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觀察記錄《尋寶總動員》
發(fā)布時間:2021-06-17 幼兒園觀察記錄 區(qū)域觀察記錄 幼兒觀察記錄迷宮區(qū)的建立為幼兒提供了一個神秘的場所,孩子們一次次的尋找出口,帶給孩子的是無窮的樂趣,同時通過走迷宮又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分辨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記憶能力,而且因為有興趣所以孩子們在這個“神秘的空間”里,自發(fā)、自主的游戲著、快樂著。
本區(qū)域是小班混班活動區(qū),因此將該區(qū)域的總目標定為:1.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游戲2.在成人的指導下不爭搶玩具3.活動中幼兒知道分享,謙讓能4.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游戲或其他活動。
本周目標:
1能感知物體基本的方位,理解上下,里外等方位詞。
2幼兒能夠認真,專注的做一件事。
3活動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小筐、紙箱、袋子
塑料辣椒、泡沫玉米棒、小勺、瓶蓋等,多種材料。
2.經(jīng)驗準備:(1)幼兒在迷宮區(qū)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識。
(2)幼兒已熟悉迷宮環(huán)境。
觀察實錄:
今天我們又來到迷宮區(qū),孩子們依然想玩捉迷藏游戲,玩著玩著,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都在地上挖土,還時不時地喊:“哇!大寶藏!”。我很好奇他們在干什么,觀察了一會兒,對正在認真地挖土的熙熙問道:“熙熙,你在干什么呢?”熙熙看都不看我一眼,繼續(xù)認真的挖土,過一會兒,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說:“看!張老師,這是我的大寶藏!”其實就是一塊石頭,但這個回答,讓我頭腦閃現(xiàn)了一個新游戲,既然孩子們喜歡寶藏,那我們不如就來一次尋寶游戲,當我們再次選擇迷宮區(qū)游戲的時候,我找來了“玉米棒,泡沫做的花生,還有塑料做的紅辣椒等材料?!遍_始和孩子們商量尋寶游戲的玩法。
我來藏寶藏,我把這些寶藏藏到了迷宮的各個角落,樹枝夾縫上,迷宮圍欄下面,迷宮圍欄上面等等。
當我走出迷宮,發(fā)出口令“寶藏藏好了,出發(fā)!”孩子們一邊“啊啊啊啊啊”的喊,一邊開心的“飛”入迷宮里,開始尋找寶藏。有的小朋友低著頭,彎著腰往地上找,有的小朋友扒著圍欄向四周尋找,有的小朋友認真的圍著每一顆樹尋找寶藏。
航航小朋友是第一個找到寶藏的,他站在原地將寶舉得高高的,大聲的,興奮的喊道:“老師,我找到寶藏了!”接著,一邊舉著手里的寶藏,一邊飛快的
跑到我身邊:“老師,我第一個找到的寶藏!”自信、自豪的笑容洋溢在航航的臉上。
我接過寶藏,也用很興奮的態(tài)度對他說:“哇!一看航航就非常認真的尋找
寶藏來著,這么快就找到一個,在哪找到的?”航航自信的說:“就在里面那個圍欄上面?!薄班?!真棒,繼續(xù)認真的去找吧!”收到我的反應,航航更是開心,興奮的不行不行的,飛入迷宮繼續(xù)尋找。
經(jīng)過幾輪尋寶游戲后,有幾個小朋友總是可以找到,而有幾個小朋友卻總也找不到,看著小博有些失落的臉,我走到他面前偷偷的指著面前的小樹對他說:“小博,你試試到到那顆樹上邊找一找吧。”他看了看我,慢吞吞地走到大樹旁邊,打量了一下樹,看了看我,我對他微微一笑,說:“仔細找找吧?!彼_始圍著小樹認真了一點尋找,當他看到樹枝上的辣椒時,瞪大了眼睛,取下辣椒,揚起手,臉上帶著笑容說:“哈哈哈,老師,這里真的有寶藏!”我接過玉米棒對她說:“是呀!只要小博認真的找,就一定能找到。”這時候小博的臉上開始有了笑容,行動起來也迅速了很多,當然也有了很多次的成功!
