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教師是孩子的搬運工
發(fā)布時間:2021-06-28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 教師教育隨筆記錄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教育隨筆:教師是孩子的搬運工
我曾今看到過一本書,書名是《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生命在于“折騰”,“折騰”無非就是充實自己。從小就聽老師或是長輩都會跟我說“書海無涯,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這一類的話語。小時候的我并不愛看書,每次拿起書來總覺得想打瞌睡,但是等到工作后發(fā)現(xiàn),如果不靠定期的看書來充實自己,自己的各方面都無法與時俱進。于是我漸漸地養(yǎng)成了每周堅持看一本書的習慣。
從我步入工作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6年了,從幼兒園最初實行的《剛要》到《指南》,又從教師為主的思想轉(zhuǎn)化成幼兒在前孩子在后,還有遵循虞永平思想等等,這些對于我來說都是質(zhì)的改變和飛躍。
幼兒園的小朋友,這么一個好動又特殊的年齡階段。首先,怎么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良好習慣,以及如何激發(fā)孩子熱情主動孩子去學習的熱情呢?在我們的幼兒園活動中該如何的來做到呢?在虞永平的詮釋中有這么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要努力讓幼兒的思想看得見,讓幼兒的學習看得見,讓幼兒的經(jīng)驗看得見,讓幼兒的愿望看得見?!?/p>
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了,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學是現(xiàn)在我們活動設置的大致方向。如何讓孩子深入的進行游戲呢?通過理論和實踐結合,我總結了一下四點。
一、第一步曲:游戲的設定來源于幼兒的討論,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在《熱情投入的主動學習者—學前兒童的學習品質(zhì)及其培養(yǎng)》這本書中有一章提及“那些因素降低了兒童的積極學習品質(zhì)”,其中兩點點為“沒有挑戰(zhàn)的無關課程”和“降低投入度和動機的教學方法”。往往平時我們游戲的創(chuàng)造都是教師制定、創(chuàng)設后,告訴孩子我們接下來要玩什么,我們要開展哪些區(qū)域,我們在這些區(qū)域中有哪些角色的扮演,在前期的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基本上沒有參與進去,整個過程都是老師在前,孩子在后。
其實孩子有制定的能力,也有討論的能力,如何放手讓孩子嘗試去決定要開設的區(qū)角呢?在中班創(chuàng)造性游戲開展之前我進行了調(diào)查,請小朋友講一講在游戲過程中小朋友有沒有還想開的區(qū)角,在名義調(diào)查后大多數(shù)幼兒想開展醫(yī)院,理由有很多“生病了不知道怎么辦?”“家里寶寶受傷了該怎么辦?”等等理由,這些雖然都是他們假想出來的,趣事孩子在游戲中生成出來的小游戲,而且在游戲中孩子確實是結合了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導入到自己的游戲中去的。所以我們決定根據(jù)孩子的想法開設“醫(yī)院”這一區(qū)角游戲。這是第一步,激發(fā)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有興趣去參與活動。
二、第二部曲:游戲的流程來源于幼兒的調(diào)查,引導幼兒嘗試探究學習
“降低了兒童的積極學習品質(zhì)”中還有一點提出“成人與兒童之間非支持性的關系”的因素。馬里奧..希森博士認為:學習品質(zhì)研究框架由兩個基本維度組成:對學習的熱情和學習中的投入。每個維度有包含許多具體的要素。他認為,學習品質(zhì)的概念必須包含情感和行為兩方面。也就是:情感、動機維度和行動、行為維度。馬里奧表示情感是所有行為的主要驅(qū)動力,能讓孩子產(chǎn)生積極學習行為。討論完以后并不是立刻的布置環(huán)境讓孩子開始游戲了,在確定要開醫(yī)院這個角色區(qū)域后,我制定了一張調(diào)查表,讓孩子回去和家長以繪畫或者是查找圖片以及文字的形式來記錄。記錄的內(nèi)容大多為醫(yī)院的標記、醫(yī)院的作用、醫(yī)院的流程和醫(yī)院大概有哪些科室,讓孩子和家長一起進行互動來全方面的了解醫(yī)院,增加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這樣對孩子正式開展游戲活動后有比較大的幫助。
