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不一樣的攀爬區(qū)
發(fā)布時間:2021-05-12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教育隨筆:不一樣的攀爬區(qū)
今天我們班的戶外活動是攀爬區(qū),攀爬區(qū)里不僅可以攀爬,打秋千,還可以玩沙。我們班的小朋友可高興了。不一會就和喜歡的好朋友一起玩起來了。我走了一圈,看到幾個小朋友在一起裝沙子,我感到很好奇,就走過去問:“碩碩,你在干什么呀?”碩碩說:“老師,我在做魚食?!敝灰妿讉€小朋友分工明確,浩瑜正在往桶里裝材料,碩碩和函藝往勺里裝材料。材料裝完了,碩碩拿起了鏟子,制作魚食。他用鏟子在勺里不停的攪拌。函藝和浩瑜繼續(xù)負責收集材料。我看了一會,我問碩碩:“你們的魚在哪呀?”碩碩說:“我還沒去買魚呢?做好魚食去買魚?!贝T碩把做好的魚食倒出來,用搟面杖把魚食壓細。
碩碩的舉動吸引了慶濠和艾米,他們停下來看了好久呢!也想要加入他們,和他們一起玩。碩碩說:“他要去買魚了?!焙畦ず秃囋谥谱黥~食,佳奕也來幫忙。過了一會,我看見碩碩兩手空空的回來,我問他:“碩碩,你的魚呢?!贝T碩說:“我沒找到魚缸呢?!蔽铱匆姶T碩把沙子圍在一塊,把中間挖空。我說碩碩你在干什么呢?碩碩說:“我在做魚缸呀。浩瑜說:“那我去找魚吧?!辈灰粫?,就把魚抱了回來。
我又轉了一會,回來看到碩碩搬了一個新的東西,碩碩說:“宋老師,這是我的魚缸呀?!闭f完,便把魚缸搬起來,給我看他的魚。
攀爬區(qū)是孩子很喜歡的區(qū)域,里面有可以攀爬,打秋千,也可以玩沙子,過家家等。我們在沙池區(qū)里投放了鍋碗瓢盆等各種不同的材料,讓孩子可以有選擇性的玩。玩沙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肢體協(xié)調,還能夠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碩碩是一個認真,細心,耐心有想法的孩子,他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第一次找魚缸的過程中,他要找的魚缸被小朋友用著了,于是,他自己嘗試著挖一個魚缸。第二次他終于找到了合適的魚缸?!吨改稀分兄赋觯骸坝變旱膶W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從制作魚食到養(yǎng)魚成功,三個孩子相互合作,并把日常生活經驗帶到了游戲之中。這次玩沙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合作、探索的精神,而且鍛煉了身體、開發(fā)了創(chuàng)造力。
小班孩子年齡小,愛模仿,有好奇心。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感知,獲得直接經驗模仿運用。簡單的鍋碗瓢盆桶,孩子們模仿進行炒菜做飯。沙子可塑性很強,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游戲。《指南》中指出:“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經驗的需要?!苯o孩子們創(chuàng)造更多玩沙的機會,給孩子提供有想象空間的玩沙操作材料和輔助材料,供他們去探索、想象、創(chuàng)造。孩子們經常會做蛋糕,我們可以運用從樹上掉落的果子、樹葉等做裝飾,可以提供搭建的積木、木頭等材料,讓孩子自主想象,自由搭建;提供貝殼等寶物,進行尋寶;和傳統(tǒng)相結合,提供犁工具,進行耕田;投放水管,進行鋪路、壓路,還可以跟主題結合,選擇投放與主題相關的材料等。根據孩子對材料的感興趣情況,定期更換投放材料。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幼兒教育隨筆:不一樣的答案
在一次音樂活動中,我讓幼兒辨別樂音與噪音。當我播放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時,孩子們一致認為這是好聽的音樂;而當播放噪音時,孩子們都捂住了耳朵。我問:“你們覺得這些聲音好聽嗎?”大部分孩子說不好聽,只有樂樂大聲地說:“這個聲音好聽!”我非常不高興,瞪著樂樂說:“這么吵鬧的聲音你覺得好聽嗎?”我正想批評他,可看他一臉的委屈,我忍住火氣問:“為什么你會覺得這聲音好聽呢?”樂樂輕聲地說:“你不是說過聰明的孩子和別人想的答案不一樣嗎?”我一時無言以對。許久,我才說:“樂樂,你真的覺得這個聲音好聽嗎?”樂樂搖了搖頭。
