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二寶爸的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1-05-25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開學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幾乎在我寫的每一篇文章里,我總愛若有若無、有意無意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無所不能的二寶爸形象。似乎,還挺享受這種自帶光環(huán)的角色扮演游戲:帶娃上班兩不誤,情懷逗逼通文武。
開什么玩笑。
奧特曼都有電力不足的時候,帶兩個娃這種比打怪獸強度更大的工種,你充什么個人英雄主義?不靠一個團隊你能搞得定?你又憑什么淡化其他成員的努力和功勞?
二胎家庭,就像一臺隨時需要擰緊螺絲的機器
直到幾天前,當一場突如其來猝不及防的惡疾,張牙舞爪朝我的爸爸撲來之時,我才意識到,平日里,為了幫助我們應付兩個孩子的繁重生活,身邊的長輩們默默地付出了那么多,透支著他們彌足珍貴的健康我卻渾然不知,甚至還理所應當面無愧色地不斷索取。
我的爸爸,是我人生最大的精神支柱。我相信每個男孩心中的偶像和大英雄,都是自己的父親。所以,當病魔露出猙獰面容纏上爸爸時,我的世界轟然崩塌,哭到不能自已。我不敢去想,卻又止不住胡思亂想;我夜夜難眠,卻又恨不得在苦痛渾沌中一睡不醒。
爸爸是為了我,為了我的家而累倒的。我心知肚明。[趣祝福 WWw.zfw152.COm]
明明已到了頤養(yǎng)天年的光景,爸爸卻執(zhí)意繼續(xù)在生意場打拼,只為多掙點錢,幫我緩解面對二胎的經濟壓力;為了讓我多睡一會,爸爸和媽媽都會一大清早趕到我家?guī)臀野雅畠核偷接變簣@;爸爸更會把每天的工作強度壓縮到一個極致,只為了能保證每天三點下班趕去幼兒園接女兒回家。
這樣連軸轉高強度的付出,我卻從來都是在文章中輕描淡寫甚至一筆帶過,好像只有我泡個奶粉換個尿片才叫超級奶爸,其他人每天風里來雨里去幼兒園接送娃那都不是事。
我的媽媽同樣付出了很多。除了每天跟爸爸一起接送女兒外,還承擔了買菜送菜的繁重任務。我說:“媽,沒事,我來買菜吧?!眿寢寘s回應道:“你們年輕人哪里會挑,還是我來?!?/p>
明則貶我生活經驗差,實際上還不是心疼?我倒也好,從此就心安理得翹著二郎腿在家,看著媽媽每天汗流浹背拎著幾大袋重物送菜上門,心中自我安慰之,嗯,我不會買菜我不會買菜我不會買菜……
你看,我總愛寫自己如何精通做輔食給娃,媽媽的買菜重擔,我只字未提。
我還想感謝自己的岳父岳母。每個周末,我和二寶媽帶著兩娃浩浩蕩蕩殺到娘家,便如甩手掌柜般,等待著每周末不啻于春節(jié)年夜飯的圓桌大餐。岳父岳母在廚房忙成陀螺,我和娃們卻在自拍美顏好似鮮花朵朵。
…………
謝天謝地,我爸爸的手術很成功,人生的下半場正等著他開啟,我胸口堵得慌的大石頭落了地,我們的美好未來就在前方。
就剛才,我拿著棉簽棒蘸著水,給爸爸擦拭干澀的嘴唇,爸爸緊緊捏著我的手,眼神有些渙散卻又透著不安:“兒子,你不要走開,讓我一直看得到你?!?/p>
我心目中的那個爸爸,是當年那個講堂上意氣風發(fā)風流倜儻的大學教授,是那個下海游入生意場后如魚得水口吐蓮花的商界精英——然而,突然間,我發(fā)現(xiàn)爸爸真的有些老了,斑白頭發(fā)爬滿兩鬢,對我也變得依賴起來。就像個需要連騙帶哄的老小孩。
三十五年前,爸爸給我把屎喂飯,三十五年后,我開始為爸爸做同樣的事情。
人生,就是這樣一道輪回。
我們欠父母的,又何止一個大大的擁抱?
想和大家講一個前不久遇到的小故事,這讓我感慨萬千。
我每天都會帶著兒子去對面游樂場玩,故慢慢結識了數(shù)個同樣攜娃來玩的奶奶或外婆。時間久了,每次相遇,就成了她們傾訴我傾聽的“吐槽大會”——因為拿我做參照(慚愧,我只是白天比較閑有機會帶娃而已),抱怨的對象不是兒子便是女婿。
一位奶奶這么跟我說:“我每天一清早起來趕頭班地鐵沖到兒子家,一定要趕在他們上班前到才行;然后幫著帶一天的孩子,等晚上他們下班到家,我就要被‘趕回去'了……我兒子一到家,也不問我累不累苦不苦,就光顧著抱自己的兒子去了,儂剛阿拉這種做老媽子的人作孽伐?”
這位奶奶的幾句話,如電流般瞬間擊中了我。
是啊,當我們回家時,總會情不自禁地抱起自己的孩子,又親又摟;可我們有多少人會想到,去給辛苦了一整天的父母們一個同樣的擁抱呢?
我們欠父母的,又何止一個大大的擁抱?
