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通過精細分步驟活動引導幼兒體驗完整完成一件事的快樂
發(fā)布時間:2021-06-01 幼兒活動方案的步驟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實施《指南》應注意事項中提出關注發(fā)展的整體性,整體性是注重領域之間
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好吃的馬蘭頭》初步定為健康活動,但其中融合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識,例如觀察、動手操作、合作等。
真實開展這個活動是在星期二,我們中班年級組在三月三(星期三)這天向家長開放“美味野火飯”的親子活動,其中一樣特色菜就是馬蘭頭自助大餐,所以我們在周二就向幼兒介紹馬蘭頭并在園內(nèi)尋找馬蘭頭。整個活動持續(xù)了一上午,我們從介紹-尋找-擇菜-清洗-切-烹飪一步一步認真精細的做下來,每個幼兒都十分的投入。當然我們也遇到了困難,在尋找馬蘭頭的時候,很多幼兒還不能很肯定這是不是馬蘭頭,需要老師確認,也有很多找回來的根本不是馬蘭頭,雖然辛苦,但我們小朋友都樂在其中。接下來的擇菜和清洗都不難,妞妞還問“那么多葉子都不能吃,多可惜呀”,保育員阿姨告訴妞妞要吃到嫩嫩的馬蘭頭菜就得擇掉一些老的葉子呢。梓一責怪晨晨把馬蘭頭切得這么長,大家嘻嘻哈哈在慢工出細活中度過了一上午,最后在午餐的時候成功給自己加了一道菜。每一個步驟幼兒都親自參與,所以吃起來的馬蘭頭也特別的香。(wWW.1467.CoM.cn 大學生范文網(wǎng))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引導幼兒按節(jié)拍做蹦跳步
活動目標中要求能兩人一組按節(jié)拍做蹦跳步,兩人一組我們班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己找到伙伴,但是難點就在一起按節(jié)拍做蹦跳步,并不是每一組孩子都是那么有默契能按節(jié)拍做蹦跳步的,甚至第一次游戲的時候沒有幾組是能做到這個要求的,我知道這個目標對于小班孩子來說還有些難,所以我提出先一個人練習蹦跳步,但其實也只有一般孩子做到了蹦跳步,小班孩子身體運動智能目標是能雙腳一起蹦跳,但是能力弱的孩子連跳躍都很困難,跟別說是蹦跳步了,所以我又提出由能力強的孩子帶著能力弱的孩子,反正游戲需要兩人一組,讓能力強的孩子做袋鼠寶寶在前面帶跳,能力較弱的孩子做袋鼠媽媽在后面跟跳,有了前一次游戲和練習的經(jīng)驗,孩子們跳的好多了,可這是音樂游戲,如果沒有跟上音樂也不算成功,所以我們又改進了游戲規(guī)則,由我在前面帶跳,孩子們兩兩一組跟著我一起跳,有了我在節(jié)奏上的幫忙,孩子們跳起來簡單多了,他們不手忙腳亂,可以自由的做相親相愛的動作,把這個游戲開心的完成了。
整個活動教案看起來完美無缺,但是我們教師在開展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在活動前我們能做課前準備,但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我們只能順應的解決。游戲有了三次的改動后更適合我們班的孩子開展,每個班的孩子能力是有差別的,如果永遠拿一個方法對待所有孩子肯定是不成功的,我們把《袋鼠媽媽》這個活動還延伸到戶外,有了大場地的幫助,孩子們更是如魚得水。
教育隨筆:快樂的航空社區(qū)體驗
今天的建構游戲是航空社區(qū),很多孩子都一窩蜂的來到了地面的建構區(qū)域,這時只聽見高卓安小朋友叫道:“老師,你看這里這么多人,實在太擠了?!笨粗⒆觽円琅f擠在地面上進行建構游戲,顯然場面比較混亂。于是,我建議了一下,分流了一部分孩子去桌面為航空社區(qū)搭建一些小型的東西,比如:飲水機、桌子、椅子...這時,只見張寒纖和陳藝萱小朋友趕緊拿著其它搭建材料麻將去桌面上進行合作搭建了。其他幾位男生則在地面上開始了航空社區(qū)的搭建,有的搭建外墻、有的搭建休息室、還有的給遞搭建材料,伙伴們相互合作,進行了快樂的搭建。
