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擁有心靈
發(fā)布時間:2021-05-28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教育隨筆:擁有心靈
什么是幸福?有人說:幸福是一種崇高的境界,也有人說:幸福是饑餓時一桌豐富的大餐。我的幸福很簡單——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每天面對的就是這樣一群天真無邪的小精靈,他們稚嫩真誠、純潔可愛,與他們相處的每一天里,我都是幸福的。
為孩子們付出的時候,我是幸福的!小班孩子初入園時哭鬧不止,我接過這個,抱過那個;給這個擦眼淚,教那個擤鼻涕;幫這個穿衣服,教那個上廁所;幫這個洗手,教那個自己吃飯……我用行動表達著對孩子們的愛,慢慢地孩子們能夠高高興興的上幼兒園了。每天清晨那一聲“老師早上好”,小鳥一樣飛撲到我的懷里,我是幸福的;戶外活動時間,我喜歡和孩子們一起玩,隨時關注孩子們的活動情況,隨天氣變化增減衣物,看到孩子們在玩的同時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我是幸福的;午餐時,我總是忙碌地穿梭在孩子們中間,隨時關注他們的進餐情況,并告訴他們中餐的營養(yǎng),看到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我是幸福的;午睡時,我總是不厭其煩地幫孩子們掖好被角,看到孩子們甜甜地睡著,我是幸福的;離園時,向家長反饋孩子今天的進步,孩子開心的和我說“老師再見”!看到孩子和家長滿臉笑容離開的時候,我是幸福的。[好句摘抄網 Www.799918.com]
得到孩子們的關心,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我是幸福的!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子里,我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顒又?,我們一起學習新的本領,活動后我們一起開心地游戲,這些調皮的小家伙們會趁我不注意,摸一摸我的長頭發(fā),揪一揪我的衣角,和我“沒大沒小”地玩耍,我知道,他們在向我表達對我的喜愛,當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平時愛搗蛋的小調皮總是一變臉,對著大家嚷嚷道“小聲一點,老師生病了!”我知道他們是在向我表達他們對我的關心,那一刻,我是幸福的。
得到家長的信任、支持與理解的時候,我是幸福的!在“家長半日公開活動中”,有一位媽媽這樣說道:“短暫的開放日,看到了孩子點點滴滴的成長和進步,這其中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和關懷,真誠地謝謝老師們,道一聲:“老師,辛苦了”!每每回想起來,心里酸酸的,這種感覺是幸福的。有時孩子在游戲中不小心受傷了,我滿懷愧疚向家長說明原因,道歉時,家長說:“沒關系的,孩子小,好動,有時磕磕碰碰很難免,老師每天照顧這么多小朋友,很辛苦,沒關系的,老師不用放在心上,我們能理解?!边@種被體諒的感覺是幸福的。
這就是“幸?!钡牧α浚鳛榻處熚覀冃枰獡碛幸活w被幸福浸潤的心靈,去體驗、享受這幸福的人生!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教育隨筆:敲開心靈之門
薛景浩是我們上學期小班新生,剛入園時不哭不鬧,給他些積木、玩具,就自己靜靜地的玩半天,在我們面對那些大哭大鬧,甚至哭的撕心裂肺的“小淚人”們,累的滿頭大汗,手忙腳亂時,看到他安靜的待在那里,打心眼里感激這個乖寶寶:要是多幾個這樣的孩子,我們不至于分身乏術。
慢慢地孩子們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入園,在園里和老師小朋友一起游戲、吃飯、活動,一起度過開心的每一天。薛景浩還是像原來一樣,自己玩自己的,不和身邊的伙伴交流,也不進區(qū)域活動,游戲也不參與,只是自己安靜地呆在自己的世界里。入園也不跟老師問好,離園家長來接也是漠然。這孩子怎么回事?找了個機會與家長交流一下,媽媽說,孩子很乖,很聽話,由于偷生二胎時天天和孩子呆在家里不敢出門,他很少有機會和鄰居家孩子玩耍,后來有了妹妹后媽媽,沒有充足的時間陪他,也不能帶他出去玩,可能是與外界很少接觸的原因,孩子在家也很少說話,只是自己玩玩具,很少給媽媽添麻煩。跟家長反映了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家長也很著急,很為孩子的行為擔憂,迫切想知道促進孩子與人交往現(xiàn)狀的好辦法。我們建議家長在家多抽時間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聊聊幼兒園里的事情,多講講自己小時候和同伴玩的趣事,引起孩子與他人交往的興趣,在園里我們也多和他溝通交流,促進幼兒的人際交往。