生二胎,可以無悔,但定要慎之又慎
對于生二胎,我從來沒有后悔過。再苦再累,我心無悔。
不后悔,但愧疚,虧欠,對四位長輩——這是我以前想掩耳盜鈴囫圇糊弄、而現(xiàn)在鼓足勇氣正面直視的真心想法。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能量,我總以為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哪會被難倒累倒,我總想當然覺得自己有力氣有時間有精力能大包大攬解決所有問題,把優(yōu)哉游哉陪娃嬉戲的美差留給老人即可。
可我不是三頭六臂,也不是美劇里的孤膽英雄。一個最普通的上班族,哪怕白天可以在家?guī)Ш⒆樱乙廊恍枰环菀拱喙ぷ骶S持生計,無法靠一己之力覆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二胎的誕生給老人陡增煩冗辛勞的工作量,勢不可免。
所以,我很想用我的經歷給大家一個提醒:一個原先看似良性運轉美好無比的二胎家庭,其實是何等脆弱和如履薄冰,哪怕一個零件的缺失,都耽誤不起。
我不是后悔自己的選擇,也不是把二胎家庭描繪成洪水猛獸,把所有家庭一棍子打死。我的現(xiàn)身說法,希望更多如二寶爸我這樣的普通工薪階層家庭,在二胎的抉擇上慎之又慎。
我對二胎家庭的建議歸納起來,套個逼格略高的總結,就是需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一起抓,兩手都要硬,缺一不可。
前者很好理解,夯實你家的錢袋,只要有足夠的實力,絕大部分問題都不是問題。在自身沒有足夠強大之前(比如財務自由),事業(yè)和陪伴似乎總是一對悖論。奔波于事業(yè)中,勢必會擠壓陪伴孩子的寶貴時光;反之,事業(yè)卻又可能停滯不前,無法夯實足夠的經濟基礎。我也在慢慢摸索一個適合自己的最佳平衡點。
后者必須是夫妻雙方在無論價值觀、育兒理念和出力程度上,都要能做到相近甚至一致。只要有一方不情不愿消極怠工,都會是未來家庭生活的極大隱患。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讀書
0-3歲的小寶寶還不能自己讀書,這個時候的閱讀主要是由爸爸媽媽來“陪讀”。寶寶特別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那么好聽的故事,那么好玩的事兒,那么可愛的小伙伴,都是爸爸媽媽幫寶寶從書上看來的,書——好神奇呀。自然而然地,寶寶就對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爸爸媽媽也就成功地為寶寶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媽咪陪讀須知——親子閱讀3大誤區(qū)誤區(qū)1:閱讀就是識字曾經看到一位媽媽一個字一個字地給寶寶讀《嬰兒畫報》,還用手指著這個字,根本就不看畫面,寶寶充滿疑惑地看著一個個漢字,仿佛他自己都在問,難道這就是讀書嗎?這時候的寶寶也許對漢字根本就不感興趣,這樣子讀書,只會讓寶寶對書越來越反感。其實,圖書就是一種工具,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寶寶通過它可以了解到很多很多美好的事物。誤區(qū)2:閱讀就是讀懂情節(jié)寶寶的認知能力是有其發(fā)展特點的。對于1歲半以下的小寶寶而言,他根本就不關心這個故事到底怎么樣了,他感興趣的是一個個自己喜歡的單獨畫面,從這些畫面上,他們可以認識這是蘋果那是黃瓜,蘋果是紅色的黃瓜是綠色的。所以這個時候和寶寶讀書,可以不按故事情節(jié)講,講寶寶喜歡的畫面就好了。即使對大一點的寶寶而言,讀書也不僅僅是“閱讀理解”,他們從這些書里看到了新的事物,學到了新的知識。誤區(qū)3:按照爸爸媽媽意愿選書有些爸爸媽媽有很多培養(yǎng)寶寶的雄心壯志,什么時候讀哪一本書,都有詳細的計劃??墒撬麄兺雎粤俗钪匾氖聦?,那就是寶寶的興趣。可能你為他選的書他根本就不喜歡,硬塞給他,慢慢地他就會對讀書失去了好感。所以在閱讀過程中,媽媽可以細心觀察寶寶的興趣點,再以此為基礎,給寶寶提供適合他年
齡段和他喜歡的閱讀素材,這樣他才能真正喜歡閱讀。親子讀書小擂臺——好的做法VS不好的做法DO:1.寶寶對他愛聽的故事是百聽不厭的,媽咪對這樣的內容應該不厭其煩地反復閱讀。2.閱讀最好采取互動形式,可以給寶寶提問題,如“這是什么呀?”“這個蘋果是什么顏色的?”;反復閱讀三五次后,還可以鼓勵寶寶給媽媽講;或者是等寶寶對內容熟悉了以后,媽媽寶寶交替閱讀,媽媽說上一句,寶寶說下一句。3.鼓勵寶寶的翻書行為。在小寶寶眼里,書本就是一種玩具,翻書就是一種游戲方式,但這種游戲方式可以看作是早期閱讀的準備,可以通過這樣簡單的動作來培養(yǎng)寶寶閱讀習慣和興趣。另外,和寶寶一起讀書,他翻到哪頁就講哪頁好了,不要因為翻錯頁而阻止他翻書,這樣才不會影響寶寶的熱情。4.“看圖說話”是很好的方法。媽媽可以找一張漂亮圖片,給寶寶講一個故事,故事可以即興發(fā)揮。5.“照本宣科”同樣也是不能缺少的。像很多童話故事中很多非常優(yōu)美的地方就一定要讀出來。安徒生的《丑小鴨》描寫一所破舊的房子,說:“它是那么殘破,甚至連向哪一邊倒都決定不了——因此它就沒有倒?!边@樣風趣而又富有濃郁詩意的語言,一定要讀給寶寶聽。讀書時可以用一些戲劇化富有變化的聲調,讓寶寶覺得其樂無窮。6.在家里營造一個讀書氛圍。寶寶還特別愛模仿大人,見爸爸看報紙,他也拿來看,雖然他拿著報紙的字都是反的,根本不知所云,但他起碼覺得看報紙是一件不錯的事情。所以爸爸媽媽以身作則,營造一個熱愛讀書的氛圍很重要。7.爸爸媽媽可以將書中的人物換成寶寶的名字或寶寶熟悉的人名字,寶寶就會更愛聽、更愛看。
8.寶寶對和生活經驗相關的圖書感興趣,如寶寶喜歡家居或者做飯
一個爸爸的育兒經
一個爸爸的育兒經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每個家庭都千差萬別,種種情況少有雷同。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爸爸,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只代表我個人以及我的家庭。希望讀者姑妄觀之,可借可簽,勿論勿噴。
一、孩子是什么?