通過這一現(xiàn)象,我感覺我們大班的孩子們都比較喜歡地面搭建游戲,好幾次都爭著、搶著去,比較擁擠。但在活動中還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搭建過程中還是缺乏商量,導致有時搭建會出現(xiàn)分歧或者重復搭建某一物。即使人很多的情況下也是如此。還有個別孩子再進入搭建起始時不知道自己要搭什么,心里沒有一個搭建目標,自己搭什么像什么?只是隨意的搭建。
因為在搭建航空社區(qū)時孩子們出現(xiàn)了分歧與爭執(zhí),有的能力強的還在專注的搭建,有的則帶著情緒,比如:搞破壞的、搗亂的等等。所以這個時候,我就過去和他們一起商量怎樣讓我們的航空社區(qū)搭的又快又好。讓他們輪流搭建,每人都參與主體搭建,這樣既可以化解矛盾,還可以使孩子們的自信心增強,明確自己搭建的目標,潛意識的也讓他們知道合作、商量搭建帶給大家的快樂。
幼兒園教育隨筆:讓孩子體驗“謙讓”的快樂
讓孩子體驗“謙讓”的快樂
“謙讓”是我們在孩子發(fā)生爭搶或其他問題行為時經(jīng)常對他們說的一個詞。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孩子們也會說這個詞,但卻不會這樣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認為“謙讓”指的是別人讓自己,這說明孩子們并不理解謙讓的意思。
有一天,明明吃點心比別人慢些,等他到建筑區(qū)時,他想用的橋型積木不夠了,他想從別的小朋友那里拿兩塊,可沒人給他。他急得哭起來。聽完他的哭訴后,我請他和建筑區(qū)里的文文商量。受到暗示的凡凡馬上痛痛快快地拿出橋型積木交給明明。為了讓明明把受到幫助的快樂表達出來,也為了讓幫助人的凡凡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我說:“明明,凡凡把積木讓給你,你高興嗎?”明明笑瞇瞇的說:“我高興,謝謝你!李一凡?!蔽矣謫枺骸懊髅鳎麓畏卜餐婢卟粔蛐枰愕膸椭鷷r,你會幫助他嗎?”明明會意地說:“我會的?!蔽野衙髅鞯脑捀嬖V了凡凡,凡凡也很高興。通過這種方法,讓孩子們知道了“謙讓”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將來別人也會用“謙讓”回報自己。
區(qū)域結束后,我編了一個小故事講給全班小朋友聽,告訴小朋友:“以后如果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可以向他們這樣解決?!蓖ㄟ^活動,培養(yǎng)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減少了“告狀”的現(xiàn)象。
“謙讓”是幼兒容易說但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讓孩子們體驗“謙讓”帶來的快樂、不“謙讓”帶來的不快樂,使他們真正的理解“謙讓”意義,使“謙讓”真正的變成孩子們的主動行為。
教育隨筆:工作是件快樂的事
教育隨筆:工作是件快樂的事
我總覺得,在幼兒園工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雖然有忙碌,有辛苦,但是看著一個個小朋友,我們的內(nèi)心,就會無比的快樂。自從進入幼教行業(yè),投入工作以來,總是那么的忙碌,我們也逐漸適應了這樣充實的生活和快節(jié)奏。
感謝徐老師的照顧。開學以來,一直忙著幼兒園里的一些煩瑣的事情,對班級往往是無暇以顧,是她一個人在默默整理教室,布置環(huán)境,照顧孩子,什么累活都是她搶著干;又是她帶我熟悉家長和孩子,向我介紹每個人的特點,讓我更快地融入新集體。
感謝家長的理解。雖然接觸不多,但也讓我看到了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對于我這個新老師,大家都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對我充滿了信心,而我,也不會辜負這些家長的期待。
感謝孩子的可愛。慢慢和孩子朝夕相處了一段時間,孩子身上洋溢著天真的氣息,純真的心態(tài)讓我不由自主的喜歡,我和孩子由陌生慢慢變成熟悉,最后變成親密。
盡管會感覺累,但還是時刻準備著;盡管現(xiàn)在已差不多是期中了,但還是會認真對待。路還很長很遠,我和同事會心連心、手拉手一起努力扛過去!
