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記錄:百變吸管之房子
發(fā)布時間:2021-06-17 幼兒園觀察記錄 區(qū)域觀察記錄 幼兒觀察記錄觀察時間:***
觀察地點:小一班建構區(qū)
觀察對象:小一班部分孩子
觀察者:張**
背景:今天建構區(qū)來了新朋友——吸管玩具,在玩之前我跟孩子們介紹了它的名字以及材料的組成:吸管和接頭。以往建構區(qū)都是以房子的故事展開的,這次的吸管還是不例外,在孩子們對吸管有了初步的探索后,我對孩子提出了同樣的要求,用吸管來拼接房子??纯春⒆觽儗⒔粋€月的時間都搭出了怎么樣的房子呢?
注意:建構區(qū)的一角,蔣辰睿用吸管拼接出了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屋頂的平面房子,他將正方形擺放到一層房子的下面,指著房子對我說:“張老師你看,現(xiàn)在變成兩層樓了?!蔽尹c點頭說:“怎樣讓這兩層樓連接起來呢?”摸了摸腦袋,將正方形拿掉一根吸管,將正方形接在了房子上,這下成了一個完整的兩層樓了。接著睿睿又接成了3層樓。他滿臉開心的將房子立了起來,可是手一放就倒下去了。我說:“想不想讓房子站住不倒?”他說:“怎么才能不倒呢?”我拿出四根吸管,分別插在了房子底層的兩個角上,房子稍微站穩(wěn)了。睿睿又拿出吸管在兩邊也加上了吸管,這次房子終于不倒下來了,不過因為太高,還是會搖搖晃晃像個不倒翁。
駱馨怡用同樣的方法搭出了半圓形屋頂的平面房子。
(在第一次平面房子的搭建后,我在評價環(huán)節(jié)給孩子觀察吸管圖紙,其中有一個是正方體,用孩子們的話說:跟房子的身體很像。因此我重點帶孩子們學習了正方體的搭法,這也是一次經驗、技巧的支持。后來,孩子們的房子搭建越來越豐富了。)
孩子們在用吸管慢慢嘗試搭出了立體的正方形,還有涵涵還探究出了立體的三角形屋頂。
馨怡搭出了立體三角形屋頂的一層樓房子,張涵和佘郝莉的屋頂就變得很特別,像個半圓形的樣子。再后來,涵涵又在原來的房子基礎上加上了一間平房,成了兩房間的房子。以及黃友誠說的帶天線的房子。
接下去,孩子們的房子又開始出現(xiàn)高樓大廈,有單間的高樓、有多間房間的高樓。
這次,孩子們的屋頂有了變化。屋頂上多了裝飾的寶石、兔耳朵、以及有了屋檐的屋頂,還有的房子兩邊多了手臂。
識別:
首先,從健康領域看。孩子們的手部的動作靈活協(xié)調,小肌肉發(fā)展較好,具有一定的力量。能夠很好的將接頭插進吸管。
其次,在科學領域??梢钥闯龊⒆觽兙哂幸欢ǖ奶骄磕芰Γ苡梦芷唇犹幤矫娴姆孔?,以及后來的立體房子;再從一層樓到高樓;從一間房到多間房;再從常見的三角形屋頂到半圓形屋頂、再到有屋檐的屋頂、再到兔耳朵的屋頂已經寶石的屋頂還是天線的屋頂等等。孩子們在游戲中能夠用吸管拼接出各種形狀,比如:正方形、三角形等??梢钥闯龊⒆觽兡軌蚋兄桶l(fā)現(xiàn)周圍物體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對不同形狀感興趣。同時能夠感知形狀和空間的關系,能夠注意到物體較明顯的形狀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最后,可以看出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十分的豐富。
回應:
1.給孩子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間,將孩子的作品保留,發(fā)揮同伴影響的作用。
2.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給作品取名字,用便簽紙記錄。
3.提供吸管房子的模型圖紙,支持孩子的建構。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小班建構游戲之觀察記錄
小班建構游戲之觀察記錄
