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我慢慢靠近你
發(fā)布時間:2021-07-06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教育隨筆:讓我慢慢靠近你
九月初,幼兒園開學了,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陸續(xù)來到班里。我們首先帶孩子們熟悉環(huán)境,引導他們辨認屬于自己的標記。他們被一式五份的標記所吸引,忙著將標記貼在毛巾架、水杯架、床沿、桌椅上,標記似乎讓孩子們有了一份歸屬感,他們?yōu)閾碛羞@么多屬于自己的東西而興奮著。然而,也有一些孩子對新環(huán)境有排斥心理,等家人離開后就哭鬧起來。為了防止這種情緒的蔓延,我跟配班老師只能一邊照看其他孩子,一邊安撫這些哭鬧的孩子。我們抱抱這個,撫撫那個,實在不行就懷里抱一個、背上背一個、手里領(lǐng)一個?!靶〗痿~肚子怎么那么大?是不是要生小寶寶了?”“掛在天花板上的氣球為什么老在跳舞,它是不是在歡迎你呀?”我們會絞盡腦汁利用所見之物轉(zhuǎn)移孩子們的注意。
一個上午就這樣過去了,放眼望去,我們花了多日精心布置的溫馨的班級環(huán)境已經(jīng)被孩子們搞得面目全非:軒軒在搭建區(qū)用軟積木玩“騎大馬”,所到之處一片狼藉;杉杉跟洋洋在娃娃家進行扔玩具比賽,看誰能將毛絨玩具扔到娃娃家的屋頂上,這時毛絨玩具不是趴在小床上就是躺在地上;佳佳將衣服、彩筆、“餃子”“蛋糕”一并塞進“冰箱”……盡管如此,當我們靠近孩子們的時候,他們不再有敵意,看來我們已經(jīng)成功地邁出了接近孩子的第一步。
午睡時間到了,我們抱著這個輕搖著,摟著那個輕拍著,有時甚至要半躺在兩張小床中間雙手左右開弓,終于,孩子們都睡下了。起床時間到了,我們又拖著疲憊的身子迎接孩子們起床,幫他們整理衣褲,引導他們?nèi)霂?、洗手。這時瑤瑤賴在床上不肯起來,怎么哄都沒用,我便靈機一動,順勢躺了下去:“哎呦!好累好累!我真是起不來了,這可怎么辦呢?你能拉老師起來嗎?”瑤瑤馬上坐了起來,伸出雙手:“來,我拉你起來!”我握住這雙稚嫩的小手,順勢站了起來,頓時我倆樂成一團。
新生入園之際,我們就是這樣忙碌著、快樂著,慢慢地靠近孩子們……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慢慢長大
教育隨筆:慢慢長大
和幼兒一起成長們需要多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尊重、信任與鼓勵,還有我們的愛。孩子與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從早上入園到下午離園放學,一天的時間,孩子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除了學習知識外,更多的則是與老師相處,學習老師身上的東西,老師自身的點點滴滴都影響著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師是神圣的、偉大的,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于每一個眼神都影響著孩子,所以說老師是孩子在學習中至關(guān)重要的一個人。孩子與老師是互通的,是相互影響的。在我們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不曾擁有的愛;在我們傳授孩子知識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教學方法;在我們給予孩子快樂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一張張?zhí)煺娴男δ?;我們在奉獻自己的同時,孩子也在回報我們。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與孩子共成長。
所以,讓我們“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讓我們的孩子可以變的更開心、更活潑,讓我們與孩子共成長而更加努力向上!