當我們老師試著去和他交流時,他很排斥我們只顧做自己的事情或玩自己的手指,或衣服,就是不搭理我們,我們想拉著他一起玩游戲,他把手藏到背后拒絕我們。我們讓孩子去拉他的手請他一起玩,他甩開了孩子的手,轉身趴桌子上誰了不理了。他就像一只小刺猬,靜靜地看著別人在干什么,當有人靠近時,就緊緊的把身子蜷縮起來,保護自己。我們不敢太張揚的去靠近他,只有慢慢尋找機會“下手”。一天早上入園時間,早來的孩子都進區(qū)域玩去了,他來了之后照舊坐在他喜歡的位置,建議他和伙伴一起玩,他無動于衷,我就給他端了幾個動物、水果拼圖給他玩,他成功的拼了幾個,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后來一個玉米的拼圖,他怎么也找不到最后一塊了,玩具筐子里他翻了幾遍都沒找到,他很著急,放棄可惜,不放棄又找不著。我走過去輕輕的問他:“我?guī)湍阏艺液脝??”他點點頭,當我從別的筐子找到遞給他的一剎那他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把拼圖拼好了,我邊鼓掌邊說:“你好厲害,拼出這么多了,我還幫你找到一塊,謝謝我了沒有?”他小聲的說了聲謝謝,我立刻表揚他是個有禮貌好孩子。
第二天媽媽來送他時就開心的告訴我說,薛景浩在家跟媽媽說,老師說他是個好孩子,他喜歡老師,想去幼兒園見老師。慢慢地我們和他師生關系得到改善,在我們的引導下,他也慢慢地和別的孩子一起玩了,雖然與同伴相處的技能還有欠缺,但更多時候,他有欲望想去和別的孩子一起玩耍。
《指南》中指出要主動親近和關心幼兒,經常和他一起游戲或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與長輩交往的快樂,建立親密的親子或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的快樂,幼兒才能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孩子剛開始對陌生的老師是不信任的,他很排斥我們,怕我們會威脅到他的安全,所以把我們“拒之門外”,在慢慢的接觸后,他知道老師能幫助他,他就把“門”打開了。在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就會敲開每個孩子的心靈之門。
教育隨筆:走進孩子心靈
教育隨筆:走進孩子心靈
常言道:“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這句話道出了情感與教育的關系。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自覺愉快地理解教師的教誨,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在這種孕育情感的氛圍中取得進步,,體驗收獲,,體驗快樂。
一、學生幫我反思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所謂高懸鞭策自警”。其實我在做班主任時內心經常會受到學生的挑戰(zhàn),以前有失去自控的時候,,也有過發(fā)火發(fā)怒,變得暴躁的時候。此刻回想起來,這樣做不僅僅對工作有損無益,有損于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還會加深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誤會和代溝。我陷入了沉思中,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個性是對待個別行為偏差生,更是好用貫有的思維定勢來決定和處理問題。發(fā)生在嚴駿同學身上的事情就是一個例子。一天中午休息時間,,嚴駿與一位同學發(fā)生肢體沖突,得知消息,我迅速趕到教室,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嚴駿:你平時學習不認真,上課說小話,此刻發(fā)展到打架。他還想爭辯什么,我很武斷地打斷他說:“還要狡辯你總是班級的麻煩制造者,先到辦公室再說”。之后,從與嚴駿的談話中和其他同學處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一位同學亂垃圾,沒有扔進垃圾箱,嚴駿讓他撿起,那位同學卻說嚴駿多管閑事,并辱罵嚴駿,才有后面的沖突。我的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動,這事確實不是嚴駿引起的,那位同學就應負主要職責,嚴駿是在維護班級的紀律(班級規(guī)定扔垃圾,務必在下課時間扔進垃圾箱),那我怎樣辦呢我陷入了沉思,最后我決定在全班同學面前向嚴駿道歉,并且表揚了他
。同學們的掌聲讓我感動,他們幫我反思,促我進步。作為教師就應做一個有錯就改的快樂思想者,從學生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他們個性是行為偏差學生的點滴進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機會,教育他們不斷進步。自己遇事也要冷靜,真是應驗了“急事緩辦,緩事急辦”這句話啊!