原來樂樂的另類回答只是為了獲得教師的夸獎,并非是他的真正想法。平時,我們總是要求孩子想出不一樣的答案,對有不一樣答案的孩子大加贊揚,如“某某的玩法與別人的不一樣,真能干”“某某的玩法真好”,等等,以為這樣能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其實對孩子來說,要想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答案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簡單地要求每個孩子說出不一樣的答案,而是要幫助孩子理解“不一樣答案”的意義,并提供一定的線索,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想象、創(chuàng)造,尊重孩子的已有經驗、發(fā)展水平,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能力。
今天我在戶外運動器具區(qū)觀察孩子們活動,發(fā)現(xiàn)明明玩了多種玩具,唯獨不去玩攀巖。他玩完滑梯經過攀巖時,站在下面朝上望了望,用手拉了拉巖角,用腳踩了踩,轉身又去玩別的玩具了。
看來,他不是對攀巖沒興趣,而是不敢嘗試。他擔心什么呢?我來到明明身邊故意問他:“都玩過了?”他點點頭,說:“是的?!蔽矣謫査骸芭蕩r呢?”明明看著我,過了一會兒說道:“我不會爬!”我微笑著說:“沒試過當然不會,你去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么爬的,然后照樣子試一試,你一定能行的。”他搖搖頭說出了實話:“我不敢爬,我害怕?!薄澳俏?guī)湍?”我請大淳作示范,同時給明明講解動作要領。只見明明照著同伴的樣子雙手攀住巖角,雙腳同時踩了上去。我高興地鼓勵道:“好!成功了!”話音剛落,明明便大叫:“啊!我不行了,陳老師——”話沒說完滑了下來。沒等我開口,明明便難過地說道:“我不爬了!摔下來別人要笑話我的!”原來除了膽小,他更怕丟面子。于是,我說:“你剛才不是已經爬上去了嗎?再試一次,屁股不要翹起來,手腳用力。你放心,我不會讓你摔下來的。我會托住你的?!甭犃宋业脑?,明明開始作第二次嘗試。我用手托住他,讓他把重心向上移,在我的幫助下明明又向上攀了一個巖角。眼看他一步步接近終點,我趕緊請大淳上去接應。一看上下都有人幫助,明明的膽子大了一些,繼續(xù)用力往上爬。這時有不少小朋友過來鼓勵明明:“加油,明明!”大淳也叫道:“你用力踩,我拉你,眼睛別看下面!”只見明明腳一踩,腿一跪.上去了?!耙?成功!”四周響起了歡呼聲!
在指導孩子玩運動器械時,教師要注意觀察、了解孩子的活動情況,揣摩孩子的心理,在他們需要時給予幫助。如用充滿期待的語言(你行的、我?guī)湍?、勇敢些?讓幼兒體驗到安全感、歸屬感.并借助同伴的力量調動孩子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去戰(zhàn)勝困難,獲得成功,享受運動的快樂。
教育隨筆:一次不一樣尋常的旅行
教育隨筆:一次不一樣尋常的旅行
我們班的王瀟瀟小朋友因闌尾炎做了手術,此刻還躺在家里休息,已經好多天沒來上學了,我們決定群眾去看王瀟瀟。
周五上午,我們乘坐校車出發(fā)了,天氣雖然有點冷,可這天的太陽還是露出了燦爛的笑臉,像是歡迎我們去看王瀟瀟似的。校車穿過市里向金玉米公司駛去。大樹和美景從眼前飛過,勤勞的清潔工在忙碌地打掃著衛(wèi)生。孩子們雀躍不已,齊唱歡快的歌曲,不知不覺到了王瀟瀟小朋友家的樓下。
瀟瀟的爸爸、媽媽熱情地迎接了我們。小瀟瀟有些瘦了,可還是很精神。平時最頑皮的他,此時居然也有些害羞了。班里的小朋友可開心了,紛紛拿出自我的禮物。子涵小朋友拿出蘋果,期望王瀟瀟吃一個蘋果后身體更加健康;澤遠拿出小卡片,祝愿瀟瀟健康快樂,期望瀟瀟小朋友早點回幼兒園跟小朋友們玩。更有意思的是,林方舟小朋友,她是瀟瀟的好伙伴,見了瀟瀟居然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一本正經地問:"你生病了,為什么不躺在床上?"孩子們相互問候著瀟瀟,雖然話語有些拘謹,卻掩飾不住孩子們的興奮和激動。小瀟瀟漸漸放開了,拿出自我的玩具跟小伙伴們玩了起來??粗d奮的孩子和開心的瀟瀟,我們這些大人們真不忍心去打擾他們。我回過頭去,瀟瀟媽媽的眼里已浸滿了淚水。多么感人的一幕啊!瀟瀟的爸爸舉起相機,擋住自我的臉,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
回來的路上我在想,這可真是一次不一樣尋常的旅行啊,孩子們懂得出如何愛別人,深深體會到了班群眾大家庭的溫暖。生活時時都有教育的契機,只要我們用心發(fā)現(xiàn),都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大班隨筆:不要攀比