孩子們玩一輪后還不盡興,吵著要自己藏寶藏,隨著爭執(zhí)聲越來越激烈,
小朋友間互不相讓,我大聲地喊了一聲:“小朋友都想藏寶藏,我也想藏,我謙讓,你們呢?”隨著我的聲音,很多小朋友將手放下,說:“那好吧,我也謙讓!”我接著問:“那到底誰來藏呢?有什么好辦法嗎?”小朋友鴉雀無聲,一會兒,就聽熙熙小朋友說:“老師,我有一個好辦法,誰找的寶藏多,誰先藏吧!”小朋友們都同意了這個辦法,我也對熙熙小朋友一個大大的拇指,就這樣,游戲繼續(xù),解放了教師的雙手的同時,也給了孩子們更多的自主空間。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幼兒觀察記錄:讓幼兒愛惜花寶寶
觀察對象:張**
觀察時間:**
觀察地點:走廊自然角
觀察目標:讓幼兒愛惜花寶寶
觀察內(nèi)容:
今天李**帶來了漂亮的植物,上面開了一朵好看的紅色花,小朋友都很喜歡。
突然有一個聲音:"周老師,垃圾桶里有一個花寶寶。"旁邊的小朋友指著正在調(diào)皮的張**,說:"我看到他剛才在走廊里,又到垃圾桶旁去扔這個花寶寶的。"張**聽到了,跑到我身邊,急匆匆的說:"我沒有把花寶寶折下來!"我耐心的問:"花寶寶,怎么會到垃圾桶里的?"
教育過程:
張**拉著我,來到花旁,指著一個斷開的樹枝說:"我看到這里的花開得很好看,用手摸摸它的。一碰它,旁邊的花寶寶就掉下來了!"他越說越覺得委屈,難過得哭了起來。我和孩子們一起回到座位上,討論:"怎樣到自然角里賞花?"孩子們的討論聲很熱烈,想到了許多,張**想到了:到自然角賞花的時候要小心地去摸摸,用鼻子聞聞,用眼睛去看看。
教育效果:
張**小朋友性格活潑、好動,比較愛到處摸摸、看看,今天他在賞花的時候雖然把花寶寶折斷了,但通過這件事,他能和同伴討論"怎樣到自然角里賞花?"從探討交流中他既學會了賞花,又懂得保護花的方法,相信以后他再去賞花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更加小心的。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愛護花草樹木,漸漸能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的好習慣。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照顧寶寶
游戲開始了,張**坐在座位上,羨慕地看著娃娃家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快樂地做著游戲,他跑到我面前說:“我也想到娃娃家玩?”我說:“可以啊!”不一會兒,陳**在大寶家傳來了孩子們的喊叫聲:“老師,張**搶我們的東西?!蔽壹泵ε艿酱髮毤?,孩子們都埋怨張**,做客還搶東西,張**站在一旁委屈地說:“我也想照顧寶寶,可他們不讓我碰?!薄澳闶切】腿?,來到娃娃家做客,可以做什么呢?”孩子們都說不上來……張**拿著娃娃家的盒子走出去買東西。
行為分析:
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娃娃家的游戲,很多人沒事做都是到娃娃家做客。但是對于在娃娃家里可以做什么,孩子們的角色意識都是不明確的,大多喜歡擺弄材料,特別是客人,也是進入娃娃家就開始擺弄鍋子啊、碗啊。所以在活動中,還需要進一步幫助孩子豐富有關做客的經(jīng)驗,可以以榜樣示范的方式進行引導。
我的思考:
今天張**作為小客人跑到娃娃家做客,由于經(jīng)驗所限,又缺乏與人交往的經(jīng)驗,也與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有關,沒有孩子和他交流,而他又想要照顧娃娃,在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便采用搶的方式來解決,以致使孩子間產(chǎn)生了問題。看來孩子對如何做客?怎么接待客人進行交往?還沒有基本的一些生活經(jīng)驗。小班孩子對于這樣的角色還是需要教師進一步幫助深入,或者同伴互助進行強化。