二、走進學生心靈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對每個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個性是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張磊同學成績不錯,就是性格太內心,不愛說話,與同學交流少,在班里顯得很孤單;在老師面前也是有上句沒下句的,我?guī)状味枷胫鲃诱宜鉀Q問題,但一向都沒有遇到好的機會。一次,我們班的同學在食堂包餛飩聚餐,我把學生分成四組,分組包,分組煮,分組吃。輪到張磊盛餛飩時,由于食堂地面濕滑,湯水灑出燙了手,結果氣得他把餛飩全部倒掉揚長而去,學生告訴我后,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怎樣會這樣呢?我意識到他不僅僅性格內向,而且偏激,容易出現(xiàn)更為嚴重的事故,再聯(lián)想到媒體介紹的一些案例,感到有些害怕。我趕緊把他找到辦公室,讓他坐下,漫漫說出當時的具體狀況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后果,講得我嘴巴都快干了,最后,他最后表態(tài)說:“我以后會多和同學交流的,遇事也會冷靜的”。但我仍不放心,以后再出現(xiàn)偏激的事怎樣辦呢?必須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他的問題。我除了注意觀察他,抽空和他談心外,還讓班級幾個比較開朗的同學成立幫教小組,帶他多參加一些群眾活動,如果他遇到難事,幫教小組的同學會幫他出謀劃策,幫他解決問題。漸漸地他變得樂意和班級同學交往了,有事也愿
意和我交流了,人也變得樂觀了許多。在一次家長會上,他的母親提到他的變化時,對我表示十分感謝。一天,我在辦公桌上發(fā)現(xiàn)他的一張留條,上面寫到:“謝謝您,我的老師!”看完后,我欣慰地笑了。
班級工作千頭萬緒,但班主任老師只要用“愛”這根針就能把它們串起。教育學生,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他們,理解他們并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心,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就能到達“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目的,就會收獲更多的成功和喜悅。
教育隨筆:守護稚嫩的心靈
孩子天真、可愛,擁有一顆稚嫩的心靈,很容易受到傷害,可能教師不經意間的一個小動作、一句話就會給他心里留下傷害……每天面對這些可愛的小家伙,我要用全部的細心、耐心、愛心來守護他們。
一天,我讓孩子動手做福燈籠,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動起手來。完成的小朋友還會拿著自己的燈籠到處宣揚:“看!這是我做的福燈籠,漂亮吧?”“你怎么還沒做完?我都完成了!”
老師把孩子們的作品懸掛起來做成了吊飾,很是漂亮。“小朋友的燈籠都掛起來了,就我自己的小燈籠沒有掛起來。”忽然傳來一個稚嫩的聲音,原來是小森,他看到自己的燈籠孤獨地躺在桌子上,很是不開心,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錯了,我趕緊說:“小森的福燈籠太小巧精致了,老師還沒給你的福燈籠找到合適的位置呢,要不小森自己來找個位置吧,老師幫你掛起來。”
“好。”
“老師,掛在這里吧!”
“哇,看我們小森的福燈籠掛起來更漂亮呢!”,小森的臉上終于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的作品有好壞之分,而在孩子的眼里,自己的作品永遠是最好的,因為這是他的勞動成果,是他的驕傲。珍惜孩子的勞動成果,不要讓你無心的舉動來傷害他!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用真心、愛心守護孩子稚嫩的心靈,孩子的心田才能開出五彩絢爛的花朵!教師是孩子的藍天,孩子才能是藍天里快樂的白云!