在孩子做好記錄以后我進行了回收,將所有孩子的調(diào)查表都收集起來,并利用談話時間和孩子一起來觀察討論孩子們自己和爸爸媽媽共同完成的調(diào)查表中的內(nèi)容,因為孩子充分的參與進去了,所以在討論的時候孩子是非常感興趣的,都能積極的講述,并愿意和同伴進行分享自己的調(diào)查結果,而且孩子對醫(yī)院的了解也已經(jīng)非常深了。我還將孩子的調(diào)查表做成了一個版面,讓孩子能在課間來看一看說一說,讓孩子的成果有所展示,孩子在課間還能自發(fā)的進行觀看、講述。
三、第三部曲:游戲的材料來源于幼兒的收集,展示孩子的成果
經(jīng)驗有了,那在收集材料的時候就方便多了,孩子也更加上心了。很多時候我們都苦于收集不到那么多的材料,好像家長不積極,孩子也不積極,有時候我們是否該反思為何收集一些隨手可得的東西但是就是這么難呢?其實是因為他們并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是用來干什么的?站在家長和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們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用處,所以對于他們來說缺乏興趣那也就更缺乏積極性了。
可是當孩子目標明確后,知道我們需要哪些東西,哪些東西是可以用的時候,孩子會在生活中的各個細節(jié)中發(fā)現(xiàn)哪些東西是用得著的,孩子們自己會主動的和家人說并要求要收集了帶到系學校,這樣家長和孩子一起進行一系列的收集,這樣收集的不但快而且更有效,孩子會有針對性的進行收集,家長也會更加的積極。
四、第四部曲:游戲的調(diào)整來源于幼兒的問題,總結提煉孩子的經(jīng)驗
在“降低了兒童的積極學習品質(zhì)”中還提出的一點是“沒有挑戰(zhàn)的無關課程”。一切準備就緒,游戲可以開展了,有時候我會在布置環(huán)境、材料準備、隔斷、角色分配中想很多很多,總想把一切都準備好,在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再讓孩子進行游戲,生怕孩子在游戲的時候發(fā)生什么問題,這樣教師會措手不及??墒沁@樣的游戲?qū)⒆觼碚f意義和價值高嗎?孩子無法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那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怎么提高呢?孩子的溝通能力怎么鍛煉呢?孩子的自主性又怎么體現(xiàn)呢?
如果我們將所有的設想萬無一失的將材料全部投放進去,這樣孩子如何在發(fā)現(xiàn)中討論,在討論中解決,又在解決中獲取新的經(jīng)驗呢?在小班的創(chuàng)游中我嘗試了投入部分的材料,我在每個娃娃家投放了一個垃圾桶,這是根據(jù)上一次孩子游戲中總結出的問題所進行新添置的垃圾桶,因為孩子說家里的垃圾沒地方扔,我們進行討論后,于是我投放了自制的垃圾桶。在這一次的游戲結束厚集體講評的時有孩子問我“垃圾桶里的垃圾應該扔到哪里去呢?”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談話是引導孩子進行經(jīng)驗的提升和重組,所以我直接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孩子,讓孩子來討論“家里垃圾桶里的垃圾可以怎么處理呢?”。通過集體的討論,我們最終決定開設一個垃圾回收站,孩子將垃圾桶里的東西放入回收站中,超市的工作人員可以去回收站“進貨”,這樣整個活動不僅串聯(lián)起來了,孩子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孩子也結合了自己生活經(jīng)驗運用到我們的游戲中。在這個過程中我是處于一個孩子的“搬運工”和“總結者”,將孩子的智慧以及討論的結果進行一個總結以及呈現(xiàn)。
孩子的學習品質(zhì)對孩子的影響非常的大,所以我們不僅在學校要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更要進行家園合作,讓孩子更好的發(fā)展。作為教師更好多多閱讀書籍,不斷的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讓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教育隨筆:“我是幸運的”