幼兒觀察記錄:我是寶寶的爸爸
區(qū)域活動時,一向“沉迷”于建構區(qū)的你今天來到了“豬豬之家”,你會當什么角色呢?我很好奇,遠遠地關注著你!你進去后,欣怡和大智也跟著進來了。這時,你對他們說:“我是寶寶的爸爸,你做媽媽”你指著欣怡說。這時你又看看大智,說:“你就做寶寶的哥哥,行不行?”大家也都同意了你的分配,你們便進入了游戲。
欣怡抱起寶寶,跟寶寶游戲起來。你看看地上有些臟,便拿起掃帚,“地上這么早,我先來打掃下!大智,你去把廚房的面條和辣椒整理下,待會兒我來做飯給寶寶吃!”只見你手拿掃帚,從最里端往外清掃著,掃的很認真,角角落落都掃了一遍,然后把垃圾會到一塊兒,掃進了簸箕里,倒進了垃圾桶。接著你去衛(wèi)生間洗了下手,來到廚房間開始忙活起來,不一會兒,你端著碗往抱著娃娃的欣怡那邊走去,“來,我做了辣椒荷包蛋面條,你喂給寶寶吃吧!”欣怡喂起寶寶來,你又跑到廚房,煎起荷包蛋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樣的學習可能在發(fā)生
你是個很有主見的孩子,一到區(qū)域,你就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對角色進行了分配,對各自的任務也進行了分工,你是一位很好地指揮家,你的同伴對于的分工,都很配合!真是好樣的,說明你在同伴中也樹立威信,大家愿意服從你的而安排。另外今天你在區(qū)域活動中,充當了娃娃家的爸爸角色,老師發(fā)現(xiàn)你是一位非常負責任勤勞的爸爸,你掃地,做飯,整理廚房,一切事情完成的都是井井有條,值得小朋友們向你學習。
下一步學習的機會和可能性
今天的你在爸爸的角色上完成的不錯,老師希望你在學習本領和進行其他游戲時,也能像今天在區(qū)域游戲中一樣,認真、投入、有責任心,這樣的你,一定會變得更加棒!將來進入小學后,你一定會是一位出色的小學生!加油吧,孩子!
幼兒觀察記錄
觀察目的
幼兒在沙坑游戲中的交往能力
實錄
戶外混齡游戲開始后,趙逸晴和蘭伊朵帶好手環(huán)來到沙池,趙逸晴用小鏟子把沙裝進竹筒里,可是竹筒比較細,光用鏟子裝沙需要很久才能裝滿,于是邊上的蘭伊朵找來了剪好的牛奶桶,利用漏斗的方法,很快把竹筒裝滿!緊接著,趙逸晴做起了竹筒飯,蘭伊朵說:“這個都是飯,沒有菜嗎?”趙逸晴:“我們可以采一些?!庇谑撬齻儗埖谷胫癖鈨?nèi),做起了味道可口的竹筒菜飯??吹节w逸晴在竹扁上印出自己的手印,蘭伊朵對我說:“老師,我們可以給竹筒飯做成小動物的形狀,我媽媽給我蒸的饅頭就是小動物的形狀?!苯處煟骸翱梢园。銈?nèi)ゲ牧峡蚶镎乙徽矣袥]有倒模工具?!碧m伊朵找來了一直“小烏龜”工具,嘗試把“竹筒飯”放到工具里再倒置過來,拿起工具的一瞬間,她們倆期待著,可是第一次失敗了,于是有繼續(xù)嘗試,3次之后,終于成功做出了“小烏龜竹筒飯”。
分析
孩子們在沙坑中的游戲是他們生活經(jīng)驗的再現(xiàn),游戲的主題因同伴、材料等不斷豐富延伸。沙坑是小班孩子喜愛的活動場地,低結構的沙能在孩子對游戲情節(jié)的想象中變成食物、寶藏等,玩沙的工具也有各種不同的用處,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也在不斷地想象和創(chuàng)造情景。小班孩子從獨自一人游戲慢慢發(fā)展成為結伴游戲,繼而向合作游戲發(fā)展。從最初的趙逸晴獨自一人做“竹筒飯”、到兩人合作燒“竹筒菜飯”,再到最后的給“竹筒飯”做造型,我看到了她們渴望伙伴及交際交往的能力,這一種互幫互助良性的交際循環(huán)。
策略
