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捆木棒

發(fā)布時間:2021-07-15 大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

目標: 1.學習按群計數(shù)。 2.練習物品捆扎的生活技能。 準備: 彩色小棒若干,橡皮筋若干,計時器一個,任務轉(zhuǎn)盤一個。 玩法: 1.四名幼兒圍坐在桌子四周,一名幼兒轉(zhuǎn)動任務轉(zhuǎn)盤,依其指針指向明確此輪游戲任務。 2.一名幼兒打-開計時器開始計時,四名幼兒同時開始按任務轉(zhuǎn)盤匕的任務要求捆扎彩色小棒。 3.時間一到,所有幼兒立即停止捆扎,并開始點數(shù)彩棒數(shù)量。如果任務轉(zhuǎn)盤指向的任務要求是“2根一捆”,幼兒就要兩個兩個數(shù),也即按“2、4、6、8……”點數(shù)自己所捆扎的小棒;如果轉(zhuǎn)盤指向的任務要求是“5根一捆”,幼兒就要五個五個數(shù),也即按“5、10、15、20……”點數(shù)自己所捆扎的小棒。最后以所捆扎的小棒數(shù)量最多者為贏。 規(guī)則: 1.需按任務轉(zhuǎn)盤的指向決定每輪游戲的任務。 2.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時間一到就必須停下來。 3.點數(shù)小棒時必須以數(shù)群為單位,以達到按群計數(shù)的學習目的。 說明: 1.每幅任務圖都由三部分信息組成。如在左側(cè)這張任務圖上,數(shù)字5代表每捆5根小棒,字母代表捆小棒的顏色要求,“A一5”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顏色要一致;在右側(cè)這張任務圖上,“ABCDE”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顏色需不同。兩張任務圖上的“5分鐘”表示的是捆扎時間。 2.教師可依據(jù)幼兒的實際水平來設計任務圖,以每捆5根小棒為例,上述兩個任務要求都比較簡單,如果幼兒能順利完成這兩個任務,教師就可以設計難度更大一些的任務來挑戰(zhàn)幼兒。如“AABBC”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要由三種顏色組成,其中某兩種顏色的小棒備兩根,第三種顏色的小棒一根。 3.任務轉(zhuǎn)盤上的8張任務圖可以根據(jù)需要更換,也可以提供空白任務圖讓幼兒嘗試著自己商量、確定游戲任務,以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并借此幫助幼兒真正理解任務圖的意義。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幼兒園托班紙漿活動:棒棒糖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濕紙塑造型,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棒棒糖。

2.體驗玩濕紙塑的樂趣,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白紙漿;紙;模型若干;顏料。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出示棒棒糖)引導幼兒觀察棒棒糖的顏色。(有各種各樣的顏色,也有混色的。)

2.引導幼兒觀察棒棒糖的外型特征。(各種各樣的造型,下面都有一根小棒。)

二、講解

1.制作濕紙漿的步驟:先將舊報紙撕碎,和水搗爛,加入顏料、漿糊,攪拌均勻。

2.取濕紙漿用按壓、擠等方法把在模具上做造型,。

3.最后添加小棒。

三、幼兒操作

1.提醒幼兒取濕紙塑的時候要適當,不要過多、過少。

2.把制作好的棒棒糖擺放盒子里拿去曬。

3.曬干后取出把水粉顏料噴在做好的棒棒糖上就好了。

四、講評、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教案:有趣的棒棒


目標:

1、能助跑跨跳過不小于 50 厘米的距離,發(fā)展幼兒跳的能力。

2、能調(diào)整自己的起跑位置,不和別人發(fā)生碰撞。

3、2--3 人用小棒玩出不同花樣,感受合作帶來的樂趣。

準備:

1、充氣小棒人手兩根,音樂磁帶,錄音機。

2、有玩過紙棒的經(jīng)驗。

過程:

1、聽音樂做《棒棒操》。

2、幼兒自由探索玩棒棒的各種方法。

●小朋友每人用自己的棒棒玩一玩,看誰玩的好又多,好,開始。老師進行指導,趟幼兒想出多種辦法進行游戲。

●請小朋友和別人一起玩玩棒棒吧,看誰和朋友玩的方法好。幼兒自由找朋友一起游 戲,做多三個小朋友一起。教師發(fā)現(xiàn)幾種好的玩法,向大家推薦,大家再次玩,體驗別人 不同的玩法。(注意幾種鍛煉下肢力量的游戲展示)●學習助跑跨跳。

今天我用棒棒學習一種新的玩法。教師示范助跑跨跳,讓幼兒注意觀察幼兒自己用兩根棒棒分散練習,教師注意指導,觀察幼兒的動作,請幾名動作正確的幼兒示范,并請他們說說是如何跨跳的。教師在幼兒說的基礎(chǔ)上小結(jié)動作的方法:起跑后,跑到一根棒棒前,一腿用力蹬地,另一腿抬起向前跨跳,跳過前面的一根棒棒,輕輕落地。