有人說孩子是生命的延續(xù),在有兒子這前,我也是這么想的。我是一個有家譜的家庭,有著嚴肅的家風和家族傳統(tǒng)觀念。我們家重兒輕女,認為只有兒子才是家族的延續(xù)。祖上興衰起落,加之個人某些理想的沒有實現(xiàn),一直希望兒子能紀承自己的理想。后來兒子出生了,看著這個落入凡間的精靈,我就在想,他是誰,我能給予他什么,他又能給我做什么?那些天,我興奮的用腦過度,睡不著覺,后來想明白了,他是他自己,他只是我的兒子而已,我能給他,而不能向他索取。后來我看了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電視連續(xù)劇《人間正道是滄桑》,里現(xiàn)一個劇情令我感動,久久不能忘懷:**員瞿恩被俘后,楊立仁勸降,拿出他兒子的照片。他的兒子已經4歲了,他從沒有見到過他的兒子,照片還是第一次看到,面對自己從未謀面卻也再無可能謀面的孩子,他細細端詳小費明的五官,自言自語著,盡是為父者的滿足與安詳。他說,兒子有他生活的時代,有他自己的生活。他的生命結束了,他從沒有想過兒子延續(xù)他的生命,兒子是屬于兒子自己的。我在感動之余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我不希望兒子成龍成鳳,出人頭第(如果他青史留名,也是他自己的事)我只希望他健康快樂地成長,獨立尊嚴地生活。我會象母雞一樣保護他,會象老虎一樣培養(yǎng)他、教育他,更會把他趕走他,讓他獨立于世。實現(xiàn)我兒子出生時,我給我的朋友同事們短信寫的那樣:新生命誕生了,世界由此改變。
二、孩子的名字
中國人講究名字,都想起個好名。名字不能決定命運,但確實影響著命運。許多家長都給孩子算命,這種用錢來交易的名字為不不吉。好的名字,你可用專家、教授、學者、名人、領導來送,或者家譜傳,或者自己起,千萬不要用錢來交易??纯船F(xiàn)在孩子的名字吧,且不說重名重字的太多,都是那幾個字,千篇一律,聽起來也太俗。
三、孩子的生活
我的兒子從小到大基本上沒有得過什么病,非常地健康。因為我和妻子有一個共同的思想:除了遺傳的因素,孩子的身體是養(yǎng)出來的。從準備懷孕開始,我們就非常嚴格的控制自己的飲食,精神與生活習慣。我們盡量食用健康的食物,我對健康的食物看法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盡量吃地產的;吃自然成熟,正季成熟的;少吃寒性食物,多吃平溫的;小喝飲料、多喝白開水;少吃小食品和零食。我給孩子吃的雞蛋基本都是純笨蛋,就是那種農村自己家養(yǎng)的,從雞窩里收的那種。包括肉和菜都是想辦法從農村弄的,而且是知根知底的。菜并不是農村的就好,要看種菜的地,如果土不好,那號稱什么有機都是白扯。有許多人,在城邊,在小區(qū),在各種地方開點荒,種地,說什么是綠色的,不上化肥,不打藥。其實他不知道,土都污染了,水都污染了,空氣污染了,你就什么也不上,污染物也滲透到果實里了。所以,這些都不要吃,連聽都不要聽。肉食也是,動物是在食物鏈的最上端,積累的污染也多,所以選擇要慎重,不是不吃,是適當食用。
我的兒子上小學,我選擇一所離家近的學校。主要目的就是照顧好孩子。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因為上學而早起半個小時。現(xiàn)在孩子上學都早,教育部規(guī)定孩子6歲可以上學,并不是說就是6歲上。我們的父輩包括我們小時候都是8歲上學,專家也認為8歲是一個成熟的年紀,尤其是對于男孩子??墒窃S多家長都認為越早越好,現(xiàn)在成了一年級全是6歲的。幼兒園小中大班對接的就是6歲小學生,如果你的孩子6歲不上學,那就得想辦法在幼兒園大班重讀,而且重點幼兒園還得找人。更有甚者,讓孩子更早就上的,在媽網上我就經??吹皆S多家長在問這個問題。雖然我的孩子從了社會,6歲上了學,但我和他媽媽從第一天起就讓他睡到自然醒,然后再去上學?,F(xiàn)在的學校學生都在學校吃,不讓出校門。我和他媽媽每天都把孩子接回來,中午在家里吃飯,飯后玩一會,可以躺可以坐,或者下樓在綠地玩一會,這樣得到充分休息。有人說:這樣孩子不遵守集體生活,其實,大可不必擔心。說到底,我們中國根本就不重視集體和團隊,看看中國足球隊就知道了。有人說:我的孩子找了個好學校,什么“某二”校、什么“某五”校、什么“某實驗”。可是能驕傲到哪呢?其實許多家長連個體戶學校、私營的、股份的都不清楚;對于教育界的情況都不明白,又怎么能保證孩子受好的教育呢?我最引以為光榮的就是:我的孩子前三年級自由自在,從不寫作業(yè),吃得好睡得好,但各方面只比其他孩子強,不比其他孩子差。
四、孩子的學習
我們的知識,能力從哪里來?孩子學什么?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是從學校學習,一方面是從家庭學習,一方面從社會學習。我主要說家庭的教育,可以這么講,世界上人這么多,為什么有成功的,有的過得好的,除了機遇,除了自己的努力,除了先天八字,命里注定,除了遺傳,最主要的就是家庭教育。我沒有說是學校教育,因為學校給我們知識,但家庭給我們做人。家里的教育就是父母長輩的所作所為所言所行,正所謂的言傳身教,而不是處處以家長的身份壓孩子。我們家庭里長幼有序,規(guī)矩眾多(因為我們是滿族傳統(tǒng)家庭),但與兒子在思想上是平等的,多的時候,會跟他講道理,讓孩子從小就有好的情商。對于一個男孩子來講,要讓他知道他是男人,要頂天立地,要堅強、勇敢,承擔責任;要心懷寬廣,懂得感恩,知道敬畏;要無論什么時候,做一個善良的人;要遵從人類已有的法律道德。至今我的兒子非常地大氣,我很知足。
五、孩子的玩。
孩子的童年就那么幾年,讓他快快樂樂去玩吧。從小到現(xiàn)在,我每天都陪兒子玩。小時候不會走路,我就跟兒子一起爬,孩子走路以后就再也不爬了,有許多家長急著讓孩子站起來走路,可我就讓孩子多爬,這樣做大大開發(fā)了兒子的智力。我孩子到現(xiàn)在沒有上過任何學前班,沒學過音樂,沒學過美術,沒學過書法,沒學過英語。我們夫婦都是大學畢業(yè),知道得不少,根本沒有想過讓他學什么。他上幼兒園時,我每天接他,出來后一天青年公園,一天去彩電塔(那時里同沒有裝修,一樓隨便進去),一天去魯園,一天去超市,一天去綠地。在幼兒園呆一天了,多難受,孩子應當怎么快樂怎么來。孩子不是學奴,家長也不是孩奴,孩子的童年應該在玩中度過,而不是在學習中度過!孩子累,家長累,我可不干。
