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寬容性格應從哪些方面做起
發(fā)布時間:2021-05-12 教學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教育筆記生活方面培養(yǎng)孩子寬容性格應從哪些方面做起
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所謂心理換位,就是指當雙方產(chǎn)生矛盾時,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對方何以會如此行事、如此說話。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能夠理解對方,就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許多孩子只習慣于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而從不替別人考慮。要消除這種現(xiàn)象,父母就要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
家長要為兒童樹立寬容的榜樣,孩子最初是從爸爸媽媽那里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孩子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父母。父母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里、同事之間融洽相處,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寬容、好善、樂于與人相處。
偉大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指出,父母“在開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首先應當檢點自身行為?!弊尯⒆訉W會寬容,父母自己首先應有寬容的品質(zhì)。如父母本人心胸狹窄,無視他人意見,習慣于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不給人改錯的機會,為一點小事爭執(zhí)不休,為一點小利斤斤計較,孩子又怎么能學會寬容呢?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有一顆寬容之心,寬容的品質(zhì)才會再現(xiàn)在孩子身上。
會下棋的人都會考慮,我這樣,對方會怎樣應對,對于對方的應對,我又應當如何回應。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也是如此,能夠“心理換位”,能夠站在對方的位置思考,能夠設身處地地多為對方設想,許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就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老師的角度上思考,就會理解老師的艱辛;站在同學的角度上思考,就會覺得大多數(shù)同學是可愛可親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是非常必要的。
告訴孩子人人都有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學交往,和朋友相處,只要對方的缺點不是品質(zhì)方面的,不是反社會的,就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多原諒一次人,多給人一次寬容和理解,也就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
當然,寬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人云亦云,這一點是必須向孩子講清楚的。必須讓孩子知道寬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對同學、朋友的謙讓,而不是對壞人以及其行為的妥協(xié)。對于得寸進尺的壞人告訴孩子其實是不需要寬容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培養(yǎng)寶寶健全人格從十方面做起
在心理學中通常把人格、個性作為同義詞來理解。一般是指人的性格、氣質(zhì)和能力的總和。人格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人格是一個內(nèi)涵很豐富的概念,人格是一個人心理特征的總和。它既包含了人的品德,又包含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特征。還有社會道德標準,心理素質(zhì)標準,行為方式標準,工作能力標準等。正常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礎,所以,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必須重視幼年和學齡期寶寶的培養(yǎng),寶寶時期正是人格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因此,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要培養(yǎng)寶寶做事認真的習慣,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和積極進取的意識。凡是寶寶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讓寶寶自己動手,爸爸媽媽不要包辦代替。當寶寶做事遇到困難的時候,要鼓勵他們克服,并且給予幫助。現(xiàn)在有不少爸爸媽媽包辦太多,致寶寶鍛煉機會少,助長了寶寶的依賴性。從小懶懶散散、怕苦怕累的寶寶長大后是很難承受挫折的,極易形成消沉的人格,在事業(yè)上也很難有所成就。
(2)要鼓勵寶寶積極與伙伴交往,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爸爸媽媽正確的教育會使寶寶學會以誠懇、公平、謙虛、寬厚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懂得尊重別人的權益,諒解別人的短處和失誤。這樣的人格特征,就會使別人樂于與他交往。有些爸爸媽媽生怕寶寶出事,總把寶寶關在家里,不讓寶寶與其他寶寶接觸,這是極不明智的做法,對寶寶的正常發(fā)展極為不利。
