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廊間游戲空間的充分利用》
發(fā)布時間:2021-05-14 愛的教育筆記 保育的教育筆記 幼師的教育筆記教育筆記:《廊間游戲空間的充分利用》
本學期我園的園本課題研究的主題是“廊間游戲組織與開展”,我們中班著手針對“廊間游戲空間的有效利用”進行探索和研究。
“廊間游戲”顧名思義是在幼兒園走廊范圍內進行的各類游戲,那么幼兒園的走廊構造也是不盡相同,如何有效利用本園的走廊空間,讓孩子熱衷游戲的熱情不減,讓幼兒擁有一片別樣的游戲“樂土”,是我們此次活動的最終目標。
一、空間利用的“因地制宜”
我班走廊是封閉式的一條過道,由東自西,北邊是透明敞亮的大玻璃窗,南邊通向班級活動室。走廊區(qū)域大約長18米,寬2米左右。走廊和大多數(shù)幼兒園一樣,擔負著過道的同時,也作為班級對家長宣傳、溝通的一面窗口。走廊南邊統(tǒng)一展示幼兒繪畫作品和家園聯(lián)系欄。中間的過道和北面是承載廊間游戲的主要場所。
我班本學期自園本課題開題以來,目前廊間游戲共開設三個區(qū)域游戲,分別為“五福農家”、“五福精品屋”和“中國夢”,另外一個地面體育游戲“跳房子”。
在區(qū)域游戲設置的過程中,我們首先抓住本園走廊空間的構造特點,因地制宜,進行環(huán)境布置和創(chuàng)設。北面的玻璃窗和瓷磚主要作為區(qū)域環(huán)境的背景墻,如“五福農家”的北面玻璃上掛上農村特色的刺繡小背包,窗臺上擺上大蒲扇、鐵鍋蓋、不可多見的竹篩;下面的瓷磚懸掛一長排辣椒串、花生串、玉米串,最下面擺放紙箱搖身一變的大灶臺,擺上各種“美味佳肴”和“招牌菜”,走廊頂上垂直懸掛四個扇形上貼“五福農家”幾個大字,作為“飯店”的“招牌”,非常醒目。這樣,墻面瓷磚、玻璃窗戶和上方的屋頂都得到了有效利用。
二、合理規(guī)劃區(qū)域,便于各區(qū)域之間的互動和聯(lián)系
走廊比較狹長,共設置三個區(qū)域游戲,單一重復的游戲已經(jīng)不能滿足中班幼兒的發(fā)展和需求,區(qū)域游戲之間的有效互動和聯(lián)系,可以讓區(qū)域游戲更加豐富多彩。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研究,我們將三個區(qū)域的位置進行了規(guī)劃,自東向西依次是“五福精品屋”、“五福農家”和“中國夢”,“五福精品屋”相對來說“玩”起來比較安靜,放置接近辦公區(qū)域比較合適,“五福農家”放在另兩個區(qū)域中間位置,起到區(qū)域之間互動聯(lián)系的“紐帶”作用,同時也是本學期我班重點創(chuàng)設的一個區(qū)域,活動場地相對其它區(qū)角更為寬廣點。幼兒可以在“五福農家”享用美食后,再去其它區(qū)域“逛一逛”,比如:享用美食后,去“五福精品屋”去購物或欣賞一下精美手工,也可以把自己裝飾、打扮一下再去“中國夢”進行表演。這樣區(qū)域游戲之間有效互動聯(lián)系起來,滿足了幼兒更深層次的發(fā)展需求。
三、區(qū)域內場地細致分割,提升游戲“可玩性”
經(jīng)過一段時間幼兒在“五福農家”區(qū)域中的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前期區(qū)域內場地沒有進行分割,導致游戲的互動存在很多問題。經(jīng)過和幼兒一起討論,以及三位老師的研討,我們將“五福農家”分為“廚房用地”、“吧臺”和“用餐區(qū)”,并且“用餐區(qū)”用kt板制作的屏風分割成兩個“小包廂”,經(jīng)過區(qū)域場地的分割,角色活動區(qū)域范圍更加明確,幼兒的角色意識更強,自身承擔的職責也更加明確、清晰,游戲有條不紊進行,大大提升了游戲的“可玩性”。
經(jīng)過這段時間對“廊間游戲空間有效利用”的實施與研究,我們深深感到,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方土地都有它不可忽視的價值,教師對游戲材料的巧思妙用都可以讓它成為孩子游戲的“樂土”。
下學期我班將從走廊的地面和吊頂入手進行游戲創(chuàng)設,并繼續(xù)對廊間區(qū)域游戲空間規(guī)劃、材料擺放進行進一步研究。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給幼兒思考的空間
