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案例:科科變了

發(fā)布時間:2021-05-27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模板 幼兒園獲獎科學說課稿 大班幼兒園科學說課稿

科科,是我班一個毫不起眼的男孩子,平時不聲不響,很少與老師、同伴交流;各項活動中,從不舉手發(fā)言;在同伴心目中處于無足輕重的地位。

然而,這幾天,我們的科科瑋變了,不但在活動中能主動舉手發(fā)言,而且,性格似乎也開朗了許多,能主動與老師交流,畫畫、午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不禁令我們刮目相看。何以令科科有如此大的變化呢?我們細細地回想著……答案很快就找到了。原來,最近我們小小班開展的探索型主題活動“我”,每天早晨在吃點心的時候,我們開始選小班長,瑋瑋也被選了。小班長是幫助其他小朋友發(fā)餅干,管主其他小朋友不講話,在這個活動中,讓孩子之間增進了友誼。從科科通紅的小臉、跳躍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很喜歡這樣的活動。正是在這樣的活動中,科科感受到了老師、同伴對他的關愛。

可見,愛的獲得是孩子健康發(fā)展的要素,是孩子精神需求中最珍貴的部分,能使幼兒得到愛的滿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長,能幫助他們激發(fā)學習的愿望。幼兒期是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期,我們今天的幼兒,將是未來世界競爭的主力軍,他們的心理健康與否,將會對以后的認知、情感、個性、道德品質等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因此,我們幼教工作者必須重視和加強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后,我會陸續(xù)地邀請我們班上的每一個孩子到我家里來做客,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這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一定有很大的幫助。[活動范文吧 WwW.F236.COM]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案例:小淘氣變了


黃在中班時是我班有名的“淘氣鬼”,連家長都懷疑他是否得了“多動癥”做什么事總靜不下心來,缺乏堅持性。

新學期開始后,我們根據孩子的要求進行了“恐龍”的主題活動,黃對此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讓媽媽為了買了許多關于恐龍的書籍,帶到班上與小朋友一起分享,并能告訴小朋友許多關于恐龍的知識。一次美術課,我讓小朋友畫自己喜歡的恐龍,我觀察到黃表現(xiàn)得特別專注,我走過去一看,他畫了好幾種的恐龍,有梁龍、劍龍、翼龍等,他還悄悄地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恐龍,我真希望恐龍能生活在現(xiàn)在,我就能看見真正的恐龍了?!边@時,戶外活動時間到了,我讓小朋友收拾好紙、筆到外面去活動,黃卻用懇求的目光的望著我說:“老師,我想給恐龍畫幾棵樹,它們才會有吃的,才不會滅絕。真正的恐龍就是沒有吃的才滅絕了?!蔽矣X得,盡管他平時在老師的眼皮底下都要淘氣,今天竟一反常態(tài)要求留下,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鼓勵他做事的堅持性。我答應了他的請求,并對他說:“黃,老師相信你這幅畫一定畫得很好?!蔽以谧呃壬辖M織小朋友活動,不時透過窗子看到黃仍在專心致志地畫畫。直到畫完了,他才高興地跑出教室,把畫給我看。我看到他這幅畫的確畫得很認真,便及時表揚了他,并鼓勵他以后做什么事,都要像今天一樣,堅持到底。黃愉快地點點頭加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來。從那以后,我都有意識地引導他做事有耐心,慢慢地,黃變了,上課、做事都能靜下心來做了。

通過黃的轉變,我想當時我怕他一個人留下來會惹麻煩,斷然拒絕他的請求,或許他今天仍是一個做事沒有堅持性的孩子。像黃這種孩子,尤其需要老師的對他的理解和關心。教師若能對幼兒偶然的行為因勢利導,對幼兒是莫大的鼓舞。對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結果做出肯定、贊賞或鼓勵都將增加孩子的勇氣和信心,帶來積極的情緒,這在教育上早就已被肯定和提倡了。

案例:凌云青變了


凌云青是我們班比較內向、害羞的小姑娘,每次爸爸送她的時候,她總是依依不舍,想要哭的樣子,老師和她說話她總是不回答,連點頭和搖頭都沒有。在任何活動中都不積極參加,只有老師帶著一起玩的時候才玩,英語課上的游戲想參加就參加,不想參加就不參加。看到她這種情況,我的心里很難受,總要想辦法和她溝通,讓她和其她小朋友一樣變得開朗起來,但是一點起色也沒有,我的心里也很著急。