(3)讓寶寶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即不驕傲、不自卑,并且具有較強的自信心。爸爸媽媽對寶寶的優(yōu)點應恰當?shù)亟o予表揚和肯定,但不能抬高自己的寶寶而貶低別的小朋友。同樣,對寶寶的缺點和失誤也不能不講方式,不分場合地指責和數(shù)落,更不能以揭短的方式進行挖苦、諷刺,這樣很容易挫傷寶寶的自尊心而形成自卑感。
(4)培養(yǎng)寶寶樂觀的情緒和開朗的性格。樂觀開朗的性格是從小形成的。在和睦幸福的家庭中長大的寶寶,性格一般都比較開朗。另外,打罵寶寶、苛求責備等壓抑個性的教育方式也會導致寶寶對人敵視、自卑、憂愁等消極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爸爸媽媽應有民主的作風,允許寶寶發(fā)表個人意見,尊重寶寶的權益,從多方面發(fā)展他們的興趣愛好。
(5)增強寶寶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人們常說,“適者生存”,適應性強的人能迅速調(diào)整自己與新環(huán)境不一致的行為習慣,在新的生存環(huán)境中發(fā)展。要增強適應性切忌嬌生慣養(yǎng)。為了寶寶將來的生存與發(fā)展,應該有意識地從多方面加強培養(yǎng)和鍛煉,以增強其獨立生活的能力和適應性。
(6)培養(yǎng)寶寶謙虛謹慎、沉著穩(wěn)重、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的品質(zhì)和習慣,鍛煉其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以便能夠不斷地消除其自身弱點,并使自己的行為方式能夠不斷地適應時代前進的步伐。
(7)培養(yǎng)寶寶廣泛的興趣愛好:這可以使人生活內(nèi)容充實、知識豐富、視野寬闊,有利于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提高,從而易于取得多方面的工作成就,也容易適應社會各方面的變化。
(8)培養(yǎng)寶寶實事求是的精神,以積極的態(tài)度,正確的處理生活、學習、工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決不回避現(xiàn)實,凡事從實際出發(fā),能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嚴以律己、對于能做到的事情則要努力完成。
(9)培養(yǎng)寶寶熱愛祖國、愛集體、愛科學、愛勞動的精神: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密切與同學、同事、朋友的關系,與他們團結友愛、和睦相處,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促進,樂于助人,尊老愛幼、遇事多為別人著想。艱苦奮斗、勇于追求真理和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優(yōu)良品質(zhì)。
(10)培養(yǎng)寶寶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使寶寶永遠朝著正確的方向,把握好人生的航程。目前,有些爸爸媽媽對獨生子女重養(yǎng)輕教、寵愛過分等不良傾向,都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培養(yǎng)寶寶好性格從小事做起
孩子的性格與其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開朗、堅強的性格會讓寶寶快樂的面對以后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切,培養(yǎng)寶寶的性格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花心思布置兒童房
☆在兒童房間的墻壁上掛一個小籃框,寶寶一旦有一個軟皮球,他就常常會有試著跳一跳的愿望;
☆給他拍一些動感照片布置小櫥,文靜的環(huán)境里就有了風動;
☆在墻角放上一桿球拍,他運動的機會就會增加;
☆可以在墻壁上貼一些色彩鮮艷的風景畫,刺激孩子對野趣的熱愛;
☆或是在裝修的時候,直接噴上檸檬黃或者橘紅色的漆,給寶寶一個明亮的環(huán)境。
音樂伴成長
☆讓寶寶聽一些富有動感或是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媽媽甚至可以跟他一起隨著節(jié)拍任意擺動;
☆孩子很喜歡看動畫片,但不一定非要坐著看,可以讓動畫片中的配樂曲目陪寶寶一起畫畫;
☆給寶寶一個自己的音樂盒,存放他喜歡的CD,讓他擁有自己的CD機,讓他的環(huán)境里充滿歡快的音樂;
☆如果我們先做一個音樂媽媽,寶寶一定也會成為音樂寶寶。
守衛(wèi)寶寶的好奇心
☆寶寶嘗腳趾,媽媽應該高興,千萬不要去阻止,我們的任務只是將他的腳洗干凈;
☆寶寶把朋友家的抽屜打開,媽媽千萬不要只顧著自己笑個不停;
☆寶寶會把手指伸進家里所有低矮的小洞洞,媽媽千萬在事先就觀察好是不是有危險;
☆寶寶問為什么之前,媽媽就想好可能的答案,如果你回答不上,千萬不能敷衍搪塞;
☆寶寶的年齡越小,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也就越強,媽媽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改變自己的懶惰習慣。
從小事做起 培養(yǎng)寶寶好性格
花心思布置兒童房
☆在兒童房間的墻壁上掛一個小籃框,寶寶一旦有一個軟皮球,他就常常會有試著跳一跳的愿望;
☆給他拍一些動感照片布置小櫥,文靜的環(huán)境里就有了風動;
☆在墻角放上一桿球拍,他運動的機會就會增加;
☆可以在墻壁上貼一些色彩鮮艷的風景畫,刺激孩子對野趣的熱愛;
☆或是在裝修的時候,直接噴上檸檬黃或者橘紅色的漆,給寶寶一個明亮的環(huán)境。
音樂伴成長
☆讓寶寶聽一些富有動感或是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媽媽甚至可以跟他一起隨著節(jié)拍任意擺動;
☆孩子很喜歡看動畫片,但不一定非要坐著看,可以讓動畫片中的配樂曲目陪寶寶一起畫畫;
☆給寶寶一個自己的音樂盒,存放他喜歡的CD,讓他擁有自己的CD機,讓他的環(huán)境里充滿歡快的音樂;
☆如果我們先做一個音樂媽媽,寶寶一定也會成為音樂寶寶。
守衛(wèi)寶寶的好奇心
☆寶寶嘗腳趾,媽媽應該高興,千萬不要去阻止,我們的任務只是將他的腳洗干凈;
☆寶寶把朋友家的抽屜打開,媽媽千萬不要只顧著自己笑個不停;
☆寶寶會把手指伸進家里所有低矮的小洞洞,媽媽千萬在事先就觀察好是不是有危險;