教育隨筆:孩子,慢慢來
小慧是個很聰明的孩子,能說會道,課間看她和同學玩得可歡,只是在學習上使不出勁,馬馬虎虎應(yīng)付了事,成績很不理想。不管和她講道理,還是批評她,她都一笑了之。一個女孩子,上學的時候,頭發(fā)很整齊,衣服很干凈,等到放學,頭發(fā)凌亂,衣服很臟。她寫的字和她放學時的樣子一樣,邋遢的不得了。孩子之所以這樣,也是因為家長寵而不管,在家從不批評,任由孩子玩不做作業(yè)。我也想辦法和家長溝通過,家長表示自己工作太忙,有時候不和孩子住在一起。況且自己小時候也無人看管,現(xiàn)在工作生活也不成問題,為孩子不需要家長監(jiān)督找到了充足的理由。聽到這些,我怎么能不心寒呢?不過,再心寒又能怎么辦,我是不會放棄的。
我努力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發(fā)現(xiàn)她樂于幫班級幫老師做事,讓她做老師的小幫手,收發(fā)各類作業(yè)。見她干得不錯,又安排她擔任她所在組的回記批改員。自此以后,她與我的交流多了,對學習的勁兒也慢慢被提起來了。一開始,她遇到不會的題目她會哭喪著臉對我說不會做,不想做,或是鉛筆一扔,干脆說不做了。我總會輕聲細語地告訴她:“你越是怕做,就越不會。不要害怕,多動動腦筋,你可以的?!钡搅诉@學期,這樣的情況不復(fù)存在,她會悄悄地走到我身旁,很有禮貌地對我說:“老師,這道題我不會,您可以教教我嗎?”看到這樣的她,我很欣慰。她的字寫得邋遢,我不再指責她,而是告訴她不要急,字要慢慢地好好寫,爭取得優(yōu)秀星。如今,她的字也能工工整整的,盡管和其他同學的字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我還是會夸她,給她優(yōu)秀星。當她的默寫錯得多時,我會囑咐一句,要加油了哦!當她默寫錯得少或不錯時,我總不忘夸她幾句。我從不吝嗇對她的表揚,這讓她變得自信起來,逐漸與我親近。說起來好笑,現(xiàn)在她遇到數(shù)學和英語的難題都會來問我呢。我打心底里高興。我發(fā)現(xiàn)給她時間,讓她慢慢來,她是能夠做得很好的!
教育隨筆:“快快吃”與“慢慢吃”
幼兒園每天中午吃飯時,班上總有幾個吃得慢的小朋友。我們通常的做法都是跑過去說:“快點吃呀,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吃好了出去散步了?!毙∨笥崖犃?,趕緊舀上一勺放進嘴里,然后又慢悠悠地似嚼非嚼地坐在那里吃著。幾分鐘后,老師又跑過來,見孩子還沒吃好,就提高幾個分貝說:“怎么還沒吃好呀,快點吃,快點吃,別的小朋友都要上床午睡了?!倍藭r,孩子已不想再拿起勺子,眼瞪著老師什么也說不出來。老師開始生氣了:“吃呀,快點吃,你還吃不吃了?不吃了就把碗送到碗桶里去?!焙⒆鱼吨?,欲言又止,繼而起身將還有半碗飯的碗送進了碗桶,很不情愿又似乎如釋重負地離開座位,洗手、洗臉去了。
然而,有一天我聽到了不同的聲音,仍然是那個吃得慢的洋洋,仍然在那里慢吞吞地吃。小朋友們大都和老師到外面散步去了,保育員奶奶走過去說:“洋洋,要盛湯嗎?你慢慢吃,還想吃什么告訴奶奶,奶奶幫你盛?!毖笱箝_心地點點頭,一勺一勺地慢條斯理地往嘴里送著飯、菜,然后小嘴努力地嚼著比較難以嚼碎的芹菜。幾分鐘后,奶奶又走過去說:“洋洋吃得真好,只剩一點飯了,奶奶給你盛點湯,好嗎?”洋洋開心地遞上了碗,奶奶為洋洋盛好湯送到洋洋位置上說:“洋洋,慢慢吃,你喜歡喝湯,如果喝完了還想喝,奶奶再幫你盛?!毖笱蟾吲d地答應(yīng)著:“好的。”繼而迅速地端起碗有滋有味地喝起了湯。兩分鐘后,洋洋要求奶奶又盛了一碗湯,喝完后蹦跳著去盥洗室洗手、洗臉去了,臉上寫滿了幸福。
望著洋洋快樂的身影,想著剛才保育員奶奶的話和我們平時對孩子的話,同樣是一句話,一句“慢慢吃”和“快點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差異是多么大呀!奶奶的話讓洋洋開心地、沒有壓力地享受著佳肴,而我們的話則讓洋洋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影響了食欲,甚至孩子想要表達的愿望也沒能表達出來,只得無奈地扔下了碗。
保育員奶奶的一句“慢慢吃”,體現(xiàn)了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她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讓孩子慢慢吃(因為有些菜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是比較難嚼的)。正因為這樣,洋洋進餐愉快,食欲旺盛,因此,喝了兩碗湯。他幼小的生命得到了尊重,得到了理解,他也享受到了滿足食欲后的幸福。
教育隨筆:我不是最慢
午飯時間快到了,大家正忙著搬自己的小椅子回座位再去洗手,而焦傳志已經(jīng)搬好了小椅子,卻沒有馬上去洗手,而是到邊上的玩具筐里拿玩具玩,我看見了喊他:“焦傳志,快去洗手,要吃飯了?!彼剡^頭來看著我,向我點點頭就把玩具放下去洗手了。過了一會等小朋友都洗完了,他也還沒洗好,我很著急,催促他快點,可是他一點也不著急,不慌不亂的關(guān)上水龍頭出來了,接著自己又是最后一個去端飯,吃飯也慢吞吞的,等小朋友都吃完了,他才吃完。
經(jīng)過平時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焦傳志是個內(nèi)向慢性子的孩子,在上課時注意力也不夠集中,容易分心,一件事沒做完,又去干做另一件事了。面對這樣不著急的孩子有什么好辦法呢?