區(qū)域游戲開始了,西西和小杰來到建構區(qū),他們一邊邊脫鞋一邊討論著,西西說:“放假的時候媽媽帶我去了中南玩,里面有個游樂園,可好玩了,我們今天就來搭游樂園吧!”小杰說:“好的,我們老家的超市里也有游樂園。”于是兩個人意見一致開始了游樂園的搭建,接著他們在搭建材料中選擇了管道積木,西西說:“我先搭個釣魚的水池,要不你就在我旁邊搭個沙池吧!”小杰說:“好的?!庇谑沁呎f他們開始搭建起來了,只見他們先用管道積木分別搭了一個框,然后西西往框框里面扔藍色的管道積木。小杰問:“你為什么要扔藍色積木?”西西說:“我搭的是水池,要往里面放點水?!毙〗苈犃酥笳f:“那我往里面放點沙,我就放黃色的積木吧!”于是小杰學著西西往沙池里面放黃色的管道積木,接著他們又商量著在水池旁邊搭旋轉木馬,西西搭,小杰給她遞材料,就這樣建構游戲在兩人商量合作中開展著。
《指南》社會領域目標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中對中班幼兒提出了活動時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見和建議的要求。上述案例中游戲前西西提出一起搭建游樂場的意見以及在游戲過程中分配游戲的任務小杰都愿意接受并付諸行動,達到了指南中所提出的目標。其次,在搭建游樂場的過程中高樓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來小杰和西西兩個人分工明確,配合得非常默契。另外,在搭建中西西是一個引領者,她能夠積極提出意見并合理進行分工。最后,在搭建水池、沙池的過程中他們能用黃積木及藍積木分別代替沙子和水這樣以物代物完成搭建。
為了更好的開展建構游戲接下來我們老師應該從下面幾點入手:
1.在搭建的過程中孩子們只用到了一種材料,可能是因為忽略了其它材料也有可能是孩子們覺得其它材料不適合此次建構,在下次活動前可以對孩子提出疑問,這樣在提醒幼兒可以使用多種材料的同時也能找到現(xiàn)有材料的一些不足之處,從而去增添新的適合的材料。
2.可以給幼兒欣賞一些游樂園的照片或其他人搭建游樂園的作品,讓幼兒的思維能繼續(xù)前行。
3.由于場地限制游戲結束后只能把未完成的拆掉下次又要重頭在開始,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孩子的積極性,所以可以給孩子提供一處存放點,把已經成形的積木擺放進去,下次只要取出來放在墊子上就行了。
觀察記錄 :戶外水管探索墻
觀察內容:
今天的區(qū)域活動是戶外水管探索墻,孩子們玩到這個區(qū)域他們就激動無比,激動的原因是寶貝們好奇于水進入管中后水是如何流出的現(xiàn)象。而林林和楊楊寶貝就好奇于這個水管中的紅色閥門開關是用來干嘛的!開始他們將水杯中的水倒入管中,發(fā)現(xiàn)這個紅色開關沒反應,于是林林就開始專研,這個紅色開關放這到底起什么作用呢?經過林林的研究和老師的指導下,他們終于明白這個紅色開關是用來鎖住水管的流向,關住了紅色開關水就會從其他方向流出。林林很開心,自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好玩的東西還和附近的伙伴分享了自己探究的樂趣。
情況分析:
這樣的戶外區(qū)域活動孩子們很喜歡,都能滿足于孩子的好奇心,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需要。探索墻除了水管就是紅色閥門開關,大部分孩子只注重水倒入水管中的流向,今天只有林林發(fā)現(xiàn)并研究這個紅色開門,在他不明白的情況下,還向老師詢問,說明林林是一個善于觀察身邊事物的小朋友并樂于探究。
教育措施: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引導幼兒觀察、研究,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支持幼兒大膽聯(lián)想、猜測問題答案并設法驗證;對幼兒自發(fā)的觀察能力,對其發(fā)現(xiàn)表示贊賞,使幼兒體驗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希望這樣的樂趣能夠吸引到其他幼兒。