幼兒再次分散練習。鼓勵幼兒將兩根棒棒的距離放遠一點。

●小結(jié):一條腿要用力蹬地才可以跳的高,跳得遠。

3、區(qū)域活動。

幼兒分組擺放材料:將棒棒搭在椅子上成山洞;擺成豎線,兩邊曲線跑,都前面取一樣水果回來;間隔擺成助跑跨跳;放在一起立定跳遠;將棒棒投擲過懸掛的圈圈。幼兒分散進行游戲,每種游戲都玩一遍。

4、延伸活動:

●用棒棒互相敲敲腿和手臂。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木頭和玻璃》


活動目標:

1、了解木頭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過觀察和觸摸活動,能探索木頭和玻璃的不同之處。

3、對周圍生活及探索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能說出周圍物體的名稱,認識玻璃和木頭。

物質(zhì)準備:1、仿真娃娃一個,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水晶球、木頭小汽車、玻璃球、玻璃杯)木頭塊、若干木頭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圖片、四盆水和四塊抹布。

2、制作ppt:木頭和玻璃制品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木頭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師:今天娃娃過生日,老師準備了兩個玩具送給她?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水晶球)這又是什么?你們知道這個水晶球的外殼是用什么做的嗎?(出示木頭小汽車)那這輛小汽車是用什么做的呢?

師:老師發(fā)現(xiàn)玻璃做的水晶球稍微要重一點,而木頭做的小汽車要輕一些,玻璃和木頭還有好多不一樣的地方,下面老師在后面的桌上為你們準備好多木塊和玻璃杯,請小朋友們?nèi)ッ幻?、捏一捏,用眼睛仔細看一看,還可以玩一玩,然后到前面來告訴老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來,小朋友們,我們四人一組來玩一玩吧?。ü膭钣變捍竽懼v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3、師:寶寶們,請你們坐到前面來告訴老師你們玩了木塊和玻璃杯以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吧?通過你們的小手和眼睛,你們發(fā)現(xiàn)木頭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比較木頭和玻璃的不同之處)教師小結(jié):玻璃是透明的,木頭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頭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幼兒操作實驗,感知木頭和玻璃在水中的不同。

1、師:其實木頭和玻璃還有一個地方不一樣,如果把玻璃球和木塊放到水中,大家猜一猜,會怎么樣?下面老師就請寶寶們親自動手做這個實驗,老師在后面的每個桌上放了一盆水,盒子里面有玻璃球和木塊,請寶寶們放玻璃球和木塊的時候要輕輕地放入水中,然后觀察它們有什么不一樣。過一會再到前面來告訴老師你的發(fā)現(xiàn),好嗎?(教師指導幼兒做實驗,提醒幼兒不要弄濕衣袖。)2、幼兒操作實驗,將玻璃和木塊放入水中觀察。

師:現(xiàn)在請寶寶們告訴老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鼓勵幼兒相互介紹過程和結(jié)果)小結(jié):木頭是浮在水面上的,玻璃珠沉在水底。

三、了解木頭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1、師:在我們生活中,你們還見過哪些東西是木頭或者玻璃做的呢?

啟發(fā)幼兒想象各種木制品和玻璃制品,如:木頭做的東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東西有玻璃杯、鏡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2、出示ppt,欣賞木頭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圖片。

四、了解木頭和玻璃的特性后,教育幼兒如何使用它們。

師:木頭做的物品雖然很結(jié)實,但是它們也怕尖尖的東西去傷害它們,所以平時我們不能用指甲和小刀去劃木制的物品。還有玻璃做的物品容易摔碎,所以我們拿玻璃做的物品時要輕拿輕放,萬一摔碎了你們也不要用手去撿,等爸爸媽媽來處理。你們記住了嗎?好,請寶寶們回去后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說說周圍還有哪些物品是木頭或者是玻璃做的。寶寶們,再見!

活動反思:《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木頭和玻璃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物品,用途很廣泛,但是幼兒很少去比較它們之間的不同特性。本次科學活動通過幼兒的兩次觸摸活動和講述,引導幼兒探索木頭和玻璃的不同之處及用途。在活動中,幼兒對實驗活動非常感興趣,但是也有幼兒對老師提出的“透明”這個詞有點陌生,我接著用窗戶上的玻璃進行了講解,通過玻璃我們能看到外面的景色,說明玻璃是透明的。最后啟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周圍生活中木頭或玻璃做的物品。