☆寶寶問為什么之前,媽媽就想好可能的答案,如果你回答不上,千萬不能敷衍搪塞;
☆寶寶的年齡越小,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也就越強,媽媽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改變自己的懶惰習慣。
1歲孩子應注重哪方面培養(yǎng)
還能用手勢表示自己幾歲了。并且能按大人的口令做一些簡單的事,比如能按照我的指示把遙控器拿到我手里。出門時會自己戴上帽子。我想問一下唐老師怎樣系統(tǒng)的開發(fā)孩子智力或者說要不要給她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我感覺女兒的記憶力很好。
答:這個孩子的智力發(fā)育水平還是很不錯的,這么大的孩子一個很重要的發(fā)展任務是對周圍環(huán)境事物的了解,生活常識的了解,還有他的語言發(fā)展。他已經(jīng)不錯了,他會用單詞表達意思,可以說幾句一直到說比較復雜的句子。在這個過程當中跟人的交流和閱讀,大人給他讀書聽對于他來說是很有幫助的。至于其它的東西,這么大的孩子可能確實比較小,越小的孩子越是要把一些很基礎的東西具備了,但是可能其它方面的能力,比如說眼手協(xié)調(diào)的能力,可以通過不停的擺弄物體甚至做一些手工的東西得到發(fā)展,提水,從這個桶倒到那個桶,捏泥巴、搭積木、拼圖非常豐富的一些游戲,在這種過程中讓孩子基本的能力,感知覺的能力或者眼手協(xié)調(diào)能力能得到發(fā)展,認識事物和事物之間的關系。
我一個親戚的孩子非常聰明,智力超常,但是我見到他的時候是1歲4個月,把一個套圈套到他的腳腕上,往外拿的時候是往外拽,而不是順著腳拿出來。這個時候他覺得拉不出來,知道這個套環(huán)套在那兒了不能這么拿出來的,這是孩子一個突出的概念。我們不要小看日常的生活細節(jié),或者他擺弄一些東西的動作,都是需要通過練習來掌握,同時在練習過程中會了解很多東西,比如這么大的孩子會不會擰瓶蓋,需要手眼配合,需要練習的。在小動作的練習過程當中孩子都在發(fā)展他的智力,一歲多的孩子算術、英語都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還是基本位于周圍事物性質(zhì)和關系的認識,包括上下里外。孩子把一個大盒子往盒子里面塞,通過擺弄知道大的可以放小的盒子,但是小的盒子盛不下大盒子,很多事情的成與不成通過動手過程才能知道。孩子還小,完全可以他日常的活動給他豐富的玩的東西,讓他在玩的過程當中自己學會很多東西,同時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要急于上文化方面的學習。
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應從父母做起
營造溫馨的語言環(huán)境。沒有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孩子是不可能習得語言的。如吃完飯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每天的趣聞,讓孩子講講今天在幼兒園做了什么。這些都會影響孩子語言的發(fā)展,同時也有利于增進親子間的溝通。
鼓勵孩子自由表達。
當孩子武器說話的時候,就鼓勵孩子盡量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一些需要,如孩子餓了想吃東西,讓孩子自己表達出來。同時,盡可能把話說完整。
培養(yǎng)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父母可以有意識地教孩子閱讀。當然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閱讀的書,使孩子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并堅持下——孩子就會自覺地和別人交流他所看到的所聽到的,這樣也就鍛煉了他的語言能力。
消除焦慮情緒。
在學說話時,有的孩子會出現(xiàn)口吃,碰到這種情況,父母往往會焦慮萬分。首先要弄清口吃的原因,如果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跟不上思維,就會造成呼啦啦,只要家長不給孩子太多的壓力,過段時間就可以消除了。如果家長越焦慮,孩子就越緊張,口吃反而更厲害了,當然,如果是病理性的,那就應該去檢查。
培養(yǎng)孩子自信,從三點做起
一是對孩子要尊重和信任。
要尊重孩子,使他切實體會到自己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要信任孩子,放手調(diào)動孩子做事的積極性,并給予積極關注,做好了要及時給予表揚;做錯了,要幫助他分析原因,尋求克服困難的方法,但切忌包辦代替,更不可打擊、諷刺。這樣既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品質(zhì),又培養(yǎng)了自信心。
二是給孩子合理而及時的贊揚。
這里強調(diào)合理性,孩子能夠分辨出家長的贊揚是否真誠,虛偽的贊揚只能使孩子感到家長的心不在焉,這樣做反而刺傷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時還要注意贊揚的及時性,做到合理和及時,有助于將孩子好的行為加以確認和鞏固,促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是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家長要幫助孩子將審視自己的視線從學習方面擴展開,這對于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孩子尤為重要。培養(yǎng)孩子一技之長,給孩子一個自我驕傲的理由,這在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中意義重大。如果你的孩子沒有特別的天賦,就教給他如何愛人,如何與人合作。
一個人只要有成功的決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狀態(tài),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所追求的目標上。只有堅信自己能成功的人,才會取得成功。相反,如果感到?jīng)]有努力的方向,覺得自己什么也不行,這就會對精神產(chǎn)生壓抑,在這種情況下,大腦也會變得麻木起來。在孩子努力拼搏,盡力向成功的頂峰攀援時,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支持吧!