觀察記錄:我要把房子搭的高高的
觀察班級:中班
觀察時間:**年**月
注意:
學期初,老師在班級的建構區(qū)投放了新的半成品材料——一次性紙杯,并和你們討論了它的玩法,比如可以一個人或多人合作搭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物體的模仿搭建,還可以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想法。介紹完后,孩子們就開始進區(qū)活動了。
彤彤,我發(fā)現(xiàn)你是第一個走進建構區(qū)的,跟以往不同,你選擇了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搭高高的建筑物,眼睛仰視著和小朋友搭的建筑物,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但過一會兒,建筑物倒下了,這時我聽到你們說:“好不容易弄得那么高了,倒下了,真可惜,我們得想辦法弄得更高。”這時你說:“對,我們這次要弄得比上次還高,要是我們再找一些人來幫幫忙,肯定不容易掉下來。”
(彤彤,之前的活動你總是表現(xiàn)的不夠積極,或總是一個人工作,今天看到你能夠跟小朋友們融為一體,真的很欣慰。從你們的活動中,能看得出你很樂意與大家一起游戲,在問題出現(xiàn)以后,也表現(xiàn)出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并且想辦法達到這個目的。)
這時,小朋友們對你的建議,也表示同意,你開始去找小朋友幫助。你首先找到的第一位小朋友是正在畫畫的軒軒小朋友,你向軒軒說出:“我們要弄很高的樓,需要你的幫助。”這時正在畫畫的軒軒沒有給你回應,一直在畫畫,即便軒軒沒有給你回應,你還是不放棄的去尋找其他小朋友的幫助,這次找的是伊伊小朋友的幫助,你詳細的跟伊伊說你們要做說什么,需要怎樣幫助,但伊伊說她更想玩手上的玩具。這時你來到了洋洋小朋友的旁邊,同樣的方法來尋求小朋友的幫助,并用禮貌的語言對洋洋說:“你的個頭很高,如果能去幫助我們,那真是太好了,我們一定能成功的?!边@時洋洋說:“等我把這玩具收好,就過去幫你”。這時你終于找到一個肯愿意幫忙的小朋友了,由此,你心滿意足的回到了你們的隊伍中。
(彤彤,在第一次嘗試找人幫忙時,你面對朋友的不理會并沒有放棄,在第二次嘗試中,用具體說明的辦法來尋求幫助,在遭到朋友回絕時,毅然又找到下一個朋友,想出將朋友優(yōu)點指出并表揚感謝的方式尋求幫助,看得出你很有毅力,并有自己的想法。從你所想出的辦法中可以看出,你在試圖改變每次尋求幫助的方法,真誠誠懇的與別人溝通,對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你的寬容和大度,在面對別人的不幫忙,沒有發(fā)生任何爭執(zhí)。最終有人同意幫助你時,看到你的那種歡喜和快樂,我真的很是為你高興呢?。?/p>
回到自己的隊伍中,你向其他小朋友們說,“找小朋友們幫助時,很多人都在自己玩自己的,不肯來,但洋洋說,等她弄好玩具就過來了,我們就可以搭高高的房子了?!钡攘艘粫海笱髞砹?,你們一起合作搭高高的房子,開始你放在桌子上扶住紙杯,但你覺得還是不夠高,說讓洋洋再高點,站在椅子上扶住,肯定弄得房子更高,結果證明你的判斷是對了,洋洋站在椅子上面扶住,比你之前搭得更高了,同時你們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彤彤,房子怎樣搭建的更高?你在一步步設想并提出自己的講解:在地上搭建不如在桌子上面高;踩在椅子上面搭建房子會更高。你的建議也在洋洋的幫助下順利的完成,并得到大家的認同。你的思維很敏捷,你的想法很獨特,對于一個只有5歲多的孩子,我很是佩服你哦!)