最近我們在科學區(qū)中投放了各種各樣的紙和一盆水,讓孩子們玩。他們有的折紙,有的把紙放在盆里玩,放在盆里的紙濕了一張又一張,玩了一會就沒興趣了??吹竭@樣的情況,我將這次的區(qū)域游戲生成了一節(jié)活動課,我向孩子們拋出一個問題,不同的紙放在水里會是怎樣的?小朋友們專心的操作起來,通過一輪的操作后,孩子們得出個結論,有的紙放在水里吸水吸的很快,就會下沉。有的吸水很慢,會飄在水上。
可是這個時候有一個聲音傳到了我的耳朵里,“那怎樣才能讓吸得很快的紙,也變的慢一些?”當我聽到后很欣喜,以為這個小朋友是通過思考后提出來的問題,于是我把問題再次拋給孩子們讓孩子們一起想辦法,幼兒的活動興趣再次被激活,他們不斷嘗試,想出了一些方法,有的是將餐巾紙放在塑料紙上,有的是把餐巾紙揉成一個結實的小球等等。
一個小小的問題,為幼兒創(chuàng)造出了思考的空間,從中孩子通過操作,觀察激發(fā)了幼兒提問的能力,所以在開展科學活動中我們教師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盡量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創(chuàng)設寬松的心里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參與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從而促進幼兒的問題意識。
教育隨筆: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教育隨筆: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很多時候,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大人的引導,但更多的則是需要大人放手,讓孩子自己經(jīng)過摸爬滾打,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我們小班的堯堯長得真可愛,一雙大大的眼睛,一笑起來就露出兩個小酒窩,他特別害羞,老師一叫他的名字,他總會歪著頭笑咪咪地看著我,來園時,媽媽叫他打招呼,就害羞地低下了頭;說什么也不愿意開口,最喜歡躲在媽媽的背后,抱著媽媽的大腿偷偷地笑。午餐時,他總是吃得很專心,不讓一粒飯粒掉下來,也不和別人說話,一吃完,他就會不聲不響地把空碗笑著拿到我的面前,我說你真棒,給他貼上一個五角星,他就歪著頭,格格的自己不停的笑。在戶外拓展廣場搭積木時,小朋友都積極大膽地自己拿積木和其他的材料大膽地建構,但堯堯卻縮手縮腳地抱著幾塊積木站在原地想搭又不想搭,從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堯堯是個很膽小的孩子。
通過孩子平時學習生活的狀態(tài),我覺得可能是和孩子所在家庭的教育有關,于是,在一次家長會的時候,我和孩子媽媽進行了一番交流。在與媽媽的交流中了解到,堯堯在家時大人對他照顧的太周到,家里雖然有個哥哥,但從來不放心讓他和哥哥一起玩,在搭積木時,也總是不放手,要他把東西別弄亂,以致玩時也不敢亂弄;雖然是鄉(xiāng)下,但大人總是不讓堯堯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因為有一個院子,就只許他一個人在院子里玩,完全與外界隔絕了關系;媽媽說他的這種不合群的性格與他們家的教育方式有關,就是不會放手,總是怕這怕那,一會兒怕他弄臟,一會兒怕他弄壞東西,一會兒怕他受傷。
因此,我覺得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光靠老師是遠遠不夠的,堯堯在學校雖然動作慢,但是他還是能夠完成,可到了家里他就有了依賴性,家長應該學會放手,讓他自己大膽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毒V要》中指出:“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立、自理的嘗試?!比魏我粋€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環(huán)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的。家長可以因勢利導,把握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后,做父母的要給以適當?shù)目隙ê唾澷p,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學會和同伴交往,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一定會更有利于孩子將來的成長。