教育隨筆:擁抱的力量
教育隨筆:擁抱的力量
有一次偶然的時候,聽見了幾個小朋友坐在凳子上聊天,都在討論老師最喜歡誰。幾個小朋友們都爭著搶著說老師最喜歡自己,只有坐在旁邊的瑤瑤不是很開心的說:“老師已經很久沒有抱過我了”當時我是感到很驚訝和不好意思的,小朋友居然會記得老師多久沒有抱過她,但作為老師我卻不記得了。原來在小朋友他們的心里,老師的擁抱是那么的重要和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但卻是稀少的。在聽到之后我過去給了她一個擁抱,她很開心也緊緊的抱住了我,和她聊了幾句,也表達了我的歉意。這件事情之后我也想了想,可能不只有一個小朋友會這樣想,全班20多30個小朋友他們沒有說出來,又或許說出來了,剛好老師沒有聽見他們說出來,可這不代表他們的心里沒有這么想過。大概小朋友們除了父母家人之外最想親近的人應該就是老師了,所以他們也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一個擁抱一點溫暖??墒抢蠋焸儏s連這一點都不能很好的做到,其實每天都可以空出一點時間,坐下來,坐在小朋友旁邊跟他們聊一聊天,不去談今天哪里做得不對不好,不去說批評的話,只是簡簡單單的聊一聊天,再抱一抱他們,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會很喜歡很開心。我有試過抱一抱班上的小朋友們,就發(fā)現(xiàn)有些小朋友會很熱情很主動的抱著你,有的小朋友會有些害羞不敢抱,要等著老師先抱,然后又很快的笑著跑開,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樣的一個擁抱的過程不僅小朋友會很開心老師也會感到開心,無形中拉進了小朋友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也增加親近感。所以每天花點時間給我們可愛的小朋友們一個溫暖的擁抱吧。
教育隨筆:靈動圈圈
教育隨筆:靈動圈圈
又到了戶外混合大游戲的時間,每當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歡呼雀躍起來,就像放飛的小鳥嘰嘰喳喳地:“我想玩輪胎、我想騎自行車……”孩子們按著自己的意愿選擇了自己想玩的游戲。而我負責的是圈圈,大班的孩子主見性很強,游戲一開始就迅速拿起擺放在地上的圈圈帶著小中班的小朋友到自己的領地去玩了。我一般習慣性的先讓幼兒自己一人或二三人結伴玩圈圈,然后再組織集體玩。今天孩子們在自主玩的時候我觀察到:
情景一:開火車跳圈圈
只見小朋友們把圈圈一個個擺放在我們平時做操的圓上,然后快速在外圈開起小火車來,其中一個大班的小朋友說:“快跳進綠色的圈圈”。結果中大班的小朋友都迅速找到了綠色圈圈,小班的小朋友正小火車開得起勁呢,還沒搞清楚啥狀況,這時大班的小朋友說:“沒找到綠色圈圈的快表演一個節(jié)目?!毙“嗟男∨笥讯蜕忻恢^的唱起了歌來,雖沒明白怎么回事,但也笑容滿面,很開心啊。
情景二:打地鼠
孩子們玩了一會兒覺得沒勁了,都坐在各自的圈圈上休息了,翟康馨說:“還有什么好玩的嗎?大家想想辦法?”過了一會兒,朱俊澤說:“你們看我蹲在圈圈里,像不像小地鼠。”翟康馨說:“那我們玩打地鼠吧!”大班的一個小朋友馬上跳出來說:“那我來打地鼠,你們一個個都是小地鼠?!贝蠹乙恢沦澩龅厥蟮囊粫阂徽酒饋?,一會兒蹲下去,一上一下的,可不好打,翟康馨還不斷挑釁說:“來呀來呀,你打不到我?!睅讉€回合,大班的小朋友累了,可還是一副誓不罷休的樣子,只見他眼珠一轉,做出一副要打另一個小朋友的樣子,緊接著向后一個轉身打到翟康馨這只“小地鼠了”,大家一陣拍手叫好。
在這次玩圈游戲中,我作為一名觀察者,如何在幼兒的游戲中捕捉到有價值的信息,讓一個小圈圈能玩出更多的花樣來推進游戲,我覺得:
一、給幼兒充分自主游戲的時間與空間
教師要將游戲的決策權和使用權回歸給幼兒,讓幼兒自己做主,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并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對于一樣幼兒已經非常熟悉的玩具,他們在不同時間、不同情景中萌生出來的玩法是不相同的。就如圈圈雖然是幼兒從小班就開始游戲的一種玩具,但在不同時期孩子的玩法卻是不同的。小班年紀的小朋友也許只會跳跳、轉轉;中班的小朋友就會想花樣了,如:幾個圈圈滾出花樣來,或者幾個人拿著圈圈一起來鉆山洞;而大班的小朋友就具有組織能力,帶動小中班一起玩,一起探索新花樣了。真正的讓圈圈靈動起來。此外幼兒對一種玩具的探索也是需要時間的,因此教師要留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在時間和空間上給予支持,耐心等待,不隨意打斷或介入。