教育隨筆:“我是幸運的”
緊張的學期結束了,在暑假開始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我們享受了一次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訓的美味大餐,足以讓我回味一個假期。培訓是辛苦的,但心情確實是幸福的,因為每一位心理老師的講座讓我大開眼界,真的如同甘甜的雨露,滋潤著我干涸的心靈。更如溫暖的太陽,驅(qū)散了我心理每一塊陰霾。讓我確立了自己的方向,幸福的教書,快樂的做班主任。
樸實的贛榆心理教育老師姜在艷老師字字珠璣,教給我們班級管理的具體方法。從自身的例子讓我們感受到心理輔導對孩子成長的意義,真的是心情好,干啥都高效率。揚州大學周春開教授以生命的思考為切入點,強調(diào)了“育人先于育才”。心理學研究生導師孔維民告訴大家如何通過改變自身的身體意念來增進體態(tài),控制情緒,重塑健康心理??桌蠋熡哪恼Z言,高雅的審美眼光更是讓我深深折服,永遠也忘不了他的話:“笑的時候,把眼睛睜得大大的,那就是最美的美女?!毕M谝院蟮娜兆永铮约旱哪樕铣煨θ?,在笑的時候能夠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爭取也能做一回美女。
兩天的培訓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班主任尚麗麗老師掛在嘴邊的五個字“我是幸運的”,這五個字折射出尚老師感恩的情懷,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于我而言,尚老師更像是親切的大姐姐,她滿面春風的和我們分享了她的工作歷程以及育兒經(jīng)驗,樸實的語言似動聽的音樂,讓我如癡如醉。分享的過程,尚老師總會說“我是幸運的”,“我真的很幸運”,這得多么陽光的心態(tài),豁達的胸懷。難怪她的兒子女兒都如此優(yōu)秀,就是因為有這樣一位散發(fā)著人格魅力的媽媽。有人說:“事上最難的職業(yè)就是做好一個母親”,自己在育兒的過程中也遇到很多的困惑,但如果我時刻能夠保持尚老師這樣的心情,這樣感恩的情懷,風雨路上也充滿歡聲笑語!
夜已深,愛無眠,感恩這一次有意義的培訓。耳畔時刻回響著尚老師的那句話“我是幸運的”,能聽到你們的講座,跟著你們學習,我也是幸運的。
教育隨筆:他是壞孩子
又到戶外活動的時間了,孩子們選擇好自己喜歡的器械玩起來,我來到玩球的小朋友中間和他們玩起來,“你是壞孩子,我不和你玩,”我吃了一驚循著聲音望去,只見洋洋坐在翹翹板上,小琪站在旁邊想玩的樣子,我急忙走過去問:“小琪,你想坐嗎?”他點了點頭,我又轉(zhuǎn)向洋洋說:“洋洋,蹺蹺板是兩個小朋友一起坐才好玩,來,你一邊小琪一邊,”說著我就去抱洋洋,可是他卻說:“老師,他是壞孩子,我不和他玩,”我一頓他為什么有這種想法,于是我問:“你為什么說他是壞孩子,”洋洋說:“你不是說和小朋友打架,搶玩具,不遵守紀律,就不是好孩子,小琪經(jīng)常和小朋友打架,搶玩具就是壞孩子,”這時其他小朋友也過來爭著說他的壞處,聽了孩子們的話使我想起我平時對那些調(diào)皮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再打小朋友,搶別人的玩具,亂跑就不是好孩子”就這句話,在孩子們心中形成了像小琪這樣調(diào)皮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今天的事情都是我平時教育的不良結果,為了消除小琪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印象,我結束了戶外活動,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壞孩子與好孩子的區(qū)分。
回到活動室他們什么是壞孩子,他們說:“打小朋友、搶別人的玩具、不聽老師的話等等,”我又問:“我們班里有嗎?”他們舉了小琪、義涵、果果等平時幾個調(diào)皮的孩子,雖然那幾個小朋友不高興,但他們也沒說什么,好像默默接受了。看來我今天的討論時多么的及時。我又請小朋友想一想,他們有沒有做過好事,孩子們想了想說:“小琪經(jīng)常幫忘記推小椅子的小朋友把小椅子推到桌子下面,義涵搶著幫老師拿東西,果果還幫小朋友背書包,大家爭著說出他們做的好事,我趕緊說:“你沒看,他們也做了那么多好事,我們就不能說他們是壞孩子,以后他們不會再打小朋友了,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我們跟他們做好朋友好不好?”大家高興地說:“好,”只見那幾個小朋友也驕傲地抬起頭,看到他們的表現(xiàn),我感到這次的教育非常重要。在交流中,使孩子們發(fā)現(xiàn),那些自己不喜歡的認為是壞孩子的小朋友也有很多好的地方,那些調(diào)皮的孩子也會從中學會,那些事是小朋友不喜歡的,那些事是小朋友喜歡的,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變成小朋友心目中的好孩子。