教育隨筆:了解幼兒 引導幼兒
晨晨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幼兒,很多事情都知道,但是很任性。他的依賴性很大,在很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他希望成人能夠幫助他,希望能夠有一個老師一直陪伴著他。他的適應能力不是很強,缺乏安全感,分離焦慮比較嚴重,社會交往能力不強,在集體中不喜歡主動的和小朋友交往。
在和家長溝通過程中,我了解到晨晨小朋友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在家里比較受寵,走路要抱著,吃飯要喂,連喝水都要家長喂到嘴邊,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就通過哭鬧來滿足。家長的包辦過多導致晨晨小朋友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力量不強、靈活性不夠,所以在集體活動中,他都盡量離其他小朋友有一定距離,因為其他小朋友不小心輕輕撞一下他,他就會倒,所以他對集體的活動,特別是戶外體育鍛煉不是十分熱衷,十分依賴老師,希望老師能夠拉著他或者扶著他。同時他又十分的任性,當意愿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通過哭來表達。久而久之,他養(yǎng)成了事事依賴成人的習慣,對于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物總帶著排斥的心理,他總說“我不會,你幫我”,沒有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面對晨晨的情況,我們要爭取到家長的配合,家園共育。我們首先請家長不要太過溺愛,幼兒由于個性、氣質、環(huán)境的不同,交往的水平也各不相同。在理解孩子的各種行為的基礎上,針對幼兒現(xiàn)有情況及時鼓勵、調整教育方法,盡快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其次,要求家長對幼兒點滴進步及時表揚,通過對積極行為的及時肯定與表揚,強化其好的表現(xiàn),刺激他向好的方向發(fā)展。最后,請家長在孩子冷靜的情況下用平常的口吻聊聊幼兒園的優(yōu)點,讓幼兒對幼兒園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慢慢的接受幼兒園,喜歡幼兒園,喜歡老師和小伙伴。
在班級里,我們努力營造溫暖安全快樂的氛圍,讓他喜歡上幼兒園、喜歡老師、小朋友,針對他愛聽故事的特點,經(jīng)常向他講述奇妙、有趣的故事。在一日生活中,多關注他,當他嘗試一項新的事物或者成功的做到一件事情的時候,及時的給予鼓勵。通過經(jīng)常肯定、表揚的方式及時鼓勵他,使他獲得自信。
在這一學期里,晨晨的進步還是很大的,早上來園的時候能夠自己走進教室,不哭不鬧,自理能力有所提高,能自己吃飯、自己脫褲子、自己穿脫鞋子,等等。在幼兒園里每天都能見到他開心的笑容。
教育隨筆:成長第一步
班里的孩子有一些是從沒有上過幼兒園,乍一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孩子的表現(xiàn)五花八門,有哭的,有鬧的,還有的抱住媽媽的脖子不撒手的。開學的第一天,我哄了這個哄那個,抱了這個抱那個,忙的不可開交。記得牽著哭著的馬寶在教室門口望眼欲穿地等著可可;為為小嘴巴開口閉口就是找爸爸媽媽,找爸爸媽媽,現(xiàn)在想起來這聲音還是如雷貫耳;很清楚的記得柚子很愛跑,一不留神她就跑了,她一跑我就跟在她屁股后面追,生怕摔著了……令人欣慰的是半個月過去了,現(xiàn)在班上的孩子都逐漸適應新環(huán)境和新生活模式,他們大部分都能開開心心來幼兒園,高高興興回家去!
前段時間一直在忙著寶貝們?nèi)雸@事宜和安撫他們的情緒,一直沒能用文字記錄下這其中的酸甜苦辣?,F(xiàn)在,回過頭來用孩子的視角來想想,在這個極其依戀父母的年齡段,不得不與爸爸媽媽暫時分離,來到一個陌生的校園,陌生的教室,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學,他們有著最強烈的焦慮和不安全感。站在家長的角度,家長們心疼,手無足措,絞盡腦汁想辦法,焦慮,擔心。可是,這就是成長。成長是什么?我想成長就是人的社會化過程。教育孩子養(yǎng)成習慣、學習知識、獲得能力等等,成長的最終目的是孩子獨立走上社會后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每個孩子都不得不自己邁出他們成長的第一步,沒有親人的時刻陪伴,沒有在家的無拘無束,沒有十全十美的照顧......
但是,今日的第一步,是日后成長的一大步,于孩子們,于家長們,于老師們都是!