教育隨筆:我讓孩子玩民間游戲
游戲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他們最感興趣的,而不同的游戲適合不同年齡特點的孩子,這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我發(fā)現(xiàn)民間游戲無論對多大的孩子來說都是他們很感興趣的。
自從接任這個小班以來,我已經(jīng)教了他們很多游戲,從最初的手指游戲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達到民間游戲,每個孩子都對這些游戲產生了濃厚達到興趣,而且樂此不疲??梢哉f大部分孩子回家都會把我教的游戲或多或少地表演給家長看。
還記得剛開學時,那時還是暑期,活動安排不是很緊張,在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下我開始教孩子們玩手指游戲,例如:金鉤鉤、銀鉤鉤;五只小猴;兩個好朋友;食指拇指碰碰;老爺爺?shù)摹凰X醒來;以及一些英語游戲,每個孩子都表示出非常濃厚的興趣。這下我也來勁兒了,隔不多久就教一個新游戲我們的孩子也很聰明,一學就會。經(jīng)過了三個月的時間,我覺得這些游戲他們雖然還是很喜歡玩的,但是還可以再豐富一些,于是我想到了民間游戲,例如:木頭人;篤篤篤,買糖粥;金鎖銀鎖等等,我們的孩子每次玩的時候都異常興奮,看見他們高興的樣子,我也很開心,我和他們一起玩,就好象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一樣,簡直就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如今我們只要有些空余的時間就會玩不同的游戲,有時在散步時也會坐在草地上玩游戲,有時戶外活動時我也會帶孩子們做一些英語的游戲,其中牽涉到追、跑、躲藏等動作發(fā)展的。
我認為,很多孩子都是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的,我們的游戲越豐富,孩子的個性也會得到發(fā)展,很多以前比較內向的孩子,如今都會很愉快地融入到我們的游戲中,從而使他們的個性得到了發(fā)展。因此,我們還是要多給孩子游戲的機會,從各方面著手,使每個孩子得到最大最好的發(fā)展。
教育隨筆:給幼兒想像的空間
教育隨筆:給幼兒想像的空間
最近我們在科學區(qū)中投放了各種各樣的紙和一盆水,讓孩子們玩。他們有的折紙,有的把紙放在盆里玩,放在盆里的紙濕了一張又一張,玩了一會就沒興趣了??吹竭@樣的情況,我將這次的區(qū)域游戲生成了一節(jié)活動課,我向孩子們拋出一個問題,不同的紙放在水里會是怎樣的?小朋友們專心的操作起來,通過一輪的操作后,孩子們得出個結論,有的紙放在水里吸水吸的很快,就會下沉。有的吸水很慢,會飄在水上。
可是這個時候有一個聲音傳到了我的耳朵里,“那怎樣才能讓吸得很快的紙,也變的慢一些?”當我聽到后很欣喜,以為這個小朋友是通過思考后提出來的問題,于是我把問題再次拋給孩子們讓孩子們一起想辦法,幼兒的活動興趣再次被激活,他們不斷嘗試,想出了一些方法,有的是將餐巾紙放在塑料紙上,有的是把餐巾紙揉成一個結實的小球等等。
一個小小的問題,為幼兒創(chuàng)造出了思考的空間,從中孩子通過操作,觀察激發(fā)了幼兒提問的能力,所以在開展科學活動中我們教師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盡量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創(chuàng)設寬松的心里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參與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從而促進幼兒的問題意識。
教育隨筆:留點空間給孩子
