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孩子”的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1-05-11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孩子的教育問題案例一:因為班內(nèi)見習的老師比較多,孩子們感覺好奇,所以盛飯時,總是個別幼兒大聲說話。避免危險事故的發(fā)生老師耐心勸說,但是,有一位幼兒故意躺在地上大叫。
案例二:老師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前面講,個別幼兒在下面大聲講話,故意做出令小朋友好笑的樣子,等其他幼兒哈哈大笑,他就高興了,變得扭屁股或擠眉弄眼,老師的課堂秩序變得混亂不堪。
案例三:實習的老師在后面做玩教具,個別的孩子隨便下座位去拽老師的頭發(fā),目的是引起實習老師的注意或讓她們抱一抱。
案例四:區(qū)域活動收拾東西的時候,總是看見幾個“個別”孩子將積木或手工紙故意往地上扔,有時還踩一下,覺得很好玩。
從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個別表現(xiàn)比較隨性、頑皮,凡是反映較強的孩子特別喜歡吸引別人的注意,如果不行、不順就會大吵大鬧,常引得老師著急生氣。
班內(nèi)因為有了這樣幾位個性孩子的存在,班級秩序有些亂。該怎樣教育和引導這些孩子呢?我改變了以往的急噪、焦慮,而以平靜、平和的態(tài)度來對待、解決。
1、調(diào)整心態(tài),不與其正面交鋒。在孩子情緒激烈的情況下,我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平靜的心態(tài)解決事情,以免事情的進一步激化,然后尋找時機,主動地與他交流,分析原因,引導他尋求解決事情的辦法,使孩子這種強烈的情緒得以緩解。
2、積極與家長交流,取得理解和配合。針對孩子的情況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與其交流,傳授正確的指導方法,步伐一致來對待孩子的情緒反應,慢慢緩解情緒反應的強度。
3、循序漸進,適時強化。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需要循序漸進,等到他對待事情情緒有所改觀時,我們就及時給予認同,鼓勵和表揚,讓他們意識到進步后的“益處”,增強自信,從而漸漸使情緒反映強度降低。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法國家長對孩子的感性教育
法國人認為尊重孩子是第一位的,在這個基礎上再培養(yǎng)孩子的感性認識。因此,法國兒童教育的著重點放在對孩子的感性教育培養(yǎng)上。
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法國,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大部分父母都不會先指責孩子,而會先問事情的原因和孩子當時的想法。聽完事情的經(jīng)過后,父母才開始對孩子進行教育,這種方式會使親子間形成互相信賴的關系,即使父母再指責孩子,孩子也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法國家長會采取對話的方式進行教育,通過對話使孩子明白自己該做什么,該怎么做,然后主動地去做。法國家長從來不逼孩子去做事情或者應該怎樣做,他們認為讓孩子理解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把孩子當作一個完整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
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和獨立能力
如果家里有客人,法國孩子都會回到自己的房間,因為那里才是他們的自由空間。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自由和個性,法國家長會讓孩子自己裝飾房間和選擇如何玩耍。法國家長還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旅行,通過對文化藝術的親身體驗來讓孩子感受生活。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不是無條件地為孩子排除困難,而是讓他們自己面對困難,想辦法解決,從而提高孩子的判斷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們努力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使他們更多接觸社會的條件,從而增加他們的感性認識。他們認為培養(yǎng)孩子的判斷力和獨立性比什么都重要。
有創(chuàng)意性的感性教育
法國的兒童教育都是圍繞著感性教育進行的,教育的重點放在對孩子進行音樂和美術的指導上。法國所有的幼兒園都把美術教育看成是教育的根本,幼兒園全部課程的80%以上都和美術教育有關。在家庭里,手工制作用的材料要多于其他的玩具,為了使孩子隨手就可以畫畫,家長在墻上貼了很多可以繪畫的紙張,家里到處都是繪畫用的工具。法國孩子對建筑物或對音樂和美術的認識比其他國家的孩子更早,他們看見一幅畫,就能談到配色、素材、明暗、構圖,等等,能夠說出對畫的感想。
法國的幼兒園、學校很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意性,他們重視培養(yǎng)孩子把感覺到和看到的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重視孩子們參觀和旅行之后的活動。在文學教育方面,老師讓孩子把所讀到的畫出來;在地理、音樂方面,老師也盡可能地使孩子通過聯(lián)想找到感覺,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有的個性,培養(yǎng)孩子們對藝術的熱愛。
了解孩子個性的九個參考
導讀:你了解孩子嗎?或許還只是對他一知半解,下面我們幫你列出一參考項,幫助你對孩子的個性有更好的理解。
活動量:他是一刻不停地奔跑還是會靜靜地停下來聞聞花香;
規(guī)律性:他每天都會在接近的時間里吃飯、睡覺,還是很少讓你有規(guī)律可循;
趨避性:他十分樂于接受新鮮口味,還是對無論見過多少次的鄰居依然躲躲閃閃;
適應能力:他到了奶奶家依舊能夠平穩(wěn)入睡還是只能適應自己的小床?