我兒子到現(xiàn)在沒有寫過作業(yè)。我也沒問過他分數(shù),沒問過他考第幾名。小學的知識我很清楚,為什幺小學要學6年,這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孩子是全方面的成長,長身體長智慧長語言長見識,何必讓他天天寫作業(yè),尤其是在低幼年級時。我兒子喜歡電子產品,我沒有給他買,家里電腦也沒有。但我也沒有限制他,現(xiàn)在不用這個就落后了,我們必須跟得上時代,但又要有所控制,要掌握,又不能依賴,畢竟孩子的心智不成熟。怎么辦,我?guī)ド虉鲭娮赢a品柜臺,體驗去吧,不許超過半小時。自己玩,自己琢磨,也不怕弄壞。不明白就問營業(yè)員,說點好話,鍛煉膽量,鍛煉口才。我的兒子現(xiàn)在常用電子產品、一些游戲什么的都會,玩的非常明白,而且眼睛很好,如果兒子戴著厚瓶底似的眼鏡,我會郁悶死的。
我經常帶著兒子去郊游,去農村,去室外公園綠地玩,充分接觸、親近大自然,學習各種知識,對于常見動植物,現(xiàn)在他基本上什么見識過,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肯定不是我的兒子。我給了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玩的童年,我又給了孩子一個輕松的低年級,這是基礎。到了高年級以及高一級的學校,我不否認,也會走應試的道路,也會緊張的學習,但我也會松馳有度,也相信兒子
一定會取得成功,因為我給了他一個堅實的金字塔底。
六、家長的學習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xiàn)在世界日新月異,不學習就落后。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現(xiàn)在的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所接觸的事物與我們小時候完全不一樣,如果家長們不學習,不與時俱進,總是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孩子與世界,那就會被淘汰。家長學什么,我認為至少應該了解一些大百科。尤其是孩子小時候,求知欲強,問題特別多,什么方面的都有,家長百科知識越多,對孩子的幫助越大。
家長要帶頭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中國人普通缺乏閱讀,“君不見人人低頭玩手機”,這正是和外國人的差別。我?guī)Ш⒆尤ケ本┞糜?,在地鐵上一個外國小姑娘給兒子讓座,然后就靠在車廂邊看書。我就讓孩子看著她,這樣孩子就知道,人家是如何讀書的。我又給他看我們地鐵上那些玩手機的人,教育他應該怎么樣做。我打孩子小時就經常帶他去書店,孩子小不一定能看什么,但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對書有一種認識。他可以在書店玩來玩去,翻這翻那,尤其是書店里的電子產品。如果他感興趣,能投入其中,我就很滿意。孩子玩的時候,我就在旁邊觀察那些看書的人,有許多孩子看書,有的坐在書上,有的靠著書架,有的站在過道里,我心里說:這些孩子挺愛看書的,可是這樣的不懂得文明,又有什么用呢?家長在這方面一定要加以引導,這樣才能使孩子得到真正的進步。
家長怎么選書?去過書店的家長都知道,現(xiàn)在書店的書足可以讓人眼睛累花,太多了。究竟哪些適合孩子?哪些對孩子有所幫助呢?舉個例子:我曾看過許多家長給孩子選字典,直接問有沒有商務出版社的?這樣的家長一看就不懂。商務出版社和商務印書館是兩回事,還有個商務出版有限公司呢?這是中國特色的產物,如果家長們不自己學習,沒有人會告訴你的。我不明白那些家長為什么選擇商務版的?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講,尤其是低幼兒,應該選擇“人教版”的,也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這是嚴格按小學教育標準選編的。我不是說商務版的不好,因為對小孩子來講,并不適合。當然,如果你的孩子特別出色那無所謂了,你也可以直接買《辭?!贰_x書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理解能力,閱讀能力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書,不要以**的眼光看待童書,選擇童書要注意故事性。要知道,莫言小時候就是從聽故事學起的,后來成為著名的文學家。
七、教育的方法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當老師的,我們看起來孩子有許多知識很簡單,認為自己能教或者孩子應該學得很好,其實并不是這個道理?,F(xiàn)在的孩子雖然聰明,但認知過程是漸進的,要一點一點來,有些東西要反復灌輸,要講究方法還要抓細節(jié)??措娨暋渡涞裼⑿蹅鳌穼感r候學武功印象非常深刻。邱處機就說過:江南七俠教郭靖武功,是“教不得其道”郭靖學武功是“學不得其法”,所以一直不能進步。只有在邱處機教了他內功心法后,才大有提高。孩子也是一樣,家長要根據(jù)他的特點進行教育。我的孩子從小特別喜歡坐公車,喜歡看這個世界。家里有一本《沈陽公交出行路線》,他沒事的時候就自己翻看,一看就是很長的時間。我們看在眼里,沒有管他,因為我們知道,他已深入其中了。后來,他可以把沈陽所有的公交車路線的起止點全說出來,經常給同學們和其他人做表演。從這里面,他認識了沈陽市區(qū)基本上所有的地方,熟悉了地理。孩子1歲時,給他看圖冊,看各種水果、物品、交通工具等,后來我就想,這樣看只能是表象,接觸不到實物,怎么辦,帶他去超市吧。