美美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很漂亮一看就知道不便宜,大家都夸她。第二天,麗麗竟然也穿了一件一樣的。我感到很驚奇,因為麗麗的家境并不好,爸爸媽媽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按常理來說,他的父母是不會給他買這么貴的衣服的。所以放學后我便打電話問了一下。結果令我很震驚。麗麗竟然哭著喊著要買不買就不去上學了,父母沒辦法只好給她買了。其實我也是生活在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父母的艱辛我深有體會,所以從小我就不亂買東西。今天莉莉的例子給了我很大的震驚。
面對孩子的攀比,家長們往往很無奈,我認為,這主要是這些家長成長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沒有過類似的攀比經驗,面臨的個新問題;同時,他們沒能對孩子的攀比意識或行為做到正確歸因。其實孩子們的攀比也許是一種“從眾”心理,父母要及時認清,防止孩子這種心理的繼續(xù)“惡化”。
在時代發(fā)展迅速的今天,也許誰都有攀比心理。到我們仍應該努力改變,為孩子們做一個良好的榜樣,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教育隨筆:靜下來欣賞 不一樣的美
又到了剪紙、手工的活動時間,我像往常一樣帶孩子來到美工室,孩子們高興的向手工老師打招呼,并在我們的組織下坐好,今天手工的內容是做一只立體可愛的小雞,當崔老師拿出做好的小雞,孩子們的眼球一下子被吸引了,崔老師耐心的一步一步講解著小雞的做法,孩子們一個個認真的聽著,等到講解完了,孩子們開始自己動手做起來。
每當剪紙、手工活動課時,一般是我比較放松的時候,這時,我會靜靜的看著他們,聽著手工老師的講解,偶爾也能自己放松一下身心,和孩子們一起做一做,許身為旁聽者的緣故,相對于來說,這時的心情更加安靜,沒有自己進行活動時的那種焦急,只是坐在一旁靜靜的欣賞,當我在孩子們中間走著,看著孩子們的作品時,我發(fā)現(xiàn)陽陽小朋友把小雞的兩個眼睛沒有剪開,而是剪了一個長方形的,上面有兩個眼睛,很特別,當他粘貼在小雞的身體上時,卻顯示出了一只不同的小雞,別有一番模樣,感覺很可愛,在看看其他的孩子,浩辰、釗旭等幾個小朋友做的小雞,雖然看起來很粗糙,不太細致,但從某一個角度看,每個孩子做出來的小雞都顯示出了不同的形態(tài),別有一番異樣美。
在我們自身組織孩子繪畫等活動中,孩子們的作品也各有各的特點,可能我們身在其中,總感覺孩子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做的完美,靜下心來,想想,美就在其中,我們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當我們靜下心來,慢慢品味、欣賞,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美的真諦。
教育隨筆:這樣玩好不好
那天午餐后,孩子們和往常一樣在小操場上玩,我在教室里寫東西,有時候不經意地往外瞧了瞧,看見蹦蹦床那兒思宇和耀文兩個人正搬著小椅子往蹦蹦床的出口處的階梯上放。因為階梯是一層一層的,椅子放不牢,而他們倆人一次一次的往上放,而小椅子一次一次的放下去,不時的發(fā)出掉下來的聲音。瞧見他倆那個樣子,我真是又氣又急:要是被掉下來的椅子碰傷了怎么辦?我當時真想把他倆狠狠訓一頓。
我把全班幼兒叫進來了活動室,若在往常我會當眾來一番訓話。這時有一個想法在我的腦海里一閃:何不換個方法試試?于是我說:“剛才思宇和耀文兩位小朋友自己動腦筋想出了一個新的游戲的玩法,老師請小朋友討論一下,這樣玩好不好呢?”小朋友分頭討論一下,家怡舉手了:“這樣玩不好,要是小椅子摔下來,砸在身上會很危險的!”張政說:“這樣玩會把小椅子弄壞的?!逼渌∨笥岩舱f這樣玩不好。我把目光轉向思宇和耀文問:“你們這樣玩好嗎?”他倆異口同聲地說:“這樣玩不好,我們以后再也不這樣玩了。”我趁熱打鐵:“老師喜歡動腦筋的小朋友,可是在玩之前,小朋友應先想一想,這樣玩好不好?!蓖ㄟ^這件事,我認為幼兒好動,辨別是非的能力差,簡單的訓斥對制止幼兒的出格行為未必能奏效,而如果采用討論的方式,讓更多的孩子發(fā)表意見,更能接近幼兒的思維水平,幫助他們明辨是非,以形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隨筆:孩子的攀比心理
教育隨筆:孩子的攀比心理
近日,發(fā)現(xiàn)我班孩子之間都在進行攀比,且日漸增長。
一天小智小朋友帶來一盒彩色熒光筆,離園活動時,小智拿了新買的熒光筆做畫,畫了一個很大的生日蛋糕,的確很
漂亮。大家都來看了,有的小朋友開始向小智借筆了,小智也不吝嗇,都答應了。大家一起都在畫蛋糕了。第二天,有十
位小朋友買了熒光筆來,第三天,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有了熒光筆,速度還真快??!