從那以后,那幾個調(diào)皮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樣招惹其他小朋友了,大家也都愿意和他們玩了。
教育隨筆: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fā)現(xiàn)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污點,擦亮鏡子,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影響下,個個成為老師的小影子,成為有禮貌、有潛力的好孩子。
這是一件發(fā)生在午睡室里的一件事情,當我說:“小朋友們,下午好!起床了?!焙⒆觽円粋€個都起來了,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里,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去幫一些動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從果果的身邊走了過去,身體沒把握好平衡,差點摔跤,就聽惜筠寶貝說了一句:“盧老師,你要留意呀,下次走路的時候要看好,別摔跤!那樣會很疼的?!?/p>
看著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貌,心里頭溫暖極了。這些幼兒在班級雖然才一個多學期,有時還會不肯來上學,有時還會哭哭鬧鬧,但他們已經(jīng)與我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們關心老師,就像老師關愛他們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就跟我們平時教育、囑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是他們更愿意模仿與自己親近和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于班級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diào),還有穿著打扮,都很留意。這些孩子們對我們的關心比我們還細心。他們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有時還會很天真地請爸爸媽媽都來學一學。在孩子的眼里,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好的。
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言行舉止。有時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幼兒成為模仿的對象,并在他們的行為中反射出來。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里怎樣表現(xiàn),孩子就用自己的行為來回報我們。
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老師的一面鏡子,在孩子面前老師要三思而后行!
教育隨筆:孩子,你是最棒的
一顆幼小的種子我們只有不斷的去給他澆水施肥它才能不斷的生長,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種子慢慢地長出了嫩綠色的葉子來,我們多么希望它能開出耀眼的花朵呀,終于它沒有辜負我們對它的期望,長出了美麗絢爛的花朵。
其實,每個孩子就是一個幼小的種子,只有我們不斷的給他們傳授知識,講述更多的道理,他們才能慢慢的生根發(fā)芽,才能慢慢地開出屬于他們自己最絢爛的花朵。
“軒軒”他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可是他的破壞能力極其強,學習和自理能力從不需要老師擔心,只有這微小的缺點為什么就讓老師這么焦頭爛額呢?這不,又開始他的工作了,每當小朋友晚上離園的時候,老師都會帶領小朋友一起來做做操呀、玩?zhèn)€游戲呀,只有一個小朋友不聽指揮到處在教室里亂跑,不是推一下這個小朋友,就是打一下那個小朋友的,真是讓老師頭疼啊,怎么辦呢,計劃一下吧,以獎勵的方式如何?還是以講道理的方式呢?