情緒:你每天上班后他都高高興興地迎接你還是一見你就會哭鬧一通?
持久性:他可以長時間集中精神于你們的游戲,直到你說“我們該結束了”,還是很容易受到其他人和事物的影響。
反應強度:他對陌生人無論喜惡都反應強烈,還是即使受到輕微傷害依然保持微笑與安靜?
敏感程度:他可以馬上分辨出你更換了奶粉的品牌,還是即使尿褲已經(jīng)厚厚地也沒有什么不適?
注意力分散程度:他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很快以玩具、電視節(jié)目分散他的注意力,還是即使唱歌、撫摸都不能安撫他的情緒。
色彩可判斷孩子的個性
每個孩子似乎都有自己無意識的色彩偏好,孩子們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繪畫水筆,總有一兩種色彩早早需要“補倉”;去童裝柜臺買衣服,款式再怎么新穎可愛,售貨小姐也無法說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顏色。
對顏色的無意識選擇有可能說出了孩子的內(nèi)心秘密:他的深層個性與旗幟特征;孩子極端地熱愛某一種顏色,他的個性往往越突出,這種個性常常是他優(yōu)點和缺點的“爆發(fā)點”。找準了這個“爆發(fā)點”,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既然顏色說出了孩子的秘密,我們可以運用簡潔有效的“顏色療法”,來對孩子的某些“極端個性”加以矯正。
喜歡黃色
喜愛黃色的孩子有兩種,一種是坦率地表現(xiàn)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而另一種則將不滿足轉化成一種強烈的愿望。兩種結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對于一個喜愛黃色的孩子,應注意是屬于哪種類型。后者之所以喜愛黃色,乃是想憑借色彩來彌補事實的不足,對于存有此類色彩偏執(zhí)傾向者的矯正法,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滿足其需求,讓他到戶外去接觸陽光。
如果一個孩子住在有廣大庭院的房子,或附近有綠地、公園,而又喜愛黃色時,該怎么解決其心理狀態(tài)呢?我的判斷是——此類小孩,如果不是生長在極幸福的家庭,就是缺少母親的撫愛,二者必居其一。如果在色彩知覺已固定化的階段(如高中),依然選擇黃色,那么,大體來說,這個孩子必是健康的。
喜歡綠色
較喜愛綠色的城市孩子,大部分是屬于“生活環(huán)境貧乏”者。這里所謂“生活環(huán)境的貧乏”,并非指經(jīng)濟上的貧困,而是心理上的貧乏,例如:當孩子一打開窗口,只見鄰居廁所的水泥墻,而不見青翠的花草樹木,這就是“生活環(huán)境的貧乏”。在這種情況下,小孩子對于綠色所代表的清新活力的形象,必然心懷憧憬,而直率地表現(xiàn)在對綠色的需求上。想矯正此類孩子的偏色心理,須制造一個能滿足其欲望的環(huán)境,讓他一打開窗戶,就可看見青蔥翠綠的草地樹木。如果經(jīng)濟能力無法負擔者,則盡量利用假期帶他到郊區(qū)山間,接受大自然的青綠。居住在鄉(xiāng)下的孩子,由于長久住在舉目青翠的綠色大地中,所以,在色彩心理測驗時,大部分對于綠色都不會有特別的需求。
喜愛紅色
“喜愛紅色的小孩子”是正常的。許多年輕的母親,在愛子心切的情況下,對于“老喜歡用紅色繪畫”的小孩子多感到不安,其實這是不必要的顧慮。小孩子對于色彩的反應,正如同原始民族一般,比較喜歡紅色。