識別:這告訴了我什么?
彤彤,在這次活動中,看出了你的變化,你從一個安靜、倔強的小女孩變得越來越開朗活潑了,也看出你慢慢地長大了:知道遇到困難就能馬上想到辦法去解決,在去尋找?guī)椭耐瑫r,也會遇到問題,但你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把事情的原由說得更詳細,也一直堅持著。你看,因為你的努力、你的堅持,最后你如愿的和小朋友們搭好了高高的房子。老師希望你今后也一直保持良好的品質,獲得更大的進步,收獲更多的快樂。
回應:下一步往哪里發(fā)展?
對于彤彤和小朋友們用紙杯合作搭建房子的活動,通過觀察,讓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學習與發(fā)展,除了搭建本身讓孩子獲得的學習發(fā)展,更多的是在活動中所獲得的各種品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
對于孩子們喜歡的紙杯,我想還可以玩很長時間,除了壘高,還可以拓寬思路,創(chuàng)意更多的好玩的方法,也可以將拼擺加入情景故事,讓游戲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
對于彤彤,孩子的改變除了孩子自身的意識之外,家長和老師的行為也對孩子有著深刻的影響,為此,我們一定會做好榜樣,及時發(fā)現(xiàn)你的亮點,多多鼓勵,多多支持,相信你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出色!越來越光彩奪目!
幼兒觀察記錄:特殊兒童管理
一、情況分析:
**小朋友是個不愛說話和交往的孩子,總感覺他沒有一般孩子的天真和童趣。剛開始總以為是因為孩子對環(huán)境不熟悉,所以會造成緊張和不安,不愿和同伴接觸??墒墙涍^一年下來,孩子的情況依舊如此,一遇到困難就哭,不愿與他人交流,我們對他進行了跟蹤記錄,從中尋找突破口,把他從自我封閉狀態(tài)拉回到同伴中來。
二、學期總目標:
通過對**重點觀察與照顧,讓他逐漸能開口愿意跟他人交流,把心理想的事情說出來。遇到問題能自己想辦法解決,或者愿意找人尋求幫助。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并且要求吃飯速度要提高。培養(yǎng)他能與同伴交流,一起合作游戲。能在同伴面前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愿,體會同伴間互相關愛的美好情感。
第一階段目標、措施:
1、能開口愿意跟他人交流,把心理想的事情說出來。
2、遇到問題能自己想辦法解決,或者愿意找人尋求幫助。
3、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并且要求吃飯速度要提高。
第二階段目標、措施:
1、培養(yǎng)他能與同伴交流,一起合作游戲。
2、能在同伴面前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愿,體會同伴間互相關愛的美好情感。
幼兒個案追蹤記錄
第一階段:(3月6日)
自主性游戲活動開始了,**經過老師的鼓勵終于來到了一個很少有孩子來光顧的圖書角,好不容易他看中了一本關于動物的書,剛想拿時***正好也看中了這本書,他距離書近所以先拿到了,可是金米樂抓住書的一角不放,**很快就放棄了,沒有尋求老師和同伴的幫助,而是緊張的搬著椅子就坐回了自己的地方。
4月12日
我們午餐時他總是吃的很慢,幾乎每次都是最后一個吃好,問他還要不要吃,他總是搖搖頭,一副很委屈的樣子,再問幾句就要哭了的樣子。有時會等他吃完,可有時遇到不喜歡吃的菜就基本不愿意吃。
第一階段小結:
