越說孩子會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四)孩子的學習來自家長的行為和情緒,而不是家長的指令

?●家長處理一件事的行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會跟著做。

?●孩子看到家長面對一個情況時產(chǎn)生的情緒反應,便會認定那是正確的,并且在自己面對同樣情況時會作出同樣的情緒反應。

?●言語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體和腦子里產(chǎn)生有學習效果的行為模式或情緒反應。所以教條式的訓導效果不大。

?●家長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語言模式發(fā)出,會使孩子難以跟隨。不要只為自己想說什么而說,先想一想這樣說孩子會不會不明白,修正了才開口。

(五)所有行為必有其正面動機

?●每一個人都為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一些需要而做事。

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有其意識不到的意義,也就是說是有意義的,但他不懂得也不能說出來。

?●每一個人的行為,對他來說,都是當時環(huán)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孩子的潛意識有很多程式,去確保在每一種情況中選擇給他最多最好的做法,雖然潛意識有時會欠缺周詳。

?●家長需要把孩子的行為與動機分開。我們可以不接受一個人的行為,但接受背后的動機。孩子行為的本質(zhì)有錯或者效果不好,我們應該加以否定,但孩子總是不斷地企圖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我們必須肯定他這樣的動機。

?●接受一個人行事的動機,便能接受這個人,因而可以引導他改變行為。找出孩子行為背后的正面動機,加以肯定,再引導孩子去另找更有效的做法,這是最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徑。

?●情緒和動機都沒有錯,只是所選用的做法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情緒給孩子力量或方向,動機維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幫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家長的責任。

(六)有更好的方法,每個人定會追隨

?●每一個人都選擇能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孩子不懂得解釋,其實他亦一樣。

?●人拒絕改變是因為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須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果的方法,他才會接受,因而改變。

?●讓一個人認識到另一個方法能使他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價更少,這個人自然采用那個方法。孩子,同每一個人一樣,不斷地在這點上努力。

?●提供更好的方法是幫助,即是給對方更多的選擇:指定必須用某個方法,卻是企圖操縱對方。所有人都歡迎幫助,抗拒操縱。你的孩子歡迎你的幫助,但會抗拒你的操縱。

(七)凡事總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至今不成功,只是說至今用過的方法尚未得到預期的效果。對孩子必須堅持效果,而不是堅持方法。

?●沒有辦法,只能說已知的辦法行不通。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現(xiàn),對孩子的方法也可以有不同。

?●世界上尚有很多我們過去沒有想過,或者尚未認識到的方法。教導孩子是數(shù)年以至數(shù)十年的事,這么長的時間里,總可以有新的方法想出來,就是怕你停步不肯去想。

?●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會有機會找到它和使事情改變。相信沒有辦法對你沒有好處,只會使你停在無力無助的境況;相信有辦法可以使事情有轉(zhuǎn)變的可能,才會愿意開始真的去想想。

?●無論什么事情,我們總有至少三個選擇的權(quán)利。只有一個或者兩個選擇的情況便是陷入困境;有第三個選擇想出來,便會有第四個、第五個及更好的選擇出現(xiàn)。

(八)成長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

?●孩子所做的或遭遇的每一件事,都對他的將來有所影響。

?●孩子從發(fā)生的事情中學習,從而懂得處理將來遇到的同樣事情。

?●孩子嘗試各種不同的做法,是想去找出其中最好的一個。

?●孩子要不斷嘗試新的方法,才能知道哪一個是最好的。

?●孩子的生活中充滿好奇,正是為了學習如何掌握得更多。

(九)“愛”不可以作為籌碼

?●家長對孩子的愛超越一切事物,應該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會失去的東西。

因此,家長不應隨便地用它作出要挾或作為交換的籌碼。

?●這份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孩子必須對這份愛沒有任何的懷疑。

?●這份愛若在家長的語言中表現(xiàn)出帶有條件的話,孩子會對親子關(guān)系的崇高程度有所懷疑。因為這份愛,正是親子關(guān)系的基礎(chǔ)和支柱。

?●這份愛若因為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話,孩子漸漸會變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這份親子關(guān)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抖出來做條件。