1.沙工具的低結構、多樣性。玩沙的工具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塑料玩沙工具,豐富玩沙材料,可以從孩子日常經(jīng)驗中的物品入手,如:廚房中的鍋碗瓢盆、衛(wèi)生間里的毛巾臉盆等等,可以從低結構材料入手,如:木棒、皮筋、白紙、易拉罐等等。
2.經(jīng)驗知識的豐富。孩子對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有一定觀察,從做“竹筒飯”可以看出孩子對超出生活經(jīng)驗知識的渴望和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經(jīng)驗,在課堂內(nèi)外尋找契機滲透科學、知識,豐富孩子們的日常經(jīng)驗、拓寬孩子們的精神領域。
3.游戲主題的明確。今天的玩沙游戲,老師并沒有規(guī)定主題內(nèi)容,屬于“散養(yǎng)式游戲”。孩子全憑個人喜好、想象,自由游戲。教師可以在游戲活動開始前,豐富孩子們的經(jīng)驗、知識,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得到延伸,也可明確符合生活經(jīng)驗的場景,讓孩子在同一個經(jīng)驗情景中互相開展游戲。
自由活動幼兒觀察記錄
觀察目的:⒈在自由活動中,能否自主選擇喜歡的游戲,并積極參與其中。⒉能否與同伴友好交流、友好游戲。
觀察實錄
自由活動中,宸宸來到了閱讀區(qū),書架上各種各樣的繪本圖書很是吸引宸宸,他先是拿了一本數(shù)學繪本《首先有一個蘋果》,“1,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12345678》....數(shù)到最后幾幅比較“凌亂的”的圖畫時,他有點不耐煩了“這個書不好看,我要再換一本?!彼x了一本《蠟筆小黑》,自言自語道:“這本書老師講過的,我最喜歡了!”于是就愉快地看起來??墒遣坏揭环昼娝筒辉陂喿x了,而是把書卷起來,大聲叫起來“望遠鏡、望遠鏡......”
思考與分析
宸宸小朋友算的上是班上最調(diào)皮的孩子了,想讓他安靜下來讀一讀書那簡直比登天還難,每次師幼共讀時間,他基本是在活動室里跑來跑去,有時候難得坐下來,也是心不在焉。書籍是兒童認識世界的窗口,適時的養(yǎng)成幼兒對書籍和閱讀的興趣與習慣,是早期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首先為他提供頁數(shù)少的閱讀材料,引導他先說清第一頁上的內(nèi)容,再說出第二頁上的內(nèi)容,然后請幼兒思考,說出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使幼兒明白書中圖畫、文字所包含的信息內(nèi)容,利用討論理解其內(nèi)容,從而加強了幼兒對畫面理解能力。其次利用幼兒喜歡看的書進行正確看書指導。
幼兒戶外活動觀察記錄
活動地點:操場
活動記錄:
孩子們喜歡的戶外活動開始了,今天我們玩的是大型玩具和塑料拼插區(qū),當我走在組合玩具區(qū)時,孩子們只是隨意的拿起塑料玩具開始拼搭,過了一會兒二寶和張楚涵小朋友一起過來用玩具開始拼搭,孩子們在一起商量拼出一條“通往小兔的家”,是一條平坦的路,孩子們走的很開心,過一會兒二寶小朋友說,路上還有一些障礙物呢,這是孩子們又開始給路中間搭建障礙物,到了之后還要跳過去,在增加障礙物后張楚涵小朋友顯得有點退縮......我說怎么不玩了,孩子說她有點害怕,我說那老師可以幫助你先牽著你的手來走,漸漸地孩子可以自己去走,最后再去跳,不需要老師的幫助。
分析措施:
孩子們對于拼搭玩具還是興趣很高,平時張楚涵小朋友還是有點膽小,這時應該多鼓勵幼兒不怕困難,同時開展豐富多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促進幼兒的手腳動作靈活協(xié)調(diào),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愿意去嘗試。