**從小膽子比較小,所以家里人擔心他出去受到別的孩子的欺負,而一直讓他呆在家里,他平時愛跟媽媽和奶奶在一起。家里人也什么都依著他,而在幼兒園里很多機會都是要靠自己爭取的,你不爭取就失去了鍛煉自己的機會,老師就對此給了她較多鍛煉的機會,如六一排練節(jié)目,盡管知道吳旭成膽子很小,聲音也不大,但是還是選他參加節(jié)目的表演。而他也沒有讓老師失望,雖然聲音依舊不夠大,但是吳旭成在排練期間是最認真的一個小朋友,盡管有時會有點辛苦,但是他沒有苦過一次,更沒有一句怨言。
在吃飯方面,也有了較大的進步,至少不是最后一個吃完了,而且在老師與家長的配合之下,每次都把碗里的飯菜都吃干凈,如遇到實在不要吃的菜也會主動跟老師說,老師按情況就叫他少吃點。吳旭成的進步是很大的,同伴和家人也都看在眼里。
第二階段:(5月8日)
通過我們和**家長的溝通,決定讓他帶一些玩具到幼兒園來,吸引其他孩子主動與她交往,從而帶動他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第二天他果然帶了很多玩具來,在自由活動時,我鼓勵他將玩具拿出來玩,這時其他孩子看到她的玩具就想和她交換玩玩具。可沒想到她見有小朋友來和他換玩具,他竟然將所有的玩具都收了起來,放回了玩具區(qū),然后每隔幾分鐘就去檢查一下自己的玩具。任憑你老師再怎么鼓勵,他也不愿意將玩具拿出來了,也不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寧愿一個人呆坐在角落里。
6月4日
一天下午戶外活動時,**跑到我面前,對我說:“老師,今天我們一起玩好嗎?”我說:“好啊,你來想一個游戲吧?!彼肓讼?,跑到玩具籃里拿了條繩子說:“老師,我們來玩小尾巴的游戲。”我和他玩了一會,就請了交往能力極強的***陪她一起玩,可是他玩了一會又來找我了。
第二階段小結:
在這一階段,老師又給**創(chuàng)設了很多的機會,有意識地請他來做游戲的主角,對他的行為給予肯定。剛開始幾次沒有成功,但是我們并沒有因此泄氣,還是希望他有所轉變,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在活動中嘗嘗鼓勵吳旭成在集體面前大膽說出自己喜歡玩的一些游戲,在教師知道他喜歡的游戲后有意識地引導其他孩子主動去邀請吳旭成一起玩,目的都是為了讓他能夠體驗到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我還安排了**做小組長,這樣他與小朋友的接觸的機會就跟多了,漸漸的他也很愿意也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了,有時候還和幾個玩的較好的朋友一起有說有笑的呢。看到這樣的情景,老師也很欣慰。
學期小結:
通過一學期的觀察和培養(yǎng),**改變了很多,也進步了很多,現(xiàn)在他吃飯速度快了,挑食的壞習慣也改了不少。做了小組長后,對很多事情也能表現(xiàn)出積極的反映,能幫老師做一些小事情。在同伴之間也能相處愉快,遇到問題能自己解決,或者主動跟老師反映了,溝通交往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大家的幫助下,吳旭成的飛躍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希望他能繼續(xù)努力,爭取做一個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好榜樣。
游戲觀察記錄