小潔前兩天穿了一雙紅色的靴子來上幼兒園,女孩們看了,都很羨慕,有的女孩還說:“我也有,比你的更漂亮;我
明天也去買;你的真漂亮啊……”沒過兩天,班上女孩大多有了靴子。有一位媽媽給我打電話說:“孩子今天就是不來上
幼兒園,非要穿靴子才行,可是現(xiàn)在家里沒有啊,老師,你和孩子說說吧。”我接過電話,讓孩子趕快來上幼兒園。媽媽
說,孩子比較聽老師的話,果然一會來園了。這都是孩子之間進行攀比的結果啊。
經常在孩子中會聽到:我爸爸是警察,我媽媽是醫(yī)生,我爸爸也是警察……
的確,類似于這些的物質形攀比現(xiàn)象,在孩子之中非常盛行。這樣的攀比會造成幼兒的心理脆弱,對幼兒的人格發(fā)育
有著很大的影響。其實攀比也是很正常的心態(tài),說實在的,我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攀比心,包括我們成人。要知道孩
子為什么攀比,我們還是要仔細追溯一下導致孩子攀比的根本原因。由于幼兒天真幼稚加上現(xiàn)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在他們
的心目中,自己什么都要比別人強,另外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模仿力較強,很容易受到成人的一些教育觀念和價值取向
的影響。家長在發(fā)現(xiàn)孩子有攀比的的苗頭后就應立即予以糾正,在糾正的過程中,首先,家長需要下定決心、堅持到底,
家長們千萬不要抱著“再苦也不能哭孩子的”的想法。其次,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的引導孩子的攀比對象,教孩子
不比穿戴比學習,不比文具比志氣,不比吃喝比成績,不比家庭比能力,這樣來影響孩子。另外,家長要以身作則,提高
自身的審美情趣,端正消費行為,讓孩子明白,提高內在的品質比表面的東西要重要的多,讓孩子學會珍惜,從思想上徹
底解決孩子的攀比心理。
但是,攀比也不是一無是處,關鍵是不能盲目攀比,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千萬不能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攀比哦!
教育隨筆:不可開交的建構區(qū)
升入大班后,我們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其中區(qū)域活動中我們投放了大量的車子圖片,車子模型,模擬馬路場景等,建構區(qū)中各式各樣玩具車的出現(xiàn),吸引了不少孩子進入建筑區(qū):“哎,靠邊,雙層公交車來了!”“干嘛你,把我的車都撞壞了?!薄澳俏叶紱]地兒開了?!薄拔业南儡噥砹耍旖o我讓開”“我的救護車才要先走,人命關天”……連日來,建筑區(qū)時常產生的沖突引起了我的關注,面對孩子們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我該介入嗎?又該怎樣介入呢?