于是就選擇了一個較大的,而且人特別少的一個。水果,各種物品讓他摸、讓他看,他很快就認識了。后來上幼兒園,每天放學后,隔幾天我就帶他去超市,看這兒弄那兒,有一段時間甚至當起了“理貨員”將商品擺來擺去,歸類、整理。而且在看商品的過程中,他認識了許多字。比方他在整理方便面時,認識了各種字:香辣、麻辣、酸辣、紅燒、海鮮等等,我們并沒有特意的教他,從沒有給他買什么識字卡,就在他整理商品的過程中,給他讀幾次,他就認識了。2008年,我有幸當選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全家都很高興。我兒子也用紅紙卷個紙筒,舉著跑來跑去。我就借此機會給他講奧運的知識。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是5個福娃,5種顏色,5個名字,代表著五行,五種意義。我就分別告訴他,然后串連起來,不僅鍛煉了他的思維,還學習了中國文化中關于五行的知識。到現(xiàn)在我的兒子在各種知識方面比其他孩子略強,而且沒有累著,我感到很欣慰。
在教育孩子時切忌撥苗助長,一定順應著生長的規(guī)律,慢慢的引導,慢慢地加強。切忌用**心理來判斷兒童的心理。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化太明顯了,說大人話,辦大人事,參加選秀,許多家長還以為美,殊不知,這樣的孩子從小就被傷了,副作用很快就會顯現(xiàn)出來,長大了也會失去競爭力。我尤其反對孩子看《爸爸去哪兒》這樣的節(jié)目,也不讓看一些選秀類的節(jié)目,我認為這與我們現(xiàn)實的生活太遠了,孩子太小,會影響他們的判斷力,影響他們的世界觀。“三觀”教育很重要,現(xiàn)在社會上出現(xiàn)的許多亂象,就和這一代從小缺乏“三觀”教育有一定有關系,所以說我們要是對孩子負責的話,一定要在這方面加強。什么重要的意義之類的話我就不說了,反正我不希望兒子有“豬”一樣的隊友。
啰里啰嗦講了這么多,我還是要說:這只是個人的一種體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有許多道理大家都明白,希望大家都做好,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希望大家快樂!
一個父親的反思
英文世界里育兒手冊汗牛充棟,中文世界也多如牛毛。有人認同積極引導,有人希望順其自然,很多觀點相互矛盾,部分分歧來源于人類心理探索還處于瞎子摸象的階段。更多分歧來源于隱含的教育目標不一致。什么是對孩子好?十個人能有二十種觀點。
我無意介入這一問題的辯論,因為教育目標取決于父母的價值觀,而一個人很難改變另一個人的價值觀,即 “什么對他是重要的”?比如財富、名聲、自由、親情、愛情、權力等等… …人與人的區(qū)別在目標選擇的優(yōu)先次序,如民間傳說,老婆和老媽落水先救哪個,有錢不帥帥卻沒錢的男友該選誰,本質是價值觀優(yōu)先次序的問題,幾十年潛移默化早已定型,試圖改變成年人價值觀是徒勞的。
我所談及的理念和方法,是基于以下目標,即: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健康、樂觀、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剩下的,得靠他自己。這幾項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其它的是衍生問題或者對我不重要。
如果你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上哈佛耶魯,長大要當大官大款名人,要找歐洲貴族聯(lián)姻,麻煩你出門右拐上機場高速去找朗朗的爸爸。我絕無指你目標有錯的意思,只是說,那不是我的目標,這篇文章會浪費你的時間。
鋪墊半天,進入正題。
我們同孩子親密接觸的時間,從他們出生算,到十五六歲,這是為人父母影響孩子、建立親密關系的時間窗口。再以后,孩子們會對外部世界和他們的戀人更感興趣。我碰到過不少父母,同他們青春期或成年孩子無法交流,甚至有年老的父母突然試圖同其子女建立親昵的關系,讓其成年子女毛骨悚然。大多因為,機會窗口錯過,修復起來格外困難。所以,我時常提醒自己這個時間窗口,有助于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
一、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性格
我一直相信性格決定命運,技能、智商、知識都排在后面。
我們沒有必要也無可能把桔子改造成蘋果,但無論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都可以培養(yǎng)自信、樂觀、和面對挫折的堅韌。而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有安全感,是自信的起點。我非常喜歡一本書,叫Unconditional Parenting,推薦給愿意深究的朋友。性格包括他的品行和內在價值,重要的是,孩子長大之后,無需在他人眼中才能找自己存在價值。
樂觀很重要,可以在別人看不到機會之處看到希望,在面對挫折時不會輕言放棄。對這一結論的研究感興趣的朋友,推薦閱讀Martin Seligman 《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和另外一位作者《How Children Succeed》,他認為孩子的意志、好奇心和品行,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遠高于其他因素。
性格的影響常在無聲之中。曾經見過一個德國母親帶二三歲的孩子,小朋友走路啪嗒摔倒,趴在地上要哭,母親站著沒動,微笑鼓勵她自己站起來,孩子費力爬起來又笑嘻嘻往前晃。我見過在相似情形下,很多其他父母驚惶失措跑過去,又摟又抱又哄,孩子反而開始嚎啕大哭。性格,是在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形成的。