二、及時分享和交流
《指南》指出:“支持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究與分享交流,體驗合作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在幼兒結束玩法后,教師可以請他們把自己創(chuàng)意的玩法介紹給大家,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小班幼兒玩圈圈的經驗和了解玩法的規(guī)則,又可以在和同齡孩子的思維碰撞中創(chuàng)造新玩法,就像情景一中,結束的時候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下次玩的時候小班的小朋友也會懂得規(guī)則怎樣玩了,不會在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跟著傻玩。真正的讓一種玩具在幼兒手中玩“活”,玩“火”,促使同伴進一步自主嘗試的欲望,體驗超越自我的成功與快樂。除了分享玩法之外,教師還可就此游戲場景中存在的問題與孩子討論。如討論:“大家游戲時該不該保護自己,注意什么?”提醒他們在游戲中不忘進行自我保護。
從這次游戲中還可以看出大班幼兒的自主意識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增強,游戲中大班的孩子帶動著小中班的幼兒,大班的孩子會出主意,中班的孩子會和他們探討、配合,小班的孩子會融入進去一起玩,通過自己想主意,商量出玩圈圈的規(guī)則,并互相遵守著。喜歡挑戰(zhàn)自我,激發(fā)他們一起合作玩圈圈的興趣,這就是混合大游戲的好處
教育隨筆:打動我心靈的孩子
今年的九月份,我又教了一個新的小班。有一個叫小旭的小男孩特別愛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是我們去家訪,在他的家里。這個男孩大大的腦袋,忽閃著眼睛,笑呵呵地看著我們。真是一個快樂的孩子!一看到他,我就喜歡上了這個笑呵呵地男孩。
開學了,孩子們哭著鬧著開始了他們的幼兒園生活。小旭挺有意思,他不哭,而是研究教室里的門是怎樣打開的。門研究好了,知道怎樣打開了,趁老師不注意,溜出門外,也不走遠,看看走廊,好幾次我們都把他抱了回來。
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啦,都喜歡上幼兒園啦,小旭每天也總是樂呵呵的來,樂呵呵的走??墒菨u漸地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不能完全聽懂老師的話,就連小朋友的話也不是太能聽懂。每次入廁,老師總是要拉著他的手帶他去衛(wèi)生間,喝水也是幫助他拿杯子,因為他不能明白老師說“貝殼組的小朋友去喝水啦?!钡鹊取@蠋焸兌加行┲?,我對其他的老師說:“不要著急,要慢慢來,說不定哪天,他就明白啦?!?/p>
有一次,中班的張老師要在我們小二班試教,她組織的是藝術活動《紙盒變變變》,張老師請小朋友們把紙盒打扮的漂亮些,送給小熊寶寶,因為小熊寶寶要過生日啦。孩子們都很開心,張老師提供了很多的裝飾材料,孩子們自由的裝飾起來。小旭特別感興趣,他先用橡皮泥把紙盒裝飾成一條條美麗的花紋,又用小貼畫貼在紙盒上,還用水彩筆畫了圖案,觀摩活動的老師都稱贊小旭,小旭拿著裝飾好的紙盒又蹦又跳高興極了,我也被他感染了,也跟著樂呵呵的笑。
回到班級之后,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班級老師,班級老師都很震驚,因為這個孩子連老師說話有時都聽不明白,沒想到在做手工時,那樣出色。從那以后,我就特別觀察小旭,這個孩子對美術非常有天分,我們帶孩子做手工、畫畫的時候,他都特別認真、喜歡,做完了、畫完了,他總是捧著他的作品,呵呵地笑。
這真是一個打動我心靈的孩子,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要接觸各種各樣的孩子,也許有的孩子做事情就是慢慢的,但是要多給孩子時間,慢慢地,我們就會有驚喜的發(fā)現(xiàn)!我愿意陪著這些樂呵呵的孩子們慢慢長大!