我覺得還是要從平時的生活入手,從一點一滴開始,幫助他變快,從早上入園吃飯、如廁到教學活動等,我都提醒他,讓他有時間意識。在玩游戲時給他規(guī)定時間,說好玩多長時間,等到時間到了,就要收拾玩具不玩了。
在跟家長的溝通中,讓家長配合教師在家里也要讓孩子遵守作息時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養(yǎng)成什么都依賴大人的毛病,鼓勵幼兒在完成后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孩子就會有更好的積極性,越來越好。
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鍛煉,焦傳志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同時也不拖拉了,在老師和家長的鼓勵下,有了很大的進步,越來越棒了!相信孩子也會更加自信,越做越好!
教育隨筆:讓孩子們慢慢學會自覺分享
在班級里,我們經(jīng)常跟孩子說要學會分享。玩玩具時大家要一起玩,有好東西要跟大家一起分享。孩子們也時常把“分享”掛在嘴邊。
春游的時候,孩子們都帶了些零食,在游戲過后,大家便圍攏過來,品嘗起自己的零食來。孩子們紛紛拿出自己的零食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分享。這時候,只聽阿姨說:“你看XX,這個人可小氣啦!只會自己吃,都不愿意與別的孩子分享!”我循聲望去,的確,只見XX他從包里拿出東西自顧自的吃起來。我本想走過去,但我又停下了腳步,我要用其他孩子的榜樣示范作用影響他。我剛想表揚正在分享的小朋友,XX拿出自己的薯片,站起來,分給大家吃了。邊分還邊說:“你們嘗嘗我的薯片吧,可好吃了!”……
我要讓我的孩子們慢慢學會自覺分享
事后,我想了很多,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直接去“說”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我們成人總是在孩子剛開始吃的時候或開始玩的時候的就對孩子提出分享的要求,這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其實是多么大的考驗和挑戰(zhàn),若我們這時候就給孩子扣上“小氣鬼”的帽子,對孩子來說是多么大的傷害??!同時,說不定還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糕,讓孩子覺得分享是“被逼”的貨就是為了得到表揚,這其實就失去了“分享”本來的意義!
由這件小事讓我深深感受到了“自覺分享”的重要,以后我要讓我的孩子們慢慢學會自覺分享,只有這樣才是最可貴的!
幼兒園教育隨筆:孩子請你走慢些
今天我值班,早早的我就來到大門口迎接孩子和家長。過了一會兒孩子們都陸續(xù)的進入學校,有的是媽媽領(lǐng)著,有的是爸爸領(lǐng)著,還有的是爺爺或是奶奶。由于剛開學需要交費,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由家長送到教室去,這時我看見大班的建宇小朋友自己匆匆忙忙的往教室跑,嘴里還一邊嘟囔“爺爺,你快點行嗎?”