鼓勵孩子,是影響性格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表揚孩子努力,他會認為,能否做好一件事,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夸孩子聰明,就等于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掌握之中。聰明孩子為保持看起來聰明,躲避風險避免出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而且,不要輕易拿孩子去和別的孩子攀比,激勵孩子比過他人,貌似增加動力,但有后果。攀比式表揚,孩子可能只在乎相對地位,而非把掌握某種能力作為目標,只要做得比別人好,他即失去對工作的內在樂趣,不愿持續(xù)學習和尋找挑戰(zhàn)。
這引出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獎勵的作用。教育孩子有時變成對父母的極限測試,獎勵成為東西方學校和家庭的通用辦法,似乎是個捷徑,但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獎勵,常把孩子對學習、工作本身的關注,轉移到獎品上,比如為了得到一個iPad而考滿分。尋求短期甚至即刻的滿足會得不償失。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設置目標,體會到戰(zhàn)勝挑戰(zhàn)內在的快樂,比設獎勵更重要。有興趣深入研究這個問題的,可以參考《Punishment By Reward》。
今天逐漸富足舒適的社會,通過營造艱苦環(huán)境磨練性格,對中產階級獨生子女而言已無可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遙遠的傳說。但體育是一項絕佳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孩子增強健康,而且可以磨礪性格,學習如何同他人合作、如何解決沖突。我每每看到小朋友,在球場上贏球后的歡喜,輸球后的悲傷,和人沖突后的委屈,歡笑和淚水如此強烈。此時的體育,對我而言,是人生最好的隱喻。全力以赴,輸了,爬起來繼續(xù);贏了很開心,但也不要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做喜歡的事情,把它做到最好。體育用精巧的方式把生活縮短到一個可以理解的場景,其實給了孩子一個對人生體驗和洞察的機會。當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挑戰(zhàn)和困惑時,我發(fā)現(xiàn)用體育來打比方,往往讓他容易理解豁然開朗。George Lakeoff寫過一本書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曾經下過一個斷言,人類是通過比喻/隱喻理解世界和他人,我深以為然。美國作為一個最強盛的國家,其國民對體育的崇尚,也非偶然。
二、不要剝奪孩子試錯的機會
性格健康是最重要的,對我而言,下一個就是技能,遠比知識重要。所有技能中,學習能力最為重要,這是我們一生中最可持續(xù)的競爭力。
富蘭克林說:tell me, I may forget; teach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learn. 意思是你光說給我聽,我會忘,讓我自己參與嘗試才是真的學習。東方父母多急于把自己對生活經驗的結論強加給孩子,似乎是捷徑。其實這剝奪了孩子通過試錯學習的機會。經驗,無法被結論替代,何況很多父母的「結論」未必是對的。或者在過去是對的,但現(xiàn)在外部約束條件變化了。有時候,需要讓孩子犯自己的錯誤,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建立對這個世界的常識和判斷力。
我家孩子小時在倫敦同英國孩子玩,小朋友爭相把沙子往嘴里塞。英國媽媽說,讓他們往嘴里吃一次,下回就知道不好吃,會改掉。孩子不到兩歲即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那里所有餐具是瓷器而非塑料。老師說打碎一次,就能從后果中學習小心。還有一個例子,孩子小時對廚房的燙手東西充滿好奇心總要伸手去抓,大人怎么也攔不住。于是有一天,我決定邀請他,伸手摸了一下餐桌中間的熱湯碗,他此后即提高了警惕,總是繞道走。有些經驗,不能被父母的結論替代。
在這個問題上,多說兩句,“富不過三代”是個高度相關的話題。它絕非只是中國問題,美國人有一模一樣的諺語,Rags to riches, back in three generations. 按理說富家子弟占盡優(yōu)勢,有錢、有關系、上最好的學校,不應該出現(xiàn)這種幾代而衰的情形,應該子子孫孫無窮盡才合邏輯,但現(xiàn)實并非如此。我的觀察,恰恰是處處有人提供便捷徑,他們中大多人,被剝奪了試錯的過程,缺乏對常識的理解,從而漸漸失去對這個世界基本的判斷力。
三、閱讀非常重要
學習能力是個很大的話題,我的經驗中,閱讀非常重要。英語世界人口每四人有一個是功能性文盲,雖然識字,但閱讀困難,被認為是貧富分化重要原因之一。美國孩子考試成績基本不是中國孩子的對手,但在閱讀的質量和數(shù)量上,平均水平遠遠領先中國孩子。
閱讀重要的道理不難理解,個人的經驗至關重要,但個體接觸的人和事范圍有限。閱讀,為我們同人類心智史上最聰明的頭腦,提供了對話的機會。我們大多數(shù)人是凡夫俗子,胸襟、眼界、和價值觀基本是被周圍的環(huán)境塑造,而環(huán)境不理想時,讀好書,是少有的逃生通道之一。