喜歡紫色
喜歡紫色的孩子情感較脆弱或缺乏勇氣。大體而言,選擇中間色或紫色的小孩子,大部分缺乏沖勁與勇氣。
喜歡黑色和藍色
喜歡黑色和藍色的孩子不是“健康不佳”就是“較具神經(jīng)質”。
延伸閱讀:寶寶性格與偏愛顏色
發(fā)現(xiàn)之一:
粉紅色-依附性特別強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歡漂亮的粉紅色。如果您所愛的小女兒喜歡粉紅色的話,表示您的家庭經(jīng)濟環(huán)境在一般水準之上,而且,也象征著雙親愛心的充分表現(xiàn)。
在愛心的保護下,這種女孩子多具備“高度審美觀”、“細心體貼”,“優(yōu)雅”,“柔順”的物質,亦正是吸引人之處。
全面了解你的孩子個性
導讀:如果我問你,你了解孩子嗎?你肯定會說,我當然了解自己的孩子了,我知道他喜歡吃什么,他最愛做什么,最喜歡的人物、顏色...,也許你能列舉一大堆,但是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你了解寶寶的個性嗎?以下幾方面將更有助于我們父母加深對寶寶的了解。
九方面全面了解孩子個性
適應能力:他到了奶奶家依舊能夠平穩(wěn)入睡還是只能適應自己的小床。
活動量:他是一刻不停地奔跑還是會靜靜地停下來聞聞花香。
規(guī)律性:他每天都會在接近的時間里吃飯、睡覺,還是很少讓你有規(guī)律可循。
趨避性:他十分樂于接受新鮮口味,還是對無論見過多少次的鄰居依然躲躲閃閃。
情緒:你每天上班后他都高高興興地迎接你還是一見你就會哭鬧一通。
持久性:他可以長時間集中精神于你們的游戲,直到你說“我們該結束了”,還是很容易受到其他人和事物的影響。
反應強度:他對陌生人無論喜惡都反應強烈,還是即使受到輕微傷害依然保持微笑與安靜。
敏感程度:他可以馬上分辨出你更換了奶粉的品牌,還是即使尿褲已經(jīng)厚厚地也沒有什么不適。
注意力分散程度:他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很快以玩具、電視節(jié)目分散他的注意力,還是即使唱歌、撫摸都不能安撫他的情緒。
教育中的幾個共性問題
教育中的幾個共性問題
1、中國父母親最關心孩子什么?
大部分的中國父母關注的是孩子成才而不是承成人。真正決定孩子未來的是幾個關鍵性因素,比如興趣愛好,也是認識社會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只是關注學習成績,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也不利于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的養(yǎng)成。而孩子的情緒,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性格,人格特征這下些問題才是家長最值得關注的問題。
2、學前班對孩子來說是不是很重要?
調(diào)查結果顯示,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里面,上過學前班的比沒上過學前班的多10.89%,這個結果顛覆了很多家長的觀念。很多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比別人早一點學,多學。反而,兒童是需要游戲、快樂的,需要去自主發(fā)現(xiàn)他感興趣的東西,如果逼他去學不感興趣的,只會讓孩子過早的產(chǎn)生情緒。
3、擇校的意義和效果如何?