于是到了第二天我和“軒軒”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遵守規(guī)矩的淘淘》,故事很簡單但很有道理,“軒軒”聽完后很安靜,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于是我告訴他:“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淘淘,軒軒你知道為什么?”其實“軒軒”心中早有了明確的答案只是他不說出來而已,經(jīng)過了這件事以后“軒軒”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教室里在沒有那個亂跑的身影,也沒有告狀的聲音,難道是故事吸引了“軒軒”嗎?讓他也做了一個遵守規(guī)矩的好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淘氣的一面,他們是單純可愛的,和孩子們在一起享受著童年般的快樂與幸福,我不得不說,每個孩子也是最棒的,孩子,加油。
教育隨筆:我不是“壞”孩子
“老師,景奕打我”、“老師,景奕搶我玩具”,在幼兒園里,我的耳朵里時常能聽到這些聲音。早晨接待家長,也會聽到這樣的情況,要求自己的孩子離景奕遠一點。這樣的行為一次又一次,于是景奕就被家長和孩子們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簽。成為“壞”孩子,我想與老師也有很大的責任,如何解決景奕爭搶玩具、打架的行為,值得我去思考。
與家長的溝通
景奕在幼兒園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我第一時間與家長進行溝通。
與景奕的奶奶進行溝通:“景奕,最近已經(jīng)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現(xiàn)在每天都很樂意上幼兒,表現(xiàn)的很活潑,上課也能很積極回答老師問題,是一個有上進心的孩子。他也試圖想與小朋友一起玩,這種心理渴望很好,可就是不會處理與同伴之間的關系,會和小朋友發(fā)生爭搶,打鬧的情況?!?/p>
景奕奶奶的反饋:“我們知道孩子太好動,隨他媽,他爸爸聰明好學,這孩子不愛學習,就知道玩。他渴望交朋友,愛招惹人家,可能就會發(fā)生小矛盾。我們當爺爺奶奶的管他也不聽,媽媽又不在身邊,我們也沒辦法?!?/p>
從與景奕奶奶的交談中,我得知景奕是由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能感覺到隔代教育的弊端—-溺愛,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妥當,總給予毫無節(jié)制的滿足,不經(jīng)意間就會對孩子的錯誤過分縱容,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老人們認為母愛缺失,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將他視為寶貝,格外疼愛,事事依著孩子,總讓孩子處于說一不二的地位,使孩子產(chǎn)生“自我中心”意識,以致造成孩子自私、人性、依賴性強的性格特點。
和爺爺奶奶交流之后,我覺得應盡量讓孩子的爸爸參與到孩子的管教中,讓孩子盡可能少的接受爺爺奶奶的溺愛。在與景奕爸爸的交流中,我們達成一致: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要慎重對待,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盡量減少一些爺爺奶奶帶來的影響。
老師尋找相應對策
景奕出現(xiàn)的這一系列問題,老師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對景奕這樣外向孩子的教育出現(xiàn)了問題?我也在尋求解決的辦法。
“爭搶玩具、打架行為”在很多幼兒身上都存在,解決景奕的問題,首先要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周圍的小朋友都不爭不搶,友好的與同伴交往,他自然而然也會受到熏陶,減少自己的行為。
我上網(wǎng)查閱了一個《同伴交往》的兒歌,每次玩玩具之前,都領著小朋友們一起說,為他們玩玩具不爭搶,做一個心理鋪墊。---“玩玩具,不爭搶;講禮貌,懂謙遜;好東西,一起玩;齊分享,受表揚?!焙⒆觽兏蠋熞黄鹫f兒歌,說多了,自然而然就知道“不爭搶,齊分享”的道理。