幼兒觀察記錄:做個不挑食的好寶寶
幼兒觀察記錄:做個不挑食的好寶寶
吃飯,對有的寶寶來說是最艱難的一件事情,有的寶寶不愛吃菜,只吃白飯;有的寶寶愛吃肉,不吃蔬菜,我們老師每天要想著法的讓寶寶吃飯,連哄帶騙,傷透腦筋。
我班有個叫悅悅的小寶貝,她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小姑娘,在幼兒園表現(xiàn)樣樣都不錯,可是到了吃飯的時候就犯愁,因為她不愛吃蔬菜。每到吃飯的時間,她就會一直要求老師給她白飯,要是給碗里放了菜啊,她就開始皺眉頭,磨嘰個半天才吃一口。等小朋友都吃完了,她的小碗里還有大半碗呢。
其實悅悅是個懂事的孩子,她比起同齡的寶寶較成熟。我和她進行了交流,問她為什么不喜歡吃蔬菜?她說嚼不爛。其實悅悅的喉嚨比較淺,她吃東西又不喜歡多嚼,屬于直接吞咽的那種,所以蔬菜咽不下去。我耐心地告訴她,蔬菜是好東西,吃了蔬菜身體棒棒的,長得高高的,不想吃,也要學著吃一點。聽了我的話,悅悅開始吃了,吃著吃著,我發(fā)現(xiàn)她不是感到很難吃了,我也對她說,今天不吃完沒關系,以后無論什么菜都要學著吃,這樣才能健康聰明,悅悅點點頭,開心地笑了。
自那以后,每到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偷偷地觀察悅悅的舉動,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悅悅開始愛吃蔬菜了!
其實像悅悅這樣挑食的寶寶班里還有好幾個,作為老師,我們一定要仔細的觀察,引導孩子嘗試,鼓勵她們做個不挑食的好寶寶,并且讓她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個案觀察記錄
背景分析:
通過與幼兒的交談以及階段性的觀察、方法實施再次通過以下幾方面,對缺乏規(guī)則意識幼兒進行二次觀察記錄:
幼兒姓名:辰辰
幼兒在園情況:
1.集體活動:
通過老師與辰辰的談話及協(xié)商設立游戲活動,他能短時間的在老師的要求下不隨意離開座位,但還是會階段性的在教室的不固定地方出現(xiàn)。還會出現(xiàn)影響到其他幼兒進行活動的情況。(需要循序漸進)
2.區(qū)域活動:
他在活動中曾隨意進區(qū),但教師了解到幼兒喜好后讓辰辰自主選擇,并提出要求鼓勵幫助幼兒,為使孩子逐步意識到做事要有規(guī)則性。
3.戶外活動:
他雖不聽從老師的要求,無規(guī)則的隨意在戶外玩耍。但教師關注他的機會較多。為了讓孩子感受到教師喜歡他,有時還和他在活動場地玩耍。并逐步提出新的要求,孩子的表現(xiàn)不反感,很開心。
4.進餐情況
進餐時:他隨意性較嚴重,不是說話影響別人就是行為影響。對此教師通過游戲法、比如(口頭游戲和競賽游戲等)吸引他的注意力,有時采取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幫助他融入班級活動,能和同伴友好相處。
5.午休情況
前期教師了解辰辰因在家中沒有養(yǎng)成午休的習慣,使得幼兒出現(xiàn)午休不佳影響他人的問題。多次與家長的溝通后,暫時使用家長的陪伴方法幫助幼兒,讓幼兒盡快入睡,漸漸養(yǎng)成午休的好習慣。
6.在家情況
因幼兒家庭教育是父母和老人共同教育。因兩代人的教育方式不一致,導致幼兒出現(xiàn)缺乏無規(guī)則意識。就此教師與兩代人分別談話,溝通。使家長、教師的教育意見達到一致。雖然聽到家長說到幼兒改變較小,但老師看到了辰辰的進步。
階段性總結:
在一段時間內(nèi),幼兒來園喜歡模仿一些語言對話及行為動作。雖然有正反兩面,但讓老師有了新的想法及教育方法。需要在下階段的觀察、實施中,找出有效幫助幼兒的方法,增強幼兒有規(guī)則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