?●家長若對孩子開出條件,把這份愛作為籌碼,孩子他日也會把對家長的愛作為籌碼。今天的社會中,很多親子關(guān)系完全破碎,便是這個原因。

(十)應該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長

?●代孩子做孩子該做的事便是企圖替代孩子成長。

?●任何替代孩子成長的企圖,最終都會在孩子的身上產(chǎn)生負面效應。孩子學不到,會依賴和缺乏自信。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不到該學的東西,長大后要付出很大的痛苦代價。

?●家長代孩子做孩子該做的事,不會得到孩子的尊敬。愛依賴的孩子只會對父母抱怨及挑剔。

?●鼓勵和引導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幫助孩子成長的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夠成長得有能力和可以照顧自己。

?●孩子的自發(fā)性、積極態(tài)度、自律,都與這點有關(guān),因為這些都需要從“自己做自己事”中培養(yǎng)出來。

十大親子關(guān)系要訣


一、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1、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絕對一致,所以孩子的看法與你的不同,沒有什么奇怪。

2、每個人之間的不同,建造了這個世界的奇妙可貴。孩子一定會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有的優(yōu)點長處,孩子不會全部擁有。

3、每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及規(guī)條都有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與你一樣的性格。

4、每個人都是他本人多年建立起來的信念、價值觀及規(guī)條的產(chǎn)品。你走過的歲月,與孩子將要走的不會相同,對你正確的不一定對他也正確。

5、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別人才會尊重自己獨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處,他才會接受你對他的看法。

6、發(fā)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發(fā)生在另一個人身上也會有一樣的結(jié)果。所以你的經(jīng)驗是孩子的參考資料,但并不一定保證是正確或可行的法則。

二、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

1、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改變自己,孩子才會有可能作出相應的改變。

2、一個人不能推動另外一個人。每個家長或孩子都只可以自己推動自己。

3、一個人不能“教導”另外一個人。所以,沒有“教”,只有“學”。因此,“教”孩子不重要,使孩子“學”到了才是重要。

4、一個人不能要求別人放棄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guī)條,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孩子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明白他的一套,從他的角度看,最有機會使他接受你的意思。

5、好的動機只是一個人去做某一件事的推動力,但是不能給他控制別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意愿地發(fā)生的權(quán)利。你認為那是為孩子好便一定要他跟隨你的意旨去做,往往適得其反。

三、溝通的意義決定于對方的回應

1、自己說什么不重要,對方聽到什么才是重要。老是強調(diào)自己說得怎樣正確沒有用,孩子收到的訊息對他來說是什么意思才重要。

2、話有很多種方法說出來,使聽者完全領(lǐng)會講者意圖便是最好的方法。用孩子聽得明白、能夠接受的語言對他說話會有最大的效果。

3、沒有兩個人對同樣的訊息有同樣的反應。一個孩子對你說話的反應,不代表另一個孩子也一定會有同樣的反應。

4、說話有沒有效果由講者控制,由聽者決定。孩子的反應告訴你說了的話有沒有效果,而你可以改變說話的文字和方式去控制效果。

5、改變說的方法,才有機會改變聽的效果。沒有效果的說法,越說孩子會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四、孩子學家長的行為和情緒,而不是指令

1、家長處理一件事的行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會跟著做。

2、孩子看到家長面對一個情況時產(chǎn)生的情緒反應,便會認定那是正確的,并且在自己面對同樣情況時會作出同樣的情緒反應。

3、 言語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體和腦子里產(chǎn)生有學習效果的行為模式或情緒反應。所以教條式的訓導效果不大。

4、家長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語言模式發(fā)出,會使孩子難以跟隨。不要只為自己想說什么而說,先想一想這樣說孩子會不會不明白,修正了才開口。

五、所有行為必有其正面動機

1、每一個人都為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一些需要而做事。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有其意識不到的意義,也就是說是有意義的,但他不懂得也不能說出來。

2、每一個人的行為,對他來說,都是當時環(huán)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孩子的潛意識有很多程式,去確保在每一種情況中選擇給他最多最好的做法,雖然潛意識有時會欠缺周詳。