六種黃金性格 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
3-6歲是寶寶性格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在這個事情爸媽應該如何塑造出寶寶的好性格呢?如何塑造出寶寶的黃金性格,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性格品質(zhì)決定人的命運,而人的優(yōu)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養(yǎng)應該放在首位,屬重中之重。人的性格品質(zhì)是多方面的,以下6個方面是良好性格的基礎,如果從小具有這6種性格品質(zhì),長大了其他優(yōu)良品質(zhì)都會自然派生出來。
勇敢自信
嬰幼兒的勇敢自信主要表現(xiàn)在不怕黑暗、鬼怪、孤獨、小動物、陌生人和陌生環(huán)境等。如果孩子感覺到自己很可愛,即使只是潛意識的感覺,也會有自信情感的流露,這與驕傲、沒禮貌、不友好的性格完全是兩碼事,不可混為一談。
快樂活潑
快樂的孩子愛笑不愛哭,無憂無慮。而活潑并不只是好動,更不等同于吵鬧?;顫姷暮⒆佑?個表現(xiàn):
表情活潑:臉部表情豐富生動,看得出微笑、高興、著急等情緒,可跟大人開玩笑;
嘴巴活潑:表達、吐詞清晰,喜歡講故事見聞、猜謎語、說繞口令等;
感知活潑:見過的、聽過的、做過的記得快,認顏色、形狀、方向都很清楚;
雙手活潑:會勞動,會做手工,飼養(yǎng)小動物、種花種草等,手很靈巧;
身體活潑:表現(xiàn)在能歌善舞,愛做游戲、愛運動等;
思想活潑:喜歡提問、討論、爭論、識字和讀書等。
安靜專注
不能安靜專注的人難以成就大事,活潑的內(nèi)在表現(xiàn)就是安靜。而專注的孩子,即使是玩也能玩得專心,全身心地投入在玩耍中,得到最大的快樂和收獲。而不能專注的孩子,該靜靜不下來,注意分散,“玩野”之后到小學再去糾正就很困難了,智力發(fā)展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勤勞善良
從小會勞動的人以勞動為樂,也會關心人。大人回到家,孩子幫你拿拖鞋,你的鼓勵“孩子真乖、真能干”是對他最好的肯定。從小關心家人和周圍的人,這樣的孩子一定是個道德高尚的人。
獨立精神
孩子的獨立性格應該表現(xiàn)在從小自己會睡、會坐、會玩;1歲以后可自己吃飯,吃得好、吃得快;會走之后,能夠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父母的字典里沒有“催”字。如果一個連吃飯都要家長七八遍催促、沒有責任感的人,以后上學、找工作等都會依賴人,何談成材?
創(chuàng)造精神
表現(xiàn)在對新奇的事情愛看、愛聽、愛摸、愛做、愛問、愛記;喜歡自己動手,想辦法玩耍,搞小發(fā)明等;家長特別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求異、逆向和發(fā)散思維。
性格的培養(yǎng)是有規(guī)律的,不靠督促、說教和打罵,而是靠不露痕跡的“潛教育”,包括環(huán)境育人、行為育人、愛的教育和積極暗示等。性格培養(yǎng),從小行動!
教育孩子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能做到更好的教育?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guī)則。專家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2、教導他關懷別人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fā)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yǎng)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tài)生活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chuàng)意的贊美當孩子表現(xiàn)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jié),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xiàn)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動跟警衛(wèi)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yǎng)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zhì)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wěn)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fā)他內(nèi)在的藝術天份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專家發(fā)現(xiàn),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fā)他內(nèi)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常常擁抱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fā)現(xiàn)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chǎn)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wěn)定。對于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用心聆聽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nèi)容你已經(jīng)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xiàn)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xiàn)。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干凈,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后,這件事還有這么嚴重嗎?”如果是No,那么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