我一看原來他的爺爺跟在他的身后(爺爺離孫子有一段距離),由于年齡較大,步履蹣跚的老爺爺走起路來已經(jīng)很吃力了,可手里還拿著孫子的書包,聽到孫子的聲音,在人群里著急往前趕著??吹竭@兒不經(jīng)讓我有些心酸。
現(xiàn)在,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諸多人的悉心照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的家長認為給予孩子更多的照顧、更多的愛是理所當然的。這些家長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茁壯成長。
其實對孩子的愛不應(yīng)該太多,多了會成為溺愛,孩子反而沒有幸福感。早教專家馮德全教授說:“會生煤爐的孩子最懂得工作的步驟,因為積累了經(jīng)驗,掌握了規(guī)律,他的能力在各種場合又互相遷移,而很少勞動、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就會失去這些鍛煉的機會”。
被溺愛的孩子幸福感可能沒有直接鍛煉的孩子幸福感多,這是因為,被溺愛的孩子往往認為這種愛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所以作為我們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yīng)該反省自己,多注重教育方法,幫助家長端正對孩子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性格,對孩子應(yīng)愛而不嬌,注意培養(yǎng)其獨立的生活能力,做到與家長形成共識,注意互相配合,教育一致。
教育隨筆:都是“慢”惹得事
一日早餐后,孩子們像往常一樣,就餐完畢后搬著自己的小椅子到后面的圓圈去坐,在照顧未吃完的孩子時,我聽到后面有哭的聲音,走過去一看,便看到了龐**嚎啕大哭的樣子,一詢問才知道,原來他是想挨著女生樂樂,可樂樂的周圍已經(jīng)坐滿了人,他擠不進去,沒法挨著樂樂就開始大哭發(fā)泄了。我問他:“你既然想挨著樂樂,怎么沒有早一點來,早點坐下不就行了嗎?”他帶著哭腔回應(yīng)我說:“我吃飯吃的很慢了,來的時候都沒有位置了,他們都不給我讓位置”。我說:“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等著別人讓給你的,而是需要自己爭取的,你今早上先做到有空的位置,等中午吃飯的時候快一點,早吃完了自己選擇位置,不就可以挨著樂樂了嘛”。寶貝點點頭,悻悻的搬著椅子去找位置,嘴巴里面還嘟囔著說:“中午的時候,我一定快點吃,吃個第一名”。
中午午餐的時間到了,龐**如自己所說,迅速的吃完兩份飯,早早的到外面去找位置,等著樂樂,等樂樂吃完出去后,他毫不猶豫的把樂樂叫到了自己的身邊,如愿以償?shù)凝?*寶貝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龐**是一個活潑、熱心腸的孩子,但是卻比較缺乏交往、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哭鼻子,經(jīng)常滿懷熱情的和別人交往,最后卻矛盾重重。就這次來說,沒有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就哭鼻子,希望別人能給他讓出位置。教師需要引導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而不是等待小朋友們讓著自己,好在我的意見他欣然接受了,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挨著自己好朋友的權(quán)利。平時我們也要多和他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正確的與人交往,正確的對待自己和小朋友間的關(guān)系,讓孩子更多的體會交往的樂趣。
孩子你慢慢來
親愛的孩子,今天下午你哭了。
區(qū)域活動時,有小朋友告訴我:“老師你看,他拿幼兒園的玩具。。。。。?!边€沒等我反應(yīng)過來,你已經(jīng)嚎啕大哭著過來,迫不及待的分辯“我沒有!。。。。。?!?/p>
親愛的孩子,原諒我沒有馬上安慰你別哭,我坐在原地,震驚了,也自責了:我這個老師媽媽是怎么當?shù)模?!竟然讓你在受到質(zhì)疑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用眼淚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親愛的孩子,我愛你,愛你溫暖的眼神和天真的心靈,也愛你清脆的嗓音和稚嫩的話語??墒牵乙恢庇X得,我更愛你的方式,應(yīng)該是以一種威嚴的姿態(tài)來告訴你,你應(yīng)該走一條什么樣的路來探索這個陌生和新奇的世界。而你的眼淚讓我知道,我所更愛你的方式,讓你在這條探索的道路上,產(chǎn)生了小小的排斥和畏懼。
龍應(yīng)臺告訴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必須要給他們做導游,給他們介紹這個世界,因為他們,是新來的。這,是一種更加理性和柔軟的愛你的方式。
親愛的孩子,你還小,你的小手小腳小嘴巴,一定比不上我們的快,你穿衣服慢,你吃飯慢,你走的慢,不過沒關(guān)系,我們等你,蒲公英年年都有,而你那樣幼小卻只有一次。
親愛的孩子,你別急,你有時候委屈,著急,任性,這些小脾氣,再也不是讓大人心煩的證據(jù),我們等你,相信,心平氣和的我們,一定會培養(yǎng)出一個平心靜氣的你。
親愛的孩子,別害怕。犯錯是只紙老虎,你常玩的游戲里,小白兔回家的路只有一條,走錯了,退回來,再按照我們給你指的路,放心大膽的走下去,你慢慢來,我們等你。
親愛的孩子,你慢慢來。我們等你。
龍應(yīng)臺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5歲的手指。親愛的孩子,我發(fā)誓,我也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看你們哭,看你們笑,等你們從容不迫的成長,成長,本來就是一件急不得的事兒,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