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令人欣慰的娃娃們
發(fā)布時間:2021-06-16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xué)隨筆雷鋒——中國大地上出現(xiàn)的平凡而偉大的英雄人物,雷鋒精神就像是屬于人民的美好事物一樣,始終珍藏在我們的心底。但是,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雷鋒”這個名字可能有點陌生。為了讓幼兒更多的了解雷鋒爺爺?shù)墓适?,傳承雷鋒精神,我在班級里開展了“向雷鋒爺爺學(xué)習(xí)”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一開始,我給孩子們播放了雷鋒樂于助人的故事片段,還和孩子們一起說一說雷鋒爺爺幫助人們做了哪些事情,讓孩子們知道,雖然雷鋒爺爺做的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卻大大地幫助了人們。斐斐邊聽邊豎起大拇指:“雷鋒爺爺真善良啊!”
錄像觀看結(jié)束后,我啟發(fā)孩子:“雖然你們現(xiàn)在是小班的孩子,但是老師相信你們肯定也會做很多事情,誰來說一說你會做什么事情呢?”“我會幫媽媽拿筷子?!薄拔視湍棠痰估??!薄拔視〉艿芤黄鹜??!薄澳銈兛烧婺芨?,今天呀張老師也要請你們當一名小雷鋒,為班級做一些事情好嗎?”不一會兒,孩子們就熱火朝天的忙起來,有的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水、有的合作整理書架、有的把沒人坐的椅子疊放整齊……十幾分鐘過去了,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孩子們都高興極了??粗⒆觽兊男δ槪乙哺械綗o比的欣慰。
生活是鍛煉一個人的平臺,孩子們各種規(guī)矩、習(xí)慣、品格、處事方式的養(yǎng)成都離不開生活,我們老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各種小事情來教育孩子、引導(dǎo)孩子,讓雷鋒精神變成娃娃們自己的精神!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教育隨筆:圖形娃娃
澤澤先拿了一個圓形當娃娃的頭,然后拿了一塊大一點的長方形當身體,然后在長方形的下面放了兩個小長方形當腿,接著他又拿了兩個小的長方形放在頭(圓形)的兩邊,我正納悶這是什么東西的時候,我看到他又拿了兩個小三角形放在這兩個小長方形的旁邊,我問他這是什么,他告訴我說是手。原來,他把手臂安在頭的兩邊了。再看看其他幾個小朋友,發(fā)現(xiàn)他們也是這樣,把手臂安在頭的兩邊。這時我對他們提問說:“你們看看你們的手臂長在什么地方?”他們看來看去,然后說:“在身上。”“對,那你們應(yīng)該把手臂安在什么地方呢?”澤澤猶豫了半天,拿著長方形一會兒在頭上放放,一會兒在身上放放,最后試著在身上拼上,還不放心地看看我的眼睛??次覜]有異議,才確定下來。最后拼完的時候,我問他:“現(xiàn)在是不是像個娃娃啦?”他點了點頭。
在拼圖的時候,在畫人的時候,小朋友會把手臂畫在頭上,這是小班小朋友繪畫的特點,可能對他們來說,手臂長在肩膀上這個方位,小朋友還是不能正確的辨別出具體方位才會表現(xiàn)出這種繪畫特點。我們中班的孩子會有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原來沒有學(xué)過繪畫,所以繪畫的水平還是在最原始的狀態(tài)中。
當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結(jié)構(gòu),幫助他們提高繪畫的水平,當他們不會畫的時候,也可以用拼圖或者黏貼的方式來表現(xiàn)人物。因為是很多小朋友都不會畫,所以我們可以進行一個這類的集體活動,幫助大多數(shù)孩子掌握這個技能。