很多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接受最好的教育。大數(shù)據(jù)分析優(yōu)秀的學生里面擇校生和非擇校生是沒什么區(qū)別的。也不是說好學校就對學生的發(fā)展沒有前途。學校是有文化理念的,學校和孩子之間也有影響。有時候孩子之間互相的影響比學校的還要大。所以擇校和非擇校是沒有多大區(qū)別的。
4、學生上課外班能不能提高成績?
調(diào)查顯示,中國大概90%的學生都在上課外班,這樣孩子的時間,空間就被填滿了,自主的學習性就下降了。這樣會導致學生的發(fā)展就受到限制。課外班是學笑生活的延續(xù),如果學生沒有一個去開闊眼界的機會。沒有大量的閱讀時間,對孩子也沒有很好的發(fā)展。也不是說不報課外班,要根據(jù)孩子的興趣來。
5、物質刺激能不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熱情?
獎金是家長們慣用的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誘惑鼓勵孩子去學習。然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結果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而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協(xié)調(diào)性,更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物質刺激遠遠不如父母對孩子的正面影響。
6、父母閑暇時間都在干嘛?
發(fā)現(xiàn)最多的是父母在讀書看報,父母自己也在學習的,他們的孩子成績優(yōu)秀比例也是最高的,占了31.31%,然后是看電視,玩電腦,看手機等結果又不一樣了,當然這是我個人觀點。
7、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對學習影響有多大?
為了孩子能集中精神去學習,父母將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結果反而相反。學習是一個自我管理的過程,這個結論對很多父母是有很重要的啟示。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詞
1、陪伴
2、閱讀
3、習慣
依色彩來判斷孩子的個性
從偏愛的色彩看孩子的性格,是心理學家阿爾勒對150名2至5歲兒童所作的畫進行追蹤調(diào)查,一年后得出的結論是:色彩與線條各有其固定的心理意義。假如兩種具有不同意義的色彩與線條重疊出現(xiàn)在同一畫面上,即表示內(nèi)心里面有兩種不同的感情、愿望互相糾葛。
父母可以根據(jù)以下原則初步了解孩子性格,但也可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性格是復雜,而非單一色彩的。1.喜歡紅色
喜愛紅色者是個性較強烈的人,精力充沛。其缺點如個性較沖動且感情較豐富。所以,容易引起與異性關系的麻煩事件。
一般來說,小孩子有喜歡紅色的本能。如果由喜愛紅色轉變?yōu)楹旨t色的人,在個性上兼有兩者的優(yōu)點,且能控制其沖動情緒。
2.喜愛粉紅色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歡漂亮的粉紅色。如果您所愛的小女兒喜歡粉紅色的話,表示您的家庭經(jīng)濟環(huán)境在一般水準之上,而且,也象征著雙親愛心的充分表現(xiàn)。
在愛心的保護下,這種女孩子多具備“高度審美觀”、“細心體貼”、“優(yōu)雅”、“柔順”的特質,亦正是吸引人之處。
3.喜愛綠色
喜愛綠色的孩子,個性上較隨和開朗,沒什么心機,具有包容寬恕的心胸及強烈的好奇心,而且頗有上進心。
此類型者,成人后適宜于領薪階層,如能有恒心踏實做下去,也可有成功的一日,許多才氣縱橫的男孩多屬此類型。
4.喜愛藍色
其責任感較重,處事態(tài)度細心周全,內(nèi)向而不善言辭。
5.喜歡黃色
喜愛黃色的小孩,有天才的一面,更渴望追求理想,雖然處事態(tài)度較不踏實,但是反應敏捷??墒谴祟愋驼撸蝗菀妆3值匠赡?。如果您的子女長大成人,仍然深愛黃色的話,那么,他(她)亦會是個重感情、講義氣并深得他人信任的人。但,請務必特別注意,喜愛黃色,亦有可能有精神分裂的傾向。