教育隨筆:分享的快樂
教育隨筆:分享的快樂
早晨,左左帶來了一本走迷宮書,色彩豐富,內(nèi)容生動有趣。小朋友都圍過來看,我不禁說了一句:“左左,你這本書真好看!”左左笑咪咪地告訴我:“這本書是我媽媽給我買的?!闭f完就得意的將書揣在了懷里,生怕被周圍的小朋友碰壞了。這時,有幾個小朋友唧唧喳喳地說:“哇,走迷宮書啊,我也有一本,你的和我的一樣嗎?”“左左,給我看一下好不好?”“給我看,給我看!”“不行不行,都不給你們看。”左左毫不猶豫的回答。東東又問道:“那我們一起看,好不好?”“也不行,這是我的書呀,我不給你看。”這時,東東向我投來了求助的目光。于是,我走了過去問:“左左,你和東東坐到一起,你來翻書,讓東東在旁邊看,這樣可以嗎?”“不行,他要看可以讓他媽媽買”見左左非常的固執(zhí),小朋友便掃興的離開了。看著左左那小氣的樣子,我暗暗在想引導他的辦法。
午餐過后,剛吃完飯的左左拿著小椅子朝我興沖沖的走來。突然,我靈機一動“有了”。我知道左左最喜歡玩橡皮泥了,就連忙把橡皮泥抱在了懷里。果然,左左一走過來就向我來要橡皮泥。于是,我說:“今天我要給大方的孩子玩橡皮泥”。左左一下子愣住了,不響。這時,剛好東東也來要橡皮泥,于是我故意說:“東東每次拿玩具來都愿意和大家一起玩,有好東西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老師也和你分享,給你一盒橡皮泥玩”。接著,我給了他一個。站在一邊的左左看見后,連忙說:“老師,我給你和小朋友看我的書,你也給我橡皮泥好不好?”“好的”聽到他的話我高興的回答道。
下午放學,離爸爸媽媽來接還有五六分鐘的時候,我看見左左一邊看書一邊在等媽媽來接。還主動的請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看。我表揚他:“左左,真是乖孩子,愿意把自己的書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大家都喜歡你!”我看見,左左的小臉笑得更甜了,說:“老師,我下次還要帶書來給小朋友看,還要帶玩具,也給小朋友玩”我看著左左,不由自主的笑了。
左左的性格很內(nèi)向,在班里也不算活躍,和小朋友交往的不多,這次的分享行為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小朋友之間的距離,原來和小朋友竟有那么多的話題,可以一起走迷宮,一起玩。現(xiàn)在的教室里總是能看到左左和小朋友快樂的身影。從左左的身上我看到,孩子在和同伴分享的時候,自己也獲得了快樂的情緒,感受到和大家一起玩是那么有趣、快樂。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獨苗,在家里被幾個人圍著轉,想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在家人際關系少,交往的人少,所以孩子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里的玩具、書、零食都是自己一個人的,孩子可獨霸一方。而到了幼兒園里,大家誰都不讓誰,自己帶來的東西自己玩,沒有分享的意識。像左左這樣的孩子很多,作為老師,我們應盡量多給幼兒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幼兒參與集體活動,啟發(fā)他們互相交流、磋商、協(xié)調,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書和玩具拿出來與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過程中,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分享的樂趣。當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時,首先要求他們應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們學會考慮別人的需要,形成換位意識,從而克服以我為中心,養(yǎng)成與人共享的品質。循序漸進,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在社會交往實踐中逐步感受到與人分享的快樂,慢慢建立自覺的分享意識。
當左左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時候,我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用另一個方法,讓他體驗到了“不分享”與“分享”所產(chǎn)生的不同效果。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大家愿意和你分享,你愿意與小朋友分享嗎?”“如果你能夠和小朋友一起看,那老師就更喜歡你了!”最終,“分享”的快樂戰(zhàn)勝了“不分享”的不良后果。通過具體事實來引導孩子學會分享。當左左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時候,我及時表揚了左左,后來的幾天,左左只要有玩具、圖片帶來,都會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左左的媽媽告訴我,“左左最近老是掛念著班里的小朋友,家里一有好東西就想帶到幼兒園來,給小朋友看,而且回來還會把幼兒園里高興的事情講給我聽,說要和我分享幼兒園里的事。懂事了,也更開朗了。我真是很高興!”當孩子從一個分享行為里感受到自己帶給他人的快樂,以及因他人快樂而帶給自己的快樂,體驗良好情緒,孩子才真正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識。
教育隨筆:80分的快樂
現(xiàn)在一家就一個孩子,這一個孩子的身上承載了家長們對他無限的期望,因此孩子每天穿梭于各種特長班之間也是常見的事。很多家長說:“我沒想讓他學出什么?就是讓他去玩玩?!蓖盹堖^后特長課的老師又來接孩子了,可是看著孩子們?nèi)缥浵佉粯优腔苍诟鞣N特長班之間,我都覺得有點累了,這同樣會給孩子們帶來一種無形的壓力。我不禁想問:孩子們?nèi)绻迅鞣N才藝都學會了,難道就一定能成才嗎?如果孩子們學不會那些才藝就一定要落人于后嗎?
優(yōu)秀的定義有很多百分百的優(yōu)秀就如在馬的額頭掛一個胡蘿卜一樣,兩者之間永遠只差一步。這用要求對孩子來講是不是有點太苛刻了。其實除了百分百的優(yōu)秀之外還有一種選擇叫良好的優(yōu)秀,如果百分百的優(yōu)秀100分的話那么良好的優(yōu)秀就是80分。80份的優(yōu)秀有可能得不到獎狀,卻能得到許多輕松的時光,試問有什么比快樂更為重要的呢!
孩子們把椅子搬回了座位,站在孩子們的面前我欣賞著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我很滿足。我發(fā)現(xiàn)80分的優(yōu)秀,對孩子而言剛剛好,用那20分來換孩子們快樂的生活我想這是超值的。童年只有一次,過去就不再從來!我要讓孩子們童年充滿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