觀察實錄區(qū)域活動時間到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選擇陸續(xù)進入區(qū)域。在美工區(qū)內毅毅很快發(fā)現(xiàn)了新添置的材料——印臺。他隨手拿出一張紙,用右手的大拇指蘸足印泥,然后印在紙上。隨即,他哈哈的笑起來“指紋,我的指紋”。毅毅的發(fā)現(xiàn)和情緒很快感染了角內其他小朋友,頓時,一場摁手印比賽就開始了。你印一個,我印一個,很快,一張紙就印滿了。再拿一張紙,又認真地在紙上印著,個個臉上一幅得意,滿足的樣子。我靜觀事態(tài)的發(fā)展。果然,在他們印到第三張時,浩浩首先有了突破,“看,旋渦(螺形紋),嗚……”邊說邊用手使勁地在空中繞著。超超接著說“我變的大風,好大的風……龍卷風”?!拔疫@是花朵……”。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渲染著自己的作品。于是我緊接著引入活動,提出要求:讓指紋娃娃變魔術。接著就“放手”讓孩子自由表現(xiàn),大膽發(fā)揮了??珊芸煳揖桶l(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在紙上大氣地摁上一通手印后,就不知所措,有的拿起勾線筆就在指紋印上涂起顏色來、飛飛小朋友更好,就用手指蘸著印油在紙上一筆一筆畫起來。于是我啟發(fā)到:好好看看,你們的指紋娃娃像什么,如果添上幾筆就會更像的,如果像蝸牛,那還差哪個部分呢?大膽的試一試,你們一定能行。雖然這樣,我還是感覺到大部分孩子很茫然的樣子,只有幾個能力強的小朋友能添畫幾條光線畫成太陽和小花。
思考與分析活動的開始可以看出,小朋友是非常有興趣的,可是為什么后來卻不能表現(xiàn)出來?“為什么孩子有那么豐富的經驗而不能充分表達?為什么我‘放手’給孩子創(chuàng)造的自由而孩子的作品是那樣的缺乏想象,沒有生氣?”我覺得非常的沮喪。于是我坐下來尋找問題的癥結。通過分析,我意識到:也就是在“想表現(xiàn)”與“實際的表現(xiàn)技能”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而此時迫切需要老師的及時幫助。《指南》指出:在活動中孩子之所以失去表達興趣,之所以作品平淡缺少生氣,最關鍵的原因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孩子對活動缺乏了解。策略與措施在幼兒初次接觸這個活動,老師應及時進行適宜的“出手”,對幼兒進行手印想象畫的相關經驗進行啟發(fā)和誘導,可以通過提供圖片引導觀察和概括,引發(fā)幼兒思索:怎樣印畫出更多的東西?這些都為幼兒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幫助,打下一定的基礎,從而避免孩子表現(xiàn)出的茫然、無措。
大班觀察記錄
實錄:午睡時間到了,小朋友們都陸續(xù)的上床睡覺了,只見仇塏瑞小朋友在床上翻來覆去不睡覺,不但不睡覺,還影響了和他一起睡覺的冒林玲和吳亦凡。我用眼神讓他不要影響別的孩子,他安分了一會兒,不過時不時地還用小手敲敲床邊。我知道這個孩子平時喜歡“戴高帽”,就表揚了已經睡下去沒有聲音的小朋友,然后說:“我們已經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我相信你們都會安靜地快速的睡午覺的。”接著又說:“仇塏瑞最乖了,老師相信他一定會好好睡覺,不影響別的孩子?!甭犖疫@么一說,沒睡下的小朋友都快速的睡下了,仇凱瑞也變得安靜下來。不一會,所有大的孩子都進入了甜甜的夢中了。
分析:仇塏瑞是個聰明活潑的孩子,很討人喜歡,可是就是太活潑了。每次睡覺總是最后一個,不是在床上鬧,就是和邊上的孩子說話,對于這樣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睡覺時,要有教育機智和技巧,利用孩子喜歡表揚的特點進行教育,會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觀察記錄
觀察目的
幼兒在沙坑游戲中的交往能力
實錄