關于如何教孩子閱讀這個問題,美國教育界過去二十年爆發(fā)曠日持久的辯論,被稱為閱讀戰(zhàn)爭。一派主張整體語言法,在聽說讀寫上下文讓孩子猜;一派主張自然拼讀法,讓孩子通過拼讀音節(jié)識字。美國國會由此委托國家兒童健康發(fā)展研究所,檢視歷年來科研成果,提供閱讀教育報告。在高度政治化氛圍中,專家開了一份誰也不得罪的建議,大多也是常識。比如:父母要多和孩子說話,每天一起讀書,大聲朗讀故事,多讀有節(jié)奏押韻的書,系統(tǒng)介紹字母和聲音之間的關聯(lián),不斷介紹并熟悉新詞匯,并教孩子怎么把一個字用在詞組、句子和故事里,教孩子思考閱讀內容,一起去圖書館。感興趣詳細研究的同學,可以參考他們的報告:《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An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ture on Rea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ading Instruction》
在某個年齡,孩子會問一百萬個為什么,一個問題會用一串為什么追問到底。此時他好奇心的窗戶打開。每個問題都是孩子學習的絕好機會,我以為父母應耐心用他能理解的方式回答,如果回答不了,去查維基百科回來再答。若在孩子想學習時無耐心教;而孩子不想學又灌,事倍功半。孩子越大,可以慢慢鼓勵他自己去尋找答案。
四、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為人父母的責任之一,是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身的天賦和潛能,而非把父母一廂情愿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那些在父母的逼迫之下功成名就的例子,有,但鳳毛麟角,他們的背后,有數(shù)以萬計的傷痕累累被毀掉的孩子。拿孩子去做一個大概率會失敗的事情,恐怕非明智選擇。
同情和理解對小朋友很重要。小孩子因不能準確表達感受而常有挫折感,他們的小小內心也是一個驚濤駭浪的世界。父母應先試圖理解孩子,再尋求被孩子理解,然后講道理。第一步總是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已經了解他的挫折、悲傷、郁悶,確認這一步是避免雞對鴨講的基礎。然后確認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最后一步才開始講道理。
父母有責任去發(fā)現(xiàn)哪些適合一對一教,哪些適合一群孩子一起學,做對四兩撥千斤,選錯了千斤撥四兩,這些因人因事而異。因材施教,有一個很好的英文翻譯,雖然羅嗦一點,我覺得把意思講得更明白:if your child can not learn the way you teach, you must teach the way he can learn. 即:如果你的孩子不能用你教的方式學,你則需要用他能學的方式教。
讓小朋友敞開心扉,需從他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慢慢談到大人感興趣的話題,而不是方向相反。比如:談論他喜歡或者強烈不喜歡的孩子,小朋友往往滔滔不絕;把他喜歡和不喜歡的孩子的行為編入他最愛的故事里,讓他捧腹大笑,則開啟了談話的大門。
自信心和獨立判斷能力,來源于每天的日常生活的點滴。我的辦法是和孩子一起制定規(guī)則,告訴他,十八歲后他自己單獨做決定,十八歲前父母做最后決定,他可以參與討論,講道理,提要求,不用畏懼挑戰(zhàn)父母的觀點。我小心不用“聽話”要求我家小朋友。
孩子未來,是個很大的話題,需要父母幫助思考。最佳選擇是三個圓交匯重疊處,第一個圓讓他寫滿「我最喜歡的」,第二個圓寫滿「我最擅長的」,第三個圓寫滿「社會的機會」。這遠非看上去那么簡單,需長期思考,且隨時間在變化。孩子在一生中,有很多次選擇,遺憾的是,今天這個社會,多數(shù)人既不知自己喜歡什么,也不知自己擅長什么,但都在追逐社會熱門。所以,滿大街都是不快樂的人。
五、我們可能無力改變學校的教育理念,但可以改變我們同學校交往的方式
現(xiàn)代教育是工業(yè)文明產物,以生產線批量培養(yǎng)標準產品為特征。主要目標是消除文盲,提高literacy,為生產線提供熟練工作人員。而literacy是識別、理解、交流語言和其他符號系統(tǒng)(如數(shù)學、科學)的能力。并不總是有利于解決問題或者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等非批量問題。東西方面臨同樣的挑戰(zhàn)。單個家長若與整個體系對抗,要求學校和老師改變他們的傳統(tǒng)做法,勝算不高,除非你是鄭淵潔,讓孩子回家上學自己教,但那樣的代價是剝奪了他同其他孩子交往的機會。
在家長無力選擇與體制對抗的假設條件下,最優(yōu)策略是把精力集中于學校不擅長的領域:性格塑造,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校的歸學校,家長的歸家長,繞著學校的指揮棒轉,把所有課外的時間都花在如何讓孩子課內勝出,我認為是投資回報最低的做法。我希望孩子能用20%的時間把學校80%的功課解決了,剩下80%的課余時間,他可以去踢球、游泳、下棋、發(fā)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個做法,對家長的考驗是頂住老師的壓力,不傳導疊加到孩子心靈上,孩子可能非常敏感地感覺到這種壓力。當老師因孩子成績不夠好而給家長施加壓力時,父母回家接著訓孩子非明智之舉。其實,頂不住壓力的時候,想一想,多年以后,還有誰在乎你小學初中的成績呢?家長也無需貶低學校教育,在孩子心中制造困惑;當老師在學校讓孩子反復練習數(shù)學題,父母可以在家想出更有趣的活動,幫助他解決生活或游戲中的困難。
在適當?shù)哪挲g,帶孩子旅行不僅增加他的樂趣,我意外發(fā)現(xiàn),孩子性格在旅行中變得更為從容。在自然博物館、科學館、技術館,孩子總是流連忘返。對年齡小的孩子,遠比美術館、歷史博物館更加直觀。