馬上要吃午飯了,孩子們開始走進盥洗室洗手,陸陸續(xù)續(xù)差不多都要洗完的時候,聽到了一個孩子的聲音:毛巾呢,毛巾怎么都沒有了?我一看,原來新毛巾還沒掛上去,轉念一想應該讓他們自己把毛巾找出來掛到自己的名字下面。于是我說:“昨天下午毛巾們和高老師說了幾句悄悄話,它們說今天要和小朋友們捉迷藏,現(xiàn)在它就在盥洗室里,哪位小朋友先找到了它們,就可以第一個把它掛到自己的毛巾架上。”我的話剛說完孩子們便四下里行動起來,有的甚至著急的走出了盥洗室,在老師的再次提示下又回來繼續(xù)找,不多會兒,有孩子發(fā)現(xiàn)了壁櫥架上的黃盒子,馬上指著說:“是不是在那里?”我故意拿出錯的給他看,孩子一看不是說:“快找吧,它是不是被別人拿走了?!庇钟泻⒆犹嶙h查看壁櫥和壁柜有沒有。幾番周折之后再次有人提出壁架上的兩個黃盒子:“會不會在那里?”我拿下正確的一個放在矮架上,里面是干凈的毛巾,孩子們高興極了,每個人用最快的速度掛上了自己的毛巾,有的孩子還吐了口長氣,可能感覺好不容易吧,五分鐘之后,我們非常高興地走出了盥洗室準備吃早餐。
以后應該這樣,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交給他們自己去完成,給孩子鍛煉自己的機會,給孩子創(chuàng)設能力發(fā)展的空間。
教育隨筆: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
教育隨筆: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
自從升入大班,每班的老師都覺得教室里的孩子特別興奮。特別是午睡時,孩子們邊脫衣服,邊津津樂道地談論著自己的話題。他們一會兒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說說笑笑,一會兒告狀聲又此起彼伏,午睡室里一片混亂。我走進去,問他們:"在干什么呢?"小寶說:"我們在數(shù)男、女小朋友誰來得多。"我來了興趣,那誰上來得多啊,大家都湊過來,;"加上老師女小朋友多。"我和他們聊了一會,覺得時間有點長,;"好了,開始躺下睡覺。"可是小朋友還是有討論聲,小朋友一邊上床他們一邊數(shù)數(shù),我就又說了一遍,好了安靜,今天就到這里了??墒牵徽摾蠋熢趺唇逃龑?,都不管用。于是,我開始認真地反思,尋擾著原因。結果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沒有自己的時間,我們上午上課,然后小便,洗手,吃飯、睡覺。一連串的環(huán)節(jié),午睡是孩子們統(tǒng)一的活動。在孩子們看來,一但睡著了就失去了說話的自由,那還不趁著脫衣服的時候痛快地說一會兒話,找點自己想做的事。
為了讓孩子們在睡覺前有說話的機會,我在吃飯前十分鐘,給了小朋友自己的時間,;"你現(xiàn)在可以自己交談,和小朋友聊聊天,數(shù)數(shù)今天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各來多少位,午睡的時候就不用數(shù)了,因為你數(shù)完了還是沒用的,因為誰來得多就是誰最多,我讓中午數(shù)數(shù)的小寶起來數(shù),然后給他們自由的時間,看著他們滿臉的笑容,我不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了孩子,滿足了孩子呢。設身處地地為孩子想一下,多釋放一些時間給孩子,我想孩子一定會配合老師的工作的。
看著孩子熟睡的小臉蛋,有的還帶著甜甜的笑,我也不由地笑了,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時間、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教育隨筆:留給孩子發(fā)揮的空間
教育隨筆:留給孩子發(fā)揮的空間
音樂活動是幼兒十分喜愛的課程之一,在音樂活動中,孩子們用美妙的歌聲,以及歡快的舞蹈動作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但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音樂律動,都是教師自己的所感轉化為動作直接傳給孩子。久而久之音樂就成為了動作的背景,在無形中使得幼兒喪失了自己感受音樂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動作的權利。把原本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變成了記憶動作和強化動作的訓練,幼兒又怎樣從中受到美的熏陶呢?