我班下半學期學習內容的調整,主要的學習內容和形式以幼小銜接為主。凌云青上課表現(xiàn)專心聽講,課堂完成的作業(yè)也很好。體現(xiàn)了這個孩子非常適應小學化的學習形式。找到了孩子的優(yōu)點我很高興,馬上在全班對她進行表揚,并把它的作業(yè)貼到外面展示版上進行展示,從中幼兒感到了在幼兒園的成就感。當凌云青的父母來幼兒園接送孩子的時候,我也及時的當著孩子的面對家長表揚孩子,也讓幼兒感到它的點滴進步,能夠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認可。在與幼兒的表揚的交流中,凌云青開始和我有了一些對話,還能主動地問老師早。孩子近入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階段。我抓住好的開端,毫不吝嗇的及時的表揚她。

從這個實例使我感到,每個幼兒都有它的優(yōu)點,幼兒的優(yōu)點有時是靠老師的觀察,有時靠老師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優(yōu)點。作為老師不要吝嗇表揚,表揚是幼兒參與活動的調和劑,是糾正幼兒行為的開門鎖。

案例:愛科學做科學


幼兒好奇好問、愛探索愛活動,幾乎科學領域的有關現(xiàn)象和事物,諸如天上飛的小鳥、地上爬的螞蟻、電視上出現(xiàn)的圖象,甚至幼兒自己身上的一顆黑痣或小小的肚臍眼,都會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幼兒對于科學活動常常樂此不倦。作為教師,如何組織、引導幼兒科學活動,如何讓幼兒科學活動發(fā)揮最大功效,一直是我們思考、探索的問題。

新《綱要》告訴我們,孩子們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huán)境中常見的事物,發(fā)現(xiàn)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我們應讓孩子們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新《綱要》指出兒童是主動學習者,在科學教育活動中,他們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fā)現(xiàn)者,知識經驗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兒童的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兒童實際參加探究活動,“親身經歷真實的研究過程”,要讓兒童真正地“做科學”。教師要引導幼兒在做的過程中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孩子們首先要通過感知、熟悉、提問、回憶來明晰自己的研究對象,提出自己真正關心的或有疑問的問題;然后分析自己面臨的問題,充分運用已有經驗作出猜想和假設;在帶著問題通過親自動手做來驗證自己的想法;依據觀察到的事實得出自己的結論;并在同伴間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案例描述與分析思考

一、讓科學與生活更加貼近

案例:在“認識電”的科學教育活動中,我們?yōu)槊拷M幼兒提供一個線路板,讓幼兒把兩節(jié)電池的正負極連接起來,使小燈泡發(fā)亮。結果,幼兒很快獲得了成功,并且操作得很熟練。

分析思考:陶行知先生早就說過“生活即教育”。美國心理學教授特芬尼.桑頓引用許多人的研究成果證明,幼兒是否能成功地解決遇到的問題,更多地取決于他們的經歷而非聰明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地為幼兒設置問題情境,創(chuàng)造解決問題的機會,能有效地幫助幼兒把知識轉化為生活技能。

在以上科學活動中教師注意到了為幼兒提供豐富多采的操作材料,但很多時候,只是要求幼兒按照老師設置的程序去操作。但這符合幼兒的生活需要嗎?如今,幼兒的生活中充滿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使用電池的玩具、文具、生活用品,如電子游戲機、電動玩具、鬧鐘、錄音機、手電筒等,而這些物品的電池型號不同、安裝方法也有差異。如果幼兒只學會熟練單一地操作實驗中的線路板,對他們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只有向他們提供一系列常見的生活用品,讓他們通過探索、嘗試,在反復的拆裝中學會正確地給不同物品安裝不同的電池,才是幼兒真正需要的!