一有機會,我則每晚和小朋友耳鬢廝磨,躺在床上讀書講故事,其樂無窮。我們一起讀唐詩, 讀到王昌齡,他很喜歡,說口感很好。一起讀李煜的詩,講到李煜從皇帝到囚徒,國破家亡妻離子散的故事。小朋友淚如雨下嚎啕大哭,說他很同情這個詩人… … 關燈后,他則把腳蹬在我肚子上,再呱唧呱唧把他的同學和老師編進故事。
紀伯倫在詩歌《先知》中有一個比喻,他說,父母是弓,孩子是弓上射出去的箭。這意味著,我們不可能左右他未來飛行的方向,“我們只能給他愛,而不能給他思想,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p>
我想,七零后這代人,可能是最后一代需要盡孝,陪著父母老去,卻是第一代不能期望我們老時,兒女還在身邊的人。這些每日快樂的廝磨,或許是未來心底最柔軟的記憶。
新爸爸的“九個一”工程
1、一間適宜溫馨的小屋
為你那親愛的母子準備一間舒適的小屋是你的責任。
這間小屋應該:
――溫濕度適宜:最好溫度在22℃左右,濕度在60%--66%。電扇、空調、暖氣、火爐可以幫你達到這個目標,向地上灑水和使用加濕器等是保持空氣濕潤的好方法。
――空氣新鮮:為保持空氣新鮮,無論冬夏,打開窗戶,呼吸自然氣息,注意母子避開窗口。
――光線柔和:加裝薄紗窗簾,使居室光線柔和,利用母子休息,又有利于觀察嬰兒,盡量保持環(huán)境安靜。
――柔軟舒適的寢具:準備柔軟舒適的被褥會令母子感到安然自在。
健康提示:無論是電扇、空調或自然風都不要直接對著母子吹。
2、一間超級廚房
產后的飲食調養(yǎng)非常重要,要知道新媽媽要吃嬰兒和自己兩個人的飯哦。
食品一定要是新鮮、衛(wèi)生、可口、美味的,最重要的是營養(yǎng)豐富均衡;輪流烹制雞、鴨、魚、蝦、排骨、豆腐等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多煲魚湯、排骨湯、豬蹄湯、雞湯等營養(yǎng)美味促進乳汁分泌的湯類;
多準備些新鮮水果和蔬菜,盡量選購含水分、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如西瓜、橘子、橙子、葡萄、西紅柿等。
健康提示:
●烹飪時要注意少放鹽,因嬰兒腎功能發(fā)育不健全,會引起體內鈉潴留;
●不要加味精,因為它會影響嬰兒鋅的吸收;
●避免過于辛辣刺激的飲食,有的嬰兒會因此拒絕吃母奶;
●一日三餐外,可適當為新媽媽增加2-3次點心,如湯類、水果等。
3、一份堅持的信念――母乳喂養(yǎng)
產后哺喂初期,乳汁往往不足,嬰兒時??摁[,使許多妻子心生疑而放棄母乳喂養(yǎng)。你要安慰鼓勵妻子,告訴她: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專家提示:
●一般下奶時間為產后3-4天,具體時間因人而異,在此之前,嬰兒有足夠的儲備以供消耗,完全不必為此擔心。
●堅持哺喂嬰兒是增加乳汁分泌的最有效方法。
●鼓勵妻子多喝湯水及西瓜等富含水分的水果促進乳汁分泌。
●多陪伴妻子,使其心情愉悅,有利于增加乳汁分泌。
4、做一個衛(wèi)生協(xié)理員
月子里產婦的衛(wèi)生對恢復體質很重要。
丈夫要協(xié)助妻子做好以下這些事:
●每天洗臉、勤梳頭。
●勤刷牙,因產婦進食次數(shù)多,應增加刷牙次數(shù),做到每次進食后都仔細刷牙,保護牙齒。
●產婦汗多,應勤洗澡。
夏天應每天洗1-2次,冬天有條件的可每天洗澡,否則2-3天洗一次,但要天天擦身,做好洗浴的準備工作,可是丈夫的責任哦!
健康提示:
●無傷口,產后3日可洗澡,有傷口,待拆線后再洗澡。
●洗澡以淋浴為宜,忌盆浴。
●勤換衣尤其內衣必須天天換洗。
●提醒妻子經常變換休息姿勢,不要久臥或久坐,適當下地活動。
●因為婦汗多,惡露不斷,勤換衛(wèi)生巾。
5、一名作息管理員
作為家里的頂梁柱,新爸爸要主動承擔家務,擔負起照料嬰兒的任務;也可請爸爸、姐姐、姥姥、姥爺或保姆照料母子,使妻子得到良好的休息。
丈夫要安排好親屬和朋友來訪。
健康提示:
●月子里最好謝絕訪視。
●滿月后要注意:一次來訪人數(shù)不宜過多,2-3人即可,時間盡量縮短,10-20分鐘為好,有人來訪時,更應開窗通風。
6、一個耐心的教練和陪練
你要鼓勵新媽媽盡早下地活動,正常分娩后6-8小時,剖腹產24小時后產婦可扶床輕微活動。
健康提示:
新媽媽初次下地,可能會有頭暈眼花的現(xiàn)象,你應陪伴身邊,攙扶照顧她,避免跌倒。
產后10天左右產婦可開始做產后保健操,你要鼓勵妻子天天堅持鍛煉。
產后2個月,待身體復原后,應鼓勵和支持妻子參加體育活動,如游泳、打球、跳健美操、參加舞蹈形體班等。
7、一個好爸爸
你可以親自動手哺喂嬰兒,和嬰兒游戲,為嬰兒布置多彩空間,給嬰兒洗澡和清洗衣物,這不但可滿足妻子的希望,又可增加你和嬰兒親近和交流的機會。
8、一份溫馨的愛意
真正的愛,表現(xiàn)為體貼和理解。妻子因產后激素水平的變化,和家務、照料嬰兒的負擔,可能性欲降低,丈夫應體貼、理解和尊重妻子,克制自己性交的個欲望。
但一個充滿愛意的眼神、一句甜蜜的話語,親切的擁抱、撫摸和接吻也會增進你們之間的愛情。
如果性交時,丈夫動作一定要輕柔、緩慢,以免造成陰道裂傷,同時應注意采取避孕措施。
健康提示:
●產后早期(6-8周),妻子身體尚未復原,不應進行性生活。
●產后晚期(8周后),最好經醫(yī)生檢查確認恢復健康后,再同房。
9、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
產后的女性可能變得感情脆弱,動輒哭泣、發(fā)脾氣,這主要由于分娩對產婦的強烈刺激和分娩后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此外家務和照料嬰兒的負擔,與外界接觸少也與之有關。
丈夫要加倍關心、體貼妻子,理解、安慰妻子,給妻子予更多的物質和精神幫助:
●主動承擔部分家務、積極參與照料嬰兒。
●傾聽妻子的感受,陪妻子聽聽音樂。
●鼓勵妻子進行適當?shù)纳缃换顒印?/p>
●盡量爭取休假幫助照顧妻子,陪她共度難關。
●如發(fā)現(xiàn)妻子有抑郁的現(xiàn)象,立即請醫(yī)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