我們班的孩子都非常喜歡音樂,每次我彈起琴來他們都會跟著音樂手舞足蹈的,有時候一邊唱歌,就會自己一邊做動作。一次,我要上一節(jié)音樂課《春天在哪里》,根據(jù)歌詞,孩子們能很自然的聯(lián)想到動作應該如何做。為了能讓孩子根據(jù)音樂形象、旋律的特點音色變化來創(chuàng)編動作,我用引導的方法讓幼兒根據(jù)歌曲中的歌詞表現(xiàn)出來,將音樂融入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這樣孩子就很快能記住了。之后“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也是讓幼兒用一句歌詞的指示表演出來。
這樣一節(jié)音樂活動幼兒就不要教師教他們任何動作就已經(jīng)順利上完,孩子們更從音樂中感受到快樂的情緒,比起往日教他們做動作,做了半天還記不住,這個方法則更有可行性。
因此我認為應多給幼兒發(fā)揮想象的機會,讓幼兒自己來感受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這樣便能使幼兒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不僅僅是音樂,在其他的方面也應如此。希望孩子們都能在這片想象的天空中插上美麗的翅膀自由的飛翔。
教育隨筆:民間游戲對幼兒發(fā)展的益處
在《幼兒園學前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與各項活動之中”,這說明游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極端重要性。
民間游戲種類繁多,富有趣味性,而且又簡單,易于操作,深受幼兒喜愛,科學有效地開展民間游戲,可以增強幼兒的體魄。如:我班近期開展的“炒豆子”游戲,促進了幼兒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發(fā)展,以及“丟手絹”游戲,讓幼兒在奔跑及躲閃中強健體格。這些民間游戲不僅促進了骨骼的發(fā)育,還鍛煉了他們的運動技能。還有一些游戲不僅可以讓幼兒獲得游戲樂趣的體驗,同時也會促進身體的靈活性及協(xié)調能力的發(fā)展,如:跳格子、拍籃球、扔沙包等。當我們在教授幼兒傳統(tǒng)的游戲玩法時,也在創(chuàng)造機會讓幼兒尋找新的玩法。不管是怎樣的玩法,只要符合幼兒興趣,,幼兒便能樂在其中,收獲其中。
第二,利用民間游戲的角色、規(guī)則、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促進其社會性的發(fā)展。
例如:我們今天玩的“運果子”的游戲,在玩之前我請小朋友來說怎樣和果子做游戲。他們想了一會兒爭先恐后地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第一位小朋友提出了這樣的玩法:小朋友要用爬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去撿2個果子,然后再把果子運回來,哪邊先運完哪邊獲勝。我們又集體討論出了游戲規(guī)則:一次撿到的不是2個的話要重新來。游戲中孩子們紛紛為自己的隊友加油助威,團隊意識頗強!比賽結果宣布后,獲勝的隊伍集體歡呼雀躍,慶祝自己的勝利!整個游戲中幼兒的興趣很高,有的小朋友對數(shù)字的掌握還不是很好,在拿果子的時候有時會拿錯個數(shù),小朋友們會提醒他,并會和他一起數(shù)一數(shù),讓幼兒對數(shù)字再加深。之后我們又在孩子們的提議下嘗試了不同的玩法?;仡櫞舜斡螒虻哪康?,則是在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練習數(shù)字(1-10)在生活中的使用,以及游戲中幼兒的合作、交往意識。
幼兒在游戲中、與同伴交往中不斷強健體格,鍛煉身體,為其他領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同時,在游戲交往中,幼兒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學會站在他人立場上看自己,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關系,逐漸學會服從人們之間關系的準則,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適應社會需要的社會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