我還設計了一堂課《和好朋友一起玩玩具》,記錄下幼兒在玩玩具中的不良行為,讓幼兒一起來探討,并找幼兒上來演示正確的玩玩具的方法,孩子們知道如何去玩,才能盡量的減少矛盾的發(fā)生。
其次,我特意留心對幼兒爭搶玩具等行為進行觀察。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很多小朋友都會因為爭搶玩具而發(fā)生矛盾。景奕只是其中一個很明顯的特例。我發(fā)現(xiàn):“搶”玩具的背后,一方面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是老師的疏忽:孩子們的玩具不夠玩,才造成的“搶”。一方面是為了幫老師收拾玩具,而去“搶”小朋友的玩具。景奕就是那樣熱心腸的人,他總想幫老師干活,去收拾小朋友玩具,而小朋友不給他,他就用搶的,而造成矛盾。是老師的過錯:沒能讓幼兒自己用語言去解決問題,如果交給孩子說“我們一起收拾吧!”孩子的矛盾是能避免的.還有的情況就是,孩子的貪心,他真的很想拿別人的玩具。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景奕有時也會去拿別人的玩具,他拿之前會看看老師(他心里也知道拿別人東西是不對的),我就給他一個不許的眼神,他立馬就把玩具放下了。所以說老師的細心觀察、指導,能減少很多矛盾的發(fā)生。
景奕的改變
當我知道景奕的情況后,我對景奕更加留心。雖然他是我們班的“問題”孩子,但我一直把他與其他孩子一樣看待。一有時間就和他說說話,多給他一些關愛,讓他感受母親般的溫暖。在每一次的交談中,我都與他說一些同伴交往應注意的事情。告訴他“等待一下吧!我們一起玩吧!我們來交換玩吧!”等與小朋友交往應交流的語言。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他能把這些話運用到他與小朋友的交往中,避免了很多的打架行為。他還知道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遇到小朋友爭搶玩具的時候,還會把自己的玩具與小朋友分享。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崩蠋煹穆氊?,不僅僅是教給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景奕這個“壞”孩子的轉(zhuǎn)變,讓我看到了“傳道”的成就,心里很是高興,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從我的“傳道”中,得到改變。
教育隨筆:我會搬椅子
今天的體育鍛煉結束后,又是到了吃早點的時間,于是我請孩子們搬起自己的椅子,這是發(fā)現(xiàn)有幾個小朋友,又拿起椅子的一角,像開火車一樣往前推。于是我提醒他們這樣椅子會弄壞的,要兩手搬椅子??墒沁^了不久,在中餐后發(fā)線除了這幾個小朋友外別的孩子也學著他們的樣子在“開火車”嘴里還不停的說著“我的火車要開了”。
分析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原因:
1.方便心理對于托班的孩子來說,由于年齡小,在家自由散漫慣了,而且在家中也沒有這么多的規(guī)矩,家長不會對于搬椅子作出怎樣的要求,所以幼兒就已推或拉椅子這種最簡便的方式來搬椅子。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
2.好玩心理托班孩子生性好動,對于他們來說什么東西都是現(xiàn)成的玩具。自然而然,椅子也成為了他們的玩具之一,自從孩子們看了《托馬斯小火車》這之后,更加把小椅子當作了小火車,一把接一把的椅子排起來,紛紛當作火車開起來。這樣不僅破壞了課堂常規(guī),還對椅子照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如何讓孩子們能改掉這一,我決定從以下方面下手:
1.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針對孩子們的這個現(xiàn)象,教師可以從孩子們最喜歡看《托馬斯小火車》的方法入手,讓孩子知道托馬斯小火車,能遵守紀律,在軌道上開,并且會幫助大家做事。我們要學習托馬斯小火車遵守紀律,做個好寶寶?;蛘呓處熯€可以自行創(chuàng)編《椅子寶寶哭了》的PPT故事,用圖文結合的方法,進行講述。讓孩子知道椅子寶寶“為什么會哭”“它得了什么病”,從而知道要愛護小椅子(兩手搬,輕輕放)。不然椅子會生病。