小班教育隨筆:愛的擁抱
時光如梭,短暫的假期結束了,轉眼新的學期開始了,也不知道那群可愛的小家伙怎么樣了?在家里過得好嗎?是不是已經把我們忘記?小班的孩子依賴性很強,經過了一個寒假,是不是又變成了“粘窩窩”?抱著媽媽的脖子半天不肯松開。
我迫不及待地走進教室,孩子們還是先怔了一下。看到這種情況,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于是我就主動出擊。開始挨著個的叫孩子的小名,被叫到名字的孩子,就跑到我的面前,我迅速的把他抱在懷里,貼在耳邊輕輕地告訴他:“我喜歡你,我都想你了”。再來一個“咯吱吱”或者“騎大馬”。看著他們一個個心滿意足地離開,我的內心也滿足極了。其實,越小的孩子肌膚越需要成人的撫慰,當他的肌膚得到充分的滿足時
,心里就會變的十分的愉悅。記得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將參加實驗的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觀看喜劇的節(jié)目,另一組學生則觀看悲劇的節(jié)目。節(jié)目結束后,進行新知識的學習,答案是:看喜劇的那組同學,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梢姡淇斓厍榫w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一個簡單地擁抱,一句簡單地悄悄話,拉近了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滿足了小班孩子的依賴性,真是一舉多得。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需要我們用心的去對待??芍^:“孩子無小事,事事需用心”。
教育隨筆《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
今天,我和往常一樣懷著一份好心情走近了教室,準備開始著一天的工作??匆娡鹾曇荒樋鄲赖刈诮锹?,我忙問:“涵鈺,你為什么不高興啊?”她不理睬我。我拉拉她的小手對她說:“告訴老師,或許我可以幫助你,你不告訴老師,那你會一直不開心下去的。”可她還是無動于衷。后來我向另一位老師了解到王涵鈺是因為玩桌面游戲時沒有找到積木里的輪子才不開心的,其實她因這種情況而不開心也不是一次了。
還記得有次晨間活動:玩沙包。就因為媽媽給她縫的沙包破了而不開心許久,不管老師怎么勸都不愿用被人的沙包進行游戲。孩子往往會認準一樣東西或意見事情而不愿妥協(xié),這也是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具有固定性等特點決定的,但有時對她的過于執(zhí)著而感到束手無策。她就像一只小烏龜,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學習用“縮頭”的方式來逃避,她不予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這樣的性格更是我一直最為擔心的地方,因為我明白這樣的性格不利于孩子健康,主要是心理健康的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太重要了?!笔堑模哌M孩子的心靈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我一直在反思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為什么不理我呢?”是我缺少親和力嗎?也不會啊,其他孩子和我還是比較親熱的。也許是我仍缺乏關注孩子個體發(fā)展、態(tài)度、情感上的發(fā)展需要。也許是我在引導其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的方式、方法不能再其身上產生作用,只是一方一位地在灌輸,卻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理解、接受、認同??磥硪⒁环N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還路漫漫其修遠,需要時刻提醒我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一名有思想的智慧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