3、家長需要把孩子的行為與動機分開。我們可以不接受一個人的行為,但接受背后的動機。孩子行為的本質(zhì)有錯或者效果不好,我們應該加以否定,但孩子總是不斷地企圖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我們必須肯定他這樣的動機。

4、接受一個人行事的動機,便能接受這個人,因而可以引導他改變行為。找出孩子行為背后的正面動機,加以肯定,再引導孩子去另找更有效的做法,這是最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徑。

5、情緒和動機都沒有錯,只是所選用的做法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情緒給孩子力量或方向,動機維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幫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家長的責任。

六、有更好的方法,每個人定會追隨

1、每一個人都選擇能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孩子不懂得解釋,其實他亦一樣。

2、人拒絕改變是因為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須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果的方法,他才會接受,因而改變。

3、 讓一個人認識到另一個方法能使他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價更少,這個人自然采用那個方法。孩子,同每一個人一樣,不斷地在這點上努力。

4、提供更好的方法是幫助,即是給對方更多的選擇:指定必須用某個方法,卻是企圖操縱對方。所有人都歡迎幫助,抗拒操縱。你的孩子歡迎你的幫助,但會抗拒你的操縱。

七、凡事總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1、至今不成功,只是說至今用過的方法尚未得到預期的效果。對孩子必須堅持效果,而不是堅持方法。

2、沒有辦法,只能說已知的辦法行不通。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現(xiàn),對孩子的方法也可以有不同。

3、世界上尚有很多我們過去沒有想過,或者尚未認識到的方法。教導孩子是數(shù)年以至數(shù)十年的事,這么長的時間里,總可以有新的方法想出來,就是怕你停步不肯去想。

4、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會有機會找到它和使事情改變。相信沒有辦法對你沒有好處,只會使你停在無力無助的境況;相信有辦法可以使事情有轉(zhuǎn)變的可能,才會愿意開始真的去想想。

5、無論什么事情,我們總有至少三個選擇的權(quán)利。只有一個或者兩個選擇的情況便是陷入困境;有第三個選擇想出來,便會有第四個、第五個及更好的選擇出現(xiàn)。

八、成長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

1、孩子所做的或遭遇的每一件事,都對他的將來有所影響。

2、孩子從發(fā)生的事情中學習,從而懂得處理將來遇到的同樣事情。

3、 孩子嘗試各種不同的做法,是想去找出其中最好的一個。

4、孩子要不斷嘗試新的方法,才能知道哪一個是最好的。

5、 孩子的生活中充滿好奇,正是為了學習如何掌握得更多。

九、應該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長

1、代孩子做孩子該做的事便是企圖替代孩子成長。

2、任何替代孩子成長的企圖,最終都會在孩子的身上產(chǎn)生負面效應。孩子學不到,會依賴和缺乏自信。

3、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不到該學的東西,長大后要付出很大的痛苦代價。

4、家長代孩子做孩子該做的事,不會得到孩子的尊敬。愛依賴的孩子只會對父母抱怨及挑剔。

5、鼓勵和引導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幫助孩子成長的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夠成長得有能力和可以照顧自己。

6、孩子的自發(fā)性、積極態(tài)度、自律,都與這點有關(guān),因為這些都需要從“自己做自己事”中培養(yǎng)出來。

十、“愛”不可以作為籌碼

1、家長對孩子的愛超越一切事物,應該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會失去的東西。因此,家長不應隨便地用它作出要挾或作為交換的籌碼。

2、這份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孩子必須對這份愛沒有任何的懷疑。

3、這份愛若在家長的語言中表現(xiàn)出帶有條件的話,孩子會對親子關(guān)系的崇高程度有所懷疑。因為這份愛,正是親子關(guān)系的基礎(chǔ)和支柱。

4、這份愛若因為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話,孩子漸漸會變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這份親子關(guān)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抖出來做條件。