我們應注重讓幼兒置身于廣闊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去學習,這樣,他們的眼界將更加開闊,他們對于現(xiàn)代科技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也將理解得更深。如在進行“火”的科學主題活動時,我們就把幼兒帶到消防隊,讓他們觀看消防員叔叔的消防演習,邊看邊聽消防員叔叔介紹消防車的構造、介紹先進的消防器材、介紹在生活中如何注意用火安全......這種身臨其境的學習比在課堂上干巴巴地講解消防車的結構要有價值得多。

二、猜想、探索與交流是幼兒科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案例:一次,我倒了一大杯水,可水太燙喝不了。細心的威威看見了,說:“老師,我有辦法讓這杯水快快變冷!”威威的話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興趣,很多孩子好奇地圍了上來,于是,“讓熱水快點變冷”的科學探索活動應運而生了——

①猜想讓熱水變冷的辦法:圍繞著“有什么辦法讓熱水變冷”,我讓孩子們充分猜想、討論,然后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并對不同意見提出質疑。孩子們的辦法可多了,“把熱水杯放在冰箱里”、“拿筷子在水里攪拌”、“把熱水放在窗上,讓風吹冷”、“用扇子扇風”、“往杯里加冷水”等等。我鼓勵他們用繪畫的形式把猜想的辦法記錄下來,以便進行實驗。

②怎樣證明熱水變冷了:實驗開始前,孩子們對自己的辦法和別人的辦法能否讓熱水變冷充滿疑問,急于動手實驗。這時,我提問:“怎樣證明你的辦法使熱水變冷了呢?”有的幼兒說用手摸,有的說用嘴嘗,也有的說看杯子上是不是有熱氣,用溫度計插到水里測量......

③怎樣讓熱水冷得更快:熱水變冷實驗后,我又提出了新的問題:怎樣讓水冷得更快?孩子們通過交流、探索,反復實驗,得到了多種方法。

相關推薦

  • 幼兒園科學變了變了 小班科學變了變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感知常見的可泡發(fā)食品由小變大的有趣現(xiàn)象,愿意動手嘗試泡發(fā)食品,在探索中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
    2021-05-2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變了變了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的可泡發(fā)食品由小變大的有趣現(xiàn)象。愿意。 2.在動手嘗試泡發(fā)食品的過程中,探索泡發(fā)食品的大小變化 3.喜歡探究事物的變化,有初步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透明玻璃杯兩個...
    2020-03-1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變了變了教案 小班科學活動變了變了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通過觀察、嘗試探索,感知物體膨脹的有趣現(xiàn)象,對膨脹的現(xiàn)象產生好奇,并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適...
    2020-04-20 閱讀全文
  • 小班科學《變了變了》教案反思精選 教學內容的選擇取決于知識的特點、編寫教材的意圖,身為教師要學會編寫有自己風格的教案。教案不應該拘泥于課本的固定知識,老師可以進行適度拓展。優(yōu)秀的教案怎么樣去寫呢?考慮到你的需求,我們特意整理了“小班科學《變了變了》教案反思”,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2023-01-2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變了變了 設計意圖"變了變了"是省編教材小班主題活動"大大小小"中的一個科學活動內容。設計活動時,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fā),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fā)現(xiàn)獲得有關...
    2019-12-12 閱讀全文

小班科學變了變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感知常見的可泡發(fā)食品由小變大的有趣現(xiàn)象,愿意動手嘗試泡發(fā)食品,在探索中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

2021-05-2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的可泡發(fā)食品由小變大的有趣現(xiàn)象。愿意。 2.在動手嘗試泡發(fā)食品的過程中,探索泡發(fā)食品的大小變化 3.喜歡探究事物的變化,有初步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透明玻璃杯兩個...

2020-03-10 閱讀全文

小班科學活動變了變了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通過觀察、嘗試探索,感知物體膨脹的有趣現(xiàn)象,對膨脹的現(xiàn)象產生好奇,并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適...

2020-04-20 閱讀全文

教學內容的選擇取決于知識的特點、編寫教材的意圖,身為教師要學會編寫有自己風格的教案。教案不應該拘泥于課本的固定知識,老師可以進行適度拓展。優(yōu)秀的教案怎么樣去寫呢?考慮到你的需求,我們特意整理了“小班科學《變了變了》教案反思”,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2023-01-26 閱讀全文

設計意圖"變了變了"是省編教材小班主題活動"大大小小"中的一個科學活動內容。設計活動時,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fā),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fā)現(xiàn)獲得有關...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