幼兒園大班科學區(qū)域游戲活動:小木匠做家具


目標:1.嘗試用鋸子將泡沫塑料鋸開,使用錘子和釘子將鋸好的材料組裝成“家具”。2.在制作前繪制設計圖,嘗試有目的地制作。3.學習安全使用鋸子、錘子等工具。準備:1.將醫(yī)用膠布和毛線纏繞在長約30厘米的鋸條的一端,做成簡易的鋸子,或購置便于幼兒單手持握的小型鋸子;兒童手套。2.泡沫塑料,軟木板(如裁成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長15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錘子,長鐵釘。3.將若干家具(床、桌子、凳子等)的圖片布置在墻上。玩法說明:幼兒自主設計“家具”,并繪制設計圖,然后用鋸子將泡沫塑料鋸成所需要的形狀,用錘子、釘子將塑料泡沫和軟木板釘在一起,組裝成“家具”。指導要點:1.活動新推出時,幫助幼兒明確操作流程,即先規(guī)劃后裁制,最后組裝;提出安全使用鋸子、錘子等工具的要求,明確在使用過程中保護自己和同伴的方法;組織幼兒討論合理規(guī)劃、使用材料的方法,如從材料的邊緣開始使用,及時將散落的材料收回筐中等。2.如果幼兒一開始就急于使用鋸子等工具進行操作,可提醒幼兒先想一想要做一個什么樣的家具,并把它畫下來。3.有的幼兒進區(qū)后遲遲不動手,可能是在構(gòu)思,教師不要急于干涉。如果一段時間后幼兒還是不動,教師可提問:“你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難嗎?”如果幼兒在設計上有困難,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墻上的家具照片并進行模仿。如果幼兒在繪圖上有困難,教師可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所構(gòu)想的家具式樣,協(xié)助幼兒繪制設計圖。4.觀察幼兒使用鋸子時雙手能否協(xié)調(diào)配合,鋸子的抓握方式是否安全。5.觀察幼兒能否依照自己的設計鋸出相應的形狀。如果幼兒在形狀的切割上有困難,可引導幼兒先用鉛筆在泡沫塑料上畫出相應的形狀再鋸。6.觀察幼兒是否有合理利用材料的意識,能否從泡沫塑料的邊緣開始使用。7.觀察幼兒是否明確各部分材料間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能否用錘子、釘子將軟木板和泡沫塑黼一起,組裝成“家具”。延伸活動: 用顏料裝飾自制的家具,用于“娃娃家”等角色游戲。

相關(guān)推薦

  • 幼兒園托班紙漿活動:棒棒糖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濕紙塑造型,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棒棒糖。 2.體驗玩濕紙塑的樂趣,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白紙漿;紙;模型若干;顏料。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出示棒棒糖)引導...
    2020-02-1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教案:有趣的棒棒 目標: 1、能助跑跨跳過不小于50厘米的距離,發(fā)展幼兒跳的能力。 2、能調(diào)整自己的起跑位置,不和別人發(fā)生碰撞。 3、2--3人用小棒玩出不同花樣,感受合作帶來的樂趣。 準備: 1、充氣小棒人手兩根,音...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木頭和玻璃》 活動目標: 1、了解木頭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過觀察和觸摸活動,能探索木頭和玻璃的不同之處。 3、對周圍生活及探索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能說出周圍物體的名稱,認識玻璃和木頭...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科學區(qū)域游戲活動:小木匠做家具 目標:1.嘗試用鋸子將泡沫塑料鋸開,使用錘子和釘子將鋸好的材料組裝成“家具”。2.在制作前繪制設計圖,嘗試有目的地制作。3.學習安全使用鋸子、錘子等工具。準備:1.將醫(yī)用膠布和毛線...
    2021-07-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活動:彩泥棒棒糖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cè)雸@,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尤其對橡皮泥特感興趣。但由于年齡小,動手能力有限,所以選了做棒棒糖這個簡單的素材,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動中團圓、揉、捏等基本技能。通過幫小兔做...
    2019-12-2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濕紙塑造型,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棒棒糖。 2.體驗玩濕紙塑的樂趣,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白紙漿;紙;模型若干;顏料。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出示棒棒糖)引導...

2020-02-17 閱讀全文

目標: 1、能助跑跨跳過不小于50厘米的距離,發(fā)展幼兒跳的能力。 2、能調(diào)整自己的起跑位置,不和別人發(fā)生碰撞。 3、2--3人用小棒玩出不同花樣,感受合作帶來的樂趣。 準備: 1、充氣小棒人手兩根,音...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了解木頭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過觀察和觸摸活動,能探索木頭和玻璃的不同之處。 3、對周圍生活及探索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能說出周圍物體的名稱,認識玻璃和木頭...

2019-12-12 閱讀全文

目標:1.嘗試用鋸子將泡沫塑料鋸開,使用錘子和釘子將鋸好的材料組裝成“家具”。2.在制作前繪制設計圖,嘗試有目的地制作。3.學習安全使用鋸子、錘子等工具。準備:1.將醫(yī)用膠布和毛線...

2021-07-12 閱讀全文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cè)雸@,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尤其對橡皮泥特感興趣。但由于年齡小,動手能力有限,所以選了做棒棒糖這個簡單的素材,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動中團圓、揉、捏等基本技能。通過幫小兔做...

2019-12-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