5、家長若對孩子開出條件,把這份愛作為籌碼,孩子他日也會把對家長的愛作為籌碼。今天的社會中,很多親子關(guān)系完全破碎,便是這個原因。

相關(guān)推薦

  • 夫妻與親子關(guān)系哪個重要? 你的最愛是丈夫還是孩子? 親子重要還是夫妻重要? 圣經(jīng)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lián)合,二人成為一體。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恒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yǎng)...
    2021-07-31 閱讀全文
  • 祝福夫妻關(guān)系和睦的句子12句 1、兩情相悅的高境界是相對兩無厭,祝福一對新人真心相愛,相約永久。恭賀新婚之禧!2、你們兩個的婚姻,讓我重新相信了婚姻。新婚快樂!3、禮炮齊鳴喜慶來,雪花梅花并蒂開。知心郎君洞房外,百媚千嬌紅頭蓋。祝:新婚愉快!4、單身的終點,浪漫的節(jié)點,幸福的起點,在這個特別喜慶的日子里,祝喜結(jié)良緣的你們牽手共享...
    2024-11-13 閱讀全文
  • 夫妻和好的句子 向您的父母,兩位老人表示祝福,愿他們身體健康!你宛如嬌嫩的“苗”,“苗”又如同翠綠的“玉”,必將茁壯成長為出類拔萃的人才!這種句子的信息傳遞,常常能讓我們對世界和周圍的人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也頻繁地分享類似這樣的語句內(nèi)容。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夫妻和好的句子的見解,希望通過這些言辭能夠解答你們...
    2023-10-13 閱讀全文
  • 如何維持夫妻關(guān)系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當幼兒園教師的教學任務遇到困難時,往往都需要參考一下我們提前準備參考資料。資料意義廣泛,可以指一些參考素材。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那么,你知道優(yōu)秀的幼師資料是怎樣的呢?或許你正在查找類似"如何維持夫妻關(guān)系"這樣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夫妻關(guān)系是一種...
    2023-05-17 閱讀全文
  • 夫妻和睦的句子130句 出現(xiàn)以上五種情形之外,在一般的倫理道德所不能接受的情形的。探索新事物和分享它們可以成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過程,我們會躺在沙發(fā)上看一些句子。我們的心情可以借助句子來充分表達,我想你應該對以下內(nèi)容感興趣?編輯為你收集并整理了夫妻和睦的句子,感謝您抽空閱讀我寫的這些句子我真的非常感激您的支持!...
    2024-06-06 閱讀全文

你的最愛是丈夫還是孩子? 親子重要還是夫妻重要? 圣經(jīng)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lián)合,二人成為一體。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恒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yǎng)...

2021-07-31 閱讀全文

1、兩情相悅的高境界是相對兩無厭,祝福一對新人真心相愛,相約永久。恭賀新婚之禧!2、你們兩個的婚姻,讓我重新相信了婚姻。新婚快樂!3、禮炮齊鳴喜慶來,雪花梅花并蒂開。知心郎君洞房外,百媚千嬌紅頭蓋。祝:新婚愉快!4、單身的終點,浪漫的節(jié)點,幸福的起點,在這個特別喜慶的日子里,祝喜結(jié)良緣的你們牽手共享...

2024-11-13 閱讀全文

向您的父母,兩位老人表示祝福,愿他們身體健康!你宛如嬌嫩的“苗”,“苗”又如同翠綠的“玉”,必將茁壯成長為出類拔萃的人才!這種句子的信息傳遞,常常能讓我們對世界和周圍的人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也頻繁地分享類似這樣的語句內(nèi)容。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夫妻和好的句子的見解,希望通過這些言辭能夠解答你們...

2023-10-13 閱讀全文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當幼兒園教師的教學任務遇到困難時,往往都需要參考一下我們提前準備參考資料。資料意義廣泛,可以指一些參考素材。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那么,你知道優(yōu)秀的幼師資料是怎樣的呢?或許你正在查找類似"如何維持夫妻關(guān)系"這樣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夫妻關(guān)系是一種...

2023-05-17 閱讀全文

出現(xiàn)以上五種情形之外,在一般的倫理道德所不能接受的情形的。探索新事物和分享它們可以成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過程,我們會躺在沙發(fā)上看一些句子。我們的心情可以借助句子來充分表達,我想你應該對以下內(nèi)容感興趣?編輯為你收集并整理了夫妻和睦的句子,感謝您抽空閱讀我寫的這些句子我真的非常感激您的支持!...

2024-06-0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