2.榜樣示范的作用教師首先要做到示范作用,對于教師座椅,教師一定要兩手搬。并且讓孩子學著老師的方法搬動椅子,此外表揚班級中愛護小椅子的小朋友,給他們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以此鼓勵別的小朋友,都向他們學習。另外請這些孩子做小老師,幫助老師一起監(jiān)督。讓孩子和老師共同來督促這些不愛護椅子的小朋友。在這期間教師一定要多加關注,時時表揚改正的幼兒,并且也給予一定的獎勵。做到精神和物質(zhì)雙鼓勵。
3.家園配合共教育在園內(nèi)的教育,也要得到家長共同的配合,可以結合論壇的力量,上傳一些孩子這樣推椅子不文明的舉動,引起家長的重視,然后請我們的家長配合老師共同在家督促孩子好好搬椅子,愛護椅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
教育隨筆:孩子心中的是與非
教育隨筆:孩子心中的是與非
俗語說:“千人千脾氣,萬人萬模樣?!弊鳛橐幻變航處?,每天面對的是幾十張不同面孔的幼兒,同時也是穿梭在幾十種不同的性格中。
西昊澤小朋友是班內(nèi)一個比較靦腆內(nèi)向的孩子,一看這個孩子,你會認為他是個安靜乖巧的孩子,但接觸長了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不然,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孤僻,所以總會出現(xiàn)過激行為。孩子集中如廁時,他會趁人不注意,打一下小朋友的頭或拍一下小朋友的背,這時就會有小朋友告他的狀:“老師,西昊澤打我?!弊肪吭颍麜軣o辜地說:“老師,我沒有打人?!逼鋵崳蠋熋靼?,這也許是他對小朋友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只是有些粗魯罷了,但這樣的行為畢竟是不對的,老師必須對其進行教育引導。讓他學會和小朋友友好相處,體驗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說到游戲,又出現(xiàn)了昊澤的有一大危險之處,當一起玩玩具時,他會因為爭搶某一玩具而張口咬人,作為老師,必須保證孩子的在園安全,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這一行為,我們必須及時教育。而面對老師的質(zhì)問,昊澤沒有感到害怕,他會和老師表白,慢悠悠的對老師說:“老師,他搶我的玩具了。”其實,老師明白,在他的心里,并沒有覺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對,他喜歡這個小朋友所以他會拍他一下,用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他搶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他一下來維護我的利益。
在孩子與孩子的交集里,其實并不存在明明白白的是與非,面對各種性格的幼兒,老師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證每名幼兒的心都不受到傷害,妥善解決孩子存在的偏激行為,保護他那幼小的心靈。
教育隨筆:我是快樂的孩子王
教育隨筆:我是快樂的孩子王
每年七月,有相當一部分大班的孩子都準備上學了,園領導為了均衡全園各班幼兒數(shù)量,都要對幼兒進行初步調(diào)班,今年也不例外。記得那天,正趕在我是晚班,按照慣例,我要通知那些提前調(diào)班的孩子家長,準備第二天將孩子送到新班里。這時候,大門馬上就要開了,門口已經(jīng)聚集了很多家長,我則還是不停的在孩子們面前叨嘮著“你們已經(jīng)長大,中班的知識也全學會了,需要學習大班知識,你們愿不愿意升入大班呀”,“愿意”孩子們一口同聲的回答我。之所以我總不停的反復這幾句話,就是怕出現(xiàn)向往年一樣,孩子雖然高高興興升班了,卻又要經(jīng)過一段“情緒危機期”。這樣,第一、無形中又給老師增加了很大工作量不說,第二、對幼兒的傷害及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就在這時,家長像離弦的箭一樣,已經(jīng)沖到我們班門口,他們在教室門口稍加停頓,看到我寫的通知后,就已經(jīng)走到了我的面前,今天他們沒有著急叫自家的孩子,而是非常急切地問到“怎么明天就要升班了”,“這么快,我們還沒有一點心理準備”,“為什么,這么著急讓孩子們升班”……家長們略帶責怪的一連串的提問,已經(jīng)使我措手不及,我則急忙給家長解釋調(diào)班的原因。孩子們看到家長,已經(jīng)暫時忘卻了一切,他們像飛燕一樣,各自奔向了自己的家人。有些家長帶著孩子問這問哪;有些家長則簡單的說了一些告別的話語,領著孩子走了;更有幾位家長牽著孩子的手,走到我面前,讓孩子給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并說了一句“謝謝*老師”,聽到這句話,我的眼圈濕潤了,家長還在一邊幫孩子說“非常感謝三位老師一年來對孩子的關心、教育和幫助”。