教育隨筆:熊貓娃娃
教育隨筆:熊貓娃娃
開學(xué)第三天了,琪琪小朋友終于來上幼兒園了,她是在家過完元宵節(jié)才來的。早上她剛進入教室準備吃早飯時,琪琪媽媽便把我悄悄叫到一旁。琪琪媽媽說:“孫老師,琪琪這兩天在可犯愁了,她想來上學(xué)又怕上學(xué)?!蔽覇枺骸盀槭裁囱剑俊彼f:“琪琪想來幼兒園可是她怕吃飯和睡覺。”聽到這里我立馬明白了。琪琪媽媽接著又說:“孫老師,能不能讓琪琪帶個熊貓娃娃來幼兒園,中午她抱著娃娃睡覺可能會睡著?!蔽覇枺骸盀槭裁??”琪琪媽媽說:“她晚上在家睡覺就是抱著熊貓娃娃的?!庇谑俏尹c頭表示同意了。第二天,琪琪果然帶著熊貓娃娃來上學(xué)了。到中午睡覺時,她心滿意足地抱著娃娃早早地閉上眼睛,不在像以往翻來翻去的,最后終于睡著了。
這件事讓我感慨頗多。琪琪是個乖巧、文靜的女孩,平日在班級話語非常少,可是很懂事。自覺遵守各項規(guī)則,紀律很好。游戲和學(xué)習(xí)時表現(xiàn)也很不錯,就是吃飯和睡覺一直是個難題。吃飯時太慢,睡覺時總是睡不著。雖然老師也提醒過或在旁督促著,就是很難入睡。后來了解到她平日在家白天也很少睡午覺,睡眠似乎就是比別人少,所以老師也不在強求她。但通過這次事件說明她還是很在意老師對她的看法,她的心思很細膩。作為教師我們平日可能并未關(guān)注到那么多,尤其是這類乖乖孩子。以后對于孩子們的觀察,我們還需要更加全面與細致,要多關(guān)注大班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同時,我認為雖然是大班幼兒了,對于每個存在個體差異與個性的孩子來說,對于每個孩子的尊重就是要尊重孩子的發(fā)展需要,不能認為是大班幼兒就不能怎么樣,對于孩子的需要要實時滿足,適當引導(dǎo)。
教育隨筆:娃娃家的“爸爸”
教育隨筆:娃娃家的“爸爸”
玩“娃娃家”游戲了,我向孩子介紹新材料:圍裙,告訴他們這是媽媽燒菜時圍的,并且示范了圍裙的圍法,要在后面打個漂亮的蝴蝶結(jié),如果寶寶不會打,可以請爸爸或者老師幫忙。
漂亮的圍裙一下子吸引了許多孩子的目光,紛紛表示要做媽媽,要給娃娃燒飯吃。于是,當我請“爸爸”去請一位“媽媽”時,孩子們很快行動起來,請到的“媽媽”相當神氣,馬上去戴上圍裙,但是自己不會打結(jié),旁邊的“爸爸”這時也樂意上去幫忙。但是范涵宸一個人沒動,也不去請“媽媽”,我就上前問他:“寶寶,怎么了?還不請“媽媽”去?”他一臉的不情愿,慢騰騰地去請了坐著的王泳懿,兩人去了“小臥室”。
當我從其她區(qū)域回來時,發(fā)現(xiàn)“小臥室”只有芊芊一個人在,寶寶不在娃娃家了。我一找,原來跑到美術(shù)區(qū)去涂色了。我上前問他:“爸爸怎么出來了?啵啵餓了,在家哭呢!”他回答我:“我不要做爸爸?!蔽覇査麨槭裁?他說:“媽媽有圍裙的,可以戴著燒飯,我沒有?!蔽依^續(xù)說:“那爸爸可以抱娃娃啊,爸爸力氣可大了,是不是?”他聽了,才點點頭跟著我回到了“小臥室”。
后來幾天的游戲中,我重點觀察了寶寶,發(fā)現(xiàn)他在游戲時常常脫離崗位,一會走出家門,到別的家看看,玩玩,有時甚至把自己家里的東西拿到別人家去,仿佛自己的家不夠吸引他。
幼兒在游戲中經(jīng)常會遇到缺乏角色意識,出現(xiàn)離崗、串位等情況。案例中航航的離崗主要原因是失去了對爸爸這一角色的興趣,無所事事,
在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天天雖然聰明、有主見,但在遇到困難時仍然會有生氣等消極表現(xiàn),這也符合幼兒的特點??少F的是,天天并沒有逃避,而是想出辦法來達到目的,這反映了天天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很是值得班上孩子學(xué)習(xí)的。
教育隨筆:做客娃娃家
案例背景:
我班的娃娃家經(jīng)過一學(xué)期來的不斷開展和調(diào)整,最近根據(jù)孩子活動的需要,重新進行了娃娃家布局的劃分、材料的增添,孩子們出于對生活的模仿和探索,出于對新鮮的玩具的感興趣,一有空就三三兩兩到娃娃家中玩。
案例描述:
今天,我上娃娃家做客,剛一入座,立刻娃娃家里的耀耀、萱萱、貝貝就將各自準備的三杯水送到我的嘴邊,一定要我喝他們自己的那杯水,然后又開始忙乎著為我準備飯菜。我看見孩子們將菜放在了桌上,萱萱將掉在地上的菜撿起來送到了我面前。我沒有馬上指責(zé)她,而是不做聲響地將掉在地上的菜假裝吃了幾口,就裝叫肚子疼。孩子們在一旁著急地說:“老師你怎么了?”我說:“我現(xiàn)在疼地很厲害。”爸爸耀耀說:“你怎么會肚子疼的?”我說:“剛才你們把掉在地上的菜洗也沒洗就拿給我吃了,所以我才會肚子疼的?!焙⒆觽兎路鹗艿搅藛l(fā),爸爸趕緊把菜端到廚房洗了一下,媽媽萱萱給我揉揉肚子,寶寶貝貝則給我端了一杯熱開水。大家爭著把家里整理了一番。娃娃家這下又變得整齊了。
評析與舉措:
通過觀察,幼兒已經(jīng)初步有了角色意識,不在停留在簡單的玩具擺弄上,在游戲中有了自己的想法,從孩子們招待客人、給客人揉肚子,這些都反映了孩子們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活動中的語言交流也逐漸豐富起來了。作為教師,可以扮演其中的一個角色參與到孩子的游戲當中,并需要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運用不夠恰當?shù)男袨闀r,我們不需要馬上指責(zé),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造成的結(jié)果,引導(dǎo)他們自己去試著解決問題,而不能包辦代替,提高孩子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隨筆:娃娃家家里的爸爸
大區(qū)域活動時間,你來到娃娃家做爸爸。你拿了一大疊的錢,來到小超市,看到了一個章魚毛絨玩具。你興奮地說:“哇!章魚!還是紅色的!”你趕緊將它拎在手里,又去了超市的“水果區(qū)”,你拿了一串葡萄,說:“家里好像沒有水果了,買點葡萄吧!”你買好東西,準備“回家”的時候,看到妮妮不開心,你說:“妮妮,你怎么啦?”妮妮說:“我想去小吃店買東西,可是我沒有錢!”你看了看自己手里的錢,想了想說:“我給你一點吧!”你拿出了一張綠色的,一張黃色的紙幣,邊遞給妮妮,邊說:“這個給你!”妮妮說:“這么一點點???”你說:“沒關(guān)系的,你先去用,等下沒了再給你!”
在這里,我發(fā)現(xiàn)了怎樣的學(xué)習(xí)?
你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知道作為爸爸,去超市買東西,除了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要買家里需要的,是個不錯的“爸爸”哦!當你看到妮妮的時候,你會去關(guān)注她的表情,從而解讀出妮妮的開心與否;你會去詢問,并幫助她??吹贸鰜砟銓ν楹荜P(guān)心,樂于幫助他人,且有一定的洞察能力。
下一步的機會和可能性
天天對超市游戲很感興趣,爸爸媽媽可以經(jīng)常帶天天去超市逛逛,了解超市買東西的規(guī)則,適當了解一下錢幣。天天對同伴很關(guān)心,希望這樣的品質(zhì)一直保持,對同伴、長輩都關(guān)心,這樣的天天誰都喜歡!
教育隨筆:娃娃家里的小女孩
今天,我來到小一班的娃娃家觀察孩子的自主游戲,此時娃娃家的人不多。我看到靜靜一個人抱著娃娃坐在搖籃邊,一會兒將娃娃放進搖籃,蓋上被子,輕輕地拍一拍,一會兒又把娃娃抱起來晃一晃,一直沒有與其他人交流。
此時游戲開始已有一會兒了,靜靜一直處于獨自游戲的狀態(tài)。當時我想:這個孩子是不是不善與人交流、游戲水平不高?我要不要介入以推動她的游戲的發(fā)展?