一日生活皆教育,借此機會,可充分發(fā)揮幼兒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于是,我以交警的角色進入游戲,要求司機解決完問題再上路行駛。司機們顯然有些懊惱:“都賴你太吵了?!薄袄蠋熞矝]說不讓我玩呀?!薄耙辉蹅兪^、剪子、布。”“不行,還是我先發(fā)現(xiàn)的車呢?!薄澳窃趺崔k?咱們還是別吵了吧?老吵就老不能玩?!薄?/p>
為此,我錄制了小視頻,回顧他們區(qū)域活動的過程,大家一起觀察,說出看了之后的感想,并探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建筑區(qū)的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困惑。其他同伴們一致認為建筑區(qū)的地方小,人太多了就會產生矛盾,4個人比較合適。“只要4個人玩兒就ok了嗎?”在孩子們主動建立游戲規(guī)則時,我進一步引發(fā)幼兒的思考。“還要開慢點兒?!薄皩?開得太快當然會撞上?!薄败嚨教巵y開也不行,應該靠右邊行駛?!薄八械娜硕纪孳?沒人搭積木還算什么建筑區(qū)?”“就是的,成汽車區(qū)得了。"“那積木怎么玩兒,還不如搭一條路呢?!薄岸啻顜讞l吧,要不還會撞車?!薄斑€不如搭橋呢,立交橋有好幾層都可以走車?!薄澳?我們就搭立交橋吧?!蔽椅⑿χ秃⒆觽円黄鹗崂斫涷?“你們想得很好,第一,我們決定在建筑區(qū)搭建立交橋,這樣可以讓更多的車跑來跑去;第二,你們自己制定了建筑區(qū)的游戲規(guī)則:游戲的人數(shù)不能超過三個。不過,我還有一個問題,車怎么辦?什么時候玩?”“我們搭完了路再玩。”孩子們齊聲響應?!拔覀冎贫ǖ囊?guī)則就要共同遵守,大家說了是會忘記的,還是把建筑區(qū)的規(guī)則記錄下來提醒我們吧?!?/p>
所以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常常蹲下身來,傾聽孩子們的聲音,從他們的獨特見解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還給孩子們的重要。
教育隨筆:找誰都一樣
教育隨筆:找誰都一樣
過完3歲生日的凱凱9月1號準時到幼兒園報到了。從他家長的言談舉止和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可以看出:這孩子在家中一定保護的太好,恐怕受不得半點委屈。果不其然,開學兩個星期了,小朋友都知道自己有固定的座位,上課、睡覺時不能隨便講話等規(guī)則。只有他,今天坐這兒,明天坐那兒,高興的時候,就來兩嗓子。
這天上課,一開始時凱凱坐的好好的,在聽完一個故事后,他唱起了我們剛剛教的《拍拍小手》,雖然吐字不是很清楚,孩子們卻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有幾個還跟著他一起唱了起來。我不得不停下講課整頓紀律,好不容易,孩子們都靜下來了,凱凱又開始了他的“教室大游蕩”??粗⌒〉纳碛?,我輕輕地說“凱凱,坐到座位上去?!薄安蛔眲P凱頭也不回的回答?!翱烊プ瑒e的寶寶要坐你的椅子啦?!薄安蛔?,不坐”。我只得強行把他摁到椅子上,可我還沒轉身,他又離開了椅子。沒辦法,我把椅子端到前面說“凱凱不想坐椅子了,老師把椅子收回來?!睕]想到,小小人一下子被激怒了,一邊哭,一邊追在我后面“啪啪”的打著我屁股,嘴里還一個勁得說“不坐,不坐”。凱凱萌萌的樣子把孩子們逗笑了,而我,在那一剎間幾乎要放下繃著的臉,抱起他說“咱不坐就不坐”可是想想班級常規(guī)的建立,想想孩子的未來,我還是硬下心來說“不坐,椅子就不好拿走”
在和我糾纏一陣后,凱凱把目光轉向班里另一位老師——韓老師身上,他快速跑過去:“抱抱”韓老師平時最見不得孩子哭,看到凱凱這模樣,韓老師不假思索的丟下手中活就準備抱他,我連忙假裝咳嗽一聲,在我示意下,韓老師說“老師要抱聽話的寶寶,不聽話的寶寶我是不會抱的”說完,韓老師裝著急忙到外面干活的樣子走出了教室。凱凱求助無望,只能站在那兒流淚。我心疼啊,但我知道絕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就前功盡棄。大約過了5分鐘。凱凱走過來搬起小椅子走向自己的座位。打這以后,凱凱上課時再也沒有離開過座位。
人們常說人生就是一場戲,而小班新學期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又何嘗不是一場戲呢?你是否感覺孩子們很聰明,當你嚴肅地批評一個犯錯誤的寶貝時,他的眼睛不會盯著你,而是班上另外的老師。因此,常規(guī)建立之初,班級老師的要求要一致。我們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犯錯誤看誰都沒用,哪個老師都批評。做了錯事沒關系,要敢于承認,改正了就是好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