聽完這幾句深情的話語,我再也抑制不住兩行不爭氣的淚水,淚珠已經(jīng)落在腮下。這時,除了還能聽到孩子們的嬉笑聲以外,大人們已經(jīng)全部沉浸在不言中,我們也只能吟咽著簡單的告了別。家長和孩子們走得差不多了。我再回頭看了一眼另一位老師,她也在一邊擦拭著眼淚。這次令我沒想到的是,由于我們事先的工作做得非常充分,所以孩子們在情緒上沒有出現(xiàn)大的波動,反而家長倒使我很是感動。這也是我參加工作十幾年來,可以說,到目前為止,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送行。這不免,讓我又有了幾分反思、及不安。家長是這樣的信任我們,而我們哪。在平時,難免會有一些情緒帶在工作中,通過這次送行,我學會了很多以前沒有的東西,我知道,要把百分之二百的愛心交給孩子,才對得起家長那兩句使我終生難忘的語言。經(jīng)過這件事以后,更堅定了我終生做一名“孩子王”的信念。這種快樂,是其他任何工種也無法體會得到的。
我有很多幼教時的同學都沒從事幼教工作,我們在一起相會時,曾經(jīng)有人問我:“天天和一群無知的孩子在一起,心里不煩嗎?這群孩子真的這么值的你去愛嗎?”,“你每天和別人的孩子在一起,回家以后,還有心思、有耐心教育自己的孩子嗎?”如果說從來沒煩過,那是假話。一個母親帶一個孩子都有不少心煩的事,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幾十個來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個性的幼兒。每一位幼兒都有不同的氣質(zhì)性,所以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也有很大區(qū)別。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家庭中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也有天壤之別,這就要求我們、一位現(xiàn)實代的老師,要具有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有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其實,我也曾經(jīng)放棄過,試著去從事其他工作,可是在工作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我始終無法擺脫作幼兒園老師的角色。記得有一次,我出去辦事,再換乘公共汽車時,要走出很遠,我看到,有幾位幼兒在路邊玩,而幾位家長則在另一邊悠閑的聊著天。正當我走到這群孩子身邊的時候,突然有一位幼兒摔了一跤,我則下意識的跑到孩子旁邊,鼓勵他站起來,幫助他撣了撣身上的土,家長聽到孩子的哭聲,快步地走了過來,對我表示了謝意后,拉著孩子走開了。曾經(jīng)有人笑過我這是職業(yè)病,在路上特別愛觀察孩子,只要是關系到孩子,就特別愛多管閑事。我就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我是真的愛他們,我已經(jīng)離不開他們了。正是因為我愛他們、離不開他們,所以我才喜歡觀察他們、關心他們,所以我才又走了回來,重新踏上了幼教的工作崗位。這輩子,可能注定我要從事幼教工作,不斷的學習、進修,我不厭其煩。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深深的銘記:教育是事業(yè),事業(yè)的意義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對教師來說,修養(yǎng)是教育的載體,境界是教育的起點,熱愛是教育的風帆。
過去已然過去,新的挑戰(zhàn)已經(jīng)開始。我也深知“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終身學習應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所以,在以往的知識不能滿足未來發(fā)展需求的時候。我要與時俱進,勤奮讀書,充實自己,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常流常新!
我為我選擇做一名“快樂的孩子王”,而自豪,而驕傲、而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