過了一會兒,靜靜把娃娃放入搖籃,走到手中拿著塑料玩具、聽筒什么的芳芳身邊說著什么,只見靜靜點點頭,焦急地把一個扁平的塑料玩具當作手機開始撥號,聽電話,掛電話……然后,靜靜抱著娃娃急急地走到旁邊與在那里玩的小男孩說了些什么,便穿上鞋和芳芳走出了娃娃家。
過了一會兒,靜靜和芳芳又回來了,靜靜拿了一個茶杯倒了一些水給娃娃喝,然后把娃娃放到搖籃里讓她睡覺。不久,她們又打電話、掛電話,再把娃娃抱起往外走。出于好奇,我悄悄跟了過去,看到她們?nèi)チ诵l(wèi)生間,在那里逗留了不長時間,又抱著娃娃回來了。
接下來,靜靜持續(xù)地做著抱娃娃、喂娃娃喝水、哄娃娃睡覺的動作,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我趁勢跟她聊了起來:“你們剛剛抱著娃娃到衛(wèi)生間去干什么呀?”她說:“我們給娃娃看病啊。”過一會兒,她又補充道:“娃娃生病了要多喝水,所以我就給她喝水?!?/p>
這時,我意識到孩子的游戲反映著他們的現(xiàn)實生活。開始我以為靜靜不善與人交流、游戲水平不高,其實她十分專注于“母親”的角色扮演,此時教師最適宜的做法是理解她并期待她產(chǎn)生深入游戲的行為。通過這次觀察,我也發(fā)現(xiàn)小班幼兒在游戲中會嘗試以物代物,如用扁平的塑料玩具當手機,用絲巾當被子……不過,小班幼兒表征能力還不強,還需要一些比較具象的游戲材料,這樣才能促進游戲的發(fā)展。比如,芳芳拿的聽筒就是支撐靜靜生發(fā)“給娃娃看病”游戲情節(jié)的有效材料。到中、大班,則可減少比較具象的游戲材料,投放一些低結(jié)構(gòu)材料。
教育隨筆:娃娃家——轉(zhuǎn)移注意力
一、情景描述:又到了區(qū)域活動時間了,幼兒像往常一樣,拿了區(qū)域牌,開心地進入自己喜歡的活動區(qū)游戲。而我就在旁邊當一名觀察者,觀察孩子們在區(qū)域活動中的表現(xiàn),了解他們在語言、交往方面的表現(xiàn),并且在孩子們需要的時候,適時得給予一些指導(dǎo)和幫助。
今天和往常一樣,娃娃家還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活動區(qū),來這里的人也最多。毛毛進入娃娃家后拿起玩具手機給媽媽打電話,雯雯進了娃娃家后看見毛毛手中的電話,上前就搶,嘴里還說著:“我打一個,我打一個。”兩個孩子開始爭搶起來,把那些“小朋友要一塊兒玩、和小朋友商量商量”的話拋在了腦后。我等了一會兒,兩人還是僵持不下,誰也不肯讓,而且看情形,她們馬上就要來告狀了,看來非要我出馬了。于是,我馬上走過去說:“雯雯,毛毛是小妹妹,先讓她打行嗎?”雯雯雖然停止了爭搶,但是仍不甘心地看著毛毛的手機。這樣不行,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我靈機一動,去其他班上又借了一部電話,并大聲說:“鈴……鈴……雯雯快來接電話,媽媽找你?!敝灰婗M心歡喜地跑去接電話,并和媽媽聊了起來。矛盾化解了,雯雯也投入到愉快的游戲中去了??磥砦疫@招轉(zhuǎn)移注意力的辦法還真是有效。
二、分析與措施:
小班幼兒年齡小,常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為準與他人交往,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發(fā)生爭搶,教師可以利用幼兒情緒易轉(zhuǎn)移這一特點,適時地介入并加以引導(dǎo),使“糾紛”很快化解。這樣,既保證了游戲的正常開展,又不影響幼兒的游戲情緒,真可謂一舉兩得。
教育隨筆:娃娃家成員的游戲性質(zhì)
角色游戲在幼兒的期待中準時開展,孩子們習(xí)慣性地跑到自己所插牌的區(qū)域開始游戲起來,我也緊隨他們進入游戲區(qū)域,軒軒活躍的身影進入我的眼前,他背著書包一蹦一跳地進入超市,這挑挑,那挑挑,最后拿了一盒餅干放進書包里快速地走出超市,朝著娃娃家的方向就竄,我伸手拉住他:“軒軒,你今天是誰呀?”“我是哥哥!”他大聲又快樂地告訴我,“那你告訴我哥哥是大人還是小孩?”我不動聲色地追問,“小孩!我要上學(xué)的!”他看著我,此時他還是一臉的快樂,并夾雜著些許自豪,“小孩子能單獨逛超市嗎?”我輕輕問他,這時他似乎有些察覺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小聲說“不能,要和大人一起去?!比缓笄那幕氐酵尥藜?,取下書包,抱起了娃娃講起了故事~
軒軒平時很是活躍,游戲時常常把游戲規(guī)則拋到腦后,但也會想出不少即興玩法,今天他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是投入地、快樂的,但忘了娃娃家成員的游戲性質(zhì):小孩是不可一人逛超市的。而我們的角色區(qū)域是沒有學(xué)校的,他能背著書包想象著自己是去上學(xué)的,這也是孩子對游戲的一種連帶想象,可以增加游戲情節(jié)。講評時,我引導(dǎo)幼兒說說娃娃家中各成員可以做的事,幫助幼兒豐富游戲經(jīng)驗,并把軒軒上學(xué)這事拿出來和孩子們探討,最后孩子們決定在活動室里開設(shè)一個幼兒園場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