戶外混齡游戲開始后,趙逸晴和蘭伊朵帶好手環(huán)來到沙池,趙逸晴用小鏟子把沙裝進竹筒里,可是竹筒比較細,光用鏟子裝沙需要很久才能裝滿,于是邊上的蘭伊朵找來了剪好的牛奶桶,利用漏斗的方法,很快把竹筒裝滿!緊接著,趙逸晴做起了竹筒飯,蘭伊朵說:“這個都是飯,沒有菜嗎?”趙逸晴:“我們可以采一些。”于是她們將飯倒入竹扁內,做起了味道可口的竹筒菜飯??吹节w逸晴在竹扁上印出自己的手印,蘭伊朵對我說:“老師,我們可以給竹筒飯做成小動物的形狀,我媽媽給我蒸的饅頭就是小動物的形狀?!苯處煟骸翱梢园。銈內ゲ牧峡蚶镎乙徽矣袥]有倒模工具?!碧m伊朵找來了一直“小烏龜”工具,嘗試把“竹筒飯”放到工具里再倒置過來,拿起工具的一瞬間,她們倆期待著,可是第一次失敗了,于是有繼續(xù)嘗試,3次之后,終于成功做出了“小烏龜竹筒飯”。
分析
孩子們在沙坑中的游戲是他們生活經驗的再現(xiàn),游戲的主題因同伴、材料等不斷豐富延伸。沙坑是小班孩子喜愛的活動場地,低結構的沙能在孩子對游戲情節(jié)的想象中變成食物、寶藏等,玩沙的工具也有各種不同的用處,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也在不斷地想象和創(chuàng)造情景。小班孩子從獨自一人游戲慢慢發(fā)展成為結伴游戲,繼而向合作游戲發(fā)展。從最初的趙逸晴獨自一人做“竹筒飯”、到兩人合作燒“竹筒菜飯”,再到最后的給“竹筒飯”做造型,我看到了她們渴望伙伴及交際交往的能力,這一種互幫互助良性的交際循環(huán)。
策略
1.沙工具的低結構、多樣性。玩沙的工具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塑料玩沙工具,豐富玩沙材料,可以從孩子日常經驗中的物品入手,如:廚房中的鍋碗瓢盆、衛(wèi)生間里的毛巾臉盆等等,可以從低結構材料入手,如:木棒、皮筋、白紙、易拉罐等等。
2.經驗知識的豐富。孩子對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有一定觀察,從做“竹筒飯”可以看出孩子對超出生活經驗知識的渴望和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經驗,在課堂內外尋找契機滲透科學、知識,豐富孩子們的日常經驗、拓寬孩子們的精神領域。
3.游戲主題的明確。今天的玩沙游戲,老師并沒有規(guī)定主題內容,屬于“散養(yǎng)式游戲”。孩子全憑個人喜好、想象,自由游戲。教師可以在游戲活動開始前,豐富孩子們的經驗、知識,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得到延伸,也可明確符合生活經驗的場景,讓孩子在同一個經驗情景中互相開展游戲。
“螞蟻”觀察記錄
觀察時間:***
觀察對象:全班幼兒
觀察記錄:
開始并不是人人都對找螞蟻有興趣的,當徐偉賢和薛孫樂發(fā)現(xiàn)了螞蟻,并把消息告知大家:“你看,螞蟻在墻角尼,好多好大的!”“螞蟻在吃我的餅干屑!”“老師,螞蟻找到了好吃的東西,抬不動,會請其他螞蟻一起來幫忙,合作抬!”……他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因此,在之后的時間里,幼兒都要求積極的尋找螞蟻。而當他們又發(fā)現(xiàn)螞蟻的一些新情況時,立即激動得開心地討論起來。幼兒漸漸地發(fā)現(xiàn),螞蟻熱愛群體生活、團結互助的優(yōu)點。
分析:
其實大多數幼兒都看見過螞蟻,所以開始對螞蟻并不感興趣,但當有人找到后,他們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于是開始了尋找觀察。這就是幼兒最自我的主觀思想,當遇到一件事物,他們首先想到就是我早就知道了,還要找么。但由于他們只是接觸過,并沒有自己仔細觀察過,沒有感受其中的樂趣,于是當有了一個領頭羊后,他們才會全身心的投入。還有這種開放式的教育,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找答案的方式,我覺得既開放了幼兒的天性,也讓幼兒學會了觀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